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正确答案:A2.九十年,国祚废。

中的“祚”读作()A: zhà B: zhá C: zuò正确答案:C3.《千字文》中的“克念作圣”是指。

()A:能够克服圣人易犯的错误 B:克服自己的私念才能成为圣人 C:做一位圣人正确答案:B4.现存《论语》共多少篇?A:19 B:20 C:25 D:28 正确答案:B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满江红》 B:《临江仙》正确答案:B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B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孙武 B:孙膑正确答案:A8.为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A:lè B:yuè正确答案:B9.河姆渡遗址位于:()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B10.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

A:瑶姬 B:后羿 C:精卫 D:神农氏正确答案:B11.“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龙套”指的是()。

A:一种戏服 B:一种游戏 C: 主角正确答案:A12.岳宗泰岱中提到了五岳之首是指()A:泰山 B:华山 C:衡山正确答案:A13.在《西游记》书中孙悟空是向()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A:如来佛祖 B:灵吉菩萨 C:观音菩萨 D:弥勒佛正确答案:B 1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24点正确答案:B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乌、巫、肖A:乌 B:巫 C:肖正确答案:C16.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023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2023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任务作业秣习1被您及答案1.谦虚不是虚伪,而是一种真诚。

A.正确B.错误[答案]A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的是华山风景区。

A.正确B.错误[答案]B3.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正确B.错误[答案]A4.人与人交往时,对于那些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人们往往对他避而远之。

A.正确B.错误[答案]A5.孔子说君子三畏,对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A.正确B.错误[答案]B6.“国学”一词,出自《礼记》,该词的原义指的是中国的学问。

A.正确B.错误[答案]B7.“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创造的全部文明财富和精神资源。

A.正确8.错误[答案]A8.君子对待人民,主要用真诚就能使人信服从而指挥人民。

A.正确9.错误[答案]B10老子主张“无为而治”A.正确B.错误[答案M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C.饿其体肤D.空乏其身[答案]ABCD12.关于中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A.中庸就是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B.中庸的“庸”,指庸碌、平庸。

C.中庸的“中”,指做事不彻底,模棱两可。

D.中庸是一种市价的行为。

[答案]ABCD12.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正确的有:()0A.中庸就是少做少错,多做多错。

B.中庸告诉我们凡事有利必有弊。

C.中庸告诉我们,要看到事物是一个整体。

D.中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

[答案]BCD13.关于“西湖”说法正确的有()?A.王维写过它附近的鸟B.杨万里写过此处的荷花C.苏轼把它比喻成古代的大美人D.柳永说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答案]BCD14.何为“知天命"()?A.领悟到自己负有使命B.要设法完成使命C.天命难测,要去探索D.命数已定,无需奋斗[答案]AB15.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在()?A.打破教育对象的类别和限制B.强调教育面前人人平等C.多收学徒D.普及义务教育[答案]AB16.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

国学经典 形考34作业 答案

国学经典 形考34作业 答案

形考3答案一、填空题1、正、草、隶、篆2、说文解字3、4、转注5、6、训诂学7、8、明训诂9、追求更佳解释追求词义本源追求矛盾解决10以形索义以声求义据文考义援事解义二、判断题。

1、X2、X3、√4、√5、X6、X7、√8、√9、X10、X11、√12、X13、√14、√15、X16、X17、X18、√三、简答题。

1.20世纪的中国将孔子作为反动的腐朽阶级的代表,请概述其根据。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孔子作为反动的腐朽阶级代表的依据。

常见错误:学生回答此题时,难以辨正的思想看待孔子的思想。

答:20世纪的中国将孔子作为反动的腐朽阶级的代表,主要因为:1、他属于没落的奴隶主阶级。

2、在政治上他反对政权下移和越行为。

如鲁季氏用天子之乐,他反对。

季氏越礼祭祀泰山,他反对;陈恒杀了齐国的国君,他反对等。

3、制度上反对改革,如反对晋国铸刑鼎、季孙氏废丘赋等。

4、经济上反对新兴的富有者,如对季氏富于周公,他就十分不满。

2.简要论述《周易》提出的三大重要理论。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周易》的重要理论。

常见错误:学生对“阴阳论”未展开阐述。

答:《周易》提出的三大重要理论是:1、"阴阳论"。

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二元构成的,阴阳相须而生,这是天地间的法则,也就是所谓的"道"。

世间万物,天地与人,皆运行于此道的支配之中。

2、"则天论"。

这其实就是“天人合一”理论。

用六十四卦象征天地万物、人世变化,即已表现出了天人合一、宇宙一体的思想。

3、"变通论"。

简言之,"变"是指事物在空间中的变化,"通"是指事物在时间中的存在。

这是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理论,由此而确定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变化以及王朝更替的合理性。

"变通论"是建立在"阴阳论"与"则天论"的基础上。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左传》答案:D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孟子》答案:D#### 二、填空题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三个部分。

答案:颂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出自《____》。

答案:汉书·董仲舒传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诲,其中“说”字的意思是____。

答案:高兴#### 三、简答题7. 请简述《易经》中的“变易”思想。

答案:《易经》中的“变易”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它强调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观察变化来预测未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8. 请解释“中庸之道”的含义。

答案: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不偏不倚,保持适度,避免走极端。

它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外在行为的和谐,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 四、论述题9. 论述《春秋》的史学价值。

答案:《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

《春秋》的笔法简练,通过“褒贬”手法,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请结合《道德经》中的思想,谈谈“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主张统治者应顺应自然,不强加个人意志于人民和事物之上,通过“无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这种治理理念强调减少干预,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

#### 五、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孟子》中的一段对话,分析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地方民歌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战争歌曲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道德经》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A. 创新B. 纪律C. 勤奋D. 团结答案:B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礼记》D. 《左传》答案:A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好奇D. 坚持答案:A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团队合作B. 终身学习C. 尊师重道D. 个人主义答案:B10. 下列哪部作品是《左传》的注解?A. 《春秋繁露》B. 《春秋谷梁传》C. 《春秋公羊传》D. 《春秋左氏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春秋三传”?A. 《春秋》B. 《左传》C. 《谷梁传》D. 《公羊传》E. 《国语》答案:B, C, D1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的哪些思想?A. 个人修养B. 家庭和睦C. 国家治理D. 世界和平E. 经济发展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是《道德经》中提到的“道”的特征?A. 无形B. 无名C. 无为D. 有为E. 有形答案:A, B, C14. “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体现了哪种社会价值观?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和谐D. 竞争E. 法治答案:B, C15. 下列哪些作品是《诗经》中的“雅”?A. 《大雅》B. 《小雅》C. 《周南》D. 《召南》E. 《鲁颂》答案:A, B, E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6. 《诗经》共分为风、雅、________三部分。

走近国学经典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成都工业学院

走近国学经典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成都工业学院

走近国学经典成都工业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绪论单元测试1.“国学”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所指的是国家兴办的学校。

()A:错 B:对答案:B2.“国学”一词,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又被成为()。

A:“汉学” B: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C:中国学D:“国故”答案:AD3.“秦”字表示从田里众多成熟的禾谷中,选择果实饱满者作为来年的种子。

()A:错 B:对答案:B4.古代目录学中的“四分法”是指按照()的名称和顺序进行图书分类的标准。

A:经子集史 B:经史子集 C:经子史集 D:经集史子答案:B5.“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年间人类文明发展有了重大突破的黄金时期。

A: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 B:公元600至公元300年间 C:公元前300至公元前100年间 D:公元前200至公元前100年答案:A第一章测试1.《易传》的出现,比墨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出现要早至少600年。

()A:对 B:错答案:B2.《易经》中具有朴素而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

()A:错 B:对答案:B3.战国时期,孔门后学对《易经》的注解和筮占原理、功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形成了一组七种十篇文章。

()A:错 B:对答案:B4.《周易》中所说的“四象”是指由阴阳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四象”是指()。

A:老阴 B:少阴 C:少阳 D:老阳答案:ABCD5.由八卦两两相重组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也构成了“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关系。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诗经》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

A:周南、召南 B:郑、齐、魏、唐、秦 C:陈、桧、曹、豳 D:邶、鄘、卫、王答案:ABCD2.以下《诗经》篇目中全部是表现婚恋内容的选项是()。

A:《大雅·板》《大雅·荡》《大雅·生民》《郑风·风雨》 B:《小雅·正月》《邶风·静女》《小雅·十月之交》《大雅·皇矣》 C:《秦风·蒹葭》《邶风·静女》《郑风·溱洧》《郑风·风雨》D:《大雅·公刘》《大雅·緜》《大雅·大明》《秦风·蒹葭》答案:C3.以下《诗经》诗句中采用了“兴”手法的有()。

初中经典国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经典国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经典国学试题及答案1. 请解释“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哪四部著作?答案: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经典?答案:出自《论语·颜渊》。

3. 以下哪个成语与“孟母三迁”的故事相关?A. 画蛇添足B. 孟母三迁C. 刻舟求剑D. 守株待兔答案:B. 孟母三迁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答案:出自《论语·述而》。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孔子。

7. 以下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A. 卧薪尝胆B. 画饼充饥C. 杯弓蛇影D. 破釜沉舟答案:A. 卧薪尝胆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教育理念。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答案:出自《周易·乾卦》。

10. 以下哪个成语与“负荆请罪”的故事相关?A. 负荆请罪B. 纸上谈兵C. 掩耳盗铃D. 指鹿为马答案:A. 负荆请罪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学习态度?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实事求是、不自欺欺人的学习态度。

1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答案:出自《孟子·离娄上》。

1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孔子。

14. 以下哪个成语与“指鹿为马”的故事相关?A. 指鹿为马B. 滥竽充数C. 画龙点睛D. 狐假虎威答案:A. 指鹿为马1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终身学习、乐于教诲的教育理念。

国学试题答案

国学试题答案

国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提倡的道德理念?A. 仁爱B. 礼义C. 法治D. 中庸答案:C. 法治2. 下列哪位古代文学家与其代表作对应错误?A. 杜甫——《春望》B.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C. 李白——《将进酒》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五经”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诗经》B. 《尚书》C. 《周易》D. 《左传》答案:D. 《左传》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孟子》?A. 指日可待B. 一暴十寒C. 老马识途D. 望洋兴叹答案:B. 一暴十寒5. “诗仙”是指哪位古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陶渊明答案:B. 李白二、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开头的三个字是“__________”。

答案:人之初2.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接下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__________。

答案:孙武4.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__________”这一篇章,讲述了屈原的生平和爱国情怀。

答案:屈原贾生列传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无题》。

答案:李商隐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理念。

答:《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和认识,达到真知灼见的境地。

这一过程强调了实践与认知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去研究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在规律,进而达到知识的提升和道德的修养。

2. 阐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答:“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政治理念之一,由老子提出。

国开作业《国学经典选读》《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作业(四)主题作业-形考作业四-主题作业参考(含答案)004

国开作业《国学经典选读》《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作业(四)主题作业-形考作业四-主题作业参考(含答案)004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中国的历史上,佛道儒三家并立,道家算是三家里相对影响较小的一个,也是在历史上没有影响朝代进程的一个。

道家算是由老子创立,《道德经》更是大众读物,但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来看,道家的思想不适合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且佛道两家都是出家人,讲究远离是非,无关俗世。

出世之人,讲究清心寡欲,无关功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连寺庙里的和尚都没做到这一点,出世和入世,其实在现代社会看来,差别也并不是那么大。

但是道家思想仍有其可学习之处,只是道教并没有很好的传承。

佛教在唐朝达到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也是道家最为弱势的时期。

而道教的人到最后多追求长生,炼制丹药,虽多为帝王所用,但跟平民百姓都没有什么交集,这也是为什么道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名声不好的原因。

尽管道家不像佛家那么声势浩大,却也出了诸如张三丰这样的名人。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影视作品里,张三丰在布道之时最常用的句子。

古人重名节,但是在历史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臣子为君主死节之时最常见的现象,何为名,但名节之重,似乎为生之根本,远胜事情本身的是非。

然而,史书上所肯定的很多名,未尝不是错。

名,有好有坏,但中国历史上为一己之名而在实质上贻害底层民众的人为数不少。

试想古代那些功高盖主的将军们,帝王们,哪个不是踩着千万士兵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

因此圣人治世,便淡其心志,让其吃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志,强健其身体健康生活。

如果人民没有名利之心,没有欲望之争,便也就不会有人自以为聪明,要鼓起人的名利之心,作起祸乱,正是如今贪官之所为。

送贿受贿也皆出于此也。

埋怨现实残酷的人,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残酷的原因就是你内心的名利之心呢?这不过。

我们这些凡人都被名利二字困住了而已。

让人民不要去自以为聪明,追求逐利被欲望牵着走,不自以为聪以便不会胡来,一切顺自然天道而行,如此无为无欲发展,则无所不为的发展,人类终回走向天道最完美世界,而不堕入恶性循环,走不出杀与被杀的怪圈。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正确错误2、《论语》是“四书”之一。

(√)正确错误3、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正确错误4、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正确错误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正确错误6、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正确错误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正确错误8、《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正确错误二、单项选择题9、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 C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C.善民心,易风俗D.提升国家形象10、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体现的教学艺术是( B )A.自主学习B.量力而精C.愉快教学D.尊重个性11、“乐”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

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12、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 D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 )A.重要B.严格C.以……为重D.重视14、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16、“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 C )A.少年强则国强B.少年胜则国胜C.少年富则国富D.少年雄则国雄17、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B.教人民欣赏音乐C.给人民带来快乐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8、“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19、梁启超的籍贯是( B )A.广西B.广东C.浙江D.福建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国学经典题200道及答案解析

国学经典题200道及答案解析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出自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从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

“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

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

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一,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二,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三,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四,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五,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六,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生查子·元夕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一说朱淑真)原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5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网上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1.庄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言观色,直说即可。

A.正确
2.韩非子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最高境界的孝。

A.正确
3.“本末”是讲做事首先要明白万物的本末始终,也就是了解事物的外部规律。

A.正确
4.祖国医学崇尚“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B.错误
5.孙子,名武。

后世尊称他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

B.错误
1。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1有些知识点需要适当解读,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打印出来阅读更加方便。

绝大多数的补充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所注释内容难免有错,愿与方家交流。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解析】本诗句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2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解析】在古代,把生了男孩子称作“弄璋之喜”,生了女孩子称作“弄瓦之喜”。

“弄璋”、“弄瓦”典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乃玉器,而且是上好的玉器,瓦是陶器,指纺车上的零件。

“寝床弄璋”、“寝地弄瓦”,有人认为是祝福男贵女贤,生男给他玩一块好玉,以示将来作君子;生女给她玩纺线用的陶锤,以示将来温顺无邪,善于料理内务。

也有人认为古人透露出了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生男放在床上弄璋,而生女则放在地上弄瓦。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解析】屠苏,是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此诗为王安石初次拜相、始行新政时所作,是一首“主旋律”作品。

国学经典练习多选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练习多选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练习多选题及答案1.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B.《论语》C.《学记》D.《荀子》2.下列话语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有( BC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3.下列话语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 AD )A.不陵节而施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4.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 ABCD )的君子。

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D.平天下5.孟子的教育内容是( 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6.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 ( ABC )A.为政以德B.以礼治国C.有教无类D.事异则备变7.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 ABCD )A.注重“积”“渐”B.闻、见、知、行结合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8.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 BCD )三个部分。

A.生产劳动B.道德教育C.文化知识D.技能技巧培养9.《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 ABCD )A.预防B.适时C.顺序D.观摩10.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 ABCE )同等的地位。

A.天B.地C.君D.神E.亲11.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 ABC )A.耳聪目明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12.研究乐可以提高内心修养,可以产生( ABCD )之心A.平易B.正直C.慈爱D.诚信13.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 ABCD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D.以上都对14.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 ABC )A.罢百家以尊儒;B.立大学以养士;C.行贡举以选士;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5.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 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D.以上都正确16.天下的道理除了君臣关系之理,还有( ABCD )。

2023秋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秋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B.一国所有之学也 C.大国学 D.大师也 [答案]A .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B.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C.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D.儒家与道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答案M .《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 宜? A.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舒展形体。 B.早早起床,让心中不存在郁闷,对外界事物保持兴趣。 C.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收敛神气。
C.《老子》 D.《南华经》 [答案]B 44.祸兮福之所倚。()孰知其极,其无正邪? A.正复为奇 B.善复为妖 C.其日固久 D.福兮祸之所伏 [答案]D .子日:“(),小人同而不和。” A.君子和而不同 B.君子同而不和 C.君子以直报怨 D.君子顺乎天道
[答案]A .“中庸”中的"中”是()? A.恰到好处 B.中间 C.不彻底 D.不完全 [答案]A .一阴一阳之谓()。 A德 B.道 C.自然 D.理 [答案]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的是华山风景区。
A.《通典》 B.《通志》 C.《文献通考》 D.《通论》 [答案]ABC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 B.《梁书》 C.《晋书》 D.《南齐书》 [答案]ABCD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 B.孔子认为,可以一同学习的人,也能够共同实践理想。
18.墨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有()。 A.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C.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D.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答案]ACD 19.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 A.为往圣继绝学 B.为万世开太平 C.为百姓立命 D.为生民立命 [答案]ABD 20.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中庸作为一种德,可以算是至极的了。

智慧树答案国学经典导读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国学经典导读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在中国古代,“国学”指的是:答案:国家设立的学校2.提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的是:答案:章太炎3.国学典籍的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答案:隋代4.中国古代的道教、佛教典籍存录于:答案:子部5.本门课程主要研读的国学典籍有答案:《论语》和《庄子》;《诗经》;《史记》6.下列属于国学典籍的有:答案:《三字经》;《唐诗三百首》;《黄帝内经》;《九章算术》7.古代的经学就是现代学科中的哲学。

答案:错8.中国传统学术中存有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的观念。

答案:对9.国学已经过时了。

答案:错10.国学主要指政治学、哲学,不包括文学艺术。

答案:错第二章1.在四部分类中和《诗经》同属一部的是答案:《论语》2.“六经”中到汉代失传的是答案:乐3.下列典籍属十三经范畴的有答案:《论语》;《尔雅》;《孝经》;《礼记》4.《诗经》中风、雅、颂的划分标准是答案:音乐5.下列关于四书的说法正确的有答案: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出自《礼记》;《论语》《孟子》是语录体6.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中,属于古文经的是答案:毛诗7.下列关于《诗经》中诗歌的说法正确的有答案:《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首;《硕鼠》是怨刺诗8.下列诗句使用了起兴手法的有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9.《蒹葭》的时间背景是一个深秋的早晨。

答案:对10.《蒹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

答案:错第三章1.下列说法出自孔子的有答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有答案:《论语》“子曰”中的“子”全部指孔子;《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篇;《论语》共20篇3.下列出自《论语》“学而”篇的成语有答案:巧言令色;一日三省;慎终追远4.下列解释正确的是答案:“孝弟”的“弟”通“悌”,指敬爱兄长5.下列不是孔子弟子的是答案:子产6.孔门四圣中被尊为“亚圣”的是答案:孟轲7.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选读作业
一、填空题
1、首孝悌,次谨言,泛众爱,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守道不笃、辨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4、《三字经》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启蒙读物。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周兴嗣。

5、《礼记》与《礼仪》、《周礼》合称“三礼”。

6、《左传》以《春秋》为本,按照鲁国国十二国君的顺序,用编年体体例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7、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

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者,为民者宣之使言。

9、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1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1、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12、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始立“四书”之名,明清定为士子必读注本,而且是科举考试命题的“题库”。

13、汉代郑玄在《易赞》中曾经指出“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

二、简答题
1、简述朱熹的读书方法论。

答:朱熹的读书方法并非方法论,二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其方法有三:其一,要把读书与自我对人生道理的切忌体验结合起来。

其二,书要熟读,更要精思。

其三,读书要先定心,虚心涵咏。

后来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一)循序渐进。

(二)熟读精思。

(三)虚心涵咏。

(四)切忌体察。

(五)着紧用力。

(六)居敬持志。

2、简介《左传》中的“和而不同”思想。

答:《左传》中的“和而不同”是齐国大臣晏婴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概念和本质区别。

君臣之间应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

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和发展。

“和”与“同”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实质完全不同。

“同”是绝对的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

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死寂,也没有内在的活动和动力,不符合宇宙万事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性。

“和”却是相对的一致性,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相互不同、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相互调节而达到的一种同一台,平衡态。

因此,它融合了不同因素的积极方面,保留了各个因素的特点,又不彼此抵消,是一个具有内在活力、生命力、再生力的整体。

“和”的观念,即是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之一。

换句话说,“和”的内涵既包含了自然规律,也包含了人的理智对秩序的追求,即人为的秩序。

和的观念被付诸实践,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

国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间、朝野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利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虚和实、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们处理事务、人际关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3、简述孟子对“浩然之气”的阐释。

答:在《论养气》中,当弟子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弟子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

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

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坤卦中“厚德载物”思想的理解。

答:坤卦的“彖辞”中有:“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是说坤卦表明了大地是资生万物的载体,它顺应客观必然性,以无限宽广的胸怀和无比肥厚的土壤养育了世间的一切。

坤卦给人们以什么启示呢?它的“象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宋朝大思想家朱熹在这里注道:“至顺极厚而无所不载也”。

“厚德”即地之德,“顺”是它的根本点。

“地势坤”即“地至顺”,即合乎规律而动。

《易传》中有:“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自然界“顺动”,则日月运行、四季更替井井有条;统治者“顺动”,则赏罚分明,使民臣服。

“厚德载物”是要求“君子”摹仿大地母亲,顺应天道变化的规律,以最崇高的“无疆”之德默默地为人们奉献一切。

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可以把“物”看作是“金钱”“权力”“美色”等诱惑之物,我们对待这些诱惑之物就应该是“厚德载物”的态度。

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能承载的“物”应该与自己的德行相匹配,如果德行没到,给他再多的“物”也会败光,甚至会毁了其一生,有的人德行到了,再多的诱惑在他面前也能处理妥当。

比如比尔盖茨,万亿美金钱财于他真如身外之物,说全捐给慈善事业就捐出去了;比如黄光裕,贪敛了多少财富,他还是贪欲不止,终于麻烦缠身,欲说
还休。

所以,我觉得世界非常公平,厚德的人才能承载更多的“诱惑”,不是你的,得了也会失去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是你的,别人夺走了,也会很快回来的。

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是怎样解剖中国这个“老大帝国”的?
答:《少年中国说》这篇政论,其鲜明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强烈的批判性。

此文以主要篇幅用于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逐层进行解剖。

其中心扣住一个“老”字。

而在备述“老大帝国”的种种“老大”现象之后,特别去着力揭示当时那些手握“国权”的“老朽之人”的卑微的人格,空虚的灵魂,尸位护权的自私心理。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老”“少”,主要表现在灵魂、精神的“老”“少”,而国家精神的“老”“少”,又主要取决于“握国权者”其人如何。

他说,西欧、日本之所以称中国为“老大帝国”,首先“则以握国者,皆老朽之人也。

”而这些人本来就无德无能,“自其少壮之时”,就不知亚洲、欧洲为何地,汉祖、唐宗为何人,再加上封建伦理、官场倾轧的“搓磨”“陶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

其肉体已非盲则聋,非跛则瘫,“步履”须左右扶捉,“言语”更“不能自了”,而将“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交于其手,国家精神怎能不老,民族气血怎能不衰!更严重的是那些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们,在极端自私心理的支配下干出来的坑害民族、贻误国家的种种行为。

文中梁启超几乎是借用了欧洲小说家描摹人物心理的手法,对那些手握国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状态作了无情的解剖。

他说这些人,“积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才弄到“红顶花翎”,“中堂名号”,自然要“出其全副精神”“以保持之”。

这些人,“既七十矣,八十矣”,“今日且过”,管它明日;“今年且过”,管它明年!为自己能够“快活”地了结余生,自然甘愿“割三头两省之地”,“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人民”、“赎我一条老命”!“以此为国,安得不老且死”!这真是入木三分的精彩刻画!梁启超以“老”为中心,对清帝国所作的系统批判,确实抓住了封建政体的痼疾。

但是,他对于“少年中国”的本质、特点、精神、追求的描述却是朦胧的、肤浅的,而把一切希望不加分析地寄托于中国新起的一代少年,也是片面的进化论观点。

他对于少年中国的未来,于字里行间,虽然充满了炽热的情感,但他到底也没能指出一条奔赴未来的可行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