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解题竞赛决赛试题命题思路及指导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思路 下面通过一些试题来说明一下我们
的命题思路.
试题中撷取了部分的教材中的试 题,如2、9、12、16、19等.当然 其中部分作了部分的调整.
以12题为例
12.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 2─1 第二章圆锥 曲线与方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1)(2.1.1 例 3) 设点 A、B 的坐标份标为 (5,0),(5,0). 直线
2007年佛山市高中数学 青年教师解题竞赛决赛试题
指导思想及命题思路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彭海燕 2007.12.22
指导思想
▪ 1、通过开展解题竞赛活动调动教 师积极参与教材研究,因此在决赛 试题中设置部分教材试题,以实现 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 变,促使教师对教材问题的认识和 理解.同时通过教材的改编题考查 教师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处理能力
指导思想
▪ 2、在试题中设置可以反映教师 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试题,其中如 运算求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促使教 师认识自身能力,并着力去培养 自己的这些能力.
指导思想
▪ 3、在试题中设置反映教师教科 研意识的试题,通过这些试题促 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投 身教科研中来,通过教科研引领 教育教学.
本题为2006年全国卷Ⅰ中的一道选折题.选取 这道试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我们在教学中 选取高考题作为例题时,对高考题采取什么 样的态度,是就题论题还是对问题采取研究 的态度,探究其一深层次的特征和背景.
如11题
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顶峰.其 中元朝数学家朱世杰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在 其数学巨著《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今有茭草六百八十束,欲令‘落一形’埵 (同垛)之,问底子几何? 请你回答上述问 题,即底层有___________束茭草. (注: “落一形”即是指顶上1个,下一层3个,
再下一层6个,…,成三角锥的堆垛.)
▪ 本题是2006年广东高考14题的历史背 景.通过这个问题向告诉我们的教师要积 极参与到教科研中来.同时也告诉我们的 教师要多读书,特别是新课标对教师的 知识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不读书, 那么我们将无法胜任新课程改革赋予我 们的历史使命.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命题思路
▪ 当然我们想通过设题考查教师的 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其 中“形”的考查最为丰富.其次便 是通过试题考查教师语言表达能 力,抽象概括能力,探究知识相 互之间关系的能力等.当然还有阅 读理解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等.
本问题中的关键是只要K为实数,方 程必有两根.
命题思路 ▪ 通过设置撷取部分的高考试题来
反映教师对高考的研究深度.
如5、10、11等
如10题
用长度分别为 2、3、4、5、6(单位: cm )的 5 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 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
AM , BM 相交于点 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4 ,求点 M, 的轨迹方程. 9
(2)(2.2.1 探究) 设点 A、B 的坐标份标为 (5,0),(5,0). 直线
AM , BM 相交于点 M ,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4 ,试求点 M 的轨迹方 9
程,并由点 M 的轨迹方程判断轨迹的形状. (3)(习题 2.5 B 组) 已知△ ABC 的两个顶点 A,B 的坐标分
别是 (5,0),(5,0). 且 AC, BC 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 m(m 0), 试 探求顶点 C 的轨迹.
对于以上不同地方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跟学生一起 探究其一般结论. 那么你认为这个一般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 本题通过教材同一章节中不同地方出现 的几个类问题的一般化考查教师在教学 中是否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共同关注教材 中共性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明白无 误地告诉教师现在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考查的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驾驭能力.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本问题实则是有心圆锥曲线的一个性 质(有时我们也把它称之为圆锥曲线的 第三定义.)。
再如19题
在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中经常会被问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如 命题:若 k 0, 则方程 x2 (2k 1)x k 0 必有两相异实根. 试写出其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解:逆否命题:若方程 x2 (2k 1)x k 0 没有两相异实根,则
然无法推出 k 0 .对此,这类学生便认为逆否命题是假命题. 分析上述两种解释,可以发现是矛盾的,解释 2 认为逆否命题为
假当然是错的,如果您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您对解释 2 给出令学生 信服的说明.
▪ 本题是人教A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一 章命题中一个问题的异化.这个问题主要 承载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考查教师在面对 常用逻辑用语中学生的疑问时,抱有什 么样的态度和应变处理能力;二是考查 教师对真值表的熟悉程度.一般来说,遇 到相关问题时,真值表是一个重要依据.
k 0 .是真命题. 解释 1:当 k 0 时,方程 x2 (2k 1)x k 0 的 4k2 1 0 ,方程显
然有两相异实根时,即原命题为真命题,其逆否命题当然为真. 解释 2:有的学生直接审视其逆否命题真假:可以发现,方程
x2 (2k 1)x k 0 没有两相异实根,即 4k 2 1 0, 这显然不成立.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