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射测验 问卷测验 看图编故事。 对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性、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成绩等。 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
作出的解释或推论。 成就归因——人们对在工作或学习中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作出
的解释或推论。 六种解释 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 运气、身心状况、别人的反应 三个特征 因素来源:内部的 — 外部的 稳 定 性:稳定的 — 暂时的 可 控 性:可控制 — 无法控制 韦纳——二维归因模式
是行为的直接
◇ 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所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就是动机状态。 ◇ 使有机体产生动机的过程叫做激励。 动机的作用 / 功能:
◎激发功能 ◎定向功能
◎强化功能 动机——激发、定向和维持有机体行为的心理过程。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探讨:学习动机越强越好吗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 都会使工作 效率下降。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a 行为的成败经验 b 替代经验 c 目标设置 d 成败归因 e 奖励 f 学习监控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 a、影响活动的选择 b、影响努力的程度 c、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d、影响任务的完成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1、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 (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4)、适当开展竞赛 2、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2)、发现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习兴趣 (4)、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3、成就动机与归因训练 成就动机训练
5、消除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
教 1、掌握习得性无力感、自我效能感 学 目 2、知道习得性无力感的避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的 与 要 求
重点:
重 1、习得性无力感
点 2、自我效能感 与 难 难点:
点 知道习得性无力感的避免

讲授
使

讨论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接上节课内容)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四)习得性无力感与自我效能感 1、习得性无力感 (1)习得性无力感的概念 习得性无力感: 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 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历程: a 获得“结果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 b 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 c 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d 产生无力感 白鼠实验 (2)、习得性无力感的理论
课程教案设计首页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地点:
本次课标题: 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知 1、学习动机概述 识 点 2、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内 容 教 1、掌握以下概念:动机、学习动机、强化、认知好奇心、成就动机、 学 目 成就归因。 的 2、知道强化的注意事项, 认知好奇心的分类与激发, 正确的成就归因。 与 要 求
备注
2、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人并非盲目活动,同时考虑事情的意义,与自身能否完成的能力。只有确 信有能力取得预想的结果时,他才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这件事情。这种个体对 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就叫做“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感:由【美】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 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自我效能感总是和某一特定的领域相联系。 (2)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积极与消极的归因模式
课后记
《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 作 者:秦晓晴 着 推荐阅读书目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 课后作业情况 实践活动建议 备注
上课时间:
课程教案设计首页 年 月 日 上课地点:
本次课标题: 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1、习得性无力感与自我效能感 知 2、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 识 点 3、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内 容 4、成就动机与归因训练
研究还发现,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 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 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 于任务的完成。
(三)学习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一)外部强化 行为主义提倡通过外在诱因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校中获得奖励 (如 高分、奖品、赞扬、给予权利或荣誉称号等)的学生将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 动机;没有得到强化的学生将不会产生动机;被惩罚(训斥、被嘲笑、剥夺 权利、低分等)的学生则可能逃避学习。 强化: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重点: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重 2、强化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点 与 难点: 难 点 正确的成就归因

讲授
使

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ຫໍສະໝຸດ Baidu
多媒体
备注
一、导入 每位老师都认同,对于学习的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过分! 然而,学生眼中的学习呢 用图画和图片反映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态。 探讨: 为什么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被动、沮丧 二、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 原因和内部动力。
(二)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 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 表现 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认知好奇心——内在动机的核心。 婴幼儿时期的好奇心:
( 1)感官探究 ( 2)动作探究 ( 3)言语探究
(三)成就动机与成就归因 成就动机——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 个人愿意去做, 并力 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测量方法:
强化的依随性——强化总是伴随着反应之后而出现, 强化与反应之间的这 种依随关系称为强化的依随性。
普雷马克原理——又叫“奶奶的规则” ,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 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
运用强化的注意事项: 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这种前后关系不容颠倒。 必须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与他的学习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 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