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
美国军校中的中国留学生们

美国军校中的中国留学生们在1904年至1937年之间,中国有一些留学生、华侨在美国接受军事教育。
他们的数目不是很大,归国后,命运较为相似:投身军界的,大都处于边缘地位,除了温应星、孙立人等少数几个“名人”之外,绝大多数军事留美生在历史中湮没无名。
本文摘自《温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季我努。
美国退还庚款与清华大学庚款留美是中国近代留美的高峰。
它的实现实在来之不易,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和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居功至伟。
1904年,梁诚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交涉庚子赔款偿还方式时,海约翰无意间说了一句话———“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
这句话被梁诚敏锐地捕捉到了。
当时美国分到的庚子赔款数目大约是三千两百多万两,折合美金两千四百多万元。
于是梁诚便在美国多方游说,要求美国退还“不实之款”。
两年之后,明恩溥到白宫晋谒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要求用这笔款项吸引中国学生到美留学,并拿出一部分在中国办学校。
于是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建议,于1908年获得批准,美国退还半数庚款,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1909年,清政府成立肄业馆和游美学务处。
肄业馆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学校。
清华学校是留美预备学校,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校方宣称他们的毕业生的教育程度要达到美国最好的大学的二年级学生的水平。
从1922年开始,美国的大学承认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教育程度相当于他们的大三学生。
“弱势”的军事留美生清华官费是中国学生留美的主要途径。
但是除了这支“正规军”外,还有很多散兵部队,比如说各省官派到美国留学的学生,还有大批社会上层人士的子弟到美国自费留学,他们也可能获得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
清华的学生绝大多数也来自社会上层家庭。
这些来自中国城市精英阶层的青年,受过比较系统的“中学教育”,观念开放,充满活力。
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他们,却受到种族歧视的阴云的笼罩。
好在美国的教会“慈悲为怀”,美国的长老会和卫理公会有很多对中国学生友好的信徒,他们很愿意做中国留学生在当地的监护人。
庚款留学生

谢谢观看
梅贻琦
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分 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 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并自1909年起, 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这一历史性的现象,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描绘了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和知识的无私传递。这些留 学生,带着中国的希望和梦想,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他们的故事,如同诗 篇般流淌,描绘出一次次挫折与坚韧,一次次希望与进步。
这些庚款留学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是国际友谊的象征。他们不仅带回了知识和技术,更 带回了新的视角和理念。他们的存在,使得中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更加生动、更加立体。
1928年北伐胜利,8月17日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基金也归入中基会管理。之后,清 华系的留学活动仍在延续。
从1909~1929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967名,1929~1932年选送104名,庚款赴 美留学生共计1000余名。又一说,1909~1929年间直接或间接受庚款资助的留美学生达1800余 人。由庚款留美所促成的留美潮流延续不断,到1917年留美学生已超过1500人,1925年达2500 余人。
留学批次
美国
英国
比利时
1909年农历8月,两部举行首次考选,录取47人,其中有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北京高等农校校长金邦正,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者之一胡刚复,中国现代化学开山者张子高以及 曾当选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的徐佩璜等。
赵元任
历史趣谈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导语: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向列强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这笔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留学生说的是利用庚子赔款退款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的事情,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庚子赔款清政府向众列强赔付了大量的白银,这笔赔款的数额远远的超出了各个列强在中国所遭受到的损失,于是经过交涉,众列强同意退还一部分赔款,众列强规定这笔赔款应该优先用在中国向各个国家派遣留学生方面。
因为众列强认为谁控制了中国的精神,谁就可以真正的控制中国的商业以及其他各个方面。
所以诸列强都积极的吸取中国的留学生到自己的国家内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也包括人文科学方面的专业。
而这些留学生的费用就从庚子赔款退款中支付,因此这些留学生就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的主要留学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这些留学生在各个国家的很多学科内学习,回国之后这批留学生成为了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庚子赔款留学生的成绩卓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这些留学生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比如大学问家胡适、后来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等都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影响了中国的各个领域,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庚子赔款是指的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对诸
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时代赴美留学生如何改变中国

民国教育的繁荣与留美生的努力密不可分,民国以来,众多留美学生学成后选择回到祖国,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作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引进新的教育思想。
二、发起和领导了平民教育运动。
三、推动中国大学的现代化。
胡适(1891—1962年),安徽绩溪上庄村人。
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
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先后担任驻美大使,胡适在驻美大使任内,积极游说美国政府与政客,要求支持中国抗日战争。
而胡适更重要的影响是把“自由主义”从书本搬到了现实中,形成了一场持久的社会运动。
梅贻琦(1889—1962年),字月涵,生于天津。
1909年考取首批庚子赔款奖学金,放洋留学。
1911年入读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研究电机工程学系,1914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16年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后担任教务长等职,代理校务。
1931年10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八年抗战期间,梅贻琦以联大常委的身份主持西南联大的教务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后,回到北平继续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至1948年。
1955年在台湾创办新竹清华大学,担任校长一职直至1962年逝世。
梅贻琦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以其超卓的教育智慧和由贤入圣的人格魅力,奠定了清华大学之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灵魂,使清华大学在短短十数年间,取得巨大成就。
清华师生尊其为“永远的校长”。
蒋梦麟(1886—1964年)生于浙江余姚,6岁入私塾。
1908年蒋梦麟赴美留学,在“以农立国”思想的下选择了农学,后改学教育。
后赴纽约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学习教育。
庚子赔款奖学金

日本的退款,发生的波折和争执较大,日本始终坚持以挪用庚子赔款的手段,在华搞所谓的“文化事业”, 1923年至1936年的部分事业略具亲善旨意。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与日本在侵华中的矛盾。日本的退款中国无一团体 申请到补助。其次是用于留日学生的补助。三是用于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学术研究机构及中日文化交流。1936年以 后则用于侵华战争。
1840年之后,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自清军入关以来闭锁的国门。西方的文化思想与生活、生产方式迅 速传入中国。其中,传教士作为传播的媒介载体、西方在中国的代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其宗教理想与当 时的政治背景相互结合,其身份变得极其特殊。19世纪末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义和团运动。山西也发生了杀死传教 士和教民的山西教案。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 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 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俄等协约国劝说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借此打击德国在远东的利益。 为此中国曾向各国提出缓付庚子赔款,希望延付10年,日、意、俄等国都表示同意。
1917年8月,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年即停付德国之赔款。1919年凡尔赛和约第128款规定德国放弃 1917年3月14日以后的赔款,德国赔款即告终止。奥匈帝国瓦解后,奥地利和匈牙利分别于1919年和1920年放弃 所占奥匈帝国赔款也至此结束。俄国的庚子赔款,先后经过缓付、停付,最后声明放弃。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 命,中国开始考虑停付俄国庚款。1920年苏俄政府下令取消内外国债,冻结存款。1924年中俄双方签订解决悬案 大纲协定,苏俄政府表示抛弃俄国部分之庚子赔款,并声明该款所担保的各种优先债务清偿后,完全充作提倡中 国教育款项之用。至此,俄国赔款也告结束。比利时在1925年订立中比协定退还庚款。意大利于1933年订立中意 协定,退还庚款。荷兰在1926年将庚款全部还给中国,但Βιβλιοθήκη 定用于水利事业65%,文化事业35%。
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
当年,曾国藩、李鸿章为实现“中华创始之举”的派遣幼童留美计划而费尽心机,想不到仅隔30多年后的20世纪初,官派和自费的留洋学生大量出现。
而“庚子赔款留学计划”是当中著名的历史事件。
1909-1918年,按照与美国政府的协定,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先后派遣了499名学生留学美国。
与30多年前的“留美幼童”不同的是,“庚子赔款留学计划”所派遣的学生,大多是16到20岁的青年,而相同的是,“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学成回国后,当中也有一大批人成为社会各界有影响的人物。
得风气之先的香山,不少人在这个时期纷纷出洋游学、游历。
市档案馆馆藏的清朝档案中,有1906年到1911年间,两广总督周馥、张人骏为验发香山县人赴美游学、游历的护照而呈给清政府外务部的文书,清政府游美学务处、邮传部呈送的考取赴美留学的学生名册、学生到美入学情况等文书。
文书中所涉及的香山县人,按时间顺序计有附生杨耀焜,监生陆积、陆庄,商民欧相,县民郭继,学生梁晋、梁威、梁容、马九,文童郑社尧、彭连胜,学生唐悦良、黄明道,举人钟荣光等。
其中,唐悦良是第一批共47名“庚子赔款留学生”中的一员,黄明道则是第三批共63名“庚子赔款留学生”中
的一员。
第一批留学生于1909年10月赴美,到美后被分入各埠学校就读,唐悦良被安排入读菲猎士高等学校。
护送这批学生到美国的是30多年前的“留美幼童”、清华大学首任校长、香山人唐国安,迎接他们的同是“留美幼童”——当年抗召不归,留在美国完成了耶鲁大学学业,后毕生为中国驻美公使馆工作的容揆——容闳的侄子。
回国后,唐悦良在教育界、政界卓有成就,位至民国政府代理外交部长、常任次长。
他使庚子赔款减少了一半

乃 谓庚 子赔 款原 属过 多,现 在各 国还 金 已有 归 回,以为广设学 堂 ,派遣 游学之用 。在美 廷
成议 ,美款较 少'即使 收银亦省无几 ’。
既喜得归款之义声,又乐观育才之盛举 ,纵有
听到 “原 属过 多”这个用词后 ,梁诚便不 少数议绅 或生异议 ,而词 旨Fra bibliotek大 ,必受全国欢
和实行行 政改革要 比大量的金钱 赔偿更合乎 曾表态 ,“此事 倘议 院不生阻力 ,必于贵大 臣
需 要”。也 正因此 ,签订 《辛丑条约 》时,美 国 (指 梁诚 )任 内办妥”。时任总统 的罗斯福 也
在赔 款问题 上主张 “这些赔 款 的总额 不应 超 对 退款一事不表反对 ,一切似乎充满 曙光,只
来 ,清政 府因金银 汇率变化 ,深感以黄金赔付 局或有动摇 ,祸 患何堪设想 。贵大 臣素主保 全
的压力太大 ,便命梁诚向美国政 府提 出要求 , 宗旨,当能为我筹策也 。”
改用 白银 交付 赔款 。在庚 款退 还一事最 终促
梁诚的策略十分正确 ,他告诉 美同人 ,若
成后 ,梁 诚 曾这 样 回忆 :“此 事之缘 起 ,系我 中国财政 出现 问题 ,就只有 加税一途 ,但 加税
约》。在赔 款所用 货币尚未 明确 时,美 国先期 劝说 海约翰 ,表 示 :“中国财政 支绌 ,贵 大臣
同意 清政 府 以白银 交付赔 款 ,但后来 各 国一 所 深知 ,现筹 赔款 已穷罗掘 ,一概 还金 ,势须
致 主张以黄金交付赔款 ,美 国也改 为跟 随。后 加增租税 ,民间艰于负荷,仇洋之 念益张 ,大
使伍廷芳任期 已满,梁诚接 替,以三品衔 出任 任美国国务卿的海约翰 ),海云此 事前 接康使
庚子赔款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1、文化教育的近代化
2、科学技术的近代化 3、思想政治的近代化
以史为鉴
一百多天以后今天的中国,经过了举世瞩目的30年飞速发展的中国,已 经以利于世界大国、强国之林,但是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醒地 牢记,民族复兴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不能沉醉在哪怕是巨大成就当中, 我们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为自己的传统文化自信心的重新复苏感到 骄傲,但是我们依然必须面对方方面面的巨大挑战,我们依然必须踏踏实 实老老实实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所以,新的时代实际上在呼唤着新一代 的中国留学生,而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假如能够不辱他们的使命,也必定 会在新的时代留下属于他们的不可磨灭的印记。谢谢大家。
美国将退还的庚款主要投放在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上,其他国家基本也走了同样的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主动提出退还部分赔款,经议定这笔钱,除了偿付债 务外,其余悉数用在教育上。此后,英法荷比四国也相继与中国订立协定,退还应付赔款, 设立机构管理使用。
主要人物
首批庚子赔款生留美
首批录取47人名单:
thank you
钱学森
钱钟书
重要影响
庚子赔款留学生
(一)封建落后的旧中国向世界学习开放的产物。
(二)是发达国家向中国传输先进科学知识文化的产物。
(三)对中国近代历史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意义。
(1)开创留学新气象
1、留学国家的改变: 美英等国留学兴起, 日本不再是主要选择的留学国家 2、留学科目的改变: 学习理工科的人数进一步激增 3、留学层次的改变: 社会上层人士比重增加
庚
影 响
历史背景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 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 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 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 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 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创办清华学堂, 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 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 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 的由来。
民国大师是怎么炼成的 励志故事

民国大师是怎么炼成的励志故事若论中国人发现除四书五经之外,天下还有自然科学一说,并且大规模努力学习,始于庚子赔款公费留学。
我不知道当年庚子赔款留学怎么考试,但当时各地私塾,大多只读四书五经,所以庚子赔款留学考试,大概也只能以文史为主。
事实上,庚子赔款留学生中,那些后来成就巨大的自然科学大师,都曾熟读经史。
(一)庚子赔款留学生第一期的曾昭权,乃曾国藩之曾孙。
清朝后期最有名者,莫过曾国藩,后来权倾一朝的李鸿章是他的门生。
不过比权势更流芳百世的,则是曾国藩对子弟的严格教育,坊间流传曾氏家训,历百年不衰,可见一斑。
他规定族中子弟自幼每天读书五页纸,写字一百个,逢三逢八作一文一诗,经史子集,无不必读。
如此家教之下,曾孙曾昭权16岁考取庚子赔款留学,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电机工程。
庚子赔款留学生第一期另一位梅贻琦先生,被尊为清华永远的校长。
其父中过秀才,梅自幼熟读文史,曾讲出谁背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的话。
他考进南开学堂第一期,成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留学美国,主修电机工程。
庚子赔款留学生第二期的赵元任,后来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四大导师。
其父清末中举,母亲善诗词昆曲。
赵元任幼承庭训,熟读经史,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获数学学士,副科修物理。
在哈佛大学得哲学博士之后,还回康奈尔大学教物理学。
1920年回国,赵元任在清华大学教授数学和物理。
复回美国任教,才开始专攻语言学的研究,遂成大师。
庚子赔款留学第二期学生,还有一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
竺可桢两岁开始认字,家教严格,自幼在私塾苦读。
考取公费留学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主修农学,后转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获博士学位。
庚子赔款留学三期之后,清政府把主持留学事务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
而清华学堂第一期学生里,最鼎鼎大名的是叶企孙先生。
叶企孙的曾祖于清道光年间做官,晚年精修礼学。
他的祖父就职国子监,官至五品。
中国古代,国子监相当于中央官学,是国家最高学府。
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及用途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
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
(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
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
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
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
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
--------------------------------------------------------------------------------
[转寄][转贴][本讨论区][回复文章][回信给作者][同主题阅读] [从这里展开] 发信人: 李卫公 (闭关修炼ing), 信区: civic_life
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
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
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
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
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
人才辈出的庚款留英生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清政府不得不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需对各国的损失以巨款作为补偿,分39年付清。
这笔巨款被称为“庚子赔款”。
1908年,为吸引中国留学生,美国最先提出了以庚子赔款资助清朝留学生赴美学习,并于1909年起正式接纳中国留学生。
庚款的留英学生从1933年开始考送,至1944年结束,八年间共选送近二百名中国学生赴英学习。
留英的庚款公费生人才辈出,许多人学成归国后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张文裕(1910—1992年)是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
1934年,他考取庚款公费生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攻读物理学博士。
张文裕在剑桥大学的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教授。
1938年,张文裕获得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在西南联大任教,他是中国大学开设原子核物理课程的第一人。
1956年,张文裕回到中国,他归国后继续在高能物理学领域中不断取得成绩。
王应睐(1907—2001年)是中国现代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分子生物学的开拓者。
1937年,他考取庚款公费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生物化学,1941年获得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王应睐拒绝了凯林教授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投身科研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王应睐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专注于维生素、血红蛋白、酶等方面研究,许多研究成果均属世界一流级别。
1955年,王应睐获中科院院士头衔,他为中国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及人才培养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蒋孟引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研究方向为英国史。
1934年,蒋孟引考取庚款公费留学生名额,赴英国伦敦大学历史系深造。
为发展国内的世界史研究,蒋孟引在英国史研究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填补中国世界史的研究空白。
1957年,蒋孟引著《第一次世界大战》问世,该著作是中国学者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部学术专著。
1982年起,已近耄耋之年的蒋孟引任主编,带领王觉非等人合编了中国第一部适用于高等教育的英国史教材《英国史》。
庚款留学生陆守经

庚款留学生陆守经作者:来源:《检察风云》2015年第14期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引回中国,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陆守经即是其中之一。
家世与教育经历陆守经,字鼎生,号达权。
陆守经是青浦朱家角镇人,因为当时名气大,而朱家角离吴江黎里镇距离又近,被柳无忌生生地扯上了与黎里有“一只角”的关系,书信行文中,可感受到他说这件事时的激动。
1931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了樊荫南编纂的《当代中国名人录》,也收录了陆守经的简介。
陆守经出生在青浦朱家角。
朱家角陆氏,可上溯至三国东吴大将陆逊,为江南望族,代有名人。
《云间珠溪陆氏谱牒》记载了历史上朱家角陆氏家族的兴盛。
谱牒中提到陆守经毕业于清华学堂,目前所见最早提及陆守经是《上海交通大学纪事》。
1910年6月28日,创办五年后的复旦公学举行第三次毕业典礼,陆守经以高等文科优等的身份名列毕业名单录中。
复旦公学毕业后,陆守经立即迈向出国留学的道路。
在通向留学的道路上,陆守经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还有一道小插曲。
1910年7月21日,清政府学部举行第二批庚款生的初试,考中文和英文,共录取272名考生。
初试对陆守经来说,倒没什么难度。
中文自不必说,因为他出生在书香世家,且写得一手好字。
可贵的是,陆守经在英文上也很有造诣。
早在1905年,他就翻译出版了英国人祁尔的著作《(最新)中等欧洲地理教科书》。
1911年闰六月,陆守经参加了第三批庚款生的考试并被录取。
陆守经到美国后,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政治学,并于1914年获得博士学位。
沪上名流陆守经回国后便步入政界。
1915年2月,陆守经被任命为司法部民事司办事,并兼编译处办事。
在复旦公学求学时,陆守经就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法者天子与天下公共也论》的论文,初步显示了他在法学方面的才能。
庚款留学

“庚款留学”寻踪清华大礼堂庚款,是1900年“庚子事变”后列强强加给我国的巨额赔款,为百年国耻中的莫大创痛。
后来,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带头“退还”本已多收的庚款,用于培养留美中国学生;之后,其他一些国家也加以效仿,由此形成了一项历时近半个世纪的特殊留学活动——庚款留学。
当年,那些庚款留学生负笈美欧,将大耻化为大勇,卓有成效地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文化引回了中国。
这样,也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栋梁之才,如我国物理学奠基者胡刚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马寅初,气象学家竺可桢,航天航空学家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彭桓武等等,为中国科教文化全面融入世界潮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庚款留学的提起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按中国的干支纪年,这个新百年的开始为“庚子”年。
从这年年初起,慈禧太后和一些亲王企图借助北方的民间义和拳组织去“灭洋”,随之而来的便是八国联军的疯狂报复。
8月14日,北京被攻陷,慈禧仓皇西逃,整个京津地区遭受了骇人听闻的蹂躏,史称“庚子事变”。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日、美、意等11国公使订立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屈辱条约——《辛丑条约》,其中“赔款”一项规定:中国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为9.822亿两白银。
这笔赔款因是针对“庚子事变”而设,故称“庚子赔款”,简称为“庚款”。
为瓜分这笔赔款,列强们争吵得面红耳赤,后来总算按所谓“受损多少”、“出力大小”列出清单,其比例为(取小数点后两位):俄国占28.97%,德国占20.15%,英国占11.24%,日本占7.73%,美国占7.31%,意大利占5.91%,比利时占1.88%,奥地利占0.83%,荷兰占0.17%,西班牙占0.03%,葡萄牙占0.02%,挪威与瑞典各占0.01%。
这笔赔款数额如此巨大,连数字本身都带有国耻色彩(当时中国人口约为4.5亿,合人均摊罚白银一两),且分39年偿付,这样算下来,清政府每年须筹措支付2200万两该项赔款,约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全国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这个有史以来最富的人,竟一手扶起了中国的科学

这个有史以来最富的人,竟一手扶起了中国的科学几天前,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转为中科院院士举国沸腾,名震世界的华人学子终于落叶归根在这之前,杨振宁因国籍问题倍受争议更有人以他的同学兼同乡邓稼先为样指责他自私当年有一篇“清华学子怒批杨振宁”的文章疯传网络称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崇洋媚外,辜负了祖国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乡以及多年的校友可有多少人知道清华当初只是由美国用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起的留美预备学校庚子赔款:1900庚子年,大清帝国与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紫禁城后,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的4亿5千万两白银即所谓的“庚子赔款”。
这些因庚子赔款赴美的留学生几乎都成了祖国的栋梁胡适、侯德榜、叶企孙、陈省身、钱学森、邓稼先杨振宁自然也是“庚款留学生”当中的一员1909年第一批庚子赔款留学生差不多同一时期,还有一个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亿万富豪秉承着促进人类进步的理念,为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顾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差异,慷慨地资助中国发展科学事业同样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中国人才在他的资助下,中国建立了亚洲最好的高校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他还资助了对中国近代变革影响巨大的燕京大学其中从燕大走出来的院士及学部委员多达56名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同时受惠的还有齐鲁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他甚至拨款发起了周口店“北京人”的发掘和考古促进西方对中华文化的研究,解除长期以来的误解却依旧饱受非议,被阴谋论者攻击…十九世纪,世界人民还没有适应工业革命的节奏资本家们的崛起让社会财富的分配发生巨变在美国,资本家们分走了社会70%以上的财富约翰·D·洛克菲勒就是这些资本家中最富的那一个他出身贫寒,一生虔诚勤奋在十九世纪中叶抓住了石油的热潮,走向人生巅峰随后凭借敏锐的眼光,不断吞并同行建立起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石油帝国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曾垄断了全美乃至全球的石油生意因此也成为了第一个受反垄断法案“照顾”的资本家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都是当年洛克菲勒石油帝国拆分的产物如今的石油巨头都撇不开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是美国第一个十亿富翁如果按比例算,他的财富相当于今天3000多亿美元秒杀如今任何一个首富,比尔·盖茨都难以望其项背自然是当时社会仇恨的焦点当时讽刺洛克菲勒的漫画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资本家们成为了众矢之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诞生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慈善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时年57岁的洛克菲勒急流勇退,提前退休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慈善事业上1900年,洛克菲勒向芝加哥大学捐赠了一笔高达8000万美元的巨款,是清朝给美国庚子赔款的两倍有余1901年,洛克菲勒在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原本只是一所浸信会建立的教会学校后来由于财政问题倒闭,洛克菲勒重新筹建短短几年就成为了美国高等大学的领袖之一包括杨振宁与其父、李政道、邓稼先都毕业于此校如今芝加哥大学已是全美第三、世界前十的著名学府,从中走出了92位诺贝尔奖、10位菲尔兹奖、4位图灵奖,享誉全球。
清末和民国时期庚款留美的广西学子

清末和民国时期庚款留美的广西学子笔者对庚款留学生的关注,缘于家族中的一位长辈李崇伸是其中之一,最初只是听闻,当尝试检索时,却发现所获甚少。
后经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慢慢拼凑出了他的人生轨迹。
据说当年庚款留学分配给广西的名额非常稀少,笔者由此萌生出了搜集广西庚款留学生资料的想法,希望了解这个群体的规模,以及他们的求学情况、人生经历。
背景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授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将庚子赔款中扣除所谓“实应赔偿”后的余款逐年按月“退还”中国,用于资助中国学生留美。
1909到1911年,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举办了3次招考庚款留美学生的考试,选拔出的学生当年即派遣赴美,称为甄别生。
1911年,“游美肄业馆”正式改名为清华学堂,第二年又改为清华学校。
清华学校的性质是留美预备学校。
1928年,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1929年,最后一批清华学校毕业生赴美留学,此后清华停派学生留美,直至1933年庚款留美考试重开,向全社会开放。
据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撰写的《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记载,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学校共有毕业生976名,其中派送留美生967名;此外,还有以庚款津贴的留美自费生、留美专科男生、留美专科女生、特别官费生等,共计派送留美学生1279名。
据黄山书社1992年出版《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之《外务部、学部:会奏派遣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宣统元年,即1909年)称,“至于学生名额,自应按照各省赔款数目,分匀摊给,以示平允。
”由此推断,庚款留学考试向全社会开放前,按这样的名额的分配方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广西摊得的名额寥寥无几。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截至1929年,广西仅有12人获得庚款资助赴美留学。
1933年庚款留学向全社会开放后,笔者尚未发现有通过这一渠道出国留学的广西学子。
苍梧籍的谭颂瀛是第一位考取庚款留学名额的广西人。
此后有唐崇慈、李运华、何标、翟念浦、李法寰、黄中廑、李崇伸、陆起华、沈锡琳等清华学校毕业的庚款留美生,以及津贴生石超庸、专科男生陈丕扬这两位庚款留美生(籍贯及学位信息来自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文库)。
庚子赔款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子
赔 化对
的中
款 国影
留 学
近
代响
.
1
历史背景
.
2
.
3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 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 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 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 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 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创办清华学堂, 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 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 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 的由来。
2、留学科目的改变: 学习理工科的人数进一步激增
3、留学层次的改变: 社会上层人士比重增加
.
17
(2)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1、文化教育的近代化 2、科学技术的近代化 3、思想政治的近代化
.
18
以史为鉴
.
19
一百多天以后今天的中国,经过了举世瞩目的30年飞速发展的中国,已 经以利于世界大国、强国之林,但是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醒地 牢记,民族复兴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不能沉醉在哪怕是巨大成就当中, 我们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为自己的传统文化自信心的重新复苏感到 骄傲,但是我们依然必须面对方方面面的巨大挑战,我们依然必须踏踏实 实老老实实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所以,新的时代实际上在呼唤着新一代 的中国留学生,而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假如能够不辱他们的使命,也必定 会在新的时代留下属于他们的不可磨灭的印记。谢谢大家。
6
首批录取47人名单:
程义法 罗惠桥 张福良 裘昌运 何杰 金邦正 陈熀 袁钟铨 高仑瑾 李进嶐
邝煦堃 吴玉麟
胡刚复 李鸣龢 吴清度 戴济 张廷金 徐承宗 张准 戴修驹
金涛 朱 复 范永增 魏文彬 邢契莘 程义藻 陆宝淦 朱维杰 徐佩璜 王世杰 严家驹 秉 志 陈庆尧 卢景泰 梅贻琦 邱培涵 王长平 曾昭权
慈禧千方百计讨好老罗斯福 换回千万庚子赔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慈禧千方百计讨好老罗斯福换回千万庚子赔款导语:美国前总统罗斯福1908年签署法案,退还了庚子赔款一千多万美元,退还的赔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官派留美学生,由此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代留学生。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1908年签署法案,退还了庚子赔款一千多万美元,退还的赔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官派留美学生,由此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代留学生。
庚子赔款的退还,与慈禧的外交努力分不开。
慈禧向各国领袖赠照片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慈禧太后历尽艰难才回到北京。
此时,她对西方国家的重视程度大大加深。
有人建议她让西方国家通过她的画像来认识她自己,从而改变外界把她当成一个落后、守旧、凶恶的老太婆的看法。
慈禧太后接受了这个建议,而且她对自己的相貌很自信,认为自己的肖像画远不如相片真实,所以就向各国驻京公使和各国领袖送去了自己的照片。
美国使馆也获赠了两张慈禧太后的大幅照片,其中一张特意送给了罗斯福。
慈禧对自己的相貌很有自信罗斯福不仅通过照片一睹了慈禧真面目,他还见过慈禧的“芳容”。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召开世界博览会,中国参展物品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那就是由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所绘的慈禧太后的画像。
画像宽6英尺,长10英尺,上有题款,框架配有精雕的图案。
在画像中,慈禧身穿冬季朝袍,披一件珠翠披肩,头上珠宝饰物,雍容华贵。
在博览会上,很多人争相一睹中国神秘太后的真实风采。
博览会后,清朝特使特意把画像作为中国政府的礼物送给了罗斯福。
慈禧的好意让美国总统很震惊,罗斯福特意在白宫举行了庄重的仪式接受了画像,后来还把这幅慈禧太后的画像交由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时期留日美术学生的名单汇集和史料分析--1923、1925、1927~1944年

民国时期留日美术学生的名单汇集和史料分析--1923、1925、1927~1944年周一川【摘要】Apart from the survey on the Tokyo School of Fine Arts and the Joshibi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art students in Japan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has almost been a blank. Based on the 18 volumes of oversea student rosters edited by the Sino-Japan Society (1927-1944),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list of the Chinese art students in various art schools in Tokyo in 1923, 1925 and 1927-1944. By analyzing these historical data,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oversea art students, their education status and financial sources, as well as the tendenc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art student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民国时期留日美术学生的调查研究,除东京美术学校和女子美术学校之外,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主要使用日华学会的18册(1927-1944年)留学生名簿,制成了1923、1925及1927-1944年间在东京的各美术学校留学生名单,通过各名单理清了美术学校留学生的分布、在学状况以及留学经费的出处,分析了民国时期美术学生的就学动向和主要特征。
庚子赔款办学与清华大学早期留美学生

庚子赔款办学与清华大学早期留美学生
宋丙昌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上半月》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一、庚子退款办学与清华大学诞生自1877年至1900年间,美国曾在中国办了许多教会学校。
当时清政府各省咨议局规定,官立学堂的毕业生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教会学校毕业生则没有这个资格。
因此美国官员感到“教会学校……从未得到官僚阶级的多少支持。
而它的毕业生极少可能找到官方任用的机会。
难得有一个人会获得重要的位置。
”美国为给庚款学生开辟仕途,欲借此在中国社会施加影响,采取了背后操纵由中国官方自己办学校的形式,其如意算盘就是从精神上、文化上控制中国发展。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宋丙昌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9
【相关文献】
1.扩大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学生国际培养——清华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 [J],
殷琦;李宇红
2.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办学实践的影响和作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办学历史透
视 [J], 许迈进
3.退还庚子赔款与清末留美学生的派遣 [J], 黄新宪
4.美国社区学院积极拓展海外办学以应对留美学生减少 [J], 周维
5.庚子赔款办学与清华大学早期留美学生 [J], 宋丙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庚款留美生第一届、第二届名单
首批录取47人名单:
程义法邝煦堃金涛朱复唐悦良
梅贻琦罗惠桥吴玉麟范永增魏文彬
贺懋庆张福良胡刚复邢契莘王士杰
程义藻谢兆基裘昌运李鸣龢陆宝淦
朱维杰杨永言何杰吴清度徐佩璜
王仁输金邦正戴济严家驹秉志
陈熀张廷金陈庆尧卢景泰陈兆贞
袁钟铨徐承宗方仁裕邱培涵王健
高仑瑾张准王长平曾昭权王琎
李进嶐戴修驹
第二批录取72人名单:
杨锡仁赵元任王绍礽张谟实徐志芗
谭颂瀛朱菉王鸿卓胡继贤张彭春
周厚坤邓鸿宜沈祖伟区其伟程闿运
钱崇澍陈天骥吴家高路敏行周象贤
沈艾陈延寿傅骕李松涛刘寰伟
徐志诚高崇德竺可祯程延庆沈溯明
郑达宸席德炯徐墀成功一王松海
王预谌立杨维桢陈茂康朱进
施赞元胡宣明胡宪生郭守纯毛文钟霍炎昌陈福习殷源之符宗朝王裕震孙恒柯成茂过宪先邝翼堃胡适许先甲胡达施莹李平计大雄
周开基陆元昌周铭庄俊马仙峤易鼎新周仁何斌李锡之张宝华周均胡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