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和粉砂 。 粘土层增多, 渗透性差, 水平径流缓慢。该 区潜水位埋深小, 一般 0 . 5一 4 . 0 m .潜水含水层除接
于滋出带枯土层连续性不好, 并有混采井存在, 使潜水 含水层与承压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 , 水位基本保持一
致。承压含水层的流动方式以水平 向北径流为主。
受水库渗漏、 渠系渗漏、 灌溉回归、 阵水人渗等来 自地 表水补给外 , 还接受下部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主要 排泄方式为燕发。自然条件下, 承压含水层的主要排 泄方式为向潜水含水层越流补给; 在人工开采条件下, 开采已成为承压含水层的主要排泄方式。由于强烈的 蒸发作用, 使该带土集盐演化严重。 1 , 2 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建立地下水系统的概念模型, 可以根据建模的要 求、 系统的主要因素和状态进行刻画, 简化或忽略与系 统目的无关的某些系统要素和状态, 以便简化数学描 述, 建立地下水系统模拟模型。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 地下水系统的水力特性, 即研究在开采条件下, 地下水 与地表水转化关系, 故模型中忽略对地下水系统 的化
和特点, 即地表水、 地下水相互转化频篮, 地表水为地 下水的最主要补给薄 , 在 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的主要排 泄途径为燕发和泉排泄。目前, 开采亦成为主要排泄
方式之一。
生产的发展, 人工绿洲不断扩大, 促进了上游经济发
展; 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使用水资源产生次生盐演化 和玛纳斯河下游荒淇化、 沙淇化等生态环境间题, 直接 威胁了垦区农业生产。因而, 水资源在本区经济发展
_ a a z } 。 : a a h x , / ) ・ a a Y y ( l ( M K , a y ) 一 j ` ( h , 一 “ . )
t ) ) } I , . o : 一 :
h ) K , 甜
a h ,
h 0 , ( s , y ) n ; ( 二 , y ) 二9 . ( z , y , t )
中圈分类号二 P 6 4 1 . 8
文橄标识码: A
文t绷号: 1 0 0 0 - 3 6 6 5 ( 2 0 0 1 ) 0 2 - 0 0 0 9 - f 1 5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e u s s e t h e r e l a i t o n o f t r a n s f o r m b e t w e e n g o r u n d w a t e r a n d s u r f a c e w a t e r i n M a n a s i r i v e r v a l l e y . A r g o u n d w a t e r
一 隔水层或弱透水层; 2 - 系的界限; 3 一 断裂及推断断裂;
4 一 地下水流动方向; 5 一泉 ; 6 一水文地质分带界限
大海子 一 蘑菇湖水库以北细土平原区为地下水系
统的垂 向交替带 , 该带潜水含水层顺粒变细 , 主耍为细
根据地下水存在状态, 可将地下水系统分为潜水 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 二者通过其间的 1 0 - 3 0 m厚的 粘性土层( 弱透水层) 发生水力联系。 研究区不同部位地下水系统结构、 参数、 抽人翰 出、 与地表水关系均不相同, 为描述这些要家随空间的 变化规律, 模型采用分布参数系统。 根据地下水流动特点, 将研究区概化为非均质各 向同性 、 双层结构、 平面二维、 非稳定地下水系统 , 即地 下水系统的概念模酸. 1 . 3 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 已建立的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可用如下数学模型
K e y w o r d s : g o r u n d w a t e r ; s r r d a c e w a t e r ; s i m u l a t e m o d e l ; r e l a i t o n o f h s n s f o r m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处西北 内陆盆地一 天山北慈 中段 , 是北疆重 要的粮棉基地和乌鲁木齐一克拉玛依 经济带 中重要的经济开发区。玛纳斯河灌区是新疆农
2 0 0 1年 第 2期
水 文地 质 工 程 地 质
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 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崔亚莉, 邵景力, 李慈君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水资涯与环境工程系, 北京 1 0 0 0 8 3 )
摘要: 玛纳斯河流域属内陆盆地, 水资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 是两个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而又 相对独立的水资撅子系统。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水资旅的开发利用与社会 、 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 通 过建立地下水模拟模型, 研究了 水资抓不同开发利用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 关健词: 地下水; 地表水; 棋拟模型; 转化关系
描述 :
a a x。 [ ( n 一 。 ) K t , a a h x , ・ a y [ ( h , 一 , , K , 势 ] ・
, ) +< ? . + P 。 一 二 贡 ( h , h
+口 ,+P z
K.
x , y任 a, , ‘ _0 >
—
-一-- ̄--怡 ̄ ̄- ̄,- ̄-
月 刃ai
万方数据
水 文地 质 工 程地 质
2 理 犯1 年第 2期
并夹有多个枯土层, 故潜水含水层导水性能变弱, 地下 水流动受阻, 使潜水位接近地表, 在河、 沟处可形成泉, 在地表低洼处形成沼泽。大部分泉水通过河 、 沟流人 下游平原水库。因此, 该带内地表水、 地下水的转化关 系主要表现为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滋出带地下水埋 藏浅、 含水层富水性较好, 是开采地下水的有利地段, 故该带内地下水开采量较大, 在该带上游( 南部) 以开 采潜水为主, 下游 以潜 水 一承压水混合开采为 主。由
在冲洪积扇的中上部, 地下水系统主要接受山前 侧向补给、 河流出山口处潜流补给、 洪水季节河流渗漏 补给和地下水埋藏较浅处渠道渗漏及少量降水人渗补 给。该区含水层为单一结构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顺粒 粗、 厚度大, 故含水层的导水性好, 地下水系统接受补
给后 , 主要以水平径流方式向北和西北方向径流 , 故该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i n g i s s e t 叩i n M a n a s i r i v e r v a l e y a n d t h e t e r n d o f r g o u n d w a t e r s t a t e s i s f o r e e e a s t e d o n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f o w a t e r e r s o u r c e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叫  ̄.
L - 弱透水层的厚度( M ) ;
S , - 潜水含水层的重力给水度; S , — 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
P l . 4 z — 分别为潜水和承压含水层的开采强度
互涵养 ,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 1 玛纳斯河渗漏量及其变化规律 玛纳斯河出山口径流量的大小对本区的地下水和 地表水资源起着主导作用, 该量决定 了渠首引水量和 河道泻水量的大小 , 这两种径流途径对地下水补给具 有不同的影响。 玛纳斯河从山口到夹河子水库以上的河床渗汤条 件好 , 渗漏系数 0 . 4 0左右, 因此, 该河段径流量大小,
平径流带、 滋出带和垂向交替带; 在垂向上可以分为上 部潜水含水层和下部承压含水层( 见图 1 ) 。将研究区 水文地质单元作为一个统一的地下水系统, 可以从总
体上研究该区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1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本研究区以玛纳斯河冲洪积扇和冲洪积平原为主 体, 东部包括塔西河冲洪积扇的一部分, 西部包括宁家 河冲洪积扇。扇间地下水既存在水力联系又具有相对 独立性, 通过扇区北部的扇缘滋出带向准噶尔冲积平 原过渡, 为一个基本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平原区巨厚
的第四系松散岩层, 为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提供了良
好的空间。较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 为地下水的形成提 供 了充足的补给来源。 研究区具有典型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 的运动规律
垦系统开发较早、 发展较快的大型灌 区之一, 灌区规模 为全国第四。解放后 4 0 多年来,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 发展, 水利化程度逐步提高, 已基本形成了比较配套的 引、 蓄、 灌、 排水利系统。水利灌溉一方面促进了农业
学特性模拟。
囚 ‘口 z口 3曰 ‘ 园” 田6
圈】 玛纳斯河流城地下水系统流动橄式示盆圈 F i g . l S k e t c h m a p o [ g r o u n d , . . ,s y s t e m f l o w
脚也门 抽 翻 肠 .回 r i v e r, 目 d e y
收箱 日 期: 2 0 0 0 - 0 7 - 0 2 ; 修订日期: 2 0 0 0 - 1 2 - 1 5 鑫金项目: 国家“ 九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 目( 9 6 - 9 1 2 A 1 - 0 3 - 0 2 ) ; 国
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 7 3 ) 项 目( G 1 9 9 9 0 4 3 6 ) 作者筒介 : 崔亚莉( 1 9 6 2 - ) , 女( 汉族) , 北京人 , 中国地质大学附 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博士生。
区称为水平径流带。在水平径流带 , 地表水、 地下水的 关系表现为地表水大量补给地下水。 在乌伊公路以北、 大海子一蘑菇湖水库以南, 即等 高线 4 0 0 - 4 3 0 m范围内, 为地下水系统的滋出带。该 带内含水层由单一潜水含水层过度到上部潜水含水层 和下部多层承压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顺粒逐渐变细 ,
无 1 h 2 h l . 、
=口 2 ( 另 , Y , t )
£ , ,E 厂, ‘ }0
一一一一一---一--一--气一
万方数据
2 0 0 1 年第 2 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 l
式中:
n n , — 分别为潜水和承压含水层渗流区域;
h , 、 h , — 分别为潜水和承压含水层水位标高 ( m ) , h , = h , ( z , y , 1 ) , h , = h , ( 二 , Y , 1 ) ; K K , — 分别为潜水和承压含水层的等效渗透 系数( F n / d ) ; 天— 弱透水层 ( 越流层) 的垂 向渗透系数( I T I /
d ) ;
入渗补给地下水, 而地下水在滋出带又以泉排泄的方 式作为下游平原水库和河流的主要补给源。因此 , 在 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水资薄的开发利用与社会、 经济 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的前提下, 研究两水时空 转化规律及其转化量随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
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于充分利用这种转化规律 , 促使地下水 、 地表水相
1 . 1 地下水系统流动棋型 通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流动方式特点, 在平面上可以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 水
和维系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定量描述地 表水、 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对于研究区地下水资源 评价、 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评价, 提高全流域的
水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x , y任 门y , t _ > 0 x , y任 口 t }0 x , y任 n 2 1 4 > 0
x , Y〔 I ' , t> _0
护 .、 J 叮‘ 、 , .
二P ( 二 , 了 , t )二 , Y 任混合开采井 P } ( )0 二 , , , ‘ ) + P z ( x , Y , t ) h , ( 二 , y E馄合开采井 )U 二 , , , , )二h : ( 二 , Y , t ) 。=e o ( h ‘ 一h , ) h : 一h ,> ,  ̄ x , Y , 任, 口 1 , ‘ _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