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题练习教师版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1.对联,也称“楹(yíng)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
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
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2.对联的形式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春到崤山风送缦” 下联:第二句,叫对句,也叫压联。
如“花开函谷雨飘香”横额:也门横批。
如“福星高照”。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种,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3.对联的写法与贴法。
对联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对联竖写或悬挂、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下联联脚通常标句号。
4.对联的几个要素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各个词语一一对应。
③结构相应,句式一致。
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均为主谓结构。
④容相关,上下衔接。
对对子练习题

对对子练习题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句的对仗词: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____对秋月,晚照对晴空。
2. 根据对仗原则,补全句子:山青对水秀,柳绿对花红。
____对____,____对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对对子?A. 春花对秋月B. 春花对冬雪C. 春花对夏雨D. 秋月对冬雪2. 根据对仗原则,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对对子?A. 风清对月明B. 风清对水秀C. 风清对云淡D. 风清对雨细三、改错题1. 请找出下列对子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A. 春花对秋月,夏雨对冬雪。
B. 风清对云淡,日暖对月明。
C. 柳绿对花红,山青对水秀。
D. 鸟语对花香,云淡对风轻。
2. 请找出下列对子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A. 桃红对柳绿,日暖对风清。
B. 月明对星稀,云淡对风轻。
C. 春花对秋实,夏雨对冬雪。
D. 鸟语对花香,山青对水秀。
四、连线题将下列对子的上联和下联进行匹配:1. 春花秋月何时了2. 风清云淡近午天3. 桃红柳绿映朝阳4. 鸟语花香满园春A. 故人西辞黄鹤楼B. 云淡风轻近午天C. 柳暗花明又一村D. 满园春色关不住五、创作题1. 请根据“山青水秀”创作一个对仗的下联。
2. 请根据“月明风清”创作一个对仗的上联。
六、解释题1. 解释“对对子”的含义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阐述“对对子”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七、翻译题1. 将“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翻译成英文。
2. 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翻译成英文。
八、简答题1. 简述“对对子”在古代文人交流中的重要性。
2. 简述“对对子”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价值。
九、论述题1. 论述“对对子”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
2. 论述“对对子”在培养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
十、综合应用题1. 设计一个关于“对对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对子的技巧。
2. 设计一个关于“对对子”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对对子能力,同时提高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教师讲授完某教材中“对联”这一知识后.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相关理论选出与“长空有月明两岸”对仗工整的一项,以下符合要求的是()。
A.秋水不波行一舟B.梨花带雨雨沾衣C.银湖鱼跃数点星D.月明两岸雁声惊【答案】 A2、某教师在七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吉檀迦利》B.《飞鸟集》C.《新月集》D.《草叶集》【答案】 D3、在“古今多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组包含古今异义词的句子。
下列句子不符合要求的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D.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答案】 C4、阅读《再别康桥》的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教师是主导,强调在教学上帮助和引导学生B.学生是主体,强调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C.语文课程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于让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均匀的发展【答案】 D5、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茶馆》的电影,让学生对照剧情与课文完成教学。
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基于《茶馆》作为剧本是为演出服务的文体特点,应让学生自排话剧进行表演,比使用电影直接展示给学生效果更要突出B.基于剧本人物众多、学生单纯通过阅读课本理解人物耗时耗力的情况,通过观看电影表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形象区分、理解各色人物特点C.由于地区方言的原因学生对人物语言的北京风味可能较难体会,使用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更为直观地感受《茶馆》的京味D.结合《茶馆》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直观体味《茶馆》情节上的过渡与衔接、转呈与高潮、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答案】 A6、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列出具有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的意象的诗词。
教师节(对仗式)常用标语

教师节(对仗式)常用标语1、自闭桃园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2、一枝粉笔,积淀千秋智慧三尺说台,托万世文明3、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4、处三尺说台,作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5、教书育人,人心无愧于乾坤; 数载含辛,莘莘学子通学理。
6、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 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
7、桃李满天下,恩情似海深8、学高为师,身正为范9、三尺说台谱人一辈子永居高峰,知识殿堂续篇章再创辉煌10、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11、节庆双旬,校生百媚,载舞载歌欢玉局;龙飞四海,凤纳千祥,立言立德颂恩师。
12、从教无私,桃李三千承雨露;感恩报国,芝兰四季吐芬芳。
13、道无形,却经风雨传千载,积如山重;师淡泊,皆是尘灰披两肩,备受人尊。
14、笔尖耕耘桃李地,默水浇开智慧花15、传道解惑茹苦含辛,似蜡炬春蚕风尚;树人培才鞠躬尽瘁,如苍松翠柏情操16、清流汩汩润泽重;峻岭巍巍峥嵘峰。
17、一粒种,千滴汗,春播秋收,五谷丰登;万卷书,百回说,谈古论今,桃李满园。
18、春雨润本,春风拂叶,春晖暖新蕾;秋田溢金,秋木流丹,秋果出绿阴。
19、祖国园丁心胸容宇宙,人民教师智慧贯天地20、兢业业汗水浇灌梅兰开花香四海,勤勤恳恳心血栽培桃李结果献九州21、知理达理说理世上真理千秋在,悟道行道传道天下公道万代存22、恩师开启智慧门展示体面美景,学子始见新乾坤奔向远大前程23、说真理,育英才,无悔杏坛事业;捧丹心,燃蜡炬,有缘光彩人一辈子。
24、早起晚眠披星戴月固守一方热土春种秋收呕心沥血哺育四野新苗25、两袖清风无愧教师称号,一身正气堪称人民英雄26、三尺说台笔霜染白青春鬓一片丹心热血铸就栋梁材27、三寸别烂之舌演绎唐诗宋词汉文章妙笔生花之手书尽虚名浮誉真人一辈子28、三尺说台几度春秋染芳华一枝粉笔多少英才遍天下29、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做园丁30、披星戴月,一支粉笔谱春秋名扬华夏。
呕心沥血,三尺说台铸师魂桃李芬芳31、尊师爱生风尚美勤学苦练气象新32、似园丁,汗水浇开桃李蕊。
对联知识教师版

对联知识专题2.(2014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对联属于修辞的对偶手法,具体的还要考虑平仄要求一、对联种类对联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正对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
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如: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塔凌云,一日江山,无边清静;金灯代月,十方世界,何等悠闲。
这些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
这种形式的楹联在联语中占有相当比重。
2、反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反对弄虚作假歪风。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述楹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
如:直登朱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冯玉祥)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唐寅)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呵成之妙。
二、对联的特点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登高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对联的练习题训练及答案(老师)

对联练习答案(老师)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为平,●为仄。
"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B、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C、走马观花,胜若行云流水D、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解析:D。
平仄与意义。
可以考虑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别。
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知识的积累外,还须加强对生活的感悟。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一生坎坷知冷暖B、世事艰辛识人心C、一生坎坷晓高低D、人事沧桑见冷暖解析:C。
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A项,因其犯了重字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
B项犯了词性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
D项对仗工整,对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项衔接之自然。
3、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临水楼台听涛声B、逢春枯木又发芽C、临风野陌醉花香D、临日山崖观海潮解析:C。
对联-北京习题集-教师版

对联(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9小题)1.有同学搜集了很多孔庙中的对联,但是弄混了两副。
下面按上下联顺序组成的两副对联中,最恰当的是()①杏坛礼乐冠华夷②至圣无域泽天下③威德有范垂人间④泗水文章昭日月A.上联①下联④;上联③下联②B.上联①下联③;上联②下联④C.上联②下联①;上联④下联③D.上联④下联①;上联②下联③2.游览故宫时,一位同学找到四幅对联,记不清哪幅是贴在上书房(皇子读书的地方)的对联,请你帮他找出来。
()A.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B.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C.满字一如心得月梵言半偈舌生莲D.座右图书娱画景庭前松柏蕴春风3.根据对联知识和你对“抗疫”人物和事件的了解,下列四幅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钟南山,火神山,雷神山,山山除疫鬼;民族汉,巾帼汉,男子汉,汉汉保民安。
B.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山山除疫鬼;巾帼汉,男子汉,民族汉,汉汉保民安。
C.巾帼汉,男子汉,民族汉,汉汉除疫鬼;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山山保民安。
D.巾帼汉,男子汉,民族汉,汉汉保民安;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山山除疫鬼。
4.宣传组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观众。
下面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上联:明月①_____,长亭一曲,过客离愁②_____下联:清风③_____,细雨千弦,旷野归鸿④_____A.①醉人②不禁秋③映江④都入酒B.①映江②不禁秋③醉人④都入酒C.①醉人②都入酒③映江④不禁秋D.①映江②都入酒③醉人④不禁秋5.有一位同学在参观完“壮丽七十载,奋进新时代”的图片展后,把有关内容整理成了一副对联。
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嫦娥奔月,蛟龙探海,神州同心①;北斗穿云,快舟凌空,华夏②谱新篇。
A.①歌盛世②聚力B.①歌盛世②富强C.①歌繁荣②聚力D.①歌繁荣②富强6.学完《济南的冬天》后,同学们想拟写两幅对联来表现文中所写的美景,还没有完成。
对仗练习题小学生

对仗练习题小学生
春风吹拂,柳絮轻舞,小学生们在校园里欢快地玩耍。
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摞练习题,微笑着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练习对仗,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语文游戏哦!”
第一题:请用“山”和“水”两个字,各写一句对仗的句子。
小明举手回答:“山高水长,景色宜人。
”
小红不甘示弱:“水清山秀,风光无限。
”
第二题:请用“花”和“月”两个字,各写一句对仗的句子。
小刚想了想,说:“花前月下,浪漫满园。
”
小丽紧接着:“月下花前,诗意盎然。
”
第三题:请用“书”和“剑”两个字,各写一句对仗的句子。
小华举手说:“书声琅琅,剑气冲霄。
”
小强也不甘落后:“剑舞书声,文武双全。
”
老师点头称赞,然后提出了第四题:“请用‘风’和‘雨’两个字,
各写一句对仗的句子。
”
小芳想了想,说:“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
小刚接着说:“雨打风吹,坚韧不拔。
”
老师微笑着说:“很好,大家做得很好。
对仗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中文的韵律美。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
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对仗之美。
”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仗练习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随着下课铃的响起,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欢快地走出了教室。
高考语文-对联(对仗)-专题练习(五)(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对联(对仗)-专题练习(五)(含答案与解析)1.在除夕那天,___贴了三副对联,分别贴在厨房、书房和卧室。
下列选项中,正确且符合对联要求的一组是②④⑥。
2.某百货商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了四副贺联。
其中只有一副适合百货商店。
正确的选项是C,生意___潮涌,财源似水秋果香。
3.下面是___中上下联的首句。
根据对联特点,最恰当的选项是D,上联:⑧④⑤⑦,下联:①⑥②③。
4.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
正确的选项是B,①⑧/⑤②/⑥③/⑦④。
5.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幅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戏剧社: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文学社:③常向秋山寻妙句;摄影小组: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6.下列选项中,对仗最为工整且得体的对联是C,庆“六一儿童节”联:绽蕾花树株株秀,破土春笋节节高。
7.正确的表述是:对联的字数限于四言和七言。
C。
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9.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最合适的下联是“气壮山威,___展翼___”。
10.与上联“晴空一镜悬明月”对仗最为工整的下联是“春风篱落竹生孙”。
11.春节上联:“门上桃符迎春绿”,下联:“碧波竞舟十里欢”;端午上联:“___不忘楚风余韵”,下联:“采艾蒸粽品丰年”。
12.端午上联:“___不忘楚风余韵”,下联:“粽香菖蒲满院香”;中秋上联:“明月千里寄相思”,下联:“家家户户共赏月”。
13.对下列对联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莲”与“怜”、“梨”与“离”谐音。
14.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___。
15.下列对联,最适合用来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是“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D。
___ ___ ___ Village。
___26.下列诗句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B。
Shan Jia ___ Chunri Qing___D。
对仗对偶题 教师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讲义——对仗、对联题一、考点解读用古诗词来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是2014年的新题型。
“对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春联、歌词、广告中普遍运用。
用律诗中的语料考查对仗,既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又与社会生活的需要相链接。
二、典题回顾1.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A(本题是个综合性的考查,既考考生对联常识,也考了对仗和词性的相关知识,但难度不大。
对仗最主要的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对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可与“水面”和“楼上”(名词性偏正结构短语)相对,“雨细”只能与“风回”(主谓结构)对仗,做选A。
)2. 3.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 婵娟千里共D. 江山万里心【答案】D三、知识点拨1.对偶对偶是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内容的修辞方法。
在古代诗文中,称为对仗。
(1)形式上分为宽对和严对。
宽对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例:“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严对的特点: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语意相关上下句不用相同的字平仄相反。
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内容上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由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心血操碎,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反对: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连贯、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等复合关系。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完整word)对仗题练习教师版

对仗题专项练习出题:王恩翔 2017.3.311、(2014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 D. 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A第一步:审读句子,理清结构。
“墙头雨细垂纤草”,其结构为“墙头/雨细/垂/纤草”,“墙头"是名词,“细雨”为主谓结构,“垂"为动词,“纤草”为偏正结构.第二步:对照要求,比较排除。
从词性角度分析,“水面”与楼上相对,排除B/D,再从平仄的角度分析,“墙头”平平,须对仄仄,只有“水面”符合.第三步:联系语意,回读校验.“墙头雨细垂纤草”出自唐代诗人张蠙的七律《夏日题老将林亭》,“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驳陆离。
“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
上下句句意相承,确定选A。
2、(2016年连云港市高三模拟试卷)下列诗句与“胭脂洗出秋阶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环佩空归月夜魂 B.浅笔终留倩女魂C.冰雪招来露彻魂 D.笛咽高亭断魂客【答案】C(题干中诗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为薛宝钗《咏白海棠》。
A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B 句出自陈寅恪《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
D句出自清代祖关《金山杂诗》)3、(2016年盐城市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可作对联上联“万象更新新世纪”的下联是( )A.燕子翻飞一世春 B.五羊献瑞瑞门庭C.五羊献瑞报佳音 D.百鸟鸣春春盈门【答案】B上联中运用了对联中常用的顶针手法,A、C选项明显不符.上联中的“新世纪”明显是定中结构,D选项的“春盈门"则为主谓宾结构。
4、(2016年南师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联:飞阁排云入下联:垂杨夹道生B。
对仗的练习题

对仗的练习题练习一:1.乍见之下,严寒的冬夜,银装素裹,寒气袭人。
2.沉默的大地,一片白茫茫,寂静无声,寒意包围。
3.寒风瑟瑟,冷冽的风吹拂着面庞,刺骨的寒意透过衣物。
练习二:1.春风柔和,万物复苏,花开蝴蝶翩翩起舞。
2.阳光明媚,微风拂面,鸟儿欢快地歌唱。
3.清晨的草地上,花朵争奇斗艳,鸣声不绝于耳。
练习三:1.高高在上,权威的领导,微笑盈盈,和蔼可亲。
2.温文尔雅,言谈举止优雅,风度翩翩,仪态万方。
3.亲和力十足,待人和善,关怀备至,宽容大度。
练习四:1.滚石而上,攀登至巅峰,努力不懈,锲而不舍。
2.困境重重,屡败屡战,奋发向前,百折不挠。
3.投身事业,追逐梦想,努力拼搏,永不放弃。
练习五:1.豪言壮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士气高昂。
2.叱咤风云,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3.遇强则强,逆境就是挑战,战胜困难,再创辉煌。
练习六:1.欢乐的孩童,童心未泯,天真烂漫,活力无限。
2.成熟的大人,思考深沉,理性冷静,经验丰富。
3.年幼的鸚鵡,机灵聪明,模仿能力强,学习能力突出。
练习七:1.秋水共长天一色,温润如玉,湛蓝如镜,悠悠的流淌。
2.春山如画,点缀着花朵和绿草,美丽如诗,精彩纷呈。
3.夏日炎炎,阳光灿烂,湖面波光粼粼,清凉宜人。
练习八:1.月明星稀,夜空万物沉寂,宁静祥和,安眠如初。
2.雷鸣电闪,黑暗中一切嘈杂骚动,恐惧来袭,心慌意乱。
3.风起云涌,呼啸的风声,树枝摇曳,风雨交加。
练习九:1.沉默寡言,内敛谨慎,行事低调,默默无闻。
2.充满活力,开朗随和,善于沟通,处处活跃。
3.心灵深邃,富有想象力,独具慧眼,睿智过人。
练习十:1.灼灼阳光,明朗如洗,明媚的笑容,温暖人心。
2.阴冷刺骨,无尽寒意,黯淡的表情,无法逃避。
3.骄阳似火,炽热难耐,满脸汗水,燥热难当。
根据上述题目,我们进行了对仗的练习。
通过对仗,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对仗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富有节奏感,让读者读起来更加有感染力。
对联 练习题

对联练习题对联练习题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既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对联的韵味和智慧,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思考和启发。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对联练习题,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对联的兴趣,并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一、对仗对联1. 春风吹绿枝,夏雨润花田。
秋叶红满地,冬雪白如银。
2. 梅花傲雪寒,竹叶舞风轻。
松柏挺高立,花开满园馨。
3. 晨钟鸟儿鸣,暮鼓夕阳红。
春江水涨溢,秋月夜凉风。
二、意境对联1. 水滴石穿,努力必有所成。
日积月累,成功必定在望。
2. 海纳百川,胸怀广阔无边。
山高水远,志向远大无限。
3. 人生如梦,珍惜眼前的美好。
世事无常,把握当下的幸福。
三、反义对联1. 风和日丽,花开满园香。
雨淋风吹,花谢人离忧。
2. 高山流水,景色如画美。
平原大地,一望无际空。
3. 火热夏日,汗水满身湿。
寒冷冬天,冰雪覆盖地。
四、谐音对联1. 马到成功,一马平川行。
鸟语花香,百鸟齐鸣鸣。
2. 一帆风顺,顺风扬帆航。
二人同行,行行出状元。
3. 三阳开泰,泰山压顶稳。
四季如春,春风化雨润。
五、押韵对联1. 明月当空照,清风送福来。
春风吹绿枝,夏雨润花开。
2. 梅花傲雪寒,竹叶舞风轻。
松柏挺高立,花开满园香。
3. 世事如棋局,人生似大戏。
山高水远路,志向远大时。
通过以上的对联练习题,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还能够感受到对联所蕴含的智慧和美学。
对联的创作需要我们思维敏捷、才情横溢,同时也需要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和韵律的把握。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对联的创作,让我们的文化传统在创新中得以传承。
对仗式作文题目模板

对仗式作文题目模板
春天的花儿,夏天的绿。
春天,大地开始苏醒,万物复苏。
春天的花儿,五彩斑斓,芬芳四溢。
在春风
的吹拂下,桃花、樱花、梨花竞相开放,花瓣如雪,花香扑鼻。
春天的花儿,给大地披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外衣,使人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夏天,大地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夏天的绿,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是一种充满
活力的颜色。
树木郁郁葱葱,草地茂盛茁壮,一片片绿色的海洋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
夏天的绿,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忘却一切烦恼和疲惫。
春天的花儿,夏天的绿,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生命的赞歌。
它们轮番上演着
大自然的美丽画卷,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美好。
春天的花儿,夏天的绿,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也让我们学会珍惜和感恩。
愿我们在春天的花儿和夏天的绿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美好。
对仗(对偶)专题训练

C.串对----即流水对。上下相承,衔 接贯通。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清华大学招生试题:
上联:孙行者 下联:祖冲之 胡适之
古今名联知多少
1、组合联: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2、谐音联: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须媒)
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闻萧声,有人吹到月三更。
改后的下联:
扁舟过桥下,闻萧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当 昔 代 日 焦 范 裕 仲 禄 淹 生 忧 死 乐 献 关 给 乎 兰 天 考 下
在下列词语中进行选择,为后面的上联 对出下联。
性情自然安和 山水涵润身心 心中不可无书 熟读诸史五经 读书贵在有疑 心神欲静 待人 要和 度量求宏 胸怀要正 山水怡人 脚跟须定
古代妙联:
螃蟹浑身甲胄 蜘蛛满腹经纶 凤凰遍体文章
感悟经典:
1、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2、水清鱼读月 花静鸟谈天
3、水自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走近名人: 1、于右任赠蒋经国联 计利当计天下利 2、徐特立勉励青年联 求名应求万世名
有关国家书常读
3、史学家范文澜书斋联
无益身心事莫为
板凳要坐十年冷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对
4、平仄相合
5、语意相关
基本要求: 1.字数相同; 这两条是最基本的要求 2结构相近; 3.对仗对内容的要求: A.正对----即同类对。上下相同,互为补充。 如: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
B.反对----即反类对。上下对照,对 比鲜明。 横眉冷对千夫子
对仗练习辞

对仗练习辞地理对:河对海、地对山、大陆对长天、荒原对沙漠、古塞对雄关。
天文对:冰对火、雪对霜、海市对山光、星辰对日月、瑞雪对骄阳。
颜色对:红对白、紫对缃、黑桦对白杨、青竹对绿柳、墨兰对珠黄。
方位对:南对北、西对东、六极对八风、五湖对四海、边塞对围城。
数字对:一对二、百对千、两两对三三、千年对万寿、独木对群山。
花木对:桃对李、菊对兰、玫瑰对牡丹、绿茵对红叶、白芷对橙柑。
飞禽对:鸥对鸟、枭对鹏、白鹤对黄莺、杜鹃对喜鹊、燕舞对鸪鸣。
走兽对:熊对象、马对羊、狡兔对贪狼、雄狮对猛虎、牛仔对猴王。
鱼虫对:蜂对蠓、蛾对虫、蝼蚁对鱼龙、河龟对海蚌、蝴蝶对蜻蜓。
人伦对:夫对妇、臣对君、祖宗对玄孙、同志对朋友、家族对外亲。
文学对:词对赋、曲对文、五典对三坟、楚辞对史记、诗品对文心。
感情对:愁对乐、喜对吟、和气对知心、涌泉对滴水、思绪对情恩。
精神对:痴对智、佞对昏、颓废对沉沦、修身对养性、刻骨对铭心。
人事对:公对私、言对行、协作对竞争、生活对劳动、长辞对永生。
文史对:经对史、古对今、后汉对先秦、伏羲对盘古、忠臣对昏君。
形体对:面对首、毛对肌、口舌对心脾、饥肠对傲骨、夺目对画皮。
宫室对:楼对阁、户对窗、皇室对民房、茅庐对寺庙、巨厦对中堂。
珍宝对:珠对玉、锦对珍、绿翡对白银、琼瑶对玛瑙、紫贝对黄金。
军事对:弓对箭、将对兵、烽火对狂旌、楚歌对剑气、画角对长城。
饮食对:茶对酒、盐对油、瓜果对米粥、山珍对海味、熊掌对猴头。
时令对:朝对夕、暮对晨、白昼对黄昏、中秋对元旦、去暑对立春。
文具对:棋对纸、笔对琴、泼墨对撰文、砚池对书案、七彩对八音。
衣饰对:巾对带、衣对衫、木屐对华冠、袈裟对襁褓、项链对耳环。
虚词对:然对也、之对乎、而已对斯夫、无非对是否、矣哉对再如。
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
连词对:及对与、而对或、除非对倘若、虽然对即使、因为对如果。
介词对:同对往、被对朝、由于对沿着、自从对为了、除了对依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仗题专项练习
出题:王恩翔2017.3.31
1、(2014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
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
C. 楼上春容带雨来
D. 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第一步:审读句子,理清结构。
“墙头雨细垂纤草”,其结构为“墙头/雨细/垂/纤草”,“墙头”是名词,“细雨”为主谓结构,“垂”为动词,“纤草”为偏正结构。
第二步:对照要求,比较排除。
从词性角度分析,“水面”与楼上相对,排除B/D,再从平仄的角度分析,“墙头”平平,须对仄仄,只有“水面”符合。
第三步:联系语意,回读校验。
“墙头雨细垂纤草”出自唐代诗人张蠙的七律《夏日题老将林亭》,“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驳陆离。
“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
勾勒出了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
上下句句意相承,确定选A。
2、(2016年连云港市高三模拟试卷)下列诗句与“胭脂洗出秋阶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环佩空归月夜魂 B.浅笔终留倩女魂
C.冰雪招来露彻魂 D.笛咽高亭断魂客
【答案】C(题干中诗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
为薛宝钗《咏白海棠》。
A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
B句出自陈寅恪《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
D句出自清代祖关《金山杂诗》)
3、(2016年盐城市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可作对联上联“万象更新新世纪”的下联是( ) A.燕子翻飞一世春 B.五羊献瑞瑞门庭
C.五羊献瑞报佳音 D.百鸟鸣春春盈门
【答案】B上联中运用了对联中常用的顶针手法,A、C选项明显不符。
上联中的“新世纪”明显是定中结构,D选项的“春盈门”则为主谓宾结构。
4、(2016年南师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联:飞阁排云入下联:垂杨夹道生
B.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
C.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
D.上联:花开阴影浓下联:花谢白玉落
【答案】A本题考查对仗的技巧。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
B项,“山光扑面”是主谓结构,“历尽艰难”是动宾结构,不对称;“宵雨”是名词性,“做人”是动词性,不对称。
C项,“碧藏楼”与“知真味”结构不一致;D项,两句中的“花”重复。
5、(2016年扬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④竹里登楼人不见
⑤阑干摇红水摇绿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⑦花间觅路鸟先知⑧竹密花深鸟自知
A.⑧①/②⑤/③⑥/④⑦B.①⑧/⑤②/⑥③/⑦④
C.①⑧/⑤②/③⑥/④⑦D.⑧①/②⑤/⑥③/⑦④
【答案】.C(一看对仗关系,二看平仄关系,可以依据平仄先确定下联,因为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故“①⑤③④”应是上联,“⑧②⑥⑦”是下联,然后再依据对仗的知识进行排列即可。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与“⑧竹密花深鸟自知”,“⑤阑干摇红水摇绿”与“②桃花含露
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与“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④竹里登楼人不见”与“⑦花间觅路鸟先知”。
)
6、(2016年扬州一模3)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B.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C.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D.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答案】C(A项“习静”与“清斋”不对应。
B项“击筑”与“高歌”不对应,“白日”与“杨柳”不对应。
D项“雨干”与“春种”不对应)
7、(2016年江苏百校联考3)古典诗歌常见“对仗”手法,下列诗句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C.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D.红泥亭子赤栏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答案】A(B上句“少小”与下句“论功”不对仗。
C上句“柏梁”“铜雀”为汉代所建的柏梁台和铜雀台,二者皆为地名。
下句中的“古时”“清吹”并非地名,故上下句并不对仗。
D上句“亭子”,名词,下句“环转”,动词,词性不合)
8、(2016年苏州调研,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青山聊因美酒横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D.闲花落地听无声
【答案】C 选项中“落木云”偏正名词,对“乱山烟”;“连”对“入”都是动词;“秋水渡”对“夕阳桥”都是名词。
答案为C项。
9、(2016年江苏高考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答案】B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主要根据是:“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是评书特点;“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可肯定是木偶戏。
而由“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可知这是谈音乐,由“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可知这同戏剧有关。
【如何做好对仗题】
第一步,省读句子,理清结构。
认真审读题干中所给的上联或下联。
理清词语结构和句子结构,如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等。
可以默读几遍。
第二步,对仗要求比较排除。
对仗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三个方面:内容上,上下句要语意相承或相关;形式上,要工整对仗,强调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避免同字相对;韵律上要求平仄相对。
做题时应对照要求,尤其是形式上、韵律上的要求,在比较分析的同时运用排除法答题。
第三步,联系语意,回读校验。
因为对仗要求上下句语意相承或相关,在初步确定选项后要联系语意,回读校验。
【知识链接】
1、平仄和声调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汉语中有四种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除了平声,其他三种声调有高低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的平仄的运用有一定的格式,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韵律。
2、平仄相对
古人所谓“声调铿锵”,其中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可以概括为两句话: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在韵律中表现的特别明显,如杜甫的律诗《登高》,不仅注重律诗颔联、颈联工整对仗,而且全诗每联均对。
比如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平仄规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诗而言,每两个字是一个节奏。
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
仄起句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
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无边”对“不尽”是平平对仄仄,“落木”对“长江”是仄仄对平平,“萧萧”对“滚滚”是平平对仄仄,“下”对“来”。
是仄对平。
这就是对立。
【总结归纳】
如何做好对仗题
1、基本要求
(1)内容上:上下语意相承(相关)
(2)形式上:工整对仗(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避免同字相对)(3)韵律上:平仄相对
2、思维步骤
(1)审读句子,理清结构
(2)对照要求,比较排除
(3)联系语意,回读校验
【问题小结】
做好对仗题,要区分清楚对仗与对偶的关系。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