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鲁镇_里的_人_重释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
鲁迅《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鲁迅《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下面为大家带来鲁迅《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快来看看吧。
一.孔乙己人物塑造的背景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题材的选材背景是清朝末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孔乙己生活中与周边人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叙述,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反映出封建腐朽制度下封建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摧残与毒害。
孔乙己作为小说的人物主人公,作者通过对这一人物的生活状态的描写,从人物的穿着、语言、神态等的细致描写,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可谓是栩栩如生,性格特点格外的鲜明,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影射出封建制度下人情淡薄、思想腐朽麻木的一种生存状态。
二.孔乙己人物赏析在这一白话小说中,作者鲁迅在进行人物性格刻画上,主要是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孔乙己的穿着、语言、肖像以及动作神态的描写上来实现的,通过对孔乙己穿着的描写来突出人物整体上的性格特点,即邋遢、懒惰;在肖像描与神态的描写上,能够将主人公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深入骨髓中的麻木不仁、顽固不化的思想真实地影射出了那一时代下人们的精神状态。
具体的性格分析如下:从孔乙己这一人物的出场说起,作者为孔乙己的出场搭建了一个舞台——鲁镇咸亨酒店,在这一舞台上展现出了孔乙己的全貌。
小说中写到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又站着喝酒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则反映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则是因为其没有社会地位、穷困潦倒,本属于“短衣帮”的他却又穿着长衫,从他爱摆出读书人架子的表现看,说明他对上层社会有着无限的向往,而且也很要面子。
从孔乙己外貌的描写上,则能够看出孔乙己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但是,他的脸色青白且有伤痕,胡子花白且长衫破旧不堪,在“我”的眼中就好像有十多年都没有洗过、补过一样。
鲁迅作品全部人物形象归纳
鲁迅作品全部人物形象归纳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残酷与无奈。
以下是对鲁迅作品中部分人物形象的归纳和相关参考内容。
1. 阿Q:阿Q是鲁迅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阿Q正传》中的主角。
阿Q是一个具有典型小人物心态的形象,他虚伪、懦弱和自以为是,对自己的失败和挫折从不反思。
他的形象象征了中国旧社会中普通人的软弱和无力感。
参考内容:「我心里发了一点可怜,心中有一股腥风,往往真有些羞恼。
」(《阿Q正传》)2. 梁启超:梁启超是鲁迅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人物,他是一位知识分子,对社会愈发失望和绝望。
梁启超的形象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社会变革时的尴尬和彷徨。
参考内容:“心中都有一团火,过不去”。
(《狂人日记》)3. 许广平:许广平是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主角。
这个形象是一个身世贫寒、却憧憬着上层社会的人,他渴望得到一些社会地位和尊重,但最终却被社会和命运所辜负。
许广平的形象充满了讽刺和悲剧性。
参考内容:“欢乐是寄人篱下少年时的一种信心,但到了老年却失掉了。
”(《孔乙己》)4. 车夫:鲁迅小说《药》中的车夫形象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边际人物之一。
车夫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奋斗者,他象征着中国底层人民对改变社会的渴望和努力。
这个形象展示了中国社会层级的不公和对革命的期望。
参考内容:“在城市的我们中间,又长出了一种新的千足虫,一切事情都由他们料理—车夫。
”(《药》)这仅仅是对部分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纳和参考内容,鲁迅作品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形象也是非常鲜明和真实的,如《热风》中的高明,《故乡》中的牛峰等等。
鲁迅通过刻画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痛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社会的问题。
这些形象虽然在年代久远的作品中出现,但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令人不得不深思。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赏析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赏析
"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的28篇散文。
这部作品主要描绘了作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通过对各种人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1. 阿Q:阿Q是鲁迅笔下的一位典型人物,他在"阿Q 正传"中首次出现。
阿Q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有着盲目的乐观主义精神,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
他的形象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一些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2. 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位穷困潦倒的书生,他在"孔乙己"这篇散文中出现。
孔乙己的形象代表了那些固守传统,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
他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3. 父亲:鲁迅在"父亲的病"中描绘了自己的父亲。
这位父亲形象严肃,但内心充满慈爱,他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深深地影响了鲁迅的人生观。
4. 母亲:鲁迅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在"母亲的教诲"中出现。
她的形象代表了传统女性的忍辱负重和无私付出。
5. 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的乳母,她在"长妈妈和她的狗"中出现。
长妈妈形象慈爱而坚韧,她对鲁迅的照顾和教
育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朝花夕拾"中一些主要人物的赏析,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社会象征意义,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高中语文《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分析
高中语文《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人们能清楚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人物的刻画,语言极为简练传神,往往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衣饰,便能把人物面貌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未庄的阿Q、鲁镇的祥林嫂、茶馆的花白胡子和康大叔、咸亨酒店的孔乙己……无不在一言一行中被鲜活地刻画出来。
下面店铺结合这一特点,简单分析一下《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
一副残联,曲尽其妙鲁四老爷的的书房里有一幅对联“……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大凡文人墨客,官僚士绅,抑或儒雅学者,有志之士,每每悬幅于壁,其中固然有附庸风雅者,但更多的则为示其矢志所向,意趣所钟,或以为立世准则,行为标准。
那么鲁四老爷的处世立身的准则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先展开那“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的”上联,全副对联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此联本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注解儒家经典之解语,即为后世儒家信徒奉为经典,作为修身养性的标准,又绵延到了20世纪初叶,也成了鲁四老爷的修养标准。
此联之眼全在“事理”二字。
“坚定”“和平”是行为标准,是“品节”详、“德性”明的必然结果,是外在表象的东西,而“品节”“德性”则取决于“事理”,“事理通达”则会“品节详明”,行事则“坚定、和平”了。
那么,这里的“事理”又是什么呢?当然是封建伦理的事理。
所谓事,无非是封建阶级的“家”“国”之事,即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
“理”则是“理学”之理,是也孟之道,封建纲常之理。
也就是说,唯有通晓畅达于也孟之道,唯有周详明了于封建伦常,才能有合格的“品节、德性”,也才能有“坚定、和平”的举此。
而这一点,在鲁四老爷身上有着绝好的体现。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监生”,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全身血脉,封建耸理浸透了通体细胞。
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民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
反过来,我们正可由其待物行事,逆察其立身之则。
一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
一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0 朱小静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人们能清楚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人物的刻画,语言极为简练传神,往往是_.个字,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衣饰,便能把人物面貌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未庄的阿Q,鲁镇的祥林嫂,茶馆的花白胡子和康大叔,成亨酒店的孔乙己……无不在一言一行中被鲜活地刻画出来•下面笔者结合这一特点,简单分析一下《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文中对鲁四老爷的语言描写主要是通过"骂"字来体现的.骂新党.这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我"和"四叔"鲁四老爷见面时的一段话,"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所谓的新党,也就是维新派,清末时对主张和倾向维新的人的称呼,辛亥革命前后,也用它称呼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康有为是清末维新派的领袖,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拥护革命的知识分子新派人物,"我"应该也在他骂的范尉内,从"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中的"还是"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矛头是指向康有为的.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已经是民国了,鲁四老爷还在骂康有为及其新党,真有点桃花源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味道,可见他所憎恨的是最先改革帝制的人,以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度守旧,极度顽固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二骂卫婆.鲁四老爷在听说祥林嫂被婆婆绑架时骂了句"可恶!然而……",短短四个字,却有丰富的内涵,"可恶"是说祥林嫂的婆婆串通卫老婆子大白天在鲁府家门前绑人,实在有损鲁家的尊严和声誉,自己很没有面子.所以, 怒不可遏,骂出了"可恶"二字.然而,鲁四老爷毕竟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在下人面前总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以,骂得很简短,骂到婆子似懂非懂的程度. "然而…… "语势一转,是恼怒之后的清醒,意指祥林嫂婆婆家绑人有理,虽然行为"可恶" ,却在封建族权范围之内,省略号不是表明鲁四老爷无话可说,而是不便明说,不必明说.另外,鲁四老爷在卫老婆子上J"说说清楚"祥林嫂被绑的时候骂了句"可恶",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一是骂卫老婆子不该给鲁家推荐一个"逃"出来的不合封建礼法的人,二是骂卫老婆子不该将自己荐来的人又合伙绑架,行为"可恶".从鲁四老爷骂卫老婆子,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浸透了封建礼教毒素的卫道士.三骂祥林嫂.鲁四老爷在听说祥林嫂的死时骂了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一这就是〜个谬种", 死都死了的人,还要骂一句,真是冷酷,在鲁四老爷看来, 对于祥林嫂这样一个不守封建礼教"罪恶深重"的女人,偏在这"祝福"之夜死去,太"不吉利"了,分明是与"这个社会"作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扞卫者.二,一个"皱"字文中对鲁四老爷的神态描写主要是抓住"皱眉"这〜细节来写的,文中三次写到了鲁四老爷"皱眉". 第〜次是在祥林嫂初到鲁镇被介绍到他家做女工的时候,鲁四老爷"皱了皱眉",原因在于他讨厌祥林嫂是一个寡妇,祥林嫂对其亡夫并没有过错,鲁四老爷"皱眉"也许是祥林嫂没有立即白裁,随亡夫而去,所以,鲁四老爷…开始就轻视"克夫"的祥林嫂. 第二次是在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是"逃"出来的时候,从后面他说的话,"这不好,她可能是逃出来的",我们可以分析出他"皱眉"的原因是祥林嫂"逃"出来"不好", "败坏风俗". 第三次是祥林嫂再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的时候,鲁四老爷"照例皱了皱眉",从"照例"可以看出"皱眉"已经是鲁四老爷的习惯表情了他"皱眉"是因为他认为祥林嫂的再嫁"败坏风俗.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三次"皱眉"我们可以看出鲁四的冷酷,对祥林嫂的轻视,以及浸透在鲁四老爷灵魂中的封建思想.三,一个"伪"字文中有一处典型的环境描写,鲁迅先生不惜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鲁四老爷的书房,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鲁四老爷骨子里的思想.首先,我们从第一句话来分析一下墙上的字和对联.从"寿"字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个信奉道教的人,因为讲究语文阅读指导探索.李海泳摘要: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必须把母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与素质教育的总要求结合起来指导阅读..关键词:语文激发阅读指导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阅读是语文学的重要因素.必须把母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与素质教育的总要求结合起来在这个大前提下,笔者是这样指导阅读的:,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渴求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阅读需求和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 才能自觉地投入阅读活动,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明确目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学好语文是学好科学文化技术的最重要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与保证,要把阅读与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要求结合起来,培养正确的阅读动机(远景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直接动力.而兴趣是可以培长生不老是道家追求的境界.半幅对联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从半幅对联可以知道,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人,这可以跟前文说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相对应.理学又称道学,从字和对联的搭配,我们可以看出讲理学的人大多信道教.问题就在于鲁四老爷墙上的对联只有下联,而没有上联,我们可以从朱熹《四书集注》对《论语》的注解中找到答案,上联内容是" 品德详明德行坚定",整幅对联是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意思是说,理解了孔孟之道,待人接物就能通情达理,心平气和, 品性坚定.难道鲁四老爷不知道半幅对联有损对称美?难道鲁四老爷没有挂另外半幅对联的时间?这不成其为理由,这幅对联是理学家在理解孔孟之道的基础上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鲁四老爷应该是还没有完全理解"孔孟之道",也可以说还没有完全达到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所以,对联就只剩下一半了. 其次,我们从第二句话来分析一下鲁四老爷所谓的书养的.(1)要善于引导学生把阅读活动与自己的理想抱负紧密结合,这是产生真正兴趣的前提.(2)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有所得,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乐趣.(3)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介绍由世界名着改编而成的优秀影视剧目的片段,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求欲.(4)学生时代,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现实生活,选择学生关注的题材,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3.开展竞争,激发自我. 开展经常性的阅读能手评比与小组攻关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二,明确阅读要求1.不同体载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要求,要采取不同的房.只有"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从书的多少来看,书房只有三本书,这也叫书房?从书的质量来看,三本书还有一本"似乎未必完全", 依鲁四老爷的身份地位,他不可能没有钱买书,从书的内容来看,都是理学和儒学这些正统书籍, 是"集注"和"衬",即理学的入门书和儒学的注解书,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书.可见,鲁四老爷的几本书只是装装门面而已,是一个假道学者,并不是一个真正"讲理学"的人, "监生"的资格也值得怀疑,多半是捐钱取得的,其是一个道家,儒家,理学三学混杂的"大染缸"式的人物,是一个对三家学说都没有真正理解的伪君子. 小说中对鲁四老爷这个人物的刻画还有许多地方,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真卫道士,一个所谓"讲理学"的假道学者!(朱小静河南省信阳技术学院护理系464000)。
《祝福》中鲁镇的作用
《祝福》中鲁镇的作用
在《祝福》中,鲁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隐喻和象征:鲁镇是鲁迅对家乡几个水乡小镇的艺术概括,既反映着他对故乡绍兴的深深眷恋,也寓意着他对乡土中国的深刻理解。
小说中通过描绘鲁镇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2. 叙事背景:鲁镇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为故事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背景。
通过描述鲁镇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面貌和人物关系。
3. 人物塑造:鲁镇上的人们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祥林嫂、柳妈等,他们的命运和遭遇都与鲁镇密切相关。
通过对鲁镇上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4. 情节推进:鲁镇是小说中情节发展的重要场所,许多关键的情节都在这里发生。
例如,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柳妈的无情嘲笑等,都与鲁镇有关。
鲁镇的存在也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景和情境。
5. 主题表达:通过描绘鲁镇的生活和人物,鲁迅表达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批判和思考。
鲁镇成为鲁迅思考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问题的载体,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
总的来说,鲁镇在《祝福》中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是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包括《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呐喊>自序》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
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
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狂人日记》1、故事梗概《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
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
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
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鲁迅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坚强而又愚昧懦弱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受害者、牺牲品。
以下是鲁迅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祥林嫂首先是勤劳、善良、质朴的劳动妇女。
她新寡之后,便逃到鲁镇来,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食物不论,力气不错,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似乎闲着就无聊。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有添短工。
然而她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祥林嫂性格上还有倔强的一面。
她曾经多次反抗过自己的命运。
她为了逃避在婆家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来到了鲁镇到地主家帮工。
后来被婆家的人绑走时,她在河边猛烈地抵抗,被出卖到山村时,她一路嚎一路骂,拜天地时,她把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撞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
后来还是骂。
面对众人的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争,直至怀疑灵魂的有无。
但是她的这些反抗,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支持下的反抗,她并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
他对自己的抗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明白应当反抗什么,怎样反抗,因而反抗显得无力,相反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
她既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同时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
例如:她对于自己的改嫁进行“出格”的挣扎,就是受到封建礼教所宣扬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好女不嫁二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毒害。
临终时对“灵魂的有无”的疑惑,也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造成了她思想上的极度矛盾,又希望灵魂有,在阴间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小阿毛;又希望灵魂无,在阴间没有地狱,不被锯成两半。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
这样,祥林嫂最终悲惨地死去,也是必然的了。
由于祥林嫂受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也因此造成了她性格上的愚昧懦弱。
例如:受到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劳动妇女柳妈,很同情晓林嫂的遭遇,并且出于善意,给祥林嫂讲了阴间的故事,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1、作者XXX2、专业汉语言文学3、准考证号XXX4、成绩5、工作单位XXX6、职称职务XXX7、邮编XXXXX8、联系电话XXXX9、完成时间2XXX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XXX内容摘要: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祖。
虽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从数量上来看并不算多,但他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艺术技巧,刻画了阿Q、孔乙已、闰土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大的丰富了是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学习榜样和丰富经验。
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来看,鲁迅小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本文仅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就权势者、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看客、觉醒者四个方面,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一、权势者《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举人老爷、《离婚》里的“七大人”、《祝福》里的鲁四老爷、《风波》里的赵七爷、《孔乙己》中的丁举人等人,他们是当时既得利益集团代表,是封建时代的权威和压迫力,说话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对一般老百姓有生杀欲夺的大权。
如《孔乙己》中的丁举人,只因孔乙己偷了他们家的书,便私设公堂,滥用私刑,活生生的将孔乙己的腿打断,致使孔乙己悲残的死去。
但他本人却不仅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反而更得到鲁镇人的敬畏。
“他总仍旧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1)从咸享酒店酒客的话里我们可以得知,有着类似孔乙己遭遇的人肯定不止一个,至少孔乙己不是第一个被丁举人打断腿的人。
《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是未庄这个封闭的封建小王国中的土皇帝,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威,对农民实行专制统治和敲骨吸髓的剥削。
阿Q只说自己姓赵,便被地保引到赵太爷家里去,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剥夺了阿Q姓赵的权力,到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榨去了二百文酒钱。
“鲁镇”里的“人”——重释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
'People' in the 'Lu Town'--Re - interpreting the Character Images in Lu Xun's Novel 作者: 毕绪龙[1]
作者机构: [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88-91页
主题词: 鲁迅小说;主人公;悲剧;人物形象;乡村;层面;生活;中国;农民;城市地理学
摘要:鲁迅小说研究至今拘囿在社会学层面上,其流行观点为'鲁镇'就是乡村,悲剧主人公就是'农民'.实际上,不论是从城市地理学还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鲁镇'都带有中国传统市镇浓厚的特征.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定璜就曾说,'鲁镇只是中国乡间,随便我们走到哪里都遇的到的一个镇,镇上的生活也是我们从乡间来的人儿时所习见的生活.'[1]李欧梵在研究鲁迅小说时指出:'从一种现实基础开始,在他25篇小说的14篇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以S城(显然是绍兴)和鲁镇(他母亲的故乡)为中心的城镇世界.'[2]鲁迅小说尤其是他的乡土小说实际上是一个个以'鲁镇'型市镇为社区背景展开的市镇故事.在鲁镇背景下,下层镇民、知识者和'士绅'三种人物形象走到了前台.鲁迅如何以'鲁镇'为叙事背景处理他们的关系,既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和必须探讨的问题,又是作家处理人物形象的关键之处.。
熟悉的陌生人——浅析鲁迅笔下的三个妇女形象(一)
熟悉的陌生人——浅析鲁迅笔下的三个妇女形象(一)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三篇作品《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祥林嫂、爱姑、子君代表不同阶层的妇女形象,她们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用别林斯基的话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
通过这三个形象,鲁迅深刻而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妇女问题的思路: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权,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
鲁迅这三篇作品,显示出鲜明的独创性。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始终以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
他的笔端时时角及社会现实,贯穿着始终如一的革命的民主主义的人文精神。
尤其是对外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被伤害、被侮辱的中国妇女,鲁迅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同情。
对千万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鲁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表现出作家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心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
在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等一系列小说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
鲁迅正是通过描写众多妇女形象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历史时代。
被“四权”绳索捆缚的祥林嫂祥林嫂是鲁迅根据生活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
其一是单妈妈,她是个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乌石山上看坟的女人,儿子在门口剥豆被马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宝姐姐,山里人来抢亲,宝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捞起带走。
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是旧中国贫苦农妇悲惨命运高度典型化的体现。
祥林嫂的悲剧显示了“四权”绳索对农村劳动妇女的捆缚。
族权,不允许祥林嫂守节。
祥林嫂的前夫祥林比祥林嫂小十岁,丈夫死后,祥林嫂不愿再嫁,宁可辛勤劳动养活自己,所以她逃到鲁镇做工。
她的全部希望和渴求,便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
鲁迅鲁镇人物描写句子
鲁迅鲁镇人物描写句子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鲁迅笔下的鲁镇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们的形象常常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本文将以《鲁迅鲁镇人物描写句子》为标题,从鲁迅笔下的鲁镇人物出发,探讨鲁迅的艺术创作和思想内涵。
一、革命者的形象鲁迅笔下的鲁镇人物,最为突出的是革命者的形象。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塑造了一个病态的革命者,他的形象鲜明而深刻:“他的手指细长,皮肤苍白,像女人的手。
他的眼睛深陷,像被人打过的一样,但是很亮,很锐利,很有神秘的力量。
他的脸色苍白,像病人的脸色,但是很有力量,很有决断力。
”在《阿Q正传》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另类的革命者——阿Q。
阿Q是一个懒散、贪婪、自私的人,但是他却有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不断地反抗着命运的安排,最终走向了自己的悲剧。
鲁迅通过阿Q 的形象,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困境和人性的扭曲。
二、小人物的形象在鲁迅笔下,小人物的形象同样引人注目。
他们或许没有革命者那样的英雄气概,但是他们的形象同样动人。
在《故乡》中,鲁迅描写了一个贫穷的小学教师,他的形象虽然平凡,但是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悲哀:“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但是他的眼睛还是那么明亮,那么热情。
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微笑,像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开脱。
”在《药》中,鲁迅描写了一个小商贩的形象。
这个小商贩是一个懦弱、自私的人,但是他却有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鲁迅通过小人物的形象,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三、女性的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既有柔弱的一面,又有坚强的一面。
在《春蚕》中,鲁迅描写了一个女孩的形象,她的形象柔美而坚强:“她的眼睛很大很亮,像是两颗黑宝石。
她的头发很黑很亮,像是一条黑色的丝带。
她的嘴唇很薄很红,像是一朵娇艳的花。
”在《白光》中,鲁迅描写了一个女人的形象,她的形象坚强而威严:“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但是她的眼睛还是那么坚定,那么威严。
鲁迅作品全部人物形象归纳
鲁迅作品全部人物形象归纳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以其揭示社会黑暗和人性丑恶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鲁迅的作品中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他们各具特点,形象饱满,具有鲜明的个性。
首先,鲁迅的作品中出现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人物形象。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阿Q”。
《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小人物,他虚伪、软弱、自卑,缺乏独立的思想和勇气。
阿Q总是利用自欺欺人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对抗现实问题,从而逃避了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阿Q的形象象征了中国旧社会的底层农民,也映射出国民精神的缺失。
另一位非常重要的反面人物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这个名字不详的主人公拥有一种疯狂的精神状态,他对于社会的不公义和道德的败坏感到极度的愤怒和无助。
狂人试图通过自己的举动来唤醒他人的意志,但由于他的狂热与极端,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反而被人误解为疯子。
鲁迅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积极的人物形象。
例如,《药》中的方酉,他是一个勇敢的医生,他不畏艰难困苦,毅然决然地投身到疫情抗击当中。
方酉的形象代表了科学家和医生的职业精神,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无私奉献。
另一个积极的人物形象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贫穷的酒保,他被当作是众人的笑料。
尽管孔乙己处境困难,但他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自尊心。
他用自己的坚强和自信来面对生活的困境,他的形象传达了对贫穷人群的同情和尊重。
总的来说,鲁迅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他通过塑造这些形象,以既对社会现实进行宣泄,又表达了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形象既是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刻画,又是对中国人性的思考。
通过这些形象,鲁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现实,追求真理和进步。
鲁迅人物形象分类
1. 权势者的形象《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都属于这一类。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他们是一些有权有势的“阔人”,是中国这场大的“人肉筵宴”的享用者。
封建的传统和伦理道德在本质上是维护他们的利益的,他们也自觉地维护着这种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
可以说,他们与传统伦理道德本质层次上是一致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
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体现在这些人物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
如在《祝福》中,祥林嫂曾是鲁四老爷家一个不计报酬、不惜体力的好女佣,但当她在祝福时节死去时,鲁四老爷却没有一丝真诚的同情,反而因祝福时死人不吉利而骂她是“谬种”;在《孔乙己》中,孔乙己因穷困潦倒而偷了丁举人的笔墨纸砚小物件,被丁举人吊起来打,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这类的权势者行为都被周围人视为理所当然,这恰恰说明了他们的行为是得到封建伦理道德支持的,并且体现了这种道德的本质。
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一旦被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罩起来,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了。
他们一个个都是道貌岸然的,实际上却是一些最自私、狭隘、冷酷的人。
在《阿Q正传》中,赵太爷对阿Q的剥夺到了连他身上一件破布衫都不放过的底部;在《祝福》中,祥林嫂被婆家人像牲口般抢走、卖掉,对此,鲁四老爷也无动于衷,而对失去一件淘箩却极为关心。
他们一向以社会主人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但他们的理想却“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威福、子女、玉帛”(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圣武)他们是一些没有任何真诚的精神信仰、社会观念和政治信念的人物。
《风波》中的赵七爷,辛亥革命一来便把辫子盘在了头顶上,张勋复辟时又急忙放下来,待到张勋复辟失败后,又盘上了辫子;《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立刻回转头巴结革命党人,其目的无非是保住自己的威福、子女和玉帛。
第三,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和讽刺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
鲁迅小说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塑造
鲁迅小说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塑造鲁迅小说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塑造鲁迅小说中的地主阶级形象,已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存在,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鲁迅小说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塑造,欢迎大家阅读!内容感知《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祝福”是小说的背景,也是小说的情节线索。
祥林嫂的悲剧始终是在鲁镇“祝福”的喧闹的爆竹声中展示出来的。
祥林嫂是一位被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思想逼迫致死的劳动妇女。
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不仅吞噬了她的肉体,也啃啮着她的灵魂。
她肉体被迫害、遭摧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灵魂的痛苦。
她是一个不甘忍受压迫的女人,曾经逃脱、抗婚,想用自己的劳动谋生并换取独立的人格,然而这一切挣扎终归无用,她还是被吞噬了,肉体和精神都被吞噬了。
一个活的、能感知、有血肉的朴实、勤劳、善良、无罪的灵魂的毁灭,显示了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悲剧人生,撼人心灵。
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形象系列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他具有封建统治者的形象本质。
鲁四老爷这个典型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的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鲁四老爷是个具有权威性的地主阶级形象,长期的主人地位造就了他极端愚妄专横的性格特征。
他和封建制度的血缘关系就是因为这制度满足了自己最粗俗的物质利益的追求,因此,捍卫这制度,保全自己的物质利益才是他生命的唯一意义和根本要求。
鲁四老爷的这一本质特征突出表现在他的“祭祖”意识和他对待祥林嫂的一系列态度变化上。
下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的地主阶级形象的塑造进行探索。
一、鲁迅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的'地主阶级形象作品一开始,鲁迅就通过对鲁四老爷家庭环境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位有着浓厚封建意识的顽固者面目。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祝福人物形象分析《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了解了鲁迅创作的主旨,也就找到了解读其作品的钥匙。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祝福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柳妈的形象在鲁迅小说《祝福》中,柳妈是一个小人物——长舌妇,但正是这个长舌妇,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柳妈是一个“吃素戒杀”的人,从她的政治、经济地位来说,她与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也是个被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物;但由于封建伦理观念、迷信观念的毒害,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却又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甚至“刽子手”的角色,一步一步逼着祥林嫂往死路上走。
因此柳妈既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也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物。
柳妈于祝福时到鲁四叔家,她也是前来帮工的,她的到来原本对于祥林嫂就是一种威胁和伤害。
往日的祝福是祥林嫂最繁忙的时刻,而现在封建宗法势力却不能谅宥她再嫁、再寡,祭祀、祝福时不让她沾手.她闲得只有烧火和看柳妈洗器皿的份了。
对于祥林嫂而言.生活中已经蒙受了巨大不幸——新寡、再嫁、再寡、丧子、大伯收屋,此时在精神上又进一步遭受迫害,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她需要人们的帮助、安慰、那怕是廉价的同情。
而此时的柳妈——这样一个“吃素” “不杀生”的“善女人”,对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富有同情心:她对阿毛的惨死不同情,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她和祥林嫂的对话,极富嘲讽的意味。
“唉唉,我真傻。
”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这一话语无疑反映祥林嫂在丧子后所受到的严重打击,也流露出一个丧子的母亲内心的无限痛苦,这样一个不幸的女人,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关怀)“祥林嫂,你又来了。
”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
“我问你:你额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竞依了呢?”“ 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盯住她的眼。
_鲁镇_里的_人_重释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
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 ocial Science 2005年第4期(总第116期)N o.4,2005(Serial N o.116)“鲁镇”里的“人”———重释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毕绪龙(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鲁迅小说研究至今拘囿在社会学层面上,其流行观点为“鲁镇”就是乡村,悲剧主人公就是“农民”。
实际上,不论是从城市地理学还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鲁镇”都带有中国传统市镇浓厚的特征。
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定璜就曾说,“鲁镇只是中国乡间,随便我们走到哪里都遇的到的一个镇,镇上的生活也是我们从乡间来的人儿时所习见的生活。
”[1]李欧梵在研究鲁迅小说时指出:“从一种现实基础开始,在他25篇小说的14篇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以S城(显然是绍兴)和鲁镇(他母亲的故乡)为中心的城镇世界。
”[2]鲁迅小说尤其是他的乡土小说实际上是一个个以“鲁镇”型市镇为社区背景展开的市镇故事。
在鲁镇背景下,下层镇民、知识者和“士绅”三种人物形象走到了前台。
鲁迅如何以“鲁镇”为叙事背景处理他们的关系,既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和必须探讨的问题,又是作家处理人物形象的关键之处。
一、鲁镇时空形式与下层悲剧主人公鲁镇带有一种与乡村和城市不同的时空形式。
一方面它具有明显的循环性———悲剧主人公几乎对中国社会的“转型”或者“巨变”一无所知,他们大都不直接面临“转型”或“巨变”中的各种“危机”意识。
事情只是作为“事件”发生在人的身上,人本身却没有任何的主动性。
人只不过是行为的实物主体而已。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直接相连,构成了一个密闭的系统。
……似乎小说所描写的事件并没有占有任何的时间。
”[3]这种特有的一如旧我的性质,是鲁迅乡土小说中组织人物形象的核心因素。
然而,就其社区含义而言,鲁镇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在经济上的位置和作用使它能够上钩下联,既把广大的农村社区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权力汇聚在市镇社会结构中,同时又“变异”了皇权统治意识形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带有中介性质的“小传统”。
祝福鲁迅人物性格特点
祝福鲁迅人物性格特点祝福鲁迅人物性格特点篇一:鲁迅《祝福》中各人物性格分析鲁迅《祝福》中各人物性格分析(一)祥林嫂:生活在旧中国的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同时又是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委弃的典型。
祥林嫂没有姓氏,比丈夫大十岁(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
她在鲁四老爷家担负着沉重的劳役: “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也白胖了”。
这与她刚逃出村来时的青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反衬她在丧夫之后,在婆婆家难以忍受的待遇,暗中写出了她出逃的原因。
希望凭借劳动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挣扎下去的活路。
鲜明地揭示她勤劳、淳朴、坚韧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
后来,她又被当作赚钱的货物卖到深山野坳里(贺老六家),由于受“寡妇守节”这种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而且不知道今后过的会是怎样的生活,因此,毅然在香案上撞破了自己的额头,来表示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帮工,四婶对她不满,鲁四老爷更嫌她是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这使她感到痛苦与迷惑。
她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甚至把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认为以此可以赎免“罪孽”,可是,四婶仍旧不让她在祭祀时沾手。
就这样,她最后的一星半点的希望也破灭了,从此,她全然陷入绝境。
祥林嫂临死向“我”提出三个问题,是对灵魂的有无表示怀疑。
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
这种疑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这种疑惑、这种无可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祝福》通过“嫁而守寡,寡而再嫁,嫁而再寡”这三个特定情节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典型的悲剧形象。
从她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看到:封建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无形的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勒死的;族权强迫她改嫁,夫权剥夺她做人的资格,神权摧毁她的心灵,政权是这一切罪恶活动的总后台。
鲁迅人物形象 部分
孔乙己,鲁迅文学作品中《孔乙己》的主人公,一个受尽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落到求乞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说起话“满口之乎者也”,时刻表明自己是读书人,甚至被别人戏弄,还自命不凡、孤芳自赏。
是酒店中“唯一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人”,尽管“长衫又破又脏,好像十多年未洗过”,他把这作为区别短衣帮的标志,甚至,遭人讥嘲,还不屑置辩。
鲁迅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孔乙己不仅深陷贫困,而且整个灵魂已被戕害,但在精神上自认高人一等。
其心智不悟,麻木、不觉醒。
孔乙己被封建科举制度扼杀心智,遭到了丁举人等封建统治势力的凶残压迫,在读书求仕途的幻想高贵,使他走上偷书之路,遭到别人殴打,被丁举人致残,但他始终不知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但其人还是有可取之处,善良、诚实,有慈爱心。
孔乙己还保存着善良诚实的一面,如教人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不拖欠酒钱等。
闰土,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现实原型章闰水。
少年闰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一个十足的小英雄形象。
他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
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
“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
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作者在文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给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闰土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
闰土有着封建的思想和较强的等级观念,对他鲁迅先生还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于批判。
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
注:阿Q的"Q"在此不读"Q",而是读"guì"。
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 ocial Science 2005年第4期(总第116期)N o.4,2005(Serial N o.116)“鲁镇”里的“人”———重释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毕绪龙(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鲁迅小说研究至今拘囿在社会学层面上,其流行观点为“鲁镇”就是乡村,悲剧主人公就是“农民”。
实际上,不论是从城市地理学还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鲁镇”都带有中国传统市镇浓厚的特征。
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定璜就曾说,“鲁镇只是中国乡间,随便我们走到哪里都遇的到的一个镇,镇上的生活也是我们从乡间来的人儿时所习见的生活。
”[1]李欧梵在研究鲁迅小说时指出:“从一种现实基础开始,在他25篇小说的14篇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以S城(显然是绍兴)和鲁镇(他母亲的故乡)为中心的城镇世界。
”[2]鲁迅小说尤其是他的乡土小说实际上是一个个以“鲁镇”型市镇为社区背景展开的市镇故事。
在鲁镇背景下,下层镇民、知识者和“士绅”三种人物形象走到了前台。
鲁迅如何以“鲁镇”为叙事背景处理他们的关系,既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和必须探讨的问题,又是作家处理人物形象的关键之处。
一、鲁镇时空形式与下层悲剧主人公鲁镇带有一种与乡村和城市不同的时空形式。
一方面它具有明显的循环性———悲剧主人公几乎对中国社会的“转型”或者“巨变”一无所知,他们大都不直接面临“转型”或“巨变”中的各种“危机”意识。
事情只是作为“事件”发生在人的身上,人本身却没有任何的主动性。
人只不过是行为的实物主体而已。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直接相连,构成了一个密闭的系统。
……似乎小说所描写的事件并没有占有任何的时间。
”[3]这种特有的一如旧我的性质,是鲁迅乡土小说中组织人物形象的核心因素。
然而,就其社区含义而言,鲁镇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在经济上的位置和作用使它能够上钩下联,既把广大的农村社区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权力汇聚在市镇社会结构中,同时又“变异”了皇权统治意识形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带有中介性质的“小传统”。
这种特征对鲁迅的鲁镇小说产生的影响是:鲁迅不能脱离故乡的市镇背景,把鲁镇上的悲剧主人公写成被羁绊在土地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亚细亚式劳作方式下的农民,相反,他的悲剧主人公大都是迁徙流动的。
市镇在清帝国将近尾声的剧烈变化期,正在发生着社会结构的失衡甚至崩溃,各个阶层尤其是市镇上层(士绅)的社会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下层镇民的心理变化。
”流民”的大批流入城市和市镇,不仅是民不聊生的最大特征,也是社会心理变迁的重要因素。
阿Q、祥林嫂、七斤、闰土、爱姑、华老栓等都是鲁镇子民,基本上(或完全)生活在鲁镇范围内,一方面必然具有这种时空形式赋予他们的一切特征,而另一方面,像阿Q、祥林嫂、闰土这样的下层人民,不同社区的经历暗暗影响着他们对生存、人际关系和人生理想的看法及其变化。
他们部分脱离了循环式乡土“时空”后,实际上已经处于分裂了的时空形式之中。
也就是说,下层悲剧主人公的性格内涵并不能统一在理想的鲁镇时空形式中,他们将随着鲁镇时空形式从统一走向分裂的过程中呈现出分裂的性格。
下层悲剧主人公的这种性格不是“启蒙者”强加给他们的,而是“现实社会”语境中的性格必然。
祥林嫂就是在流民浪潮中闯入鲁镇谋生并产生了分裂性格的一个原始劳动力。
她进入鲁镇除了自己的倔强性格和求生本能等自身条件外,还必须具备进入市镇的文化条件:作为市镇社会的新成员,祥林嫂必须胜任“劳动力商品”的条件,这个“勤快的比男人还勤快”的农村妇女尽管是个寡妇,深为鲁四老爷厌恶,但这并没有使她被这个思想守旧的老顽固赶走。
更重要的是,祥林嫂必须扮演“市镇礼仪文化承担者”的角色,这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根源,也是鲁四老爷在小说文本中作为祥林嫂悲剧凶手的根本原因。
在克服并彻底摆脱(实际上是被迫流浪到市镇)了农村寡妇最艰难的生存羁绊后,祥林嫂作为劳动力是可以在鲁镇生存下去的。
但是在市镇礼仪的履行上,鲁四老爷、太太和柳妈一起剥夺了她“祝福”的身份认同。
寡妇身份在清代乡村实际上不存在更多的礼教束缚和精神压抑,寡妇再嫁因为中国乡土社会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原因而在乡村得到巨大同情和支持[4]。
因此,祥林嫂的悲剧不来自寡妇身份自身的社会压抑。
相反,是市镇礼仪要求的洁净观念保持者们在文化观念上的保守和偏执把一个原始性格的“自然人”排斥在“祝福”的行列之外,并强加给她忏悔、赎罪等她本来并不必须承担的文化责任。
祥林嫂实在过不了这一关口,无法过度为一个新的市镇成员。
新环境带给她的生存意识是:她在农村被迫几次改嫁中哭喊和抗争并不彻底,那不是为了生,恰恰是把自己送进地狱还要被锯为两截让两个死鬼分享的证据。
闯入市镇给她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意识在她心灵深处的诞生,是中国国民愚昧中的一点悲剧性开蒙?还是基层社区的民众越往上走越残酷的社会现实的黑暗写照?还是再现那个”吃人”的礼教的隐喻?这正是《祝福》提出的尖锐问题,小说里的“我”———一个知识分子———支支吾吾,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阿Q、闰土的父亲以及本来就定居在市镇的单四嫂子、华老栓夫妇和潦倒的孔乙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理想的鲁镇时空形式没有受到时代的震荡,这些下层悲剧主人公的“悲剧”将不会上演,或者说,不会以这种可笑又可怜的形式上演:他们的“幸福”生活———遵循田园时间而自然地生活———将组织另外一个“鲁镇”。
这样,在鲁镇这块“乡土”上,我们很容易比较出:鲁迅的乡土小说突破了对下层镇民及其生活环境的单一的评判向度,把下层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与性格置于这种变化着的市镇时空体中,成功地“记录”了乡土中国的“社会心理”。
二、作为“闯入者”的“知识者”角色鲁迅小说中的知识者是鲁镇的“闯入者”,他们不生活在市镇,作为游走者带着一种边缘人色彩。
而鲁迅乡土小说又明显地存在着要靠这一类形象(他们曾成长在市镇)传达小说对鲁镇时空和人物的评判或主题意识。
他的小说当然不会像蹩脚的乡土小说那样,让乡民说出作家的意识,合适的人物还是知识者本人。
作为“闯入者”,“知识者”的形象与其说是“启蒙者”角色,不如说是鲁迅小说中的文体因素。
他们帮助作家进入“鲁镇”:叙述者找到能够与市镇人物发生接触的线索或材料———或者从朋友那里看到主人公的日记(《狂人日记》);或者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作传记(《阿Q正传》);或者把自己设计为“鲁镇”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孔乙己》);路过鲁镇、住在鲁镇的绅士的家里听说到主人公的故事(《祝福》)等等;然后进入鲁镇时空,最后看完、听完故事后离开这个市镇。
角色的担纲者主要是知识者和“我”(在大多时候,“我”和知识者可“离去———归来———再离去”两种模式[5]。
也就是说,这以互换)。
有的学者归纳出了这类形象有“看Π被看”、类人物形象正是以“鲁镇游子”的身份和角色出场的。
在社会变迁中,他们的现代教育赋予他们的是与市镇上层和市镇下层都不相同的时空形式。
这种时空形式在鲁镇遭到了上述两个阶层的不同态度的拒斥,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再次出走或者彻底“沉沦”。
这种形象定位的形式意义是极为重要的。
它暗示了作家从未信任过这些形象对鲁镇时空形式的能够起《故乡》、《头《阿Q正传》、《祝福》、到足够的影响力量,他们的身份从而带有一种非自明性。
在《狂人日记》、发的故事》等小说中都是这样的。
即使当两位知识者相遇在鲁镇时空中时,他们的身份也是以“往事不堪回首”的感伤和沮丧为表征,证明着他们对鲁镇时空的难以把握的苦恼和难以沟通的郁闷。
而在“归来又离去”之后,鲁镇的人的生活、意识和起初没有任何的区别,这就是知识者对鲁镇的时空意识,这也是由鲁镇时空形式决定的“闯入者”身份的内涵。
这种既把知识者作为“传话筒”又把他们置于市镇边缘上的安排,表明还有一种时空形式将超越下层悲剧主人公和知识者,那才是作家心里真正想吐露的。
知识者形象在鲁迅乡土小说中的角色、功能和另外一种“考验因素”具有几乎相近的功能,那就是引入宏大的历史事件:《风波》引进了“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药》引进了革命者就义的历史事件,《阿Q正传》引进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等等。
小说恰恰是用这些事件对鲁镇人进行考验———主要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将会产生如何的影响。
小说中所有所有事件发生之后,结果并不产生任何多少能留存一些外部和内在的变化。
小说结尾仍然恢复起曾被历史事件“破坏”了的原来的平衡。
一切又回到了开头,一切都返回原位。
看戏的人仍旧在看戏,做工的人依旧在做工,喝茶喝酒的人依旧在茶馆和酒店里喝茶喝酒。
时间的大锤,既不打碎什么,也不锻造什么;它只是检验了成品的”牢固”程度。
这种方法和知识者的功能一起构成了鲁迅小说尤其是乡土小说的主要内涵。
三、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中华帝国的士绅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集团。
在市镇社会结构中,士绅是市镇的“头面人物”,是人际关系中的上层,是实际上的“统治者”和地方领袖或地方精英。
他们是由儒学教义确定的纲常伦纪的卫道士、推行者和代表人———这些儒学教义规定了中国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准则。
士绅大都在本县承担其职责,他的地位的上升往往与移居更重要的市镇有关[6]。
在中华帝国的行政体制崩溃后的社会转型期,他们的社会身份、政治身份和地方统治功能的发挥都受发生了整体性的嬗变,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他们的地方精英或地方领袖的身份的“合法性”出现了危机。
对照士绅的这一社会形象,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鲁迅小说中的士绅形象与此具有很大的不同:一、小说中的士绅远没有这样重要,而且具有这么多积极的社会作用。
二、小说中的士绅基本上被我们评价为“反面形象”,甚至被认为是主人公悲剧的“罪魁祸首”,比如鲁四老爷之于祥林嫂。
三、士绅形象在小说中着墨最少,以至于研究者很少把他们最为一种“形象”来单独分析。
如果赵老太爷、赵七爷、鲁四老爷、慰老爷等是悲剧主人公的根源性要素,那么,鲁迅为何不对其作出更详尽而深刻的描画?如果这“压迫者”的类形象根本无足轻重,为何鲁迅每每在下层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中设置这样一个类似于“统治者”、对立人物呢?对待这些人物,鲁迅没有过多表示他的主观倾向,相反这些人物被明显地”隐喻化”了,他们身后的“背景”并不比“主人公”的更清晰。
由于他们没有成为小说的主人公,他们的行动、意识和“统治方式”处在作者交代、说明的位置上,因此显得有些模糊,这种“模糊”倒恰好使他们成为“主人公”悲剧形成的某种笼统的“原因”。
尤其是在市镇时空结构中,他们还起到了重要的结构功能。
从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来看,一类是“规训”力量的隐喻性代表。
赵贵翁在《狂人日记》中更像一个文化符码:他神秘的“偷窥”动作以及对狂人一举一动的密切注视类似于福柯理论中的“圆形监狱”[7]:这种“注视”让狂人怀疑、恐惧、沉思、反抗。
这些“注视”的力量就是中国过去的历史、社会、制度对人的严重“规训与惩罚”的象征———当然“大众”也参与了这种“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