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融入自我[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感悟融入自我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把“我”放进去,把“我”的人生体验放进去,让“我”和作者展开对话,自然悟出文章的真味。走不进作者的心灵,永远无法体会文章的美妙。重点去体悟的是感情和语言。融入自我感情语言阅读是一种活泼流转的生命活动。通过阅读进行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才能把僵死的文本变成生命之流,变成文化血脉。在阅读与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体悟,这就要把“我”放进去来阅读。可以说,阅读因“我”而精彩。笔者仅就散文阅读谈谈一孔之见。去年,我借班开设了一节公开课,执教新教材中季羡林的一篇优美散文《清塘荷韵》。有一教学细节至今铭记在心。作者赏荷时有这样一节描写: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日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吮吸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面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这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下面是师生的一段对话:师:作者静心赏荷就好像拍电影似的,抓住了一个特写镜头,
谁能说一说?生: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面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也就是“池花对影落”。师:说得好,面对“池花对影落”的情景,谁能体悟作者的心情呢,并陈述理由?生1:哀伤、惋惜之情。因为我个人感觉美好的事物的消亡往往引起人伤心之情,此时,风乍起,吹落了荷瓣,也吹皱了作者的心。生2:作者的心情很平静。我认为这一节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技巧,作者说“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因此我认为此时作者的心情应与眼前的静景相吻合,面对“池花对影落”心情没有大起大落,而是平静。(一片掌声)这是一次十分精彩的对话,读者的阅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悟,走进作者的心灵。我也感到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并不奇怪,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由此看来,尊重学生阅读个性,让学生把“我”放进去阅读的时机在高中已经成熟。一、感情的体会散文是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写景,都离不开一个“情”,散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体悟文章中的情感。《清塘荷韵》是季羡林的一篇托物言志之作,文章景中含情,情中寓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我在教学设计时就想如果能理出行文思路,呼唤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文本,再走进作者的心灵,那么阅读就成功了。为此师生展开这样的对话:师:能说说文章的
体裁与注意事项吗?生:散文,应该注意散文的线索,散文优美的语言,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师:大家说得真好,若能把行文思路这条线理出来,我们就能走进文本了。其实阅读散文提到一句熟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看本文写了何景,表达何情?请把从文中划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学生再读,教师引导,因文中几乎每节都有感情变化语句,学生很快圈出很多语句)师: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如果让你写门前的荷,你会如何把握思路呢?能用一个带感情的字与“荷”组词来表达你的写作思路吗?(学生讨论)生:爱荷——盼荷——赞荷师:那本文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生:爱荷——盼荷——赞荷——赏荷——祝荷师:那大家认为本文应该重点把握哪些部分呢?(议论)生:赞荷、赏荷这就是紧扣散文的“情”呼唤学生的情感,理出了文章的线,而且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重点。这时读者的心灵已经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引起了感情共鸣,真正使阅读成为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二、语言的品味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关键语句是作者艺术匠心的凝聚之处。“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说得就是这种境界,通过品评语句这一途径去领会作者的思想,体味作家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是语文教学人文化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品味语言呢?
1.比较法。如《胡同文化》一文中有这样句子:“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个“眯”字就有品味必要。为什么不用“闲”,经过讨论,学生发现“眯”写出了北京人睡不着也不烦躁、不着急的心态,传神地表现了胡同文化中“忍”的典型特点。这些文字看
似平淡,却有深厚的意味,只有让学生去咀嚼,去品评,才能发现其中的妙处。2.朗读表演法。譬如《胡同文化》中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句子:“虾米皮熬白菜,嘿!”这个“嘿”字就得让学生读,读出语气、语调,直至读出人物的心理。朗读是不能替代的,教师的范读固然很好,但绝不能替代学生的朗读。因为不同的读者的审美取向、认识体验是不同的,他们可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甚至情感。因此在朗读中品评语言也应突出个性体验。3.细节咀嚼法。教师在阅读中可以选择典型细微处,通过老师启发、引导,由学生咀嚼品味,实现读者再创造,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譬如上文提到教学《清塘荷韵》中“池花对影落”的细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咀嚼体味,对作家内心感情的挖掘,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到作家内心深处。阅读,说到底,是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对话,心灵碰撞了,这文章就读懂了。其实散文阅读教学中能否让学生把“我”放进去。关键在于教师,新课标中提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资源当然包括自身的能力和知识,但与几十甚至上百学生相比,这些知识能力可能是超越单个学生,但与群体相比,却永远是一个弱者,这就要求对自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不可以去强制或替代学生,只有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开发学生及学生群体自身的教学资源,才是正确途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样,教师就会摆脱“教教材”的尴尬局面,而会创造性的“用教材教”。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期待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工
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学科。其实语文的工具性必然使语文教学承担起创造素养培养的重担。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素养呢?我想个性化阅读就是一条必然途径,让老师、学生都把“我”放进作品里阅读,然后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说:阅读,因“我”而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魏书生.魏书生文选.漓江出版社,1995.
[3]欧阳芬.学习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