1健康教育学-章1
健康教育学(全套414页PPT课件)
环境
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四章 健康信息传播 第五章 健康教育诊断 第六章 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实施 第七章 健康教育评价 第八章 重要场所的健康教育
第一章 绪论
【章节】
1.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2. 健康教育的意义 3. 健康教育工作步骤及健康教育学的相关学科 4. 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健康连续谱与亚健康和亚临床
健康(白)
亚健康 亚临床 疾病 健康连续谱
死亡(黑)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健康教育的定义
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 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对象:靶人群 前提:调查研究 干预措施:健康信息传播 目的: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 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 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 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3、增强社区行动
确定问题和需求是社区能力建设最佳的起点,社区 居民有权、有能力决定他们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实现 其目标。因此,提高社区人民生活质量的真正力量 是他们自己。
要求社区群众能够连续、充分地获得卫生信息、学 习机会以及资金支持。
4、发展个人技能
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做出健 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明确要求非卫生部门建立和实行健康促进政策, 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容易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 选择。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健康促进必须为人们创造安全的、舒适、满意的 生活和工作环境。
系统地评估快速变化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 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_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3.意志品质差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制能力差,对挫折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惧怕失 败。一遇到矛盾就白责白怨或一味埋怨社会和他人,灰心失望,精神不 振,由此造成恶性循环,而陷入消极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心理疾病。
三、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
4.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
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富动荡和最复杂的时期,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智能良好)
一般智商在80分以上。这是人们学习、生活与工 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 心理保证。 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
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
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活在溺爱的环境中。只怕天下多数父母都知道溺爱不好,真
正的问题是:明明知道溺爱不好,但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 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溺爱行为呢?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TEL:23766104
Email:mind_tj@
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
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 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
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意志健全(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 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 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 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 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 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 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大学生健康教育一、二、三章(2)
• (三)道德健康 •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状况, 将人的“道德健康”寓于健康概念之中,认为人的 健康应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这是对健康概念的新发 展,应该说它对健康内涵的表述更为精炼、清楚和 全面。 • 道德健康标准 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 • (四)人人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 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 目标”,号召人们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 的观念。由此看来,健康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目标, 现代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指个体的健康,而且还应 包括所有人群乃至全社会的健康。
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儿童期:6~12岁; 少年期:13~17岁;青年期:18~25岁; 成 年期:26~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 。
•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等性 • (三)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 应当指出的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是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 天环境因素 (营养因素、体育锻炼与劳动因素、社会因素 及气候、季节、疾病因素等 )的影响。
• 二、学校文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一)人际关系复杂化 (二)学习生活的紧张化和业余生 活的单调化 (三)片面贯彻教育思想
• 三、家庭环境与早期经历因素 • 四、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
(一)大脑的器质性病变 (二)躯体疾病 (三)遗传因素 (四)神经系统的先天性不健全
• 五、个体心理因素的影晌 • (一)认同的危机 (二)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 冲突 (三)心理素质的脆弱 (四)个性缺陷 (五) 人生观的动荡模糊 (六)心理发展中的内在矛 盾(七)情绪发展中的不稳定性
• (三)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四)个性健全教育 个性健全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人格 的标准及培养途径,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 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修身养性,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个性,并通 过有意识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 心和正义感完善的人格。
(五)人际和谐教育 人际和谐教育是在帮助大· 学生把握人 际关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特点规律的基础 上,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 和人际交往艺术,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 处,与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异性等保 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悦纳他 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 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1.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 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 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 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经过中学及高考 的多次体检合格而进入高校的,患有各种严 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但这种现象往往掩 盖了部分学生 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事实。若 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 这一群体,实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1.1.2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心理上一种持续、 积极、有效率的状态。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 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心理健康 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 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维持心理 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 施。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富有青春气息,对生活充满激情 和活力。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逐步熟悉、 适应和深入展开,及参与社会交往和联系 增多,社会性需要增强,他们的情感也日 益丰富、强烈、发展、完善。但是容易出 现情绪波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特征:
(1)开放的经验。 (2)协调的自我。 (3)充分信任自己。 (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 (5)与同事和睦相处。
判断身心健康的简单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5+3”标准:即“五快” 、“三良” “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 说得快、 走得快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这种依据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根据个人的 心理行为是否偏离某一人群的平均值来区分心 理健康与否。
“与众不同即变态”
不健康
不健康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优点: 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 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缺点: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 都是正态分布 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 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的行为依据为前提 行为符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2)具有良好的社 会适应 良好社会适应者能随 环境改变面对现实; 能与社会保持良好接 触;能积极地自我接 纳与调节。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3)正确的自我 意识
心理健康者能正确认 识自我,客观评价自 我,积极接纳自我。 做到自尊、自强、自 制、自爱适度,正视 现实,积极进取。
心理健康者必定是个快乐者
•乐观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对美好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性。 •不快乐时能适当地宣泄。 •能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善于幽默,玩笑自己,快乐大家。
健康教育学期末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指的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其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一切能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其中,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支持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发展等各个系统。
包括: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其基本特征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社会动员。
2强调了环境、支持体系对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意义。
3涉及整个人群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4在三级预防中,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其三项策略:1、倡导与游说2社会动员(核心)3协调第二章组织与管理健康教育组织原则:同步性、社会性、科学性、权变性、产业性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促进论述:自己看书第四章健康相关行为行为:是有机体在内外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外在表现的变化。
该变化可能外显,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也有可能是内隐,不能被直接观察到。
行为诊断:确定行为与疾病的健康问题的关系,并描述行为流行特征。
行为分析: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因素和影响因素,即健康相关行为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
行为干预:行为诊断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方法,对行为实施综合干预,其最终目的是使人们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人类行为的特点(1)目的性(3)可塑性(4)差异性行为发展: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行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即在个体出生以后,随着生理的发展、心理的成熟以及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个体行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其四个阶段:(1)被动发展阶段(0~3岁)(2)主动发展阶段(3~12岁)(3)自主发展阶段(12~成年)(4)完善巩固阶段(成年以后)其特点:1连续性2阶段性3不均衡性健康相关行为(health-related behavior): 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健康教育学》人卫第3版-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一、课程简介略二、教学教材1、选用教科书:《健康教育学》(第三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7月。
2、辅助参考书目:《健康教育学》案例版郑振佺,霍建勋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三、学时分配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健康行为 2第三章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2第四章健康信念模式 1第五章阶段变化理论 1第六章社会认知理论 1第七章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 1第八章社区与组织机构改变理论 1第九章创新扩散理论 1第十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4实施与评估第十二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术 2合计18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2、行为与健康及学习健康教育学的意义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4、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历史发展【教学目标】1、掌握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
2、熟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学与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健康促进5大行动领域与3大策略的关系。
3、了解“健康选择”和“使健康选择成为既方便又实惠选择”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意义,以及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的历史和展望。
【重点】1、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的概念;2、理解如下几种关系: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
【难点】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以及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关系。
第二章健康行为【教学内容】1、行为与人类行为概述2、健康行为及其健康相关行为3、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4、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型与行为干预的策略【教学目标】1、掌握行为、健康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分类、主要特点和内容。
《健康教育学》人卫第3版教案
健康教育学教案授课学期:授课地点:授课对象:授课教师:第一讲教案课程名称健康教育学课程类型考查课教学内容第一讲绪论教学对象教学时数2学时任课教师教学时间年月日第节教学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
熟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学与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健康促进5大行动领域与3大策略的关系。
了解:“健康选择”和“使健康选择成为既方便又实惠选择”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意义,以及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的历史和展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的概念。
理解如下几种关系: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
难点: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以及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为主,进行课程导入,中间适当穿插案例、图片,结合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引入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教学课件、教学图片教材《健康教育学》(第三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7月参考资料[1]郑振佺,霍建勋主编.《健康教育学》案例版科学出版社. 2016年7月[2]甄铁梅,贾玉梅主编.《大学生健康教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3]陶芳标主编.《大学生健康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板书提纲第一讲绪论1、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2、行为与健康及学习健康教育学的意义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4、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历史发展教学步骤✧步骤一:课程导入:15min由数据和案例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入到本课程内容。
总体说明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课程性质,考核方案等。
✧步骤二:教学内容讲授:60min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一、健康教育学的定义二、健康教育学研究范围第二节行为与健康及学习健康教育学的意义一、行为与健康二、健康教育学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的作用第三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二、健康促进的概念第四节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历史发展一、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的兴起二、卫生宣教与爱国卫生运动时期三、健康教育学科的建立与网络初步形成时期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时期五、展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建设“健康中国”的作用✧步骤三:组织学生讨论:15min以讨论方式理解“健康教育目的是让人们做出有益于健康的选择”,而“健康促进是使健康选择成为每个人既方便又实惠的选择”。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学科》
健康教育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致力于通过教育和宣传促进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营养、运动、心理健康、性健康等,旨在帮助个人和社区实现最佳的健康状态。
在健康教育学中,重点放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上。
通过向人们传授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教育人们戒烟、戒酒,鼓励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提倡积极心态和压力管理等都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健康教育学的目标是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使他们愿意接受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唤起人们的健康意识,激励他们主动关注自己的健康,做出积极的行为改变。
健康教育学不仅对个人健康有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健康教育学是一门卓有成效的学科。
它不仅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知识,还能够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健康教育学第一章绪论
精品PPT
注意
• 不同维度的健康之间不是独立的,可以 相互影响。
• 医务人员往往只重视表现最突出的某个 维度的健康。
精品PPT
• 依据上述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 结果显示,真正符合健康定义、达到健康 标准的人群只占5%,有约20%的人群是需 要诊治的病人,其余75%的人群处于健康 和患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称之为亚健 康状态。
精品PPT
(五)健康教育的作用
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传染病 遏制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 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增进医患关系,提升服务效果
精品PPT
(六)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 1、调查研究方法 • 2、实验研究方法 • 3、干预方法
精品PPT
(七)健康教育研究领域
• 1. 对象范围更广 • 2. 作用持久 • 3.强调一级预防 • 4.以健康教育为基础 • 5.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
精品PPT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1.健康教育需健康促进的指导和支持 • 2. 健康促进需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
精品PPT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卫生宣教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 三个概念的外延关系
精品PPT
(二)健康促进的五个活动领域
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和基本内容
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加强社区行动 发展个人的技能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精品PPT
健康促进的五大活动领域
(1986渥太华宪章)
出台或改革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社区动员
改善环境
发展健康技能 重新定向卫生服务
精品PPT
(三)健康促进的特征
精品PPT
健康教育学第一章测试题
健康教育学第一章测试题
《健康教育学第一章测试题》
1. 什么是健康教育学?
A. 一门关于健康信息和健康行为的学科
B. 一种通过教育来提高健康意识和行为的方法
C. 一种研究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的科学
D. 以上所有答案
2. 什么是健康促进?
A. 一种通过教育来提高人们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B. 一种预防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
C. 一种通过广告和宣传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
D. 以上所有答案
3. 健康教育学的目标是什么?
A. 帮助个人和社区更好地了解健康和疾病
B. 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行为
C. 预防疾病并改善生活质量
D. 以上所有答案
4. 健康教育学的原则之一是什么?
A. 个人健康是个人的责任
B. 物质财富是健康的关键
C. 预防胜于治疗
D. 个人信念决定健康状况
5. 什么是健康素养?
A. 对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B. 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C. 促进健康行为和环境的主动参与
D. 以上所有答案
答案:
1. D
2. B
3. D
4. C
5. D
以上是《健康教育学第一章测试题》的部分题目,健康教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致力于帮助人们了解健康信息和健康行为,并通过教育来提高健康意识和行为,从而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健康教育学,能够更好地关注和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健康教育学王建 马军笔记
健康教育学王建马军笔记健康教育学第一章绪论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边缘学科。
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以及对干预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的方式方法,从而服务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康复,增进人类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律康教音health edmcation:是旨在帮助对象人样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科会活动。
健康促进health nromotion:促使人们维护和提嘉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5个活动领域: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加强社会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倡导、赋权、协调。
影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因套(4类):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人的行为的5个基本要素(行为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人类行为的6个特点:生物性和社会性、目的性、可塑性、差异性、人类行为有多种适应形势、人的行为发展与“人生三阶段”(Tips:行为发展具有连续性和不平衡性,三阶段:人生准备阶段、人生保护阶段、晚年生活质量阶段)。
行为的影响因素: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几种重要的心理因素:①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②认知,③态度,④情感,⑤意志。
健康相关行为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日常健康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危害健康的行为:不良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掌握: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阶段模式(课本P59-67)创新扩散理论(课本P81-84)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交互作用、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情绪、环境、强化。
健康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健康教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健康教育(HE):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HE与卫生宣教(知识普及+宣传活动):联系在于:HE是在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HE的主要措施可称为卫生宣教区别在于:①HE明确了特定的工作目标。
②HE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内容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
③HE在融合多种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健康促进(HP):HP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5个活动领域:①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②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③增强社区的能力。
④发展个人技能。
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①倡导(advocacy):有利健康的若干必要条件(政策支持、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条件)。
②授权(empowerment):为人们最充分地发挥健康潜能。
③协调(mediation):为了实现健康目标的共同协作,在社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
(“社会动员”(socialmobilization)是HP的核心策略)。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①健康教育需健康促进的指导和支持。
②健康促进需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
健康教育的意义:①健康教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客观需要(社会意义)。
②健康教育是人们提高健康水平的无限愿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的产物(经济意义)。
③健康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意义)。
以非典和禽流感的流行为例。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行为:人的行为,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
人的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自身因素:①需要、动机和动机冲动;②认知(睡眠者效应、认知不协调);③态度;④情感;⑤意志。
2、环境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人口、法规、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意识、社会道德、宗教、家庭、大众传播、教育、风俗)四大偏激行为:吸烟、喝酒、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健康行为:一般指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5.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 之一。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人际吸引的条件 及人际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及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掌握克服 不良的交往心态和行为的方法,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掌握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积极愉快地生活。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人格决定命运。人格是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而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也是心理素质的 核心,良好的人格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书通过 介绍有关人格的知识和相关理论,使大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 的人格特点,理解他人的个性,找到优化自己性格的方法, 主动完善自己,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与罗杰斯心理健康观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 要代表。在马斯洛看来,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潜能、实现人生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 为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即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是一个需 要付出代价的过程。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也并不是完美无缺 的,他们只是比其他人更接近完善。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10. 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本书通过介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模 式与判断标准,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 表现和特征以及鉴别心理疾病的常识,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 疾病的危害,提高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防治意识。 1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教育工作者知道什么是心理咨 询与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模式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 定的蓝本。
(1) 精神分析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 部分组成。当三者平衡和谐时,人格就趋于完善,如果三者 关系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出现心理冲突和焦虑,严重的会出 现心理疾病。心理不健康的人与健康人之间并无本质的不同, 即健康与不健康是连续的。健康人蕴涵着不健康的因素,不 健康的人也包含着健康的素质,健康的人若自处不当会变成 不健康,不健康的人只要能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与问题就能 重新拥有健康。因此个人要实现心理健康必须学会:① 正 视并接纳自己,② 学会爱,③ 学会工作。
1 健康教育学概论
近4000人失去生命,700 多万户房屋完全被毁。
第三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五 大 污 染 源
空气污染
水源污染
光污染
噪音污染
土壤污染
(二)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等诸多因素。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社会生 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状况、社会保障、教 育、人口、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法律、婚 姻家庭、医疗保健制度等都会通过影响人们 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3 、1948年WHO 宪章: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 弱,而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各方面都完 美的状态。 4、1978年WHO 阿拉木图宣言:健康不仅仅是没 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 应良好的完满状态。 5、 1990年WHO: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第二节
整体健康运动
第三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 二 三 四 行为和生活方式 环境 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 卫生服务(health Serve)
第三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指人们自身的不良行 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 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具有潜袭、累积 和广泛影响性的特点。
(2)二级健康为满意度条件 A、有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 B、日常生活中能享用最新科技成果 C、自由自在地生活
(3)三级健康为最高层次的健康
A、通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和技术并有
条件应用这些技术
B、能过着为社会做贡献的生活
二 健康的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 工作而不 感到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型匀称,站立时,头、臂、 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和龋齿,不疼痛,牙龈 无出血,颜 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大学生健康教育》第一章
2.1 环境概述
环境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自然环境
指未经人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 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等;
环境
人工环境
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人工改造或人为创造的环境;
社会环境
指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 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
(2)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一般要 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这样才能消除疲劳,使精神和体 力得到较好恢复。 (3)切忌不良嗜好,纠正不良行为,如吸烟、过量饮酒等。 (4)要定时定量吃饭,膳食营养搭配合理。 (5)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运动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10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3.精神障碍与变态
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吸毒者的行为 特点是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行为与健康
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 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会损害神经系 统、免疫系统,使吸食者易感染各种疾病。
3.清晨一杯水
第三节 行为与健康
每天早晨起床,在未进食之前喝 一大杯水,对机体既是一次极大的补 偿,又是一种有效的净化。清晨,胃 内食物已经排空,新饮进的水约经过 21秒就能到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促 进全身的吐故纳新。
31
3.2 有益健康的好习惯
4.注重早餐
一顿优质的早餐可以让人在早晨思维敏捷、 反应灵活,并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有吃早 餐习惯的人比较不容易发胖,记忆力也比较好。
第二节 环境与健康
《健康教育学》大纲(王健版)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一、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实际情况编写。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一)通过《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培养合格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推进健康促进活动。
(二)通过《健康教育学》的学习,向学生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培养保健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纠正不良习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纲要第一节课健康促进本节教学重点:健康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本节教学难点:健康促进计划第一节健康与健康促进概念一、健康概念二、健康促进概念三、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与流程第二节影响健康的因素一、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二、环境因素三、生物学因素四、卫生服务第三节健康促进计划一、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二、健康促进的实施三、健康促进的评价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掌握健康与健康促进的概念,了解健康的标准及中国健康现状。
并能进行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工作。
第二节课健康管理与健康行为本章教学重点:1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技能2健康社会管理的价值和基本内容3熟悉几类典型人群的健康管理方法4健康行为的概念、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控制策略本章教学难点:有关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型第二章健康管理第一节健康管理概述一、健康管理的概念二、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三、健康管理的模式四、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第二节健康的自我管理一、健康自我管理的概念二、健康自我管理的内容三、健康自我管理的基本技巧第三节健康的社会管理一、健康社会管理的概念二、健康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第四节典型人群的健康管理案例一、慢性病人群二、肥胖的健康管理——三级预防三、老年人群第三章健康行为第一节行为一、行为的概念二、影响行为形成的因素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第二节健康行为一、健康行为的概念二、健康行为的理论第三节危害健康行为一、网络成瘾二、自杀行为三、吸毒四、吸烟行为五、酗酒行为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通过拓展式的讲授,启迪学生的思维,了解和掌握健康管理与健康行为的基础知识。
健康教育学重点(自理全面) 人卫3版(供预防专业使用)
健康教育学重点第一章绪论大纲:●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目的和任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健康教育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第一节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一、健康的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了三维健康概念:“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对三维健康概念作出解释:“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是要具备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完好状态”。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健康的三个维度:1、躯体维度 (physical dimension)躯体维度是指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状态。
它包括:对疾病的易感性、体能、体重、协调性、耐力、视力、听力及病后的康复能力。
通常这个维度是最重要的,长期以来人们将躯体维度的状态作为衡量健康的唯一指标。
2、心灵维度(spiritual dimension)心灵一词的内涵包括:信心、信任信仰、信念。
从健康意义上讲,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必要的信心和自信就能把健康的信念转变成促进健康的行为,他就会保持健康心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进健康。
3、社会维度(social dimension)个体自出生至死亡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实际上社会维度的具体体现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就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
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健康服务因素第二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国际健康促进运动的发展一、健康教育WHO健康教育处前处长慕沃勒菲(A.Moarefi)博士认为:“健康教育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或为集体应做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田本淳给健康教育下的定义是: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 对改变健康意识、解决身心健康、处理危机及维护良
好的社会环境有巨大影响; 含:相互关爱、尊重、支持等。
3.教育文化
健康:其水平随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与就业、经济 状况、社会地位紧密相连;获得和理解有利于健康的信 息,控制生活状态;
健康服务的健全、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疾病的控 制和人类的健康。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 心,实现公平、平等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三、健康的决定因素
1.收入和社会地位
最重要的单一健康决定因素; 高收入决定了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及少受挫
折; 社会财富分配越均匀,全人群健康水平越高。
在非洲塞拉利昂的女婴期望寿命仅有36岁,
为什么? 是人种的差别抑或是生活环境(国度)的不同?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生物学因素 四、健康服务因素(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指人们自身的不良行 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 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具有潜袭、累积 和广泛影响性的特点。 如:不合理的饮食、 吸烟、酗酒、药物 滥用和依赖、吸毒、 久坐而不锻炼、危 险性行为、驾车与 乘机不系安全带(例: 奔驰)等。
健康教育学
丁振华
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健康的概念 WHO(组织法,1948) Health is defined in WHO a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二)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等诸多因素。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社会生 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状况、社会保障、教 育、人口、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法律、婚 姻家庭、医疗保健制度等都会通过影响人们 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三 、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 )
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患病率2005年已达 1.347%; WHO将21世纪第一个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精神卫 生-消除偏见,勇于关爱”。
世界卫生组织称:
对健康下了一个科学的定
义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以
来做了三件对人类健康产
生巨大影响的大事之一。
为什么?
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案例: 一名出生在日本的女婴期望命为85岁,而出生
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
6.体重适当,体型匀称,站立时,头、臂、 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和龋齿,不疼痛,牙龈
无出血,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
心理健康
是整体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 双重属性:社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健康。 伤残10病因:5种精神性且抑郁症居首位; 我国疾病总负担排名中精神障碍居首位;各类精神问
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菌、 病毒、寄生虫和动物咬伤等。生物医学时代 主要重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生物因素目前仍是影响健康和引起疾病 的主要原因之一。
(1)遗传
已知人类的遗传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近3 000种(约占 人类各种疾病的1/5);出生缺陷13.7%、遗传还与高血 压等有关。
(2)病原微生物
2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
3 心脏病
恶性肿瘤
4 呼吸系疾病
心脏病
5 损伤和中毒
损伤和中毒
6 消化系疾病
消化系疾病
7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
泌尿生殖系疾病
8 泌尿生殖系疾病
肺结核
9 精神病
新生儿疾病
10神经病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
前10 位占死亡总数的92.18%
前10位占死亡总数的91.46%
尽管人类已经适应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活, 但从赤道热带到极地寒带,这两种气候和天气对人类 生活和健康还是有很大影响的。短时间内发生(如几 天)的极端气候(如暴雨、洪水、飓风) 能够严重影响 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1998年我国暴发建 国50年以来最大洪水灾害,有1亿8千万人口受到影响。
近4000人失去生命, 700多万户房屋完全被 毁。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 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 状态。
近几年来甚至有人主张把“道德健康”也 归入健康的标准之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 工作而不感到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疾病 !
二 、 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自然环境主要由空气、阳光、水、土 壤、各种矿物质、植物、动物等组成,它 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主要指地壳表面 和围绕它的大气层的一部分,一般指海平 面以下约12公里到海平面以上约10公里的 范围内,也称作生物圈(biosphere)。
据报导,美国前10位死因疾病中,不良行
为和生活方式在致病因素中占70%。
美国
通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
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取区36市和90个县的调查结果显示:
城市地区前10位死亡顺序为
农村前10位死亡顺序为
1 恶性肿瘤
呼吸系疾病
直至20世纪之前,人类致死的主要病因是病原微生物 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行为与生 活方式因素日显突出。
(3)个人的生物学特征
不同的人处于同样的危险因素下,对健康的危害性大 不相同,因年龄、性别、形态等因素所致。
4 健康服务因素
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人类 健康而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 的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的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