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磅肉的案件——赏析《威尼斯商人》
浅评话剧 《威尼斯商人》
![浅评话剧 《威尼斯商人》](https://img.taocdn.com/s3/m/3f4afbc958f5f61fb73666ab.png)
浅评话剧《威尼斯商人》戏剧影视文学120140221刘心成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部耳熟能详,极具讽刺意味的剧作。
在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读它,看到更多的是善与恶的极端对立,最后代表善的安东尼奥一方战胜了代表恶的夏洛克。
和很多类似的小说例如《雾都孤儿》一样的结局,恶的一方受到的惩治,光明属于了代表正义的一方。
但当我现在回味经典,重新欣赏了它的话剧时我所抱有的不再是如此欢快明朗的情绪,它让我看到的是一出悲剧式的喜剧,虽然它的结局很美好,善良的安东尼奥并没有严惩想要割他一磅肉的夏洛克,只是没收了他的财产作为处罚。
结尾极具人文主义关怀,高度美化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也许是因为莎士比亚所处的早期社会矛盾还未尖锐化,社会也相对稳定繁荣,所以在其著作中没有深入对社会黑暗面的认识,更多的是对于当时社会下对犹太人的偏见和不公萌发的一种博爱与宽容,这可能也是从中世纪到现在,作家们都想表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毕竟艺术很难抛开政治,而且无法从艺术中撇清人本。
谁都有自己的立场,但真正的西方在中世纪时期并不是一个非常讲究感情的地方,贝尔蒙特庄园只是作品中的理想国,乌托邦。
舞台上的戏剧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它不像小说一样是全开放的。
这一点在《威尼斯商人》的话剧编排上就有所体现,它打破了西方古典戏剧的三一律原则,突破悲剧、喜剧界限。
丰富多彩的舞台布景描绘出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威尼斯广场和街道的热闹繁荣,鲍西亚的贝尔蒙特庄园风景如画,诗情画意都使人迅速被欢快的歌舞和热闹气氛所带入,创造出了剧情所需的情调和气氛。
它在剧情的编排上不失紧凑,场景转换迅速,以其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的观看兴趣。
一出戏的好坏不仅在于演员的投入表演和舞台设计的华丽精美上,还在于对这部戏的整体感知,热爱上。
学校编排的《威尼斯商人》可谓是用尽心思的,有了对于经典的热爱作为基础进行解读,才有了对于人物夏洛克独具匠心的改编。
这样的改编在历史上虽不是首次,19世纪一位英国演员就曾将夏洛克诠释为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93b1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3.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
在威尼斯的一座宏伟的宫殿里,公爵、安东尼奥、夏洛克和其他人正围绕着一场官司展开激烈的争论。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夏洛克借了一笔高额贷款,但因未能按时偿还,被夏洛克告上法庭。
夏洛克要求按照合同条款,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抵债。
公爵试图调解,希望夏洛克能怜悯安东尼奥,但夏洛克坚决不同意。
最终,安东尼奥愿意接受割肉的惩罚,以换取朋友的自由。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友谊的力量。
在人物塑造方面,安东尼奥是一个典型的仁爱、正义和勇敢的形象,他代表了人文主义理想。
他借钱给朋友不收利息,面对夏洛克的仇恨和威胁,他仍然坚定地站在朋友一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对友谊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使他的形象显得高大而光辉。
而夏洛克则是一个贪婪、冷酷的高利贷者形象,他的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点。
他的残忍和无情,使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情节设计方面,这部作品采用了曲折跌宕的故事线,使得情节发展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通过公爵的调解和安东尼奥的牺牲,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主题表现方面,《威尼斯商人》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冲突,还强调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等价值观。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莎士比亚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83be2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9.png)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作为莎氏喜剧的巅峰,《威尼斯商人》在人物刻画方面确实非常的纯熟和到位,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富豪孤独的鲍西娅,重情重义的巴萨尼奥等。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带来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如果你也有自己的见解,欢迎补充指正!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1、这篇课文是《威尼斯商人》的高潮部分,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最后集中在这场戏里。
故事充满悬念,十分紧张,丝丝入扣,令人欲罢不能。
莎翁的语言诙谐、优美,富有感染力,富有音乐美;行文娴熟,紧张中含有轻松,轻松中暗藏杀机。
这场戏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冲突。
开端便剑拔弩张。
公爵试图规劝夏洛克这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放弃这一种处罚”。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喜欢这样”、“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对于公爵的规劝,夏洛克理直气壮,对基督徒们进行了深刻、淋漓尽致的批判与揭露。
“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为什么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让你们的法律去见鬼吧!威尼斯城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
”巴萨尼奥的劝说和怒斥都无济于事,主动权在夏洛克手里。
鲍西娅假扮法官上场,前面的冲突暂时得以缓解。
她也力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可夏洛克不答应,并强调法律铁面无私。
主动权还在夏洛克手里。
故事到此已经陷入僵局,鲍西娅欲擒故纵,夏洛克自以为得计,“屠刀”高高举起。
而沙翁此时把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别处。
通过巴萨尼奥之口(“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犯一次小小的错误”)为鲍西娅赢得主动。
“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情都可以干了。
试评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1)
![试评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1)](https://img.taocdn.com/s3/m/1b0962fcfab069dc50220168.png)
《威尼斯商人》热情地赞美了安东尼奥与巴萨尼 奥之间的友谊和仁爱,歌颂了巴萨尼奥等三对年轻 人之间纯洁与朴实的爱情,揭露了高利贷者夏洛克 贪婪、残忍、凶狠的丑恶嘴脸,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 的虚伪本质,赞颂了波西亚祟尚正义,超群出众的勇 气和智谋。全剧结构严谨、情节风趣横生。在剧中,莎 士比亚独具匠心地塑造了一大批真实可信、鲜明生 动的人物形象:仁慈宽厚、侠义豪爽的安东尼奥;见 义勇为、重情重义的巴萨尼奥;贪婪残忍、冷酷无情 的夏洛克;才华横溢、行事果断的波西亚,他们都给 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高超的表达技巧 使戏剧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戏剧冲突紧张激 烈,显示了极高艺术水平。在剧中,莎士比亚的语言 丰富生动、富于个性、富有诗意;文辞华美流畅,妙语 比比皆是,对白诙谐幽默;比喻、排比和对比精辟深 刻,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夸张、奉承、回敬、 挖苦、奚落嘲讽等技巧在《威尼斯商人》剧中使用得 淋漓尽致,不仅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加强了喜剧效 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充分显示了莎士(下转第79页)
不久,巴萨尼奥在格拉夏诺陪同下来到贝尔蒙 特向波西亚求婚,此时,波西亚刚刚送走了向她求婚 的两位王子,这两个求婚者都没有选中匣子,失望而 归。波西亚对巴萨尼奥一见钟情,当巴萨尼奥要求选 择匣子时,她恳求他等几天后再选择匣子,巴萨尼奥 坚持要碰碰运气,他没有选择金匣子和银匣子,而是 选择了正确的铅匣子,里面装有波西亚的肖像。巴萨 尼奥赢得了波西亚,波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作为订 婚礼物,巴萨尼奥发誓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并准备 尽快结婚。与此同时,陪同巴萨尼奥来贝尔蒙特求婚 的格拉夏诺告诉巴萨尼奥,娜瑞萨,波西亚的女仆, 接受了格拉夏诺的求婚,也送给他一枚戒指。两对恋 人都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此时此刻,在威尼斯,爱财如命的夏洛克一反常 态,宁可放弃被他视为生命的钱,也要报复他的对 手,坚持要求按照契约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
人文主义拒绝带血的“一磅肉”——《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庭败诉细读
![人文主义拒绝带血的“一磅肉”——《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庭败诉细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fbc262b84ae45c3b358cfc.png)
不 是 吗 ? 既 然 法 庭 判 合 同 成 义 便 为 他 早 期 的 创 作 注 入 了 愉 快 “ 把 法律 稍 为 变通一 下 ” 的 要求 , 接
夏洛克
珍惜友谊 , 为 了 朋 啊 , 聪 明 正 直 的 法 作 的 初 期 正 是 英 国 伊 丽 莎 白 女 王 放 债 不 取 利 息 ;
官 !那就请 法庭 派人 执行 吧 。
统治 的极 盛 时期 。 当 时 , 由 于 中 央 友 向 高 利 贷 者 借 钱 并 为 此 死 而 无
智 勇敢 , 不仅 维 护 了 法律 的 尊严 , 盾 的 根 源 ,是 美 好 生 活 的破 坏 者 。 善 恶两 种 力量 的斗 争 , 在 喜 剧 中 往 还 严 惩 了 恶 人 ,读 之 听 之 的 确 是 于 是 , 鲍 西娅 、 安 东 尼 奥 便 与 夏 洛 往 通 过 恶 人 的 悔 悟 和 好 人 的 宽 恕 大快 人 心。 总之 , 鲍 西 娅 这 个 富 豪 克 形 成 对 照 , 鞭 挞 了资 产 阶 级 拜 金 来 求 " N- 矛 盾 的解决 , 多 少让 人 看 到
下 台词 :
“ 败 的钱 也 打 了 水 漂 。 安 东 尼 奥 自 己做 生 意 失败 了 , 损 失 的 却 是 夏 洛 克 的
其实, 《 威尼 斯 商 人》 这 场 喜 剧 钱 , 这 合理 吗? 安 东尼 奥压 根 就没 却借 款 去做 风 险投 4 4 - , 公 平 正 直 的 法 的 胜 利 是 莎 士 比 亚 人 文 主 义 思 想 有 还 款 的 能 力 , 的胜 利 。简 言 之 , 就 是 人 文 主 义 拒 资 , 血 本 无 归后 又 想赖 账 , 这 合 法
一磅肉的案件赏析威尼斯商人
![一磅肉的案件赏析威尼斯商人](https://img.taocdn.com/s3/m/a998c981c1c708a1294a4451.png)
一磅肉的案件——赏析名著《威尼斯商人》教学目标:1、运用思维导图,理清剧中的主要人物关系。
赏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的性2、格特征。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3、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重点:赏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的性格特征。
难点: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学设想:. 小组合作,网络环境下平板互动教学、 1 、2教学过程中实施“展示、阅卷、赏析、探究”(1)展示:展示前置作业:运用思维导图,理清主要人物关系,并概述戏剧主要内容.教学技术手段:方法一:学生运用平板中的软件做思维导图。
方法二:学生在纸上画思维导图,运用平板拍照功能发送到教师平台,以供全班展示。
(2)以阅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兴趣点,有针对性地以学生的兴趣点来展开教学。
教学技术手段:运用IRS软件,直观快捷反馈数据,以便教师凭借数据进行教学。
(3)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技术手段: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进行角色配音SHOW,不仅回顾了关键情节,而且增加学生的品读兴趣。
(4)结合社会背景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发送功能,展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一、.戏剧中有一位女子,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博学多才,机智果断,见之忘俗。
她的名字叫鲍西娅,她可谓是:集品德、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富家少女,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西娅无奈遵照父亲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1)金盒子:谁选择了我,将会得到众人所希望求得的东西。
(2)银盒子:谁选择了我,将会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东西。
(3)铅盒子: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将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如果你也是公子王孙中的一员你会选哪个盒子?为什么?恭喜你选对铅盒子,现在请发挥你的才情,对着屏幕中的鲍西娅表演一段“爱的表白”。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39e23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b.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赏析 1这个寒假在家里读了《威尼斯商人》,让我感觉到友情的珍贵。
主人公安东尼奥和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面对生死的考验,他们的友谊更显得无私。
《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亚其他的剧本一样,表现了呀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青春的向往。
我觉得这部剧情节曲折有趣,弥漫着非常浓厚的喜剧色彩,也体现了莎士比亚在生活中开朗乐观的性格。
剧中有一个既可恨又令人同情的角色。
他的名字叫夏洛克。
他是一个支付高息贷款的犹太人。
他唯利是图,贪婪成性,但他也是一个受歧视的犹太人。
我更喜欢那个鲍西娅。
他优雅高贵,温柔多情,智慧极高,敢于机智果断地投入行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人不比男人差。
这本书写出了当时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里的真实故事,人间的亲情和友情比什么都重要!《威尼斯商人》赏析 2《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安东尼奥是人们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谓的“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
而夏洛克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
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莎士比亚显然持否定的态度。
莎士比亚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安东尼奥这样的商人可以消除资产阶级的矛盾,建立被金钱摧毁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而夏洛克这样的资本商人,看重利润,损人利己,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是美好生活的破坏者。
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同情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羞辱。
这个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很多事物虽然外表十分美丽,但实际上确是很丑陋的,很多富家公子外表金光灿烂,但实际上却是不学无术。
有一句话说的好“会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黑白,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许多事情的表面现象往往是虚假的,仅仅是为了迷惑我们,我们要学会透过表面看本质。
所以,在爱情和友情面前,金钱也只剩淡如水的痕迹了。
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一磅肉”的选择
![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一磅肉”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bb54f93647d27284b7351fc.png)
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一磅肉”的选择王秀丽【摘要】“一磅肉”的故事是《威尼斯商人》中重要的一场戏。
作者通过分析夏洛克报复安东尼奥的原因,说明了夏洛克选择索要这“一磅肉”是合理的;分析夏洛克的结局,又说明了夏洛克的选择是错误的。
迷茫的夏洛克成了社会的不和谐因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同阶层的矛盾越发突出,社会上出现了中国的夏洛克和安东尼奥。
和谐社会的提法就是这种矛盾存在的反映。
和谐社会如何去创建,“夏洛克们”和“安东尼奥们”都要有所作为。
【期刊名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关键词】歧视;报复;宽;一磅肉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富商家庭,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作家、戏剧家和诗人。
早年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
21岁的时候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威尼斯商人》是他的人文主义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磅肉”的故事就是他的名作《威尼斯商人》中很重要的一场戏。
情节是这样的:安东尼奥的好朋友巴萨尼奥在追求富家女鲍西亚时急需三千金币,由于商船没有回港,手里又没有现钱,他毅然用靠近胸前的“一磅肉”充当抵押,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来金币三千,满足了朋友的需求。
但是,由于商船遇到风暴没有能够按时还贷,夏洛克向他索要他事先许诺的“一磅肉”,从而引发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官司。
结果夏洛克非但没有索到这“一磅肉”,而且他的一半财产却划归安东尼奥。
夏洛克不得不用信基督教来换取他的另一半财产的所有权。
那么,他究竟该不该要这“一磅肉”呢,夏洛克一直感到迷茫。
我们作以简要分析就可以解除夏洛克的迷茫。
我们认为夏洛克不该索要这一磅肉,原因有:一是他和安东尼奥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安东尼奥是社会上层人,具有地位的优势占据上风,有很多支持者,社会很多人偏向于他,打官司有很大的胜算。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3e3c6f7ec4afe05a1df17.png)
《威尼斯商人》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其故事情节是:威尼斯的穷绅士巴萨尼奥向贝尔蒙的富家姑娘鲍西娅求婚,缺乏钱财。
他的好朋友安东尼奥是一个商人,为了帮助他,向狠毒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块钱。
夏洛克因与安东尼奥有宿怨,迫使他定了一个借约,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和地点还钱,就要在欠债人的胸前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在安东尼奥的帮助下,求婚顺利成功。
可是安东尼奥因为商船触礁而破产,到期还不起夏洛克的钱。
夏洛克则坚持履行契约,要借法律条文图谋报复。
幸亏鲍西娅女扮男装,以律师身份出现在法庭上,机智地使夏洛克败诉,剥夺了他的财产。
剧中有三条情节线索交错发展:一条是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围绕着一磅肉的诉讼而发生的冲突,一条是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故事,还有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和安东尼奥友人罗兰佐之间相爱私奔的故事穿插其间。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矛盾是全剧的主要冲突。
他们一个是商业资本家,一个是高利贷者。
他们之间的矛盾虽有种族、宗教方面的因素,但根本的却是经济上的利益冲突。
这一戏剧冲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即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之间的矛盾。
莎士比亚以高超的艺术构思,将几条线索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多侧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他以极富戏剧性的情节,推动了矛盾冲突的展开。
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 展现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喜剧。
因为它提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财富”问题。
“一磅肉的故事”展现出了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源就在于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截然相反。
安东尼奥把财富看作是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 为了友情, 甘愿冒生命危险向夏洛克立契借债。
与此相反, 夏洛克却把聚敛财富看作是唯一的人生目的。
两种对立的对待金钱的态度,产生了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
如果说“一磅肉的故事”展现的是友谊中的财富问题, 那么, “三匣子选亲的故事”展现的则是爱情中的财富问题。
而巴萨尼奥珍视爱情本身的价值, “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毅然选择了铅匣而赢得了爱情的胜利。
威尼斯商人赏析精华
![威尼斯商人赏析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5c7554297375a417866f8f4d.png)
威尼斯商人一、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 展现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喜剧。
因为它提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财富”问题。
“一磅肉的故事”展现出了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源就在于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截然相反。
安东尼奥把财富看作是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 为了友情, 甘愿冒生命危险向夏洛克立契借债。
与此相反, 夏洛克却把聚敛财富看作是唯一的人生目的。
两种对立的对待金钱的态度,产生了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
如果说“一磅肉的故事”展现的是友谊中的财富问题, 那么, “三匣子选亲的故事”展现的则是爱情中的财富问题。
而巴萨尼奥珍视爱情本身的价值, “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毅然选择了铅匣而赢得了爱情的胜利。
法庭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通过“一磅肉”和“三匣选亲”两条情节线索所形成的矛盾冲突, 经过发展, 在此交汇起来, 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集中刻画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的高利贷者形象。
他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受到损害, 就无情报复, 受到作者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但在另一方面, 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又怀有同情。
夏洛克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 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 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 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 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
因此他的性格是丰满的、复杂的, 是活生生的。
这正是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成就。
三、艺术特色1.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作品不仅包含“一磅肉”和“三匣选亲”故事的两条生动有趣的情节主线, 而且还有“杰西卡私奔”和“戒指戏夫”两条耐人寻味的情节副线。
这些情节相互交织, 彼此渗透, 不仅构成了激烈紧张、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 而且也充分显露出了作品的喜剧风格。
2.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夏洛克能言善辩、冷嘲热讽、咄咄逼人。
语言却很粗俗, 满嘴“耗子”、“张开嘴的猪”、“恶狗”等名词, 形象地体现出了他的缺乏教养, 尤其是情趣的低俗, 灵魂的卑鄙。
浅析莎士比亚经典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
![浅析莎士比亚经典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https://img.taocdn.com/s3/m/b23c1d20bcd126fff7050bb0.png)
浅析莎士比亚经典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生平简介伟大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
世间公认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是: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喜欢,第十二夜,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莎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当天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
作品背景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的后几年开始,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尖锐化起来:在农村,“圈地运动” 在加速进行;在城市,资本主义手工工厂大量出现的结果,手工业者和贫民的状况不断恶化,从1594-1598年间,又连续发生涝灾和严寒,农业欠收,物价飞涨,农民和城市贫民纷纷起来反抗。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更加强大,它同王室的暂时联盟瓦解。
莎士比亚开始感到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间的矛盾,因此1596以后写的几部喜剧里,虽然调子还是愉快乐观的,但社会讽刺因素已有所增长。
这时完成的《威尼斯商人》就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有社会讽刺色彩的一部。
主题思想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dac2e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b.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讲述了一个财富商人、他的债主和一段复杂的婚姻之间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威尼斯商人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精彩之处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剧情简介威尼斯商人的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威尼斯。
安东尼奥,一个富有的商人,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巴萨尼奥,借了一大笔债务给了债主夏洛克。
夏洛克是一个受人蔑视的犹太人,对安东尼奥怀有敌意。
为了保证这笔债务能够还清,安东尼奥决定签订一份契约,同意夏洛克在约定时间内割下一磅肉作为债务的抵押物。
与此同时,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爱上了波提亚的女儿,波提雅。
然而,她的父亲波提亚禁止她嫁给任何人,除非那个人能够通过一个试练获得她的手。
巴萨尼奥接受了挑战,并得到了波提亚的允许与她结婚。
然而,在巴萨尼奥与波提雅的婚礼即将进行时,安东尼奥的商业活动出现了问题,无法还清债务。
二、人物形象1. 安东尼奥:作为本剧的主要角色之一,安东尼奥被描绘成一个慷慨而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愿意为朋友巴萨尼奥承担债务,展现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和牺牲精神。
然而,安东尼奥的形象也有一些复杂之处,他的心理矛盾与夏洛克的仇恨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2. 夏洛克:威尼斯商人的另一个主要角色,夏洛克是一个充满仇恨和报复心的犹太商人。
他被描述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也有他的苦衷。
夏洛克的形象引发了观众对种族和宗教歧视的思考,同时也提出了对爱与仁慈的开放性讨论。
3. 巴萨尼奥:作为安东尼奥的朋友和波提雅的恋人,巴萨尼奥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坚定。
他接受了波提亚的试练,决心赢得她的心,体现了对爱情的坚守和执着。
4. 波提雅:她是波提亚的女儿,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之一。
波提雅被描绘成聪明、美丽和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在面对巴萨尼奥与她父亲之间的矛盾时,展示了自己的坚定和善良。
三、主题与意义1. 信任与背叛:威尼斯商人通过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信任以及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背叛,呈现了信任与背叛的复杂关系。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dac7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3.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莎士比亚(1564 - 1616)英国诗人、戏剧家。
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
父亲经营皮革和农畜产品买卖,后被选为镇长。
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
1592年剧作家格林在《没有价值的才智》中攻击他是自以为能同最优秀的作家媲美的“打杂工”,那时他已是受欢迎的剧作家。
约从1594年起成为宫廷大臣剧团重要成员。
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位,他的剧团改由国王供奉。
1613年离伦敦,在故乡度过最后3年。
一生写了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一些别的诗歌。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写爱情女神维纳斯追求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打猎时受伤死去,血泊中生出白头翁花,悲痛的维纳斯把花带回塞浦路斯岛。
另一首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写罗马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奸污了鲁克丽丝,鲁克丽丝要丈夫为她报仇,尔后自杀,最后王政被推翻。
十四行诗约写于1592-1598年,前126首写与一青年的友谊,127-152首写对一位黑肤女郎的爱,最后两首作结。
他的一些剧作生前只以四开本“盗印版”流传,是由剧团一些演员口授或演出时被人速记下来的。
1623年他的同团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搜集他的36出戏以对开本发行,称“第一对开本”。
1850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根据对诗行的研究,把他的戏剧创作分为3个时期:1590-1600年为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601-1607年为悲剧时期,1608-1612年为浪漫剧时期。
早期历史剧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五世》等9部。
《亨利四世》(上、下)为代表作。
这些剧作主要表达了反对封建内讧及农民起义,要求在开明君主统治下和平、统一的思想。
早期10部喜剧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提倡婚姻自主,反对禁欲主义,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如《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
《威尼斯商人》写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友人成婚,以身上的肉做逾期赔偿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最后智挫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__戏剧鉴赏
![威尼斯商人__戏剧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4806bd080eb6294dd886c90.png)
鉴赏与分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写于1597年。
在这部喜剧中,体现了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两大特色:第一,喜剧与讽刺紧密结合。
莎士比亚继承和发扬了希腊罗马讽刺喜剧的传统:嘲笑一切丑恶、庸俗的事物,抨击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
《威尼斯商人》一剧,包含着对金钱的揭露和批判,对资产阶级贪得无厌的批判,对封建的陈规陋习的批判。
第二,喜剧和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相结合。
忠诚的爱情和友谊的主题仍然是《威尼斯商人》赞美的中心。
但这种爱情和友谊是建筑在人文主义的道德原则基础上的。
恩格斯说,在文艺复兴时代“恋爱结婚曾被宣布为一种人权,并且不只是一种男权,而且——在例外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女权”。
在莎上比亚的喜剧中,男女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的,并着重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才智。
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先进的思想。
同时,作家还以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了民族平等和友爱的思想。
《威尼斯商人》的艺术技巧,可分作以下两方面来谈:一、情节结构的巧妙安排。
剧本由两条平行线索、两大场景组成。
从情节上说,商人安东尼奥与高利贷商人夏洛克之间“割一磅肉”的纠纷是作品的主线,爱情为次要线索。
在爱情线索中,又以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为主线。
他的朋友葛莱西安诺与鲍西娅的使女尼莉莎的爱情为次要线索,青年罗兰佐和夏洛克女儿杰西卡的爱情为更加次要的线索。
从情节线索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关系:一是层递的关系。
作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二是映衬的关系。
葛莱西安诺与尼莉莎的爱情对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起衬托作用;罗兰佐和杰西卡的爱情对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起对照作用。
三是因果的关系。
四条线索都关系到一个核心人物——夏洛克,核心问题——金钱。
因为巴萨尼奥求婚需要钱,才导致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签订了“割一磅肉”的协定。
又由于夏洛克在儿女婚事上的偏见和固执,才引起杰西卡和情人的私奔。
法庭审判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也是各条线索的交汇点。
剧本中交递地出现了两大场景:威尼斯和贝尔蒙特。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71d843e518964bcf847ca4.png)
《威尼斯商人》赏析“法庭”这一部分是《威尼斯商人》的第四部分,也是这篇文章的高潮。
文中情节线索到这里会合,主要人物全部出现;矛盾冲突双方正面交锋;全文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以及全文的主题思想在这篇文章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莎士比亚精心设计,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合情合理地展示了人物形象及矛盾冲突。
从“法庭”一场来看,它写法庭审判,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却把这篇文章写的引人入胜,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这场戏围绕着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展开冲突。
夏洛克出现之前,威尼斯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告诉我们,安东尼奥被捕入狱以后,公爵曾一再劝告夏洛克让步,可是夏洛克顽固坚持,不得不让他们当庭质对。
文章开头交代了场景,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
夏洛克一出现,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相继与他展开辩论,要求他放弃处罚,但都遭到拒绝。
其原因在于他“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巴萨尼奥许以两倍的金钱替安东尼奥还债,夏洛克不为所动。
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的反驳也越来越厉害,显然占了上风。
巧妙的铺垫手法使剧情有层次地推进到高潮。
就在文章冲突发展到不可开交的关口,鲍西娅以律师身份出场了,剧情有了转折。
她宣布依法审理,这无疑于鼓励夏洛克坚持处罚。
夏洛克再一次抛去道义,放弃大量赔款,也就是断绝了自己的一切退路。
鲍西娅的上场,对矛盾冲突的剧烈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表面上看,鲍西娅似乎是处处为夏洛克打算,而实际上把夏洛克一步步地逼向绝路。
剧情发展到鲍西娅宣判,急转直下。
鲍西娅接过夏洛克坚持的“照约处罚”判决只许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准多一点也不准少一点,即使是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
夏洛克惊愕之余要求撤回原诉,但鲍西娅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将其一半充公,将另一半判归受害一方。
鲍西娅执法如山,夏洛克只好节节败退,彻底败诉。
鲍西娅的这一部分,是神来之笔。
《威尼斯商人(节选)》艺术特色分析
![《威尼斯商人(节选)》艺术特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5fbea2c77da26925c5b0b3.png)
《威尼斯商人(节选)》艺术特色分析1.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形象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突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生活本质的揭示,主题的表现,均需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开。
《威尼斯商人》是第四幕第一场,主要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一磅肉”案件的经过,是全剧的高潮。
故事的三条线索: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娅结成眷属;罗伦佐与夏洛克女儿杰西恋爱和私奔;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
三条线至此会合到一起,主要人物全部登场,戏剧冲突的双方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最后形成紧张而尖锐的转机性冲突,构成了戏剧冲突的高峰,决定了胜负。
从夏洛克一上场,激烈的争辩立刻开始,而且越来越激烈。
剧本通过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反驳也越来越厉害,而且显然占了上风,使剧情有层次地推进到高潮。
鲍西娅上场,在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问题上,事情似乎会按夏洛克的意向发展,夏洛克兴高采烈。
安东尼奥向朋友告别。
就在这时,剧情急转直下,鲍西娅的“照约执行”竞使夏洛克陷入绝境。
恶人终于受到惩罚,在这场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夏洛克这个贪婪、残忍、凶狠的剥削者的形象,也鲜明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鲍西娅的智慧、勇敢沉着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这种大开大合,曲折有致的情节安排,显示了作品的极高艺术水平。
2.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决不是当作某种概念进行图解,而是在紧张激烈地戏剧冲突中,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刻画。
围绕一磅肉的诉讼,每个人都投入这一纠葛,都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参加斗争。
从而表现出各自的个性。
夏洛克贪婪残忍,鲍西娅的聪明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豪爽都写得栩栩如生。
即使次要人物。
个性也很鲜明,如稳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莱西安诺,也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3.丰富生动的语言这一场法庭审判,在激烈争辩中表现出作品语言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符合每个人的身分和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狡诈,具有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本质。同时,他 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 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 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一磅肉的案件
——赏析名著《威尼斯商人》
教学目标:
1、 运用思维导图,理清剧中的主要人物关系。 2、 赏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的性
格特征。 3、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
的精神。
重点:
赏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的性格特 征。
(
)
A.可以借机报复,消灭对手。 B.可以获得遵守宪章的美名。 C.可以在威尼斯树立自己的威信。 D.可以满足他剜肉的心愿。
4 、《威尼斯商人》剧中主要人物中你最佩服(
A. 夏洛克
B.
安东尼奥
C.巴萨尼奥
D. 鲍西娅
),说说理由。
教学目的: 以阅卷调查的方式, 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兴趣点,有针对性地以学生 的兴趣点来展开教学。
教学技术手段: 运用 IRS 投票器,直观快捷获得数据, 以便师生凭借数据进行教学活动。
四、 结合名著情节内容,赏析人物(鲍西娅、夏洛克)形象。
鲍西娅: 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女性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
争中得以充分展示。她果敢沉着、博学聪慧、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 善良仁慈,崇尚正义、注重友情。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 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教学目的: 引领学生能够结合社会背景多角度,多侧面去评价人物。
教学技术手段: 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进行角色配音 增加学生的品读兴趣。
SHOW,不仅回顾了关键情节,而且
五、 联系写作背景,结合名著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供背景资料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大约写于 1596-1597 年,莎士
难点: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 神。
教学设想:
1 、 小组合作,网络环境下平板互动教学 .
2 、 教学过程中实施“展示、阅卷、赏析、探究”
( 1) 展示:展示前置作业:运用思维导图,理清主要人物 关系,并概述戏剧主要内容 . 教学技术手段:方法一:学生运用平板中的软件做思维导图。方法二:学生在 纸上画思维导图,运用平板拍照功能发送到教师平台,以供全班展示。 ( 2) 以阅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兴趣点,有针对性地以 学生的兴趣点来展开教学。 教学技术手段:运用 IRS 软件,直观快捷反馈数据,以便教 师凭借数据进行教学。 ( 3) 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技术手段: 播放一段视频, 学生进行角色配音 SHOW,不仅回顾了关键情节, 而且增加学生的品读兴趣。 ( 4)结合社会背景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发送功能,展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比亚生活的年代,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当政的繁荣昌盛时期,尤其在
1588
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海外贸易也盛极一时。
当时人们对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有好感,对高利贷者却极端厌恶、痛恨。这部
戏剧明显地体现出莎士比亚的爱憎情感。
主题: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谴责仇恨和残忍。
六、 谈感悟,明事理。
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 生对文本能创造性阅读,注意多让学生自我感悟,从人物性格分析到对主题的 认识,都力求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找到认识的根据,渐渐培养赏析名作的 能力。
如果你也是公子王孙中的一员你会选哪个盒子?为什么? 恭喜你选对铅盒子,现在请发挥你的才情,对着屏幕中的鲍西娅表演一段
“爱的表白”。 鲍西娅小姐,你
请嫁给我吧! 二、 检查前置作业:运用思维导图,理清主要人物关系,概述戏剧主要内容 .
教学目的: 运用思维导图,理清主要人物关系,概述戏剧主要内容
. 目的是让学生把书
在
方面,我应该
教学技术手段: 运用发送功能,展示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七、 总结
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 看见朋友的真心。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 见义勇为的精神。
八、 教学反思
《威尼斯商人》是九年级下学期的必读的名著,我们把这部戏剧篇提前到 八年级下学期来阅读,学生第一次接触戏剧文学,因此在教学上增加了一定的 难度。新课标要求:掌握戏剧的一般特点, 学会抓住戏剧冲突, 分析戏剧语言, 进而把握情节发展、分析人物性格,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剧本的能力。 《威尼斯 商人》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如何将经典名著设计教学更科学,更富有新 意,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我在设计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 第一,我在教学设计中,尽量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的环节。例如课堂导入,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爱情的朦胧意识,我根据剧中的鲍西娅父亲遗嘱“选 盒定婚”来设计一场“爱的表白”,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参与课堂兴致一下就 提起来。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思维导图的呈 现,教学互动平台起到快捷上传、发送的作用,作品展示直观、讲解到位。特 别是在对学生的阅卷调查中,可以通过 IRS 投票器当堂调查,直观快捷反馈数 据,即时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兴趣点,根据系统数据可以有针对性 地以学生的兴趣点来展开教学, 这些技术的更新运用, 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第三,“潜心会文本”。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情节内容,所 以,教学时我始终注意扣住人物和情节来理解宗教之间矛盾冲突。在处理矛盾 激烈到白热化的时候,我以一个小视频为蓝本,让学生角色配音,这个小小的 创意,让学生对鲍西娅的沉着淡定、机智果断、有胆有识的新时代女性有一个 全新的认识,从而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女扮男装的情节来走下法庭,从 而理解文本性别歧视的话题。 第四,处理教材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
读薄,培养归纳总结知识结平板中的软件做思维导图。
方法二:学生在纸上画思维导图,运用平板拍照功能发送到教师平台,以供全班展示。
三、 问卷调查
IRS 阅卷调查你对本篇名著的掌握程度
1 、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到期不还就要用(
A、三千块钱
B
、原数的三倍
)作为补偿。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戏剧中有一位女子,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博学多才,机智果断,见之 忘俗。她的名字叫鲍西娅,她可谓是:集品德、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富家少女, 贵族子弟、 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 .鲍西娅无奈遵照父亲遗嘱 , 由求婚者猜盒定婚 . 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 ,分别刻有三句话: ( 1)金盒子:谁选择了我,将会得到众人所希望求得的东西。 ( 2)银盒子: 谁选择了我,将会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东西。 ( 3)铅盒子: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将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C、按正常利息偿还
D 、胸口的一磅肉
2 、夏洛克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 ,理由是 (
)
A.“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 ” B.“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作不了自己的主。 ” C.“天生的癖性。” D.“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
3 、夏洛克说,同安东尼奥进行这一场诉讼,并没有好处。那他的真正意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