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掺伪
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方法
二、折射率的测定 阿贝折光仪法
三、皂化价的测定
定义
中和1g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酯中脂 肪 酸所消耗的KOH质量(mg).
皂化价的物理意义 皂化价结合其它检验指标,可以对油脂的种类和
纯度等质量进行鉴定。组成甘油酯的脂肪酸分子量越 大,则皂化价越小;若油脂内含有不皂化物、一甘油 酯、二甘油酯,则皂化价会降低,而含有游离脂肪酸 则皂化价升高。
表三花生调和油、玉米油、豆油、葵花籽油掺入猪油冷冻试验
猪油% (V/V)
花生调和油
玉米油
0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5
轻微混浊
轻微混浊
10
明显混浊
明显混浊
15
流动糊状
流动糊状
20
糊状流动性差 糊状流动性差
25
凝固部分流动 凝固部分流动
30
凝固不流动
凝固不流动
豆油
澄清透明 轻微混浊 明显混浊 流动糊状 糊状流动性差 凝固部分流动 凝固不流动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一、油脂的感官检验要点 1.色泽 2.透明度 3.气味和滋味
气味检验常用三法: 开口后立即闻气味 手掌揉搓法 加热法
4.水分和杂质
水分检验常用方法:
(1)取样判定法: 清晰透明,水分和杂质含量在0.3%以下。 出现浑浊,水分和杂质含量在0.4%以上。 明显浑浊并有悬浮物,水分和杂质含量在0.5%以上。 (2)烧纸验水法:取底部样品涂在纸上,点燃观察。 (3)钢勺加热法。
乳白色凝固
乳白色凝固
表三 大豆色拉油中掺入鸡油冷冻试验结果
鸡油
8min
60min混匀
5
澄清透明
少量絮状
10
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方法
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方法食用植物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但是市面上也存在着一些掺假的食用植物油脂,这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食用植物油脂进行掺伪鉴别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的方法,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识别真假食用植物油脂。
首先,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外观和气味来判断。
正宗的食用植物油脂通常具有清澈透明的外观,而掺假的食用植物油脂则可能出现浑浊、混浊或者有悬浮物的情况。
此外,气味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正宗的食用植物油脂通常具有清淡的自然气味,而掺假的食用植物油脂可能会有异味或者其他不正常的气味。
其次,化学分析是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检测食用植物油脂中的脂肪酸成分、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来判断其真伪。
正宗的食用植物油脂通常具有特定的脂肪酸成分和稳定的酸价、过氧化值,而掺假的食用植物油脂可能会出现脂肪酸成分异常或者指标超标的情况。
另外,物理性质的检验也是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折光指数、凝固点等指标。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初步判断食用植物油脂的真伪。
正宗的食用植物油脂通常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指标,而掺假的食用植物油脂可能会出现指标异常的情况。
最后,微生物学检验也是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食用植物油脂中的微生物指标,可以判断其是否受到了污染或者掺假。
正宗的食用植物油脂通常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污染,而掺假的食用植物油脂可能会含有大量的微生物。
总之,食用植物油脂掺伪鉴别检验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油脂时应该注意产品的外观、气味、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微生物指标,以免购买到掺假的食用植物油脂,从而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对市面上食用植物油脂的监管,确保市场上的食用植物油脂质量安全。
食用油脂鉴别和掺混定性检测方法论文
浅谈食用油脂鉴别和掺混定性分析检测方法摘要:较系统地介绍了食用植物油中易出现的掺混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菜籽油、油茶籽油、亚麻油等7种食用油脂的快速定性试验方法,简便易行,对在油脂定性和掺混分析中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油脂鉴别综述食用植物油因其种类不同、营养价值不同而价格差异很大,一些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取暴利,在高价植物油中掺入廉价的植物油,甚至掺伪,因此油脂鉴别与掺伪检测十分重要。
目前,国家标准方法主要为定性反应法[1]。
1 食用植物油掺混定性方法法1.1 大豆油的检出取油样5ml于试管中,加入2ml三氯甲烷及3ml 2%硝酸钾溶液,剧烈振动,使溶液呈乳浊状,如乳浊液呈柠檬黄色表示有豆油存在,如出现乳浊液显白色或微黄色,则有花生油、芝麻油和玉米油存在。
本法不适用于一、二级大豆油[1]。
1.2 花生油的检出量取油样1.0ml,置于锥形瓶中,加1.5mol/lkoh-乙醇溶液5ml,在90~95℃水浴中加热皂化5min,再加入70%乙醇50ml及盐酸0.8ml,摇匀,将沉淀加热溶解后,将试管置于低温水浴中搅拌冷却,使降温速度达到每分钟约1℃,随时观察发生浑浊时的温度,橄榄油在90℃以前;菜籽油22.5℃以前;棉籽油和豆油13℃以前;芝麻油在15℃以前发生浑浊,均表明有花生油存在。
必要时可用90%的乙醇洗涤花生油测定熔点;油在成酸后发生的少量乳白色不是混浊点。
如出现浑浊时,再重复降温观察一次,以第二次的浑浊温度为准[1]。
1.3 芝麻油的检出1.3.1 取油样2滴,加石油醚3ml,加蔗糖盐酸液(1g蔗糖溶解于100ml盐酸中制成,随用随配)3ml,缓缓摇动15分钟,加入蒸馏水2ml,振荡静置后显红色,示有芝麻油存在[4]。
1.3.2 取油样和浓盐酸5ml于比色管中,混匀,加0.1ml2%糠醛乙醇溶液(2ml糠醛加入100ml95%乙醇中混匀)30s,静置10min,若有深红色出现,加水10ml,再摇动,观察如红色消失表示没有芝麻油存在;红色不消失,表示有芝麻油存在[1]。
食用油的掺假
三、掺入矿物油的食用油
化学鉴定方法:取油样1 毫升, 置于锥形瓶中, 加氢氧 化钾溶液1毫升和乙醇25毫升,再将锥形瓶接上空气冷 凝管回流皂化,约经5分钟(在皂化时应加震荡使加热 均匀)后,加沸水25 毫升,摇匀观察, 如果油样浑浊, 说明食油中掺入了矿物油。
四、掺入巴豆油的食用油
①原理:巴豆油是一种剧毒的非食用油,把 巴豆油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后加热,在两液交 界处会产生红棕色的环,根据这一特殊的现象, 可确定巴豆油的存在。
化学鉴别法: 2操作方法:将mL油样注入小试管中,加无水乙 醇5mL,将其充分混匀后,将此溶液沿试管壁慢 慢加到盛有3mL氢氧化钾饱和溶液的试管中, 将此试管置温水浴中加热30分钟,如在两液界 面处出现棕色环,表示掺入巴豆油。
五、掺入米汤的食用油
化学鉴别方法:油样5毫升,置于试管中,加入碘试剂1~2滴,油
食用油的掺假
食用油定义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 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
一、食用油中掺入盐水: 目的在食油中对一定比例的盐水,以增加油的重量。
化学鉴别方法:取油样107毫升,置于分液漏斗中,用蒸馏水30毫升, 20毫升、10毫升萃取,和并水相,再用少量石油醚洗水相,将水相移 人瓷蒸发器中,加入5%的铬酸钾溶液1毫升,用0.1mol/L硝酸银溶液 滴定,求出氧化钠的含量。同时取同种未掺盐水的食油作空白对照,
样呈蓝色反应的,说明油中对掺入了米汤。
碘试剂的配制是,取碘化钾10克,碘5克,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 用时以50倍稀释。
以确定掺入盐水是多少。
二、掺入青油或亚麻仁油的鉴别
食用油脂的鉴别检
总羰基价——对食用油脂中羰基价的测定,国家标
准检验方法为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其原理是:
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苯腙,在碱
性情况下形成醌离子,呈褐红色或葡萄酒红色,测
定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三、几种植物油的特点
花生油:优质花生油色泽淡黄至棕黄色,清
晰透明,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和滋味,无任何 异味.
第一步 经典理化特性检验
油脂的经典理化特性分析包括: ①油脂的气味、滋味, ②折光指数, ③比重, ④皂化值, ⑤碘值以及个别油品定性分析。
特殊情况下还包括: ⑥轻值, ⑦熔点, ⑧ 膨胀性等测定。 由于每种油的经典理化特性数值范围很宽, 很难用一种方法确定掺伪油脂的种类和数 量,往往需要用几种经典方法结合在一起 进行评价。
(6)过氧化值—— 滴定 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过氧化值的大小是反映油脂是否新鲜及酸败 的程度。
(7)羰基价---油脂受环境(空气、温度、微生物、
热、光等)影响,使油脂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一步 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这些二次产物中的羰基 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其聚积量就是羰基价 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物的含量和酸败程度。
(1)亚硝酸法
第三步为甘油三酯的2位脂肪酸组
成分析。
因为油脂98%为甘三酯,其甘三酯是混合物,测 定油脂甘三酯组成中2-位脂肪酸分布或油脂的 甘三酯组分,对油脂进行掺伪定性和定量分析 是最完善、最准确和最可靠的方法。
第四步为油脂中的微量特殊成分
分析。
油脂中微量特殊成分虽然含量很少,但油脂不同, 微量成分差异很大,此分析检验法可认为是既 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一种特征模式鉴别。
食用油掺假检测研究进展
食用油掺假检测研究进展作者:林婵来源:《现代食品》 2017年第11期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食用油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却又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成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消费品,食用油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食用油的产量和营养价值不同,其价格差别也很大,市场上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利润,将劣质廉价的食用油掺入价格昂贵的食用油中,掺假后的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同时也扰乱了市场。
针对这一现象,食用油掺假检测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介绍目前食用油掺假检测研究的进展。
1 食用油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掺假方式1.1 食用油的组成和分类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能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
这里的脂肪酸主要是指含有18 ~ 22 个碳的直链脂肪酸,主要由碳、氢和氧组成。
不同的食用油,其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也有很大差别。
根据油脂来源的不同,传统上将食用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
植物油是通过压榨法和浸出法从植物果实中提取而来,如一年生植物花生、玉米、大豆等,多年生油料树种橄榄、棕榈、椰子等。
动物油脂主要是从动物脂肪中经过一系列加工和提炼方法制取的油脂,常见的有猪油、牛油、羊油。
1.2 食用油掺假的主要方式食用油掺假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将价格低廉的食用油掺入价格昂贵的食用油中,如在橄榄油中掺入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在芝麻油中掺入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花生油中掺入大豆油、玉米油和棉籽油。
②向食用油中掺入矿物油、桐油、地沟油等非食用油。
2 食用油掺假检测的主要方法2.1 理化检测法2.1.1 皂化法皂化法是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中判定食用油中是否掺杂矿物油的方法。
皂化法的原理是,食用油脂可与碱发生皂化反应,反应生成的皂可溶于热水,但矿物油不能被皂化,不溶于水,最终使溶液变浑浊,从而达到鉴别矿物油的目的。
第三章食用油脂掺伪鉴别检验
第三章食用油脂掺伪鉴别检验概述食用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必需品之一,因其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烹饪性、味道鲜美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掺杂了不健康的成分,对人体健康会产生重大危害。
因此,检验食用油脂的质量及真伪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
食用油脂掺伪现象及其危害食用油脂掺假掺伪的现象食用油脂掺杂有许多非洲棕榈油、油酸钙、猪油、黄油、甜菜碱、石蜡油及比重小的机械油等,不但会降低食用油脂的营养价值、影响质量、消解品牌信誉,更加严重的是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
食用油脂掺假掺伪的危害1.容易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长期食用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2.对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因为假冒伪劣产品通常价格低廉、质量不可靠。
3.持续购买假冒伪劣食用油脂可能会让消费者失去对市场公正公平的信任感,最终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
食用油脂掺伪鉴别检验方法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公正市场经济,需要对食用油脂进行真伪鉴别检验。
以下介绍常见的食用油脂鉴别检验方法。
物理化学鉴别方法1.外观判定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油质状态和色泽,如色泽均匀、清亮,质感细腻,无异味等来判别油品质量。
2.低温测试法:通常可用室温下存放,若再不到0℃以下出现沉淀或混浊现象,就表明油品质量存在问题。
3.密度检测法:通过检测油品的密度是否与标准相符判定其质量。
4.烟点检测法:可通过对油品加热,当产生烟雾时烟点即为其质量参数。
化学成分分析法1.脂肪酸成分鉴别法:通过检测主要组成成分脂肪酸以及其含量是否符合标准来判断其质量。
2.表面活性剂鉴别法: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的食用油脂,可以通过半微量测定方法进行鉴别。
3.其它物质成分鉴别法:可针对掺伪情况选择特定成分进行检测,如掺杂黄油可通过判定黄油酸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判断其是否被掺杂。
食用油脂质量的掺伪问题不仅仅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更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检测技术,完善标准规定,加强监管和打击掺假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设计性实验:食用油脂的检验
设计性实验:食用油脂的检验[实验目的]1、充分了解摄入存在掺假及安全性问题油脂对人体的伤害。
2、了解不同种类植物油特性,掌握其感官评定方法。
3、学习对食用植物油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性质测定方法,从而判断其是否掺假及品质的好坏。
[实验原理]1、食用植物油感官评定:利用食品感官评定的基本技术和食用油的一些感官特性进行鉴别判断。
2、浓硫反应法植物油成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浓硫酸与之反应时主要是脱水反应,也就是碳化,将里面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反应,不同植物油会呈现不同颜色,以此判断是否掺假。
3、冷冻试验法待检油样倒入试管至其高度的2/3处,于冰箱冷藏放置4小时,取出观察,不同植物油会呈现不同状态,可以此区分,鉴别是否掺假。
4、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 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
常用酸碱中和法,其原理: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钾产生中和反应,从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
新鲜油脂的酸价很小,随着储存期的延长和油脂的酸败,其酸价随之增大,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可直接说明油脂新鲜度和质量的下降。
在GB1535-2003《大豆油》、GB156-2004《菜籽油》中规定,其原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4.0 mgKOH/ g,四级成品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3.0 mgKOH/ g 。
酸价高于3.5 mgKOH/ g时,油脂出现不愉快的哈喇味;酸价超过4 mgKOH/g 较多时,人们如果食用了这种油脂后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酸败严重的油脂不能食用。
5、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
最常用的是氯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
食用油脂
什么是调和油
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 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 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 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练过的 油脂,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 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 有国家标准。
油脂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但食用过 多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八种去除油脂的食物。
8种食物 刮去体内油脂
1、玉米 玉米中含有的卵磷脂、亚麻油酸和维生素E, 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玉米还含有丰富的粗纤 维和大量的镁,可以增加肠壁的蠕动,促进废 物排泄,预防便秘。
油脂的混浊说明: 1.透明度低,油脂中水分、粘蛋白和 磷脂 多; 2.加工精炼程度差; 3.油脂变质,形成的高熔点物质; 4.掺了假的油脂。
芝麻油掺伪的感官鉴别
(1)观察法 (2)降温法 (3)振荡法
(4)观色法 (5)水试法 (6)摩擦法
芝麻油掺伪的感官鉴别
棕榈油:油烟小,耐储藏, 精炼油呈黄色或
柠檬黄色。广泛用于烘烤食品、油炸食品等。精 炼棕榈油凝固点27-30℃。棕榈油常温下是凝固的。 夏季容器下部有白色沉淀的可流动的,而冬季为 淡黄色凝块。由于价格较低,多被掺入其它食用 油中。
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色泽
透明度 气味和滋味
1.色泽 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黏性的液体。但 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中这些 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食品掺杂掺假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掺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成分或以次充好的伪劣食品,以追求经济利益而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
食品掺杂掺假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列举10个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
1. 瘦肉精掺入猪肉:瘦肉精是一种禁止在养殖动物中使用的兽药,但为了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和增加利润,有些不法商贩会将瘦肉精掺入猪肉中,导致消费者摄入过量的兽药残留物,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2. 食用油掺假: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会将劣质的、过期的或含有大量杂质的油掺入食用油中,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
3. 奶粉掺假:奶粉是婴幼儿的主要食品之一,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会将廉价的非乳制品添加到奶粉中,以次充好。
这会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发育。
4. 鱼翅掺假:鱼翅是高档海鲜食品,但一些商家为了提高利润,会将其他鱼类或动物的鳍掺入鱼翅中,使消费者花高价购买劣质产品。
5. 糖掺砂糖:为了减少成本,一些不良商家会将砂糖掺入普通白糖中,以此降低生产成本,但砂糖中的杂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6. 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物质,但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质感和口感,会超过国家规定的添加剂使用限量,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7. 酒精掺假: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将廉价的酒精掺入高档酒品中,使消费者误以为购买到了正宗的高质量酒品,但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8. 食品色素掺假:为了使食品颜色更加诱人,一些企业会使用非法添加的食品色素,这些色素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9. 肉制品掺杂非肉类成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增加肉制品的重量和利润,会在肉制品中掺入非肉类成分,如油脂、水和淀粉等,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诈,也会降低产品的营养价值。
10.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一些食品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如含有过量的铅、镉等重金属。
油脂的的掺假识别
油脂的的掺假识别一、大豆油的掺假识别1、浓硫酸反应法:取浓硫酸数滴开场白瓷反应板上,加入待检油样2滴,反应后看表面的颜色变化,显棕褐色的为大豆油。
2、显色反应:取油样5ml于试管中,加入2ml三氯甲烷及3ml2%硝酸钾溶液,剧烈振摇,使完全呈乳浊液呈柠檬黄公,即表明是豆油。
3、冬季掺米汤的检验:其检查方法如下:将油熔化估,油与米汤处自然分层,或用碘-碘化钾试剂检查,如加米汤则呈蓝色二、豆粕掺假的辨别:2.1 感官判别:2.1.1 形状:优质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或粉状,偶有少量结块。
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
另外,若豆壳太多,则品质较差。
2.1.2 色泽:优质豆粕为淡黄褐色至淡褐色,色泽一致。
如有掺杂物,则有明显色差。
如果色泽发白多为尿毒酶过高,如果色泽发红则尿毒酶偏低。
淡黄色豆粕是因为加热不足,暗褐色或深黄色豆粕是因为过度加热所至,品质均较差。
2.1.3 味道优质豆粕具有烤豆香味,不应有腐败、霉坏或焦化味、生豆腐味及豆腥味(新生产的豆粕有豆腥味)。
而掺入了杂物的豆粕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
加热严重过度时有焦糊味;加热不足的含在口中则有生大豆的腥味。
2.1.4 经验法安全水分内的豆粕用手抓时散落性好,水分过高的豆粕用手抓则感发滞。
2.2 物理判别2.2.1 容重法正常纯大豆粕的容积重为594~610g/l(片状490~640g/l、粉状300~370g/l)。
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2.2.2 水溶法取样品少量,加适量水,搅拌,静置数分钟。
泥土使水变浑浊,砂石、其它矿物则沉水底,麦皮漂浮于水面。
2.2.3 经验法绝大多数掺杂物都有颗粒细、比重大、价格廉的共同特点,豆粕中如有掺假物,包装体积通常会变小,而重量则增加,可通过包装体积的大小来判别原料是否正常;粉碎时,假豆粕粉尘较大,装入玻璃杯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
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考核试卷
B.提高消费者意识
C.完善油脂检测标准
D.增加掺伪行为的法律惩处
(注: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括号内)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食用植物油中最常见的掺伪物质是______。
2.植物油的______值可以反映其氧化程度。
3.掺伪植物油的鉴别中,______技术可以用来检测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8.在植物油掺伪检测中,质谱法可以提供关于油脂中化合物的详细信息。()
9.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的提高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0.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只能由专业的实验室完成,普通消费者无法参与。()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食用植物油掺伪的主要手段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危害。
A.掺入工业用油
B.添加香精和色素
C.加入抗氧化剂
D.直接售卖未经加工的植物油
15.在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定性分析?()
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B.紫外可见光谱法
C.原子吸收光谱法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6.以下哪种植物油掺伪的可能性较高?()
A.葵花籽油
B.橄榄油
C.花生油
B.利润驱动
C.消费者对油脂质量意识不足
D.油脂生产工艺复杂
2.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方法包括哪些?()
A.感官评价
B.理化指标检测
C.光谱分析
D.质谱分析
3.以下哪些植物油较容易被掺伪?()
A.高价植物油
B.低价植物油
C.稀有植物油
D.工业用油
4.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植物油掺伪的鉴别?()
食用植物油掺假及检测方法概述
摘要:中国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大国,食用植物油因种类、营养价值的不同而在价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为牟取暴利而违法掺假。
因此,加强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管理,尤其对食用植物油进行分析检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食用油掺假检测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法、理化检验方法、仪器分析等方法。
关键字:食用植物油;掺假;检测一、概述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它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饮食健康。
天然油脂是各种酰基甘油的混合物,没有确定的熔点和沸点,仅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范围。
油脂经过精炼(沉降、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后,可提高油脂的品质,改善风味,延长油脂的货架期。
植物油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却又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成分,其烹调食品可提高食品的感官性质,增强饱腹能力,膳食中的脂肪还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及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是人类重要食物之一[1]。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的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掺假主要有两个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将低附加值食用油掺入高附加值植物油中,如在芝麻油、橄榄油中掺入菜籽油、大豆油等。
第二种类型尤其恶劣,不法商贩将非食用油,甚至有毒的植物油掺入食用植物油, 如在植物油中掺入桐油、大麻籽油、蓖麻油、矿物油,甚至地沟油等[2-3]。
掺伪食用植物油不仅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且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以及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为了遏止这种行为,必须掌握食用植物油掺伪的检测方法。
目前,食用油掺假检测主要有感官检验法、理化检验方法、仪器分析等方法。
二、食用植物油的检测方法1、感官检验经常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等, 其质量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透明度,食用植物油透明度高, 水分、杂质少, 经静置24小时后,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②色泽: 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 一般为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稍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 棉籽油(卫生油)为淡黄色。
花生油掺假的鉴别检验
鉴别方法
将筷子放入油内,然后将油滴在白纸或玻璃 上,再将碘酒滴于试样油上。如果油立即变成蓝 黑色,则证明油中掺入了米汤。
食用植物油中掺入水的鉴别
原理
植物油的水分含量如在0.4%以上,则浑浊不清, 透明度差。并且油放入铁锅内加热或者燃烧室时,会 发出“叭叭”的爆炸声。
检验方法
将食用植物油装入透明玻璃瓶内,观察其透明 度。也可将油滴在干燥的报纸上,小心点燃。观察燃 烧时是否有“叭叭”的爆炸声;或者将油放入铁锅内 加热,观察是否有“叭叭”的爆炸声和油从锅内往外 四溅的现象,如有上述现象,则证明油中掺入水。
用植物油中掺(混)入蓖麻油的鉴别检验
蓖麻油是由蓖麻子经压榨、过滤等工序制成的一种非 食用级植物油脂,属于半干性油,色泽为浅绿色,相 对密度大,黏度比任何油都高,在500~600℃下不变 质,在-18℃下不凝固,不溶于汽油、石油,能与无 水酒精以任何比例混溶,为制作润滑剂、农药、锦纶、 油漆等重要原料,一腰上亦用其精制泻药,儿童误食 3~5粒蓖麻子即可引起中毒,以致危及生命,成人也 会因误食工业用蓖麻油或榨油后的油饼而引起中毒。 蓖麻油的鉴别检验方法有酒精溶解法、气味与沉淀 法、呈色反应法等。
劣质花生油
色泽、气味、滋味异常,水分大,杂质多,酸败,有 焦臭气味。
常见掺伪手段鉴别
掺伪油的定性检测 食用植物油中掺(混)入桐油的鉴别检验 食用植物油中掺(混)入矿物油的鉴别检验 食用植物油中掺(混)入蓖麻油的鉴别检验 食用植物油中掺(混)入巴豆油的鉴别检验 食用植物油中掺(混)入大麻子油的鉴别检验
取油样1mL置于小试管中,加入5mL无水乙 醇,用力振荡,使之充分混合。沿管壁徐徐加入 3mL60%氢氧化钾溶液,使之于无水乙醇液面上。 将试管置于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后观察,如两液 层间出现红棕色环,则表明有巴豆油存在。
油脂掺假检验方法研究
学说 , 计算甘三酯组份其公式如下 : S n — xY z ( % z酸在 3 位百分含量 ×Y酸在 2 位 百分含量 ×X酸在 l
位 百 分 含 量 ×1 0 设若 X、 Y、 Z酸是该油脂 的主要脂肪酸 , 一种酸含量增加 , 势必造成
植物油 因种类和 营养 价值不 同价 格差异很大 。近年来 。 一些生产 经营者为 了获取暴利 , 在高价植物油 中掺入廉价的食用油脂。 魏 明等人通过测定 模拟掺伪 常见植物油脂 的脂肪酸组成 与含量 , 获得 了掺伪常见植 物油脂脂 肪酸组成与含量 的变化规律 , 并建立 了常 见植 物油 油品的鉴别及其掺伪的气相色谱检测法 。何小青等人研究建 立 了微波辅助衍生化 G C — M S 测定植物油 中脂肪酸含量 , 使用校正变换 矩 阵法对食用植物油的成分进行测定 的模 型。利用建立 的校正模 型对 4 0种花生油 、 菜籽 油 、 芝麻油 、 棉 籽油 、 棕榈油 的二 元 、 三元 、 四元 、 五元 人l T 合成样品进行了计算预测 , 所有 样品的平均预测误 差都小 于5 %。 D o u r t o g l o u 等人用气 相色谱法对纯橄榄油和掺伪橄榄油 进行分析 , 得到了全样和 s n 一 1 , 3 位脂 肪酸 信息 , 通过此法可对橄榄油掺伪进行定 性分析 。Y a n g 等人对橄榄油掺伪 的不同光谱检测方法进行 比较 , 在0 一 t O 0 %的范围 内, 以5 %的浓 度梯 度将 油渣橄榄油加入优 质橄 榄油中 , 用 不 同的方法进分析 , 结果表 明傅 里叶变换一 拉曼光谱法 的显 著性最高 , 其相关系数是 0 . 9 9 7 , 预测标准误差是 1 . 7 2 %。
[ 关键词】 油脂
1 . 引 言
菜籽油中大豆油掺伪检测试验
油脂定性试验的三氯 甲烷~硝酸钾柠檬黄色法 _12]: 试 管中 ,加入 2 mL三氯 甲烷和 3 mL的 20 mg/mL
二 是 GB/T 17376—2008、GB/T 17377—2008气 相 色 硝酸 钾溶 液 ,用力 摇 动 试管 ,使 溶 液成 乳浊 状 ,静 止
谱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法[13-14]。GB/T 5539—2008油 2h。如乳浊液呈柠檬黄色 ,表示可能有大豆油存在。
成分虽含量较少 ,但代表着油脂的重要信息 ,对油品 1.2 主 要试 剂
质 和贮存 稳定 性具有 重要 影 响 。由于微量成 分 的
三氯 甲烷 (AR)、20 mg/mL硝 酸 钾水 溶 液 、氢氧
含 量受 加 工 的影 响 很大 ,因而 作 为掺 伪 检验 方 法 可 化 钾 (AR):国药 集 团化 学试剂 有 限公 司。
认 为是 既具 有普遍 性 又具有特 殊性 的一种 方法 [6-11]。 1.3 试验 方法
对于菜籽油中是否掺人大豆油的分析,目前有2 1.3.1 大 豆 油 检 出定 性 试 验
种 国标 检测 方法 :一 是 GB/T 5539—2008 4.7大豆 油
分别 量 取 a、b、c、d 4种菜 籽油 5 mL试 样 注入
第 40卷 第 5期 2015 年 10 月
G 帐食斜技 住{i} rain Science and l Techno Y and ̄Econom
DOI:10.164656.gste.cn431252ts.20150511
V o1.4O .N o .5 0 Ct.201 5
菜籽油 中大 豆油掺伪 检测试 验
菜籽 油 主要 由不 同种 类 的三酰甘 油组 成 ,此 外 , e 将 a,b、c号样 品碱 炼 之后 所 得皂 粒 加入 d号样 品
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快速检验方法研究
关 键词
植物 油
掺伪
鉴别 方法
近红 外光谱
数 据模 型 快速 方法
中图分 类号 : S 0 T 2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3— 14 2 1 )0一 16— 3 10 0 7 ( 0 0 1 O 1 0
12 试 验方 法 .
目前各 种 植 物 油 掺 伪 识别 的 方 法 , 用定 性试 采 验和特 征指 标 检 验 进 行 识 别 , 些 方 法 都是 基 于 这 植物油 中脂肪 酸 的碳链 长 度 、 双键 数 量 、 羧基 等 官 能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单品种 植物 油数据 库建 立与模 型分析 .
合多变量分类法 , 』 能检测 出橄榄油 中掺有葵 花籽
油 的量 。本 文也将 近红 外 光谱 分 析技 术 和化 学 计 量 学应用 于识 别 各 种 植 物 油 物 油 图谱 数 据模 型 , 保 障 我 国 食 为
的研究 , 不仅采 用 色谱 分析 技 术 , 也采 用 核磁 共 振波
谱、 红外光谱 、 拉曼光谱及同位素质谱等在掺假鉴别
中应用 , 特别是 利 用 近 红外 (R) 谱 来 检 测橄 榄油 I 光 的掺伪 , 准确 率可达 到 9 % l , 却难 以判 定橄 榄 油 8 2但 J 中掺人 的 是何 种油 脂 。之 后 , 过 改 进试 验方 案结 通
油 22个 , 2 油脂样 品 为不 同级别 产 品, 由大型企 业提 均
采用 X S近红外数 据处 理系统 对扫 描光 谱进 行 D
分析 。分 析结 果 显示 ,5 18个 芝 麻 油全 部 判 定 正确 ; 10个大 豆油 有 1 样 品误 判 为花 生 油 , 4 个 2个样 品虽
试析食用油脂掺伪的检测方法
试析食用油脂掺伪的检测方法作者:梁国师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年第04期摘要:油脂是人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不仅是很好的人体热量来源。
还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食用油脂掺伪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文章分析探讨了食用油脂掺伪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食用油脂掺伪;检测方法;仪器分析法中图分类号:R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124-02天然油脂是各种酞基甘油的混合物,没有确定的熔点和沸点,仅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范围。
油脂的熔点一般最高在40℃-55℃,沸点一般在180℃-200℃之间。
油脂经过精炼(沉降、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后,可提高油脂的品质,改善风味,延长油脂的货架期。
不法厂商惯用价廉、量大的植物油脂,如棕桐油、菜油等掺兑入优质油品中,降低生产成本,从中牟取暴利;还有的厂家将国家禁用的有毒物掺入食品之中。
例如,在食用油中掺入有毒的、非食用的矿物油、桐油、大麻油等。
桐油中含有桐子酸的甘油醋,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人食用后,能引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甚至呼吸困难,抽筋,心脏麻痹而身亡。
所以,将工业用的桐油掺兑入食用油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
一、对掺伪矿物油的检测方法(一)理化检验方法(快速检验方法)1、三氯化锑一三氯甲烷界面法。
用于花生油、菜籽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
取油样1mL注入试管中,沿壁加入1mL1%Sb-Cl3—HCCl3溶液,使试管内分为两层,然后在40℃水浴中加热约10min,如有桐油存在,则在两层溶液分界面上出现紫红色或咖啡色环。
2、亚硝酸法。
用于大豆油、棉籽油或深色食用植物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
取油样5—10滴于试管中,加2mL石油醚,使油溶解(如有沉淀物时,过滤一次),在溶液(或滤液)中加入1gNaNO2和1mL5moVLH2SO4,摇匀后静置,如有桐油存在,则溶液出现混浊状态,如混入2.5%桐油,则有絮状团块析出,开始呈白色,放置后变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食用油脂的掺伪检验一、食用植物油的感官检验(1)透明度在一定温度下,静置一定时间后,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浑浊物质的程度。
影响透明度的主要有水分、磷脂、蛋白质等非甘油酯类物质。
质量好的油,温度在20℃静置24小时后应呈透明。
(2)油脂杂质油脂杂质多,不仅影响使用价值,而且对安全储藏也有影响。
杂质的测定(GB5529-85)植物油脂中的杂质为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残留物。
如磷脂、蛋白、黏液、固醇、水等非油脂性物质(3)色泽:各种食用油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色泽有深有浅,如热压出的油常比冷压生产出的油色深。
检验方法:取少量油放在50毫升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观察试样的颜色。
(4)透明度:沉淀物:食用植物油在20℃静置24小时后所能下沉的物质,称为沉淀物。
油脂的质量越高,沉淀物越少。
沉淀物少,说明油脂加工精炼程度高,包装质量好。
食用植物油理化指标(1)熔点----是指油脂由固态溶化成液态的温度,也就是固态和液态的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可了解该种油脂的纯度。
测定方法:试样在熔化前常发生软化状态,继续加热直至玻管内的试样完全变成透明的液体为止,立即读取当时的温度,即为油脂的熔点。
(2)凝固点----油脂由液态变为固态时的温度,各种油脂的凝固点都是一定的,所以测定油脂的凝固点,可用以衡量其纯度的高低。
(3)皂化价——中和 1 g 油脂中的全部脂肪酸(游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皂化价可对油脂的种类和纯度进行鉴定。
(4)碘价--- 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g)。
碘价直接表示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取决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性质与含量。
各种油脂中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一定范围,通过碘价的测定,有利于了解油脂的组分是否正常。
(5)酸价——中和 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酸价是反映油脂酸败的主要指标。
(6)过氧化值——滴定 1 g 油脂所需用(0.002 mol/L )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过氧化值的大小是反映油脂是否新鲜及酸败的程度。
(7)羰基价---油脂受环境(空气、温度、微生物、热、光等)影响,使油脂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这些二次产物中的羰基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其聚积量就是羰基价。
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物的含量和酸败程度。
总羰基价——对食用油脂中羰基价的测定,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为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其原理是: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苯腙,在碱性情况下形成醌离子,呈褐红色或葡萄酒红色,测定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三、几种植物油的特点花生油:优质花生油色泽淡黄至棕黄色,清晰透明,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和滋味,无●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
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花生油中所含脂肪酸的特点是含十八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比其它植物油脂多,因此它的混合脂肪酸很难溶解于乙醇,在较低温度(10℃以下)发生混浊甚至凝固。
纯净花生油的脂肪酸在70%乙酸溶液中的混浊温度是39-40.8℃,用此温度可以鉴定花生油是否纯品。
花生油是优质烹调油和煎炸油,在油酸-亚油酸类中,它的抗氧化稳定性较高。
●豆油:优质的大豆油呈黄色至橙黄色,完全清晰透明,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
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
●菜籽油:优质的菜籽油呈黄色至棕色,清晰透明,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
菜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在各种食用油中是较高的,还含有胡罗卜素、谷氨素等。
●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
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
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棕榈油:油烟小,耐储藏,精炼油呈黄色或柠檬黄色。
广泛用于烘烤食品、油炸食品等。
精炼棕榈油凝固点27-30℃。
棕榈油常温下是凝固的。
夏季容器下部有白色沉淀的可流动的,而冬季为淡黄色凝块。
由于价格较低,多被掺入其它食用油中。
●芝麻油:优质的芝麻油呈棕红色至棕褐色,清晰透明,有微量沉淀物,具有芝麻油固有的香味,耐藏性较其他植物油强。
芝麻油中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
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色拉油:去除固体脂和蜡质,是精炼油在经脱色、脱臭、脱酸、脱胶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高级食用植物油,一般无色、无臭、无味、澄清、透明,耐低温,储存时稳定性好。
不含胆固醇,富含大量亚油酸和维生素E。
●此外,油脂水分及挥发物、酸价、油脂密度、过氧化值、折光指数等也与油脂品质密切相关。
三、食用植物油脂的理化检验●相对密度的测定●折射率的测定●皂化价的测定●水分和挥发物的测定●杂质的测定●色泽的测定●不皂化物的测定●酸价的测定四、常见掺伪油脂的鉴别检验(一)掺伪现象未精炼的机榨毛油及变质油(P46)以低价食用油脂掺入高价食用油脂在食用油中掺入了非食用油用煎炸餐饮残油替代使用地沟油的回收利用动物油的非法回收利用●从阴沟里提炼食用油,成本极低而赚头很大以低价食用油脂掺入高价食用油脂中,如牛油掺入猪油中,豆油掺入花生油中,棉籽油掺入芝麻油中。
在食用油中掺入了非食用油,如桐油、青油 (样油、柏籽油)、蓖麻油、亚麻仁油、巴豆油、矿物油。
油脂掺伪检测的理化检验思路第一步为油脂的经典理化特性分析。
每种油脂都有它特定的理化性质,通过这些特性分析,一般可以得出初步的判断结果即油脂有无掺伪的信息。
第二步为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在一定的背景下,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是相当稳定的,这个背景指油脂的品种、产地和加工程度。
如果油脂的品种相对稳定,产地相对集中,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一般变化很小。
通过分析脂肪酸组成变化,可以测定出掺伪油脂的种类和数量。
第三步为甘油三酯的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
因为油脂98%为甘三酯,其甘三酯是混合物,测定油脂甘三酯组成中2-位脂肪酸分布或油脂的甘三酯组分,对油脂进行掺伪定性和定量分析是最完善、最准确和最可靠的方法。
第一步经典理化特性检验油脂的经典理化特性分析包括:①油脂的气味、滋味,②折光指数,③比重,④皂化值,⑤碘值以及个别油品定性分析。
特殊情况下还包括:⑥轻值,⑦熔点,⑧膨胀性等测定。
由于每种油的经典理化特性数值范围很宽,很难用一种方法确定掺伪油脂的种类和数量,往往需要用几种经典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举例●例如市售花生油中很多用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及其他油脂进行掺伪,为准确判断花生油是否掺伪及掺伪油脂所占比例,常利用油脂碘值、混浊度实验及冷冻试验等经典理化特性数值分析,通过几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掺伪油脂的测定,可初步判断出该油脂是否掺伪。
花生油中掺棕桐油、菜籽油的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第二步脂肪酸组成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成测定。
●将测得各常见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数据及部分常用掺伪油脂肪酸组成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再根据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掺兑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确定掺伪油脂的品种。
几种常见食用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掺伪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变化趋势如表3、表4所示。
●根据各油脂脂肪酸组成和主要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掺伪油脂的含量:第三步甘三酯结构分析●一般情况下,可由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变化情况来判断油脂的掺伪,但不能作为绝对的依据,因为有些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可以非常接近和相同,但决不是两种相同的油脂。
●例如羊脂和可可脂,两者的脂肪酸组成相同含量接近,但两者的甘三酯组分含量及用途却有很大的差异:二者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测定。
羊脂中由三饱和酸组成的甘三酯含量是可可脂的10倍,而由二饱和酸和一不饱和酸组成的甘只酯仅为可可脂的一半,羊脂只能作为工业用油,而可可脂是制作糖果的专用油脂。
采用胰脂酶水解技术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可对油脂中甘三酯组分及结构进行分析。
胰脂酶水解技术主要分析测定油脂甘三酯的Sn-2位脂肪酸组成。
第四步特殊成分分析个别油脂中含有很少量的特殊结构或特殊成分,常见的有叶绿素、角鳌烯、红二醇、谷街醇、豆菌醇,生育酚、生育三烯酚等,不同油脂的特殊成分或特殊结构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可利用这些差异性对油脂进行掺伪鉴别,此检验方法可认为是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一种分析技术。
这一特性分析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棉籽油中含0.5%-1.2%具环丙烯基结构的脂肪酸在Halphen实验中显红色,可由Halphen 实验显红色检测出花生油、棕榈油、芝麻油、大豆油及菜籽油或其他油中含有1%棉籽油的掺兑。
●动物油中含胆固醇,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通过测定植物油中胆固醇含量可判断植物油中是否掺入动物油。
如植物油中胆固醇含量高就可证明掺有动物油。
橄榄油中掺茶籽油的分析,橄榄油和茶籽油的脂肪酸组分均含70%油酸,甘三酯的结构与类型差别不大,理化特性更没有大的差异,因此采用四步法中的前3种方法测定橄榄油与茶籽油的掺兑是困难的,但利用特殊微量成分的差别进行分析就比较方便。
一般橄榄油含a, b一叶绿素和脱镁叶绿素、角鳖烯的含量较高,如两种特殊微量成分测定结果较低,说明橄榄油中掺有茶籽油。
●通过测定橄榄油中特殊微量成分红二醇含量变化检验头道橄榄油中是否含有饼渣浸出橄榄油,头道橄榄油中含有1.5一3.0 mg/100g微量的红二醇,饼渣浸出油含60一90 mg/100 g红二醇,远高于头道橄榄油中红二醇的含量,如测定头道橄榄油中红二醇的含量较高可判断头道橄榄油中掺有饼渣浸出油。
●精制米糠油是非常好的营养健康油,此油的掺伪分析也可通过角鳖烯、街醇、生育三烯酚及谷维素的含量等检验判断。
●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虽然亚油酸含量接近,但它们所含的特殊微量成分明显不同,玉米油含a-谷街醇,而葵花籽油主要含a一生育酚和含量为0.1%一1.5%的含氧酸,因此可通过此差异性进行掺伪分析。
●小磨香油与大槽芝麻油可通过磷脂含量不同进行检验。
●桐油的掺伪可通过桐油的热聚合实验(亦称华司托实验)检验桐油中有无其他油脂的掺伪,也可由亚硝酸钠法检验其他植物油中有无桐油的混合等。
(三)食用油掺入非食用油的检验1、掺入桐油的检验桐油是一种工业用油,因其含有的桐子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所以桐油绝对不准食用,否则就会引起严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