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PPT课件
合集下载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质课件
4.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
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__示___例__一__:__“___两__弹__”__元___勋__邓__稼__先___数__十__年__如___一__日__,__进___行___ __了___无__数__次__的___实__验__。__为___证__实__实__验___效__果__,__经___常__率__领__研___究___ __人___员__在__试__验___后__迅__速__进___入__爆__炸__现___场__采__样__,___先__后__成__功___研___ __制___出__我__国__第___一__颗__原__子___弹__和__氢__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去掉“多少个”) D.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不知流了
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去掉“他们”)
第22课 《礼记》二则
基础检测
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 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 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_______ ____用__文___字__传__递__温___暖_____,_____能__让___人__回__味__无___穷_____。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前预习
一、给加点的生字词注音,读读写写。
瞭望( .
liào )
Hale Waihona Puke 探察. ( chá )宣告( xuān ) .
缅怀( miǎn ) . 埋没. ( mò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袖. 手旁观( xiù ) 不知所措. ( cuò )
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__示___例__一__:__“___两__弹__”__元___勋__邓__稼__先___数__十__年__如___一__日__,__进___行___ __了___无__数__次__的___实__验__。__为___证__实__实__验___效__果__,__经___常__率__领__研___究___ __人___员__在__试__验___后__迅__速__进___入__爆__炸__现___场__采__样__,___先__后__成__功___研___ __制___出__我__国__第___一__颗__原__子___弹__和__氢__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去掉“多少个”) D.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不知流了
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去掉“他们”)
第22课 《礼记》二则
基础检测
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 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 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_______ ____用__文___字__传__递__温___暖_____,_____能__让___人__回__味__无___穷_____。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前预习
一、给加点的生字词注音,读读写写。
瞭望( .
liào )
Hale Waihona Puke 探察. ( chá )宣告( xuān ) .
缅怀( miǎn ) . 埋没. ( mò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袖. 手旁观( xiù ) 不知所措. ( cuò )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 新人教版.ppt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证明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2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七、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格物致知 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 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0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层
(1育的弊端—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层
7
四、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 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造成这一状况的原 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原因:一些中国学生仍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 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 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 养实验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8
五、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 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 2、完成学案课外迁移
18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深
得出结论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13)
入
三、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11
学会质疑(有何疑问)
• 示例: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
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 是无 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的是不正确。
12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七、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格物致知 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 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0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层
(1育的弊端—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层
7
四、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 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造成这一状况的原 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原因:一些中国学生仍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 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 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 养实验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8
五、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 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 2、完成学案课外迁移
18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深
得出结论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13)
入
三、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11
学会质疑(有何疑问)
• 示例: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
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 是无 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的是不正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精美版】
2.探究现实意义 这是一次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演讲,如今重
读这篇演讲词,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实意义?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 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 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能督促我们在学习和生活 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 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 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丁肇中发现J粒子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 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 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 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 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 夸克。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 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 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丁肇中也 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出生3个月后,父
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 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1974 年,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并在1976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 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 里,中国派去的科研人员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 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明辨特色
学生活动五:讲一讲
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 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 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 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件(共30张PPT)
丁肇中
1970年代初,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只有 三种夸克,用三种夸克的理论就能够解释世界上所有 的现象。1974年,丁肇中提出了“寻找新粒子与新物 质”的实验方案,可惜未能被多数物理学家重视。但 他执著地求索,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第四种夸克的束 缚态——J粒子。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当时三种夸克的 理论是错误的。
整体感知
提出 问题
具体 分析
得出结 论
阅读全文,梳理演讲者的思路。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从中国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将其与现代 学术关联。举王阳明的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教育 不重视格物致知(实验)。以中国学生存在的问 题和作者的经历为例,进一步揭示了中国传统教 育的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表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科学的实验精神,并 提出希望。
格及表达效果。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 “大都”指大部分,从范围上限制, 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 指多数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不是 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全部,体现了论述性语言的准确与严谨。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
“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
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 指的是中国学生通常情况下功课成绩好,
缅( miǎn)缅怀
儒( rú )儒家
腼( miǎn)腼腆
湎( miǎn)沉湎
懦( nuò )懦弱
【口诀记忆法】
➢ 用“目”来瞭(liào)望,张“口”音嘹(liáo)亮, 如“丝”云缭(liáo)绕。
措( cuò )不知所措 袖( xiù )衣袖 徨( huánɡ)彷徨
错( cuò )错误
柚( yòu )柚子 惶( huánɡ)惶恐
背景 活动,收到来稿近千篇。《瞭望》周刊海外版对部分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共51张PPT)
2019/12/13
丁肇中教授
2019/12/13
丁肇中教授故居(山东日照)
2019/12/13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2019/12/13
掌握字词
肇(zhào)事
格物致知
彷徨(páng huáng)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袖手旁观
2019/12/13
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正心 :端正心思。 修身: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13、怎样实验?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 需要有积极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 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2019/12/13
14、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 当怎样“格” ?
作者主张:
•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 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 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 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2019/12/13
11、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 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
•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 系?
五、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 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七、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019/12/13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丁肇中教授
2019/12/13
丁肇中教授故居(山东日照)
2019/12/13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2019/12/13
掌握字词
肇(zhào)事
格物致知
彷徨(páng huáng)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袖手旁观
2019/12/13
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正心 :端正心思。 修身: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13、怎样实验?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 需要有积极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 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2019/12/13
14、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 当怎样“格” ?
作者主张:
•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 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 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 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2019/12/13
11、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 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
•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 系?
五、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 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七、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019/12/13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
(2)这样做的依据是:
_真___理__是__由__圣__人__领__悟__并__传__给__一__般__人__,__
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①_大__都__偏__向__于 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 (用课文原话回答。)
-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B )( E)
A、关于格物致知,《大学》里的阐述自相矛盾。 B、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 因为中国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C、“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是因为中国人 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D、“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 不知所措”,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及在这个背景支配下 的传统教育观念决定的。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批判了传统儒家教育观 念,强调了科学探索活动怀疑求真的态度的重要性。 F、本文论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既有说 服力,又有感染力,非常有时代感。
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 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
_自___我__检__讨__(或__:__哲理的清谈)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丁肇中(1936——),美国 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
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共42张PPT)
3
在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会被埋没?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 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 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
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4
作者列举王阳明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1)提出问题(引论) (2)分析问题(本论) (3)解决问题(结论)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 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 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 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 定律、公式等。 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 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 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
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1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怎样的论题?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 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 问题或对象。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 自然科学”的论题。
Hale Waihona Puke 1第8自然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告诉了我 们怎样的道理?
运用了举例论证,举探察竹子的性
质的事例,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实验的 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
计划的探测”。
2
文中说“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 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 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句子中“此” 指的是什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31张PPT)
学习任务二
明确主旨
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并针对传统 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 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号召中国 的新一代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培养试验精神,对世 界有所贡献。
学习任务二 拓展延伸
回忆《最后一次讲演》内容,说一说两篇演讲词在语 言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4.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 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 动手。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 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个人经验为证,误以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 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做人、 处事、为学、治国均有深刻的启迪性。
学习任务一 快速默读 提炼观点
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学习任务二
6.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 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对今天世界环境必不 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 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 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 “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 更加充分,说理更加深刻。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格物致知精 神。在学习中不断去实践、实验,从而扎实自己知识储备、 获得更多新的发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25张PPT)
➢ 解析:不能。这三个词语按逻辑顺序排列,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 要有眼光,能选择正确的目标;选择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 必须有勇气,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4、请结合课文第2-9段的内容概括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 解析: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6、第13段与上文有什么联系?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13段作者 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 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 解析:联系:深入一层,从世界环境的角度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 要性。
➢ 原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 “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 ➢ 现代的“格物致知”是:一、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二、探索应当有
想象力、有计划,目的是获得新知。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5、文章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 解析:①本文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
讲注重沟通交流,在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 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 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
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新课导入——实践出真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4、请结合课文第2-9段的内容概括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 解析: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6、第13段与上文有什么联系?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13段作者 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 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 解析:联系:深入一层,从世界环境的角度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 要性。
➢ 原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 “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 ➢ 现代的“格物致知”是:一、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二、探索应当有
想象力、有计划,目的是获得新知。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5、文章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 解析:①本文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
讲注重沟通交流,在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 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 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
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新课导入——实践出真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研读分析,重点突破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 理想——平天下。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 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是 实地探察,是所谓的实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 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 有什么弊病?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 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 正的格物和致知。
想一想
4.课文以王阳明为例,有什么作用? 以大哲学家王阳明为例,事例典型,很有说服力。“探察 外界”与“探讨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活动,而王 阳明却在它们之间画上了等号,作者在这里明确指出了他 “格物”失败的原因。以王阳明为例,说明中国古代的传 统教育没有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5.作者举个人的经验为例,目的 是什么? 以自己的经验为例,从反面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验, 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从而说 明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 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使人 无可辩驳。
(4)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 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过渡句,承上启下,“不但……而且……”揭示了各部分之间 的递进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 对研究学术有用,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有用的。
(5)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 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得出结论,向青年人提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 思考”的要求。
6.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 本意思。第三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 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 “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 准备,做研究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 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 例论证的好处: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 调知识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获得,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想一想
4.课文以王阳明为例,有什么作用? 以大哲学家王阳明为例,事例典型,很有说服力。“探察 外界”与“探讨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活动,而王 阳明却在它们之间画上了等号,作者在这里明确指出了他 “格物”失败的原因。以王阳明为例,说明中国古代的传 统教育没有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5.作者举个人的经验为例,目的 是什么? 以自己的经验为例,从反面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验, 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从而说 明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 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使人 无可辩驳。
第三部分(13):解决 问题,强调我们需要 培养实验的精神的 意义并对们这一 代提出希望。
结构:总(1)—分(2-12)—总(13)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对“格物致知”阐 释引出论点,以王阳明“格竹子”和自己的 经验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 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 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实验 精神。
创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 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 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 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 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 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 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 求世界上的未知世界。
精读课文,理解词句
1.结合文意,回答问题。
(1)“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格”字加 引号有什么作用?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 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 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 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
文题解说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 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 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 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正值战乱,到处颠沛流离。12岁时,随家迁往台湾,才有机会读书。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 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第一位在瑞典皇家学院讲 中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说,你是美国出生的,不应用中文致辞,而且 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不懂。丁肇中回答:“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在场的 听不懂没关系,这是全球广播,我希望占全球1/4的中国人听到。” 他说,“任何科学研究,最 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凭着这种事业 心,他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不知疲倦地进行着自己的实验。 也就是凭着这种事业心,他和他的助手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终于捕捉住了J粒子。丁肇 中说:“我选择院校不一定看谁名气大,最重要的是看它对实验是否真有兴趣。”丁肇中还强调: “为拿诺贝尔奖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从事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有吃苦精神。”
(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希望对于 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观点
我们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自然科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 度是把探察世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第四段反面事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
(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 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 的过程证明了的。 (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 不可少的。
精品课件
18
2.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 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 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 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 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 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证明传统的中 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5、讨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 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精品课件
13
6、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3、“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 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 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因为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 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
精品课件
6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 是什 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 继续支配着中国一些读书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 (自1)我传检统讨儒(家或“:格哲物理”的以清“谈致) 知”的途径是:
真(2理)这是样由做圣的人依领据悟是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 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精品课件
7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 (用课文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 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 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精品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 而它来自第四夸克。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 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 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 月革命”。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 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 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科学研究 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 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 物致知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的内涵和 现实意义。 2、理解演讲中实例对于观点的应证作用。 3、学习演讲词的特点和学写简单的演讲词。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丁肇中发现J 粒子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 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 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 的反对。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
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 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 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丁肇中(Samuel C.C.Ting),男,1936年1 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 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 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 家。
读准字音
丁肇(zhào)中
瞭望(wànɡ)
朱熹(xī)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 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 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 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 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
第一页,共25页。
第二页,共25页。
应有(yīnɡ yǒu)格物 致知精神
第三页,共25页。
1.走近作者 (zuòzhě)
丁肇中,美籍 华裔(huáyì)物理 学家。1976年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四页,共25页。
2.初读课文,注音(zhù yīn)或解释。 (1)准确注音(zhù yīn) • 丁肇中( zhào ) 埋没( mò)
格物致知:从 探察物体而得到 (dé dào)知识。
《大 学》
第十页,共25页。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 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zhēnzhèng)的格
丁肇中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 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 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 计划( jìhuà),不能消极地袖手旁 观。
第十五页,共25页。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 精神,关键(guānjiàn)看他是否有对事物 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 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 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 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 “格物致知”的精神。
• 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 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dàdǎn) 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 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 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 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引
论 应有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精神
(提出(tí chū)论点)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彷徨(pánghuán)g 儒家(Rúrjiāú)( ) • 华 裔( yì ) 论语( lú)n • 中 庸( yōnɡ
第二页,共25页。
应有(yīnɡ yǒu)格物 致知精神
第三页,共25页。
1.走近作者 (zuòzhě)
丁肇中,美籍 华裔(huáyì)物理 学家。1976年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四页,共25页。
2.初读课文,注音(zhù yīn)或解释。 (1)准确注音(zhù yīn) • 丁肇中( zhào ) 埋没( mò)
格物致知:从 探察物体而得到 (dé dào)知识。
《大 学》
第十页,共25页。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 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zhēnzhèng)的格
丁肇中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 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 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 计划( jìhuà),不能消极地袖手旁 观。
第十五页,共25页。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 精神,关键(guānjiàn)看他是否有对事物 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 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 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 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 “格物致知”的精神。
• 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 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dàdǎn) 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 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 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 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引
论 应有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精神
(提出(tí chū)论点)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彷徨(pánghuán)g 儒家(Rúrjiāú)( ) • 华 裔( yì ) 论语( lú)n • 中 庸( yōn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7张ppt)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 不可少的。
2019/8/1
27、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 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 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 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 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2019/8/1
方法探究:
为论证观点,作者 举了哪些事例?这些 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
2019/8/1
学以致用
•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 神,关键是什么?
• 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 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 探索,即“努力探索”“勇于实 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2019/8/1
论证思路
2019/8/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题即是论点)
朗读: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
•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2019/8/1
13、怎样实验?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 需要有积极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 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2019/8/1
14、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 当怎样“格” ?
2019/8/1
8、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了王 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为什么失败?
这位先生面对竹子硬想了七天,而不 动手实践,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从内心领悟真理。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 讨自己。
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 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 物201之9/8/1 功,只在身心上做。”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 精神。
2019/8/1
27、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 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 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 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 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2019/8/1
方法探究:
为论证观点,作者 举了哪些事例?这些 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
2019/8/1
学以致用
•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 神,关键是什么?
• 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 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 探索,即“努力探索”“勇于实 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2019/8/1
论证思路
2019/8/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题即是论点)
朗读: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
•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2019/8/1
13、怎样实验?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 需要有积极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 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2019/8/1
14、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 当怎样“格” ?
2019/8/1
8、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了王 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为什么失败?
这位先生面对竹子硬想了七天,而不 动手实践,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从内心领悟真理。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 讨自己。
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 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 物201之9/8/1 功,只在身心上做。”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 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语文帮工作室
单击页面 即可演示
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 分低能”“会读书不会 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 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 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 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 启发。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国 华裔物理学家。 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 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 究小组 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 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 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 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
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 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 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导入新课
四、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 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 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 谈就可求到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丁肇中
拓展欣赏
拓展欣赏
拓展欣赏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 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 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七、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 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新课小结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1---2)
分析问题
(3---12)
得出结论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 精神。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13)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格言名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 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 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 个方面来谈问题的。
研讨课文
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实验
研讨课文
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 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 传扬?为什么?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格言名句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 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 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 为最正确的事.
实验的方法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 体的计划。
研讨课文
五、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 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 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 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研讨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