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班级: 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 组员: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

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

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

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图A-1图A-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

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 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 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V7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 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 N, 外圆P 、Q 以及轴肩G H 、I 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 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 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 M N 和外圆P 、Q 的加工。

毛坯图2. 确定毛坯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 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0 60mm 勺热轧圆钢作毛坯键槽■-kr丿&W77~ ■ry L -—Jr 16.-- /- '777777777777/〈/////■///Z/ZAI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

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 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 值(Ra=0.8 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参考表A-3)可为:粗车-半精车-磨削古柿厶邑—分対片妊离4.确定定位基准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传动轴课程设计--轴的设计

传动轴课程设计--轴的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轴的设计学生姓名: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12月28日目录1 零件的分析 (3)2 毛坯的选择 (5)2.1 毛坯种类的选择 (5)2.2毛坯形状尺寸的确定 (5)3工艺路线的拟定 (6)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3.3 加工顺序的安排 (7)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7)3.32基面先行原则 (7)3.33先粗后精 (7)3.34 工序划分的确定…………………………………………………………………………………………… ..73.3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8)3.4工艺路线的确定 (8)3.5加工路线的确定 (9)4 加工设备的选择 (11)4.1机床的选择 (11)4.2 夹具的选择 (111)4.3 刀具的选用 (111)5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3)6切屑用量的确定 (15)7设计心得 (188)8 参考文献 (19)1 零件的分析图1-1 零件图从零件图看,该零件结构简单,加工的外圆表面为12.4φ,13φ,0.0050.00114φ+-,140.0055φ±,19φ,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较高,加工时可以用磨削加工来完成。

有些为IT5级,IT6级,可以在精加工之后加,用磨削加工来完成。

粗糙度方面:沟槽2×0.5两侧面、19φ的两端面、140.0055φ±的端面、两键槽的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 140.0055φ±、0.0050.00114φ+-、13φ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直接用精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

轴线对于轴的直线度为0.01。

热处理方面需要调质处理到220-250HBS,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可以进行调质处理,这样可以保证零件所要求的表面硬度。

通过分析,该零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课程设计传动轴凸缘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以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传动轴凸缘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以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传动轴凸缘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以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摘要本次设计是对传动轴凸缘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以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传动轴的凸缘叉零件的加工表面是平面和孔。

由加工工艺原则可知,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

所以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分成粗加工和半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加工的精度。

基准选择以传动轴凸缘叉底圆平面作为粗基准,以传动轴凸缘叉外侧孔作为加工基准加工出侧端面。

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用端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与平面。

整个加工过程选用组合机床。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2)第2章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零件的分析.........................................................................................................2.1.1零件的作用..................................................................................................1.1.2零件的工艺分析..........................................................................................2.2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3传动轴凸缘叉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2.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2.3.2粗基准的选择..............................................................................................2.3.3精基准的选择..............................................................................................2.4 工艺路线的制定................................................................................................2.4 .1方案............................................................................................................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2.7本章小结............................................................................................................. 结论............................................................参考文献........................................................1.绪论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使我对专业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打下基础。

传动轴课程设计

传动轴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传动轴工艺规程设计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1.课题设计的目的与意义························2设计课题····································3.课题背景····································4.零件的分析··································4.1零件作用、结构和技术要求···················4.2零件的工艺分析·····························4.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确定毛坯、定位基准的选择·····················6.加工方案的确定·······························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8确定工序尺寸、加工余量及公差··················9.机床、工艺装备、切削用量及工时················10设计体会·····································11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工艺过程卡)······························附录2(工序卡)··································1 课题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传动轴的设计工艺,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展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专业课程设计--CA6140车床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专业课程设计--CA6140车床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发展专业知识解决时间生产问题的依次实践训练。

通过这次设计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己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中能逐步掌握查阅手册,查阅有关书籍的能力。

在设计中逐步培养了我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我们今后参加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一.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零件图:零件是CA6140卧式车床齿轮,它位于车床变速箱传动轴,主要作用是传递力矩,改变速度进而实现调速作用。

1.11审查零件的工艺性齿轮零件的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但基准孔φ68K7mm 要求Ra0.8μm有些偏高。

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

关于4个φ5mm的小孔,其位置是在外圆柱面上6mmX1.5mm的沟槽内,孔中心线距沟槽一侧面距离为3mm。

由于加工时不能选用沟槽的侧面为定位基准,故要较精确地保证上述要求比较困难。

分析该小孔是做油孔之用,位置精度不需要太高,只要钻到沟槽之内,即能使油路畅通,因此4个φ5mm的孔加工亦不成问题。

1.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ø68K7外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0.8。

并且槽相对ø68K7孔的轴线成90度均匀分布。

2、16mm宽槽口相对ø68K7孔的轴线成90度均匀分布,其径向设计基准是ø68K7mm 孔的轴线,轴向设计基准是ø106.5mm外圆的左端平面。

3、4×ø5mm孔在6×1.5mm沟槽内,孔中心线距沟槽一侧面的距离是3mm。

圆锥角度为90度。

4个ø5mm孔分别与16mm槽宽错开45度均匀分布。

4、由于加工时不能选用沟槽的侧面定位基准,故要精确地保证上述要求比较空难,但这些小孔为油孔,位置要求不高,只要钻到沟槽之内接通油路就可,加工不难。

5、ø90外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14,表面粗糙度为Ra3.2.6、左端外圆表面ø106.50-0。

传动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传动轴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0931组号第七组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 10月 28日目录前言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6)2、零件分析 (6)2.1、材料分析 (6)2.2、精度等级的选择 (6)2.3、热处理要求 (6)3、毛坯的确定 (6)3.1、毛皮种类可分五种 (6)3.2、零件毛皮的确定 (7)3.3、零件毛坯图 (7)4、定位基准 (7)5、工艺路线 (8)5.1、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 (8)5.2、加工路线的确定 (8)5.3、加工工艺路线 (8)6、余量与工艺尺寸的确定 (9)7、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11)7.1选择加工设备 (11)7.2选择夹具 (11)7.3选择量具 (11)8、切削用量的确定 (11)9、工艺过程、工序 (11)总结 (12)附录: (13)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传动轴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 0931 组号: 7 组长: ****** 课程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1.10.3——2011.10.23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⒈分析、抄画零件工作图样或计算机绘图设计;⒉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图;⒊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一套;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 *******2011年10月 28日前言机械加工工艺是我们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工作人员加工零件的前提。

所以在学校的时候要把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学好,在课程设计中加以实践,把自己从中学到是知识和经验有效的利用到实践中去。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将要走到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最好的锻炼,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由于第一次参加课程设计,对相关知识不太了解希望老师给予帮助教育指导。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经分析工件为单件小批量2、零件分析2.1、材料分析本课程设计的轴为40Cr钢40Cr钢用于较重要的调质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连杆、螺栓、进气阀、重要齿轮、轴、曲轴、曲柄、汽轮发电机环形锻件。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传动轴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车辆、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

传动轴的工艺设计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传动轴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传动轴的工艺设计。

1.传动轴材料选择传动轴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和合金钢。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传动轴的载荷、转速、工作环境等因素。

对于承受较大载荷和高速旋转的传动轴,应选择强度高、耐磨性好的合金钢材料。

同时,要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2.传动轴的加工工艺(1)材料切削处理:传动轴的毛坯一般使用圆钢材料。

首先要对圆钢进行切削处理,去除氧化皮、毛刺和不良部分。

(2)车削加工:传动轴的主要加工工艺是车削。

车削是通过旋转切削刀具将工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在车削过程中,需要注意刀具刀片的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控制,以及表面质量的保证。

(3)热处理:传动轴的材料一般是经过热处理的。

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其机械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等。

(4)精密加工:为了提高传动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还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精密加工包括滚压、研磨、车削等,通过这些加工方式可以使得传动轴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达到要求。

3.传动轴的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对传动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质量合作关系,确保材料的质量。

(2)检验工艺:传动轴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需要通过检验来确保。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三坐标测量、硬度测试、表面粗糙度测量等。

通过合理设置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对传动轴进行检验。

(3)质量控制体系:传动轴的加工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的工艺控制文件、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并建立相应的工艺记录,可以确保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综上所述,传动轴的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

“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优秀设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内容:(1)零件图 1张(A3)(2)毛坯图 1张(A3)(3)工序简图 1张(A2)(4)工序卡片 2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学生:指导教师:学号:20**年 1月25日目录1 设计说明1.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1.2 零件的工艺分析1.3 其主要加工表面位置要求1.4零件的材料2 工艺规程的设计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2.2制定工艺路线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3.1 确定加工余量3.2 确定毛坯尺寸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4.1 车两端面4.2 计算切削用量5: 选择量具5.1 选择刀具5.2 选择量具6:总结7:参考文献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本次设计是在基本学完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

是在毕业设计之前做的较全面较深入地对所学各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复习及应用。

为我提供了一次理论联合实际训练的机会,在我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综合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自己未来生活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能力有限,此设计难免有不宜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及同学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1 .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5000件年产)此课程设计研究的是一传动轴。

该轴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机构获得动力.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该传动轴需要加工的部分主要为回转面。

另外,轴两端为螺纹加工部分。

轴的各个轴肩相邻处需要加工退槽或者是砂轮越程槽。

轴肩两端要进行倒角加工。

在轴径为Φ40±0.005mm,Φ50±0.005mm和右端螺纹部分要加工键槽。

该传动轴的加工表面除了轴径为Φ64和Φ54的两部分表面的精度要求较小外,其他表面的粗糙度要求都为0.8。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减速器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工艺装备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减速器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工艺装备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工艺装备指导老师: 张月玲学生:陈颂祥学校: 上海理工大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期:2015.5.20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工艺装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减速器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工艺装备。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要达到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善于综合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使之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2)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掌握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

(3)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查阅和运用有关标准手册,参考书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2.课程设计要求(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了解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及其它有关规定。

(2)按指导书规定的设计内容,独立按时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规定设计任务,审查方案,检查设计进度以及介绍参考资料。

(3)在设计工作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设计在技术上比较先进又切实可行,既能保证产品质量三、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减速器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2)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定工序的工序卡3.绘制减速器传动轴毛坯图和零件工作图4.参考进度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目录第一章概述 (4)1.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2.课程设计的内容3.设计步骤和方法第二章零件分析 (5)1.传动轴的作用2.传动轴的工艺分析3.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第三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图 (8)第四章拟定传动轴的工艺路线 (9)第五章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13)第六章加工工序设计 (15)第七章设计小结 (21)第八章参考资料 (22)第一章概述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传动轴突缘叉

传动轴突缘叉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传动轴突缘叉(CA10B解放牌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4000件)设计者吴栋荫AP0808326指导老师耿爱农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研室2011年3月8日五邑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传动轴突缘叉(CA10B解放牌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4000)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工艺装备主要零件图1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AP08083学生吴栋荫指导教师耿爱农2011年3 月8序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重要工艺文件。

它不仅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于知道生产、组织、加工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时机的训练,因此,它对我们工科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传动轴突缘叉(CA10B解放牌汽车)是10B解放牌汽车传动轴上一个比较复杂的作用,他位于传动轴的中部。

主要作用是稳定轴,还有传递扭矩,使扭矩传递获得成功。

零件的两个叉头处有两个零件孔φ39(+0.027 -0.010)mm,用此安装滚针轴承并与十字轴相连,起链接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传动轴突缘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1、以φ39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9(+0.027 -0.010)mm的孔及其倒角,尺寸为118mm 的与两个孔φ39(+0.027 -0.010)mm相垂直的平面,还有在平面上的四个M8螺孔。

起重,主要加工表面为φ39(+0.027 -0.010)mm的两个孔。

2、以R43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95(0 -0.107mm)的轴和左平面上的四个φ16的孔。

《机械制造工艺》教案第8课编制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四)

《机械制造工艺》教案第8课编制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四)

课题编制轴类零件机械加工H艺规程(四)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轴类零件的工艺及工作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方法(2)能够编制一般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素质目标:(1)养成认真负责、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2)践行服务集体、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睢点教学重点:轴类零件的工艺及工作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编制一般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i并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努【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收集轴类零件工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学生】提前上网观看相关资料,熟悉教材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轴类零件的生产需要用到哪些工艺?如何编制一般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传授新知【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以及工作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方法等知识六、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传动轴”图片,并讲解传动轴的加工方法传动轴的材料为45钢,小批生产,淬火硬度为40~45HRCβ该传动轴的工艺分析如下。

(1)传动轴为小批生产,材料为45钢,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中等,各段轴颈直径尺寸相差较大,因此选用锻件毛坯。

(2)传动轴加工可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粗加工时,以外圆为定位基准;半精加工时,以外圆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即一夹一顶);精加工时,以两中心孔为定位基准(即两顶尖)。

(3)由于传动轴采用的是锻件毛坯,因此加工前应安排退火热处理,以消除毛坯的内应力和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

传动轴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后高温回火,该工序应放在半精加工之后,粗磨、精磨之前进行,即在车螺纹和铳键槽之后进行。

为了保证磨削的加工精度,在淬火及高温回火热处理之后,应安排修研中心孔工序。

轴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轴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组号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_________完成日期年 12月 26 日目录1.前言 (3)2.确定生产纲领及类型 (3)3.工艺规程设计 (3)3.1零件分析 (3)3.2毛坯选择 (4)3.3定位基准确定 (4)3.4工艺路线 (4)3.5工序尺寸确定 (6)4.工艺过程卡编制 (9)4.1设备选择 (9)4.2刀具选择 (10)4.3量具选择 (10)5.工序卡编制 (10)6.夹具的设计 (16)7.课程设计总结 (19)8.附录 (20)9.参考文献 (26)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轴加工工艺的设计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组号:组员:组长:其中:所有制图由王正杰制作,工艺过程设计以及所有制作步骤及其相关由所有组员共同讨论的结果,工艺卡片由蒋代军,汤普,刘勇制作,夹具设计由徐金制作,所有计算由卢攸计算。

文档编排由蒋代军制作课程设计(论文)起止时间:设计的内容要求:⒈分析、抄画零件工作图样或计算机绘图设计;⒉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图;⒊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一套;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说明书一份。

生产类型:单件中批量生产指导教师:前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重要工艺文件。

它不仅是企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文件,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于指导生产、组织加工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还是新建和改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之后,我们综合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全面的一次综合性生产实践的检验。

课程设计说明书概括性的介绍了设计过程,,对设计中各部分内容作了重点的说明、分析、论证和必要的计算,系统性整理、表达了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要求,有条理的表达了自己对工艺规程作用的独到见解。

传动轴的作用是传递扭矩。

本次设计中,由于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有限,设计中一定存在较多的缺点和错误,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减速器传动轴设计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减速器传动轴设计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减速器传动轴学校: 陕西科技大学学院: 机电学院专业类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机械046姓名: 杨孟博学号: 51404627指导教师: 张斌起始日期: 2007年1月9 日完成日期: 2007年1月25 日成绩: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1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内容:(1)零件图 1张(A3)(2)毛坯图 1张(A3)(3)工序简图 1张(A2)(4)工序卡片 2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机械046学生:杨孟博指导教师:张斌学号: 514046272007年 1月25日陕西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目录1 设计说明 (4)1.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1.3 其主要加工表面位置要求 (4)1.4零件的材料 (4)2 工艺规程的设计 (5)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2.2制定工艺路线 (6)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3.1 确定加工余量 (6)3.2 确定毛坯尺寸 (7)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4.1 车两端面 (9)4.2 计算切削用量 (9)5: 选择量具 (15)5.1 选择刀具 (15)5.2 选择量具 (15)6:总结 (16)7:参考文献 (17)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3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本次设计是在基本学完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

是在毕业设计之前做的较全面较深入地对所学各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复习及应用。

为我提供了一次理论联合实际训练的机会,在我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综合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自己未来生活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能力有限,此设计难免有不宜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及同学给予指教。

传动轴课程设计

传动轴课程设计

传动轴课程设计传动轴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车辆等的装置。

它由若干个接头组成,每个接头都由外套管、内芯轴和万向节组成。

传动轴的设计和制造对整个机械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传动轴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动力传递能力:传动轴需要承受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的变化,因此,传动轴的表面硬度和内部材质必须能够承受这些力矩。

2. 可靠性:传动轴必须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因此,在设计传动轴时,需要特别关注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万向节的设计。

3. 维护和维修:传动轴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设计传动轴时,需要考虑如何方便和快速地进行维护和维修。

4. 安全性:传动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安全性。

传动轴必须能够承受突然的负载和冲击,避免发生断裂和故障,以防止危险的事故发生。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传动轴的制造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材料选择:传动轴的材料必须具有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材料有钢、铝和钛。

2. 工艺流程:传动轴的制造需要采用严格的工艺流程,例如精密加工、热处理等,以确保传动轴的质量和性能。

3. 质量控制:传动轴的制造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传动轴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4. 安全防护:传动轴的制造需要满足安全性要求,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避免工人发生意外伤害。

传动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汽车、工程机械、电机等领域,因此,传动轴的设计和制造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经济、环保和高效的制造方式,推动传动轴产业的健康发展。

16传动轴课程设计

16传动轴课程设计

1 6传动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动轴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传动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并掌握传动轴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传动轴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轴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机械系统中的传动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传动轴系统,并进行传动比的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轴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传动轴课程,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动轴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十六岁左右,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掌握传动轴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概述:介绍传动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2. 传动轴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传动轴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传动过程中的优势。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3. 传动轴的传动比计算:教授传动轴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4. 传动轴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传动轴的安装方法、调试技巧及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5. 传动轴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传动轴在实际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的拆装、调试及传动比计算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加工工艺及钻3-Φ11孔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加工工艺及钻3-Φ11孔夹具设计

工序:铳①52圆柱两端面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面铳刀,刀片采用YG8,cip-1.5mm,√0=52∕三∕,v=125∕π∕min,Z=4。

2.决定铳削用量1)决定铳削深度因为加工余量不大,一次加工完成cιp=1.5πun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根据X51型铳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r=0.2∕≡∕½,则1000K=1000x125=79617r/m.nπd4X52按机床标准选取n w=750r/min吁出=少52χ750=]]7.15m∕min100O100O当〃W=750r∕min时f m=fw11γ,=0.2×4×750=60Omm/r按机床标准选取f m=600nυn/r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156m,I、=9/n/n,I?=3mm,则机动工时为必工区上=0.18nin n w f750x0.2工序:扩,钱①32孔工序:铳①52圆柱两端面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面铳刀,刀片采用YG8,cip-1.5mm,√0=52∕三∕,v=125∕π∕min,Z=4。

2.决定铳削用量1)决定铳削深度因为加工余量不大,一次加工完成cιp=1.5πun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根据X51型铳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r=0.2∕≡∕½,则1000K=1000x125=79617r/m.nπd4X52按机床标准选取n w=750r/min吁出=少52χ750=]]7.15m∕min100O100O当〃W=750r∕min时f m=fw11γ,=0.2×4×750=60Omm/r按机床标准选取f m=600nυn/r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156m,I、=9/n/n,I?=3mm,则机动工时为必工区上=0.18nin n w f750x0.2工序:扩,钱①32孔工步3:较φ32nun 孔根据参考文献IV 表2-25,f=0.2-OAmmZr 9u=8〜12w∕min ,得〃=169.8〜254∙65∕√min查参考文献V 表422,按机床实际进给量和实际转速,取f =0.35mm/r,n w =198∕√min ,实际切削速度u=9.33〃z/min 。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者姓名:郑彦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及班级:机电系10数控学号:1 0 0 2 7 1 0 4指导老师: 肖慧2012年3月20日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machinery technology)是研究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学、管理学等最新成就为一体的一个新兴技术与新型工业,归纳总结机械制造工艺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工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及数控加工工艺等部分。

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习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实训及其他有关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第一次较全面的工艺设计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展本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强化工艺设计能力.通过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同学应进一步提高识图、制图和机械设计的水平;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方法,学会查阅和运用有关专业资料、手册等工具书;培养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工工艺设计课程要求我们应该像真正在工厂工作一样的严格要求自己,必须以科学务实和诚信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目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4)二、传动轴的工艺分析 (5)2。

1 零件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5)2.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三、毛坯的选择 (6)3。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钻Φ8及其Φ10孔孔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钻Φ8及其Φ10孔孔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钻Φ8及其Φ10孔孔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序言 (3)第一节零件分析 (4)第二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4)一、确定生产类型 (4)二、确定毛坯制造形成 (4)三、选择定位基准 (4)四、选择加工方法 (6)五、制定工艺路线 (6)六、确定加工余量 (7)七、机床、夹具的选择 (7)八、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第三节专用夹具设计........................一、工件加工工艺分析........................二、夹具结构方案设计........................三、夹紧力分析.............................四、根据主要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绘制夹具图....第四节、设计总结............................. 第五节、参考文献.............................绪论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进而使对机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它是主要是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对零件的某几个工序加工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从零件的工艺来说,它主要是分析零件在进行加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和工艺路线加工才能更好的保证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就专用夹具而言,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生产率、精度、降低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本设计中,就针对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制定和比较加工工艺路线,选择较好的加工工艺路线进行加工。

并对斜面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在这过程中,制定多套夹具方案分别对各夹具的定位误差和精度进行分析计算,选择其一进行下一步的设计,以完成本次设计。

传动轴数控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数控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数控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动轴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掌握其基本结构及功能;2. 学生能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传动轴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3. 学生能掌握传动轴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熟悉相关指令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传动轴的建模与编程;2. 学生能够操作数控机床完成传动轴的加工,并确保加工精度;3. 学生能够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提高对数控技术的认识;2. 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3. 学生增强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责任感,激发为我国制造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对数控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施,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基础知识:讲解传动轴的结构、分类、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轴的设计”。

2. 数控加工原理:介绍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加工特点,重点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第1章“数控机床概述”及第2章“数控编程基础”。

3. 传动轴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要求,讲解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第4章“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

4. 数控编程与操作:结合实际案例,教授CAD/CAM软件在传动轴加工中的应用,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CAD/CAM技术与应用》第6章“CAD/CAM软件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及《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第3章“数控机床的操作”。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传动轴突缘叉工艺及铣镗39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共18页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传动轴突缘叉工艺及铣镗39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共18页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传动轴突缘叉(CA10B解放牌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生:_______学号: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系2009年月日目录1.设计任务书 (3)2.零件的分析 (4)2.1.零件的作用 (4)2.2.零件的工艺分析 (4)3.工艺规程设计 (4)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3.2基面的选择 (5)3.3制定工艺路线 (5)3.3.1工艺路线方案一 (5)3.3.2工艺路线方案二 (6)3.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6)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3.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4.夹具设计 (16)4.1问题的提出 (16)4.2夹具设计 (17)4.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4.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7)4.2.3定位误差分析 (18)4.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8)5.参考文献 (19)6.心得体会 (19)论文(设计)任务书课程编号J1410018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周数 3 实施地点班级人数起止时间形式√集中□分散指导教师论文(设计)进度安排6.22上午10点指导教师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明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收集、借阅有关资料、手册。

具体设计方法、步骤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和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另外主要参考书目:1.机床专用夹具图册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6.23~6.24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出零件图;确定毛坯的制造方式,绘制毛坯简图。

6.25~6.29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

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刃具,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确定切削用量。

6.30 画出毛坯图,填写工艺过程卡,填写工序卡。

7.1 确定夹具设计方案,选择定位元件,计算所需夹紧力,选择夹紧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 _____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_12月_19日~2011年 12 月 26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工091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12月目录一.传动轴工艺分析 (1)1.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1)1.2传动轴图样分析 (1)二.毛坯的选择 (3)2.1毛坯类型分析 (3)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 (4)三.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 (4)3.1基准的选择 (5)3.2工件的装夹方法选择 (5)四.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7)4.2工序分散 (7)4.1工序集中 (7)五.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7)5.1选择表面加工方式 (8)5.2制定工艺路线 (8)5.3传动轴的工艺路线 (9)5.4热处理工序安排 (9)5.5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10)5.6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11)5.7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11)六、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用 (11)6.1选择机床 (11)6.2 选用工艺设备 (11)七.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2)八、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18)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21)十、课程设计体会 (22)十一、参考资料 (22)一.传动轴的工艺分析1.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器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及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分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杆等。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图示传动轴零件属于台阶轴零件,由圆柱面,轴肩,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的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1.2传动轴图样分析(1)图所示零件是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规定了主要轴颈,外圆以及轴肩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和外圆的加工。

(2)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3.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4.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5.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规定了主要轴颈外圆,以及轴肩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是轴颈和外圆及轴肩的加工。

二.毛坯的选择2.1毛坯类型分析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及焊接件。

不同的毛坯种类及毛坯的精度、粗糙度和硬度等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

还有毛坯的形状和特性,直接会影响到机械加工的难易、材料的消耗等。

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后表面硬度可达220-240HBS。

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锻造后的毛坯,能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其抗拉,抗弯等机械性能。

同时,因锻件的形状和尺寸与零件相近,可以节约材料,减少切削加工的劳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选择锻件的制造方法时,并非是制造精度高就越好,需要综合考虑机械加工成本和毛坯制造成本,以达到零件制造总成本最低的目的。

当生产批量较小,毛坯精度要求较低时,锻件一般采用自由锻造法生产。

根据传动轴的制造材料(45钢),毛坯类型可采用型材和锻件,现选用锻件;毛坯采用自由锻造。

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1) 公差等级该锻件的尺寸公差等级IT为13-15级,加工余量等级为普通级。

故IT 为15级,MA为普通级。

(2)锻件质量根据计算可得机械加工后零件的质量为传动轴的重量估计值为 1.31Kg。

由此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锻件毛坯的重量为2.5Kg。

(3)确定传动轴毛坯的余量根据阶梯轴的自由锻造机械加工余量的计算公式(D<65mm时,按65mm计算,L<400mm时,按400mm计算),传动轴锻件余量计算如下:A= L0.26*D0.2*0.5= 4000.26* 650.2*0.5=7.15mm取整数7mm。

(4)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通过上面的计算知毛坯和零件的质量,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S=mt /mn=2.5/3.0=0.83 ,其中mn=472*π*215*10-6/4=3.0Kg。

由于0.83介于0.63和1之间,故该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为S1级。

(5)锻件的材质系数M由于该传动轴零件材料是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

该锻件的材质系数属M1(6)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轴除III和V表面的粗糙度为1.6微米外,其它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均大于或等于6.3微米,键槽的表面粗糙度没有标出为一般要求。

(7)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根据锻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系数查表2-9,由此查得单边余量在厚度方向3.5mm,平方向亦为3.5mm。

不妨取锻件各外径的单边余量为3.5mm,各轴向尺寸的单边余量亦为3.5mm。

(8)确定毛坯尺寸(9)确定毛坯尺寸公公差三.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3.1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及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样设计要求。

还要考虑装夹方便、可靠,选一大端面和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

精基准选择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减少误差。

保证加工精度和安装方便。

轴齿轮的设计基准是内孔,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并同时考虑统一精基准原则,选内孔作为主要定位精基准。

考虑定位稳定可靠。

选一大端面作为第二定位精基准。

在磨孔工序中。

为保证齿面与孔的同轴度,选齿面作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环槽工序中,为装夹方便。

选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3.2工件的装夹方法选择粗加工时,由于切削余量大,工件受的切削力也大,一般采用卡顶法,尾座顶尖采用弹性顶尖,可以使工件在轴向自由伸长。

但是,由于顶尖弹性的限制,轴向伸长量也受到限制,因而顶紧力不是很大。

在高速、大用量切削时,有使工件脱离顶尖的危险。

采用卡拉法可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精车时,采用双顶尖法(此时尾座应采用弹性顶尖)有利于提高精度,其关键是提高中心孔精度。

1.采用跟刀架跟刀架是车削细长轴极其重要的附件。

采用跟刀架能抵消加工时径向切削分力的影响,从而减少切削振动和工件变形,但必须注意仔细调整,使跟刀架的中心与机床顶尖中心保持一致。

2.采用反向进给车削细长轴时,常使车刀向尾座方向作进给运动(此时应安装卡拉工具),这样刀具施加于工件上的进给力方向朝向尾座,因而有使工件产生轴向伸长的趋势,而卡拉工具大大减少了由于工件伸长造成的弯曲变形。

3.采用车削细长轴的车刀车削细长轴的车刀一般前角和主偏角较大,以使切削轻快,减小径向振动和弯曲变形。

粗加工用车刀在前刀面上开有断屑槽,使断屑容易。

精车用刀常有一定的负刃倾角,使切屑流向待加。

四.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4.1工序集中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多,工艺路线短。

其主要特点是:1.可以采用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率高;2.减少了设备数量以及操作工人人数和占地面积,节省人力、物力;3.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利于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4.采用的工装设备结构复杂,调整维修较困难,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4.2工序分散工序分散就是将零件的加工分散到很多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艺路线很长。

其主要特点是:1.设备和工艺装备比较简单,便于调整,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2.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3.所需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数目多,操作工人多,占地面积大。

综上所诉:工序集中或分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