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

合集下载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 4%。

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

材料表明A.中国近代化的水平大大提高B.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任地》:“时至而作,渴时而止。

”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C.尊重自然规律D.注重因地制宜3.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C.经济危机的爆发D.重商主义的推行4.有学者指出,在美国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 %以上。

其中有78 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

材料表明托拉斯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5.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

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

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6.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农耕经济在起源时就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色。

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A.碳化粟粒B.储粮窖穴C.猪骨骨骸D.稻谷遗存2.《华阳国志》中记载: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个水利工程的功效()A.芍陂B.都江堰C.白渠D.郑国渠3.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记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由此看出自耕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A.精耕细作B.具有脆弱性C.千耦其耘D.男耕女织4.“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分封制的崩溃B.商品经济繁荣C.井田制逐步瓦解D.土地私有制确立5.《汉书·食货志》中曾有如下的描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材料认为导致土地兼并的原因是()A.井田制的实施B.统治者的残酷剥削C.自然灾害频繁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6.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的《大清律例》中规定,农业雇工、佃农与地主“平日共坐共食,彼此平等相称,不为使唤服役,素无主仆名分者,亦无论其有无文契年限,俱依凡人科断”。

该规定表明()A.清政府加强了对农业雇工、佃农的人身控制B.农业雇工、佃农的法律地位得到提升C.农业雇工、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加强D.农业雇工、佃农、地主三者间不再有任何关系7.东汉时期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佚文》中写道:“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由材料可知()A.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8.《国语》中曾提到齐桓公“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6页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1982年湖北随州周代古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 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 分封制遭破坏C.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 宗法等级森严2.《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是A. 重视民心向背B. 宣扬君权神授C. 实行等级制度D. 依赖家族关系3.《荀子•君道》写到:“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5.历史上,我国地方行政建制曾多次进行改革。

观察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6.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 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B. 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C. 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D. 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7.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2020级第一次月考历史题命题:郭自林审题:潘龙强1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

这表明了当时A.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B.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2.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

“卿”这个称呼,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3、表 1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4.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月,下了“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

这从侧面反映了A.市民与政府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城市市政建设工程破坏相当普遍C.资本主义萌芽大量存在 D.坊市制度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5.《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

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

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6.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文献记载都是人为臆造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下列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西周的国姓为姬B.周初分封对象都是亲族C.西周实行分封制D.周公对分封制贡献重大3.周以少数人口征服了中原以及今日华北的主要地区,经过“三监之乱”,不能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分封诸侯的目的是()A.分戍驻防、拱卫王室B.防止集中、分而治之C.分层统治、方便管理D.明确等级、防止僭越4.“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是中国几千年宗法社会所衍生的传统观念,这说明宗法制()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B.以家族血缘为纽带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5.历史典故反映时代的变化。

从“楚庄王问鼎”到“三家分晋”、“田氏伐齐”反映出那个时代()A.国家逐渐走向统一B.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C.分封制日渐巩固D.血缘政治及其兴盛6.“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唯一的君主。

”“独主”与“共主”的本质区别在()A.权利是否世系B.是否直接控制地方C.称呼上的不同D.是否掌握军队权力7.《汉书》记载:“□□,皆秦官,金银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

□□空缺处应填入()A.皇帝B.丞相C.太尉D.内阁8.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一书指出:“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制度角度看“秦,岁死犹存”主要指秦朝()A.统一了六国B.开创中央集权制度C.创立郡县制D.实行严苛律法制度9.《汉书》记载:“中朝,内朝也。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2.西周推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奴隶制统治B.确定王位继承人C.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确立财产的分配和地位的高低3.在西周某一个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士C.卿大夫D.该国国君4.《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④5.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地方行政长官B.由皇帝直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铸造钱币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权力控制的工具6.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C.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7.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度B.分封制C.刺史制度D.郡县制8.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改革科举制度C.分割宰相职权D.加强中央集权9.《元史选举志一》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

”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2.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影响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3.商周时期的文献《礼记.王制》和《礼器》中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的庙祧制度,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A.保证宗族的繁衍B.巩固宗法等级制度C.完善祭祀仪式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4.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5.如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6.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中山国的地位较高C.郡县制的消亡D.考古存在造假嫌疑7.《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8.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一家一户D.精耕细作2.截至2021年,全国范围内发现汉代牛耕图像的地点共15处。

其中,陕西7处,山东4处,江苏2处,内蒙古1处,山西1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A.北方农业相对发达B.政府重视精耕细作C.铁器已经广泛应用D.牛耕技术已经普及3.唐末徐寅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A.质地纯净,官府垄断B.色泽光亮,晶莹如雪C.造型优美,釉色粉彩D.技术精良,面向市场4.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5.下表北宋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据如表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A.自耕农经济占据一定优势B.土地兼并现象较为突出C.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D.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6.研究表明,宋廷岁入税钱额,北宋时最高为6000万贯,相当于晚唐时的7.5倍;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达到8000万贯,仅绍兴府征收的免役钱、折帛钱等杂税就有100万贯。

这一变化A.保证了政府收支平衡B.表明南方成为经济重心C.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D.说明宋朝国力强于唐朝7.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史实与此论断无关的是A.宋都东京高度繁华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海外贸易空前活跃D.形成晋商徽商等大商帮8.明代谢杰在《虔台倭纂》中写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禁愈严而寇愈盛。

重庆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代,君主进行重大抉择时,会根据多名占卜官员的意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进行决议。

战国游士多敢于和君主分庭抗礼,君主也往往以平等态度相待。

材料旨在说明A.统治方式带有迷信色彩 B.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C.专制皇权缺乏产生条件 D.游士敢于挑战君主权威2.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

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侯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 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 D.礼崩乐坏的局面推动社会变革3.秦始皇陵发掘的工程劳役人员的墓地中,发现瓦文墓志中标志有死者出身地点的地名共十四个,分别属于三晋、齐鲁和楚国故地。

这说明秦王朝大范围的徭役征调A.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B.推动了国家疆域的拓展C.促进了区域间文化融合 D.为反击匈奴积聚了力量4.西汉利用均输、平准机构,建成了一个遍及全国的商业网,消除各地价格差异,由此出现了“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

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结果是“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这体现了西汉政府A.实行重农抑商以维护统治 B.为商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C.试图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 D.旨在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5.东汉末年为了对抗农民起义,出现了许多“坞堡”。

坞堡是豪强地主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而形成的武装组织,且耕且战,自保自存。

这一组织A.是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的体现 B.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素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6.《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840~1894年的54年间,增长还不到1倍,年率不足1.3%,在1895~1920年的25年间,约增长47%,年率约1.6%。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1) ,
(2) ,即 ,
.
【点晴】此题考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计算,属于简单题.
18.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且 , , .
(1)求 的值;
(2)求 的面积.
【18题答案】
(1) ;(2) .
(1)根据已知条件,由正弦定理即可求解;
(2)由(1)可求出 ,再根据面积公式 即可求解.
(1)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由题中条件,用 、 表示出向量 、 ,再由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直接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2)连接DE,同(1)求得 ,再由 ,由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结果;
(3)由四边形为圆内接四边形,得到 ,推出 , ,根据余弦定理,列出方程求出 ,得到 ,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根据 ,即可求出结果.
即 的面积最大值为:
21.在 中,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若向量 ,向量 ,且 .
(1)求角 的大小;
(2)若 ,且 ,求 .
【21题答案】
(1) ;(2)
(1)利用向量平行的条件得到 ,结合正弦定理得 ,从而可求角 的大小.
(2)把向量 用向量 来表示,根据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把 表示为 ,从而可求 的值.
C.在四边形 中, ,且 ,则
D.在 中,若 则 是 外心
【12题答案】
ABC
对于A,先由已知求出 , ,然后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即可,对于B,利用共线向量定理结合重心的性质求解,对于C,由已知可得四边形 是菱形,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对于D,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是三角形 的垂心
对于A,∵平面向量 , 的夹角为 ,且 , ,
∴ , ,
∴ ,
因为
所以 与 的夹角等于 .故A正确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恩格斯的这句话最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A.法国的启蒙思想B.空想社会主义C.英国的宪章运动D.巴黎公社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3.《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4.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

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5.“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上述言论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6.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C.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7.下边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来吧,小鱼!”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可能包括( )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苏联8.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题(高2022级)(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其形似植树于土堆之上,其本义为培土植树,后引申为堆、冢之义。

这反映了分封制的内容之一是A.授官B.授民C.授土 D.授爵2. 《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

”它表现在婚丧、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上,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

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稳定和巩固统治秩序B.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C.团结和凝聚家族亲情D.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3.商朝时“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

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

”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方式是A.禅让B.世袭C.考试D.举荐4.《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A.日理万机,勤于政事B.高度专权,独揽朝政C.完成统一,巩固政权D.实行分权,集思广益5.“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

”这反映了秦朝A.构建起由丞相管军事的监察体系B.完成了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C.开始了皇帝专制制度的顶层设计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6.(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 1912 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

2022至2023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2022至2023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选择题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由此可以得出A. 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 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 古人特别注重记录农业活动D. 商朝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答案】D【解析】殷墟是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判断D项正确。

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排除A项.B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排除B项。

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选择题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

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

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地”。

由此可见A. 农民社会地位低下B. 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D. 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材料“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的意思是农民们很注意去掉草根、积肥、造肥和施肥,并且认为施肥是农民应该作的,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在强调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D项正确;重农抑商、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等其他选项的信息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出来,故ABC三项错误。

选择题下图是1957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百福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器物。

两面刻铭:正面为“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背面为“上郡武库”。

该器物A. 属于民营手工业品B. 在市场上流通较广C. 由官营手工业制造D. 由个体生产者锻造【答案】C【解析】材料“战国时期器物……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上郡武库”反映了该产品由战国时期官府管理生产,故C正确;民营手工业品由私人经营,产品面向市场,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官营手工业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该产品由个体生产者锻造,故D排除。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二1-6专题;考试时间: 90分钟;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A. 男耕女织B. 自给自足C. 一家一户D. 精耕细作2.截至202X年,全国范围内发现汉代牛耕图像的地点共15处。

其中,陕西7处,山东4处,江苏2处,内蒙古1处,山西1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A. 北方农业相对发达B. 政府重视精耕细作C. 铁器已经广泛应用D. 牛耕技术已经普及3.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A. 质地纯净,官府垄断B. 色泽光亮,晶莹如雪C. 造型优美,釉色粉彩D. 技术精良,面向市场4.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 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 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 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5.如表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注:北宋的客户即佃农据表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A. 自耕农经济占据一定优势B. 土地兼并现象较为突出C. 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D. 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6.研究表明,宋廷岁入税钱额,北宋时最高为6000万贯,相当于晚唐时的7.5倍: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达到8000万贯,仅绍兴府征收的免役钱、折帛钱等杂税就有100万贯。

这一变化()A. 保证了政府收支平衡B. 表明南方成为经济重心C. 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D. 说明宋朝国力强于唐朝7.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4.歌曲《国家》中有一段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源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家国一体”体现了血缘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将"国" "家"结合起来,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家国等观念无关。故选B。
【详解】根据所学,宗法制的核心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是避免了王位继承所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了中国年,故A项错误;分封制主要推行于周代,故B项不符合题意;集权制从秦朝才开始建立,无法影响三千年,故排除D项。
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拨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指出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占一定的比例,还远未达到垄断的地步,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很多宰相出自世家大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说明门阀士族对科举制度仍有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度指的是世袭制,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故D项错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9.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二1-6专题;考试时间: 90分钟;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A. 男耕女织B. 自给自足C. 一家一户D. 精耕细作2.截至202X年,全国范围内发现汉代牛耕图像的地点共15处。

其中,陕西7处,山东4处,江苏2处,内蒙古1处,山西1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A. 北方农业相对发达B. 政府重视精耕细作C. 铁器已经广泛应用D. 牛耕技术已经普及3.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A. 质地纯净,官府垄断B. 色泽光亮,晶莹如雪C. 造型优美,釉色粉彩D. 技术精良,面向市场4.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 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 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 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5.如表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注:北宋的客户即佃农据表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A. 自耕农经济占据一定优势B. 土地兼并现象较为突出C. 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D. 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6.研究表明,宋廷岁入税钱额,北宋时最高为6000万贯,相当于晚唐时的7.5倍: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达到8000万贯,仅绍兴府征收的免役钱、折帛钱等杂税就有100万贯。

这一变化()A. 保证了政府收支平衡B. 表明南方成为经济重心C. 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D. 说明宋朝国力强于唐朝7.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史实与此论断无关的是( )A. 宋都开封高度繁华B.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 海外贸易空前活跃D. 形成晋商、徽商等大商帮8.明代谢杰在《虔台倭纂》中写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禁愈严而寇愈盛。

片板不许入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其意在说明()A. 海禁政策并非长治久安之策B. 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保障国家安全C. 明代对世界形势的了解片面D. 对外贸易并非明朝发展必然需求9.据史料记载“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

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抵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10.(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11.下表为1865-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A. 1865年中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欧美国家大量走私鸦片有关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呈现加剧倾向C.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其压制使得中国民族工业越来越落后12.下表为1950年﹣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我国()A.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B. 农业生产关系急需调整C. 工业化发展粮食需求增多D.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13.在三年困难时期,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正在实行责任田。

这说明了()A. 农村“左”倾错误得到彻底纠正B. 生产责任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C. 中央经济的调整在农村作用明显D. 家庭承包责任制有其历史积淀14.1876年5月间,《泰晤士报》驻上海记者发表一则简讯:“邻近村镇每日有成千居民蜂拥而来观看工程的进行,并议论各种事情,从小机车到铺路的石碴。

大家都十分高兴,显然他们都热切的盼望着一个愉快的日子的来临。

老头儿和小孩儿,老太婆和小姑娘,读书人,工匠,农民﹣代表了社会上的各阶层。

”该简讯()A. 表明关注西方已成为国民共识B. 显示出国人支持自建近代交通C. 反映民众对于新事物的猎奇心理D. 说明新生事物开始冲击传统思维15. 2013年5月27日,一场名为“追寻时光印记”的老物件展览在重庆大剧院拉开序幕,3000多件老物件让我们感受到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生活变迁。

下列物件与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A. 个人电脑B. 长袍马褂C. 粮票、布票D. 移动电话16.2021年国庆大阅兵上,“腾飞上海”彩车象征上海正朝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目标迈进。

上海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也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中共中央在90年代做出的重大举措是()A. 开放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B.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C. 开放长江三角洲经济区D. 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7.“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 克服商业危机B. 扩大海外市场C. 对外倾销商品D. 追逐商业利益18.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A. 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 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C. 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 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19.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 拓展殖民地市场B. 贩卖黑奴C. 传播基督教思想D. 输出机器20.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1872年主人公福克与人打赌,用80天环游地球的故事。

在当时,现实中的儒勒·凡尔纳要环游地球,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轮船③汽车④飞机A. ②③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1.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称胡佛有意识地、自豪地与自由放任派的经济学家及在他之前的每一位总统决裂;但与激进的、带有经济法西斯主义色彩的罗斯福相比,胡佛确实不是一个中央计划的赞成者。

在该经济学家看来( )A. 国家干预经济始于罗斯福新政B. 胡佛是一个温和的干预主义者C. 经济危机是自由放任政策的结果D. 胡佛不是一个经济干预主义者22.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A. 经济危机来势汹涌B. 经济危机破坏性强C. 危机导致局势动荡D. 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23.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 丘吉尔和斯大林B. 罗斯福和邓小平C. 罗斯福和斯大林D. 戴高乐和杜鲁门24.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提出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美国最有可能践行这一理论的时期是()A. 二战后到50年代初B.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前期有大量的“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的农民,也有“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的贫困户,“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

一个雇工一年平均能获得十二石的粮食收入,加上妇女的家庭副业收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即使不是衣食有余,也能维持日常生活用度。

宗族和社邑等民间组织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

唐初全国平均每个家庭可养活4口人,到了755年,已能养活6口人。

——摘编自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材料二到1800年,咖啡、茶、糖这些外来物成为英国人喜爱的食物。

喝咖啡、饮茶的习俗得到普及。

烤面包曾长期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19世纪中期,肯特等郡已将这项技术遗忘。

1850年,家内酿酒产量只占酒类总产量的1/7。

大量进口小麦和冷冻肉使得物价下降,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人食品支出下降了30%,肉类成为了劳工阶层的日常食物。

罐头技术和保鲜技术延长了食物保存时间,一些原本奢侈的食品也走入寻常百姓家。

受益于大规模批量生产,面包牛奶等的消费量增加,英国人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

——摘编自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3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前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人经济生活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12分)26.(11分)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材料一十九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二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结合所学简述这一现象形成的过程。

(6分)(2)依据材料三,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

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5分)27.(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武汉成为华中地区对外通商的主要口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