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docx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a)标准体系体现行业特点,满足试点发展实际;
b)标准体系能满足试点目标任务的完成;
C)标准体系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能对服务组织各项活 动(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 成本等)起到支撑作用,能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及持续改进的措施 有效。
2.2服务通用 基础标准
职业健康标准(1分)
针对工作人员从事职业活动中的健康损害、安全危险及其有害因 素制定的标准充分适且。
信息标准(1分)
信息通用、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标准充分适宜。
财务管理标准(1分)
财务活动中的成本核算和收支等方面制定的标准充分适且。
项目
分项
内容和要求
评分标准
得分
评估 记录
二、标准体 系(40分)
设施、设备及用品标准(1分)
b)对顾客抱怨等不满意的处置标准;
c)对不合格服务的纠正与管理标准;
d)预防性及特殊性措施的要求;
e)质量争议处置的管理标准;
f)其他适用的标准。
项目
分项
内容和要求
评分标准
得分
评估 记录
运行管理标准(2分)
根据试点单位的战略要求,对运行过程的规划、实施和控制的标 准充分适宜。
服务评价和改进标准(1分)
设施设备及用品配置、使用、停用和报废等制定的标准充分适宜。
人力资源标准(1分)
员工资质、聘用、培训和考核等制定的标准充分适宜。
合同管理(1分)
合同实施管理的标准充分适宜。
2.4服务提供 标准
服务规范(2分)
a)规定了从功能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经济性、文明性 等六个方面服务应达到的水平和要求;
体系规范性(2分)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科学化、规范化,发挥标准化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培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品牌,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组织,采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开展以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为主要内容,以实现管理规范、服务质量良好、公众满意度高为目标,促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性活动。
第三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制定试点工作相关方针政策、编制规划和计划、组织和协调相关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四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联席会议负责审核、确定试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部级联席办公室)具体承担发布试点征集、下达试点任务、开展试点监督、确认试点评估结果等相关事宜。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有关部门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省级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省级联席办公室),具体承担辖区内标准化试点的征集、初核、上报、评估等相关管理事宜。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争取省级人民政府对试点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试点建设。
试点所在区域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作为试点的保证单位或者承担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六条试点工作应当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合、自愿申报、有序实施的总体要求开展。
第七条试点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与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需求相结合;(二)与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维护服务提供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相结合;(三)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第三章试点的条件、申请与受理第八条试点单位原则上应当是具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或者组织。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二篇)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一、试点背景和目的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职责不明晰、信息传递不畅、服务质量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能和便利性。
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是必要的。
因此,制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目的是通过试点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和推广,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
二、试点主体和范围本试点细则适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试点范围涵盖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如窗口服务、行政审批、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
三、试点内容1.制定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包括基本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以规范和指导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实施。
2.制定服务标准:制定针对不同服务领域的服务标准,明确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服务时限等要求,提高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3.制定管理标准:制定管理标准,包括人员管理、物资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以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4.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试点单位的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激励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以推广和复制。
5.推动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效率。
6.加强人员培训:组织相关培训,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人员的标准化素质和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试点流程1.确定试点单位:由相关部门依据工作需求和条件,确定试点单位。
2.制定标准体系:试点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制定适应自身工作特点的标准体系。
3.制定具体标准:试点单位制定具体的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明确要求和指导。
4.试点实施:试点单位按照制定的标准体系和具体标准,组织和实施工作。
5.评估和监督:相关部门组织对试点单位的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1)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1)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项目分项内容和要求评分标准得分评估记录23二、标准体系2.1基本要求标准体系总体要求(1分)符合国家安全、卫生、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行业特点和试点经营管理实际。
74(40分)体系规范性(2分)a)标准体系框架、标准体系表、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和标准文本符合GB/T 24421和GB/T 13016、GB/T13017、GB/T 1.1的规定;b) 标准文本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具体、文字表达准确、严谨、简明、易懂,术语、符号统一。
8体系完整性(3分)a)标准体系构成合理结构完整,包括通用基础、服务保障和服务提供子体系;b)结合试点实际覆盖了主要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服务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重要标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具备的标准;c)覆盖了试点服务提供过程的各环节,标准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95体系协调性(1分)a)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b)试点单位标准体系的各标准之间协调。
10体系有效性(3分)a)标准体系体现行业特点,满足试点发展实际;b)标准体系能满足试点目标任务的完成;c)标准体系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能对服务组织各项活动(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起到支撑作用,能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及持续改进的措施有效。
112.2服务通用基础标准具有标准化导则、术语和缩略语、符号与标志等标准(1分)有适用的符号与标志、标准化导则、术语和缩略语等通用基础标准,能满足服务组织需要。
122.3服务环境标准(2分)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标准充分适宜。
136保障标准能源标准(2分)能源的管理以及用能和节能工作措施标准充分适宜。
14安全与应急标准(5分)为使顾客生命和财产在服务过程中不受伤害,或者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有效降低损失而制定的标准充分适宜。
15职业健康标准(1分)针对工作人员从事职业活动中的健康损害、安全危险及其有害因素制定的标准充分适宜。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一、引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一个国家或社区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为了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展开深入探讨。
二、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的意义1. 提高综合效率:通过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可以整合资源,消除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从而提高综合效率。
2. 保障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制定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可以明确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确保人民群众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
3. 确保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可以让社会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减少随意性,提高社会管理的专业水准和效果。
4. 促进社会发展:通过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可以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的内容1. 社会管理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政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社区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
2. 公共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环境保护、就业服务等。
3. 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标准化体系,规范各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
4. 评估指标: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对各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绩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对于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标准化试点项目表,可以让各项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整体工作的提高。
标准化试点项目表也有利于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
不过,要想真正取得显著成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试点项目表的宣传和落实,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力度,使标准化试点项目表落地生根,真正造福于人民群众。
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试行)
- 1 -
- 2 -
- 3 -
- 4 -
注:1.评估依据《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简称《细则》)、GB/T 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国家标准等。
2.本评估记分表包括四部分38个分项目,每项均规定了评分标准。
评估组应按照评分标准和实际情况逐项填写评估得分,“评估记录”栏应填写评估中相关说明,未得满分项的须记录存在问题。
3.表中前三部分各项应具备而不具备的,不得分;不完善的可酌情扣分;因行业的不同,确属不需具备的项目,不扣分。
4.重点项(*)原则上要求得分应在该项目满分值的80%以上,评估总得分达80分以上为合格。
5.试点单位三年内如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的,或受过通报批评、处分、媒体曝光的,不予评估。
- 5 -。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我国决定开展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工作,以评估试点单位在标准化方面的成效和问题,并为今后的标准化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二、评估目的1. 评估试点单位在服务业综合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成效,包括标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宣传等方面;2. 发现试点单位在服务业综合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改进提供建议和指导。
三、评估内容1. 标准制定:评估试点单位是否制定了适合于本行业的标准,并分析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2. 标准实施:评估试点单位是否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运营,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3. 标准宣传:评估试点单位是否积极宣传标准化工作,包括宣传手段、宣传内容和宣传效果等方面;4. 标准评估:评估试点单位对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情况,包括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等方面。
四、评估方法1. 文件资料审核:评估组将对试点单位提交的标准制定、实施、宣传等相关文件进行审核,了解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2. 现场调研:评估组将对试点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3. 问卷调查:评估组将向试点单位的员工和服务对象发放问卷,采集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4. 综合评估:评估组将根据文件资料审核、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综合评估试点单位在服务业综合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成效和问题。
五、评估结果1. 成绩优秀:试点单位在标准制定、实施、宣传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2. 成绩良好:试点单位在标准制定、实施、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准化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推广;3. 有待改进:试点单位在标准制定、实施、宣传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六、评估报告评估组将根据评估结果编写评估报告,报告中将详细介绍试点单位的标准化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表、申请表、工作总结报告模板、工作程序
附件1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表—1——2——3——4——5——6——7——8——9—附件2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申请表试点名称:承担单位(盖章):实施时间:年月至年月—10—— 11 —— 12 —— 13 —附件3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模板)试点名称:承担单位(盖章):实施时间:年月至年月— 14 —编写提纲试点工作总结报告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一、试点建设目标与任务在遵循《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试行)中的试点目标、试点任务基础上,结合各试点项目的试点申请材料填写。
二、试点建设实施情况围绕建立试点领导及协调机制、梳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编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信息公开,以及标准实施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详解介绍试点任务落实情况。
三、试点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以从以下角度总结提炼:提高公众满意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效率、便利性等。
四、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重点总结试点建设中形成的可在全国或全行业推广的经验做法,包括基于试点经验已经发布的、在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对于申请加分项的试点项目,要在此处对创新做法与经验进行重点说明。
五、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重点介绍试点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对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六、附件试点单位认为有必要提交的其它证明材料。
—16—附件4考核评估工作程序考核评估专家组应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资料审核等方式开展考核评估工作。
考核评估一般按照下列程序实施:(一)宣布考核评估工作组成员、考核评估程序及有关事宜;(二)听取试点单位工作汇报;(三)查验反映试点工作情况的文件、记录、标准文本等;(四)现场考察试点单位;(五)各专家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表》进行打分,经专家组合议,计算平均分,最终形成考核评估结论;(六)向试点单位通报考核评估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B7评价改进(6分)
C19自我评价(3分)
对标准实施的符合性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有评价报告,得3分
C20持续改进(3分)
针对标准实施检查和自我评价等发现的问题实施了持续改进,有持续改进的记录,及时提出并修订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得3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C23投诉意见处理(3分)
建立意见、建议、投诉情况记录,并及时处理,公众投诉持续减少或无投诉,得3分;
B9公共服务效能提升(10分)
C24提高公共服务效率(5分)
有证据表明标准化试点建设后,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的,得5分;
C25降低公共服务成本(5分)
有证据表明标准化试点建设后,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公共资源交易成本的,得5分;
C14集中培训(2分)
至少组织3次以上集中培训(标准体系策划、标准编制、标准实施阶段各1次),培训工作有记录,培训后有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得2分
C15宣传工作(3分)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营造内部学习和实施标准的环境氛围,得2分
对外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宣传,及时 发布试点建设最新进展,引起社会、公众媒体等关注的,得1分
标准体系能够体现该试点所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特点,体现该单位或区域特点,得2分;
标准体系与该单位或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该试点建设目标任务相协调,能支撑业务发展,得2分。
B4标准要求(18分)
C10标准规范性(6分)
标准文本格式规范,满足GB/T1.1要求,标准文本结构合理,标准语言表达准确、严谨、简明、易懂,术语、符号统一,标准制修订程序规范,得6分;
C11标准科学性(6分)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一、背景介绍1·1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的目的和意义1·2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的内容和范围二、评估指标体系2·1 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2·2 评估指标的分类和权重分配2·3 评估指标的具体定义和计分规则三、评估方法与流程3·1 评估方法的选择原则3·2 评估流程的设计3·3 评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四、评估结果与分析4·1 评估结果的呈现形式4·2 评估结果的解读与分析4·3 评估结果的改进措施五、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5·1 国内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的典型案例分析5·2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的经验总结和启示六、监督管理与法律法规6·1 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的监督管理机制6·2 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与解释七、附件7·1 附件一: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表格7·2 附件二: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相关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指在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范围内进行的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旨在推动服务业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发展,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评估指标体系:指用于评估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成效的指标体系,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支撑指标和评价指标等。
3·评估方法与流程:指评估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评估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评估结果的呈现等。
4·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得出的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成效评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5·监督管理与法律法规:指对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进行监督管理的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与解释,以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目标。
2024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2篇)
2024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2024年全国各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对社会的组织、调控和引导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公安、民政、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种基本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环保等领域。
第二章组织实施第五条各省级政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组织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细则。
第六条省级政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并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和培训。
第七条各试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推进。
第八条各试点单位应当积极开展标准规划和制定工作,制定试点项目和标准化目标,确保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三章标准制定第九条标准制定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按照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标准制定应当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标准制定应当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标准。
第十二条标准制定应当注重分类,明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同要求和标准。
第四章标准推广应用第十三条完成标准制定后,应当积极组织标准的推广应用工作。
第十四条推广应用应当注重宣传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和支持,提高标准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第十五条推广应用应当建立健全标准评审和认证体系,确保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第十六条推广应用应当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标准化工作的落地实施。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范本(四篇)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范本一、引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我国决定在一些地区开展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旨在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化模式,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此,制定本细则,明确试点范围、目标和具体措施,为综合标准化试点提供操作指南。
二、试点范围本次综合标准化试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管理领域:主要包括公安、司法、社区、卫生健康、劳动保障等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2.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试点目标本次综合标准化试点的主要目标如下:1.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地方实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
2.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3.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4.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创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试点内容本次综合标准化试点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指南:明确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标准要求,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2.建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对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3.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捷程度。
4.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5.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快捷高效的投诉处理渠道,并及时处理各类投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试点计划本次综合标准化试点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范围和目标,组建试点工作小组,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
2.实施阶段:按照试点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推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完整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docx
(完整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docx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试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得分明确了标准化试点领导机构及职责,得 1 分;C1领导职责 (2 分 )B1 组织管试点单位或区域主要负责人承担标准化试点建设领导职务的,得1 分。
理(4 分)组建标准化试点工作机构,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物资等工作条件,C2工作机构( 2 分)得 1 分;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掌握标准化知识与工作方法,至少接受过 10 学时标准化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明,得 1 分。
A1 基本要将标准化工作及试点建设纳入试点单位或区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促进标准化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得 1 分;求( 10 分)C3管理机制( 2 分)制定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制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以及标准化考核奖惩、持续改进等工作机制,并能长期有效运行,得1 分。
B2 机制建设( 6 分)C4经费保障( 2 分)为试点工作提供了保障经费,通过文件等形式建立了标准化工作经费长期保障机制,得 2 分;C5激励政策( 2 分)发布了标准化工作激励和奖励机制、政策性文件或主要领导批示的,得 2 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C6 体系规范性( 2 分)C7 体系完整性( 4 分)B3 标准体系要求(12 分)C8 体系协调性( 2 分)A2标准体系( 30 分)C9 体系有效性( 4 分)C10 标准规范性( 6 分)B4 标准要求( 18 分)C11 标准科学性( 6 分)C12 标准适用性( 6 分)评分标准得分标准体系框架、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满足GB/T24421 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或者与本单位、本区域社会管理和服务事项、流程相适应,得2 分标准体系构成合理、结构完整,覆盖试点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部事项 ;标准体系从试点单位或区域实际出发,覆盖了主要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各环节,得 2 分。
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与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岗位应制定相应的岗位标准
7分
a)各类人员应有岗位标准,职责明确,2分;
b)岗位标准应贯彻服务质量标准、管理标准、职业资质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工艺流程标准有关要求,3分;
c)岗位标准内容完整,标准之前相互衔接、协调,1分;
d)有考核程序和奖惩办法,1分。
1.服务基础标准
包括服务名词术语、服务分类、服务标准的类型、文件编写要求以及标志、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通用标准
3分
服务基础标准齐全,能满足企业需要,3分。
1.此类标准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定,如确不要,不予扣分。
2.在编写时,此类标准可根据需要合并编写,但要求不变。
2.服务质量标准
针对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以及描述服务提供过程所用的方法和程序制定标准
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项目
分项
内容和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备注
一、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14分)
1.领导机构
标准化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3分
a)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的有关文件,1分;
b)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应职责、权限明确,并经最高管理者授权,1分;
c)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工作有成效,1分。
2.组织管理工作
d)制定标准化管理办法或标准,1分
e)试点各部门(或园区、区域、行业内各单位)有相应的工作计划,任务明确,责任到人,1分
f)召开动员大会或采用其它形式进行广泛动员,1分。
3.标准化人员和员工标准化意识
各部门(各单位)应有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并经过培训,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标准化知识,职责、权限明确,标准化意识较强
8.服务工艺、流程标准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
标准技术要求合理,指标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得6分;
C12标准适用性(6分)
标准内容与组织管理特点相适宜,与管理服务活动、流程相匹配,能反映服务对象的需求,得6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得分
A3标准实施与改进(30分)
B5宣贯培训(6分)
C13宣贯动员(1分)
召开至少1次面向所有试点建设单位或部门的整体宣传动员会,得1分
标准体系能够体现该试点所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特点,体现该单位或区域特点,得2分;
标准体系与该单位或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该试点建设目标任务相协调,能支撑业务发展,得2分。
B4标准要求(18分)
C10标准规范性(6分)
标准文本格式规范,满足GB/T1.1要求,标准文本结构合理,标准语言表达准确、严谨、简明、易懂,术语、符号统一,标准制修订程序规范,得6分;
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掌握标准化知识与工作方法,至少接受过10学时标准化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明,得1分。
B2机制建设(6分)
C3管理机制(2分)
将标准化工作及试点建设纳入试点单位或区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促进标准化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得1分;
制定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制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以及标准化考核奖惩、持续改进等工作机制,并能长期有效运行,得1分。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得分
A1基本要求(10分)
B1组织管理(4分)
C1领导职责(2分)
明确了标准化试点领导机构及职责,得1分;
试点单位或区域主要负责人承担标准化试点建设领导职务的,得1分。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评分表
理和公共服务创新
(10分)
C26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影响力提升(2分)
试点单位或区域创新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有证据表明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社会影响力提高的,得1分;在全国推广、社会影响力提高的,得2分;
C27标准化创新(8分)
试点单位或区域在如下方面取得业绩:
试点单位或区域参与省级以上(含)标准化科研项目;
标准体系能够体现该试点所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特点,体现该单位或区域特点,得2分
标准体系与该单位或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该试点建设目标任务相协调,能支撑业务发展,得2分
B4标准要求
(18分)
C10标准规范性(6分)
标准文本格式规范,满足GB/T 1.1要求,标准文本结构合理,标准语言表达准确、严谨、简明、易懂,术语、符号统一,标准制修订程序规范,得6分
C7体系完整性(4分)
标准体系构成合理、结构完整,覆盖试点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部事项,得2分
标准体系从试点单位或区域实际出发,覆盖了主要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各环节,得2分
C8体系协调性(2分)
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统一,得1分
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之间协调统一,得1分
C9体系有效性(4分)
B6实施监督(18分)
C16标准实施(6分)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标准体系中各领域、各环节标准有效实施,得3分
各岗位人员掌握本岗位执行标准知识,得3分
C17过程记录(6分)
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应该形成的记录完整存档,得3分
标准实施记录可追溯,得3分
C18监督检查(6分)
制定了标准实施检查工作计划(或日常检查程序),定期组织监督抽查,实施检查记录和问题处理记录完整,得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试行)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得分
明确了标准化试点领导机构及职责,得 1 分;
C1领导职责 (2 分 )
B1 组织管
试点单位或区域主要负责人承担标准化试点建设领导职务的,得 1 分。
理( 4 分)组建标准化试点工作机构,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物资等工作条件,
C2工作机构( 2 分)得 1 分;
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掌握标准化知识与工作方法,至少接受过 10 学时标准化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明,得 1 分。
A1 基本要将标准化工作及试点建设纳入试点单位或区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促进标
准化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得 1 分;
求( 10 分)
C3管理机制( 2 分)
制定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制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以及
标准化考核奖惩、持续改进等工作机制,并能长期有效运行,得 1 分。
B2 机制建
设( 6 分)
C4经费保障( 2 分)为试点工作提供了保障经费,通过文件等形式建立了标准化工作经费长期保障机制,得 2 分;
C5激励政策( 2 分)发布了标准化工作激励和奖励机制、政策性文件或主要领导批示的,得 2 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C6 体系规范性( 2 分)
C7 体系完整性( 4 分)
B3 标准体
系要求
(12 分)
C8 体系协调性( 2 分)
A2标准体
系( 30 分)
C9 体系有效性( 4 分)
C10 标准规范性( 6 分)
B4 标准要
求( 18 分)C11 标准科学性( 6 分)
C12 标准适用性( 6 分)
评分标准得分
标准体系框架、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满足GB/T24421 等相关
国家标准的要求,或者与本单位、本区域社会管理和服务事项、流程相适应,
得2 分
标准体系构成合理、结构完整,覆盖试点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全部事项 ;
标准体系从试点单位或区域实际出发,覆盖了主要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各环
节,得 2 分。
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统一,得 1 分;
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之间协调统一,得 1 分;
标准体系能够体现该试点所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特点,体现该单
位或区域特点,得 2 分;
标准体系与该单位或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该试点建设目标任务相协调,能支撑
业务发展,得 2 分。
标准文本格式规范,满足GB/T1.1 要求,标准文本结构合理,标准语言表达
准确、严谨、简明、易懂,术语、符号统一,标准制修订程序规范,得 6 分;
标准技术要求合理,指标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得 6 分;
标准内容与组织管理特点相适宜,与管理服务活动、流程相匹配,能反映服
务对象的需求,得 6 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C13宣贯动员( 1 分)
C14集中培训( 2 分)
B5 宣贯培
训( 6 分)
C15宣传工作( 3 分)
C16 标准实施( 6 分)A3 标准实
施与改进
C17 过程记录( 6 分)
B6实施监
( 30 分)
督( 18 分)
C18 监督检查( 6 分)
C19 自我评价( 3 分)
B7 评价改
进( 6 分)
C20 持续改进( 3 分)
评分标准得分召开至少 1 次面向所有试点建设单位或部门的整体宣传动员会,得 1 分
至少组织 3 次以上集中培训(标准体系策划、标准编制、标准实施阶段各1
次),培训工作有记录,培训后有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得 2 分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营造内部学习和实施标准的
环境氛围,得 2 分
对外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宣传,及时发布试点建设最新进展,引起社会、
公众媒体等关注的,得 1 分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标准体系中各领域、各环节标准有效实施,得3分;
各岗位人员掌握本岗位执行标准知识,得 3 分。
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应该形成的记录完整存档,得 3 分;
标准实施记录可追溯,得 3 分。
制定了标准实施检查工作计划(或日常检查程序),定期组织监督抽查,实
施检查和问题处理记录完整,得 3 分;
管理和服务行为符合标准要注,服务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得 3 分
对标准实施的符合性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有评价报告,得 3 分
针对标准实施检查和自我评价等发现的问题实施了持续改进,有持续改进的
记录,及时提出并修订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得 3 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得分
A4建设成效( 30 分)B8 保障和
改善民生
(10 分)
B9 公共服
务效能提升
( 10 分)
B10社会
管理和公
共服务创
新( 10 分)
C21服务公开透明( 3 分)及时向被服务对象和社会公开服务流程,服务时限等质量指标,得 3 分;
组织制定符合自身服务特点的满意度调查表,持续监测满意度的,得 1 分;
C22满意度监测( 4 分)
邀请第三方机构测评满意,得 2 分
根据满意度测评结果,及时分析原因和制定整改措施,满意度持续提升的,
得 2 分;
C23投诉意见处理( 3 分)
建立意见、建议、投诉情况记录,并及时处理,公众投诉持续减少或无投诉,
得 3 分;
C24提高公共服务效率(5有证据表明标准化试点建设后,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
分)率的,得 5 分;
C25降低公共服务成本(5有证据表明标准化试点建设后,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公共资源交易成本的,
分)得 5 分;
C26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试点单位或区域创新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有证据表明相关经验在全
省推广、社会影响力提高的,得 1 分;在全国推广、社会影响力提高的,得影响力提升( 2 分)
2分;
试点单位或区域在如下方面取得业绩:
试点单位或区域参与省级以上(含)标准化科研项目
C27 标准化创新( 8 分)
试点单位或区域主持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试点单位或区域担任了省级以上(含)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
试点单位或区域相关人员承担了省级以上(含)标准化技术组织委员服
务;每取得一方面业绩加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