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

合集下载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上海商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精品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上海商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精品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1.系统概述
1.1.项目背景
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作为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宏观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采集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状态数据,实现常态监测,是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纲要》规划目标的必要手段。

1.2.项目内涵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就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的、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

1.3.政策文件
1.4.学校现状
下文加密
如有需要欢迎来电咨询系统方案及详细功能介绍!

手机:159--964-77-501
上海商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Tel:
Http:。

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指南

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指南

附件一: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指南一、建设意义本项目的实施,旨在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的宏观指导;让社会及时了解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状态;促进高等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高等学校评估和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提供翔实、多维度的信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

二、建设内容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网络系统。

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的基本特征;有利于突出软件和内涵建设;有利于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有利于加强政府科学决策,分类指导和学校自我诊断,深化改革,规范管理的数据库。

开发适用的数据统计网络系统,通过统计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特征要素和关键环节的量化数据信息,客观地反映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三、实施办法教育部委托有关单位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网络系统。

信息统计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属地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统计,教育部负责汇总、分析和发布。

从2007年开始每年发布上一年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并撰写年度分析报告。

四、组织程序1、项目采取招标制,由教育部高教司负责组织实施。

2、以学校为单位,一个或几个学校联合申请均可,直接向教育部高教司申报。

3、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对于正式批准的立项课题,教育部将给予经费资助,分年度下达。

4、项目承担学校要对项目的落实实施进行指导和管理。

5、项目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向教育部提交验收报告。

五、预期成果在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建成后,运用网络、杂志、报纸、资料汇编等形式,定期公布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供高等学校参考。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作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建设一个全面、准确、可靠的数据库,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水平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数据,这些数据无法全面反映本科教学的真实状态。

建设一个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这些教学数据,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支持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数据来源不清晰、数据量有限、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

急需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旨在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可以更好地记录和管理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信息,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本研究还旨在总结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任务和方法技术,探讨数据库建设的挑战与对策,为各高校在本科教学管理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推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其中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快速查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关于对《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指标体系》的研究报告

关于对《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指标体系》的研究报告

关于对《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指标体系》的研究报告关于对《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指标体系》的研究报告一、该指标体系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体系,主要是由指标体系、方法体系、督导评估制度和被评估对象四大要素按照特定的督导评估目的构成。

通过该指标数据库的建立,目的是督促学校认真贯彻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规定,端正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管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督促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改进对学校的领导,解决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社会、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工作。

因此,该指标体系标准的设计,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系统论、唯物主义辩证法等科学原理和方法,对特定教育内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寻找其本质特征的主要表现和制约因素,研究其结构和运作规律的过程。

现代教育评价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完整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来对评价对象的状态进行考查的,尽最大可能克服评估中出现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力求客观真实地描述评价对象。

二、对该指标体系的把握1、该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该指标体系的建设目标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新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使用说明

最新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使用说明
•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指标,直至分解到可测量 或可把握的观测点。
jjjkk 12
二、教学状态数据库的指标说明
3、指标体系构成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基本信息
学科建设情 况
科研情况
2、教学条件
图书情况
jjjkk
教学用房
生活用房
教学经费收支
实验设备
13
二、教学状态数据库的指标说明
3、指标体系构成
3、师资 队伍
jjjkk 4
一、教学状态数据库系统的功能
2、服务对象与服务功能
服务功能
预测决策
自评自测
监督选择
政府决策
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
统计查询
数据分析
数据管理
数据报送
信息查询
数据管理 服务对象
jjjkk
高校
社会公众
教育主管部门 (评估专家)
5
一、教学状态数据库系统的功能
1、系统体系架构与权限
社会公众 高校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门户 公共查询 自评自测 政府决策 社会反馈 教育主管部门
一、教学状态数据库系统的功能
4、数据的利用(分析、评估、预测) 学校指标的时序变化与预测 关键指标的阈值设定与预警
特定指标的比较和统计分析
特定专业规模的发展预测 本科教学状态的数据分析
jjjkk 7
二、教学状态数据库的指标说明
1、指标选取原则:
科学性。真实、客观、准确、原始性 系统性。反映教学工作全貌和规律;定量 为主,定性为辅。 操作性。可测量,易采集,获取方便 导向性。指标体系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 如:目前加入了质量工程的项目内容
3、结构与功能
门户
WEB2.0技术 数据安全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意义、作用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意义、作用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1. 建设的意义教学状态数据是反映高校教学工作运行状况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

建立校级的教学状态数据数据库,并以此为平台服务于管理、教学工作,将更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增强大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内涵建设与核心竞争力。

在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推动下学校已经拥有众多的原始教学信息数据,随着时间的积累,原始数据已经在空间上以立体方式不断的扩张壮大,但是这样的数据并没有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及研究带来可视化的结果和深度挖掘后的数据分析,要使其变得真正有价值,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依据数据客观地将学校全面运行状态实时地展现出来,并对运行中即将或已经出现异常的情况给予提醒,让各项运行状态指标都常态、可视化监测,并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实现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持续性。

2. 建设的目标2.1 实现对教学状态数据可视化常态监测本系统所有的状态数据按照管理权限的不同,对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院系依据权限实时展现状态数据,并对挖掘的深度和范围进行控制。

展示方式采用图形报表结合的方式,以直观清晰的方式进行展示,同时也可以根据学校需求进行自定义图形报表方式展现。

2.2 将教育部文件上报工作常态化,改变突击应对方式目前,学校每年按照教育部要求上报《教学质量报告》等文档,随着评估形式的变化,在《教高[2011]9号》、《教高司函(2012)102号》文件中指出“更加注重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测,鼓励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高等学校对数据库数据及时更新,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对社会关注的核心教学数据须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发布。

”以常态方式进行状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使得文件上报不在是突击方式进行,同时为了学校管理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自身状况,及时有效的对不足点提前进行完善,从而能够更主动地促进学校发展。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探讨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探讨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探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教学资源紧张,教学状态平衡被打破,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空前关注。

为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2007年底着手开始建设“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用来管理和存放反映高等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效果等方面状态数据的数据库[1~2]。

2011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了新出台的“本科院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培训材料”。

借此机会,我们对构建我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基本框架进行了一番思考与初探。

1 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总体构想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由“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指标、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持软件包”和“数据库操作指南”三部分组成[3]。

研制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1)数据指标的筛选工作。

此项工作是整个数据库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教学状态数据覆盖到教学工作各个环节,既要遵循学校的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建立数据库的宗旨和目的。

我们将它分为软数据、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三类。

软数据不具备统计功能,一般包括:办学思想、学校定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等;静态数据是相对稳定的数据,一般包括: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经费、师资队伍等;动态数据是不断更新的数据,包括:在校生、毕业生、学生成绩、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

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他们是相互交叉、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同时支撑着软数据,是软数据的根基[4]。

(2)数据库软件研发。

开发“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持软件包”。

为各高校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包括学校基本信息数据的采集和评估指标数据的采集。

提供灵活的报表制作工具,使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报表格式,同时提供数据审核和汇总功能。

整个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决策支持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解决的是数据录入的问题,决策支持子系统解决的是数据输出的问题。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目录一、基本统计指标说明 (1)二、指标解释 (1)Ⅰ学校基本情况 (1)Ⅱ校训、办学思想 (2)Ⅲ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情况 (3)Ⅳ学科专业情况 (3)Ⅴ学校面积 (3)Ⅵ学校发展规划 (4)Ⅶ校友会与社会合作 (4)1-1 校领导基本信息 (5)1-2 教师队伍概况 (5)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 (6)1-4-1 高层次人才 (6)1-4-2 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 (6)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 (6)1-6 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 (7)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7)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8)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 (8)2-2 院(系)教学安排 (9)2-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9)2-4 国家级教学基地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9)2-5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0)2-6 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中心) (10)2-7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1)2-8-1 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 (11)2-8-2 教材情况——使用教材概况 (11)2-9-1 教学管理制度 (12)2-9-2 教学管理文件目录 (12)2-10 本科教学信息化 (12)2-1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3)2-12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14)2-13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14)2-14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 (14)2-15 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 (14)2-16 教学质量监控人员 (15)2-17 评教统计表 (15)2-18 本科课程、授课情况表 (15)2-19 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学缘情况 (16)2-20 教学事故 (16)2-21-1教师所获荣誉概况 (16)2-21-2 院(系)教师个人所获荣誉 (17)2-21-3 院(系)教学团队 (17)2-22-1 课程建设 (17)2-22-2 课程情况 (18)2-22-3 精品课程 (19)2-23 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19)2-24 院(系)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情况 (19)2-25-1 教学改革概况 (20)2-25-2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20)2-25-3 教学成果奖 (20)2-26 本科生教学效果 (21)2-27-1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22)2-27-2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 (22)2-27-3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 (23)2-27-4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 (23)2-27-5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 (23)2-27-6 院(系)教学效果——专利情况 (23)2-27-7 院(系)教学效果——参加国际会议 (23)2-28 学生交流情况 (23)3-1教学经费概况 (24)3-2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24)3-3教育事业收入 (25)3-4 当年捐赠情况 (26)3-5 院(系)教育经费支出 (26)4-1 固定资产情况 (26)4-2分院(系)教学科研仪器值 (26)5-1 教学行政用房及教学设备 (27)5-2 校内实习、实训场所 (27)5-3 图书、期刊 (27)5-4 校园网建设情况 (28)5-5生活用房(学生食堂、澡堂、宿舍) (29)6-1教风学风概况 (29)6-2-1 学生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30)6-2-2 校级学生管理人员 (30)6-2-3 院(系)及相关单位思政教师信息表 (30)6-3 就业管理人员 (30)6-4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30)6-5 普通本科分专业学生数 (31)6-6 近一届本科生招生类别情况 (32)6-7 国外及港澳台学生情况 (32)6-8 近一届本科生录取标准及人数 (33)6-9 各专业报到情况 (33)6-10 本科生奖贷补 (33)6-11-1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34)6-11-2 院(系)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35)7-1 学生社团 (35)7-2 课外活动、讲座 (35)7-3 素质教育基地、职业资质培训等情况 (36)8-1-1 科研机构概况 (36)8-1-2 科研机构列表 (37)8-2 教师科研情况 (37)9-1 学科建设概况 (38)9-2 博士后流动站 (39)9-3 博士点、硕士点 (39)9-4 重点学科 (39)10 高职高专信息采集补充表 (39)11 特殊情况说明 (40)一、基本统计指标说明统计时点:数据指标统计时点除特殊说明外,财务、科研和图书信息按自然年度统计,教学等其他信息均按学年度统计,个别指标按指定的时限或时点统计。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大众化阶段。

教育部为了进一步保证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各高校充分重视评估工作,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努力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充分总结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2007年底着手开始建设“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该系统的研制工作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承担。

系统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按照教学工作的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由此形成的反映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库。

其作用如下:1)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服务高校通过数据采集和管理,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准确把握自身的教学基本状态;利用系统中提供的数据分析和辅助评估功能,可以进行自评自测,以此建设和完善本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为教学工作评估服务评估专家通过登录本系统,可查看高校上报的数据,增加对高校的认识和了解,利用其中的教学评估系统,可以进行教学工作评估的初评,为进校评估打下基础。

通过使用该系统,可减少专家进校考察的人数、时间和精力,减轻被评估高校负担,从而进一步提高评估水平和工作效率。

3)为政府提供预测决策信息该系统将提供数据统计分析、挖掘、预测与决策等功能。

在各高校按照要求将数据填报完毕后,系统可创建统计指标和统计报表,实现任意查询和关联分析,生成各种查询表、统计表以及分析、预测表,用于教育预测和决策支持,同时方便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系统数据开展对比和分析,提高教育科学决策水平。

4)部分信息对社会公开,为公众服务,促进社会监督。

各高校上报并通过审核后,根据教育部要求,将向社会公众开放部分数据的查询权限,社会公众通过查询和对比高校的办学条件、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数据,进一步了解各高校的办学情况,实现公众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网上监督和评估,增强高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动力。

韶关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操作指南.doc

韶关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操作指南.doc

韶关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操作指南一、登录系统各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各部门负责填报评估数据的负责人使用个人账号登陆MIS系统,进入MIS系统界面点击本科评建办页面下的韶关学院教学基本数据库系统,如图1-1所示,图1-1 系统入口页面进入系统后,出现系统首页:首页左边有操作的导航菜单,为各部门负责的项目页面,点击表格即可进行数据输入。

如图1-2所示,体育学院状态数据库系统首页显示所需填报项目。

图1-2 体育学院状态数据库系统首页二、系统各功能组成系统导航菜单共包含13个项目以及多个分项,各项的组成如下表1所示:表1 系统的各菜单及项目按照《韶关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信息填报及相关材料整理暂行规定》(韶学院[2012]166号)中的责任分工,各二级学院、部门的导航菜单仅显示本部门负责的菜单及表格。

三、典型页面填写介绍本系统中有94个填报页面,但归纳起来,共有七种典型页面,在此分别介绍七种页面的填报方法,其他页面参考此七种页面。

1、普通文本型或数字型普通文本型或数字型是指,在表格相应位置的文本框中输入普通文本或者数字,全部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

如表2-1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该表为普通文本型,在相应文本框中填入相应信息即可,如图3-1所示图3-1 普通文本型2、上传文件和下载文件类型上传文件型是指需要在填报页面指定的位置上传文件,一般为Word或Excel文件。

如“表2-26本科生教学效果”,在该页面中“学校组织、激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学制活动的有关规定”等指标需要上传文件,点击“选择文件”,找到要上传的文件开始上传文件,完成上传后然后点击下面的“保存”按钮,即可保存。

如果要上传多个文件,需要先打包压缩,然后再上传。

如果文件上传成功,点击文件即可浏览已经上传的文件,如上传文件错误,则按“删除”按钮进行删除后再重新上传,也可直接上传正确文件来覆盖错误文件。

如图3-2所示。

图3-2 上传文件型3、网址链接型网址链接型是指在对应位置填报相关网址。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

• 70•专业毕业综合训练情况、教学成果奖、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等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工作仍然停留在手工采集阶段,各级数据主要通过Excel 表格的方式进行采集。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数据质量。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系统的建设研究和实践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

1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1.1 信息采集速度慢在普遍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过程中,很多高校由于数据采集信息化的程度不够完善,只能通过人工填表格的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这就导致信息收集以及提交的速度比较慢,而表格信息采集的人为干扰概率比较大,容易导致提交和回收数据的格式不够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以及数据的上报过程中需要进行逐级通知,提交和回收的过程也很浪费时间。

1.2 各院系衡量信息的标准不统一下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通知时,由于上级下发通知的准确率和效率等原因,往往会出现院系在填写此项通知时存在与想要的结果有偏差的情况,导致已提交的信息会被退回等现象的出现。

1.3 数据采集的数量多,信息质量不足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量较大,当处理这些数量较大的信息时,采用人工填写Excel 表格的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难免出现数据错误、格式不正确等情况,导致数据上报时会出现上报不成功的现象。

由于信息的数量过多,想要查找错误所在很困难,错误的查找和修正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 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研究内容2.1 规范化管理数据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不断地、大量地逐年增加,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为例,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不能够满足对大量数据的深入统计及分析的需要。

虽然学校已经具有各相关业务系统,但并没有从中有效地提取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每年学校重复地收集数据,会出现数据的不一致、不完整等情况。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数据。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教育领域,数据库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学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的思考和实践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数据库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集合,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和操作。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根据教学活动中生成的相关数据建立的,包括课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学生成绩、教学资源及设备等信息。

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资源整合:通过数据库建设,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教学资源整合、分类、归档、共享和管理,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效率。

2. 教学管理效率提升:数据库建设可以帮助教务管理部门更加高效地管理教学相关信息,包括开课计划、课程安排、教师分配、学生成绩管理等,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3. 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数据库建设,可以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 学生成长服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库系统随时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进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时,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规划,以确保数据库的建设符合实际需求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一个数据库建设的思考要点:1. 数据需求分析:需充分了解学校本科教学活动的全貌,包括课程设置、开课计划、教师配备、学生分布和学生成绩等信息,明确数据库所需收集和管理的数据。

2. 数据库结构设计: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要依据数据的类型、特点和关联关系进行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包括数据表的设计、数据字段的定义、数据表之间的关联等。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校验公式2.0.5版(版本:与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表格2.0.5.140609相对应)为保持版本一致,下拉选项参考《本科院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指标修订与系统研发-主数据库代码与标准设计》,在校验公式这里不再赘述。

1. 学校基本信息表1-1 学校概况1、开办本科教育年份:早于统计时点年份。

表1-3 学校相关行政单位1、主键:单位号2、与表1-4单位号不重复表1-4 学校教学科研单位1、主键:单位号2、与表1-3单位号不重复表1-5 实验室和科研基地1、主键: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名称+类别备注:同一实验室有可能既是国家级又是省部级,有多个类别。

2、本表为非必填。

表1-6 办学指导思想1、本表为非必填。

表1-7 校友会与社会合作1、校友会:总数=境内+境外2、签订合作协议机构:总数=学术机构+行业机构和企业+地方政府3、本表为非必填。

2.学校基本条件表2-1 占地与建筑面积1、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共同使用绿化用地(1)< 学校产权绿化用地(2)< 非学校产权2、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共同使用表2-2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专用科研用房+体育馆+会堂2、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用房<“表2-1占地与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表2-3 教室1、外语教学计算机机房(含语音室)(1)< 数量2、多媒体教室(1) < =数量3、外语教学计算机机房(含语音室)(2)<座位数4、多媒体教室(2) <=座位数备注:多媒体教室:指配备有计算机和投影仪的,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室个数和座位总数。

有可能所有教室都达到这个标准表2-4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1、学生活动中心面积< “表2-1占地与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备注:室外运动场所不算建筑面积,这里不做校验表2-5-1 图书馆电子图书:数量(种)=中文数量(种)+外文数量(种)表2-5-2 图书当年新增情况1、当年新增纸质图书(册)<= “表2-5-1 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册)2、当年新增电子图书(种) <= “表2-5-1 图书馆”电子图书数量(种)表2-6-1 本科实验、实习、实训场所1、主键:名称+院系(单位)号2、判断“单位号”是否为“000”,如果是,“单位名称”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校验公式2.0.5版(版本:与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表格2.0.5.140609相对应)为保持版本一致,下拉选项参考《本科院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指标修订与系统研发-主数据库代码与标准设计》,在校验公式这里不再赘述。

1. 学校基本信息表1-1 学校概况1、开办本科教育年份:早于统计时点年份。

表1-3 学校相关行政单位1、主键:单位号2、与表1-4单位号不重复表1-4 学校教学科研单位1、主键:单位号2、与表1-3单位号不重复表1-5 实验室和科研基地1、主键: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名称+类别备注:同一实验室有可能既是国家级又是省部级,有多个类别。

2、本表为非必填。

表1-6 办学指导思想1、本表为非必填。

表1-7 校友会与社会合作1、校友会:总数=境内+境外2、签订合作协议机构:总数=学术机构+行业机构和企业+地方政府3、本表为非必填。

2.学校基本条件表2-1 占地与建筑面积1、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共同使用绿化用地(1)< 学校产权绿化用地(2)< 非学校产权2、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共同使用表2-2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专用科研用房+体育馆+会堂2、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用房<“表2-1占地与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表2-3 教室1、外语教学计算机机房(含语音室)(1)< 数量2、多媒体教室(1) < =数量3、外语教学计算机机房(含语音室)(2)<座位数4、多媒体教室(2) <=座位数备注:多媒体教室:指配备有计算机和投影仪的,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室个数和座位总数。

有可能所有教室都达到这个标准表2-4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1、学生活动中心面积< “表2-1占地与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备注:室外运动场所不算建筑面积,这里不做校验表2-5-1 图书馆电子图书:数量(种)=中文数量(种)+外文数量(种)表2-5-2 图书当年新增情况1、当年新增纸质图书(册)<= “表2-5-1 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册)2、当年新增电子图书(种) <= “表2-5-1 图书馆”电子图书数量(种)表2-6-1 本科实验、实习、实训场所1、主键:名称+院系(单位)号2、判断“单位号”是否为“000”,如果是,“单位名称”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一个用于记录本科教学中的各种基本教学状态和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它是一个有韧性、可扩展的系统,能够有效地记录、汇总和分析各项教学数据,为学校和教师碎片化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1. 数据库的框架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字段及索引等,以保证数据库的高效和易于管理。

2. 数据采集与导入:需要制定数据采集方案,考虑使用哪些方式采集教学数据,比如手动录入、数据接口、自动采集等;对于已有的数据,需要考虑如何导入到数据库中。

3. 数据管理与维护: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备份、维护和更新等,以保证数据库的稳定和安全。

4. 数据分析与应用:在数据库中记录的数据可以进行各种分析和应用。

需要明确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提供适合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接口,如数据可视化、报表生成、决策支持等。

在实践中,建设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于促进本科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支持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比如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改革评估等。

例如,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精确评估,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案;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可以用于教学楼学习空间的资源监测,如学生学习活动的频次、停留时间、创新成果展示等,帮助管理者更快速、可靠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综上所述,建设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升我国高校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协同。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序号项目名称主持人级别立项时间1土木工程对口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衔接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李兵河北省教育厅2002 2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试及就业指导应用研究杨继昭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2.1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文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王菲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2.14 人文教育与创新智能培养赵国英河北省教科所20035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王金明河北省高教学会20036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关系研究赵国英河北省高教学会20037 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效率关系研究姚峰河北省高教学会2003 8新升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李兵中国高教学会2004 9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适应性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王菲河北省教育厅2004 10 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王菲河北省教科所2004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张明霞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412 地方高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模式研究王晓光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4 13 批判性思维训练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李剑峰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4 14 市属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华玉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4 15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研究杨丽娟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4 16 网络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薛梅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417 非力学专业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陈贵清唐山学院一般2004.418 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研究姚峰唐山学院一般2004.419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应用的研究梁廷贵唐山学院一般2004.420 唐山学院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与研究王金明唐山学院一般2004.421 基于创新教育的工科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关榆君唐山学院一般2004.422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改革曹志强唐山学院一般2004.423 批判性思维训练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李剑峰唐山学院一般2004.424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改革贾开武唐山学院一般2004.425 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模式初探高晓春唐山学院一般2004.426 面向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环境材料学”课程内容的研究王秀文唐山学院一般2004.427 地方高等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马燕唐山学院一般2004.428 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康洪震唐山学院一般2004.429 专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丛丽娜唐山学院一般2004.430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模式研究王晓光唐山学院一般2004.431 “自然资源概论”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陈瑞君唐山学院一般2004.432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研究宋喜民唐山学院一般2004.433 唐山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李峰唐山学院一般2004.434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经济管理素质培养张捷唐山学院一般2004.435 唐山学院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关系的调查与研究刘英唐山学院一般2004.436 网络环境下新建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组织王立荣唐山学院一般2004.437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任春立唐山学院一般2004.438 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与唐山学院发展战略李贺军唐山学院一般2004.439 市属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华玉河北省教育厅2004.340 财务会计课程网站式课件研究于开发李雅丽唐山学院一般2005.541 基于局域网的VB课网上教学及考试系统关榆君唐山学院一般2005.542 EDA技术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验系统的开发姚明林唐山学院一般2005.543 经济管理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王金明唐山学院一般2005.544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探讨陆红唐山学院一般2005.545 高职专业课教材编写思路的探索与创新彭宝利唐山学院一般2005.546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王润勇唐山学院一般2005.547 大学生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实践郑书清唐山学院一般2005.548 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候荣涛唐山学院一般2005.549 高等教育中隐性知识的挖掘马靖忠唐山学院一般2005.550 数控技术与应用的实习教学模式研究宋庆环唐山学院一般2005.551 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李自芹唐山学院一般2005.55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刘炳新唐山学院一般2005.553 机械设计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群组优化多媒体课件制作韩忠义唐山学院一般2005.554 自动控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曹胜敏唐山学院一般2005.555 构建英语个性化学习语境刘秀辉唐山学院一般2005.55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李兵河北省教育厅200657 强化“双能力、双意识”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李雅丽河北省教育厅200658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研究王金明中国高等职业技2006术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立项研究课题59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付云强唐山学院一般2006.660 大学英语词汇联想记忆教学法研究与实践李文良唐山学院一般2006.661 唐山学院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与研究张文双唐山学院一般2006.662 唐山学院工科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彭震唐山学院一般2006.663 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周丽娉唐山学院一般2006.664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之工程图学系列课程整合研究李庆利唐山学院一般2006.665 强化“双基础、双意识”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李雅丽唐山学院一般2006.666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讨沈志远唐山学院一般2006.667 基于校园网的高等数学辅导系统的研究与实践翟全礼唐山学院一般2006.668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实务课程建设与研究谷高潮唐山学院一般2006.669 唐山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王金明唐山学院一般2006.670 唐山学院“公共任选课”教学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改进策略高秀媛唐山学院一般2006.671 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李兵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772 面向区域经济的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优化机制研究彭震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773 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陈淑娟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774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特点及教育规律研究王金明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75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研究李文良河北省教育厅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0776 我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办学特色研究华玉市级重点200777 模块教育理论在涉外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李文良市级重点200778 与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益民市级重点200779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付云强市级一般200780 机械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刘炳新市级一般200781 地方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研究沙彬市级一般200782 高校人性化体育教学的试验研究王洪耀市级一般200783 基于情景仿真模式的电子商务教学平台研究与开发王建国市级一般200784 中青年学科教学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模式研究王金明市级一般200785 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王秀文市级一般200786 唐山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梁廷贵唐山学院重点2007.587 经管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范红辉唐山学院一般2007.588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李银兵唐山学院一般2007.589 “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郑书清唐山学院一般2007.590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乔京生唐山学院一般2007.591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最优化应用王玮丽唐山学院一般2007.592 高校人性化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王洪耀唐山学院一般2007.593 通信专业虚拟实验室建设及相关实验教学研究姚明林唐山学院一般2007.594 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建设研究赵敏唐山学院一般2007.595 海洋类院校法学专业建设与法学教育目标定位研究赵树文唐山学院一般2007.596 突出“设计”和“三维”的现代工程图学改革与实践李自芹唐山学院一般2007.597 新建本科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刘芳唐山学院一般2007.598 “自动控制原理”网上教学系统的开发吕宏丽唐山学院一般2007.599 模块教学在涉外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文良唐山学院一般2007.5100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机械基础教学体系的研究郭彩玲唐山学院一般2007.5101 市场营销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实践技能培养研究李峰唐山学院一般2007.5102 新建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索——以唐山学院为例刘君君唐山学院一般2007.5103 数据库教学与就业需求相接轨的研究马桂英唐山学院一般2007.5104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模式研究华玉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8.510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主渠道研究高晓春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8.5106 装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谷高潮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8.5107 应用性本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研究孙翠先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8.5108 基于Honeynet的网络安全教学实验平台的搭建张婷唐山学院重点2008.5109 基于校园网工程制图虚拟模型室的建立肖春英唐山学院重点2008.5 110 “色彩分析”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谷高潮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11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姚峰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12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关榆君唐山学院一般2008.5113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施工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李晓芝唐山学院一般2008.5114 英美文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马晓颖唐山学院一般2008.5115 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杨金泉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16 经济学实验教学法应用研究刘文燕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17 材料力学网络课堂教学与辅导贾培强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18 基于学位论文的非线性振动研究型教学杨志安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19 唐山学院机电类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曹胜敏唐山学院一般2008.5120 基于Blog和Wiki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张小松唐山学院一般2008.5121 基于液压专业的液态动态性能实验方法研究魏雪丽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22 机房网上自动排课系统开发付树才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23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研究张银蒲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24 机房联网监控体系开发与应用研究王冲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25 环境工程专业课“准双语教学”模式初探沈丽唐山学院一般2008.5 126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商兴国唐山学院一般2008.5127 地方本科院校工科类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魏云平唐山学院一般2008.5128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管理机制的研究赵志勇唐山学院一般2008.5129 基于职业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陈婷婷唐山学院一般2008.5130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刘卫东唐山学院一般2008.5131 唐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周红星唐山学院重点2009.4132 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教学课堂组织的研究与实践芦玉敏唐山学院一般2009.4133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实现田红霞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34 能力导向的管理学原理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李艳红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35 考试成绩智能分析软件的开发陈舵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36 综合英语教学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探索李建武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37 唐山学院教师教学评价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王润生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38 依托通信实训平台的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郭耀华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39 唐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讨高晓春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40 教研项目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杨学敏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4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马军爽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42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张艳丽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43 对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内容优化整合的研究韩来吉唐山学院一般2009.4144 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魏红唐山学院一般2009.4145 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研究王翠清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46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魏利滨唐山学院一般2009.4147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侯静唐山学院一般2009.4148 CAD/CAM系列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赵静唐山学院一般2009.4 149 流行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齐冬红唐山学院一般2009.4中的应用研究150 环境工程专业水处理方向毕业设计管理体系的研究高秀媛唐山学院一般2009.4151 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通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姚明林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0.6152 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探索王建玲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0.6153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研究与实践董翠英唐山学院一般2010.7154 网络实验教学改革及虚拟机的应用研究幺洪波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55 唐山学院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李存国唐山学院一般2010.7156 “英语阅读”词汇教学——词汇组块教学法研究与实践单小艳唐山学院一般2010.7157 物理化学课程实践教学及学习评价改革与实践刘大成唐山学院一般2010.7158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工程制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吴娜唐山学院一般2010.7159 电子技术综合实践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曹秀爽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6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杨金泉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6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刘艳娟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62 “两层双线”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高秀兰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63 开放式Linux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秦国兴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64 合作学习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应用研究王金明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65 金工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商兴国唐山学院一般2010.7166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张凤梅唐山学院一般2010.7167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赵雪娟唐山学院一般2010.716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高军霞唐山学院一般2010.7169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互补研究与实践杨艳慧唐山学院一般2010.7170 系统仿真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张帆唐山学院一般2010.717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李小静唐山学院一般2010.7172 就业为导向的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高爱青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73 国际法方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张晶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74 设计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亮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75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曲萍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76 “河北旅游”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陈敏唐山学院一般2010.7 177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郭松影唐山学院一般2010.7。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用户操作指南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用户操作指南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用户操作指南1 系统概述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五位一体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工作。

国家数据库依据教学工作内在规律,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用数据反映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通过在线方式填报和提供服务。

数据按学校和年度组织,内容上分为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学科专业、教师信息、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7大类,为便于填报和分析使用,数据以表格方式呈现。

国家数据库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统计与生成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类型用户的需求。

国家数据库服务高等学校建立本科质量常态监测机制,加快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服务国家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常态监控,提高政策制订的科学性、有效性;服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完善区域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服务社会公众了解高等教育客观信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开发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进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对于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评估中心联系。

1.1 系统操作流程校级用户登录系统后,首先对校内角色用户进行管理,然后分表录入本校数据,每张表格录入数据后进行保存并校验,若校验通过可提交审核,数据审核通过后可上报数据。

需注意的是,如果校验或审核不通过,则需要修改相应填报数据并重新保存、校验、审核。

如果学校实际办学情况未包含部分表格数据,可在“附表:未填报表格情况说明”中说明原因,经此表格说明情况的采集表无需在系统中填报。

数据审核、无需填报表格说明、数据上报需校级审核账号进行操作(图1-1)。

系统上报情况统计中本年度上报进度达到100%即认为学校完成填报工作。

图1-11.2 数据录入流程本系统所需录入的数据表中包括基础数据表,基础数据表中数据要作为数据字典被其他表格数据关联调用,需要优先录入系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需求分析和技术方案第一部分项目总体情况一、项目建设目标(一)通过研究国内外高校教学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的指标体系和教学特征分析方法。

(二)建立有利于突出软件和内涵建设,有利于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有利于加强政府科学决策、分类指导和学校自我诊断,深化改革,规范管理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三)开发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统计分析及监控系统,通过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比模型和预测数学模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特征要素和关键环节的量化数据信息,客观翔实地展示高校教学资源的投入与效益,分析和预测高校教学状态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教学状况的监控预警功能,结合直观、灵活的GIS可视化系统有效的展示高校教学的基本特征状态和教育教学规律。

二、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包括“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指标体系”、“高校教学基本状态网络数据库”、“高校教学评估方法试验平台”、“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及监控系统”四个建设内容。

A、几个子项目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指标体系”是建立“高校教学基本状态网络数据库”的基础;“高校教学基本状态网络数据库”是建设“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及监控系统”的基础。

图 1 项目建设内容B、其建设内容主要有下面三点:(一)、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指标体系、教学特征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1、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指标体系研究通过调查相关指标体系,总结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经验,充分吸收现有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的成果,采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高校教学评估方法试验平台”、从高校教学工作的大量实际信息中,提取集中体现教学基本特征的数据指标,研究制定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指标体系。

揭示高校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关键特征要素和关键环节,为高校教学的有效评估和质量提升提供依据和指导。

指标体系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动态和静态、投入与产出等不同的视角做出分类描述。

在初步调查研究相关指标体系、深入分析其优长和不足的基础上,根据高校教学实际情况,拟提出由教学基本要素、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投入、教学成果和教学管理与改革等五个方面构成的指标体系。

2、教学基本特征及状态监控分析方法和决策支持模型的研究建立能够体现教学基本特征的数据统计和模型研究方法,对教学基本特征要素、关键环节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相关性和预测分析,为政府部门分类指导提供决策支持,以及为高等院校自我诊断、深化改革、加强建设、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二)、高校基本状态网络数据库建设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良好的数据完备性、扩展性、历史沉淀性、可审计性、分析的支撑性。

数据库建设的关键要素:数据库架构设计、数据指标选择。

本项目拟采用元数据管理来实现对指标数据的柔性管理,以满足基本状态数据体系的扩展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分区存储方式存储历史基本状态数据和分析结果数据,以便直接查询,满足历史基本状态数据的沉淀性要求;采用自顶向下和属性重要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确保基本状态数据对分析的支撑性。

为了支撑分级上报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要建设成“三层用户两级中心”的架构。

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分级管理方式,包括教育部建设的统一数据库和各省份建设的分省数据库。

这种架构适合于数据的分级上报和高校教学的自我诊断和分级诊断,采用B/S架构,以Web方式进行访问,在后台亦采用B/S方式进行管理。

数据库及其元数据管理的分层管理架构图如下:图 2 数据库结构-三层用户两级中心(三)、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及监控系统建立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特征进行分析支撑系统,提供专用的分析算法和分析模型,包括基本统计,二次分析,趋势预测以及自定义分析等功能。

对高校教学资源的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和效益进行客观展示与统计分析,并对历史变迁、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提供教学状态的监控预警功能,对指定指标进行监控,超过指定阈值时自动预警,以便于高校问题自查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监督高校的运行态势。

提供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能够实现直观、灵活的空间互操作功能,进行基于空间地域的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空间可视化支撑。

具体建设内容:1.提供多粒度的数据基本特征统计、展示功能:统计指标包括最大值、最小值、求和、均值、中位数、方差等。

统计粒度从宏观到微观细分出不同的层次,例如按照空间维度上的不同粒度统计,能够从微观的单个高校的数据到分省区数据,再到宏观的全国层面的数据进行多层统计展现;在时间粒度上,可以展示不同统计周期粒度下的数据,从学期到学年,再到若干年的数据统计展现等。

这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从若干个不同层面上研究问题,为教育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2.比值分析:比值分析指标包括生均经费、教师数/学生数、人均成果数和生均精品课程等。

在比值分析基础上,对比值之间的平衡性进行分析,为高校各项教学比值指标的协调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3.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指标包括学生专业人数结构、学生类型结构、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

结构分析有助于反映高校的教学资源配置情况。

4.时间序列和趋势分析:利用不通时间段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不同指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教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趋势分析。

包括:高校本科生发表论文数占本校学生发表论文数比例的历史变化情况曲线和未来趋势预测、高校用于教学的设备投入额的历史情况和未来趋势预测、高校师生比的历史情况和变化趋势等。

5.相关性分析:通过研究基本状态数据之间、关键指标之间的联系,确定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关联程度,从而得出教学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指标包括教授数与学校获奖成果数,以及精品课程数的相关程度,经费投入与教学成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等。

6.聚类分析:通过研究监督和非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和分析某些特征数据和基本状态数据,对高校教学状态数据进行属性聚类分析,并对给定指标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态势进行时间序列聚类分析,依据相似和相异性为政府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7.基于数据分析的监控和预警:采用基于规则的预警机制和孤立点分析方法,对关键数据进行监控,发现某些指标发展突出和发展滞后的高校,为政府对高校的监管和高校的自我管理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撑。

8.可信度分析:采用基于异常孤立点的分析方法,从统计的角度发现基本状态数据的异常现象,检测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并对异常进行及时报告。

第二部分系统需求规约1.安全需求(1)操作系统安全:由Linux保障;(2)数据库安全:由Oracle数据库保障:(3)应用系统安全由:防火墙、用户登陆管理等来保障:●用户分类为教育部主管部门用户、教育部其他部门用户、各省教育厅局用户、高校用户、科研用户、公众用户、其他用户。

●科研、公众、其他用户只具有读和查看的权限。

●教育部主管部门用户、教育部其他部门用户、各省教育厅局用户具有查看和监督(如何体现监督还需要研究)的权限,高校用户能够查看所有的数据,以便于监督(但是查看的时间有限制,以免互相对照攀比),高校用户能够填报和修改自己高校的数据。

●系统的安全和用户权限的原则是,填报数据的用户有对数据的修改权限,其他用户至多只有查看权限或者审核权限。

2.元数据管理需求本项目拟采用元数据管理来实现对指标数据的柔性管理,以满足基本状态数据体系的扩展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分区存储方式存储历史基本状态数据和分析结果数据,以便直接查询,满足历史基本状态数据的沉淀性要求;采用自顶向下和属性重要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确保基本状态数据对分析的支撑性。

3.数据库管理需求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良好的数据完备性、扩展性、历史沉淀性、可审计性、分析的支撑性。

数据库建设的关键要素:数据库架构设计、数据指标选择。

为了支撑分级上报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要建设成“三层用户两级中心”的架构。

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分级管理方式,包括教育部建设的统一数据库和各省份建设的分省数据库。

这种架构适合于数据的分级上报和高校教学的自我诊断和分级诊断,采用B/S架构,以Web方式进行访问,在后台亦采用B/S方式进行管理。

数据库及其元数据管理的分层管理架构图如下:4.报表总体设计用例分析(1)报表流程管理完成一张报表的生成和后续处理工作,包括审计、审定、生成Excel文件和上传到总部等若干流程。

如下图所示:(2)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允许用户根据个人喜好定制知识管理平台的上报、展示界面。

不同学校有不同数据类别需填报的对口单位,上报界面经过定制,以适合各个学校不同的管理体制,各学校可以自行定制出自己学校对口单位。

用户可以自由定制知识展示风格、经营信息分析流程、组织各项分析功能和统计报表。

个性化定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配置:配色方案,目录结构组织,页面布局等,分析流程,报表订阅。

个性化定制不影响其他用户,也不影响缺省设置和标准模板。

5.用户登陆管理:用户分类为教育部主管部门用户、教育部其他部门用户、各省教育厅局用户、高校用户、科研用户、公众用户、其他用户。

(1)登陆的流程和涉及数据是:(2) 登陆界面示例6. 安全和授权管理各类用户的职权是不同的,采用逐级授权功能,实现信任传递功能,对每一个用户账号的建立和改变都要进行日志管理。

权限采用按照功能模块的矩阵授权方法管理。

对这个矩阵的概念进行设计。

(1)用户授权用户基本权限分为六类,形成的关系是,其中每一类可以新建下一类或者附属用户,并在授权矩阵中给出,下属的用户在权限上不能超过授权者。

限制:能为用户设定不同模块的访问功能,分别明确读、写、删权限,并且能够在事后进行编辑和修改。

7.基本状态数据收集Web数据录入、批量导入导出、数据管理(删除、修改)。

录入的流程:(1)批量导入:批量录入需要给出一个中间文件的格式和示例,提供在网站上,由使用者下载和填报。

一般采用excel格式作为中间文件,批量导入和导出的界面是:●导入:●导出:文件格式的设计采用Excel表格文件。

具体设计?(2)接口和转换格式:给出中间数据表的格式和标准,供各个用户单位按照本单位现有系统的数据情况,开发自己专用的数据转换程序。

本功能需要和数据库组进行磋商,才能定。

需要提出中间数据格式,提供一些接口转换函数的定义。

(3)Web录入界面:界面示例:8.监督和信息反馈本模块包括两大类别,一个是外部发布和信息收集,另外一个是内部分析监控所用。

公示功能、反馈举报功能、公众信息发布、讨论和发言和可信度分析、数据审核。

(1)公示功能、反馈举报功能、公众信息查询、讨论和发言公示、发言、举报都需要有序的进行,不能等同与社会网站的功能,所以有一些限制性的要求,另外板块分类要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