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整理

环境卫生学整理

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2、一次污染物: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状保持不变。

3、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4、接触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到的外来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来物与靶分子的结合产物。

5、效应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定的由外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改变。

6、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机体对某环境因子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指标。

7、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

8、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CO2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N2O、氯氟烃(CFCs。

9、hormesis效应:某些物质低剂量对机体有刺激(有益作用,高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10、环境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环境化学物。

12、空气离子化---空气中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13、烟波着陆点: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出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接触地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10-20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

14、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 烟囱高度加烟气上升高度一般认为,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高度的平方呈反比。

即有效排出高度每增加一倍,烟波着陆点处断面污染物的浓度可降到原来的1/4。

15、气温垂直递减率( r-- 正常情况下,高度每上升100m ,气温下降0.65℃16、气温逆增(逆温-- 一定条件下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r<017、干绝热垂直递减率(rd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空气团,由于外界压力的影响,发生自身温度的绝热变化, 干空气团每上升100m ,气团内温度下降0.986℃大气稳定度取决于r与rd的相对值和r的绝对值18、大气的自净: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消失的过程,主要有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应、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卫生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卫生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第一章环境卫生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一、人类环境分类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①有利健康因素:“正常”空气,水,土壤,阳光, 微小气候, 风光----促进健康②不利健康因素:“不正常”水、土壤:元素含量异常----地方病2、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①保持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促进健康②破坏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质量恶化----引起疾病二、生态平衡1、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迁移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包括:DDT;TCDD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内浓度大于环境三、环境污染1、松花江事件:苯泄漏2、燃烧不完全:产生苯并芘—致癌3、环境污染影响特点: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复杂性4、二噁英污染:属于多环芳烃类大气环境与健康一、大气层分为1、对流层:逆温现象2、平流层3、中间层4、电离层5、散逸层二、大气污染物1、一次大气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代表:颗粒物、SO2、CO2、二次大气污染物: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产生新的污染物代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臭氧、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3、气体分散度(1)分散度越大:①空气漂浮时间越长;②被吸入可能性越大;③。

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多选)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PH<5.64、影响太阳辐射,形成棕色云团水环境与健康一、水源1、降水2、地表水3、地下水①浅层地下水:较清洁、固体多、盐多、容易干涸,水质易受影响②深层地下水:水温恒定,细菌少,盐多,硬度大二、介水传染病(1)病原体①细菌:霍乱、伤寒②病毒:甲肝/戊肝③寄生虫:隐孢子虫(不包括!:痛痛病、水俣病、氟中毒------土壤污染)三、饮用水质检查的细菌指标1、细菌总数小于100 GFU/mL2、总大肠菌群小于0/ mL(致病性,不得检出)3、游离余氯:出厂水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 mg/L4、水净化方法: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水消毒1、氯消毒:成本低,杀菌强2、臭氧消毒:①优点:消毒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不影响水感官②缺点:缺乏剩余消毒剂(无持续性杀菌作用?)3、紫外线①A段—色素沉着作用②紫外线B段—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③紫外线C段(200-280nrn)---杀菌作用土壤环境与健康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碘缺乏病1、流行病特点①山区>丘陵>平原②内陆>沿海③农村>城市2、碘缺乏地区:<10ug/L3、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症):智商<=544、分型:(二)地方性氟疾病1、特征:氟斑牙、氟骨症2、病区类型①饮水型病区②饮茶型病区③燃煤污染性:燃煤---氟中毒3、机制(1)对牙:大量时在牙釉质产生不规则球星结构----钙化受损,牙釉质疏松多孔4、临床(1)氟斑牙①诊断:白垩样变、缺损、着色(2)氟骨症①症状:疼痛(最常见);神经症状;肢体变形②诊断:靠X线(三)大骨关节病1、机制:软骨成骨作用障碍2、表现:骨关节破坏、变性(四)地方性砷(砒霜)中毒1、表现:乌脚病,皮肤色素异常、角化、皮肤癌变(五)克山病1、硒缺乏二、土壤污染(一)来源1、天然:火山、灾害2、人为:工业/生活/农业/交通/其他(二)综合1、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肥料、化学改良剂(石灰)2、生物净化:植物修复、蚯蚓、微生物3、水旱轮作4、物理:深翻;换土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职业性损害一、法定职业病:热衰竭、噪声聋(不包括:高血压)二、三级预防1、一级:换机器、防护服2、二级:早检测3、三级:防止病情恶化三、有关名词解释1、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一、健康概念
1. 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完全良好的状态。

2. 健康的要素: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

3. 健康的标志: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层面的良好状态。

二、疾病预防
1. 健康的基本要素:饮食、锻炼、睡眠、心理、环境和社会。

2. 饮食:均衡饮食,营养均衡。

3. 锻炼:适度的运动,促进身体健康。

4. 睡眠:充足的睡眠,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5. 心理:保持愉快和积极的心态。

6. 环境: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7. 社会:良好的社会互动和合理的工作生活。

《卫生学》整理笔记

《卫生学》整理笔记

绪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卫生学定义卫生学(hygiene)是以“环境与健康关系”为主线,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有益和有害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素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卫生工作战略方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三级预防策略病因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临床前期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临床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疾病的三级预防定义:公共卫生措施通过不同级别的预防在全体居民中实施,统称为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

重要措施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合理营养、体质锻炼、计划免疫、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以及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改造等。

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个体的措施环境的措施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对于传染病,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助于病人得到隔离、治疗,防止和减少周围人受感染的可能性。

传染病诊断确定(或疑似诊断)后,迅速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站)作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这也是第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早期发现的具体办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

临床前期措施: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预防);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对慢性病患者则通过医学监护,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使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卫生学 复习 知识总结

卫生学  复习  知识总结
54.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①计算率或构成比时分母不宜过小②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③正确计算平均率④注意资料的可比性⑤样本率或样本构成比进行比较时要做的假设检验。
57.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必须向水中加入足够量的氯,并有充分的接触时间。②水的PH值不宜太高。③水的温度:水温低杀菌效果差,水温高杀菌效果明显。④水的浑浊度:消毒前应先进行净化处理,尽量降低水的浑浊度。⑤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一样,除腺病毒外,肠道病毒对氯的耐受性高于肠道细菌。
6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
7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1、急性危害:2、慢性危害:3、致癌作用: 4、遗传毒性5、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干扰内分泌功能。
8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1、公害病2、职业病3、传染病4、食源性疾病。
42.膳食调查法:24小时回顾法,记中长法,称重法和食物频率法
43.膳食结构(食物结构):指消费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膳食中各种食物间的组成关系
44.当今世界的膳食结构四类型:西方“三高”型膳食,东方型,以日本为代表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一些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一些长处:地中海膳食结构
富营养化:含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由于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不同,故水面上可呈现蓝色、绿色、红色、棕色、浮白色等,红藻多见于海洋,主要因氮污染造成。蓝藻多见于淡水,主要因大量的磷污染而滋生。这种现象出现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出现在海湾中称为赤潮。
12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卫生学整理

卫生学整理

绪论卫生学(Hygiene )概念:卫生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一、 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研究对象:环境研究任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第一章 人类与环境• 自然环境中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的概念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 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前者又可分为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环境介质主要包括空气、水体、土壤、食物和生物,按照性质分类科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概念生态系统定义: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平衡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具有活力、自调节能力和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健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健康的基础。

食物链定义: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公害(public nuisanc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

特点:区域性,多为人为,连续污染,受害人数多,动植物同时受害。

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公害病是严重环境污染造成的地区中毒性疾病。

卫生学复习重点整理

卫生学复习重点整理

1.卫生学: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环境:指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还包括这个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预防医学的意义上,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及有关的行为因素,而不包括不可改变的自然环境。

3.自然环境:包括生活环境(空气、水、食物及地质与土壤)和职业环境。

由环境介质(大气及室内空气、水体、土壤岩石、食物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和环境因素(介质中的被转运物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成分)组成。

4.个体易感性:同一环境暴露人群、个体反应不同,患病危险性差异。

5.基因多态性:一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决定一种遗传性状,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一种以上正常等位基因,最常见的等位基因频率不超过99%,该位点具多态性。

6.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

7.健康观:人们对健康的看法,是在一定医学模式基础上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本质的认识。

8.三级预防:三水平预防,根据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及采取的相应预防或干预措施,将预防策略分为三个不同等级,称三级预防。

包括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三早预防”,在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9.自然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活动与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卫生学》知识点 (2)

《卫生学》知识点 (2)

卫生学知识点1. 什么是卫生学?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传播以及卫生保健措施的科学。

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生物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旨在探索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2. 卫生学的重要性卫生学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卫生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实施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卫生学还对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3. 主要的卫生学知识点3.1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卫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生规律、传播方式以及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

流行病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卫生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主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提供科学的健康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3 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预防与控制是卫生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环境卫生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3.4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卫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

环境卫生通过改善环境质量和建立良好的环境卫生设施来保障人们的健康。

3.5 营养学营养学是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营养学旨在了解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为制定科学的膳食建议提供依据,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结论卫生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它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流行病学、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卫生以及营养学等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促进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卫生学重点整理

卫生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卫生学是指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以学生学卫生学的目的:(1)学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概念,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环境因素,充分认识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2)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的有关问题。

(3)掌握作为全科医师应具有的,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保健服务因素。

(1)环境因素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人类一方面要享受它的成果,一方面要接受它带来的危害。

自然界养育了人类,同时也随时产生、存在和传播着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有害物质。

气候、气流、气压的突变,不仅会影响人类健康,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在社会环境中,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进步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连。

例如: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废水、废气、噪音、废渣,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不良的风俗习惯、有害的意识形态,也有碍人类的健康。

因此,人类要健康,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净化环境和优化环境的工作。

(2)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是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

现代医学发现,遗传病不仅有二三千种之多,而且发病率高达20%。

因此,重视遗传对健康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产生、防治有密切关系,消极心理因素能引起许多疾病,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卫生学资料整理

卫生学资料整理

《卫生学》《绪论》(一)卫生学概念:1.❤卫生学(Hygiene)◆定义:卫生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①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象:环境任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②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③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③目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分类:①以个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___ 卫生学;②以群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公共卫生学(二)卫生学发展简史:1、经验阶段2、实验阶段3、现代阶段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点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

◆健康的定义:1978年: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1990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疾病的定义:当机体受到病原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侵袭以及社会、心理压力时,机体内部环境平衡失调,适应和应激能力下降,导致全身、局部或器官的功能失调或结构损害。

◆新医学模式特点:①医疗服务中对个体的保健除着重生物因素外还强调个人的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②从保护个体和部分人群,扩大到全社会的保护范围。

③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视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社会公共卫生有责任感。

(三)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及三级预防策略: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学预防。

它主要是针对无病期,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有害因素,并采取增进健康的各种措施,以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

《卫生学(第7版)》教材知识点汇总绪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基础医学现代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

职业与健康的关系:人类自开始生产劳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而且职业病伤的发生常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预防疾病不仅是预防医学的目标,也是临床医学的目标,将预防策略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为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病前预防。

2、第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营养素和能量●合理营养●特殊人群营养●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第一节营养素和能量【提纲】一、营养素二、蛋白质三、脂类四、碳水化合物五、能量六、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七、维生素一、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素有几十种,共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其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热量,为产热营养素,另外三类不可产生热量为非产热营养素。

营养素的功能:(主要为三个方面)1、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的构成,满足机体生长、发育及修复,这是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2、提供能量,满足机体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为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主要功能。

3、维持和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为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为满足营养素这三个生理功能,要求每一种营养素都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摄入,因每一种营养素都不可满足营养素的这三个生理功能,所以各种食物应相互搭配食用,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一)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指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整理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1.骨的成分:骨是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类构成的2.骨的发育特点:(1)容易弯曲变形学前儿童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各占1/2,骨骼比较柔软,韧性大,硬度小;学前儿童的骨中有机物相对较多,骨的硬度小,韧性强(2)坚韧度较小前囟位于囟顶中央,在1~1.5岁左右闭合;后囟闭合时间最晚在出生后4个月以前,早闭多见于头部畸形,晚闭常常是因为缺钙引起的;婴儿时期脊柱的4个生理性弯曲已经出现,但没有完全定型;学前儿童的肌肉蛋白质和脂肪你含量少,而水分含量较多。

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培养学前儿童正确的姿势;理地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服结构合理,宽松适度;营养供给要合理4.喉吞咽动作时,喉上提,会厌软骨就会遮盖喉口,防止食物颗粒进入气管5.咽鼓管较宽、短、平,上呼吸道感染时,容易并发中耳炎6.儿童年龄越小,呼吸节律性越差;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7.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护学前儿童的声带;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8.血液年龄越小,血液量与体重的比例越大9.心率较快年龄越小,心脏射血能力越差心率越快10.扁桃体在4~10岁防御机能最强,此阶段扁桃体也容易出现炎症11.机体发热时,心脏的收缩频率会相应增加,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卧床休息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1)口腔:学前口腔粘膜柔嫩,血管分布丰富,已破损出血,出现口腔感染(1)牙齿:出生时具有20颗乳牙牙胚、乳牙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较脆软,在酸性环境中脱钙,导致龋齿(2)舌:学前儿童舌宽而短,由于舌的灵活程度不够,发音不够准确,协助吞咽能力也相应较差(3)唾液腺:往往流到口腔外,称为‘生理性流涎’,智力有缺陷的小儿,口腔常半张着,涎流口外,称‘假性流涎’。

(3)胃:乳儿时期胃较水平,喷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控制食物的能力较差,喂奶后易出现漾奶现象(3)肠:因植物性神经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因腹部受凉或食物问题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腹泻或便秘。

《卫生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

《卫生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

性大小的最重要参数。

2、阈剂量MEL: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EDO:毒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受试对象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都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4、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越小说明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越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填空)慢性毒作用带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越大说明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1、特异性损害:(1)急性作用(2)慢性作用:慢性中毒、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非特异性损害:表现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人体抵抗力下降,劳动能力降低等。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1、污染物的理化特性2、剂量或强度#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作用持续时间!协同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5、个体感受性紫外线、红外线对健康的利害紫外线:适量:①抗佝偻病作用;②红斑作用;③色素沉着作用;④杀菌作用;⑤其他。

过量:①紫外线眼损伤;②紫外线皮肤损伤;③促进光化学反应。

MC红外线:性大小的最重要参数。

2、阈剂量MEL: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EDO:毒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受试对象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都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2、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3、生命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感受,即生命质量是个体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感受和主观评价。

4、健康促进:是指一切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过程和措施,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二、环境卫生学1、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总和。

2、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利因素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制定保护人类健康的环境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

4、环境监测:是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三、食品卫生学1、食品: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2、食品卫生学:研究食品中营养及相关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规律,为充分利用食品资源,防治食品污染,预防食品中毒和疾病发生,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食品安全性:是指经评估所证实的食物、饮料等消费不给消费者带来损害或存在损害的风险并为法律所接受的一种程度。

环境卫生学各章考研知识点一、引言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学科,涉及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卫生学各章的考研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环境卫生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等。

卫生学知识点笔记

卫生学知识点笔记

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


2
2012 级临床五年五班 LCM

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放大)作用必备条件: ①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 ②进入生物体类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③在生物浓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8、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9、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水污染和淡水减 少、森林危机、土壤资源破坏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6、生物富集作用 bioconcentration 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
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
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7、生物放大作用 biomagnification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
4、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重点)
直接危害
间接危害
1、 急性中毒 1) 烟雾事件
2、 慢性炎症 3、 变态反应
1、 产生温室效应 2、 形成酸雨(PH<5.6)
①煤烟型烟雾事件
4、 致癌作用
3、 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②光化学烟雾(浅蓝色)事 5、 机体免疫力下降
件;
2)生产事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水肿。
卫生学笔记
——xxxx级临床x年x班整理
绪论 一、卫生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定义):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 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 的规 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 施原则, 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从两个方面实施:①控制有害因素对人群 健康的危害;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即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防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对某些已患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和伤 残。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重点

绪论1.卫生学是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与健康关系”为主线,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有益和有害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健康(health)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3.预防医学内容:环境对健康的影响4.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的研究任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5.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6.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指在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7.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1.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

2.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环境息息相关。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即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

3.环境污染物(pollutance):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颗粒物、重金属及各种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

如SO2、CO、NO、铅、苯并芘等。

(可能选择题)4.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在其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了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污染物。

卫生学整理资料

卫生学整理资料

向08 心理的师弟师妹们说明:第一部分老师没划重点,第二部分老师说重点时比较随意,不可尽信,第三部分很详细,很可信,只是,不知道你们的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我相信第三部分的那个老师(上职业卫生的)还是会给你们划重点的,她很好人的哦!~~至于第二个老师,你们去缠缠他看看。

(当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cetian第一部分环境第一章人类与环境1、环境污染有关的概念。

环境:指围绕着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和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

人类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污染:是由于各种人为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对人类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称之。

生态系统(森林、河流、池塘等。

):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适应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共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构成。

生态平衡及失衡: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保持的相对稳定状态。

当外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形成失衡状态。

环境的自净作用:在环境受到污染经一段时间后,由于理化和生物方面的作用,使得受污染的环境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环境的这种功能和过程称之。

生物转化作用:污染物在酶系统的催化下,经过代谢产生复杂变化的过程称之。

生物富集作用: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呈逐渐蓄积,通过食物链的逐级转移,使得在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的现象称之。

生物转运:是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是环境污染物通过由生物膜构成的屏障的过程。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过程。

是机体对环境毒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生物转化过程的四种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生物转化过程分两相: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和二相反应(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卫生学(hygiene):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从预防医学的意义上定义环境,环境是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及有关的行为因素,而不包括不可改变的自然因素。

3、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人体外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生物——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行为因素等人体内环境---遗传因素、代谢过程、器官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外环境与基因相互作用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个体易感性差异与基因多态性有关个体易感性:同一环境暴露人群,个体反应不同,患病危险性差异基因多态性:一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决定一种遗传性状,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一种以上正常等位基因,最少的等位基因频率超过1%,这个基因位点具多态性4、当代健康观:身体、精神、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5、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5、从环境与人体关系上分析,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均属环境因素(即不可改变的为内因),也称可改变的环境因素。

可改变环境因素与年龄、性别和遗传易感性等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慢性病流行,其中可改变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

以人群为对象,通过针对可改变环境因素的综合预防措施,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

6、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是以群体为对象,采用公共卫生措施7、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8、三级预防:人体从健康到发病,从发病到功能障碍,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规律。

针对无病期、发病期及障碍期开展的疾病预防,称为三级预防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对象——无病期健康人群重点——病因明确的疾病:地方病、传染病(爱滋病、非典、禽流感)、职业病、公害病等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致病因素。

主要包括针对环境、机体、社会三个采取相应的措施方面。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三早预防:在临床前期或基本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对象——疾病早期人群措施——早发现(普检、定期检查等)、早诊断、早治疗,对于传染病:早隔离、早报告重点——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发现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早期诊断发展微量和敏感的诊断方法和技术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临床预防,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对象——疾病后期人群措施——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康复措施(恢复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病而不残、残而不废)第一章1、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生物因素——目前在世界上传染病发病率仍居各因素中最高WHO最近报告,具有全球影响的传染病事件中,70%以上是人畜(禽)共患传染病。

化学因素——各种染料燃烧后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SO2、CO、CO2等气体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含汞、砷、镉、铅等,使水中这些金属含量增高3、生物圈(biosphere):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

包括12km深的地壳、海洋,15km以内的地球大气层4、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ment):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56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以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级生物体内浓度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的条件:①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③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④在生物放大过程中是通过食物链进行8、环境和人体之间进行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及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形成了人体与环境间的生态平衡。

这种平衡和统一性的最好例证是人体血液与地壳中元素的相关性。

机体的适应能力与环境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性质有关,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后者为主。

10、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形成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性的污染物。

1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12、环境污染来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称为“工业性三废”“生活性三废”:粪尿、污水、垃圾13、环境污染物的主要吸收途径呼吸道——不经肝,直接进入大循环消化道吸收——水与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经小肠吸,可在肠肝循环过程中反复被吸收透过三层屏障——表皮角质层:阻止分子量>300的物质——连接角质层:阻止水、电解质、水溶性物质通过脂溶性物质——基膜(表皮与真皮间):阻止少数物质不进入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14、机体主要的屏障有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及血睾丸屏障15、靶器官:多数情况下污染物贮存的部位就是毒物直接作用部位,称为靶部位(靶组织或靶器官)16、贮存库:化学物含量高,但不显示明显毒作用的部位—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是暂时贮存库176000~10000道尔顿的低分子蛋白,称为金属硫蛋白,该蛋白易与镉、汞、锌、铜、铁等金属离子结合。

18、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19、环境污染物的排泄1)经肾随尿排出主要途径,通过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管竹筒转运、分泌排出;解离和水溶性的化学物到达肾小管后,通过被动扩散进入尿中;未解离和脂溶性毒物可重新吸收入血液而不易排出。

2)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形成的代谢物由肝细胞排入胆汁而进入肠道,部分随粪便排出;部分由于肠道内酶的作用,改变其极性,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肠道再吸收,重新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是环境化学物从肠道排泄的速度显著减慢。

3)经呼吸道排出气态或挥发性物质(CO、SO2、H2S、C6H6)可经肺呼出以下因素可加速排出——血中溶解度低——肺泡有毒气体分压小:移至空气新鲜环境——肺通气量大4)其他排除途径毛发、唾液、乳汁、月经生物监测指标(生物标记物):血液、尿液、呼出气、毛发及脂肪组织等生物样品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作为评价体内该化学物量的生物检测指标,即生物标记物20、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与剂量关系)(理解)绝对致死量(LD10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如再降低剂量,即有存活者最小致死剂量(LD0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最大耐受剂量(LD0/MTD):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高于此剂量即可出现死亡半数致死剂量(LD50):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

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量(LOAEL)在设定的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低剂量。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量(NOAEL)在设定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未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21、生物学标志物(biomarker)(1)接触生物标志物(2)效应生物标志物(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22、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标题)广泛性(university):胎儿——老人多样性(diversity):急慢性复杂性(complexity):多因多果长期性(long-term)23、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标题)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致癌作用、遗传毒性、生育毒性和发育毒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干扰内分泌功能24、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25、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原因)1)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是采暖煤烟粉尘与浓雾结合,SO2污染也较严重2)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含硫矿冶炼厂、炼钢、炼锌、炼焦、发电等排放SO2等有害气体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大量汽车(250万辆)排放出的废气,在日光紫外线作用下形成大量以O3为主的光化学烟雾4)痛痛病事件: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上游锌冶炼厂排出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居民用河水灌田,使稻米含镉量增高5)水俣病事件:水俣镇上游,氮肥公司生产醋酸乙烯、氯乙烯,工厂排放含汞废水,汞经生物转化形成甲基汞,居民长期食用含甲基汞量很高的鱼、虾、贝而中毒26、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一)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二)剂量或强度(三)暴露时间(四)环境因素(五)个体易感性27、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并预测环境有害因素在接触人群中可能引起的有害效应的检出率或病死率,称为危险度评价( risk assessment )。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1.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面且密度最大的一层,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2.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适量暴露于中波紫外辐射,仅少量(小于10%)来源于膳食。

3.空气中离子浓度及轻重离子的比例,可作为衡量空气清洁程度的标志和评价空气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