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资料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卫生学(hygiene):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从预防医学的意义上定义环境,环境是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及有关的行为因素,而不包括不可改变的自然因素。
3、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人体外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生物
——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行为因素等
人体内环境---遗传因素、代谢过程、器官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外环境与基因相互作用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个体易感性差异与基因多态性有关
个体易感性:同一环境暴露人群,个体反应不同,患病危险性差异
基因多态性:一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决定一种遗传性状,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一种以上正常等位基因,最少的等位基因频率超过1%,这个基因位点具多态性
4、当代健康观:身体、精神、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5、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
5、从环境与人体关系上分析,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均属环境因素(即不可改变的为内因),也称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可改变环境因素与年龄、性别和遗传易感性等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慢性病流行,其中可改变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
以人群为对象,通过针对可改变环境因素的综合预防措施,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
6、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是以群体为对象,采用公共卫生措施
7、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8、三级预防:人体从健康到发病,从发病到功能障碍,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规律。针对无病期、发病期及障碍期开展的疾病预防,称为三级预防
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对象——无病期健康人群
重点——病因明确的疾病:地方病、传染病(爱滋病、非典、禽流感)、职业病、公害病等
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针对环境、机体、社会三个采取相应的措施方面。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三早预防:在临床前期或基本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对象——疾病早期人群
措施——早发现(普检、定期检查等)、早诊断、早治疗,对于传染病:早隔离、早报告
重点——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
•早期发现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
•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
•早期诊断发展微量和敏感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临床预防,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
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对象——疾病后期人群
措施——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康复措施(恢复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第一章
1、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生物因素——目前在世界上传染病发病率仍居各因素中最高
WHO最近报告,具有全球影响的传染病事件中,70%以上是人畜(禽)共患传染病。
化学因素——各种染料燃烧后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SO2、CO、CO2等气体
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含汞、砷、镉、铅等,使水中这些金属含量增高
3、生物圈(biosphere):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12km深的地壳、海洋,15km以内的地球大气层
4、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ment):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
5
6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以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级生物体内浓度
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的条件:
①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
②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③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
④在生物放大过程中是通过食物链进行
8、环境和人体之间进行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及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形成了人体与环境间的生态平衡。这种平衡和统一性的最好例证是人体血液与地壳中元素的相关性。
机体的适应能力与环境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性质有关,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后者为主。
10、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形成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性的污染物。
1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12、环境污染来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称为“工业性三废”
“生活性三废”:粪尿、污水、垃圾
13、环境污染物的主要吸收途径
呼吸道——不经肝,直接进入大循环
消化道吸收——水与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经小肠吸,可在肠肝循环过程中反复被吸收
透过三层屏障
——表皮角质层:阻止分子量>300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