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核心网主叫号码传送和处理补充要求(2015年)
中国电信VoLTE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运部目录1前言 (6)2范围 (6)3规范性引用文件 (6)4术语定义 (7)5总体技术要求 (7)5.1总体架构 (7)5.2与智能网管的关系 (7)6生产管理 (8)6.1视图管理 (8)6.2视图管理范围 (9)6.3视图管理基本功能要求 (9)6.4配置管理 (10)6.4.1 功能概述 (10)6.4.2 配置数据的合法性检查 (10)6.4.3 配置数据的查询 (10)6.4.4 配置数据的同步 (11)6.4.5 配置数据一致性校验 (11)6.4.6 配置数据下载和激活 (11)6.4.7 配置数据上载 (11)6.4.8 配置数据的恢复 (11)6.4.9 配置数据导出 (11)6.4.10 网元软件管理 (12)6.4.11 网元软件下载 (12)6.4.12 软件及补丁的安装 (12)6.4.13 查询网元软件版本 (12)6.4.14 查询单板版本 (12)6.4.15 查询版本同步状态 (12)6.4.16 版本回退 (12)6.4.17 数据配置方式 (13)6.4.18 在拓扑视图中进行配置 (13)6.4.19 通过命令行进行配置 (13)6.4.20 通过配置文件进行配置 (13)6.4.21 配置管理信息要求 (13)6.5网络监控和告警管理 (14)6.5.1 功能概述 (14)6.5.2 功能要求 (14)6.6故障处理 (19)6.6.1 功能概述 (19)6.6.2 功能要求 (19)6.6.3 网元指令通道要求 (19)6.6.4 任务调度服务 (19)1、工程网元不做预处理:对于设置有工程状态标示的网元不进行自动预处理,避免对正在工程中的网元正常工程调整产生影响。
(20)6.6.5 任务执行服务 (20)6.6.6 预处理任务管理 (20)6.6.7 自动预处理规则管理 (21)6.6.8 预处理结果监控 (21)6.6.9 预处理查询 (21)6.6.10 预处理结果推送 (22)6.7维护作业计划 (22)6.7.1 功能概述 (22)6.7.2 功能要求 (22)6.8信令检测与分析 (24)6.8.1 功能概述 (24)6.8.2 功能要求 (24)6.8.3 电路质量监测与分析 (24)6.8.4 端到端路径性能监测与分析 (24)6.8.5 消息/信令跟踪功能 (25)6.9性能数据采集与分析 (26)6.10功能概述 (26)6.11功能要求 (26)6.11.1 性能数据采集要求 (26)6.11.2 统计分析 (32)7业务管理 (34)7.1业务配置 (34)7.2功能概述 (34)7.3功能要求 (34)7.3.1 综合激活 (34)1) 用户状态查询 (34)2) 用户开销户 (35)3) 业务变更 (35)4) 异常单的处理(卡单、不成功的单) (35)5) 可查询工单的操作结果。
网间主叫号码传送规范
网间主叫号码传送规范一、概述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的规范是从2002年开始制定的,至今信息产业部已经颁布了3个标准文件,即《关于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一》、《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二》。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主要是保证网间呼叫的计费、鉴权和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的提供等。
关于网路内的主叫号码的传送,在一个运营商运营时,主叫号码的传送主要是解决对主叫用户的计费。
由于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的需要,主叫号码的传送不仅用于计费,也为了传送到被叫端,在被叫的用户终端上显示主叫号码和跨网业务的鉴权等。
随着移动和固定网上的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的广泛提供,逐渐发现了主叫号码的显示非常不规范,例如主叫号码的显示有时含有一个“O”,有时含有多个“O”,有时还会含有多个长途区号。
考虑到主叫号码在网间业务中还用于鉴权和计费的结算,不正确的主叫号码传送不仅会影响主叫号码的正确显示,还会因主叫号码的传送混乱而导致计费的差错,给呼叫的拦截和网间的互联互通造成了障碍。
为了正确的传送网间的主叫号码和正确的显示主叫号码,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需进一步规范。
《关于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是信息产业部组织制定的网间互联互通的第一个规范。
此后,为了进一步规范国际来话呼叫、专用网与公用网之间主叫号码的传送,相继研究和制定了《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一》、《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二》。
二、网间主叫号码显示的规定《关于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中首先对主叫号码的显示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
2.1国内网间主叫号码显示的规定主叫号码显示是一种给被叫用户提供的补充业务,当有一个来话时可以在被叫的终端显示主叫用户的号码。
网间主叫号码的显示过去由于受所采用的信令的影响,不同的信令传送的主叫号码不一样。
例如,本地呼叫时规定在采用TUP信令时传送和显示的主叫号码为本地号码,在采用ISUP信令时传送和显示的主叫号码是长途号码,而且不管哪一种信令传送的主叫号码中都不带长途字冠“O”。
《电信服务规范》
《电信服务规范》电信服务规范文号:信息产业部令第36号发布日期:2005-3-13 执行日期:2005-4-20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八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4月20日起施行。
二??五年三月十三日第一条为了提高电信服务的质量,维护电信用户的合法权利,保证电信服务和监管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经营电信业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电信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为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电信服务时应当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是电信行业对社会公开的最低承诺,同时适用于单一电信业务网或多个电信业务网共同提供的电信业务。
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电信服务,应当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服务质量指标和通信质量指标。
本规范所称服务质量指标,是指反映电信服务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程度的,主要反映非技术因素的一组参数。
本规范所称通信质量指标,是指反映通信准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反映技术因素的一组参数。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以下简称信息产业部)组织制定全国的电信服务规范,监督检查电信服务规范在全国的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通信管理局)监督检查电信服务规范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
本规范中,信息产业部和通信管理局统称为电信管理机构。
第五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制定本企业的企业服务标准,电信业务经营者制定的企业服务标准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六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电信服务工作。
第七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并按规定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向电信管理机构报告,同时向社会通报本企业服务质量状况。
发生重大通信阻断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规定的要求和时限向电信管理机构报告。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对所有与事故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和书面记录至少保存六个月。
第八条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电信服务时,应公布其业务种类、服务时限、资费标准和服务范围等内容,并报当地通信管理局备案。
电信用户服务知识手册核心网(10000)
电信⽤户服务知识⼿册核⼼⽹(10000)电信⽤户服务知识⼿册核⼼⽹篇⽬录第⼀⽇常投诉专题⼀、⽤户⾏为类1、呼叫转移类2、免打扰类3、短信⿊名单类⼆、交换⽹络类1、位置信息更新不及时类2、设备配合类3、鉴权不过类4、主被叫颠倒类三、炫铃标准类四、终端类1、机卡⼀体的商话机2、三⽅通话时终端不⽀持3、酷派等部分款式⼿机归属地显⽰不正确4、多普达机卡⼀体机不能漫游5、⼿机设置问题五、号百问题类1、号百短信延迟2、号百提⽰不正确3、短信提⽰问题六、IVPN、VPN类1、⽤户开通VPN后不能使⽤2、VPN漫游出去使⽤不畅七、营帐系统类、CRM⽀撑⼯单类1、开户/补卡后不能使⽤2、前后台⽤户状态不⼀致第⼆CDMA上⽹投诉专题第三国际漫游开通使⽤流程第⼀⽇常投诉专题⼀、⽤户⾏为类1、呼叫转移类:1)遇忙转移:现象:⽤户占线时,别的⽤户接听或提⽰号码错误原因:⽤户做了遇忙呼叫转移⾄别的号码或者转移号码有误解决办法:取消遇忙呼转,*900激活办法:*90+转移的号码2)⽆应答或关机转移;现象:⽤户不接听电话或⼿机关机、电池没电、不在服务区、⽆信号时别⼈接听或者提⽰号码错误原因:⽤户做了⽆应答或关机呼转⾄别的号码或错误的号码解决办法:取消⽆应答或关机转移,*920激活办法:*92+转移的号码3)⽆条件转移:现象:⽤户接听不到任何电话,但主叫正常原因:⽤户做了⽆条件呼转解决办法:取消⽆条件呼转*720激活办法:*72+转移的号码4)取消所有呼叫转移:*7302、免打扰类现象:⽤户在正常开机空闲的情况下提⽰关机或者暂时⽆法接通原因:⽤户开通了免打扰解决办法:⼿机拨*800去活免打扰激活办法:⼿机拨*80激活免打扰3、短信⿊名单类现象:⽤户接收不到或者不能给某些⽤户发短信原因:⽤户发送了不良短信或者短时间内发送⼤量短信解决办法:地市客服派送⼯单到济南联系短信中⼼,短信中⼼解封。
建议:1、⽤户不要发送不良短信2、确有⼤量短信要发时先发10条,5分钟后再发其他不良短信定义:反党反共,淫秽下流,垃圾⼴告第⼆、交换⽹络类1、位置信息更新不及时类现象:⽤户在漫游地或者漫游回来不能正常主叫或不能正常被叫原因:⽤户登陆信息有误,未及时更新VLR位置解决办法:⾸先由营帐系统查看⽤户状态,是否正常⽋费,漫游权限是否受限等,如果⼀切正常,机房查询⽤户登陆位置,是否与⽤户当前所在位置⼀致,为⽤户做位置更新,⽤户重新开关机后即可以正常使⽤。
中国电信大客户网管系统规范
本地网《大客户业务质量实时监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为提升中国电信大客户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中国电信的市场整体竞争能力,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可管理型业务的需求,中国电信部分省公司在相应的本地网进行了有关客户网管类系统的建设试点。
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类和试点单位系统的研究,集团统一定义大客户网管类系统为《大客户业务质量实时监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系统主要以客户和业务为管理中心,通过提取相关的业务告警信息,匹配端到端的客户信息,从而实现客户租用业务的拓扑、性能、质量等的管理,并实现授权客户的WEB或其他形式的客户端展示功能。
系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监视电信侧设备的系统,另一类系统监视的范围延伸到用户内网和应用,本指导意见主要侧重于指导第一类系统的建设。
一、系统建设原则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系统建设的目标要围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改善大客户服务、拓展大客户业务、增长利润空间、快速响应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展开。
(二)系统的建设要根据各地的大客户市场需求情况自行决定,需求旺盛的本地网可以建设,需求不大的本地网可以不建,实事求是地按照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市场竞争的需求进行,避免系统的盲目建设。
(三)系统的建设要符合中国电信CTG-MBOSS OSS的整体规范和要求以及本地网IT系统的规划。
(四)系统建设时,要考虑与专业网管系统、综合告警系统、故障单系统、资源系统等的接口。
(五)系统的使用可根据本地网的实际情况,先期以带宽型业务入手,结合面向大客户的网络维护队伍共同考虑实施。
二、系统部署模式系统按集团、省两级架构进行部署,省层面系统的建设依据需求不同可采取两种建设模式:✓省集中模式:本地网不单独建设系统,以省为单位集中建设一套系统,并提供给本地网使用。
省级系统承担接应集团监视系统和省内大客户监视的功能。
适应于客户需求不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北方公司各省。
✓本地网自建模式:本地网需要单独建设系统,在省会城市本地网实现省内本地网系统的会聚,完成省内跨本地网的客户监视和集团客户的接应;适用于客户需求旺盛的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
{业务管理}移动固网融合智能业务的维护探讨
(业务管理)移动固网融合智能业务的维护探讨基于软交换架构的移动固网融合智能业务的维护探讨壹、前言自中国电信于2008年10月正式接收CDMA网络且随后推出“天翼”业务以来,各类固网和移动融合的智能业务相继出现。
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是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电信提出的于政企客户和家庭方面提供固网和移动融合的产品,也是电信突破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效途径。
全业务运营下的固网和移动融合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资费套餐、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等各方面的融合,这对电信的运营支撑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本文仅从浙江电信本地网的实际网络出发,阐述基于软交换架构的CDMA和固网核心网的网络架构,分析了融合于俩网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类融合智能业务及其业务流程特点,剖析了实际维护中存于的对于移动固网融合的智能业务的维护难点,且就此提出需要加强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对C网的业务支撑水平。
二、移动和固网核心网架构1.移动电路域核心网随着中国电信业重组的大幕开启,中国电信于收购中国联通CDMA后快速开展CDMA新核心网网络的建设。
新建设的CDMA核心网网络采用软交换网络架构,传统电路域中的MSC演变为移动软交换中心MSCe、媒体网关MGW。
浙江电信于CDMA核心网电路域中对壹些本地网采用华为移动软交换设备,其基本网元包括CSOFTX3000和于UMG8900。
CSOFTX3000采用软交换技术,是LMSD网络的MSCe实体,实现了控制和承载的分离,和UMG8900联合,承担CDMA核心网络交换和网络控制功能,于网络中同时承担VMSC、VLR、SSP、IP、GMSC和TMSC的作用。
UMG8900具有STP和SG功能,可作为核心网的内置信令转接点LSTP。
浙江电信新建的CDMA电路域核心网采用大本地网方式,于省会中心城市集中建设多套软交换MSCe,而各本地网分别设置壹套或多套MGW。
对于本地网而言,其移动软交换网络架构大致如图(1)左侧所示,图(1)左侧是浙江电信台州分公司本地网的示意图。
YDT1157.2-2002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2报批稿)讲解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XXXX-200X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2)The Requirements for sending Calling Party Numberbetween networks(Supplementary II)(报批稿)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T XXX-2002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和定义 (1)4 传送的补充要求 (1)4.1 对主叫用户号码参数的地址性质的要求 (1)4.2 国内对国际局主叫号码发送的格式规定 (2)4.2.1 国际去话呼叫时的主叫用户号码传送 (2)4.2.2 国际去转话呼叫时的主叫用户号码传送 (3)4.2.3 国际来话呼叫时的主叫用户号码传送 (3)4.3 对于国际局标识码的处理 (4)4.4 对国际交换机设备能力要求 (4)4.5 对PABX和支局或专网的主叫号码传送要求 (4)4.5.1 对于PABX和支局传送主叫号码的要求 (4)4.5.2 专网设备的传送主叫号码的要求 (5)YD/T XXX-2002前言本标准是制定是YD/T 1157-2001《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的系列标准之二,本标准是对YD/T 1157-2001《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和YD/T 1157.1-2002《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1)》对的补充。
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增加了对网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的地址性质表示语、国际来转话呼叫的主叫号码传送方式和格式、交换设备的处理能力的说明,并对在专网和PABX(或支局)与PSTN之间传送的主叫号码进行了明确。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龚双瑾吕军续合元王彦YD/T XXX-2002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2)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网间主叫号码传送过程中对地址性质表示语的编码要求,国际来转话呼叫的主叫号码传送方式和格式要求、国际交换设备对主叫用户号码传送的处理功能,以及在专网和PABX(或支局)与PSTN之间传送的主叫号码要求。
单位内部认证AFC专业考试(试卷编号211)
单位内部认证5G基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61)1.[单选题]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中,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属于( )A)固定通信业务B)移动通信业务C)卫星通信业务D)数据通信业务答案:A解析:2.[单选题]NR 中下行 HARQ最多可以配置多少个进程( )A)2B)4C)8D)16答案:D解析:3.[单选题]以下哪个网元可以提供统一数据库,存放用户的签约数据等功能?A)NRFB)UDMC)AMFD)NSSF答案:C解析:4.[单选题]天馈线接地和主机壳接地分别是为了( )A)防雷、参考电平B)防雷、防静电C)防静电、参考电平D)防静电、防雷答案:B解析:5.[单选题]NGM容器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站NG口协议处理容器B)处理UE的信令连接功能C)用于检查基站的AAU输出功率D)docker平台容器6.[单选题]NR网络出现重叠覆盖会对网络产生什么影响( )A)掉话率较高B)切换成功率较低C)切换次数增加D)网络质量表好答案:C解析:7.[单选题]Sub3G~Sub6G最大SS/PBCH BLOCK数目为()个A)4B)8C)32D)64答案:B解析:8.[单选题]假设子载波带宽为30KHz,则每个子帧1毫秒会有多少个时隙?()A)2B)60C)1D)4答案:A解析:9.[单选题]可用PRB的子载波0相对于Point A的偏移是以下哪个( )A)offsetToPointAB)ssb-SubcarrierOffsetC)offsetToCarrier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10.[单选题]EN-DC情况下,UE的RRC状态是由( )决定的A)MCGB)MNC)SCGD)SN答案:B解析:A)相同的概念B)完全不同的概念C)不同维度,相互协同D)相同维度,相互协同答案:C解析:12.[单选题]5G可以配置的PCI有( )个A)504B)512C)1008D)1024答案:C解析:13.[单选题]在云计算的安全需求中,用户处在哪一层( )A)接入层B)能力层C)管理层D)外部层答案:A解析:14.[单选题]无源光网络(PO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和光网络单元(ONU)组成,一般采用拓扑结构( )A)总线型B)星型C)树型D)环型答案:C解析:15.[单选题]LTE测量NR,测量的基本单位是()A)BeamB)PLMNC)小区D)载波答案:A解析: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17.[单选题]以下信道或信号可以进行静态功率控制的是?A)PBCHB)SSC)CSI-RSD)PDCCH答案:D解析:18.[单选题]在NSA DC的架构下,用户移动到邻近的gNodeB时一般会触发以下哪个流程( )A)主站释放流程B)辅站释放流程C)主站变更流程D)辅站变更流程答案:D解析:19.[单选题]关于NR系统带宽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FR1频段下,任何频带都能支持100MHz带宽B)FR1频段下的最大带宽为273RBC)FR2频段下只有120kHz的子载波带宽能够支持400MHz小区带宽D)FR2频段下的最大带宽为264RB答案:A解析:20.[单选题]下列关于SR的说法错误的是( )A)SR流程的目的是为UL-SCH上的新传数据(不是重传数据)申请资源B)处于任何状态的UE都可以发送SRC)每个SR的配置可以关联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又可以映射多个零个或者一个RRC配置的SR的配置。
基于统一IMS(第二阶段)的业务技术要求基本呼叫和补充业务
计划起止时 间
2014-6 至 2015-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加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国内 IMS 网络的部署和移动数据网络带宽的增加,实现了核心网全 IP 化和业
务承载能力的增强。为了满足基本呼叫业务演进要求,运营商和设备商提出了 LTE
网络下的基本呼叫和补充业务;基本呼叫业务分为语音呼叫和视频呼叫两类,能够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基于统一 IMS 的基本呼叫和补充业务系统架构; 基本呼叫及其必选补充业务的信令、传输协议要求; 基本呼叫及其必选补充业务的信令流程(引用和新增); 终端要求; 媒体编码要求; 业务管理要求(业务开通、计费、网管等); 其它技术要求。
1. 国际标准研究情况概述: 3GPP 和 GSMA 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了一系列 VoLTE 基本呼叫相关的技术标准 和漫游、互通、计费等规则并正在进一步完善。本项目参考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 准。 3GPP 涉及基于统一 IMS 的基本呼叫及其补充业务的标准包括(未包含全部): TS 23.167:规定了 IMS 紧急呼叫。 TS 23.203:规定了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 TS 23.216:规定了 SRVCC 相关技术内容。 TS 23.237、TS 24.237:规定了业务连续性方面的内容。 TS 24.604/605/606/607/608/610/611/615/623:规定了基本呼叫的补充业务。 TS 26.071/073/090/093/103/104/171/173/190/193/204:规定了语音编解码相 关的内容。 TS 26.114:规定了基本呼叫的媒体处理和交互相关内容。 TS 24.628:规定了 IMS 通信业务的基本过程。 GSMA 涉及基于统一 IMS 的基本呼叫及其补充业务的标准包括: IR.92:规定了 IMS 语音呼叫和短信相关内容。 IR.94、IR.39:规定了 IMS 视频呼叫相关内容。 IR.65、IR.67、IR.88:规定了 LTE 漫游相关内容。 2. 国内标准研究情况概述: CCSA 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基于统一 IMS 的基本呼叫及其补充业务相关的技术标准,主 要包括如下内容(未包含全部): YD/T 1929-2009:规定了 IMS 的需求。 YD/T 1930-2009:规定了 IMS 组网总体技术要求。 YD/T 1931-2009:规定了呼叫前传类业务。 YD/T 1932-2009:规定了号码识别显示及限制类业务。 YD/T 1933-2009:规定了 IP CENTREX 业务。 YD/T 2007-2009:规定了 IMS 功能体系架构。 YD/T 2008-2009:规定了多媒体彩铃业务。 YD/T 2009-2009:规定了个性化振铃音业务。 YD/T 2010-2009:规定了多媒体会议业务。 YD/T 2011-2009:规定了呼叫等待与呼叫保持业务. YD/T 2013-2009:规定了恶意呼叫追踪和匿名呼叫拒绝业务。 YD/T 2295-2011:规定了点击拨号业务。 YD/T 2541-2013:规定了紧急呼叫业务的技术要求。 目前,CCSA 已有 IMS 业务规范均未针对 VoLTE 业务考虑相关技术细节。CCSA 还缺 少针对基于统一 IMS 的基本呼叫及其补充业务的技术要求,以指导设备商业务产品 的研发及运营商对业务提供的部署,该技术要求具体内容将尽量直接引用以上 CCSA 已完成和正在讨论的规范。
呼叫中心灾难备份服务介绍
备服务授权热线进行身份验证。在签订
合同时,与客户约定传真通知单上的单 位公章、客户授权人(具有启用客户呼 叫中心灾备服务权限的授权人)的相关 身份信息和验证密码,作为身份验证信 息。
政企客户网运支撑中心
呼叫中心灾难备份服务
• 注意事项 1、呼叫中心灾备切换及回切服务起始时间为客户身份验证通过的时
间;结束时间为测试验证成功后电话通知客户的时间(不含客户对验 证成功的确认时间)。结束时间与起始时间的差值为呼叫中心切换时 间和回切时间。 2、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内,提供切换和回切时间均不超过60分钟, 留给集团NOC等切换操作岗位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切换的电话区 号不大于20个;每增加1个电话区号,增加30秒钟。 3、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外(17:30-8:30)及节假日,提供切换和回 切时间均不超过120分钟,留给集团NOC等切换操作岗位的时间应不少 于60分钟,切换的电话区号不大于30个;每增加1个电话区号,增加 30秒钟。 4、在呼叫中心切换服务中,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客户出现故障 的主用呼叫中心语音话务量切换到一个或多个备用呼叫中心,每增加 一个备用呼叫中心,切换或回切时间相应增加30分钟。
2
3
4
政企客户网运支撑中心
呼叫中心灾难备份服务 业务管理
(一)、中国电信“呼叫中心灾备服务”由集团、省和本地网负责经营管理。 (二)、集团市场部负责资费的核定和备案;集团政企客户事业部负责产品开发 及管理、销售管理;集团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负责“呼叫中心灾备服务” 的具体操作及实施管控;集团企业信息化部负责电子工单实现及IT支撑。 (三)、各省负责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呼叫中心灾备服务”业务管理办法, 并制定实施细则,指导各本地网的营销、推广工作;设立呼叫中心灾备 服务授权热线。 (四)、各本地网负责“呼叫中心灾备服务”业务在辖区内的营销、推广等工作; 原则上不单独设立灾备服务授权热线,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客户需要单独 设立。 (五)、提供备用呼叫中心服务的各中国电信外包呼叫中心所在地的电信分公司, 负责共享式呼叫中心平台和座席等资源的开通、运营管理和售后维护 (含演练)等相关工作,并提供售前支持。
中国电信支持VoLTE的IMS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e)GUSSs包含GBA_U情况下的密钥选择信息,NAF的标识和授权信息。
f)
g)GUSS应包含给BSF使用的参数:用户的UICC的类型、用户密钥生命周期、GUSS最后被修改的时间戳。
h)
i)用户使用USIM卡时,支持S6a接口向EPC HSS获取鉴权信息,USIM用户的补充业务配置及鉴权流程如图3所示,IMS HSS通过AIR、AIA消息向EPC HSS获取鉴五元组。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洁 马金兰李文苡张凝昊 彭莉
本标准于2016年01月首次发布。
中国电信
1
2
本标准在原有《中国电信IMS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根据VoLTE业务的特点对涉及的相关设备进行增补要求,涉及功能增补的网元包括I/S/P/E-CSCF、MMTel AS和MGCF等。此外,规定了新增的业务配置代理网关的功能要求。
VoLTE
MMTel AS提供的补充业务应满足GSMA IR.92的相关要求,具体要求参见中国电信《VoLTE补充业务技术要求》。
补充业务配置
MMTelAS应支持Ut接口对接NAF(AP)。支持HTTP协议和 XCAP协议。MMTelAS收到HTTP消息时,应确认用户是否已经通过鉴权,决定是否授权该用户对所请求资源的访问。
E.164号码
ICSCF
InterrogatingCSCF
查询-CSCF
IMS
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IP多媒体网络子系统
IMSI
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 Identifier
中国电信cdma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Q/CT 2032-2022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rface&Protocol in cdma2000 Core Network ofChina Telecom-SIP-I(V1.0)2008-07-14发布2008-07-14实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mùlù)前言 (4)1范围(FÀNWÉI) (1)2引用(YǏNYÒNG)标准 (1)3术语(SHÙYǓ)说明 (2)4ZZ接口涉及(SHÈJÍ)的网元及协议说明 (3)5通用要求 (3)6MSCE对SIP/SDP协议能力集的适配要求 (4)7音资源适配要求 (4)7.1总则要求 (4)7.2SIP消息对音资源行为的适配 (5)7.3提供E ALRY M EDIA实体的行为要求 (6)7.4接收E ARL Y MEDIA实体的行为要求 (6)基本信令适配 (6)特殊约定说明 (7)8编码协商说明 (7)9LMSD网络对SIP协议重叠发码的要求 (7)10会话建立后的周期更新(呼叫心跳) (8)11MSCE基本信令行为说明 (8)11.1主叫侧MSC E (8)11.2被叫侧网络MSC E (9)12切换行为说明 (10)12.1总体说明 (10)12.2定时器描述 (10)目标局 (10)主控局 (11)12.3切换过程实体行为说明 (11)主控局 (11)目标局 (11)13LMSD网络中的路由心跳功能 (12)13.1概述 (12)13.2设备状态 (12)State 1状态 (13)State 2状态 (13)13.3消息格式 (13)14其他 (14)14.1二次拨号(BŌ HÀO)信息传送 (14)14.2SDP中P TIME参数(CĀNSHÙ)约定说明 (14)附录(FÙLÙ) A:SIP几个(JǏɡÈ)主要METHOD及参数要求(YĀOQIÚ)(规范性附录) (15)A.1INVITE消息 (15)A.2ACK (15)A.3BYE (16)A.4CANCEL (16)A.5OPTIONS (16)A.6INFO (17)A.7PRACK (17)附录B RFC 3261: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规范性附录) (18)附录C RFC 3262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规范性附录) (29)附录D RFC3264: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THE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RFC3264](规范性附录) (30)附录E RFC 2976:THE SIP INFO METHOD(规范性附录) (32)附录F RFC3311 THE SESSION INITIA TION PROTOCOL (SIP) UPDATE METHOD (33)附录G LMSD 网络中SIP重叠发码程序技术实现(资料性附录) (34)附录H 信令流程示例(规范性附录) (35)H.1 基本呼叫 (35)成功呼叫建立 (35)正常呼叫释放 (41)失败呼叫 (42)H.2 补充业务 (45)呼叫前转(无条件前转) (45)呼叫前转(无应答前转) (46)呼叫前转(寻呼无响应前转) (46)呼叫前转(遇忙前转) (47)主叫号码显示 (48)主叫号码显示限制 (49)H.3 切换流程 (50)H.4 会话建立后,呼叫周期更新 (51)H.5 定时器 (52)消息定时器 (52)200消息的定时器(等待ACK消息) (53)前言本标准(biāozhǔn)是中国电信CDMA核心网络接口协议(xiéyì)系列(xìliè)技术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biāozhǔn)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1)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héxīn)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1x A接口协议规范(2)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移动应用部分(MAP)(3)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分组域协议(4)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5)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MNPG NPI接口协议规范(6)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MNPG SPI接口协议规范(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OMC北向接口协议规范(8)中国电信cdma2000 HRPD Rev.A设备总体技术规范—A接口技术分册本标准是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主要定义了cdma2000 LMSD网络ZZ接口上各SIP实体的基本行为及通用规则。
IMS网络真实主叫号码端到端传递技术要求
IMS网络真实主叫号码端到端传递技术要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一一年九月目录1、功能需求 (1)2、技术方案 (1)3、对IMS网络各设备的新增功能要求 (2)3.1 主叫P-CSCF (2)3.2 主叫S-CSCF (2)3.3 提供主叫号码变换服务的AS (2)3.4 主叫侧其他AS(包括IM-SSF) (3)3.5 BGCF (3)3.6 MGCF (3)3.7I-CSCF (4)3.8被叫侧的S-CSCF (4)3.9被叫侧的前转业务AS (4)3.10被叫侧的其他AS (4)3.11被叫侧的P-CSCF/AGCF (4)3.12CCF (5)1、功能需求目前在IMS的商用过程中,部分业务需要变换主叫的号码,例如“一机双号”将主叫号码改为另外一个号码;CENTREX业务将主叫号码改为小号。
虽然按照目前IMS网络的能力,直接变换主叫号码也能提供相关的业务,但是此时用户的真实号码就不再传递了。
这样在计费、管理、业务提供等方面会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需要在提供显示号码的同时也提供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目前IMS网络中目前不具备同时传递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和显示号码的功能。
3GPP定义的P-SERVER-USER参数只能在主叫侧、被叫侧单独作用,并不能满足真实主叫号码端到端传送的需求。
2、技术方案在IMS SIP协议中增加私有扩展头域“P-Calling-Party-ID”,与已有的头域“P-Asserted-Identity”配合使用。
新的SIP头域“P-Calling-Party-ID”携带主叫的真实号码,用于主叫号码发生变换的场景。
IMS原有的“P-Asserted-Identity”头域,在任何场景下都应存在。
主要方法描述如下:●当主叫不需要变化号码时,头域“P-Asserted-Identity”表示主叫的真实号码,也表示主叫的显示号码。
此时不需要携带头域“P- Calling -Party-ID”。
电信云计算对核心及接入设备要求
电信云计算对核心及接入设备需求云计算网络对核心和接入设备较传统网络有不同的要求,主要是由云计算下网络流量的特征决定的:➢部署规模大,资源更为集中,存在大量应用系统,保障业务连续性十分重要➢持续性的高流量,云计算网络是重载网,端口(服务器、网络设备)利用率长时间或持续性保持在50%以上➢流量是多方向性的:大量业务系统,各系统间协同工作(计算、查询、生成结果),内外部的纵向流量以及内部的横向流量都非常大,并且具有可变性.➢存在大量突发:大量不对称流量存在,高速端口→低速端口、多端口→单端口,在高负载情况下,碰撞和拥塞的几率大大增加。
针对上述特征,核心设备可靠性要求达到骨干路由器的水平。
这也是思科CRS—1、Juniper T1600、华为NE5000、中兴T8000等骨干路由器不约而同选择主控和交换分离架构的原因。
骨干路由器在两点间的带宽达到40G~80G.设备只有采用交换、控制分离的集群架构,才可以在如此高流量的情况下,实现骨干路由器不丢包,包括在主备引擎倒换的过程中。
现在,骨干网络才存在的海量转发,在云计算的环境中也出现了,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核心交换机架构也必然走与骨干路由器相同的道路-—-主控和交换分离、多级交换。
新架构的核心交换机不再单一的根据IP地址、MAC地址、Port号等元组采用HASH算法确定一个数据包选择固定的一条总线通道转发,而是将数据包定长切片经由多条通道送到出口重组。
这样即使在100%流量转发的情况下也不存在选路冲突,结合大的分布缓存空间,设备内部不会有任数据丢失.传统交换机几十毫秒的主控倒换在网络重载的情况下,大量丢包,造成众多TCP连接的重建,不断的重建反之又加重这种情况.新架构的核心交换机主控不参与数据转发,任意倒换都无丢包,同时多级交换网板相互保护也大大降低丢包概率.传统双引擎交换机在百度日本数据中心与腾讯深圳数据中心的早期网络中都遇到设备架构造成的问题.显示:传统双引擎交换机,端口统计的出流量峰值超过50%,则设备内部数据包转发冲突可能性就增加了,可以通过命令查看TxQ(发端口队列)是否存在突发丢包。
中国电信新一代呼叫中心(NGCC)接口规范(暂行版)
中国电信新一代呼叫中心(NGCC)接口规范ChinaTelecom NGCCInterface Specification(暂行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零七年一月目 录前 言 (4)1.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缩略语 (7)4.中国电信新一代呼叫中心(NGCC)体系架构及接口 (8)5.CTI—AGENT之间接口(A接口)规范 (9)5.1.A接口描述 (9)5.2.A接口要求 (9)5.2.1.属性 (9)5.2.2.方法 (10)5.2.3.事件 (21)6.IVR/MS—AS之间接口(D接口)规范 (36)6.1.D接口描述 (36)6.2.D接口对传真业务的补充定义 (36)7.CTI—IVR之间接口(B接口)规范 (38)7.1.B接口描述 (38)7.2.B接口要求 (38)7.2.1.IvrSignIn(初始化通讯底层) (38)7.2.2.IvrSignOut(退出通讯底层) (39)7.2.3.IvrGetEvent(事件通知函数) (39)7.2.4.IvrAnswer(给CTI发送呼叫请求指示消息) (40)7.2.5.IvrQueryCallData(查询呼叫数据) (40)7.2.6.IvrSetCallData(设置呼叫数据) (40)7.2.7.IvrRequestRouting(请求路由) (41)7.2.8.IvrTransfer(呼叫转移) (41)7.2.9.IvrAlternateCall(切换呼叫) (42)7.2.10.IvrReleaseCall(释放呼叫请求) (42)7.2.11.IvrClearConnection(释放连接请求) (42)8.CTI—多媒体GW之间接口(E接口)规范 (43)8.1.E接口描述 (43)8.2.E接口要求 (43)8.2.1.录音接口 (43)8.2.2.OBS接口 (45)8.2.3.多媒体接入接口 (48)9.SOFTACD—CTI之间接口(CSTA接口)规范 (51)9.1.协议功能定义 (51)9.2.业务流程图 (53)9.2.1.呼叫路由,有座席空闲的情况 (53)9.2.2.呼叫路由,座席全忙的情况 (54)9.2.3.呼叫路由,座席全忙,路由请求排队后,产生座席空闲的情况 (55)9.2.4.来电应答 (56)9.2.5.外线挂断 (56)9.2.6.坐席本方挂断 (57)9.2.7.外拨空闲用户或空闲外线成功 (57)9.2.8.外拨忙用户或无效号码失败 (58)9.2.9.坐席保持 (58)9.2.10.坐席取回话路(接回) (59)9.2.11.坐席发起咨询,被咨询方空闲 (60)9.2.12.坐席发起咨询,被咨询方忙或无效号码 (61)9.2.13.咨询后接回 (62)9.2.14.咨询后转移 (63)9.2.15.咨询后会议 (64)9.2.16.多方通话时,删除连接 (65)9.2.17.单步转移 (65)9.2.18.单步会议 (66)9.2.19.转接话路 (66)9.2.20.二次拨号 (67)10.SIP协议规范 (68)10.1.协议消息的参数要求 (68)10.1.1.invite (68)10.1.2.ACK (69)10.1.3.BYE (69)10.1.4.CANCEL (69)10.1.5.REGISTER (70)10.1.6.OPTIONS (70) (70)10.1.8.PRACK (71)附录 呼叫流程 (72)1.语音业务流程(人工) (72)2.语音业务流程(自动) (73)3.传真业务流程(收取) (74)4.传真业务流程(发送) (75)5.多媒体业务流程(人工) (76)6.多媒体业务流程(自动) (77)7.个人通信助理自动处理流程 (78)8.自动转人工呼叫流程 (79)9.人工转自动呼叫流程 (80)10.人工转自动,再转回同一人工呼叫流程 (81)前 言本标准主要应用于规范和指导中国电信新一代呼叫中心系统平台的建设。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015年试行版)上册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上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15年编写工作组名单:组长:孙小红总编:谌刚主编:高柏峰、张赛编写人员:刘悦、邓勇、刘阳、祁峰、王超、姜松、王燕川、刘大方、宫云萍、周平利、李文云编审人员:李屹寰、解文旭、毛东峰、高柏峰、李向东、朱挺、张赛、张勇、荣革、朱建群、严国忠、陈园、靳勇目录总则 (1)第一章维护组织 (3)第一节组织架构 (3)第二节维护职责 (3)第三节岗位职责 (11)第四节维护费用 (13)第二章基本作业制度 (15)第一节通用制度 (15)第二节远程维护制度 (31)第三节现场维护制度 (35)第三章网络运行维护管理 (45)第一节网络运行调度 (45)第二节网络调整和割接 (46)第三节数据管理制度 (48)第四节网络优化流程 (58)第五节版本管理流程 (65)第六节网络质量管理 (79)第七节互联互通管理 (81)第八节代维管理制度 (83)第四章客户服务 (89)第一节服务概述 (89)第二节业务支撑 (90)第三节申告处理 (97)第四节事件处理 (100)第五节服务质量 (106)附录 (110)附表一:移动核心网逻辑资源数据变更申请表 (110)附表二:软件版本需求汇总表 (111)附表三:软件版本入网测试申请表 (113)附表四:软件版本现网试验申请表 (114)附表五:软件版本现网试验评估报告 (115)总则第1条为加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保障移动通信网高效稳定运行,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和客户需求,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法规、标准和规定,结合中国电信现行运行维护管理体制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要求制定本运行维护管理规程。
第2条本规程是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各级网络运行维护部门(下文简称维护部门)应遵守并按其要求执行。
第3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电信CDMA、EVDO、LTE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核心网、信令网和业务平台等)的运行维护工作。
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业务规范
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业务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目录第一章总则 (3)1.1编制本业务规范的目的 (3)1.2电信热线的定义 (3)1.3电信热线的建设原则 (3)第二章电信热线业务架构 (4)2.1电信热线的业务定位 (4)2.2电信热线业务范围 (4)2.3电信热线服务台 (5)2.4电信热线与专业特服的业务关系 (5)2.5电信热线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7)第三章电信热线业务的功能要求 (8)3.1业务功能模型 (8)3.2接入功能 (9)3.3导航功能 (9)3.4服务功能 (10)3.5呼叫处理功能 (13)3.6管理功能 (13)第四章电信热线业务处理流程 (16)4.1电信热线业务处理形式和处理操作分类 (16)4.2电信热线业务处理总流程 (17)4.4电信热线分类业务处理流程 (20)第五章管理规则 (35)5.1业务管理规则 (35)5.2业务处理规则 (38)第六章电信热线总体技术要求 (39)6.1系统技术路线 (39)6.2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39)6.3交换联网要求 (39)6.4数据联网要求 (40)6.5排队系统功能要求 (40)6.6业务适应性要求 (40)6.7扩容与升级要求 (40)6.8硬件设备技术要求 (41)6.9软件系统性能要求 (41)第七章电信热线的生产组织 (43)第八章电信热线建设步骤 (44)第九章附则 (45)第一章总则1.1 编制本业务规范的目的为适应电信业务发展和全方位面向客户的多元化服务的需要,尽量缩短电信业务代表与客户间的距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客户使用电信业务,改善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必须对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简称“电信热线”)的建设进行规范化。
本规范对电信热线的定义、功能要求、业务范围、业务处理流程、管理规则、技术要求等等作出了统一规定,是编制电信热线技术规范和全国各地建设电信热线的指导性依据。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V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V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V2.2中国电信股份2020 年 3月目录1 文档说明 (6)1.1 编写目的 (6)1.2 适用范畴 (6)1.3 起草单位 (6)1.4 说明权 (6)1.5 版权 (6)2 综述 (6)2.1 目标 (6)2.2 内容说明 (7)2.3 参考文档 (7)2.4 符号和缩略语 (8)3 性能及统计指标 (8)3.1 MMS互联网关统计[删除] (8)3.2 MMS统计 (8)3.2.1 MMSC系统配置 (8)3.2.2 MMS业务KPI统计 (12)3.2.3 MMS业务量统计 (14)3.2.4 MMS业务量分省/地区统计 (15)3.2.5 MMS业务成功率统计 (15)3.2.6 MMS业务成功率分终端统计 (16)3.2.7 MMS业务流量统计 (17)3.2.8 MMS业务流量分布统计 (17)3.2.9 MMS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18)3.2.10 MMS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19)3.2.11 MMS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19)3.2.12 MMS业务量用户分布统计 (20)3.2.13 MMS邮件收发业务统计 (21)3.2.14 MMS邮件发送业务统计 (21)3.2.15 MMS邮件接收业务统计 (22)3.2.16 MMS增值业务统计 (23)3.2.17 SP的MMS分省/地区业务统计 (24)3.2.18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25)3.2.19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25)3.2.20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26)3.2.21 注册终端型号数量排名统计(可选) (26)3.2.22 终端收发消息成功率统计指标组(可选) (27)3.2.23 MMS业务成功率报表统计 (27)3.2.24 用户数统计 (29)3.3 MMS接口消息成功率统计 (30)3.3.1 MMS接口配置 (30)3.3.2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1)3.3.3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2)3.3.4 MM3接口Email Server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3)3.3.5 MM3接口Email Server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3)3.3.6 MM4接口互连MMSC消息成功率(作为发送方)指标组 (34)3.3.7 MM4接口互连MMSC消息成功率(作为接收方)指标组 (34)3.3.8 MM7接口VASP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5)3.3.9 MM7接口VASP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6)3.3.10MM1接口短信直连通知消息下发成功率指标组 (36)3.4 彩信拦截和监控(可选) (37)3.4.1 门限配置 (37)3.4.2 关键字配置 (37)3.4.3 性能 (38)3.5 关键性能指标要求 (38)3.5.1 关键性能指标接口方式 (38)3.5.2 关键性能指标 (38)3.5.3 关键性能指标补采要求 (39)3.5.4 性能数据完整性检查 (40)4 监视功能要求 (40)4.1 告警信息上传接口方式 (40)4.2 告警信息过滤 (41)4.3 告警信息 (41)4.4 告警同步 (43)5 业务配置功能要求 (43)5.1 激活功能 (43)5.2 关键业务信息配置功能 (43)5.2.1 系统黑名单配置接口 (43)5.2.2 用户级黑名单配置接口 (45)5.2.3 垃圾监控策略配置接口 (45)5.2.4 主题封堵策略配置接口 (47)6 安全功能要求 (48)7 查询功能要求 (48)7.1 系统黑名单查询接口 (48)7.2 用户级黑名单查询接口 (49)7.3 垃圾监控策略查询接口 (50)7.4 主题封堵策略查询接口 (51)7.5 彩信中心彩信业务配置查询接口 (52)8 北向接口性能要求 (53)8.1 标准、开放 (53)8.2 可扩展性 (53)8.3 多元化 (53)8.4 可靠性 (54)8.5 接口处理能力 (54)8.5.1 实时性 (54)8.5.2 并行处理能力 (54)8.5.3 响应时刻 (54)8.6 版本的稳固性 (54)9 话单采集要求 (54)9.1 话单采集数据格式及接口要求 (55)9.1.1 多媒体消息纪录数据采集上传接口要求 (56)9.1.2 多媒体消息纪录文件定义和命名规范 (56)9.1.3 完整性核查通知功能 (57)9.2 多媒体消息中心话单数据采集项目定义 (58)9.3 话单文件记录对应关系 (59)9.3.1 中兴彩信中心 (59)9.3.2 华为彩信中心 (60)9.3.3 上海贝尔彩信中心 (61)10 附录 (61)10.1 附录一:编制人员名单 (62)10.2 附录二:KPI/KBP命名规则 (62)10.2.1 指标集定义 (62)10.2.2 KBP/KPI编码 (63)10.3 附录三: FTP接口约定 (67)10.4 附录四:配置性能统计与监视功能接口格式约定 (68)10.5 附录五:响应码对比表 (68)10.6 附录六:采集文件以及采集文件夹的定义 (68)10.6.1 中兴彩信中心 (68)10.6.2 华为彩信中心 (71)10.6.3 上海贝尔彩信中心 (78)文档版本记录文档变更记录1文档说明1.1编写目的本规范是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的一个分册,结合CTG-MBOSS的总体框架和各目标系统的规划,充分考虑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与MMSC平台的接口要求,为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与MMSC平台集成接口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差不多的技术原则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地呼叫
图8骨干智能网业务—本地呼叫
LS1-L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本地电话号码”
LSS1-H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HSS1-L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本地电话号码”
LSS1-L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本地电话号码”
注:如HSS1-LSS1为独立中继群(单区号),由HSS1负责吃掉本地呼叫的主叫号码前“长途字冠+本地区号”;如HSS1-LSS1为混合中继群(多区号),则由LSS1负责吃掉本地呼叫的主叫号码前“长途字冠+本地区号”。
业务台是指提供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等业务功能的物理或虚拟实体,经主管部门批准,业务台外呼时可以使用与呼入号码相同的主叫号码进行呼出,向用户显示的主叫号码为业务台的业务号码(如4008xxxxxx)。
网内对于主叫号码为4008xxxxxx发起的呼叫,要求发端送出4008主叫号码,其他网元均透传处理,直接向被叫用户显示。
受端入网
图6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受端入网)
GW1-L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LSS1-L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4
图7移动用户间的呼叫
MSCe1-TMSCe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HSS2-LS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LSS2-GW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GW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4
发端入网
图5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发端入网)
GW1-L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QCT 2549-2013
中国电信IMS网络号码传送技术要求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GMSCe
GatewayMobileSwitching CenterElement
网关移动软交换中心
GW
Gateway
关口局
HSS
Access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TMSCe1-H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HSS1-HS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HSS2-TMSCe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TMSCe2-MSCe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LSS2-L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为“国际字冠+国际局标识码”,
或“国际字冠+国际有效号码”,
或“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或“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注:国际局际专方向出现国内有效号码是因为国内移动用户国际漫游到境外呼叫国内用户,或国内固网用户呼叫国内移动用户,但该用户国际漫游在境外且激活遇忙、无应答前转至国内用户所致。
4
由远端MGCF按照主叫号码传送规范进行规范处理,将主叫号码调整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或“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4
回拨通业务
回拨通业务向本地网端局落地呼叫时,可以在异地手机主叫号码前插“长途字冠0”。
但回拨通业务不能影响DC1软交换,拨打骨干智能网、长途前转进入DC1软交换的移动主叫号码前不得前插“长途字冠0”。
LSS1-H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HSS1-HS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HSS2-LS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LSS2-L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移动网号+H0H1H2H3ABCD”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
YD/T 1157.1-2002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1)
YD/T 1157.2-2003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2)
YD/T 1157.3-2005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补充件3)
YD/T 1128-2001
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主、被叫号码传送暂行规定
移动软交换中心
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
TMSCe
GatewayMobileSwitching Center
网关移动软交换中心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
VMSCe
VisitMobileSwitching CenterElement
LSS1-GMSCe原被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B用户的本地电话号码”
GMSCe-VMSCe原被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B用户的国内有效号码”
移动用户呼转至固定用户(发端入网)
图13移动用户呼转至固定用户(发端入网)
VMSCe-GMSCe原被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B用户的国内有效号码”
GMSCe-LSS1原被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B用户的国内有效号码”
IVPN
1)若主叫号码为0600+短号码(国内有效号码),由被叫落地侧汇接局吃掉0600;
2)若主叫号码为短号码(用户号码),则各网元进行透传处理。
3) IVPN短号显示与同振、ECP业务互斥(短号不允许在网间传送)。
400
根据金融、保险行业相关标准及工信部相关规范要求,企业呼叫中心应能实现外呼用户时,在所有被叫用户的终端上主叫号码统一显示为呼叫中心自有业务号码(如4008、95等业务号码)。
漫游移动软交换中心
4
主叫号码的传送应保证网络计费、鉴权和拦截等的需求。行标、企标关于主叫号码传送的要求没有变化,但因TDM长途交换机退网,中国电信固网长途网的网络结构和路由组织发生了变化,本标准就长途话务的主叫号码传送做出补充规定。DC2长途交换机退网后,应由与DC1软交换开长市直达中继的省内软交换(包括汇接局/关口局/叠加网软交换/MGCF,以下统称省内软交换)承担原DC2的相关职责,例如:在主叫号码前插区号将地址属性改为国内有效号码。
黑名单的容量不少于20000个,白名单的容量不少于2000个。
5
交换机对用户的呼叫进行鉴权,鉴权的内容包括对网路和各类业务的使用权限,主要内容为:
1)应可以根据主叫号码查询数据库,确定该用户有无权限进行相应的呼叫。
2)应可以根据入中继查询数据库,确定有无权限进行相应的呼叫。
如果是一个前转的呼叫时,应根据原被叫号码进行鉴权。即在呼叫前转中,当A用户呼叫B用户而B用户登记了呼叫前转,此时将由B用户发出一个呼叫,呼叫的属性应按照B用户的属性。鉴权也对B用户进行鉴权。
图10骨干智能网业务-省际呼叫
LS1-L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本地电话号码”
LSS1-H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HSS1-HS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HSS2-LS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LSS2-L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目次
前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安平,蔡晟,张文隽、黄挺、张文隽。
本标准于2015年xx月首次发布。
中国电信
1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电信TDM长途交换机退网后省内、省际长途话务主叫号码传送和处理的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省内软交换(含固网、移动网软交换和IMS网络MGCF网元)、DC1软交换在开局设置数据和日常维护中使用。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157-2001
省内呼叫
图9骨干智能网业务-省内呼叫
LS1-L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本地电话号码”
LSS1-HSS1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HSS1-LS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LSS2-LS2主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省际呼叫
其他特殊用户
1)对于特殊需求用户,主叫号码可以为“000”,接入局需做好相关鉴权处理。
2)第三方平台转接呼叫时,平台必须携带原被叫号码(平台外呼接入号码)。
5
关口局、第三方平台的接入点(如:特服端局、特服汇结局、IMS MGCF等)需具备如下黑白名单、鉴权和拦截功能。
5
黑白名单功能是指交换机能根据主叫用户号码或入中继标识码,禁止/允许某些主叫用户或从某一入中继的来话对一些目的码的呼叫。目的码可为字冠、国家代码、长途区号、局号、特服号码或用户号码,目前应至少提供23位,但今后应能提供28位及以上的能力。
HSS2- TMSCe2原被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B用户的国内有效号码”
TMSCe2-VMSCe原被叫号码传送的格式统一为“B用户的国内有效号码”
4
图15国际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