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巴金《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家》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家》中一个旧式大家庭的对青年一代的压制与觉慧所代表的对专制制度的反抗,以及这种反抗与破坏的情绪转化而来的作品的激进风格。
教学重点:专制与反专制中的批判性激进主题及风格。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教学内容:
一、作家介绍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五四运动后,巴金受新思潮影响,积极参加反封建社会活动。1923年离家去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赴法留学,并直接参与无政府主义运动。政治活动的失败与理想的失落,使巴金陷入痛苦与矛盾中,转而以文学创作宣泄情感。1928年底回国,1929年初,以巴金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灭亡》。之后连续创作了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作品。40年代巴金的创作除继续《家》的路子写旧家庭的没落以外,还有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作品有《憩园》、《火》三部曲、《寒夜》等。巴金的小说大都是写旧家庭的崩溃及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前期作品带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种叛逆与追求的躁动情绪,其主导面是反专制反封建的。巴金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小说一起,构成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文学艺术画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在巴金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作品中,《家》为代表作。《家》写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最初题为《激流》,后来以单行本发行时改名为《家》。1938、1940年,巴金继续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春》和《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这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总体构思,写作时间间隔很长,每部作品也各有其独立的结构,可以分开来读;但写作过程中又兼顾到各部有相互关照,是整体统一的长篇系列小说。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庭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激流三部曲》还是第一次。其中,《家》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家》表明巴金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那独具的艺术风格也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二、作品分析
《家》是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的。作品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的洪流。
(一)《家》的思想内容。
1、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
这集中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
梅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是旧式才女,与觉新青梅竹马。但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封建婚姻给她带来的是不幸、痛苦,最终抑郁而死。
鸣凤死于封建家奴制。高老太爷把她送给六十来岁的冯乐三为妾,她最终以投湖自尽的方式来抗议黑暗的社会。
瑞珏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她温柔贤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梅也是感情真纯。但封建伦理和迷信导致瑞珏难产而死。
这些悲剧都是由于封建家长专制。三位女性的悲剧及高家的一切罪恶,都和封建家长制及其代表人物高老太爷有关。家长制使高家这个典型的中国旧式大家庭成为一个罪恶的深渊和黑暗的王国。
《家》通过对梅、瑞珏、鸣凤等青年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控诉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的罪恶,批判和否定了“无抵抗主义”与“作揖哲学”。
2、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高家的第三代中的觉民、觉慧就是觉醒青年的代表。觉慧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学潮,和同学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支持觉民抗婚,怒斥“捉鬼”闹剧,并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觉民是个个性主义者。他和琴的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决然离家抗婚。觉慧、觉民代表着一种生气勃勃的青春力量,一种反对封建的叛逆力量。《家》通过对觉慧、觉民等封建叛逆者形象的塑造,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抗斗争精神。他们疾恶如仇、敢于斗争,向往自由、追求进步,他们的反叛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表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3、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成都北门首富,书香门第。表面上很融洽,内里却极其腐朽。
《家》主要通过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卫道士高老太爷形象的描写,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小说所展示的种种罪孽都与高老太爷有关,他是一系列悲剧的根源,他的本愿是想延续和兴盛这个大家庭,但儿辈的堕落、孙辈的觉醒,都加速了这个大家庭崩溃的进程。
第二代克安、克定便是高家腐朽的败家子的代表。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赌。克安和他狼狈为奸。这个大家庭经济上挥霍亏空,精神上腐朽分裂。高老太爷一死,克定等在灵堂前就把家分了个彻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崩溃解体了。
内部的腐败导致大家庭彻底崩溃,时代潮流冲击下产生的新生代进一步敲响了封建家庭的丧钟,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1、觉新的形象
觉新是一个复杂性格的人物,一个清醒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懦夫。觉新是小说中性格内涵最丰富的一个。这是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备受精神折磨的病态灵魂,是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他的主导性格是怯弱和忍让,尽管他受到过"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则又使他逆来顺受,一味奉行"作揖哲学",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角色。他明白是封建礼教夺去了他的一切,但又无可奈何,无力抗争,最终成为了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牺牲品。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从他身上,作者控诉了残酷、无情、黑暗的封建专制社会和家庭。
自愿的牺牲自己。因为受到过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气的影响,他切身认识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太深,作为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使他自愿地挑起家庭的担子。他自愿为家庭牺牲自己,不敢反抗。
他是一个自觉的懦夫,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从甚至做帮凶。他牺牲了梅、瑞珏,还劝说觉民接受高老太爷定的冯家的亲事。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亲人的惨重代价。
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末世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命运,由此产生了绝望、悲观等心态。这一形象对现代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
2、高老太爷的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人格化。
一方面,他年轻时的荒唐、衰朽时的胡闹,正体现了封建腐朽灵魂的全部德行与特征;另一方面,他专制、冷酷,想以他的意志来建构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于是,酿成了一桩桩血泪故事。自然,作为大家庭的创业者,他也有慈祥、温和、宽宏的一面,但这一切最终也是为了维护和延续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
作为高家的家长,依借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来统治这个大家庭。他是高家一切悲剧的元凶。他要抱承重孙,于是依封建婚姻制度而造成了梅和觉新的悲剧;把鸣凤送给冯乐三为妾;甚至在他死后还受到迷信保护造成瑞珏的悲剧。但他对儿孙也有温情的一面,这是表现了他实现“四世同堂”家庭形式的一种满足。高老太爷是封建末世的家长制代表人物,他是在理想幻灭极度失望后病死的。临死前他破天荒地答应取消觉民婚事要觉民觉慧不要走,是他为维护封建大家庭所做的最后的努力。他是带着幻灭感死去的。他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