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4f816fd4d8d15abf234e39.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二级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代码082701英文名称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掌握化学、食品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食品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安全检测、卫生监督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食品企业、质量监督部门等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3)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4)熟悉食品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食品科学和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3)具有食品工艺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能力.(4)具有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3、素质结构(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2)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3)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食品科学研发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三、专业培养规格实现矩阵四、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微生物学五、专业核心课程无极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制图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溶液化学平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分析、重要的生命元素等。
(085231)食品工程培养方案
![(085231)食品工程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c2ebe89b89680203d8256f.png)
【食品工程(085231)】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领域简介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是我国设立最早的同类型专业之一,1962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食品工程”获得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首批取得食品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7年“食品工程”学科被中国轻工总会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
1998年7月教育部学科调整,“食品工程”专业合并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中。
2001经教育部批准开始在职“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招生,并被确认为全国“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牵头单位。
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硕士。
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突出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研究领域结合食品企业的实际难题进行设置,实行校内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
专业涵盖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粮油深加工技术、食品工业管理等研究领域。
目前本专业拥有教授39名,副教授47多名,其中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1名,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2名,师资力量雄厚。
本专业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近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与企业结合服务社会方面,先后为企业建设生产线20多条,实际实现产值达20多亿,拥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基础。
学院建有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并在“光明”、“雨润”等国内大型食品企业建立了“食品工程”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拥有良好的实践条件。
本专业每年招收全日制“食品工程”硕士生约100人,目前首批研究生已毕业。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食品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生产企业等从事质量监督、企业管理、科研开发、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分析检测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目标食品工程领域主要面向食品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5e59164431b90d6c85c749.png)
16\16
24\26
14\20
0\11
2661/170
表三教学活动安排一览表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7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17周
18周
19周
20周
21周
寒暑假
第一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艺
术
课
995001
艺术导论
2
36
选
一
门
课
程
995002
影视鉴赏
2
36
995003
戏剧鉴赏
2
36
995004
音乐鉴赏
2
36
995005
戏曲鉴赏
2
36
995006
舞蹈鉴赏
2
36
995007
美术鉴赏
2
36
995008
书法鉴赏
2
36
小计
2
36
专
业
任
选
课
419401
试验设计与统计
(必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ab10b8d0d233d4b14e6975.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品质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2、掌握食品检测与品质分析的方法;3、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能力;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与安全学、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谷物加工工程、油脂制取工艺学、食品工艺学、粮油储藏学专业方向:谷物科学与工程、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储藏科学与工程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类别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学分要求:修满205.5学分。
其中:通识课45.5学分、学科基础课84学分、专业课28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36学分、全校性公选课12学分。
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五、培养措施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2、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4ee4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0.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食品加工以及质量控制和研究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培养目标为:
1. 具备扎实的食品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食品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设备运用,能够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研究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2.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开展食品加工技术改进、产品研发、质量监控、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3. 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能够与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和合作,担任市场营销、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研究开发等职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计划应当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并在以下方面进行精细化、个性化、针对性培养:
1. 基本理论与知识:学生应该系统地学习掌握食品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知识,具备较深厚的专业基础,了解食品质量控制和检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9d8c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9.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21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食品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管理、设计开发、教育教学、监督管理等工作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预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守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标二: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及相关领域的项目,能够胜任科研、生产管理、设计开发、教育教学、监督管理等工作。
目标3:能够综合运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食品工业发展中复杂的工程实践问题。
目标4:能在团队中发挥有效的领导、团队协助和沟通作用,并能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并有效执行。
目标五: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在职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与实现矩阵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支撑课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相关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
微积分A大学物理学B无机及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B工程制图1-2 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微积分A线性代数B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食品工程原理实验1-3能够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食品领域工程问题。
食品工程原理A食品机械与设备线性代数B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食品营养学1-4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食品领域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和综合。
食品工艺学A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大学物理机械工程基础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2-1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60c5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9.png)
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食品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检测等过程的一门科学。
随着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食品生物技术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适应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食品生物技术人才,本文提出以下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食品科学、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食品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熟悉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在食品企业、科研机构、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 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2. 知识结构:掌握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等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食品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的食品生物技术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
2. 专业基础课: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等。
3. 专业核心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发酵工程、食品酶工程、食品基因工程、食品生物安全等。
4. 实践环节:实验课程、实习实训、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思考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1b930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4.png)
实践环节不足
现有培养方式在实践环节 上较为薄弱,学生实践操 作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实 际工作需求。
创新能力培养欠缺
现有培养方式在创新能力 培养方面较为欠缺,学生 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
毕业生就业状况
就业率较高
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 高,但存在就业质量不高 的问题。
薪资水平较低
食品专业毕业生薪资水平 相对较低,与行业发展和 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路径, 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 平。
建立教学团队
组织教师成立教学团队,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共享教学资源 ,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实习基地实践
与食品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 学生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研发 等环节。
推行导师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导师负责制
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负责指 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
科研能力。
学术交流活动
定期组织学术报告、研讨会等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拓展视 野。
科研项目参与
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 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施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
定制课程
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定制 课程,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企业实习
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使其在实 际工作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双师型教师
邀请企业专家担任授课教师,传 授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课程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 意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e3b7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6.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学科,对于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优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与探讨。
一、目标与任务: 1. 目标: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 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
- 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科研与创新,提供科研平台和导师支持。
- 加强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 课程设置: a. 基础理论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营养学等; b. 专业技术课程:食品工程设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与机械设备、新型食品研发与创新等; c. 实践操作课程:食品加工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质量控制实验等。
2. 教学方法: a.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b.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真实案例和实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c. 采用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1. 实践教学: a. 组织学生参与食品企业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b. 搭建实验室平台,提供食品加工、分析、检验等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仪器使用。
c. 组织专题实训,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科研创新: a. 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组织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e0c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a.png)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未来食品行业的精英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制定了一套全面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食品行业精英。
一、背景与意义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食品工业的持续升级和新兴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具备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旺盛。
因此,制定和实施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满足行业需求、促进食品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现状与问题当前,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以下问题:1、学科设置不够精细,缺乏针对性;2、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缺乏实用性;3、教育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实践经验不足;5、缺乏与行业对接的实践基地和平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1、精细化学科设置,明确培养目标;2、构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实用性;3、采用多元化教育模式,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经验;5、建立与行业对接的实践基地和平台,拓展学生实践机会。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食品加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食品研发、生产、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2、了解国内外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3、具备独立从事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和实践的能力;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的实际问题;5、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我们设置了以下课程和教学内容:1、食品加工技术基础:包括食品加工原理、食品工艺流程、食品添加剂等基础知识;2、食品分析:学习食品成分分析、食品质量检测等实验技能;3、食品微生物学: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特性及对食品质量的影响;4、食品工程:学习食品加工设备的选用、生产工艺的设计等工程知识;5、食品安全防控:学习食品安全防控策略、食品安全法规等内容;6、实践课程:包括食品加工实习、食品研发实践等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加工技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与食品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简单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食品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工艺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及相关领域内的生产加工、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分析检验、产品开发及车间设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就业岗位
学生毕业后应具有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类食品企业及相关领域工作。
1、食品生产加工岗位;
2、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3、食品质检岗位;
4、食品成分分析与检验岗位;
5、产品开发岗位;
6、食品厂车间设计岗位;
7、食品营销岗位。
三、培养规格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要求:(一)知识要求
1、掌握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2、掌握食品加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知识;
3、掌握食品企业有关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规范、标准,熟悉食品卫生法规;
4、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能进行简单听说读写;
5、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和常用软件应用知识;
6、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
(二)能力要求
1、掌握食品生产主要设备和仪器操作的基本能力,并能对简单设备仪器进行维护
和维修能力
2、具有典型食品配方的设计、计算和改进创新能力;
3、具有对食品加工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控制的能力,并能独立操纵完成各个工艺
环节的调控运转;
4、具备食品生产的项目建设、开发、管理及服务的基本技能;
5、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食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初步能
力;
6、能根据厂家实际情况设计可行的管理方法能力,熟悉并熟练运用食品企业有关
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规范、标准的能力;
7、具有食品分析与检测能力。
即具有熟练操作常用食品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能力,
对食品中常规成分进行检测和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
(三)从业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
主义理论基础,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
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修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专业素质:
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专业能力,能够进行产品开发、
制造、维护;
4、身心素质: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三校生”及高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学习期限3-4年。
五、核心课程简介
1、食品化学
主讲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的化学变化。
学生获得知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酶、水、维生素、矿物质、色素、食品风味物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代谢等。
具有相关食品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2、食品微生物
主讲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学生获得知识包括发酵菌种的筛选、驯化与保藏;微生物工业菌种与菌种的扩大培养、培养基的特性与配制、培养基和空气的灭菌或除菌、氧的供需、培养液的流变特性等。
具有微生物相关实验操作能力。
3、食品机械与设备
主讲内容和学生获得知识有食品机械设备的原理、结构、分类及选型、操作维护和故障分析等内容。
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生产中常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故障排除、安装与维护的一般技能,并根据产品品种和生产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配套选型、组成生产线的实际应用能力。
4、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
主讲内容和学生获得知识有果蔬贮运基础知识、果蔬商品化处理、果蔬贮藏质量控制方式、常见果蔬贮藏技术、果蔬加工基础知识、常见果蔬加工技术、国内外果蔬贮藏加工新技术等内容。
使学生具有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常见果蔬加工能力,以及果蔬贮藏环境选择和应用能力。
5、粮油贮藏与加工技术
主讲内容有粮油原料的种类、性质、特点、贮藏和加工利用方法,使学生获得粮油贮藏原理、方法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知识,并具有对常见粮油制品进行加工的能力,同时能选择和应用果蔬贮藏方法的能力。
6、畜产品加工技术
主讲内容和学生获得知识有乳品、肉品、蛋品等产品的工艺原理、生产技术与方法、产品贮藏保鲜以及产品的质量控制等知识。
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生产加工的能力。
7、发酵食品工艺学
主讲内容和学生获得知识有白酒、啤酒、果酒、蔬菜类泡菜、调味品类酱油、醋等的发酵工艺和方法。
并具有独立操作相关发酵和改善发酵条件能力。
8、食品分析与检验
主讲内容和学生获得知识有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技术,食品的感官、物理检测法,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食品添加剂、微量元素、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以及微生物检验等。
具有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食品相关成分的分析和检验的能力。
六、教学进程表
表1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表2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表3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毕业须修学分分布表
七、附职业能力分析表
八、说明
1、本专业开设公共课8门、专业课13门,1811学时,86.5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8门,选修6门,10.5学分;
3、公共选修课程选修4门,4学分;
4、共31门课程,2566学时,133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1178学时,实践教学1388学时,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