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2《相交线(1)》教学课件(新版)冀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PPT教学课件
命题的结构 观察下列命题,思考命题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
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行;
(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真命题
假命题 假命题 真命题
真命题
练习
下列句是 真命题
2、内错角相等;( 是 ) 假命题
3、画一条直线;(
)否
4、四边形是正方形;( 是 ) 假命题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否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两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等角的补角相等;
6、正数与负数的和为0.
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 直角都相等. (2) 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是)
真命题
7、对顶角相等;(
)是
真命题
8、同垂直于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是 假命题
9、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10、x>2.( 否)
否)
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 假命题.
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与 线的距离.
应
用
探
究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
与
应 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
用
探 探究2 学习了上面的知识,你知道水渠该怎样挖了吗?请在图5-1-
究
与 25中画出来.如果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水渠大约要挖多长?
应 用
图5-1-25
探 解:如图,PQ为所挖水渠.
用
图5-1-27
探 (3)量出点B到AC的距离.
究
与 解:如图,过点B画AC的垂线,交CA的 应 延长线于点E,量得线段BE的长度,即
用
点B到AC的距离.具体测量略.
图5-1-27
探
究 垂线、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与 应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图5-1-29
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探 (2)从码头到铁路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究
与 解:如图,过点A作AC⊥a于点C.从码头 应 到铁路沿线段AC走最近.理由:垂线段
用 最短.
图5-1-29
探 (3)从火车站到河流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究
与 解:如图,过点B作BD⊥b于点D. 应 从火车站到河流沿线段BD走最近.
用 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点到直线的
距离.
联系:它们都与垂直有关.
探 变式 (1)画∠AOB=60°,再画∠AOB的平分线OP;
究
与 (2)在OP上任取一点Q,过点Q分别画OA,OB的垂线段QC,QD;
应 用
(3)量出线段QC,QD的长度后比较QC,QD的大小.
《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如图,AB∥CD,猜想∠A、∠P 、∠PCD的数
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法一:作∠PCE =∠APC,交AB于E.
A
∴ AP∥CE ∴ ∠AEC=∠A,∠P=∠PCE.
∴ ∠A+∠P=∠PCE+∠AEC,
C
∵AB∥CD ∴ ∠ECD=∠AEC,
∴∠A+∠P =∠PCE+∠ECD=∠PCD.
A
B
A
B
A E1
B
E
E1
E2
E2
E3
C
D
C
D
C
D
当有一个拐点时: ∠A+∠E+∠C= 360°
当有两个拐点时: ∠A+∠ E1 + ∠ E2 +∠C = 540° 当有三个拐点时: ∠A+∠ E1 + ∠ E2 +∠ E3 +∠C = 720°
探究新知 若有n个拐点,你能找到规律吗?
A
B
E1
E2 …
【思考】在填写依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巩固练习
如图,AB∥EF,∠ECD=∠E,则∠A=∠ECD.
理由如下:
B
A
∵∠ECD=∠E, ∴CD∥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AB∥EF,
D
C
)E
F
∴CD∥A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__平__行_ ).
∴∠A=∠E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__ ).
= ∠ E1 +∠ E2
探究新知
若左边有n个角,右边有m个角,你能找到规律吗?
A
F1 F2 Fn-1
B E1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PPT(第1课时)
或者MN⊥EF于O
或者AB⊥OE于O
M
F
E
E
A
O
B
N
垂线的画法 你能借助三角尺或量角器经过直线AB外的一点P画出AB 的垂线吗?.
P
Q
A
B
AQ
B
P
∴ PQ为所求
∴ PQ为所求
方法归纳 画垂线的方法可归纳为“一落、二过、三画” 1.一落: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2.二过: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的点; 3.三画:沿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画直线.
①在直线c的两侧 ②在直线a,b的之间
内错角
c
1 2
a
34
65
b
78
3 5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直线DE截直线AB ,AC,构成8个角,指出所有的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解:两条直线是AB,AC,截线是DE,
所以8个角中, 同位角:∠2与∠5,∠4与∠7,∠1
D
21 34
B
A
58
67 E C
与∠8, ∠6和∠3;
解析: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过直 线外一点并过直线上一点不一定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垂直.故D错.故选D.
三 点到直线的距离
合作探究 问题 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掘能使渠 道最短?
m
P.
P
C
B
A
E
Fm
知识要点 直线外的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 段最短.
情境引入
问题引入 在奥运会的跳远比赛中,裁判员在测量运动员的跳远
成绩时,拉紧的皮尺与起跳线有什么关系?这样做的依据 是什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7.1 命题习题课件 冀教版
4.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 反例.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5和7,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
条件: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5和7,结论:这个等腰三角 形的周长为17.假命题,腰长为7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 长为19.
CONTENTS
4
命题
定义
表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7.1 命 题
1 2 3 4
CONTENTS
1
看一看:
小华与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
这个黑客终于 被逮住了.
是的,现在的因特网 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 活中,给我们带来了
方便,但…….
坐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边也在悄悄地议论着.
(3) 如果一个整数的末尾数是5,那么这个数能被5整除.条件: 一个整数的末尾数是5;结论:这个数能被5整除.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a│=│b│,那么a3=b3.[来
真命题 假命题,如|1|=|-1|,13≠(-1)3.
判断命题的真假
定义:在命题中,既有正确的命题,也有不正确的命题.我们把 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把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一练: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如果有假命题,请说明理由.
(1) 两个直角相等. 真命题
(2)相等的两个角是锐角. 假命题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真命题
∠A=∠B=150°,∠A,∠B 是钝角.
命题的定义
问题2 比较下列语句,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1) 两个直角相等. (2) 两个锐角之和是钝角.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4)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 负数与负数的差仍是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新课件
判断
命题
一件事情的语句
(6)对顶角相等;
(7)画线段AB=CD.
任务一:写出一个是命题的语句和一个不是命题 的语句,并与同伴分享.
2.观察下列命题: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如果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那么结果仍是等式.
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吗?
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1和a-4,求这个数.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B___ A.0的平方根是0 B. 22 的平方根是2 C.非负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D.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大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1.a的一个平方根是3,则另一个平方根是 -3 ,a= 9 . 2.81的平方根是___9_, 81 的算术平方根是__3__ . 3.3a-2和2a-3是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则这两个平方根 是__1_和_-_1_,这个数是_1__.
:
方根表示为 a .
想一想
1. 121的平方根是什么? 11
2. 0的平方根是什么?
0
16
3. 49 的平方根是什么?
4 7
4. -9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问题:(1)正数有几个平方根? (2)0有几个平方根? (3)负数呢?
没有,因为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归纳总结
正数有2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平方根。
1
+2 -2
4
+3 -3
9
开平方
1
+1 -1
4
+2 -2
9
+3 -3
练一练
36的平方根是 ± 6; 4的平方根是 2; ( 5)2的平方根是 5 ; 9的算术平方根是 3 ; 16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根是 ± 2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线与平行线研讨说课复习课件
对顶角相等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利用对顶角的性质求角的度数
例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的度数.
解:由平角的定义可知, ∠2=180°-∠1
=180°-40°=140°;
b
1( 2
a
4 )3
由对顶角相等可得,
12 43
58 67
所以∠2的补角有∠1,∠3,∠6和∠8.
连接中考
1.(2020•金昌)若α=70°,则α的补角的度数是( B ) A.130° B.110° C.30° D.20° 2.(2020•陕西)若∠A=23°,则∠A余角的大小是( B ) A.57° B.67° C.77° D.157°
DO
C
12 34
AN B
图2
图3
探究新知
将图2简化为图3,ON 与 DC 相交所成的 ∠ DON和∠CON
都等于90° ,且∠1=∠2.在图 3 中: (1)有哪些角互为补角?有哪些角互为余角? 互补的角: ∠1与∠AOC, ∠1与∠BOD,
DO
C
12
34
∠互2余与的∠角B:OD∠,1与∠∠2与3,∠∠AO1C与,∠∠4,D∠ON2与与∠∠4N,O∠C.2与∠A3,N图3 B (2) ∠3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第一课时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核心要点 1垂线的有关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 直角 ,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 的 垂线 ,它们的交点叫做 垂足 。 2.垂线的性质: (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 只有一条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 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 AB 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垂线》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说课教学课件
①线段OB是O,B两点的距离
②线段OB的长度是O,B两点的距离 ③线段OD是O点到直线BC的距离
O
④线段OD的长度是O点到直线B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B)个
A.1 B.2 C.3 D.4
B
DC
2,如图,画出点C到AB,AD的垂线段 DC
A
• •
EB
D
解:过脚印B的后跟E作EF⊥CD,垂足为点F。
那么垂线段EF的长度就是这名运动员跳远的成绩。
11、如图,点M、N分别在直线AB、CD
上,用三角板画图,
1)过M点画CD的垂线交CD于F点,
2)M点和N点的距离是线段_M__N_的长,
3)M点到CD的距离是线段_M__F_的长。
A
M
B ∴直线MF为所 求垂线。
解:∵ AC⊥BC于C,(已知) ∴ AC<AB.(垂线的性质二) 又∵ CD⊥AD于D,(已知) ∴ CD<AC.(垂线的性质二) ∵ DE⊥CE于E,(已知) ∴ DE<CD.(垂线的性质二) ∴ AB>AC>CD>DE.
例3、如图, 1)画出线段BC的中点M,连结AM; 2)比较点B与点C到直线AM的距离。
C
A
D
B
想一想: 已知:如图AD<AE <AC<AB 能说AD的长是A到BC的距离吗?
A
答:不能。
B
D EC
小结
回忆两条直线相交这部分知识,并问:你们能够 把它们画成一个知识结构图吗?
小结:今天你有何 收获?
5.1 相交线
预习:
1.垂线的性质2 2.点到直线的距离
思考
有人不慎掉入有鳄鱼的湖中。如图,他 在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3平行线说课稿(新版)冀教版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 逻辑推理:通过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已知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推导出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空间想象:通过观察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中的平行线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
- 平行线上的任意一对对应角相等,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 平行线的判定
- 利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4. 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平行线问题,如道路设计、建筑设计等。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或案例,引出平行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确保两条楼梯的踏步在一定高度内相等。请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设计一条楼梯,使其与另一条楼梯保持平行,并计算两条楼梯之间的差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相交线与平行线说课研讨复习教学课件
是为什么?
解题秘方:找出AB,CD 被
AE 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利
用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来
说明这两条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解:因为∠ 1= ∠ AOD(对顶角相等),∠ 1=70°, 所以∠ AOD=70°. 又因为∠ A=110°, 所以∠ A+ ∠ AOD=180°. 所以AB ∥ 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直线l1,l2位置关系如何?
两直线平行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ia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P
A
B
1
相关概念: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
如果同位角相等,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2. 表达方式:如图5.2-12, 因为∠ 1+ ∠ 2=180°(已 知), 所以a ∥ b(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利用同旁内角说明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之
间的关系是互补,不是相等.
感悟新知
例 3 如图5.2-13, 直线AE,CD 相交于点O, 如果
∠ A=110°,∠ 1=70°,就可以说明AB ∥ CD,这
【例1】如图,∠1=∠2=35°,
则AB与CD的关系是___A__B_∥_C_D____,
理课 课 课件 件 件 由课课课件件件 是___同___位__角__相__等__,_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PPT免费课件
在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所需要的条件,都已具备或可从已知条件中推
得.那么证明就很容易了.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例2 如图,∠1=∠2, 试说明直线AB、CD平行.
证明:因为∠2与∠3是对顶角, 所以∠3=∠2. 又因为∠1=∠2, 所以∠1=∠3, 且∠1与∠3是同位角, 所以AB与CD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PPT免费课 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 五 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命题、定理、证明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学习目标
1. 理解命题,定理及证明的概念, 2. 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 3. 2. 会判断真假命题,知道证明的意义 4. 及必要性,了解反例的作用.
三、证明与举反例
片段1:一天早上,李老汉来到衙门里告状说:张三刚刚在他地 里偷了一袋子玉米.孙县令立即派衙役将张三拘捕到县衙审讯: 孙县令问李老汉:“你怎知是张三偷了你的玉米?”
李老汉想证明 什么?
他是怎么证明的?
“因为早上我发现张三从玉米地那边过来,把一袋东西背回
家,还发现我地里的玉米被人偷了,我知道张三家没有种玉
米。
所以我家玉米肯定是张三偷的.”
根据李老汉的证明, 你能断定玉米是张三 偷的吗?你觉得有疑
点吗?
这种从已知条件出发(列出理由),推断出结论的证明方
法,叫综合法.综合法是最常用的证明方法.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片段2:县官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旁边的师爷“师爷,你怎
么看?” 师爷说:“这事要证明是张三干的,还得弄清那袋子里装的是不 是刚掰的玉米,还要看看地里的脚印是不是张三的才行。如果袋 子里装的是刚掰的玉米,且地里的脚印是张三的,那就一定是他 偷的。”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垂线》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课件
MathematicsTeaching
学习目标
1
2
3
了解垂线和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掌握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掌握垂线的相关性质,并且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生活中的垂直
桌角
窗户
建筑
下列图中你能找到哪些相交的直线?
新知探究
a
b
b
b
b
b
位置关系
巩固练习
探究垂线段
思考:如图是一个同学跳远的位置,跳远成绩怎么量?
过P点作PA⊥l于点A,垂线段PA的长度就是该同学的跳远成绩。
P
A
l
认识垂线段
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l
A
P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直线的距离。
认识垂线段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
【垂线的概念】
2
【垂线段概念及性质】
垂线段最短
课堂总结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直线的距离
【注意】
3
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直线的距离
∵BO⊥AC于O点
1
2
A
B
C
D
O
)
)
(已知)
∵∠ABC=90°,∠1=60°
(已知)
∴∠ABO=30°
解:
(已知)
∴∠BOC=90°
∴∠BOD=30°
(余角定义)
(余角定义)
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用尺规作角》相交线与平行线1
拓展探究突破练
(1)如图1,如果AB∥CD,BE∥DF,那么∠1与∠2的关系是 ∠1=∠2 ; 如图2,如果AB∥CD,BE∥DF,那么∠1与∠2的关系是 ∠1+∠2=180° . (2)根据(1)的探究过程,我们可得出结论: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 那么这两个角 相等或互补 ; (3)利用结论解决问题:如果有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 60°,则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3)设一个角为x°,则另一个角为(3x-60)°, 分两种情况: ①x=3x-60,解得x=30,则3x-60=30; ②x+3x-60=180,解得x=60,则3x-60=120. 故这两个角分别是30°,30°或60°,120°.
综合能力提升练
7.如图,利用尺规,在三角形ABC的边AC上方作∠CAE=∠ACB,在射线AE上截取 AD=BC,连接CD.(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如图所示.
拓展探究突破练
8.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两个角之间的关 系,画出了以下两个不同的图形,请你根据图形完成以下问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2.4用尺规作角
知识要点基.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D)
A.刻度尺、量角器
B.三角板、量角器
C.直尺、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2.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C)
A.以点O为顶点作∠AOB
B.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
C.作∠AOB,使∠AOB=∠α
段CD于点F,使∠CBF=∠ADE.(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略
综合能力提升练
5.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D) A.用刻度尺和圆规作△ABC B.用量角器画一个30°的角 C.用圆规画半径为2cm的圆 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6.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错误的是 (C) A.作∠AOB,使∠AOB=3∠α B.作线段AB,使线段AB=a C.以点O为圆心画弧 D.作∠ABC,使∠ABC=∠α+∠β
武强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2相交线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素材新版冀教版
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在平时的生活经常会垂直的问题,这些垂直的问题就是我们相交线中的有关垂线的知识,下面就用实例来说明垂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例1 如图1,A 是个居民小区的位置,BC 是一条公路,现决定在小区与公路之间再修建一条公路,使得这条新建的公路最短,则这条公路应如何修筑?分析 要使得这条新建的公路最短,可知新建的公路所在的直线应与原来的公路BC 垂直,这样就相当于过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解 可以用三角板或用直尺圆规画出点A 到BC 的垂线段.如图4中的粗线AD 即为所求. 说明 本题中实际上就是过点A 作出BC 的垂线段.垂线段的性质是许多几何说理和作图的重要理论依据,一定要注意训练和巩固.例2 如图2,P 为农田,农民要想将小河里的水引到农田里灌溉,请你为农民设计一个引水方案,使得引水的路径最短.分析 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利用几何作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垂线段的有关知识即可求解.解 如图2,过点P 作小河的垂线,即图中的PQ 为所作.说明 有关线段的最短实际上就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例3 如图3,木匠师傅要检测多个长方形木窗是否合格,他应当怎样检测所做的长方形木窗,才知道合不合格?分析 只要检验四个都是直角,即相邻互相垂直即是合格的,否则就是不合格的.解 因为长方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根据长方形的每相邻的两边都互相垂直,所以木匠师傅可利用角尺来检测。
角尺是由互相垂直的两根木条组成,如检查长方形的某一顶点的两边与角尺的拐角不吻合,则可确定这个角不是直角,这个长方形木窗就不合格;如果吻合,就合格.说明 以后学习了矩形的知识时,木匠师傅不会通过量对角线的方法检验.DA BC 图1 Q 图2 小河 P 图3例4 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上由A 向B 行驶,M 、N 分别是位于公路AB 两侧的学校,如图4所示.(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会对两个学校的教学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当汽车行驶到何处是,分别对两个学校的影响最大?并在图上标出来.(2)当汽车从A 向B 行驶时,在哪一段路上对两个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又哪一段上对M 学校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对N 学校的影响逐渐增大?分析 由生活赏识告诉我们,汽车离学校的距离越近,噪音对学校的影响就越大,离学校的距离越远,则噪音对学校的影响就越小.解 利用垂线的知识解答:(1)如图5,作MC ⊥AB 于点C ,ND ⊥AB 于点D ,根据垂线段最短,所以汽车在点C 处对M 学校的影响最大,在点D 处对N 学校的影响最大.(2)汽车由A 和点C 行驶时,对两个学校的影响逐渐增大;汽车由点D 向B 行驶时,对两个学校的影响逐渐减小;汽车由点C 向点D 行驶时,对M 学校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对N 学校的影响逐渐增大.图4 N M B A 图52. 有理数的减法【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2.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以及减法化为加法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在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结合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使学生在经历结论得出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通过有理数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感受数的意义,学会与人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讨论法、转化法、归纳法的运用.【教学重点】重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难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5年1月28日天气预报中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统计表:你知道这三个城市的温差吗?如何用数学式子表示?【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从温度计上观察得到三个城市的温差,并得到相应的数学算式.完成下列填空:昆明:9-2=______ 9+______=7杭州:6-(-2)=______ 6+______=8北京:-2-(-12)=______ -2+______=10思考(1)观察每组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2)每组算式的运算符号有什么关系?(3)第一组算式中的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有什么关系?(4)第一组算式中的被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通过对比得出有理数的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并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情境1中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昆明:9-2;杭州:6-(-2);北京:-2-(-12).情境2中(1)每组算式的结果相同;(2)每组算式的运算符号不同,一加一减;(3)第一组算式中的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互为相反数;(4)第一组算式中的被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相同.【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问题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问题2有理数的减法与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对于法则内容的理解:(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填空:(1)3-(-3)=______;(2)(-11)-2=______;(3)0-(-6)=______;(4)(-7)-(+8)=______;(5)-12-(-5)=______.2.3比5大______.3.-8比-2小______.4.-4-()=10.5.如果a>0,b<0,a>b,则a-b的符号是______.6.用算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______米.7.判断:(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2)(-2)-(+3)=2+(-3).()(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4)方程x+8=5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5)若a<0,b<0,a>b,a-b<0.()8.计算:(1)(-2.5)-5.9;(2)1.9-(-0.6);(3)(-34)-12;(4)14-(-23).【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减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答案】1.(1)6 (2)-13 (3)6 (4)-15 (5)-72.-23.64.-145.正6.8848-(-155)=90037.(1)×(2)×(3)√(4)×(5)√8.解:(1)(-2.5)-5.9=(-2.5)+(-5.9)=-8.4;(2)1.9-(-0.6)=1.9+0.6=2.5;(3)(-34)-12=(-34)+(-12)=-54;(4)14-(-23)=14+23=1112.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有理数加法与有理数减法的关系是怎样的?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21页“练习”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的需要引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的过程,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加强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第3课时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知识与技能】图文信息问题、行程问题、方案设计问题、其他问题.【过程与方法】先独立作业,再交流成果.【情感态度】加强应用能力训练,提高数学兴趣.【教学重点】行程问题、方案设计问题.【教学难点】分析题目中的两个等量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千米),铁路运价为 1.2元/(吨·千米),且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解:设产品重x 吨,原料重y 吨,根据题意填表题目所求数值是______,为此需先解出_____与_____.由上表,列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因此,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_____元.问题2 某电脑公司现有A ,B ,C 三种型号的甲品牌电脑和D ,E 两种型号的乙品牌电脑.希望中学要从甲、乙两种品牌电脑中各选购一种型号的电脑.现知希望中学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电脑共36台(价格如图所示),恰好用了10万元人民币,其中,甲品牌电脑为A 型号电脑,求购买的A 型号电脑有几台?解:选择A 型号的电脑后,另外一种只能从D 、E 当中选,所以可分情况讨论.本题中存在的两个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D E A +=⎧⎨+=⎩型号电脑数量或型号电脑数量型号电脑价格 (1)当选用方案(A ,D )时,设购买A 型号、D 型号电脑分别为x 台,y 台.根据题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经检验,_______________.(2)当选用方案(A ,E )时,设购买A 型号、E 型号电脑分别为x 台,y 台. 根据题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__________.x y =⎧⎨=⎩,经检验,_______________.答:希望中学购买了台A 型号电脑.问题3 (吉林中考)如图,在东北大秧歌的踩高跷表演中,已知演员身高是高跷长度的2倍,高跷与腿重合部分的长度是28cm ,演员踩在高跷上时,头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4cm ,设演员的身高为x cm ,高跷的长度为y cm ,求x,y 的值.解:本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一是演员的身高是高跷长度的2倍;二是演员的身高与高跷和腿重合部分长度的差等于演员踩在高跷上时,头顶距离地面的高度与高跷的长度的差.设演员的身高为x cm ,高跷的长度为y cm.根据题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 xy=⎧⎨=⎩,答:演员的身高为______cm,高跷的长度为______cm.【教学说明】在问题1中,要告知学生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间接设法”.在问题2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注意对求得的结果进行检验.在问题3中,要注意挖掘图中已知条件,找出等量关系.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追及问题、相遇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是什么?【归纳结论】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追及问题:快车路程-慢车路程=被追路程.相遇问题:两者路程之和=两者开始的距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甲、乙两物体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周长为600米的圆形轨道上运动,甲的速度较快.当两物体反向运动时,每15秒钟相遇1次;当两物体同向运动时,每1分钟相遇一次,求各物体的速度.(提示:反向:甲15秒所走路程+乙15秒所走路程=600,同向:甲60秒所走路程-乙60秒所走路程=600.)2.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艘轮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14小时,逆流用20小时.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3.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批货车的情况如下表:现租用该公司4辆甲种货车和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费30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费多少元?【答案】1.解:设甲物体的速度为x m/s,乙物体的速度为y m/s.依题意列方程组得2.解: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水流速度为y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组得3.解:设甲、乙两种货车每次分别运货x吨,y吨,依题意有这批货吨数为:4×4+5×2.5=28.5(吨).货主应付费:28.5×30=855(元).答:货主应付费855元.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风)速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风)速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8.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以此解决行程问题、图文信息问题和方案设计问题等.教学中采取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秀课件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两条直线平行是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同
位角相等; ●格式书写时,顺序不能颠倒,与判定不能混淆.
感悟新知
例 1 如图5.3-2,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若∠ 1=30°,则∠ 2 的度数为( A ) A.60° B.50° C.40° D.30°
感悟新知
1-1.[中考·柳州] 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若a ∥ b, ∠ 1=70 °,则∠ 2 的度数是( C ) A. 50° B. 60° C. 70° D. 110°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平行线的性质2
1.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表达方式:如图5.3-3,因为a ∥ b(已知), 所以∠ 1= ∠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并不是所有的内错角都相等,只有在“两直线平
行”的前提下,才有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例2 如图5.3-4,AB ∥ CD,BE 平分∠ ABC,CF 平分 ∠ BCD,你能发现BE 和CF 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吗? 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秘方:由两直线平行得到 内错角相等,再由内错角相等 得到两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解:BE∥CF.理由如下:∵ AB∥CD(已知),
∴∠ ABC= ∠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BE 平分∠ ABC,CF 平分∠ BCD (已知),
∴∠ 2=
1 2
∠ ABC,∠ 1=Fra bibliotek1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对顶角; ……
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n(n-1) ÷2
种组合方式,
产生 n(n-1) 组对顶角;
那么交点重合是否对对顶角的组数产生影响? 不影响
即所有的直线不交于一点或相交于一点,产生对顶角的对数
是同样的,都是 n(n-1) 对。
想一想,n 条直线相交,邻补角的对数是多少呢?
2n(n-1)
角
的 名
若两角互为邻补角,则这两角相加等于180°(互补)。
证明:因为∠1与∠2互为邻补角,
A
所以∠1+∠2=180°
1
同理得:∠2+∠3=180°
∠3+∠4=180° C
∠1+∠4=180°
2
3 O4
D B
下列各图中,∠1 、∠2是邻补角吗?
1 2
12
12
12
12
观察图中的∠1和∠3。
∠1与∠3的顶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②有公共顶点; ③没有公共边
①两条直线相交而成;
②有公共顶点; ③有一条公共边 的角;
①有无公共边;
②两直线相交时,对顶角只
有两对,邻补角有四对
②都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都是成对出现的
第五部分 随堂演练
随堂演练
判断题: 1.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而且这两角互为补角 , 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 × ) 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 角就互补. ( √ )
邻补角的定义:∠1和∠2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 向延长线(∠1与∠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图中还有哪些邻补角?
∠1与∠4 ∠2与∠3 ∠3与∠4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7.3 平行线 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素材 (新版)冀教版
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平行线。
潜望镜与平行线例1 平面镜可以用来制作潜望镜,如图1 ,在管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放置。
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1=∠2,∠3=∠4,请解释为什么进入潜望镜的光线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是平行的?分析:要解释潜望镜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应根据实际问题画出数学图形,如图2,用a表示进入光线,用b表示离开时的光线,只要说明直线a与直线b平行即可。
要说明a//b,只要说明∠5=∠6即可.根据∠1=∠2,∠3=∠4以及平角定义可以说明∠5=∠6。
解:如图2,根据两镜面平行,可知∠1=∠3,因为∠1=∠2,∠3=∠4,所以∠1+∠2=∠3+∠4,又由∠1+∠2+∠5=180°,∠3+∠4+∠6=180°,所以∠5=∠6.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b.所以进入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互相平行。
图1 图2评注:利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画出相符合的数学图形,借助平行线的性质或判定进行说理.街道与平行线例2 如图3,一条街道的两个拐角∠ABD与∠BDE,∠BDE为150°,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街道AB与街道DE是否图3 平行?分析:学习了平行线判别方法,我们可以将实际为转化数学问题解决,如图32可以将街道ABDE看成是直线AB和DE被直线BD所截,其中∠ABD和∠BDE是内错角,根据两直线平行的判别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测量∠ABD的度数,如果∠ABD=150°,那么AB//DE;如果∠ABD≠150°,那么AB不平行DE.解:测量ABD与EDB,观察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么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AB//DE。
评注:解决此问题,关键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图形,然后根据平行线的识别方法进行判定。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相交线》
例1 如图所示,直线 a,b 相交,∠1 = 40°,
求∠2,∠3,∠4 的度数.
【教材P3 例1】
分析: 已知角
邻补角的定义 对顶角的性质
未知角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得
∠2 = 180°-∠1
40° 140°
=180°- 40°= 140°; 由对顶角相等,得
A
4
D ∠3
∠4
∠1 和 ∠2;
∠1 和 ∠4; 相邻
∠2 和 ∠3; ∠3 和 ∠4.
∠1 +∠2=180° ; ∠1 +∠4=180°; ∠2 +∠3=180°; ∠3 +∠4=180°.
∠1 和 ∠3; ∠2 和 ∠4.
相对
∠1 = ∠3; ∠2 = ∠4.
概念引入 有一条公共边,(位置相邻)
对顶角
C
2O
B
1
3
∠1 的对顶角是__∠__3__.
A
4
D ∠2 的对顶角是__∠__4__.
对应训练
1.下图中,∠2 的邻补角是 ( A )
A.∠1
B.∠3
C.∠4
D. ∠5
5
思路点拨:紧扣邻补角定义做题.
2. 下列图形中, ∠1与∠2互为对顶角的是 ( C ) 思路点拨:遇到角的辨析,需抓住定义做题.
解:由对顶角相等,得∠1=∠2,
因为∠1+∠2=80°, 所以∠1=∠2= 1 ×80°=40°,
2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
∠AOD=180°-∠1=180°-40°=140°.
因为OE平分∠AOD,
所以∠AOE= 1∠AOD= 1×140°=7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两侧(交错)
(或反置)
同旁内角
在两条被截直线同旁,在 截线同侧
形如字母“U”
试一试:
请同学们分别用双手的大拇指,食指各 组成一个角,两食指相对成一条线,保持在 同一平面内,分别进行尝试,看可以组成哪 些角.
练习:找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 36 7 14 5 8
同位角: ∠1与∠5, ∠2与∠6, ∠3与∠7, ∠4与∠8.
对顶角相等.
判断题
(1)两条直线相交,以交点为公共顶点的
两角是对顶角.
( ×)
(2)一个角与它的邻补角是有特殊关系的
两个互补的角.
( √)
(3)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
(4)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不相
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
(5)对顶角的补角也相等
(√ )
两条直线AB和CD被第三条直线
另一边在截线的同旁, 方向同向
5
8
7
5
6
1
43
12
观察∠1和∠5两角:
一边都在截线上而且同向,另
5
一边在截线同侧的两个角.
同位角
1
分别在截线的左侧, 在被截直线的下方.
图中的同位角除∠1和∠5外,还有……
87 56 43 12
观察∠3和∠5两角:
8 7
5 6
43 12
观察∠3和∠5两角: 各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 另一边在截线的两侧, 方向相反
2 36 7 14 5 8
内错角: ∠3与∠5, ∠4与∠6
2 36 7 14 5 8
同旁内角: ∠3与∠6, ∠4与∠5
2 36 7 14 5 8
找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b
c
2 34
a
随堂练习 找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
A
B
E
C
F D
找出图中与∠1构成同旁内角的角? 2
8 7
5 6
43 12
5 3
观察∠3和∠5两角: 一边都在截线上而且反向,另 一边在截线两侧的两个角
内错角
5 3
夹在两被截直线内, 分别在截线两侧(交错)
图中的内错角除∠3和∠5外,还有……
8 7
5 6
43 12
观察∠3和∠6:
8 7
5 6
43 12
观察∠3和∠6:
各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
另一边在截线的同旁, 方向相同
EF所截成的小于平角的角共有
E
几个?
A 87
56
43
B
直线EF----截线
C
12
D
直线AB、CD----被截直线
F
具有邻补角关系的有: E
A
8
7
5
6
B
43 C
D
12
F
具有对顶角关系的有: E
A
8
7
5
6
B
43
C
12
D
F
观察∠1和∠5两角:
8 7
5 6
43 12
F
观察∠1和∠5两角:
各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
8
7
6
5
6
3
43
12
观察∠3和∠6:
一边都在截线上而且反向,另一
6
边在截线同旁的两个角.
3
同旁内角
在截线同旁,夹在两被截直线内.
图中的同旁内角除∠3和∠6外,还有……
8 7
5 6
43 12
角的名称 同位角
位置特征
图形结构特征
在两条被截直线同旁,在截 形如字母“F”
线同侧
(或倒置)
内错角
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在截 形如字母“Z”
相交线 (1)
两条直线CD和EF相交,能形成些具有
E
什么关系的角?
对 顶 角
C
44 3 11 2
D
F
邻 补 角
练习: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吗?
1 2
1
12
2
对顶角:(1)具有公共顶点
3 1
(2)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的性质
23 1
∠1与∠2的关系是___互_补___. ∠2与∠3的关系是___互_补___. ∠1与∠3的关系是___相__等__.
图中与∠1是同旁内角的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