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环节讲解
教学设计教资示范讲解

教学设计示范讲解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准备和规划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它涉及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
一项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教学设计这一重要的教育环节进行示范讲解,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师所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确保目标具体、可观测和可评价,并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相匹配。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所要教授的知识、技能和概念等。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过程,它可以提供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教师应该明确评价的目标和标准,合理选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原则1. 教学设计的步骤教学设计通常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
(1)分析阶段: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和了解,明确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2)设计阶段: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根据目标、内容和方法,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
(3)实施阶段:教师需要根据设计的教学计划,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实施教学过程。
科二教资教案教学过程设计

科二教资教案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科二教资相关知识,包括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教学理论,包括教学原理、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3. 教学实施,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实施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提出问题、讲故事、展示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教学的热情。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科二教资的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教学设计,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教学评价,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提高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科二教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评价反思法,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提高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方面。
2. 作业评定,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水平,包括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效果等方面。
3. 考试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
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小学音乐-《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小学音乐-《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友谊、积极的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在参与体验中初步掌握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节奏时值长短,并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节奏时值长短,并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增强珍惜友谊、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堂开始,教师询问学生和班里面的同学们都认识了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接着询问学生第一次相见的时候怎么打招呼的呢?学生自由回答后,引入新课《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听完这首歌曲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亲切。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们初次相识,互相问对方名字。
(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边唱边感受音乐的情绪;3.教师带领学生带节奏朗读歌词,在学生朗读后,发现学生对于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节奏的把握不准确,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值单独拿出讲解;4.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哼唱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节奏唱部分演唱不够准确,将节奏唱拿出单独教学;5.学生对于节奏和旋律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学生能够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6.分组进行竞赛演唱,并进行评价。
(四)巩固提高介绍教材中所有的图标。
(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也要像歌曲里一样珍惜同学友谊的生活态度。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对比聆听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板书设计。
202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点:教学设计概述

202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点:教学设计概述下面是我整理发布的2023老师资格证学校教育学问点:教学设计概述,欢迎阅读参考!第五章教学设计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教学设计的学问和力量,要求考生具有学校教案设计、学校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基础学问,能够运用这些学问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把握学校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能够依据学校生学习规律、学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高频考点提要1.教学设计的概念;2.教学设计的原则;3.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
高频考点速记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又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本质是一个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进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设计有如下四种层次:(1)课程教学设计;(2)学期(学年)教学设计;(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4)课时教学设计。
这里所争论的教学设计主要指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的的牢靠保证,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使教学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主要途径。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1.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中心2.在教学前明确学习者具有的力量3.教学水平应与学习者的接受水平相全都4.关心学习者在学习中构建“抱负的模式”5.对简单的学习内容进行分解6.提高教学媒体的应用掌握力量7.运用多种教学活动方式8.制造对学习有利的环境三、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针对课程标准要求,提出设计思路,即同学应当怎样学习,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同学状况分析,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方面的讨论说明。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背景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设计一节优质的教学课程,展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是面试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英语口语教学为例,介绍一节高效的教学设计案例。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就给定话题进行流利的口头表达;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地倾听和回应他人的观点;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思维交流和互动。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旅行经历”。
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既能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问候和自我介绍,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
2. 介绍话题和要求(5分钟)使用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本课的话题:“旅行经历”。
同时,给出学生的任务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其他小组成员要倾听并提出问题。
3. 小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包含4-5人。
每位代表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和旅行经历的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在倾听的同时,准备提问。
4. 小组展示与互动(15分钟)每个小组的代表依次分享完毕后,给予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和评价的机会。
其他小组成员提问时应主动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出具体问题,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5. 整理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重点强调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合作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标准:1. 口语表达:流利程度、词汇丰富度、语法准确性等;2. 合作能力:倾听他人观点、积极提问、有效回应等;3. 总结反思:对自己表现的总结、对他人表现的评价、对于课程设计的反思等。
七、课后拓展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例如:1. 让学生写一篇游记,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2. 组织一次小组活动,学生扮演旅行社员工,向其他同学推销自己设计的旅行线路。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重难点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重难点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核心,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学设计的重难点问题,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原则以及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在本次教学中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2. 教学内容:确立本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重难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扩展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3.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合理的方法和策略。
4. 教学过程:规划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引入新知、知识点讲解、示范与练习、巩固与拓展、归纳与总结等环节。
5. 教学评价:确立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调整。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教学设计原则:1. 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2. 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逐步推进,确保学生能够稳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3. 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鼓励学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三、常见的教学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教学设计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 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目标应具备明确性和针对性,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的具体要求。
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初中音乐-《玫瑰三愿》-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初中音乐-《玫瑰三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乐曲感受音乐传达的情感,体会艺术歌曲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聆听、模唱与分析作品,逐步提升对艺术歌曲的理解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和表现形式,并能够哼唱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歌曲《玫瑰三愿》,了解艺术歌曲的魅力和黄自的生平。
【难点】听辨歌曲中艺术歌曲的特点,并能够哼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播放《踏雪寻梅》音频,引导学生聆听。
教师提问:这是谁的作品?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公布答案并总结:黄自先生有很多的作品,之前我们学过的《踏雪寻梅》属于黄自的儿童歌曲,今天我们一起再次深入地走进黄自,学习他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1.播放音频,学生聆听。
2.多媒体作者照片,介绍作者。
黄自,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
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3.再次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聆听。
教师提问: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歌曲?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
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4.多媒体再次播放音频,学生闭目感受。
(三)探究学习1.多媒体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说一说听完这种类型的作品给人什么样的感受?教师总结:《玫瑰三愿》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诗歌为词,借助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通过景物的伤怀与失落来表现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特征。
2024最新-教师资格证说课稿(优秀7篇)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优秀7篇)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个说课过程。
你知道教师资格证说课稿怎么写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教师资格证说课稿(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教师资格证说课稿篇一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会写出完整的说课稿来,尤其是在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更应该要能写出说课稿,那么大家知道幼儿教师资格证说课稿怎么写?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说设计背景:中国·国际丽水摄影文化节在美丽的殴江之畔——浙江丽水召开。
,丽水被授予中国第一个“摄影文化之乡”,并连续承办六届国际摄影文化节。
人们都在体验着摄影带来的美的文化冲击。
为了让幼儿对家乡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摄影文化。
我们开展了一次摄影作品展,我们的孩子在欣赏美妙作品的时候,一个幼儿用象声词“喀嚓、喀嚓”表现拍照的模样,其余的孩子马上跟着“喀嚓、喀嚓”。
我想他们在感受、欣赏美的同时,产生了强烈地操作照相机的欲望。
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镜头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不能正确地操作照相机,何不让他们真实地体验?于是《镜头里的我们》这堂课孕育而生。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摄影的简单技巧。
2、乐意尝试操作,能够积极地参与合作、讨论、探索。
3、体验摄影带来的快乐,感受幼儿园、家乡、大自然的美。
依据:一是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5-6岁幼儿能表现出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多种形态的美。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欣赏艺术作品,分析一些美的性质。
在认识活动中,由于掌握了观察、记忆等方法,活动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幼儿在解决问题或行动之前,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而且具有计划的萌芽,能事先思考活动计划和行动方法,并能在行动中加强自我控制,以有效地完成任务。
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幼儿表现出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好学、好问、喜欢操作、乐于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资格证 教学设计

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
2.教学难点
指学生难于理解、掌握和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 内容。
第一,教材中深奥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新旧知识联系不紧密,超出学生理解范围; 第三,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提升、情感的升华。 第四,在考试中,考查频率低、比例小。 第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素质与能
常用的导入方法
复习导入 直接导入 悬念导入 直观导入 经验导入 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烘托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为后面教学做铺垫。
2.新授环节
讲授新课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 点的重要环节。
下面三个方面要设计清楚: 第一,设计的教学各个小环节。 第二,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如何结合。 第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状态的调节与信息
(六)板书设计
文字提纲式 课堂提纲式 表格整合式 图文并茂式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识字类 阅读类 作文类
识字类教学环节模板
1.激趣导入 通过某种形式,引导学生怎样,由此引发学 生兴趣,导入主题。 2.自学生字,巧记字形 拼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带 领学生空中练习写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写字欲望,培养学生 自主写字的能力。
写作类教学环节模板
5.学生写作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写作。 6.评议小组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作文互评。 每个学习小组推举一位优秀学生代表进 行作文展示。教师对优秀作文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的能力,即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 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手册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手册教学设计和实施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本手册旨在提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下面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对课程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流程:1. 了解教学要求:仔细阅读教学大纲,了解对应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 分析学生特点: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水平和需求,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3.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
4.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确定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5. 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等。
6. 设置教学评价:确定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指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
以下是教学实施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1. 开场导入:在课堂开始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展开:根据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互动讨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实施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反馈和调整。
5.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资笔试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资笔试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在教职资格考试中,语文教学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语文作为学科之一,在中学阶段起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
因此,合理设计语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阐述教资笔试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点。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的基础,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在设计语文教学时,应明确教学目标,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确定,但总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口语和书面语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文学作品的导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在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教材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包括:1. 课文内容。
选择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语法知识。
通过语法的学习和运用,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写作训练。
选择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
4. 口语表达训练。
通过各种口头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文学作品导读。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程度的文学作品,进行导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题考点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题考点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关键一步,其中《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题又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对此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考试内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题主要考察考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
考试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出一份具体的教学方案。
2、教学实施:要求考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包括课堂讲解、学生互动、课堂管理等方面。
3、教学评估:要求考生根据教学实施的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考点解析1、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方面,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明确教学目标:考生要明确教学内容的目标是什么,从而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考生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考生要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考生要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总结反馈等环节,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2、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方面,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讲解清晰:考生在讲解时,要清晰、简洁地表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2)互动良好:考生要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3)课堂管理得当:考生要注重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序良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方面,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观察教学效果:考生要观察教学实施的效果,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分析问题原因:考生要分析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措施:考生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三、复习方法1、熟悉考试内容:考生要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教资面试教案板书设计

教资面试教案板书设计【篇一: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分类教学设计模板】1、古诗词一、谈话导入二、1、图片引入,录音范读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朗读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补充注释,学生子细读诗,整体把握(2)指名学生概括诗意,教师总结4、体味诗人思想感情学生思量并积极发言,教师总结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四句,学生自由发言。
6、齐读,尝试背诵。
2、文言文第一课时一、道理导入二、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请一位朗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原文,教师随时指正。
)2、划分停顿。
全班齐读。
三、作者作品简介四、题解1、本文体裁2、题目意思(生说师指正)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一)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二)学生理解注释,教师补充注释学生理解(用法特殊的词、词语、句式),掌握课文大意。
(三)检测自读效果。
(1)句子停顿(2)词语解释(五)初步感知课文六、全班诵读七、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二、揣摩语言1、学生说,教师启示讲解词语的准确运用等三、质疑探索三个阶段哪个阶段写得最详细?依据?原因?四、体验和反思五、教师总结3、现代诗歌一、激趣导入二、作者简介三、背景介绍四、划分朗读节拍、教师指导朗读五、结合体验,研究问题1、作者人生态度2、重点诗句解释3、诗歌品味4、联系实际六、迁移积累1、仿句练习2、背诵全诗4、说明文一、激趣导入二、对话文本,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读准字音,思量:作者笔下事物特点?2、指名朗读3、整体感知,自主归纳。
指名学生,教师小结三、对话作者,品读课文(一)1、体味课文语言特点,讨论总结2、朗读理解最喜欢的句子语段(二)1、写作手法2、理解课文(三)质疑解惑四、对话自我,拓展视野(一)资料链接(二)心灵驿站五、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5、记叙文一、激趣导入补充作者背景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2、词语注音3、词语解释三、把握整体课文分段把握总结第二课时一、阅读课文,分析理解1、第一部份,开篇作用2、第三部份,人物对照作用3、第四部份,重点句子理解4、第五部份,朗读理解5、第六部份,排比感情二、总结课文1、体味作者感情2、写作特色三、布置作业6、散文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作者介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注字音,解释词语2、指名读3、思量分层三、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探索课文1、朗读第一段,分析(下同)……7、小说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作者介绍2、小说背景介绍3、小说常识4、预习检查(词语注释、词语解释、故事大纲)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脉络2、理清阶段3、复述课文,学生补充三、分析人物,学习方法1、心理活动,分析作用(每阶段)2、小结第二课时一、分析人物形象另一个(1、外貌描写、神态、动作、语言)2、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感情变化二、默读质疑,合作探索选择问题,全班讨论三、环境描写作用四、解题五、拓展阅读六、布置作业【篇二:小学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喜怒哀乐》教案】小学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喜怒哀乐》教案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解答技巧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解答技巧教师资格证面试是考验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问题的解答是面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答这类问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教学设计问题的解答技巧在教学设计问题的回答中,考官通常关注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目标明确、方法可行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解答技巧:1. 强调目标导向:在回答问题时,首先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强调自己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程目标的。
2. 说明教学方法:详细描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解释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
可以结合教材、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
3. 强调个性化:在回答中体现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例如通过小组合作、案例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4. 注重评估与反馈:强调设计中的评估和反馈环节,说明如何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法问题的解答技巧在教学方法问题的回答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个人经验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解答技巧:1. 结合理论:在回答中结合相应的教学理论,解释所采用的方法背后的原理和理论支持。
例如,对于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引用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说明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2.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案例或经验,说明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一个成功的案例,强调方法的实际效果。
3. 强调差异化:强调个别差异对教学方法的影响,说明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度的学习挑战。
4. 注重教学思考:在回答中体现自己对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反思,说明对教学过程的调整和改进。
可以分享一些教学中的困惑或挑战,并说明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上述的解答技巧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值得关注:1. 注意语言表达: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口头语和无关的废话。
教师资格证完整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完整教学设计一、引言教师资格证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种认证和评价。
而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包括教学目标和内容,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教师资格证完整教学设计展开,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教师资格证完整教学设计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学习的成效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的规划,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学设计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2. 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系统性、层次性和差异化的教学过程。
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连贯、流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设计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参考,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3.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规划。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合理选择和安排,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教师能够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的原则1. 知识性原则教学设计应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确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基于学生的原则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合理选择和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的教学设计要点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的教学设计要点一、引言在教师资格证面试中,教学设计是评委了解申请者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体现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面试中教学设计的要点,帮助申请者在面试中获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设计中,准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量化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程度以及课程的要求。
确切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的关联性。
同时,教师还需注意内容的有趣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多种方法。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差异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五、教学手段的选取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手段的选取对于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手段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和知识消化。
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具、游戏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互联网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教学评价的手段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手段。
评价手段既需要包括定性评价,如观察、讨论,也需要包括定量评价,如考试、作业等。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提高。
七、课堂管理的策略在教学设计中,课堂管理的策略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教师资格证完整的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完整的教学设计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教师来说,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本文将从教师资格证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的要素和特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二、分析学情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师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科要求,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来选择,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学评估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应该向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
六、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设计的创新,借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初中教资讲课教案

初中教资讲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事件发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事件发展。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中的古代战争策略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如《空城计》、《赤壁之战》等,激发学生对《草船借箭》的兴趣。
2. 揭示课题:介绍课文《草船借箭》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战争策略。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如诸葛亮、周瑜等。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如“草船”、“借箭”等。
2.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战争策略,如诸葛亮的“借箭”计策。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抄写课文、预习下节课内容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草船借箭》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古代战争策略的魅力。
同时,注重对生字词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环节讲解一、教学设计的环节教学设计通常以教案的方式表达出来,共包含 14 项,而在考试中我们只需要根据考题作答即可,让我们写啥就写啥,不让写的需要哈以下为教学设计的 14 个环节:标红的为重点考察环节(一)课题名称-(二)课型(三)课时(四)教材分析(五)学情分析…(六)教学目标(七)教学重点(八)教学难点(九)教具/教学准备!(十)教学方法(十一)教学过程(十二)作业设计(十三)板书设计-(十四)课后反思二、教学设计各环节具体讲解:(一)课题名称(就是本节课的标题,不要带书名号,反正也不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不考)(四)教材分析(中学注意一下)教材情况+主要内容(五)学情分析(中学注意一下)①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②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六)教学目标(敲黑板、划重点,这个必考。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确定本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
(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例:掌握,认识,读准,懂得,学会,熟练...2.过程与方法: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关键性目标,强调途径)例:通过...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例:领悟、激发、培养、养成、树立、建立、体会、爱护、重视、珍惜、追求....(七)教学重点(需掌握)教学重点是指本节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什么,学生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即上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八)教学难点(需掌握)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设计。
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上述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如若在考试中要求写重难点,只需要将三维目标换个说法就可以了。
(九)教具/教学准备(不考)(十)教学方法:(不考)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陶冶法、导学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自学辅导法、互动法等(十一)教学过程★:包括环节:1. 导入新课2.讲授新知3.拓展练习4.课堂小结课堂导入的类型:(1)直接导入(2)经验导入(3)故事导入(4)直观导入(5)设疑导入(6)活动导入(1)直接导入: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名义,直接点题;把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的一类导入形式。
(2)经验导入:是通过建立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氛围的一类导入形式。
(3)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教师通过讲解与所要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趣事,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类教学导入形式。
(4)直观导入:直观导入时教师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情境的导入方法。
(5)设疑导入(悬念导入):设疑导入是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一类教学导入形式。
(6)活动导入:活动导入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操作、游戏等活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类教学导入形式(十二)作业设计(不考)作业是布置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
布置作业包括布置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情境表演式作业、阅读作业、实践作业等。
(十三)板书设计(不考)(十四)课后反思(不考)三、重点环节模板:(你喜欢的来了)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为必考点。
(一)教学目标模板:三维目标制定模板1.知识与技能:认识;理解;掌握;学会(结合所学内容填写)。
以下为各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自由选择填写到上述模板中语文---生字词、体裁、内容概要、结构、语言特点、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等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计算方法等英语---语音、单词、句型、语法、文章大意等。
物理、化学、生物--定律、概念、实际操作技能等。
政治---品德修养、法律法规、概念等。
历史---事件、人物、思想、流派、国际关系等。
地理---地形、地貌、风俗、节日、经纬度、时区等。
音乐---节奏、旋律、歌词等。
体育---技能、动作要领等。
美术---绘画技巧、欣赏的基本方法、设计的形式与原理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会;借助于,学会;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探索的规律。
(学生自学、朗读、自主探究、材料分析、资料调查、现场调查、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练习、游戏、法庭辩论等。
选择这些词语填在空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行为习惯;体会的情感;提高对的兴趣;(培养、加强、提高)学生的 +(结合所学内容填写)三维目标示例: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朗读课文,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 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并能做到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的方式,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
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培养协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端午的鸭蛋》1.知识与技能通过精读课文,理解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体会作者关于节日气氛描写的手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怀念的情感,激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学会相应的解题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探究,了解“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并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行为习惯;体会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中学政治《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知道合法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模拟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增强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中学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知识与技能目标:阅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知道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会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读图、填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过程模板教学过程分四项:导入、新授、拓展、小结导入优秀导入赏析:例如:语文《观潮》直观导入:同学们,请顺着我的手来看,这里是钱塘江,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钱塘江涨潮时的景象,我们看,潮水来了,伴随着隆隆的雷声,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由远而近,甚是壮观………看这个浪头又仿佛是白色的城墙,高大厚重…..现在,潮水也许是累了,要休息了,声音渐渐小了下去,消失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第五课《观潮》地理《时区和日界线》故事导入首先给同学讲一个故事。
有位中国老人购买了一张美国彩票,结果中了大奖。
可惜的是,当她得知这一消息时,刚刚错过兑奖时间,彩票变成了废纸。
这时一位美国人却愿意出半价购买这张彩票。
这是怎么回事呢?从而引出今天的内容。
新授模板语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先读课文,再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书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如笔顺)。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讲述了...事?或作者写了...人?或看了...景物?2.精读课文,体会手法(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确定文章运用**写作手法。
(2)运用小组讨论分方式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2)确定要讨论的问题:讨论事、讨论人、讨论景。
如:文章分几部分描写(人、事、景),每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得出结论:本文运用了……手法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揭示……道理。
3.研读赏析,体验情感(1)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者角色扮演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提出问题: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怎样的道理)?(2)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加以总结,得出……道理。
数学:1.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导入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体育:1.集合2.热身操3.教师完整动作示范,精炼讲解动作要领4.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5.指导纠正动作6.做游戏放松以语文《触摸春天》为例,看整个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谁能说说春天给你的感受?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春天美丽的世界。
《播放春天美丽的图片)。
多美啊!春天在我们眼中是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跟春天有关系的,叫触模春天。
(引出本课题)二、新授(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板书:盲童,安静)2.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字词,注意提示纠正“小径”的“径”读 jing;“磕磕绊绊”的“绊”读 ban;“。
悄然合拢”的“悄”是个多音字,读qiao;“清香袅袅”的“袅”读 niao,注意“磕、瞬”的笔顺书写。
(教师范读,板书范字)3.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想一想盲童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她。
(神奇,不可思议,善良……)[设计理由]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他们对于母语有一定的敏锐度,所以生字词的学习主要以学生同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做到点面结合。
(二)重点研读,感受神奇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词或者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神奇、不可思议。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 4 自然段。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语句,帮助理解)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