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色谱法基础习题
色谱练习题
色谱练习题一.填空题(共10分)1.色谱法是一种技术。
2.气相色谱的流动相称为,使用最多的是和。
3.当色谱柱中只有载气经过时检测器记录的信号称为。
4.气液色谱的固定相由和组成。
5.色谱分离的两个基本理论:一个是 ,一个是。
6.以ODS键合固定相,甲醇一水为流动相时,该色谱条件为(填正相或反相)色谱。
二.单选题(30分)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 _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 ___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 __ 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__ _ _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5、理论塔板数反映了___ ___。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6、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7、衡量色谱柱总分离效能的指标是。
A.塔板数B.分离度C.分配系数D.相对保留值8、液液分配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的,分配系数大的组分大。
A. 峰高B.峰面积C.峰宽D.保留值9、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物 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物 C. 所有有机化合物 D.所有化合物10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粒径的过滤膜。
A. 0.5μmB.0.45μmC.0.6μmD.0.55μm11、气相色谱图中,与组分含量成正比的是_ _ _。
A. 峰面积B.相对保留值C.峰宽 D 保留时间12、TCD的基本原理是依据被测组分与载气的不同。
A.相对极性B.电阻率C. 相对密度D.导热系数13、在气固色谱中各组份在吸附剂上分离的原理是。
色谱分析法习题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答案色谱分析法习题答案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样品的组成和性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色谱分析法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色谱分析法?答:色谱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离、检测和定量化学物质的方法。
它基于样品中化学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通过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然后使用检测器检测化合物的信号强度,最终得到化合物的浓度信息。
2.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有哪些?答:色谱分析法可以分为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两大类。
气相色谱是指样品在气相流动相中进行分离的方法,常用于分析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
液相色谱是指样品在液相流动相中进行分离的方法,常用于分析非挥发性和高沸点物质。
3. 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
在色谱柱中,固定相是一种具有特定亲疏水性质的材料,可以吸附化合物;流动相是一种可以在固定相表面上流动的溶剂,可以带动化合物在色谱柱中移动。
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决定了它们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了分离。
4. 色谱柱的选择有哪些要素?答:色谱柱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要素,包括样品性质、分析目的、分析时间和分析条件等。
对于气相色谱,常用的色谱柱有非极性柱、极性柱和选择性柱等;对于液相色谱,常用的色谱柱有反相柱、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等。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
5. 色谱分析法的检测器有哪些?答:色谱分析法的常用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等。
不同的检测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可以提供不同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6.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答:色谱分析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领域,色谱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水、空气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在食品安全领域,色谱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添加剂;在药物研发领域,色谱分析法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度分析和质量控制等。
仪器分析第十二章复习
沈昊宇, haoyushen2000@
13
(二) 按分离机理分
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 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 分配色谱是利用溶液中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 以使组分分离。其中一相为液体,涂布或使之键合在固体 载体上,称固定相;另一相为液体或气体,称流动相。 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 交换作用不同而使组分分离。常用的有不同强度的阳、阴 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一般为水或含有有机溶剂的缓冲液。 排阻色谱又称凝胶色谱或凝胶渗透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 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和在填料上渗透程度的不同,以使组 分分离。常用的填料有分子筛、凝胶、微孔聚合物、微孔 硅胶等,可根据载体和试样的性质,选用水或有机溶剂为 流动相。
k
分配比也称: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ms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mM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比(capacity factor);通过调整保 留值可以计算。
1. 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随分离 柱温度、柱压的改变而变化。
2.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数值越大,该
1957年Martin & Golay 发明毛细管色谱
1959年Porath & Flodin 发明凝胶色谱 1960年液相色谱技术完善 1954年我国研究成功第一台色谱仪
沈昊宇, haoyushen2000@
12
三、 色谱法的分类
(一) 按两相状态分
气相色谱法(GC) 液相色谱法(LC)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电色谱
半(高)峰宽W1/2(Peak Width at Half Height)
色谱习题答案
色谱习题答案色谱习题答案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
通过色谱分离可以获得纯净的化合物,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在学习色谱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色谱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色谱分离的原理?答:色谱分离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力而实现的。
固定相是一种固体或涂在固体上的液体,而流动相是一种液体或气体。
当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互作用力不同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实现分离。
2. 什么是薄层色谱?它有什么特点?答:薄层色谱是一种基于固定相涂覆在薄层平板上的色谱技术。
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
薄层色谱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对小样品进行分析。
3. 请简要介绍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区别。
答: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是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是基于气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易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好的化合物。
液相色谱是基于液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分离速度快,但对样品的要求较高;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4. 在气相色谱中,什么是保留时间?答:保留时间是指化合物从进样口到检测器出现峰的时间。
保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不同,可以用来鉴定和定量分析。
5. 请简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HPLC)。
答: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液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HPLC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对非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6. 在色谱分离中,什么是峰面积?答:峰面积是色谱图中峰的面积大小,反映了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峰面积可以用来定量分析,通常与内标法或外标法结合使用。
7. 什么是色谱图?如何解读色谱图?答:色谱图是色谱分离结果的图形表示。
色谱教学试题及答案
色谱教学试题及答案1. 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什么原理的分析方法?A. 质量B. 密度C. 溶解度D. 分子大小答案:C2. 色谱柱中流动相的作用是什么?A. 固定相B. 移动相C. 反应介质D. 催化剂答案:B3.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色谱柱的填料通常是什么?A. 硅胶B. 活性炭C. 金属氧化物D. 聚合物答案:A4. 以下哪种色谱检测器是利用物质的紫外吸收特性来检测的?A. 热导检测器B. 电化学检测器C. 紫外检测器D. 荧光检测器答案:C5. 色谱图上的峰面积与什么成正比?A. 样品的浓度B. 样品的体积C. 样品的质量D. 样品的纯度答案:C6. 在气相色谱中,样品的分离主要依赖于什么?A. 样品的沸点B. 样品的分子量C. 样品的极性D. 样品的溶解度答案:A7. 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是指什么?A. 样品进入色谱柱到检测器的时间B. 样品从色谱柱中流出的时间C. 样品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时间D. 样品从色谱柱中完全流出的时间答案:A8. 色谱法中,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R = 2(t2 - t1) / (w1 + w2)B. R = (t2 - t1) / (w1 + w2)C. R = (w2 - w1) / (t2 - t1)D. R = (t2 - t1) / (w2 - w1)答案:B9. 色谱法中,峰宽(W)通常是指什么?A. 峰的宽度B. 峰的高度C. 峰的面积D. 峰的斜率答案:A10. 色谱分析中,样品的分离效率通常用哪个参数来衡量?A. 峰宽B. 峰面积C. 保留时间D. 理论塔板数答案:D。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调整保留时间是减去的保留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是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表示柱效能。
4、色谱检测器按响应时间分类可分为型和型两种,前者的色谱图为曲线,后者的色谱图为曲线。
5、高效液相色谱是以为流动相,一般叫做,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6、通过色谱柱的和之比叫阻滞因子,用符号表示。
7、层析色谱中常用比移值表示。
由于比移值Rf重现性较差,通常用做对照。
他表示与移行距离之比。
8、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设计的原则是、以达到减少谱带变宽的目的。
二、选择题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_____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5、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______。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 C.保留值; D.柱的效能。
6、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7、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和(C)8、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9、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_____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色谱法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色谱法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非极性;极性2.固体固定相(吸附剂);液体固定相(固定液) 3.示差折光检测器4.色谱柱;填充柱;空心毛细管柱(开管柱) 5.越大 6.归一化 7.(B /C )1/2 8.苯9.火焰光度检测器10.低碳数的有机化合物;高碳数的有机化合物。
11.减小填料的粒度 12.气化室温度太高 13.热导池检测器14.内标物浓度应与被测组分浓度尽量接近 15.离子型 可离解16.峰高×保留时间(或保留距离) 17.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8.氢气19.试样的处理,分离,定性,定量 20.马丁和辛格21(1) 按组分沸点顺序分离,沸点低的组分先流出;(2) 按组分极性大小分离,极性小先流出。
22.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空间构型不同。
三、计算题 1解:1210001.25()8001000 1.00()1000H mm H mm ====2min min 1.2540401.0010107.33(/),0.0267()16.57(/)7.33/16.57 + 0.026716.57 = 0.884 (mm)L 1000n=11310.884opt opt optBH Cu uBC BCB mm sC s u mm s B H Cu u H =+=+=+======+=⨯==根据,可得:解得:2解:3解:2112'2,1'''26.0 1.5(1) 1.6316.5 1.516.5 1.5(2)101.5(3)26.0 1.524.5(min)R R R mR t t t k t t α-===--====-=4.解:,,2222,1.0001.100.9091.1016()16 1.5()43561 1.10143560.8=3.48(m)B B A A B A eff B A eff K K n R L H n ααα=====⨯⨯=--=⨯=⨯5解:lg11.0lg10.0100[8]852.3lg12.0lg11.0A I -=⨯+=-A 和B 不是同系物, 它们保留指数之差不是100的整倍数. 6解:227216()16()12968.0R b t n W ==⨯=10000.77()129642.04b bL H mm n W W σσ======因为:故: 7解:先求取相对较正因子:'A A 0.6536.50.9240.4354.0f f f ===苯 '''B C D 1.04,0.98, 1.08f f f ===然后根据归一化公式求取质量分数3.50.924(A)0.2313.50.9244.5 1.04 4.00.981 2.0 1.08(B)0.334,(C)0.280,(D)0.154w w w w ⨯==⨯+⨯+⨯+⨯===同理:8解:100%i fi i fA f A f ω=⨯∑9解:(1)调整保留体积:'()0.313(5.1-3.1) = 0.72 mL R R m V F t t =-=⨯(2)分配系数:分配比:' 5.4 3.10.743.1R m t k t -=== 0.313 3.10.97()m m V Ft mL ==⨯=0.970.74 4.380.164m s V K k V =⨯=⨯=(3)有效塔板数:'225.4 3.116()16()5290.4Reff bt n W -==⨯=四、问答题1.答:用质量型检测器所得的峰面积在一定的载气流量范围内不变, 而浓度型检测器所得峰面积随载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少。
(完整版)色谱试题及答案分析
.选择题:1. 在液相色谱中 ,梯度洗脱用于分离(4 )(1) 几何异构体 (2) 沸点相近 ,官能团相同的试样 (3)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4) 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2. 在色谱分析中通常可通过下列何种方式来提高理论塔板数 ( 1 ) (1) 加长色谱柱 (2) 流速加快 (3) 增大色谱柱的直径 (4) 进样量增加3. 一般气相色谱法适用于 ( 4 ) (1) 任何气体的测定(2) 任何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离、测定(3) 无腐蚀性气体与在汽化温度下可以汽化的液体的分离与测定 (4) 任何无腐蚀性气体与易挥发的液体、固体的分离与鉴定 4. 对于一对较难分离的组分现分离不理想 ,为了提高它们的分离效率 ,最好采用的措施为( 2 )(1) 改变载气速度 (2) 改变固定液 (3) 改变担体 (4) 改变载气性质5. 为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 ,气相色谱法一般采用的基准物是 ( 3 ) (2) 载气的种类(4) 标准物的选用 ,可以采取 ( 2, 3 ) (1)降低柱温 (2) 减少固定液含量(3) 增加柱长 (4) 增加载体粒度8.在用低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 ,可选用 ( 4 )(1) 提高柱温 (2) 增加固定液含量 (3) 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4) 增加柱长 9.在柱温一定时 ,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 ,可以采取 ( 3 )(1) 更细的载体 (2) 最佳线速 (3) 高选择性固定相 (4) 增加柱长10.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要使分配比增加 ,可以采取 ( 1 ) (1) 增加柱长 (2) 减小流动相速度 (3) 降低柱温 (4) 增加柱温11.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的因素是( 2 )(1) 保留值 (2) 分离度 (3) 理论塔板数 (4) 峰面积12.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 ,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 1 )(1) 分配比 (2) 分配系数 (3) 扩散速度 (4) 理论塔板数13. 气液色谱中 ,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下列 ( 3 )物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1) 组分和载气 (2) 载气和固定液 (3) 组分和固定液 (4) 组分和载气、固定液 14. 在以下因素中 ,不属动力学因素的是 ( 2 ) (1) 液膜厚度 (2) 分配系数 (3) 扩散速度 (4) 载体粒度15. 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 ,在高流速情况下 ,影响柱效的因素是 ( 1 )色谱试题(1) 苯 (2) 正庚烷 (3) 正构烷烃 (4) 正丁烷和丁二烯 6. 选出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 ,与相对校正因子有关的因素是((1) 固定液的极性 (3) 载气的流速 7.欲使色谱峰宽减小(1) 传质阻力 (2) 纵向扩散 (3) 涡流扩散 (4) 柱弯曲因子 16.在气相色谱法中 ,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2 (1) 组分与载气 (2) 组分与固定相 (3) 组分与组分 (4) 载气与固定相 17. 假如一个溶质的分配比为 0.1,它分配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 (1) 10% (2) 90% (3) 91% (4) 99% 18. 在色谱法中 ,被分离组分的保留值小于死时间的方法是 ( 3 ) (1) 气固色谱 (2) 气液色谱 (3) 空间排斥色谱 (4) 离子交换色谱 19.气液色谱中 ,对溶质相对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4 )(1) 改变载气速度(2) 增加柱温 (4) 增加固定液的量 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正确的是 ( 2 ) 载气的热导系数应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 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在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载体的粒度越细越好 气化温度越高越好 气相色谱分析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 进样量 (2) 柱温 (3) 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20. (1) (2)(3) (4)21. (1) 22. (1) 23.(1) 24. (3) 载体粒度 ( 4 (2) 载气的种类 (3) 柱压 ,属热力学因素的是 ( (2) 扩散速度 (3) 柱长 (1) (3) 25. 对色谱柱的柱效最有影响的是 柱温 在以下因素中 分配系数在液相色谱中 减小填料粒度(4) )(4) 1(汽化室温度 柱的长度 ) (4) ,提高色谱柱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2) 适当升高柱温 理论塔板数 ( 1 (1) (3) 26. (1) (4)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4) 降低流动相的粘度 气液色谱中 ,与二个溶质的分离度无关的因素是 增加柱长 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 (2) 改用更灵敏的检测器 (4) 改变载气性质 3 ) (2) 打开记录仪开关 ; (3) ; (5) 启动色谱仪开关 使用气相色谱仪时 ,有下列步骤 : ( 打开桥电流开关 ; 升柱温度及检测室温 下列哪个次序是正确的通载气 (1) 12345 (2) 23451 27.在气相色谱法中 ,适用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的组分是 (1) 28. (1) (3) (3) 35412 (4) 51432 二硫化碳 (2) 二氧化碳 (3) 甲烷 (4) 氨气 下列检测器分析甜菜萃取液中痕量的含氯农药宜采用 热导检测器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 (4) 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9.测定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 ,下列四种检测器宜采用 ( 2 (1) (3) 30. (1) (3) 热导检测器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4) 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分解有机胺时 ,最好选用的色谱柱为 ( 4 ) 非极性固定液 混合固定液 (2) 高沸点固定液 (4) 氢键型固定液31. 相对保留值用作定性分析的依据是 ( 1,3, 4 )(1) 与柱温无关(2) 与所用固定相无关(3) 同汽化温度无关 (4)与柱填充状况及流速无关32. 在气相色谱中 ,实验室之间可以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4 )(1) 保留时间(2) 调整保留时间 (3) 保留体积(4) 相对保留值33. 在法庭上 ,涉及到审定一种非法的药品起诉表明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保留 时间在相同条件下 ,刚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留时间相一致 ,而辩护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 34. 如果样品比较复杂 ,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 ,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 ,可采用何种方法定性 ( 4 ) (1)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2) 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方法定性 (3) 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4)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35. 指出下列情况下 ,色谱出峰次序的大致规律 :混合物性质 固定液性质 出峰大致规律 非极性 非极性 ( 1 )强极性强极性( 2 ) (1) 按组分沸点顺序分离 ,沸点低的组分先流出(2) 按组分极性大小分离 ,极性小先流出37. 在色谱定量分析中, 若 A 组分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为灵敏度为( 2 ) (1) 2× 1.20 (2) 0.833(3) 1.20× A 的相对分子质量 (4)1.20 A 的相对分子质量38. 某组分在色谱柱中分配到固定相中的量为W A ( g ),分配到流动相中的量为 W B (g ),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 C A (g/mL ),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 C B (g/mL ),则此组分分配系数为: ( 1 )(1) W A /W B (2) W A /(W A +W B ) (3) C A /C B (4) C B /C A二 .填空题 :1. 衡量色谱柱的柱效能的指标是 ( n H 理论塔板数 ).2. 用 气 相 色 谱 归 一 化 定 量 测 定 方 法 计 算 某 组 分 的 百 分 含 量 的 公 式 是 (Pi%=Ai/(A1+A2+ ..... An) × 100%).3. 在用归一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时 ,进样量重现性差将不影响 (分析结果 ).4. 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柱效 ).5. 在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一般用 (氢气)作载气 .6. 在色谱分析中 ,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性质越类似 ,其保留值 ( 越大 ).7.一般而言 ,在固定液选定后 ,载体颗粒越细 ,色谱柱效( 越高 ) .与该非法药品具有相同的保留值 (1) 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方法 (3) 用保留值双柱法定性,最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 3 )(2)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4) 利用保留值定性36.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 (1) 4倍 (2) 1倍 (3)2倍(4)10 倍1m 增加到 4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1.20 就可以推算出它的相对重量8. 当载气线速越小,范式方程中的分子扩散项越大,用(分子量大的气体)作载气有利.9.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被测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色散力.诱导力.定向力. 和氢键力)等四种.10. 色谱柱长从1.0m 增加到2.0m,其它操作条件均不变,则1.0m 柱的分配比(K )(== )(<,>,=) 2.0m 柱的分配比。
色谱分析法专业知识培训
俄国植物学家 茨维特
➢ Tswett植物色素分离 试验图示:
样 品:植物色素 固定相:CaCO3颗粒 流动相:石油醚
色谱柱
固定相 碳酸钙
流动相 石油醚
混合色素 叶绿素 叶黄素 胡萝卜素
分离组分
表1 色谱法旳发展简史 年代 发明者 发明旳色谱措施或主要应用
1906 Tswett
用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色素。最先 提杰出谱概念。
蒂塞利乌斯(Tiselius)因电泳分析和分析措施旳研究,发觉 血清蛋白组分,获194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41,马丁(Martin)和辛格(Synge)创始分配色谱尤其是纸 色谱而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发明人S.穆尔(Stanford Moore)和W.H. 斯坦(William Howard Stein),定量分析措施处理了有关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复杂旳生物化学问题,获1972年 诺贝尔化学奖
12.1 概述>>
一、色谱法简介
➢ 1923年,俄国植物学家M.Tswett刊登了他旳试验 成果:为了分离植物色素,他将具有植物色素旳 石油醚提取液倒入装有碳酸钙粉末旳玻璃管中, 并用石油醚自上而下淋洗,因为不同旳色素在 CaCO3颗粒表面旳吸附力不同,伴随淋洗旳进行, 不同色素向下移动旳速度不同,从而形成一圈圈 不同颜色旳色带,使各色素成份得到了分离。他 将这种分离措施命名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y)。 在今后旳20数年里,几乎无人问津这一技术。到 了1931年,德国旳Kuhn等用一样旳措施成功地分 离了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从此色谱法开始为人们 所注重,相继出现了多种色谱措施。
2. 基本术语
➢ 保存值是色谱定性分析 和色谱过程热力学特征 旳主要参数。
色谱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1. 1633试指出下述哪个条件的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的变化? ( )(1) 缩短柱长(2) 改变固定相(3) 加大载气流速(4) 加大液膜厚度2. 1877液-液色谱法中的反相液相色谱法,其固定相、流动相和别离化合物的性质分别为〔〕〔1〕非极性、极性和非极性〔2〕极性、非极性和非极性〔3〕极性、非极性和极性〔4〕非极性、极性和离子化合物3. 1434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存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局部的分子间作用力?〔〕(1)组分与流动相(2)组分与固定相(3)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4)组分与组分4. 1419如果试样比拟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 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 应采用以下哪种方法定性?( )(1)内标(2)参加物增加峰高(3)利用文献保存数据(4)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5. 1049气-液色谱中,对溶质的保存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1) 改变载气流速(2) 增加柱温(3) 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4) 增加固定液的量,从5% 到10% 6. 1442在液相色谱中, 以下哪种检测器不能用于梯度洗脱?( )(1)电化学检测器(2)荧光检测器(3)示差折光检测器(4)紫外吸收检测器7. 1431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以下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1)H2(2)He (3)Ar (4)N28. 1648 在环境保护中, 常常要监测水源中的多环芳烃, 宜采用下述哪种检测器?( )(1) 电子捕获检测器(2) 示差折光检测器(3) 荧光检测器(4) 电化学检测器9. 1047 以下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选项是( )(1) 载气的导热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2) 使最难别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别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柱温(3) 载体的粒度愈细愈好(4) 气化温度高好10. 1411应用GC方法来测定痕量硝基化合物, 宜选用的检测器为( )(1)热导池检测器(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电子捕获检测器(4)火焰光度检测器11. 1044 测定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以下四种检测器宜采用( )(1) 热导池检测器(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 电子捕获检测器(4)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12. 1059 应用新的热导池检测器后,发现噪音水平是老的检测器的一半,而灵敏度加倍,与老的检测器相比,应用新的检测器后使某一有机物的检测限是( )(1) 减少为原来的1/4 (2) 减少为原来的1/2 (3) 根本不变(4) 增加原来的1/413. 1065 别离有机胺时,最好选用的色谱柱为( )(1) 非极性固定液柱(2) 低沸点固定液柱(3) 空间排阻色谱柱(4) 氢键型固定液柱14.1040 以下因素中,对色谱别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1) 柱温(2) 载气的种类(3) 柱压(4) 固定液膜厚度15. 1423 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1)别离度(2)分配系数(3)保存值(4)柱的效能16. 1109 为测定某组分的保存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取的基准物是:( )(1) 苯(2) 正庚烷(3) 正构烷烃(4) 正丁烷和丁二烯17. 1646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存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其原因是( )(1) 柱效能太低(2) 容量因子太大(3) 柱子太长(4) 固定相选择性不好18. 1637 假设测定空气中N2和O2的含量, 宜采用下述哪一种别离方法? ( )(1) 气-液色谱法(2) 气-固色谱法(3) 液-液色谱法(4) 空间排阻色谱法19. 1417 以下几个检测器中那一个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通用型的浓度检测器( )(1)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2)热导池检测器(3)荧光检测器(4)示差折光检测器20. 1412 应用GC法来检测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 宜选用的检测器为( )(1)热导池检测器(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电子捕获检测器(4)火焰光度检测器21. 1030 如果试样比拟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存值有一定困难时,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1) 利用相对保存值定性(2) 参加物增加峰高的方法定性(3) 利用文献保存值数据定性(4)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展定性22. 1632 当用硅胶-十八烷为固定相, 甲醇和水(75:25)为流动相, 对以下哪一种化合物时, 保存时间最长? ( )(1) 苯(2) 甲苯(3) 萘(4) 蒽23. 1476 当进样量一定时, 测得某检测器的峰高在一定范围内与载气的流速呈正比, 而峰面积与流速无关, 这种检测器是( )(1)质量型检测器(2)浓度型检测器(3)热导池检测器(4)电子捕获检测器24. 1185 对于一对较难别离的组分现别离不理想,为了提高它们的色谱别离效率,最好采用的措施为( )(1) 改变载气速度(2) 改变固定液(3) 改变载体(4) 改变载气性质25. 1463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正确的说法是( )(1)柱温只影响组分的气化与冷凝(2)柱温只影响动力学因素(3)柱温只影响热力学因素(4)柱温影响动力学因素和热力学因素26. 1037 在以下因素中,不属动力学因素的是( )(1) 液膜厚度(2) 分配系数(3) 扩散速度(4) 载体粒度27. 1638 在气-液色谱中, 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 )(1) 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2) 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3) 固定液的沸点(4)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28. 1437 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是( )(1)示差折光检测器(2)极谱检测器(3)荧光检测器(4)电化学检测器29. 1453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良好的载体为( )(1)粒度适宜、均匀, 外表积大(2)外表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3)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4) (1)、(2)和(3)30. 1472 分析挥发性宽沸程试样时, 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1)离子交换色谱法(2)空间排阻色谱法(3)梯度洗脱液相色谱法(4)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二、填空题1. 2110 在气相色谱中,归一化定量方法计算组分的含量的公式是____________ .2. 2834气相色谱分析中, 别离非极性物质, 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___固定液, 试样中各组分按________________别离, _____________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______________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第12章 色谱分析导论 2011
V0 = t0 Fco 其中, 其值为: 其中,Fco为柱出口的载气流速(mL/min),其值为:
Fco = F0 Tc p0 − pw • Tr p0
检测器出口流速; 室温; 柱温; 大气压; 室温时水蒸汽压。 F0-检测器出口流速;Tr-室温;Tc-柱温;p0-大气压;pw-室温时水蒸汽压。
e. 保留体积 r:指从进样到待测物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 保留体积V 的体积。 的体积。
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导论 Chromatography
第一节 概述 历史、色谱分离过程、分类 历史、色谱分离过程、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 色谱图及相关术语 第三节 色谱理论基础 塔板理论 速率理论 第四节 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 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影响分离的因素
第一节
一、发展历史
概述
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Mikhail Tswett 最 先发明了色谱。他采用填充有固体CaCO3细粒子 的玻璃柱,将植物色素的混合物(叶绿素和叶黄素 chlorophylls & xanthophylls)加于柱顶端,然后以 石油醚溶剂淋洗,被分离的组份在柱中显示了不 同的色带,他称之为色谱 (希腊语中 “chroma”=color; “graphein”=write) 。 50年代,色谱发展最快(一些新型色谱技术的 发展;复杂组分分析发展的要求。 1937-1972年,15年中有12个Nobel奖是有关 色谱研究的!
色谱柱
色谱分离基本原理: 二、 色谱分离基本原理: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 体或超临界流体)通过一固定于柱或平板上、 体或超临界流体)通过一固定于柱或平板上、与 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 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样品中各组份在两 相中进行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中进行不同程度的作用,与固定相作用强的组份 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慢,反之, 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慢,反之,与固定相作用弱 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快。 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快。由于流出的速度 的差异, 的差异,使得混合组份最终形成各个单组份的 “带(band)”或“区(zone)”,对依次流出的各个 或 , 单组份物质可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单组份物质可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法部分练习题
色谱法部分练习题一、选择题1.速率理论常用于( ) A.塔板数计算B.塔板高度计算C.色谱流出曲线形状的解释D.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当载气流速远大于最佳流速时, 为了提高柱效, 合适的载气为( ) A.摩尔质量大的气体B.摩尔质量小的气体C.中等摩尔质量的气体D.任何气体均可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相邻两组分的分离度与下述哪些参数有关?()A.保留指数B.相邻两组分保留值之差C.相邻两组分峰底宽之和D.(B)和(C)4.在GC分析中, 使被测物质保留时间缩短的措施是( ) A.增大载气的相对分子质量B.升高柱温C.理论塔板数增加D.增加固定液的用量5.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H2 B。
He C。
Ar D。
N26.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半峰宽D.峰面积7.气相色谱法能分析性质极为相近的物质如同位素、烃类异构体等. 这是由于该方法具有( ) A.高灵敏度B.高柱效C.速度高D.分析高选择性,高柱效8.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组分与固定相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下述哪种过程?( ) A .吸附-脱附 B .溶解-挥发 C .离子交换 D .空间排阻9.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是 ( ) A .载气的导热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B .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C . 载体的粒度愈细愈好D . 气化温度高好10. 当载气流速u 处于最佳流速时, 则u 与哪些因素有关 ( ) A .A 与C B .B 与A C .B 与C D .A 、B 与C11.下列式子中哪一个式子不能用来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 )22'21/2'221/2.(/).16(/).5.54(/).16(/)[(1)/]R R b RR A t B t W C t W D t W k k σ+12.如果试样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 ) A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B .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C .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D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13.在GC 法中, 组分与载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结果常会导致 ( ) A .峰变窄 B .涡流扩散作用增大 C .产生拖尾峰 D .检测器灵敏度降低14.在液相色谱中, 下列哪种检测器不能用于梯度洗脱? ( ) A .电化学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示差折光检测器 D .紫外吸收检测器15.在气相色谱仪中,采用双柱双气路的主要目的是 ( ) A .专门为热导池检测器设计 B .专门为程序升温而设计C.专门为比较流动相速度而设计D.专门为控制压力而设计16.气-液色谱中,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改变载气流速B.增加柱温C.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D.增加固定液的量,从5% 到10%17.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 A.柱温B.载气的种类C.柱压D.固定液膜厚度18.用液相色谱法分离长链饱和烷烃的混合物, 应采用下述哪一种检测器?( ) A.紫外吸收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D.电化学检测器19.应用GC方法来测定痕量硝基化合物, 宜选用的检测器为( ) A.热导池检测器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检测器20.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1m 增加到4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 A.4 倍B.1 倍C.2 倍D.10 倍二、填空题1.液-液色谱法的反相液相色谱法,其固定相的性质为____________, 流动相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
色谱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色谱分析练习题——选择题部分1、下列哪种色谱方法的流动相对色谱带的选择性无影响 A 液-固吸附色谱 B 液-液分配色谱 C 空间排阻色谱 D 离子交换色谱2、在气-液色谱法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 A 改变载气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速度 C 改变柱长 D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3、在HPLC法中,为改变色谱柱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 A 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配比 B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C 改变填料粒度 D 改变色谱柱的长度4、给定被测组分后,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影响容量因子的因数有 A 固定相的性质 B 流动相的性质 C 温度 D 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体积5、在气—液色谱系统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的类型越相似,它们之间 A、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B、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 C、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D、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6、某色谱峰,其峰高倍处色谱峰宽度为4mm,半峰宽为 A、B、C、D、7、色谱柱长2米,总理论塔板数为1600,若将色谱柱增加到4m,理论塔板数应当为A、3200B、1600C、800D、400 8、Van-Deemter方程主要阐述了A、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B、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C、色谱峰扩张柱效降低的各种动力学因素D、塔板高度的计算9、将纯苯与组分1配成混合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得当纯苯注入量为微克时的峰面积为,组分1注入量为微克时的峰面积为,求组分1以纯苯为标准时,相对校正因子A、B、C、D、E、 10、改变如下条件,可减少板高HA、增加固定液含量B、减慢进样速度C、增加气化室温度D、采用最佳线速E减少填料的颗粒度F、降低柱温11、气相色谱分析中,在色谱柱子选定以后,首先考虑的色谱条件是A、载气流速B、柱温12、液相色谱分析中,在色谱柱子选定以后,首先考虑的色谱条件是 A、流动相流速 B、流动相种类 C、柱温 13、在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A、吸附能力小的B、吸附能力大的C、溶解能力大的D、挥发性大的E、溶解能力小的 14、表示色谱柱效率可以用A、理论塔板数B、分配系数C、保留值D、塔板高度E、载气流速 15、影响热导池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A、载气性质B、热敏元件C、电阻值D、池体温度E、桥电流16、色谱分析中其特征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的是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相对保留值 D、峰面积E、峰高F、半峰宽 17、要增加柱子的选择性能,应采取以下哪些有效措施A、采用最佳线速B、减少流动相对组分亲和力C、增加柱长D、增大相比率E、使用高选择性固定相F、增加理论塔板数G、采用细颗粒固定相载体H、减少柱外效应I、增加柱温18、石油裂解气C1—C4的分析应选哪种固定相A、分子筛B、高分子多孔小球C、氧化铝D、活性炭 19、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A、柱长增加B、相比增加C、降低柱温D、流动相速度降低 20、高分子多孔小球与其它固体吸附剂比较,其特点是 A、有大的孔容B、有大的比表面C、有亲水基团 D、无亲水基团F、是一种强的极性吸附剂21、在气固色谱中,样品各组分的分离基于A、性质不同B、溶解度的不同C、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的不同D、挥发性的不同E、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不同 22、色谱分析中,要求两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应是 A、R≥B、R≥C、R≥1 D、R≥23、有一宽沸程多组分有机化合物样品的分离应选取以下什么条件好A、填充柱B、毛细柱C、恒温分析D、程序升温E、FID检测器F、TCD检测器24、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极性化合物组分的保留值的增大 A、增加柱温B、柱长缩短C、增大载气流速D、采用极性柱 E、采用非极性柱 F、降低柱温G、降低载气流速 25、基线噪音A、基线噪音指各种因素引起的基线波动B、基线噪音指基线随时间的缓慢变化 26、拖尾峰A、拖尾峰是指后沿较前沿平缓的不对称峰B、拖尾峰是指前沿较后沿平缓的不对称峰 27、为了分析苯中痕量水分,应选择用下列哪一种固定相A、硅胶B、分子筛C、高分子多孔小球D、氧化铝28、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又太近或操作条件下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又有一定困难时,最好采用A、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B、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C、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D、利用选择性检测器定性29、常用标准物质来测定相对校正因子,不同的检测器所选用的标准物也不同 A、热导池检测器是选用苯 B、热导池检测器是选用正庚烷 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选用正庚烷 30、死时间A、死时间是指不被流动相保留的组分的保留时间B、死时间是指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31、峰底指 A、连接峰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距离B、峰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对应的基线间距离 32、假峰指A、假峰指样品中的杂质峰B、假峰是并非样品本身产生的色谱峰 33、所谓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 A、标准曲线呈直线部分的范围B、检测器呈直线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比C、检测器呈直线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差D、最大允许进样量和最小检测量之比E、最大允许进样量和最小检测量之差34、煤气中含有O2、N2、CH4、CO 物质的分离,只要用一根以下色谱柱可以A、PEG-20MB、5A分子筛C、SE-30D、GDX 35、有一较低沸程烷烃同系物样品的分离应选以下什么条件好A、非极性固定液B、低柱温C、极性固定液D、高柱温E、低液载比 36、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A、柱长增加B、相比增加C、降低柱温D、载气流速降低 37、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时,有下列标准物质:A、丙酮B、无水乙醇C、苯D、环己烷E、正庚烷适用与热导检测器的是。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导言:本文档提供了一系列色谱分析法的题及相应的答案。
通过完成这些题,读者可以巩固对色谱分析法的理解,并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目一:请说明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的色谱分析仪器。
答案一: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溶液从一个移动相中传送到一个静态相中,组分会根据其在移动相和静态相中的亲和性而分离出来。
常见的色谱分析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GC)和液相色谱仪(LC)。
题目二: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二: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环境监测、药物分析、化学研究等领域。
题目三:请解释色谱图的基本结构及如何解读色谱图。
答案三:色谱图由横轴和纵轴组成。
横轴表示时间或种类,纵轴表示峰面积或峰高度。
解读色谱图时,可以根据峰的表现形式和峰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混合物中组分的相对含量和种类。
题目四:请列举几个常见的色谱分析实验技术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答案四:常见的色谱分析实验技术误差包括漂移误差、峰形变形误差和定量误差等。
这些误差的产生原因可能包括仪器参数设置不准确、样品制备不完全、色谱柱老化等。
结论:通过完成色谱分析法的题,读者可以加深对色谱分析原理、仪器、方法和解读色谱图的理解。
同时,了解与色谱分析相关的实验技术误差有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在此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需在文档末尾单独列出,并按照相关格式规范进行引用)。
色谱分析法 习题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答案色谱分析法习题答案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性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它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下面将针对色谱分析法的一些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分析技术。
1. 什么是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行为的分析技术。
它利用样品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等作用,通过流动相的推动,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开来,再通过检测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2.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有哪些?色谱分析法可以根据固定相的性质、分离机制、操作方式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离子色谱(IC)等。
其中,气相色谱适用于挥发性物质的分离,液相色谱适用于非挥发性物质的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则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3. 色谱分析法中的固定相有哪些?固定相是色谱分析法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样品分离的效果和选择性。
常见的固定相有固定液相(如液相色谱中的液相柱)、固定气相(如气相色谱中的填充物)和固定离子交换剂(如离子色谱中的离子交换柱)等。
4. 色谱分析法中的流动相有哪些?流动相是色谱分析法中用于推动样品分离的溶剂或气体。
根据不同的色谱方法和分析要求,流动相可以是单一溶剂、混合溶剂或气体。
在气相色谱中,常用的流动相有氦气、氮气等;在液相色谱中,常用的流动相有水、乙腈、甲醇等。
5. 色谱分析法的检测器有哪些?色谱分析法的检测器用于检测样品分离后的组分,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常见的检测器有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UV-Vis)、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MS)、电导检测器等。
不同的检测器具有不同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适用范围。
6.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有哪些?色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化学领域,色谱分析法常用于药物、天然产物、有机合成等的分离和鉴定;在生物领域,色谱分析法常用于蛋白质、核酸、多肽等的分离和定量分析;在环境领域,色谱分析法常用于水质、大气等的污染物分析。
色谱分析习题与答案(绝对精华)
色谱分析综合体填空:1.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热导池检测器分别属于_质量型__和___温度__型检测器。
气相色谱仪的心脏是_色谱柱___。
2. 固定液一般是按照__相似相溶___原理选择;在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__诱导力____,极性愈大,保留时间就愈___长__。
3. 固定液通常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固定液在使用温度下有____较好的热稳定性____,防止___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____。
5. 与填充柱相比,毛细管色谱柱的相比β较大,有利于实现快速分析。
但其柱容量_较小_。
6. 在HPLC仪中,为了克服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要安装_耐高压的六通阀___。
7. 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仅起输送作用;而液相色谱分析中,流动相还要直接参加__实际的分配过程__,要想提高高效液相色谱的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__使用小粒径填料_。
8. 欲分离位置异构体化合物,宜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是__梯度洗脱___。
9、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静止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称为流动相,装有固定相的柱子称为色谱柱。
10、液相色谱检测器一般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气相色谱检测器可用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等。
色谱学分析基础:1、色谱塔板理论的假设?答、(1) 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平衡可以迅速达到;(2) 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3) 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4) 每次分配的分配系数相同。
(5)所有的物质在开始时全部进入零号塔板2、色谱定性的方法都有哪些?答、(1) 用保留时间定性(2) 用相对值保留定性(3) 用保留指数定性(4)用化学反应配合色谱定性 (5)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定性⑹色谱和各种光谱或波谱联用3、标法定量分析时,标物选择应满足那些条件?答:①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②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③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④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接近,且无组分峰影响4、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固定相的选择:气-液色谱,应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5、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用校正因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答:各种化合物在不同的检测器上都有不同的应答值,所以尽管往色谱仪中注入相同质量的物质,但得到峰面积却不一样,因此峰面积定量时就必须把由色谱仪上得到的峰面积乘上一个系数,得到此成分的质量,在实际分析中,常用某物质做标准,得到一个相对的校正系数,就叫‘相对校正因子’试样中不是所有组分6、总结色谱法的优点。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色谱法基础
基本要求: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其特点;掌握保留值、峰宽、容量因子等色谱术语;掌握塔板的概念及描述柱效能的参数;了解速率理论方程的特点和意义;掌握分离度的定义以及影响分离度的三个因素;了解色谱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保留指数和校正因子(f )。
重点:色谱术语(保留值、峰宽、容量因子、分离因子、n 、n eff 和分离度等),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
难点:速率理论,影响分离度的因素,保留指数,校正因子。
参考学时:4学时
部分习题解答
8. 在气-液色谱(G-LC)中,下列措施对塔板高度(H )有何影响?
① 增加液相载荷量;② 减慢进样速度;③ 升高汽化室温度;④ 增大载气流速; ⑤ 减小固定相载体粒径; ⑥ 降低柱温
解:① 增加液相载荷量,固定液液膜厚度d f ↑, H↑
② 如果减慢进样速度,导致未进柱前的样品塞先扩展,H↑ ③ 升高汽化室温度,分子之间距离增加,H↑ ④ 当u <u opt 时,H↓;当u >u opt 时,H↑
⑤ 减小固定相载体粒径,d p ↓, H↓;但d p 过小,不便填充,λ会增大,H 会↑
⑥ 降低柱温,会使D g 、D l 减小,对范氏方程中的B 、C 均有影响,对H 的影响视分子扩散项和
传质阻力项的相对大小而定。
10. 在实际色谱分析工作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①欲将分离度(R )提高一倍,柱长(L )要增加多少倍?②理论板数(n )增加一倍,分离度(R )增加多少倍?
解:由分离度表达式知 n R ∝ ① H
L
n =
欲使R 提高1倍,R 2 ∝ n = L/H, L 要增加3(22 - 1)倍; ② n 增加1倍,R 增加0.414即(12-)倍。
11. 试由分离度(R )的定义式,假设n =n 1=n 2,2
21
k k k '+'=
',导出R 的表达式: ⎪⎭
⎫ ⎝⎛'+'⎪⎭⎫ ⎝⎛+-=
k k n R 1112
αα
解:2
112)
(2W W t t R R R +-=
假设 W =n 1=n 2,由R t n
W 4=
可得:⎪⎪⎭⎫ ⎝⎛+-=
12
122
R R R R t t t t n R
由于 ⎪⎪⎭
⎫ ⎝⎛+'+''-'=
∴'+=22
)
1(2112k k k k n
R k t t M R
分离因子 ⎪⎪⎪⎪⎭
⎫
⎝⎛
'+
+-=
∴''=
11
2
211
2 k n R k k ααα 令 2
21k k k '+'=
可得 ⎪⎭⎫
⎝⎛'+'⎪⎭⎫ ⎝⎛+-=k k n R 1112αα
12、根据van Deemter 方程,导出以常数A 、B 、C 表示的最佳线速度(u opt )和最小板高(H min )。
解:van Deemter 方程 Cu u
B
A H ++
= 通过求极值,可得到与H min 对应的C
B u opt = 将u opt 代入方程:B
C A C B C C
B B A H 2//min +=⋅++
=
14. 组分A 和B 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和460,试问哪一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解:K A = 495 > K B = 460
当色谱柱确定时 A k K k '∝' 故>B
k ' 而k '亦为保留值 ∴ B 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15. 组分A 从气液色谱柱流出需15.0min ,组分B 需25.0min 。
而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C 流出色谱柱需2.0min 。
问: ①组分A 相对于组分B 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②组分B 相对于组分A 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 ③对于组分A ,容量因子(k ′)是多少?④组分B 在固定相上平均停留时间是多少?
解:t R,A = 15.0min t R,B = 25.0min
t M = 2.0min A R t ,'= 13.0min B R t ,'=23.0min ①23130.20.250.20.15,,,=--=''=
B
R A R B A t t r ②1323,,,=''=A
R B
R A B t t r ③2
13
0.20.20.15,=-=
''=
'M
A R A t t t ④min 0.230.20.25,=-='
B R t
16. 在一根2m 长的硅油柱上分析一个混合物,得下列数据:
已知记录纸速度为1200mm ·h -
1。
求此色谱柱对每个组分的理论塔板数和板高。
解:纸速=30
1
3600120=
cm/s 26.2885
2000===
n L H (mm ) 3
8
30180,=⨯
=苯R t (cm) 885211.03854.52
=⎪⎪⎪⎪⎭
⎫
⎝⎛⨯=苯
n
17. 分析某种试样时,两个相邻组分的分离因子α=1.16,柱的有效塔板高度eff
eff n L H ==1mm ,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
能使这两个组分的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即R=1.5)?
解:假设W 1=W 2,由R 的定义式可导出 )1
(4α
α-=eff n R 即 1892)1
(
.1622=-=αα
R n eff L = H eff ·
n eff = 1892(mm) ≈ 2(m) 18. 色谱图上的两个色谱峰,其保留时间和半高宽分别为:
t R 1=3min20s, t R 2=3min50s, W h /2,1=1.7mm ,W h /2,2=1.9mm ,已知t M =20s ,纸速为1cm·min -1,求这两个色谱峰的分离因子
(α)和总分离效能(K 1)。
8.27
.19.1)6200
6230(
2)
(21
,2/121=+-⨯=
-=
h R R W t t K 17.120
20020
2301
,2,=--=
''=
R R t t α
20、A ,B 两组分在某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3.5和13.8min ,理论板数对这两个组分均为4100,试问: ①A ,B 两组分能分离到何种程度?
②假设A ,B 的保留时间不变,欲使分离度达到R=1.0,理论板数应为多少?
解:①由11题知35.02
,,,,=⎪⎪⎭
⎫
⎝⎛+-=
A R
B R A R B R t t
t t n R ② ∵ 3346935
.00.1,
0.135
.00.1==
∝===R R R n n n n R
21、有两只长度相同的色谱柱I 和II ,测得速率理论方程式的常数如下:
求:①柱I 和II 的最佳线速度(u opt )和最小板高(H min );
②高效柱的柱效能是低效柱的几倍?
解:① C
B
u opt =
;柱I u opt =245cm/s; 柱II u opt =1.41cm/s; H min = A+2BC 柱I H min = 0.168cm/s; 柱II H min = 0.251cm/s
②两只柱长相同;柱I 168.0max L n =;柱II 251
.0max L
n =;
柱效(以n max 表示)柱I 是柱II 的1.49倍
22、在HPLC 中,a,b 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9和14,柱的固定相体积为0.5mL ,流动相体积为1.0mL ,流动相体积流速为0.8mL/min ,求a,b 两组分的保留体积和保留时间。
解: C
R
R s M R F V t KV V V =
+= ;;
a: V R = 1.0 + 9×0.5 = 5.5(ml) 88.68
.05
.5==R t (min) b: V R = 1.0 + 14×0.5 = 8.0(ml) 0.108
.00
.8==
R t (min) 23、某化合物只含乙醇、正庚烷、苯和乙酸乙酯,色谱分析数据如下:
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并填在上表中。
解:由归-法公式计算,注意组分峰面积应由测得的面积×衰减倍数 质量分数 乙醇: f A = 5.0×0.64 = 3.2 8.45% 正庚烷:f A = 9.0×0.70 = 6.3 16.64% 苯: f A = 2×4.0×0.78 = 6.24 16.48% 乙酸酯:f A = 4×7.0×0.79 = 22.12 58.43% Σ 37.86 Σ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