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201009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9章 金融危机与次贷风波)【圣才出品】
第9章金融危机与次贷风波一、概念题1.可选优质抵押贷款(Alt-A mortgages)答:可选优质抵押贷款是指向预期违约率高于优质借款人,但信用记录优于次级借款人的借款人发放的抵押贷款。
2.去杠杆化(deleveraging)答: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激增,(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栏)贷款价值相对于负债急剧降低,净值(资本)随之减少。
资本减少迫使这些金融机构不得不收缩贷款。
这个过程被称为去杠杆化。
3.发起-分销模式(originate-to-distribute model)答:发起-分销模式是指分散的个体,通常是抵押经纪人,即抵押贷款的发起人,把抵押贷款作为证券的标的资产被分销给投资者。
4.资产价格泡沫(asset-price bubble)答:资产价格泡沫是指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和不动产的价格)逐步向上偏离由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就业、收入水平等实体经济决定的内在价值对应的价格,并往往导致市场价格的迅速回调,使经济增长陷于停顿的经济现象。
主要特征包括:①“泡沫”一般产生于带有投机性的投资行为;②“泡沫”所伴的投资增长往往是虚假繁荣的表现;③“泡沫”的扩大必然导致金融系统风险的加大,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④“泡沫”的产生和成长受制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5.新兴市场经济体(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答:新兴市场经济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泛指相对成熟或发达市场而言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地区或某一经济体,如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后来兴起的南非、越南、土耳其等等。
新兴市场通常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天然资源丰富的特征。
6.证券化(securitization)答:证券化是指计算机技术通过节约交易成本,将一揽子金额较小的贷款(例如,抵押贷款)打包成标准化的债务证券的过程。
7.银行业恐慌(bank panic)答:如果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程度十分严重,它们可能就会出现破产,恐慌会从一个金融机构传递到另一个金融机构,甚至波及健康的机构。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圣才出品】
第9章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9.1 复习笔记1.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概述资产负债表是银行的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它反映银行总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
资产负债表包括三大类项目:资产、负债和资本。
资产负债表的三大组成部分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总资产=总负债+资本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取得资金,再利用这些资金开展资产业务。
银行的资产业务的收益应高于负债业务的成本,两者的差异构成银行利润来源。
美国所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9-1所示。
表9-1 全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2)负债银行通过发行(销售)负债来获得资金,因此负债也被称作资金来源。
通过发行债务得到的资金被用来购买有收益的资产。
具体说来,银行负债主要包括以下科目:①支票存款支票存款是允许账户持有者向第三方签发支票的银行账户。
支票存款包括所有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
其特点是见票即付。
支票存款是储户财富的一部分,因此属于储户的资产,同时也是银行的负债。
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因为储户为了获取能够用于支付的流动性资产,会自愿牺牲一部分利息,所以支票存款的成本最低廉。
②非交易存款非交易存款是美国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
储户不能对非交易存款签发支票,该类存款利率通常比支票存款的利率要高。
非交易存款有两种基本类型:储蓄账户和定期存款(也称作定期存单,CDs)。
③借款银行通过向美联储、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其他银行和企业借款来获得资金。
贴现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从美联储获得的贷款。
银行还在联邦基金市场上向其他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借入隔夜准备金,目的是要在美联储保有足够的存款,以满足美联储的要求。
其他资金借入来源包括:母公司给银行的贷款、与其他企业的贷款安排以及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④银行资本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最后一个项目是银行资本,即银行的净值,它等于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的差额。
这些资金是通过销售新股权(股票)或留存收益而获得的。
银行资本是防止资产价值下跌的缓冲器,资产价值下跌可能使得银行破产(资产小于负债,则意味着银行面临破产)。
货币金融学习题册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含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交易媒介B、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D、价值贮藏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货币执行支付职能的是。
A、发放工资B、交纳税款C、银行借贷D、分期付款3、货币在执行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交易媒介B、价值贮藏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4、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B、是一种信用凭证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D、是足值的货币。
5、一般情况下,货币流动性结构的变动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是:。
A、高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下降B、高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上升C、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上升D、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下降6、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7、实物货币形态中被人们选择作为货币的商品必须具有的特性:A、价值含量较大B、易于保存C、容易分割D、人们都乐于接受8、信用货币具有的特征是:A、是价值符号B、是负债货币C、可以任意发行D、国家强制性9、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A、内在与外在B、目的与手段C、自发与人为规定D、变化不一样10、货币危机性最大的职能是:A、通手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国际货币11、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A、M0B、M1C、M2D、M312、货币层次控制重点的确定原则有:A、相关性B、可测性C、可控性D、流动性13、虚金本位制也叫: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生金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14、金银复合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是:A、造成价值尺度的多重性B、违反独占性和排他性C、引起兑换比率的波动D、导致币材的匮乏15、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方式是。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16、下列关于货币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关键词1.货币(money;currency)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现代货币:是指以某一权力机构为依托,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推行的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及作为完全流动的财富的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凭证。
一般可以分为纸凭证及电子凭证,就是人们常说的纸币及电子货币。
2.信用货币(credit money)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3.货币职能(monetary functions)货币本质所决定的内在功能。
货币的职能主要包括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国际货币这五大职能。
4.货币层次(monetary levels)货币层次的划分: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M3=M2+其他所有存款;M4=M3+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5.流动性(liquidity)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
6.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二、重要概念1.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2.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3.银行券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一、论述题1、什么是货币?货币的职能是什么?答:货币是一种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中充当等价物,具有一定形状和形式的财富。
它的职能包括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和延期支付标准。
2、解释并评价三种货币定义:交换媒介、偿债工具和价值储藏。
答: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功能,它使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变得更加便利。
偿债工具是指货币可以用来偿还债务,例如债券和票据等。
价值储藏是将货币作为一种保存价值的手段,在将来进行使用。
这三种定义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论述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利率、物价水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消费倾向等。
其中,经济增长和利率对货币需求有显著影响,物价水平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也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二、分析题1、分析货币供给的主要决定因素。
答:货币供给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利率、物价水平等。
其中,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是影响货币供给的最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利率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2、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
答: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情况、国际收支状况等。
其传导机制包括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
其中,货币渠道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产出。
信用渠道则是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可得性来影响投资和总产出。
三、计算题1、假设某国基础货币为1000亿美元,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0.1%,现金漏损率为0.2%,请计算该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
答:根据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公式,存款=1/法定准备金率 - 现金漏损率,可计算出该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为990亿美元。
2、假设某国经济增长率为3%,物价上涨率为2%,请计算该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精品】金融学习题答案第09章货币均衡
第九章货币均衡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D2.B3.C4.D5.A6.A7.D8.C9.A10.D11.C12.B13.A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ABD2.BE3.ABCD4.ABCDE5.BDE6.ABC7.AC8.AC三、简述题(回答要点并加以解释或说明)1.(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
(2)货币均衡与信贷平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①联系:A..在一定条件下,银行部门的信贷收支与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货币收支可以互相转化。
B..货币均衡和信贷平衡最终都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状况反映出来。
②区别:A..货币均衡反映的是货币运动的状况,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而信贷收支平衡反映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运动,受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制约。
B..信贷收支运动主要与生产过程相联系,而货币收支运动主要与商品流通过程相联系。
C..信贷平衡反映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对银行信贷资金需要量与银行信贷资金供给量的协调平衡关系;而货币均衡反映的是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需要量与银行体系提供给社会的货币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2.(1)联系: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
②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2)区别:①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
②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
③两者的变动在时间上不一致。
3.(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①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扩大了,但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导致流通中货币紧缺。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货币金融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针对一些常见的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组成有哪些?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它包括M1、M2和M3三个层次。
M1是最窄的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
M2是相对较宽的货币供应量,包括M1以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短期投资。
M3是最宽的货币供应量,包括M2以及较长期的定期存款和其他较长期的投资。
2. 什么是货币乘数?如何计算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基础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货币基础增加一单位,货币供应量会增加多少单位。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货币乘数 = 1 /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例如,如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0%,则货币乘数为1 / 0.1 = 10。
这意味着每增加1单位的货币基础,货币供应量将增加10单位。
3.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
降低利率可以鼓励借款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而提高利率则可以抑制通胀和过热经济。
- 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刺激经济活动,促进就业和增长;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则可以抑制通胀和过热经济。
- 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影响汇率来影响经济。
提高利率可以吸引外资流入,提高汇率;而降低利率则可以促进出口,降低汇率。
4. 什么是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特点是什么?货币市场是指短期借贷和投资交易的市场。
它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的短期借贷和投资交易。
货币市场的特点包括:- 高度流动性:货币市场上的交易一般都是短期的,资金可以快速流动。
- 低风险:货币市场上的交易一般都是低风险的,因为参与者通常是信用良好的金融机构和政府。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章节题库-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圣才出品】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概念题1.中间业务答:中间业务指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最常见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和代客买卖等业务。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指中央银行为获得非利息收入,办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
中央银行是全国清算中心,由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集中在中央银行,因而他们彼此之间由于交换各种支付凭证所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就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划拨来清算。
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资金划拨系统,用网络连接全国主要地区的主要政府部门和银行。
中央银行不仅为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交换和清算,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为商业银行办理异地资金转移业务。
2.存款准备金答:存款准备金指银行所持有的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
银行为应付储户的提现和正当的贷款要求,必须按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一部分现金和央行存款,其余部分用于贷款或投资,保留的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分为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是国家为了加强监管,维护储户利益,以法律形式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部分准备金,而法定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而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是超额准备金。
银行一般会保留部分超额准备金,以免在需要资金时必须向央行贷款或拆入资金,增加成本,并受到一定的限制,流动性风险提高。
3.贷款证券化答:贷款证券化指为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创新。
具体操作是把抵押贷款标准化,以此为抵押发行抵押担保证券,在市场上流通转让,为抵押贷款提供了流动性。
最初是美国为鼓励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由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创造的。
后来又推出了以其他资产担保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担保证券。
贷款证券化兼有资产业务创新和负债业务创新两重性质,既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又为银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创造了捷径。
4.流动性目标答:流动性目标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目标之一,与其他两个目标有此消彼长的作用。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黄达课后习题第九章
第九章一、判断题1.商业银行可以用持有的商业汇票以转贴现的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
错2.商业银行购买商业票据的业务叫贴现;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对3.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已大大超过其表内业务量且在这方面的业务收入远远超过其表内业务收入。
错二、单项选择题1.我们通常说的信用卡指的是( C )A、银行卡B、借记卡C、贷记卡D、储蓄卡2.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这是( B )的观点。
A、金融风险论B、社会利益论C、投资者利益保护论D、管制供求论3.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决定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这是( A )的观点。
A、金融风险论B、社会利益论C、投资者利益保护论D、管制供求论三、多项选择题1. 对商业银行的作用正确的概括为:(ABCD )A、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B、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C、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D、创造信用流通工具2.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包括:(ABD )A、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B、商业银行依法提取公积金C、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D、留存的未分配利润3.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渠道包括( ABCD )A、吸收存款B、向中央银行借款C、从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D、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4.下列关于银行同业拆借说法真确的是:(BC )A、拆借的期限一般较长B、银行同业拆借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
C、在这种拆借业务中,一般拆借的期限较短。
D、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较高。
.5.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业务的对象主要包括:(ACD )A、政府债券、B、股票C、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
D、央行票据6.商业银行办理的信用证业务至少牵涉到哪几个主体(ABCD )A、出口商B、出口商开户行C、进口商D、进口商开户行7.我国目前针对金融机构实行金经营和监管制度是(AC )A、分业经营B、混业经营C、分业监管D、混业监管8.商业银行对自己的资产实行证券话的好处有(AB )A、缓解资产流动性的压力B、可以将风险转嫁个证券的购买者C、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D、对自身资产流动性没有影响9.网络银行比传统银行具有哪些优势:( ABCD )A、方便、快捷、超越时空。
(完整word版)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中文答案
第1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2。
图1,2,3和4的数据表明,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都将下降。
4。
你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房子或汽车,因为他们的融资成本将下降,或你可能不太容易保存,因为你赚你的储蓄少。
6。
号的人借钱来购买房子或汽车,这是事实,更糟糕,因为它花费他们更多的资助他们购买,然而,储户的利益,因为他们可以赚取更高的储蓄利率。
7。
银行的基本业务是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
8。
他们的人不必为他们的生产使用的人的渠道资金,从而导致更高的经济效益。
9。
三个月期国库券利率比其他利率波动更是平均水平。
巴阿企业债券的利率平均高于其他利率。
10。
较低的价格为一个公司的股份,意味着它可以筹集的资金数额较小,所以在设施和设备投资将下降。
11。
较高的股票价格上涨意味着消费者的财富,是更高的,他们将更有可能增加他们的消费。
12。
这使得外国商品更加昂贵,因此,英国消费者将购买较少的外国商品和更多的国内商品。
13。
它使英国商品相对美国商品更加昂贵。
因此,美国企业会发现它更容易在美国和国外出售他们的货物,并为他们的产品的需求将上升。
14。
在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美元的价值低,使得出国旅游相对较昂贵,因此,它是在美国度假的好时机,看到大峡谷。
随着美元的价值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出国旅游变得相对便宜,使它成为一个很好的时间来参观伦敦塔。
15。
当美元价值的增加,外国商品相对美国商品变得更便宜,因此,你是更倾向于购买法国制造的牛仔裤比美国制造的牛仔裤。
在美国制造的牛仔裤的需求下降,因为强势美元造成伤害美国牛仔裤制造商。
另一方面,美国公司进口到美国的牛仔裤现在发现,其产品的需求上升,因此它是更好时,美元强劲。
第2章金融体系概述1。
微软股票的份额是其所有者的资产,因为它赋予雇主微软的收入和资产的份额。
份额是微软的责任,因为它是一个由该雇主的份额,其收入和资产的索赔。
2。
是的,我应该采取的贷款,因为我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章
重点知识1.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由哪几部分构成?请简要说明。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由资产和负债两部分组成。
其中资产部分的主要项目有准备金(又称库存现金)、托收中款项、银行同业存款、证券、贷款以及其他资产。
负债部分主要包括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借款以及银行资本。
从财务的角度看,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是能够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目前,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有贷款出售、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贷款承诺等。
表外业务是银行经营利润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容易放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2.银行的表外业务如何界定?其主要形式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从财务的角度看,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是能够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目前,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有贷款出售、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贷款承诺等。
表外业务是银行经营利润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容易放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3.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工具有什么?请简要说明①内部控制制度。
②风险敞口设置上限,例如在险价值方法。
③压力测试。
4.银行经营过程中四大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请简要阐述。
商业银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管理资产与负债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四大管理:①流动性管理为确保手头有足够的现金,能够应付由于储户提取现金或者要求支付等原因引起的存款减少,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流动性管理,即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来履行银行向储户进行支付的义务。
②资产管理银行必须同时确保贷款和证券的最高回报率、降低风险、通过持有流动性资产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可由如下途径实现:寻找既愿意支付高利率、又不可能对贷款违约的借款人;购买高回报低风险的证券;实行多样化以降低整体风险;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
③负债管理一般包括负债结构的调整、存款种类的设置、存款利率的确定、存款方式的选择、借入资金方式的选择、借入资金量的控制、存款与借入资金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等。
④资本充足性管理因为如下原因,银行必须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银行资本可以预防银行破产;银行资本规模影响银行所有者(股东)的回报;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的最低规模提出了要求(银行资本金要求)。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解释下列概念: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实物货币、格雷欣法则(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4)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各地、各国和各个时期各不相同。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充当过实物货币的物品种类就有:龟壳、海贝、布匹、农具、耕牛等。
实物货币的缺点在于:不易分割和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很难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
所以,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随后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2.如何理解货币的定义?它与日常生活中的通货、财富和收入概念有何不同?答:(1)货币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的涵义丰富,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货币金融学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货币是长期开展的产物,是表现形式开展的必然结果。
2.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开展经过、、、等四个阶段。
3.当人们选择用作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
4.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二是。
5.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从、、、到等五个阶段的开展过程。
6.金属货币主要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是经历了由到贵金属的演变;二是经历了由到铸币的演变。
7.货币要成为普遍承受的交换媒介,必须具备两个根本条件:一是;二是。
8.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商品的赊销赊购过程,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9.本位币的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是一致的,是货币,是法偿货币。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能被,使得与保持相互适应。
11.货币制度相继经历了、、、等四个阶段。
12.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的一种凭证,通常以作为发行准备。
13.铸币的开展有一个从足值到的过程。
14.国家垄断辅币铸造,归国家所有,构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围绕上下波动,汇率波动界限是。
16.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比价流通,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那么按照比价流通。
17.在跛行本位制下,可以自由铸造而不能自由铸造。
18.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币只能先兑换,再兑换。
19.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20.货币金本位制有、、等三种形式。
21.金币本位制的三大特征是指、、。
22.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组成,其中现金是对公众的负债,存款那么是对存款人的负债。
23.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24. 信用货币的形式有、纸币和等形式。
25.货币成为普遍承受的交换媒介须具备两个根本条件:一是,二是。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解释下列概念: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实物货币、格雷欣法则(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4)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各地、各国和各个时期各不相同。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充当过实物货币的物品种类就有:龟壳、海贝、布匹、农具、耕牛等。
实物货币的缺点在于:不易分割和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很难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
所以,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随后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2.如何理解货币的定义?它与日常生活中的通货、财富和收入概念有何不同?答:(1)货币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的涵义丰富,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习题册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九章货币政策一、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 再贴现率4.公开市场操作二、单项选择1.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 ) 是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A.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C.利率D.长期利率2.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利率B.汇率C.货币供应量D.通货膨胀绿3 .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政良的最终目标总( )A.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4. 部分国家在20世纪末采的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以调节( )为主要操作手段的货币政策方法被称为奉勒规则:A.货币供应量B.短期利率C.长期利率D.高能货币5.一下属于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范明畴之内的是( )A.周期性失业B. 偶然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6.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率7.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 )A.大额可转让存教单B.银行承兑汇票C金融债券D.国库券8.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利率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货币供应量 D. 基础货币9.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信用配额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存款准备金政策10.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应该(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11.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公开市场操作C.再贴现政策D.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1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 )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13.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磋商等方式,指导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达到信用控制的目的。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圣才出品】
第9章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9.1 复习笔记1.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概述资产负债表是银行的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它反映银行总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
资产负债表包括三大类项目:资产、负债和资本。
资产负债表的三大组成部分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总资产=总负债+资本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取得资金,再利用这些资金开展资产业务。
银行的资产业务的收益应高于负债业务的成本,两者的差异构成银行利润来源。
美国所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9-1所示。
表9-1 全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按流动性由高到低排序。
(2)负债银行通过发行(销售)负债来获得资金,因此负债也被称作资金来源。
通过发行债务得到的资金被用来购买有收益的资产。
具体说来,银行负债主要包括以下科目:①支票存款支票存款是允许账户持有者向第三方签发支票的银行账户。
支票存款包括所有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
其特点是见票即付。
支票存款是储户财富的一部分,因此属于储户的资产,同时也是银行的负债。
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因为储户为了获取能够用于支付的流动性资产,会自愿牺牲一部分利息,所以支票存款的成本最低廉。
②非交易存款非交易存款是美国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
储户不能对非交易存款签发支票,该类存款利率通常比支票存款的利率要高。
非交易存款有两种基本类型:储蓄账户和定期存款(也称作定期存单,CDs)。
③借款银行通过向美联储、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其他银行和企业借款来获得资金。
贴现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从美联储获得的贷款。
银行还在联邦基金市场上向其他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借入隔夜准备金,目的是要在美联储保有足够的存款,以满足美联储的要求。
其他资金借入来源包括:母公司给银行的贷款、与其他企业的贷款安排以及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④银行资本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最后一个项目是银行资本,即银行的净值,它等于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的差额。
这些资金是通过销售新股权(股票)或留存收益而获得的。
银行资本是防止资产价值下跌的缓冲器,资产价值下跌可能使得银行破产(资产小于负债,则意味着银行面临破产)。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全部答案浙江大学出版社藤莉莉李国英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全部答案浙江大学出版社藤莉莉李国英版第1章能力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 D3.A4. B5. A6.A7. D8. B9. ACDE 10. BCD二、名称解释货币: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物品。
一般等价物: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相等的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最原始、最朴素的形式。
它本身既作为商品,同时又作为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
代用货币:是黄金等贵金属货币的替代品,代替黄金等贵金属发挥货币的职能。
代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
货币层次: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准则和规范。
在内容上包括:规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货币单位;规定货币的发行程序和流通办法;确定发行准备和货币的对外联系。
本位货币:是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其特点是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用它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债权人不能拒绝接受。
而非本位货币不具有这种能力。
三、问答题1.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1)劣币是指其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的货币。
(2)良币是作为货币的价值和其作为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
(3)在两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纷纷铸造为货币,而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被储藏起来从而退出流通。
3.什么是“跛行本位制”(1)“跛行本位”是金银双本位制的一种演变形式。
其背景是由于世界白银供应激增,市场银价下跌,使得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银币充斥流通,金币减少。
货币金融学(第三版)习题解答第9章
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信息交流、政策协调 和监管标准制定,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协调机制
G20峰会
由全球主要经济体组成的政府间对话机制,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全球经济治理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年会
各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等官员参加,讨论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及合作问题。
02
货币供给的层次
M0、M1、M2、M3等,其中M0指 流通中的现金,M1指狭义货币(现 金+活期存款),M2指广义货币(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
03
货币供给的过程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 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影响基础货币,商 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派生存款, 共同决定货币供给量。
金融风险增加
通货紧缩环境下,企业债务负担加重,金融 风险增加。
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措施
控制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增加供给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增加供给。
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措施
• 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措施
资本市场工具
包括股票、债券等,具有期限长 、流动性相对较差、风险较高的 特点。其中,股票是股份有限公 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债券则是 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承诺按一 定条件还本付息的凭证。
金融衍生工具
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 合约等,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 特点。这些工具通常用于对冲风 险或进行投机交易。
货币政策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重要 目标之一,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 和利率等手段,推动经济持续、 稳定、健康发展。
货币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货币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信用起源于()A、商品交换B、货币流通C、生产社会化D、私有制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3.美国同业拆借市场也称()A、贴现市场B、承兑市场C、联邦基金市场 D、外汇交易市场4.资本市场是指()A、短期市场B、一级市场C、发行市场D、长期市场5.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的货币A、等于零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D、低于名义价值6.( )是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企业。
A、金融市场B、金融体系C、金融中介 D、金融工具7.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 )的特点。
A、期限短B、流动性低 C、收益率高 D、风险大8.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 )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A、减少风险B、提高流动性 C、增加收入D、调剂短期资金余缺9.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的金融机构。
A、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别B、不以营利为目的C、由政府支持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D、代表国家财10.本位货币是指( )A、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11、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A、公定利率B、一般利率C、官定利率D、固定利率12.信托最突出的特征是对信托财产()的分割A、使用权B、租赁权C、所有权D、代理权13.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产生于( )A、1690年B、1694年C、1580年D、1587年14.金融监管按大类分可分为证券、保险、( )等监管机构A、信托B、银行C、基金D、投资15."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双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16.假定原始存款为2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20%,存款总额可扩大为()A、4000万元B、3600万元C、3000万元D、5000万元17.一张面额为1000元的一年期的汇票,3个月后到期。
《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201009
第九章中央银行一、填空1.英格兰银行2.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制定新的银行法3.复合中央银行制度4.中国人民银行5.国家的银行6.中央银行政府7.全额实时结算净额批量结算8.大额资金转帐系统小额定时结算系统9.票据交换所二、判断1.对2.错3.对4.错5.错三、单选1.C四、多选1.ABD 2.AD 3.BCD五、问答1.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何在?答: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
现代银行出现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没有中央银行。
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必要。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众多的银行均从事银行券的发行。
分散的银行券发行逐步暴露出严重的缺点:一些小银行实力薄弱,所发行的银行券往往不能兑现,并且小银行的信用活动领域有着地区的限制。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信誉卓著的大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已经排挤着小银行的银行券。
在此基础上,国家遂以法令形式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发行权,并把发行权集中于专司发行银行券的中央银行。
(2)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而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为之服务。
(3)在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可能资金周转不灵,甚至破产,客观上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
(4)银行业激烈的竞争引发的破产、倒闭会给经济造成动荡,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的工作。
2.阐述国家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理论依据及其手段加强答:中央银行一经产生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体现着政府的某些意图,包括在金融管理中承担一定的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从来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尽管这种控制程度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强弱不一。
国家对央行的控制,总体上是加强的趋势。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把西方世界推入混乱动荡的深渊,动摇了传统认为经济自身能够达到均衡和稳定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中央银行
一、填空
1.英格兰银行
2.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制定新的银行法
3.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4.中国人民银行
5.国家的银行
6.中央银行政府
7.全额实时结算净额批量结算
8.大额资金转帐系统小额定时结算系统
9.票据交换所
二、判断
1.对2.错3.对4.错5.错
三、单选
1.C
四、多选
1.ABD 2.AD 3.BCD
五、问答
1.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何在?
答: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
现代银行出现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没有中央银行。
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必要。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众多的银行均从事银行券的发行。
分散的银行券发行逐步暴露出严重的缺点:一些小银行实力薄弱,所发行的银行券往往不能兑现,并且小银行的信用活动领域有着地区的限制。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信誉卓著的大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已经排挤着小银行的银行券。
在此基础上,国家遂以法令形式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发行权,并把发行权集中于专司发行银行券的中央银行。
(2)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而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为之服务。
(3)在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可能资金周转不灵,甚至破产,客观上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
(4)银行业激烈的竞争引发的破产、倒闭会给经济造成动荡,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的工作。
2.阐述国家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理论依据及其手段加强
答:中央银行一经产生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体现着政府的某些意图,包括在金融管理中承担一定的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从来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尽管这种控制程度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强弱不一。
国家对央行的控制,总体上是加强的趋势。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把西方世界推
入混乱动荡的深渊,动摇了传统认为经济自身能够达到均衡和稳定的观念。
应运而生的凯恩斯经济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不能自发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并进一步强调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央银行就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施以调节的重要机构之一。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经不仅着眼于稳定金融业自身,而是着眼于稳定整个国民经济。
既然国家要利用央行干预宏观经济生活,那么加强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必然会引起央行制度发生新的变化。
二战后,国家对央行控制的加强手段直接表现为:(1)央行的国有化;(2)制定新的银行法: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新的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持经济的稳定。
3.简述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答:就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来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及准中央银行型。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中又有如下两种具体情形: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出现于二战后,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4.试从一般的或传统的表述层面上阐述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答:对于央行的基本职能,归纳与表述的方法各有不同。
一般的、传统的归纳是表述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三大职能。
(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央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具体体现在:第一,集中存款准备。
第二,最终的贷款人。
第三,组织全国的清算。
(3)国军的银行。
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5.试说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含义及其对该问题的理解。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谓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文献,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在解决中央银行与政府间的矛盾时存在公开的和透明的程序,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独立性问题集中的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指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之所以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是因为:(1)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地位、行为目标不尽相同。
政府不仅要关注经济工作,还要面临社会问题。
央行的全部活动所围绕的中心
始终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的稳定币值这一基本原则和目标。
这就使中央银行的行为目标与政府目标不可能时时保持全面的吻合。
(2)央行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时均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长期的专业经验积累。
仅凭政治经济的普遍原理和普遍经验在这一领域作原则性判断和指挥,往往是不充分、不准确的。
然而,央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无论如何,是相对的。
因为(1)从金融与经济整体,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看,金融虽然在现代经济中作用极大,但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它始终是一个子系统。
央行处于金融系统的核心地位,自然应当服从于经济社会大系统的运转,服从于国家的根本利益。
(2)央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央行货币政策的实现,也需要其他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协调和配合,而不可能孑然独立。
(3)中央银行的活动都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的,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负责人也由政府委任。
此外,央行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也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则需要由政府来协调。
由于各国的国情与历史传统不同,政府赋予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也有所不同,从而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也不同。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独立性的程度也有强弱交替的变化。
6.阐明支付清算系统的含义及其作用。
答:支付清算系统,也称为支付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
具体地讲,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现代的支付清算体系则是伴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
各国中央银行,大多有法令明文规定,负有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
由一国中央银行主持下的支付系统是现代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设施”。
它可以形容为资金的高速公路,当道路宽阔、畅通、覆盖面大时,资金在债权债务人之间的流动就顺畅,经济体运行就健康。
如果不通畅,就会付出过高的清算成本,资金运用的效率就会降低;一旦发生局部的堵塞和服务中断,安全、高效的支付系统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
支付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可以发现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能主动预警。
比如支付系统可以监测各家商业银行清算帐户的日间透支额和日终透支额,一旦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支付系统就会要求商业银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支付效率。
如果是通用货币的支付系统如美元、欧元、日元的支付系统,它们还会对全球经济或区域经济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