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之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热点预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考研政治热点预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考研政治热点预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

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推进的战略部署。

为了加深对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解,下面将对其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 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推动中国精神繁荣昌盛的需要,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3. 推动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文化动力和人文支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 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

3. 坚持人民性、大众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性和大众性原则,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精神追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

3. 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文化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增强文化对外传播能力。

4.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重点1. 加强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文艺、媒体等方式,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8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8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8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研真题参考答案一、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虽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历史任务,但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①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致力于探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②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唯一宗旨。

③从马克思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出发,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因此,从本质上看,这几大理论成果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都毫不动摇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它们坚持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点是完全一致,一脉相承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有着各自产生的历史条件、各自的针对性、各自的理论侧重点以及各自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但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后来形成的理论则是在前面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

它们之间不仅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更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的关系。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的更新!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2018.24】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得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

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A.完善部门职责分散交叉的环保监督体系B.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C.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D.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答案解析】BCD。

本题考核的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典型的基本知识点考核。

A选项不符合基本知识点的表达,同时“部门职业分散交叉”很明显也是一个权责不分的表达,因此排除A,选BCD。

【2018.2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近年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据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境外企业销售额1.5万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税费40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150万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在全球引资东道主中排名第三位,高附加值以及服务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

这表明( )A.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B.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C.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正在不断优化D.我国国际投资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答案解析】CD。

这道题考核的是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认知,虽然给出了众多繁琐的数据,但实质是考核我们对基本国情的了解。

A选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B选项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都是与我国的事实不符合的,直接排除。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4章重点知识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4章重点知识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4章重点知识毛中特的第十四章注意讲的是哪些考研政治的知识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4章重点知识,供大家参阅!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4章重点知识1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一)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

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

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

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二)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者向工人阶级转化。

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关系国家发展大局。

工农联盟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2018年政治学考知识点整合:必修三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018年政治学考知识点整合:必修三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文化生活的现状: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即:“喜”与“忧”并存。

★二、文化生活的选择 1、对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B、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的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⑵、为什么:(我国依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①.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

★5、如何加强文化建设?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⑵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一、中华文化复兴1、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⑴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⑴、必要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⑵、重要性: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的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是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者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2、为什么:⑴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五)文化建设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五)文化建设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五、文化建设(一)文化自信材料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设问1、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哪里?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3、为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从小事做起,掌握一门中华传统文化技能,保护文化遗产;等等。

青年的理想与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未来、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好哪些准备?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二)《厉害了,我的国》《经典咏流传》材料:《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

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中国、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几个角度对中国根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集中展现。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对国家实力的极佳写照。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的更新!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真题答案解析【2018.24】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得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

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A.完善部门职责分散交叉的环保监督体系B.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C.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D.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答案解析】BCD。

本题考核的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典型的基本知识点考核。

A选项不符合基本知识点的表达,同时“部门职业分散交叉”很明显也是一个权责不分的表达,因此排除A,选BCD。

【2018.2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近年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据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境外企业销售额1.5万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税费40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150万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在全球引资东道主中排名第三位,高附加值以及服务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

这表明( )A.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B.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C.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正在不断优化D.我国国际投资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答案解析】CD。

这道题考核的是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认知,虽然给出了众多繁琐的数据,但实质是考核我们对基本国情的了解。

A选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B选项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都是与我国的事实不符合的,直接排除。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五部分重点知识总结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五部分重点知识总结

东莞中公教育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五部分重点知识总结毛中特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五部分重点知识总结,以供考生参考。

第十五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复习提示:本章主要内容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体现。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许多革命先驱,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指引中国人民找到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个事实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只有共产党,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因此,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也只有中国共产党。

原因是;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认真研究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学习和提高,善于改进和加强领导。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考研知识点归纳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考研知识点归纳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考研知识点归纳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性。

在考研过程中,了解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考试题目。

本文将从文化建设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考研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文化建设的定义文化建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对文化要素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整合、提升和发展,以达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并推动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 引领社会风尚: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宣传和倡导一系列的文化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

2. 传承历史文化: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人们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址和古迹。

3. 培养公民素质: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人民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公民。

4. 增进社会凝聚力:文化建设有助于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形成,加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 推动创新发展:文化建设提倡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实践,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

三、文化建设的考研知识点归纳1. 文化建设的内涵:包括文化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两个方面,既包括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物的生产,也包括人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培育。

2. 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共同推动文化建设的合力。

3. 文化建设的路径:包括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传媒融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努力。

4. 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包括文化产业规模和效益、文化市场的繁荣程度、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等多个方面的衡量标准。

5. 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文化市场的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工作。

考研政治毛中特四个重要时期重要著作及观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四个重要时期重要著作及观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四个重要时期重要著作及观点第一、萌芽时期著作(国民大革命时期)(1)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2)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3)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针对党和红军中存在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危害,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提出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第二、开始形成时期著作(土地革命时期)(1)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有城市转入乡村。

(3)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党“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0章核心知识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0章核心知识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0章核心知识核心的考研政治知识,我们来看看毛中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0章核心知识,供大家参阅!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0章核心知识1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

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科学越来越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代表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应当更加自觉地依靠科学,发扬尊重科学、追求知识的精神,努力在全民族范围扎扎实实地组织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18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单选题解析

2018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单选题解析

2018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单选题解析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单选题解析,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单选题解析【2018.5】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B.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C.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D.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答案解析】D。

这道题考核的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考研政治的基本考点,但是并没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的具体考点表达。

根据十九大的报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市场化配置”选出答案D。

【2018.6】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在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的同时,找到了一种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权利的特有民主形式。

这一特有民主形式是( )A.竞争性民主B.协商民主C.票决民主D.谈判民主【答案解析】B。

这道题表面看是在考民主的具体方式,似乎是很灵活的考核方式,实际上考核的是我国政治制度特有的特征。

只要我们同学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即了解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的,而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权利的特有民主形式是协商民主,就可以很轻松的选出“协商民主”这个选项。

由今年毛中特的单选题的考核方式,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感觉到真题在基本理论考核上的侧重。

对于基本原理的考核虽然不会直接进行记忆性的考核,会以很灵活的方式展现出来,但是灵活的表达并没有改变考核的实质。

扎实的政治知识基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的一点一滴的积累。

希望19的同学能够从中获取经验,从基本知识的积累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归纳总结考研知识点,系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要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时代背景和深远的意义。

它承载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任务,旨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3.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文化创意人才,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念。

2. 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3. 网络文化建设与传媒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网络空间的文化繁荣。

4. 多元文化的包容和交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倡导多元文化的发展,尊重各种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促进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交流融合。

高三政治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高三政治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高三政治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意义与途径。

一、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这些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3.大众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四、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包括:1.教育引导: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文化创作: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毛中特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十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以供考生参考。

第十一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复习提示:本章主要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深入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重点把握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内容,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结果。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考研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增加对该主题的理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方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全面建设的重要环节。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继续为全体人民提供精神力量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自由的必然要求,为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基础。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

这意味着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要贯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化原则。

再次,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特点,体现在对各国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以及国内外文化交流合作的积极推动。

最后,坚持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之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每年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最近五年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五大建设中,只有文化建设没有出过分析题,请同学们予以重视。

凯程教育王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特总结了如下的重要知识点,以供大家复习使用。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必须发辉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这个体系的精髓。

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
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

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