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全]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
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 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透层撒布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2.4.2下封层撒布本工程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
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总结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我合同段于2010年9月11日在k174+410~k174+810处进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单幅共计400m。
根据规范要求进行3日取芯及压实度、平整度试验。
现将试验段所取结果做以汇报,并将施工工艺进行总结。
一、人员的确定项目总工王迎述全面负责,质检工程师薛卫平,现场工程师李洁,测量工程师布勇,试验工程师刘宇,专职安全员陈建峰,第二路面作业队队长王延军具体负责现场施工安排、人员组织、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
作业队的生产、管理属项目经理部领导。
二、机械设备的确定间歇式3000型沥青拌和楼1台,ABG423摊铺机1台,DD110双钢轮压路机1台、SW-850双钢轮压路机1台、XP260胶轮压路机1台、XP261胶轮压路机1台、BM24R胶轮压路机1台。
ZL50装载机4台、自卸车25辆,水车5辆、加油车、交通车各1辆。
三、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由工地试验室以目标配合比为依据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及验证配合比试验,通过从拌合楼各热料仓的材料中取样进行筛分,最终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并筛分最后合成的混合料的级配均满足招标文件和设计要求;并在长安大学指导下,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试拌后,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按照此生产配合比进行沥青上面层试验段的施工,通过试验段取芯进行压实度试验,根据试验段调试结果分析,最终确定施工用的验证配合比为16-22mm碎石(5#筛孔):11-16 mm碎石(4#筛孔):6-11 mm碎石(3#筛孔):3-6mm碎石(2#筛孔):0-3mm石屑(1#筛孔):矿粉=6:28:20:14:26.5:5.5,生产油石比为4.7%。
作为正式生产控制的依据。
四、混合料摊铺松浦系数确定混合料松铺系数拟定为 1.2,厚度为4cm,铺筑厚度为4.8cm。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分别检测了下面层顶、虚铺后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顶及压实后上面层顶标高,经计算确定松铺系数为1.21,铺筑厚度为4.84cm。
沥青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沥青试验段的实施是为了评估沥青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表现,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经验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沥青试验段的实施过程、结果及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沥青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段概况本次沥青试验段位于XX高速公路KXX+XX至KXX+XX段,全长XX 米。
采用AC-XX型沥青混凝土,设计厚度为XX厘米。
试验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试验过程及结果1. 材料准备与检测在试验段施工前,对沥青、集料等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筛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2. 施工过程试验段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施工工艺参数,如摊铺温度、碾压遍数、压实度等。
同时,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试验结果经过对试验段路面的检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出良好的承载能力。
(2)试验段路面的平整度、摩擦系数等使用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参数和加强现场管理,有效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四、经验总结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是确保沥青路面性能的关键。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工作,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优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是提高沥青路面性能的有效途径。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原材料性能,合理调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以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3. 加强施工工艺参数的控制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工艺参数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AC-13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AC-13F上面层沥青砼试验段总结报告为确保AC-13F上面层沥青砼的施工质量,以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确保优良工程,2013年9月9日我项目部在业主和监理办的正确领导和严格监督下,进行试验段的施工,获得了适宜的松铺系数、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等一系列的确切资料,并上报监理办批准,依此指导沥青砼施工。
本次试验过程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施工依据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 F40-2004;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等有关现行规范。
二、试验段概况试验路段选在K170+449~K170+550,全长101m,距离拌和站约25km。
沥青上面层设计为细粒式沥青砼(AC-13F),厚度3cm,宽度11.4m,采用集中厂拌,机械摊铺,一次摊铺完成。
经检测,下承层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路段为全部封闭施工状态,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向为:由南向北,一次摊铺完成;在9月9日9:30-12:00完成K170+449~K170+550上面层摊铺,全长101m,当日天气为晴天。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1、管理人员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人员职责分工人员安排:劳动力安排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各工种共配备50人,其中清扫10人,摊铺15人,找补2人,碾压5人,交通管制8人,拌和厂10人。
(二)、主要机械设备(三)、主要测量、试验仪器设备1、试验设备(四)材料准备⑴10-15mm﹑5-10mm﹑3-6mm碎石与机制砂为赞皇采石场生产石灰岩;矿粉为赞皇采石场石灰岩矿粉;沥青为山东齐鲁石化所产70号A级沥青。
沥青面层不使用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⑵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验证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马歇尔试验方法为标准。
批复后的目标配合比集料掺配比例为:10-15mm:5-10mm:3-6mm:机制砂:矿粉=20:30:9:38:3,最佳油石比为4.85 %;生产配合比为:1#仓:2#仓:3#仓:4#仓:矿粉=20:30:20:25:5,最佳油石比为5.0%。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霍尔果斯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一、试验路段的起止桩号为K2+010-K2+234,全长224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路面。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通过试验路段的试拌试铺,总结出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时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和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以及摊铺时的摊铺温度、速度、宽度等;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得出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用于指导以后的面层施工。
三、材料来源90#-A道路石油沥青:克拉玛依石油沥青(5-10)mm碎石:黑山头料场(10-15)mm碎石:黑山头料场四、主要技术指标(1)根据本次试验段的施工,试验室对混合料进行筛分以及钻芯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其混合料的配合比为10-15mm碎石:5-10mm碎石:水洗砂:矿粉= 26:27:41:6。
(2)油石比为%。
五、机械配备机械配备: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1800-2DH功率2000kw沥青面层摊铺机一台,采用光轮压路机一台,轮胎压路机一台,15T自卸车13辆,水车1辆。
六.施工工艺及组织A: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整形→养护→封闭交通B: 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下面层交验,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放样工作己完成。
(二)施工放样检查和整理基层,对基层进行清扫,将松散矿料及灰尘清扫出路面。
放出中心线,划出导向线。
面层摊铺时,采用平衡梁,控制面层厚度及平整度。
(三)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因本项目工期短,工程量较大,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我公司拟为本工程投入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并在9月10日前安装调试完毕,并配备了具有多年拌和站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
各种原材料符合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拌合前应将粗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烘干,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严格按生产的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
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进场设备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我项目沥青上面层设计为AC-13C型沥青混凝土,宽度为6m,厚度为4cm。
于2015年月日在K + ~K + 段右幅进行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施工。
通过试拌、试铺,经检测其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过程正常,达到试验段试铺目的,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了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也检验了我们的质保体系,机械设备、通迅和指挥方式,确定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施工缝处理等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今后大面积的施工。
二、试验目的1、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2、确定适宜的松铺系数;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4、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流程;三、机械设备、人员使用情况1、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和数量2、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通过本次试验段进行情况以及拌和楼产量、运距情况,在以后的正式施工中,我们将投入以下人员现组合如下:3、试验、测量仪器配置情况四、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1、目标配合比: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设计配合比已批准,各种材料组成为:2、生产配合比: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生产配合比设计已批准,各种材料组成为:五、验证试验段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1、作业面检查(1)认真清扫中面层的浮动矿料或杂质,必要时用水冲刷。
对于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冲刷不掉的,则用人工将其凿除。
(2)全面检查透层质量,污染处理以及水稳边部线形的调整在施工前处理完毕。
2、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各工序温度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指导意见(如下表)控制:试验段施工中,经检测混合料平均出场温度为167.2℃,平均到场温度为158.2℃,平均摊铺温度为151℃,平均碾压温度146.4℃,平均碾压终了温度为103.6℃,完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混合料的运输:(1)运料车现定为20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有2辆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运距约为80公里,运输车辆为20辆,能够保证拌和、摊铺连续性,以后根据运距数量可做相应的调整。
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
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4cm (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 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透层撒布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
2.4.2下封层撒布本工程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
公路(市政)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评价报告-监理-施工(模板)
公路(市政)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监理总结评价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1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4、本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5、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二、监理目标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首先进行工艺性试验,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设置在K14+220~K14+42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铺筑分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
通过工艺试验,在给定机械组合情况下确定各项施工参数,包括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松铺厚度、松铺系数、摊铺方法、碾压顺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检验施工机械组合的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沥青混凝土面层大规模施工提供指导依据。
三、施工准备期监理控制(一)人员配备总监1人,试验室主任1人,专业监理工程师1人,监理员1人,试验员1人。
(二)设备情况进场设备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数量、性能满足合同和施工要求,同意投入使用。
(三)技术交底总监办对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试验段施工的技术交底;对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
(四)图纸审核施工前总监办组织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熟悉施工图纸,复核工程数量。
四、施工过程监理控制(一)原材料控制1、粗集料:采用自加工5-10mm、10-20mm破碎砾石,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办试验室进行抽检合格,检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细集料:采用自加工石屑和外购水洗砂,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办试验室进行抽检合格,检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矿粉:采用察布查尔县新润通建材加工厂的矿粉,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办试验室进行抽检合格,检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沥青:采用中石油克拉玛依沥青A90道路石油沥青,施工单位对进场的每一车沥青在总监办试验人员旁站下进行取样检验,总监办试验室对沥青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路面十基层上面层首件总结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合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编制:审核:审批:限公司公路路面工程合同项目经理部二〇二〇年五月目录一、试验段概况 (1)二、生产配合比 (1)1、原材料质量 (1)2、生产配合比 (1)三、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 (1)1、人员分工 (1)2、机械投入 (2)3、测量、试验设备 (2)四、混合料拌和 (3)五、混合料摊铺 (4)1、摊铺作业 (4)2、混合料碾压 (5)3、松铺系数的确定 (6)4、消除离析的技术措施 (6)5、接缝、边部处理 (7)6、技术指标 (7)六、存在问题 (8)七、结论意见 (9)八、质量控制要点 (9)九、安全组织保证措施 (10)一、试验段概况文莱高速路面工程合同上面层首件桩号MK0+812-MK1+057.93,长度246m,施工时间2020年5月21日,晴,西北风2级,温度15-25℃,上面层结构形式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SBS改性沥青,正常段净宽度12.25m,厚度4cm。
二、生产配合比1、原材料质量(1)粗集料:石质为玄武岩,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的性能,选用石质应坚硬、抗击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2)细集料:机制砂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颗粒级配。
所有细集料必须采用除尘装置。
(3)填料:采用优质石灰岩磨制而成,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矿粉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4)沥青:采用齐鲁交通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经抽样试验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进场沥青测绘出关系曲线,确定施工温度,每车取样检测三大指标(软化点、针入度、延度),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卸入沥青罐中。
(5)施工前,对用于原材料进行调查和取样试验,测定其粒径、表观密度、吸水率等指标,对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进行检测,通过筛分测定矿质混合料级配,检测结果合格。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doc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项目背景1.1 项目简介本试验段项目旨在通过实际施工,验证沥青路面上面层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1.2 试验段位置试验段位于XX市XX区XX路,总长度为500米。
1.3 试验目的验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收集施工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段设计2.1 设计参数沥青类型:SBS改性沥青。
混合料类型:AC-13。
厚度:40mm。
设计寿命:15年。
2.2 施工工艺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无松散材料。
沥青混合料拌合:按照设计比例拌合沥青和骨料。
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均匀摊铺。
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
三、施工过程3.1 施工准备施工设备: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
施工人员:专业施工队伍,共计30人。
施工材料:沥青、骨料、填料等。
3.2 施工步骤基层处理:清理基层,确保无杂物。
沥青混合料拌合:在拌合站按照设计比例拌合沥青和骨料。
运输:将拌合好的混合料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
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控制摊铺速度和厚度。
压实: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压实。
接缝处理:处理好施工缝,确保路面平整。
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路面质量。
3.3 施工监测温度监测:监测沥青混合料温度和施工环境温度。
厚度监测:使用非接触式测量设备监测摊铺厚度。
压实度监测:使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
四、试验段性能测试4.1 性能测试项目马歇尔稳定度测试。
流值测试。
车辙试验。
低温弯曲试验。
4.2 测试结果马歇尔稳定度:达到设计要求。
流值:符合规范要求。
车辙试验:表现出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低温弯曲试验:无裂纹,满足低温性能要求。
五、施工问题与解决措施5.1 施工问题问题一:局部压实度不足。
问题二:施工缝处理不当。
5.2 解决措施对于压实度不足的问题,增加压实遍数,确保压实度达标。
对于施工缝问题,采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确保接缝平整。
试验段Ac-13c上面层施工总结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我部于2011年8月20日进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路段铺筑。
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检查了施工组织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组织方式以及组织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并予及时纠正。
一、试铺路段时间:2011年8月20日;天气:晴,温度34度;地点:K323+200-K323+500右幅,长度300m。
二、试验设备DD130双钢轮压路机2辆;DD-1101双钢轮压路机1辆;30T胶轮压路机2辆;4000型中联沥青拌和站1台;洒水车1辆;自卸车15辆;130中联摊铺机一台;及其它有关试验检测仪器。
三、现场组织方式成立了以项目部经理许光华为首的组织指挥系统:现场指挥:龙齐明朱小荣(总工)施工技术:高福生戴一兴质量检测:徐赋映许义东施工放样:陈华生张卫红机械设备:吴振辉等辅助工人:陈东林等四、试验总结1、压实组合与虚铺系数的确定:取芯、表干法测其压实度确定合理的压实组合。
压实组合与操作区段如下述:拟定的压实程序及压实组合①设备压实遍数初压复压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振压2遍30T胶轮压路机 4遍双轮钢筒压路机静压3遍桩号K323+200~K323+350 右长度(m)150②设备压实遍数初压复压终压30T胶轮压路机 2遍 4 遍双钢轮压路机振压2遍双轮钢筒压路机静压2遍桩号K323+350~K323+500长度(m)1502.路面压实结果(详见附表)压实度达到:试验室密度均能达到98%以上,最大理论密度均能达到94%以上,以上两个压实组合都适合,所以两个方案都可以被采用,考虑到双钢轮压路机的压实效果和30T胶轮压路机稳压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和保证路面上面层压实度和平整度,使设备均衡生产,当前采用沥青碎石中面层压实组合如下:初压:使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复压:使用双钢轮压路机振压2遍,再30T胶轮压路机4遍,终压:双轮钢筒压路机压路机静压3遍。
根据原拟定松铺系数1.05~1.15,测定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结果显示偏差过大,压实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AC-13C(SBS)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总结改最终版资料
AC-13C(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我部根据招标文件、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设计图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指导意见书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并上报了试验段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组织试验段的施工。
在业主、代建、监理及技术服务组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部在2014年6月25日进行了上面层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所用材料检测合格,混合料试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中得到海南省交通厅督导组、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项目办、总监办等单位在现场技术指导。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取得了人力配备、机械组合、材料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数据,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下面就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组织、质检及一些问题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概况在项目办、总监办验收合格的中面层上方可选取上面层试验段落。
我部选取KXXXXX-KXXXXX进行上面层试验施工,上面层为AC-13C(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压实厚度4cm,摊铺宽度为10.54m。
施工单位:XXXXXE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 t限公司,施工时天气情况:晴、气温33 C。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1 、目标配合比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提供,设计结果详见报告。
2、生产配合比根据目标配合比报告设计结论,指导拌和楼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的确定,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是将拌和楼二次筛分后热料取出筛分,并以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最佳油石比的± 0.3%三个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各项试验结果满足技术要求。
下来按照以上生产配合比进行残留稳定度检验,使其必须满足规范要求3、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了生产配比后,进行正式生产前的试拌,提取混合料试样做抽提试验,检验混合料各项试验指标,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铺筑试验段。
AC-16C沥青砼上面层施工总结
AC-16C沥青砼上面层施工总结一、试验路段施工方案执行情况:1、施工概述:路面上面层试验段于2010年1月6日完成,本次试验段选择在K51+240~K51+440段右幅内侧二超车道,长度为200米,宽度7.5米。
2、主要施工机械:LB-3000型沥青拌和楼一座,生产能力为250t/h,装载机二台配合上料,三凌15吨自卸车三台和四台4.5吨东风自卸车,一台三一-12000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双钢轮压路机二台,胶轮压路机一台。
3、主要人员配置:工程总指挥1名,技术负责1名,测量员4名,试验员5名,质检员2名,机械操作手15名,生产工人30名,卸料指挥员2名,电工2名。
4、材料选用:路面上面层混合料采用AC-16C沥青砼,主要材料选用东海牌70号A级沥青,目标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为油石比4.3%。
面层碎石材料选用三水六和石场生产的(小)11mm~19mm碎石35%、11mm~19mm碎石13%、5mm~10mm碎石10%、石屑41%和1%的矿粉组成;各种材料均进行取样试验,所得结果皆符合沥青面层材料施工的技术规范要求。
二、试验段施工工艺评述:通过试验段的施工,验证了机械设备的性能,配套组合实际工效,生产配合比、材料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保了有技术参数,完善操作规程,为大规模铺筑时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将本试验段施工情况评述如上:1、用于试验段落施工的AC-16C上面层沥青砼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是委托肇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站设计的沥青混凝土AC-16C,其矿料比例为:11mm~19mm碎石为35%,5mm~10mm碎石为13%,3mm~5mm碎石为10%,石屑为41%和1%的矿粉组成,最佳沥青含量为油石比4.3%,沥青砼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 2.406。
沥青砼混合料生产配合比:1号仓30%、2号仓22%、3号仓20%、4号仓28%,沥青砼油石比为4.3%,根据以上目标配合比设计,以及结合我项目部做了生产配合比,混合料经过试验段的摊铺施工,并在施工后进行质量检测,所得检验结果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肥西县柿防路改建工程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6+200~K6+500。
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6年12月10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6年12月18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6年12月19日11:00-14:30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摊铺宽度为6.5m,摊铺长度为300m。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A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从国内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施工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巢湖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下承层准备→粘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4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4遍→2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13t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压实度检测。
2.4粘层施工2.4.1下面层清扫施工前,对下面层由于开放交通后,路面从施工区外带入施工现场的松动的石头进行清扫,同时对沥青混凝土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局部用清水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的路面,必须进行交通管制,防止对路面进行再次污染。
2.4.2粘层撒布本工程粘层采用PC-1型乳化沥青。
采用多功能沥青撒布车进行喷洒,局部采用人工喷洒。
⑴粘层撒布前,应确保下面层沥青混凝土表面清洁、干燥,且经监理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撒布。
洒布量控制为0.5 L/m2。
⑵洒布车喷洒前,根据路面宽度合理调整喷洒宽度,尽量减少重叠;喷洒后要达到喷洒均匀,不流淌的效果。
⑶喷洒完后对未喷洒到的部位进行人工补洒。
⑷对喷洒过粘层的路段封闭交通,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以免污染。
2.5沥青混凝土施工2.5.1施工准备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应确保路面粘层施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拌合楼、摊铺机、碾压设备等运转正常。
2.5.2 测量放样本次试验段根据以往项目的施工经验,将松铺系数暂设为1.19,即上面层摊铺厚度为4.76cm。
同时,为测量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摊铺时的松铺系数,技术组测量组还应在距中2m及距中4m处设置测量点,测量点间隔20m设置一道,便于测量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
2.5.3混和料的拌和本工程采用无锡锡通集团的3000型沥青拌合站一套,理论生产能力为230t/h。
根据试验提供的理论配合比进行生产配比试拌,由试验室现场取样,进行筛分试验,确保级配符合要求。
沥青拌和站在安装调试后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拌合站导热油及干燥筒均采用柴油加热,拌合系统为当地电网供电,碎石与机制砂由装载机进料,铲料时,铲斗离地面20cm左右,以免带入杂物污染料源。
不同类型的集料分类存放。
沥青砼料在生产前先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调试,首先对热料仓振动筛进行设置,然后进行热料仓筛分调试生产初级级配,根据抽提筛分结果确定生产配比。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拌和站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废弃温度见下表。
拌和必须使所有颗粒全部覆裹沥青结合料,拌和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A-70号石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2.5.4 沥青混合料运输(1)运输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车辆应每天进行检查,确保车况良好。
对运输车司机应进行教育培训。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采用后翻式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车厢底板和侧板可均匀涂抹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3)。
(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数量应与搅拌能力或摊铺速度相适应,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2辆。
(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用篷布全面覆盖,用以保温、防污染,运输车辆进入摊铺工作面前用压力水冲洗车轮,避免沥青料污染。
(5)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在运料汽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
(6)沥青混合料卸料专人指挥卸车,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汽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2.5.5 沥青摊铺(1)摊铺前根据虚铺厚度(虚铺系数)垫好垫木,调整好摊铺机,并对烫平板进行充分加热,为保证烫平板不变形,应采用多次加热,温度不宜低于100℃。
摊铺机行走速度根据沥青混凝土拌合楼供应能力及配套压路机械能力及数量宜控制在1~1.5m/min,并始终保持匀速前进,不得忽快忽慢,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停顿。
摊铺机使用合适的振捣频率和振动频率,以保证足够的初始压实度。
(2)摊铺过程中两侧螺旋送料器应不停地匀速旋转,使两侧混合料高度始终保持熨平板的2/3高度,使全断面不发生离析现象。
(3)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测摊铺温度(摊铺温度不低于140℃)、虚铺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并做好记录。
(4)所有路段均应采用摊铺机摊铺,但对于边角等机械摊铺不到的部位,必须采用人工摊铺时,则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力,尽可能地缩短整个摊铺及找平过程。
摊铺时,将沥青混合料根据需要数量卸至指定地点,并在地面上铺垫钢板,由人工进行扣锨摊铺,用耙子进行找平2~3次,但不应反复刮平,以免造成混合料离析。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铁锨、耙子等施工工具进行加热,再蘸少许柴油与水混合液(但不要过于频繁),找平后及时进行碾压。
2.5.6 碾压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碾压应慢速、均匀进行。
(1)初压在摊铺完成30-50m后,立即开始碾压,并保证开始碾压时的温度不低于135℃,初压主要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根据实践证明,在较高温度下碾压能收到较好的压实效果。
因此在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发裂等情况下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
初压采用13t双钢轮路机静压4遍,碾压速度控制在3-5Km/小时,初压的顺序:压路机由路肩一侧压向路中心,或由低侧向高侧碾压。
后轮应重叠1/3~1/2轮宽。
碾压时将驱动轮向着摊铺方向、防止混合料发生推移、或产生拥包。
初压应尽量减少喷雾,防止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
(2)复压沥青混凝土初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复压,保证复压温度不低于110℃。
复压采用1台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碾压遍数为4遍。
碾压速度控制在3-5km/h。
(3)终压终压采用1台16吨轮胎压路机及1台13t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首先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轮胎气压不小于0.7Mpa,后轮应重叠1/3~1/2轮宽。
最后采用13t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收光,不震动,碾压到无明显轮迹为止。
终压速度控制在3-5km/h。
终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碾压终了温度不应低于80℃。
(4)碾压注意事项A、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或结构物的端部、拐角等处,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B、各个压实阶段,均不允许压路机在新铺筑层上转向、调头、急刹车及停放,并防止矿料、油料和杂物散落在沥青面上。
C、压路机碾压应做到梯形、段落分明,并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司机辨认。
D、要进行合理碾压,压实不足不但影响路面力学性能,而且在行车作用的再密实过程中形成车辙。
而过度碾压,将会使集料破碎而使压实度降低,影响路面使用寿命。
E、严格控制施工温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应坚决废弃。
2.5.7 接缝处理(1)横向接缝每天施工缝接缝应采用直茬直接缝,用3m靠尺检测平整度,用人工将端部厚度不足和存在质量缺陷部分凿除,使下次连接成直角连接。
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
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接缝时,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
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下层路面。
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
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2)纵向接缝当施工时遇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
加铺另半幅前应涂洒少量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l00mm,再铲走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再跨缝挤紧压实。
或者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l50mm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2.6试验检测项目和方法2.6.1测量检测测量组主要进行沥青混凝土松铺系数的测量确定,纵断面上每隔20m选择一个横断面测量点,单个横断面上设置2个测量点,以计算每一个组合铺填平均厚度和不同碾压遍数的平均沉降率,试验测得沥青路面上面层的松铺系数为1.19。
2.6.2试验检测试验室主要进行沥青从拌合楼出料温度及时间、到场摊铺温度及时间、初压、复压、静压时沥青温度及时间,并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规定,对沥青路面碾压4遍、6遍、8遍、10遍的压实度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每200m测1处,本试验段拟检测2处。
摊铺碾压完成后,对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进行检查。
3、试验成果分析3.1摊铺温度及碾压温度的影响正常施工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能低于140摄氏度,经过现场检测,通常摊铺温度在150摄氏度左右,沥青具有较高的柔性,能使摊铺区域混合料分部均匀,表面平整。
碾压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5摄氏度,现场设有专职质检员对摊铺完成后的混合料进行温度检测,保证混合料还具有一定的柔性情况下进行碾压,从而使压实度得到了保证。
3.2碾压遍数对压实度的影响本次试验段碾压步骤均按照上述碾压碾压工艺进行,碾压完成后由试验室取样做试验,从K6+230段取样试验结果(压实度为98.4%)、K6+320取样试验结果(压实度为98.7%)、K6+400取样试验结果(压实度为97.4%)以及K6+470右半幅取样试验结果(压实度为98.2%)来看,该四处取样结果其压实度均大于规范要求值(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