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06a587312b3169a551a4ac.png)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
教学准备挂图(示桃花、果实)。
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
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又由哪几部分组成?2什么叫做传粉,传粉有什么意义?二、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自学课本5分钟。
出示挂图(示桃花、果实)。
教师指出:桃花经过传粉后,还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这些变化,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
受精过程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受精作用。
那么什么是受精作用,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又是怎样呢?出示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然后教师边看图边讲解(图略):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的。
胚珠着生在子房内壁上,它的外层叫做珠被,顶端有一个小孔,叫做珠孔。
在胚珠里面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
胚珠的中央有两个极核。
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雄蕊成熟后,花药里有花粉。
传粉后,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在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
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后,从珠孔处伸进去,随后,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在生物学上,把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而把上述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ad24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0.png)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具体介绍:第六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同学连续树立事物是进展变化的观点。
4.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同学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①“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晰“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②“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
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就要发育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同学不能观看到。
因此,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2.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由于:(1)同学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生疏,要立刻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状况,对初一同学来说是有肯定的难度的。
(2)如前所述,双受精过程和子房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内容较为抽象,同学接受起来确有难度,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协作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帮助讲解,使同学把这部分学问理解透彻。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关于引言:上节课讲的内容是“开花和传粉”。
所以,老师在讲新课前,可以先复习提问如①什么叫开花?什么叫传粉?②传粉的方式有几种?③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然后,老师可以这佯说:“不论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了,下一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同学会接着老师的话说出:“形成果实,形成种子。
八年级上册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8e7fd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f.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果实的结构和形成过程,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果实的结构:果皮、种子、果肉等。
2. 果实的形成过程:传粉、受精、果实发育等。
3. 果实与种子的关系:果实是种子发育的外层保护,种子是植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果实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关系。
2. 难点:果实形成过程中的传粉、受精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果实和种子,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果实的结构和形成过程,介绍果实与种子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果实形成过程中的传粉、受精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4. 户外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植物园进行户外观察,实地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
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果实和种子的实物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户外观察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果实和种子的生产、加工及食用价值。
2.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农科院,深入了解各种果实和种子的特点。
3. 开展果实和种子手工艺品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八、教学资源:1. 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八年级生物上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77d4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0.png)
4.教师引导: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天我们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分类。
2.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物展示。
-教师通过PPT、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果实和种子结构,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资料。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果实和种子形成的简图,标注出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具体过程,并在图中简要描述各部分结构特点。
2.选择一种果实和种子,进行观察和描述,要求不少于200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传播方式等。
3.阅读拓展资料:《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植物保护的篇章,了解我国在保护植物多样性方面所做的努力。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为植物保护作出贡献。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资料。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生物学素养。
4.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初中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77fd56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6.png)
初中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果实的结构。
2. 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2. 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章:果实和种子的概念1.1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水果和植物种子,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和种子的概念。
1.2 讲解果实是植物在开花后,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发育而成的结构,它包含了种子和果皮。
种子是植物的繁殖体,它包含了胚珠和种皮。
1.3 互动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水果和种子,加深对果实和种子的理解。
1.4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果实和种子。
第二章:果实的结构2.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果实,引导学生了解果实结构的多样性。
2.2 讲解果实的结构主要包括果皮、种子和果肉。
果皮是保护果实的外层,种子是植物的繁殖体,果肉是储存营养物质的部分。
2.3 互动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果实,了解其结构特点。
2.4 练习让学生描述不同果实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种子的形成过程3.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生殖器官,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形成过程。
3.2 讲解种子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受精、胚珠发育和种皮形成。
受精是花粉管与胚珠结合的过程,胚珠发育成种子,种皮是保护种子的外层。
3.3 互动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种子的形成过程。
3.4 练习让学生描述种子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4.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繁衍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4.2 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繁衍的重要途径,它们可以保护种子,帮助种子传播,从而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4.3 互动让学生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4.4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教案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032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9.png)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教案教案: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定义和特性。
2.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并能描述其过程。
3.掌握种子和果实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展示种子和果实的形态和特性。
2.种子和果实的样本,供学生观察和研究。
3.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用具和材料,用于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你知道种子和果实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种子和果实的定义。
Step 2:学习种子的形成1.向学生展示一张或几张种子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2.解释种子的构造,包括种皮、种胚和营养组织等。
3.详细讲解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传粉、受精、胚胎发育、种子成熟等。
可以通过视频或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请学生描述种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Step 3:学习果实的形成1.向学生展示一张或几张果实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2.解释果实的构造,包括果皮、果肉和种子等。
3.详细讲解果实的形成过程,包括授粉、受精、胚胎发育、果肉发育等。
可以通过视频或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请学生描述果实的功能和重要性。
Step 4:巩固和拓展知识1.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的种子和果实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和研究它们的形态和特征,并记录下来。
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分组,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和复述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并解释其功能和重要性。
Step 5:实践活动1.给学生准备一些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让学生尝试从中取出种子并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征。
3.让学生根据形态和特征,将种子进行分类。
4.请学生总结种子在果实中的位置和分布规律。
Step 6:展示学习成果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记录,制作口头或书面报告,展示他们所学习的知识。
2.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讨论,促进交流和学习。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da8380d15abe23482f4db7.png)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
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
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df4ec6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a.png)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2. 果实和种子的结构3. 果实和种子的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 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制,果实和种子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果实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果实,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分析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功能。
5. 课堂演示实验:进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观察和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用于展示和观察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 图片和图表:用于辅助解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果实和种子教案
![果实和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bf95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4.png)
果实和种子教案果实和种子教案导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果是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水果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并提供一份简单的教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一、果实的形成过程果实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结构,它是植物为了保护种子而形成的。
果实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开花:植物通过开花来进行繁殖。
开花是植物的一种生殖方式,通过花粉与雌蕊结合,形成胚珠。
2. 授粉:花粉在传播过程中会被风、昆虫或其他动物带到雌蕊上,与雌蕊结合,形成受精卵。
3. 授粉后的发育:受精卵在雌蕊中逐渐发育成为胚珠。
胚珠包含了植物的遗传信息,是新植物的基础。
4. 果实的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胚珠发育成为种子,同时,植物会形成果实来保护种子。
果实的外部通常具有各种颜色和形状,吸引动物来吃下果实,进而传播种子。
二、种子的重要性种子是植物繁殖的关键。
它们承载着植物的遗传信息,并具有耐久性,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时间保存。
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果实起到了保护种子的作用。
当果实被动物吃下后,种子可以通过动物的消化道传播到新的地方,为植物的繁殖提供了便利。
三、教案设计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案:1. 实地观察:带领孩子们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让他们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并找出其中的果实和种子。
引导他们思考果实和种子的关系,以及果实的形成过程。
2. 实验探究:准备不同种类的水果和种子,让孩子们分别剖开果实和种子,观察它们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感受果实和种子的不同,并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关系。
3. 绘制图表:让孩子们用纸和颜料绘制果实和种子的图表,标注它们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4. 制作手工:让孩子们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果实和种子的模型,通过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果实和种子的理解。
5. 播种体验: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种子和花盆,让他们亲自播种并照料。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247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a.png)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颗果实,提问:果实是如何形成的?果实里面有什么?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1)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1)花的发育: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经过传粉、受精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果实的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3)种子的发育: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2)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动画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果实和种子的类型(1)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类型:1)果实:根据果皮质地,可分为肉质果和干果。
肉质果包括浆果、核果、柑果等;干果包括裂果、颖果、翅果等。
2)种子:根据种子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2)展示不同类型的果实和种子,让学生观察并区分。
4.动手操作:观察果实和种子(1)分发果实和种子,让学生观察果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拓展:果实和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果实和种子。
四、课后作业1.复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观察身边的果实和种子,记录它们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1.进一步提高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参与讨论和思考。
2.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3.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a4d46e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4.png)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3. 帮助学生建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以便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问题讨论的引导材料。
五、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传粉、受精、种子的发育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的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4. 总结:通过课堂讨论,总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强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种果实或种子,观察其结构,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果园或植物园,观察不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实验,如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记录并总结观察结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思考深度等。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观察报告,关注其对果实和种子结构的描述和分析。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分类,了解不同植物类群的果实和种子特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039b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d.png)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认识种子的结构,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并能总结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探究活动、实验等形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通过对果实和种子发育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从宏观上主要介绍了“果实和种子的发育”、“种子的结构”。
其中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这一分组实验,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每日三餐中的植物性食物的感性认识较为丰富,如金黄色的玉米和雪白的米饭、鲜红的番茄和黄澄澄的橘子、嫩绿的黄瓜和紫色的葡萄等,但分辨不出它们来自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通过对花的结构、双受精以及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成的等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辨析出宏观上种子和果实的区别,但对于发育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发育的对应关系以及被子植物的分类等知识知之甚少。
因此,本节内容在设计时,以玉米、小麦这两种代表性的植物为例,学生通过解剖和观察种子,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并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结构(黑豆、水稻、花生、绿豆、红豆、高粱、小麦),归纳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异同。
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将知识层层推进,步步提高,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归纳总结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实验是中考生物实验技能考试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严格,因此在教授本节内容时,教师采用实际操作演示、视频展示以及学生提出疑惑的方式,确保学生操作的严谨性。
教师要选择自学、讨论、观察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多方面去思考。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开花后,只有经过传粉后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
当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结构将如何变化呢?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三节来揭晓答案。
上册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上册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d263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7.png)
上册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果实的结构2.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3.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果实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果实的结构。
2. 讲解果实的基本结构,如果皮、果肉、种子等。
3. 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如传粉、受精、果实发育等。
4. 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
5.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不同果实的结构特点。
6.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心得。
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果实结构的认识,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对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对户外观察的参与度,以及观察成果的分享,通过观察报告、小组评分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资源:1. 果实和种子实物或图片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
3. 户外观察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4. 课后作业和小测验题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果实结构,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第二课时: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户外观察实践。
3. 第三课时:课堂讨论,分享观察心得,总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发育。
4. 第四课时:教学评价,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了解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新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142904f90f76c660371abd.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果实和种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展示:柳絮飞舞“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柳絮轻扬,皎洁如银,飞于庭前,引得儿童竞相追逐。
而实际上,柳絮是从成熟的果实中散播出来的带有白色绒毛的种子。
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受精以后,又是怎样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吧!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果实和种子的发育1.传粉和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观看视频:花瓣、雄蕊、柱头的凋谢和子房的发育过程学生认真观看,交流,反馈:在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以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逐渐凋落,雌蕊的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
2.(过渡)完成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
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而果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逐渐膨大,那么果实每天膨大的体积是否相同呢?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活动来了解一下。
探究活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自主解惑]学生阅读课文P13—14,思考:(1)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环节?(2)怎样测量果实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3)选择排水法较为准确,我们应该怎样制作溢水杯呢?(提示:用废旧饮料瓶和吸管)(4)你选择的植物果实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种果实?(5)你选择的测量时间是。
你认为测量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思考、反馈,师生达成共识:(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受精:
图形中是植物的什么器官? 图中 图中指的是植物的什么器官?你知道它们是 怎样形成的吗?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目标:
• 1.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能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种子 •3.通过探究活动.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 究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 受精
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就叫 传粉 传粉 不能正常进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天气,_______ 行,就会造成减产。 传粉和受精 。 绿色开花植物果实和种子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
自花传粉的花一定属于___________. 两性花 单性花 异花传粉的花可能是___________, 两性花 也可能是___________. 为了解决植物传粉不足的问题,我们常采用的措施是进行 人工辅助授粉 _______________.
)
2、春天,小国在自家院子里种了一棵葫芦,每天都仔细观 察。夏天,他发现葫芦秧上一共开了8朵花,却只接了一个 葫芦。等到秋天成熟后,发现里面有50粒种子。小国提出了 一下问题,请帮助回答: (1)、这棵葫芦开了8朵花为什么只接一个葫芦?———— ————————— 只有一朵花的雌蕊完成受精,它的子房发育成 了果实,即一个葫芦。 —————————————————————————— 。 (2)、一个葫芦内能接出许多粒种子的原因是—————— 葫芦的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 , 传粉受精时,最少需要———花粉 50 50 和———— 个胚珠。 (3)、葫芦花与桃花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葫芦花是单性花而桃花是两性花,葫芦花只有雄蕊或只 ——————————————————————————— 有雌蕊,而桃花都有。 ——— 。
2.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 分结构产生什么变化?用连线的方法表示 出来。
花瓣 雄蕊 花柱 子房
胚
果实 果皮 种子 凋落
子房壁
胚珠
受精卵
首页
退出
自学指导
• 请先阅读15—17页,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思考下列问题: • 1、水侵泡后的菜豆种子有什么变化? • 2、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有什么 变化? •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有什么异同? • 4、种子可以怎样分类?
珠被 胚珠 受精卵 受精中央 细胞 种皮 胚 胚乳 种子
1.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说: 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果皮 种皮 胚
2.我们吃的葵花籽、南瓜籽、核桃仁是果实中的哪一部分?
核桃树的种子
南瓜的种子 向日葵果实
一、选择题。
课堂练习
1、桃是一种人们爱吃的水果,它是由雌蕊的哪部分发育 成的( B ) A、受精卵 B、子房 C子房壁 D、胚 2 、有这样一个谜语:“红帐子,麻屋子,里面住着个白胖 珠 子。”在这个谜语中,”红帐子“是由子房的那一部分发 B 育而来的( ) A、子房壁 B、珠被 C、受精卵 D、胚珠 3、如果在桃花开花前,把甲花去掉雌蕊,异花去掉雄蕊, 丙花不作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气的袋罩上, 扎紧袋口,结果是( 、A ) A、甲、乙不能结果,丙可能结果 B、甲不能结果,乙和 丙可能结果C、甲、乙可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D、甲、乙 和丙都不能结果 4、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子叶数目不同 B、是否有胚乳 C、胚芽数目不同 D、胚的数目不同
5、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那一部分发育来的( C A、子房 B、花粉 C、受精卵 D、胚珠
• 6、食用葵花籽和南瓜子,剥去的外壳分别是由哪些结构 发育来的?(C ) A、珠被、子房壁 B、子房、胚珠 C、子房壁、珠被 D、子房、子房壁 7、不玉米粒种子纵向切开,在切面上滴碘液,将会看到 ( C) A\胚芽部分变蓝 B、胚轴部分变蓝 C、胚乳部分变蓝 D、种子内所有部分都变蓝 二、非选择题。 1、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不断————、———— 分裂 ,雌蕊的 生长 —————— 子房 —— 分 、———— 逐渐膨 大,发育成 果实 化 ————。
二、种子的结构和分类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
种皮
首页
退出
果皮与种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首页 退出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比较异同
首页
退出
菜豆
种皮
玉米
种皮(与果皮紧贴在一起) 胚芽 胚芽 胚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轴 胚根 子叶
相 同 点
胚
子叶(1片) 不 子叶(2片) 同 无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 有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 在胚乳里。 点 在子叶里。
• • . 2.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能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2.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能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4通过对果实和种子发育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 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自学指导
• 请先阅读13—15页,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 1、传粉和受精完成后,---、---、---以及雌 蕊的---和---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却 慢慢膨大起来。 • 2、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的---、--和---,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 胚珠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
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完成以后雌蕊的变化:子房逐渐膨大 子房壁 胚 珠 子 房 受精卵 珠 被 果皮 种子 果实 胚 种皮
其余部分,如花萼、花冠、花丝、柱头、花柱等凋落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种皮 种 胚乳 子
胚
珠被
受精中央细胞
果 实
受精卵
从 花 到 果 实 的 过 程
我们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 子房 “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惟有 _____继续发育, 果实 。其中子房壁发育成_____ 果皮 ,子房里面 最终成为_____ 胚。 的胚珠发育成_____ 种子 ,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___ 果皮 这部分 我们平常吃桃时,主要吃的是果实的______, 子房壁 发育而成的. 是由子房的_________
一.受精的过程
(一) 雌蕊的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花粉 柱头 花柱
胚珠
子房壁
(二) 受精的过程:
•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 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释放出精子,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三)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 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的 现象叫双受精
蒲 公 英 的 头 状 花 序 和 果 实
杨 桃
猕 猴 桃
小 结
子房 发育成果实。 形成过程:______ 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 其中的________ 胚珠 发育成种子 其中的_______ 珠被 发育而成; 种皮由______ 受精卵 发育而成; 胚由________ 受精中央 发育而成 胚乳由_________ 细胞
根据有无胚乳分:
有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蓖麻
无胚乳种子:菜豆、黄豆、花生、黄瓜、棉花
根据胚中子叶的数目分:
单子叶植物种子: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等 双子叶植物种子:菜豆、黄豆、花生、黄瓜、棉花等
首页 退出
果皮和种子分别由子房的哪部分发育而来?
子房 胚珠 种子 子房壁 果皮
果实
种子的这些结构又是由胚珠的哪些部位发育而成的?
三、种子的结构和分类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
种皮
首页
退出
果皮与种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首页 退出
胚
菜豆
种皮
玉米
种皮(与果皮紧贴在一起) 胚芽 胚芽 胚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轴 胚根 子叶
相 同 点
胚
子叶(1片) 不 子叶(2片) 同 无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 有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 在胚乳里。 点 在子叶里。
• (4)如果把每多葫芦花在未开之前套上塑料袋,能接出 不能 果实来吗?————— ,原因是——————————— —————————————— 葫芦花是单性花,不能完成传粉和受精 3、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棵参天大树,是因为————— ————————— 。 种子内有完整的胚
D 4、我们平常吃的花生油、面粉分别来自花生和小麦的那部分() A子叶和子叶 B、胚乳和胚乳 C、胚乳和子叶 D、子叶和胚乳 5、平常我们所说的小麦种和玉米种实际上是是小麦的—— 其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 ———果实 。原因是:—————————————— 。 6、受精后,形成种子的结构是:(B ) A 、子房 B、胚珠 C、子房壁 D、极核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