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管理流程图
辐射安全及固体废物管理流程图

总结
对 废 物填情 况 审 核和现场核查
提出处理意见 报省厅
领导审批
(2)危废转入
危险废物转入 单位提出申请
查看接收单位 相关手续
回复
对废物情况审 核和现场核查
提出处理意见 回复省厅
领导审批
回复
(四)、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
污染事故报告
启动应急预案
赶到现场核查协 作处置
协作解决事故 遗留问题
上报事故处置 情况
辐射安全及固体废物管理流程图
一、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图
管理中心
被检单位
工作现场检 查
反馈被检单
位
二、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图
企业申请
初审受理
现场核查
检查意见或 处理决定
提出核查意 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领导审批
市管项目批复完成及
相关证书发放
三、固体废物转移过程监督管理工作流程图: (1)危废转出
危险废物产生 单位提出申请
填写联单
放射源、放射装置管理制度

放射源、放射装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内放射源、放射装置的管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维护医院的良好声誉,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放射源、放射装置的科室和工作人员,涉及具体操作规范、责任分工、应急处理等内容。
第二章放射源管理第三条放射源的管理责任与要求1.医院管理部门负责订立放射源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2.科室负责人应明确科室内放射源的使用范围、用途和数量,并依照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3.科室应设立特地的放射源存放区域,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保管,并定期进行核查和清点。
4.科室应建立健全的放射源登记和使用备案管理制度,做好放射源的记录和备案工作。
5.科室应确保放射源使用人员经过放射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关合法证书。
放射源使用人员要熟识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做到安全操作。
6.科室应配备必需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确保放射源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第四条放射源的采购与使用1.放射源的采购应由医院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确保放射源的来源合法。
2.科室在使用放射源之前,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测,确保放射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科室在使用放射源时,应依照使用程序,确保操作规范,防止发生事故或泄漏。
第五条放射源的存放与保管1.科室应设立特地的放射源存放区域,确保放射源的密封、固定和防护措施完备。
2.放射源存放区域应符合放射安全要求,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报警装置。
3.科室应订立放射源的存放标准和管理流程,做好放射源的分类、标识和登记工作。
4.科室应定期对放射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放射源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5.科室应订立放射源的退役处理流程,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处理和环保要求。
第六条放射源的备案和报告1.科室应依照相关规定,对放射源进行备案,并定期向医院管理部门报告放射源的情况。
2.科室应建立健全的放射源使用记录和事故报告制度,及时记录放射源的使用情况和安全事件,并向医院管理部门报告。
放射源日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放射源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放射源的使用、存储、转移、运输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放射源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 设立放射源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放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放射源的安全管理要求1. 放射源存储(1)放射源存储室应设在安全、通风、干燥、防尘、防潮、防腐蚀、防震、防辐射泄漏的专用房间内。
(2)放射源存储室应配备温度、湿度自动控制装置,确保存储环境符合要求。
(3)放射源存储室应设置双人双锁,由专人负责管理。
(4)放射源存储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2. 放射源使用(1)使用放射源前,操作人员应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使用放射源时,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放射源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3)使用放射源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辐射水平,确保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
(4)使用后的放射源应立即放回存储室,不得随意丢弃。
3. 放射源转移、运输(1)放射源转移、运输前,应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符合国家规定。
(2)放射源转移、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辐射泄漏。
(3)放射源转移、运输人员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并熟悉放射源安全操作规程。
4. 放射源废弃(1)废弃放射源应交由专业机构处理,不得擅自处理。
(2)废弃放射源在处理前,应进行放射性监测,确保符合国家规定。
五、监督检查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放射源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放射源系统操作手册簿

放射源在线监管系统操作手册北京电通纬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2月目录一、放射源在线监管系统概述 (4)1. 背景资料 (4)2. 系统简述 (4)二、系统功能概述 (4)1. 系统架构 (4)2. 功能概述 (7)3. 工业现场固定源在线监控 (7)三、系统优点 (7)1.一体化集成技术 (7)2.全方位的安全监管设计 (8)3.灵活的终端设备配置 (8)4.多信道通信方式 (8)5.建设成本低 (8)6.运行费用少 (9)四、产品硬件操作说明 (9)1. 多功能监管电子标签 (9)(1)标签示意图及说明 (9)(2)功能操作 (10)(3)使用注意事项 (12)2. 中心监管智能终端(中心机) (12)(1)中心机外观及配件说明 (12)(2)、按钮操作及其液晶显示说明 (12)(3)、相关灯指示 (26)(4)、其他注意事项 (27)五、软件平台功能简介 (27)六、软件平台操作说明(以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放射源在线监管系统为例) (28)1、系统登录 (28)2、系统首页 (28)3、放射源监控 (29)4、轨迹监控 (30)5、剂量监控 (30)6、放射源信息管理 (31)7、报警监控 (31)8、设备管理 (33)9、用户管理 (34)10、统计管理 (34)七、网络部署 (35)1、WEB服务器 (35)2、中间件服务器 (35)3、GIS服务器 (36)一、放射源在线监管系统概述1. 背景资料当前,放射源监管是环保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考虑放射源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重点关切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安全生产的同时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看管放射源是否泄漏及丢失,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管理负担。
电通放射源在线监管系统是在结合了国内、国外放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环保部核安全局已经实行的“一源一卡”放射源统一身份管理为依托,在全国联网的“放射源动态跟踪管理信息平台”基础上扩展的用于放射源的在线实时监控的方案。
放射源管理流程

放射源管理流程一、《辐射安全许可证》取证:用源单位首先需要取得当地省级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之后才能进行放射源的购买、使用等活动。
《辐射安全许可证》按照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办理。
二、准购批件:1、购买单位需向转出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准购批件。
2、获得批准后,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同位素转让协议”(双方盖章)、“废旧放射源回收协议”(双方盖章)、“放射源转让审批表”(需要转入、转出单位盖章,转入单位所在省级环保部门批准盖章。
此表一式4份,转入单位、转出单位及各自所在的省级环保部门各1份,有效期为6个月)。
3、所有的准购批件按要求签字盖章后可以进行下一步购买活动。
三、放射源的购买:用源单位可以持经过批准盖章且在有效期内的准购批件进行购买,并填写“运源委托书”委托转出单位运输放射源。
四、放射源进场:购买单位与转出单位沟通跟踪放射源运输,提前与工程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办理“放射源进场许可证”以及“放射源存放许可证”(见附件1)手续办好后方能进行放射源进场活动,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相关资料。
五、放射源管理、使用:1、购买单位须将放射源的相关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当地的环保部门以及工程公司备案。
2、放射源存入工程公司源库,采用双方双锁的管理模式,使用时需要到工程公司办理《射线探伤许可证》、《放射源领用申请表》。
(见附件2)3、使用单位与工程公司都必须具有放射源管理、使用相关程序,以及各类预防、处理事故方案(见附件3)。
并严格按照放射源相关的法规、程序、方案执行,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只有经过辐射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证,而且经过使用单位质保经理批准授权后,相应的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放射源的领用。
领用时需要填写《领用放射源申请表》和《放射源领、入库登记表》,按要求签字,经源库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才能领出。
放射源必须在当天《射线探伤许可证》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出、入库,放射源出、入库时,双方登记,确认放射源在机体内。
9放射源操作规程

第九章放射源使用操作规程1、目的为认真落实国家放射防护法规,放射源所在岗位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编制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2.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修订);2.3《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2012年3月1日起施行);2.4《山东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2003年4月1日起施行)等。
3、实施范围3.1适用于本公司的放射源使用岗位。
3.2文件的传达和掌握4、工作程序4.1放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严格执行本公司《放射装置安全管理制度》,使放射防护工作正规化、法律化、制度化。
4.2各厂安全环保科的主管负责人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安全环保部汇报放射装置状况及防护情况。
4.3接近放射装置工作或维修、送贮放射核素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操作,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放射源。
4.4进行放射源操作时,应充分考虑放射源活度、操作距离、操作时间和防护屏蔽等,采取最优化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操作人员所照射剂量达到与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4.5不能用手接触放射源,无机械化操作时,根据放射源的活度,使用符合要求的长柄工具。
4.6装有放射源的仪器,应用长柄工具擦洗,工具长度不短50厘米,由生产厂家操作。
4.7进行更换放射源的外壳、弹簧、密封等特殊操作的,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操作。
4.8放射源装置周围应规划隔离区,并悬挂明显的警告标志,说明区域范围及防护屏蔽等设备。
4.9严禁非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或未经许可进入放射区域。
4.10本设备或附近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时,由分厂电仪车间上报公司机械动力部,机械动力部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操作,各分厂做好详细记录。
4.11如发生违反安全防护规定的情况,工作人员应及时向主管负责人与安全环保部汇报,以便于问题的及时解决。
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2023-10-30contents •引言•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规定•放射源安全管理规定•放射源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监督和检查•附则和解释权目录01引言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和管理,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依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目的和背景•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使用放射源的部门、场所及活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贮存和运输等。
适用范围定义和术语指携带放射性物质,能够产生辐射的装置或物品。
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登记簿指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一种核素。
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射线发生器发出辐射能的装置。
指记录放射源使用情况的簿册,包括使用放射源的部门、场所、时间、目的、剂量等。
02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登记程序和要求明确登记范围对所有使用放射源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登记,包括医用、工业用、科研用等。
提交登记材料使用单位需提交放射源使用登记表,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放射源种类、数量、用途等详细信息。
审核与批准管理部门对登记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批准,并发放放射源使用登记证。
单位名称数量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名称。
每种放射源的数量。
地址用途使用放射源的地址,包括单位地址和放射源所在地址。
放射源的使用用途,如诊断、治疗、科研等。
放射源种类操作人员资质所使用的放射源种类,如X射线机、CT等。
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操作人员姓名和资格证书编号。
放射源使用登记表定期检查与更新年度检查每年对使用放射源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登记表信息的核实、放射源安全状况等。
更新登记如登记信息发生变化,使用单位需及时向管理部门更新登记信息。
监督与抽查管理部门对使用放射源的单位进行不定期监督和抽查,确保登记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01030203放射源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标准与规范放射源的制造、销售、使用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放射性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保障职工健康,特制定本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放射性设备的部门及个人。
三、职责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发布、监督实施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放射安全教育培训,监督检查放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 使用部门:负责放射性设备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放射安全。
3. 使用人员:遵守放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放射性设备,接受放射安全教育培训。
四、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流程1. 设备购置与验收(1)使用部门提出设备购置申请,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2)设备到货后,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
2. 设备登记与审批(1)使用部门将设备信息登记在放射源登记册上。
(2)安全管理部门对设备进行审批,确认设备使用条件。
3. 放射源安全防护(1)设置安全区,在安全区边界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牌。
(2)定期对放射源进行监测,检查是否泄漏。
(3)对放射源照射的楼板上加设防护铅板,避免对其他人员不必要的照射。
4.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1)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接受个人计量检测。
(2)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受到的射线照射,应低于国家《放射保护规定》中非放射性工作人员的限制标准。
(3)经国家主管部门检测超标时,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应享受必要的保健。
5. 废放射源处理(1)废放射源必须请专业部门进行处理,不得擅自处理。
(2)将废放射源交给专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6. 放射安全教育与培训(1)对新进人员进行放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放射安全知识。
(2)定期组织放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7. 放射事故处理(1)发生放射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2)安全管理部门组织调查,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院核医学放射源及物品管理制度

医院核医学放射源及物品管理制度
医院核医学放射源及物品管理制度
(1)放射源库房或储存柜必须由专职保管员负责,并全部上锁,科主任和保管员配有库房钥匙。
(2)使用放射性物品,操作者应有操作记录、登记,以证明放射源使用情况。
(3)科主任和保管员有权存取放射性物品,并及时做好出入库登记。
(4)凡需要使用放射性物品时,必须向保管员有计划地提出申请,并进行品种、用量、时间等记录,否则不准使用。
(5)操作者在使用放射性物品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科主任,有重大丢失或严重污染事故时迅速.上报院长及保卫科。
(6)非实验室内不准使用放射源。
在实验室内分装、使用放射源必须按活度水平分区使用,并定期将使用情况进行书面汇报。
10放射源报废管理规程

技工深圳市太科检测有限公司 TK-3-WST通用规程 10 放射源报废管理规程10放射源报废管理规程1 目的为确保废旧源退役后的安全回收, 特定以下管理规程。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放射性物质报废后回收处理。
3 职责3.1 使用放射源部门负责放射源回收退役配合工作。
3.2 技术管理部负责放射源报废回收退役验收工作。
3.3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放射源安全放射源报废回收退役监督管理。
4 管理程序4.1 退役原则当放射源衰减到一定程度时(5居里以内),可作报废处理。
密封源使用期(铱192为3年, 硒75为5年)。
4.2 退役申报放射源达到回收标准后,由使用部门直接向技术管理部申报,由技术管理部直接负责回收验收工作。
若部门还需继续使用,则需向技术管理部申报继续使用。
技术管理部收到退役申报后即可按相关规定进行退役流程。
4.3 退役流程4.3.1 本地注销退役4.3.1.1 使用放射源部门将放射源退库,技术管理部负责与回收单位联系协商回收工作,并委托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运至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或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4.3.1.2 运输单位来公司运输退役放射源,交与运输单位时,双方在“废旧放射源签收单”签字确认。
4.3.1.3 回收退役放射源到收贮单位后,将退役源在“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申报,填写“废旧源回收(收贮)备案表”,将“废旧源回收(收贮)备案表”与“废旧源回收证明”寄回公司。
4.3.1.4公司收到“废旧源回收(收贮)备案表”与“废旧源回收证明”后,到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进行备案(注销)。
4.3.1.5公司在将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盖章的“废旧源回收(收贮)备案表”寄回收贮单位,由贮单位送到当地省级环保部门盖章注销,由贮单位再将“废旧源回收(收贮)备案表”寄回公司存档,完成废旧源的回收退役工作。
4.3.2异地注销退役4.3.2.1 使用放射源部门将放射源退库,技术管理部负责与回收单位联系协商回收工作,并委托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运至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或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源应急预案流程图

演练实施与评估
按照演练计划和组织安排 ,相关人员实施演练,并 模拟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 置和救援工作。
演练实施
演练评估
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演 练过程,对演练的效果进 行全面评估,包括应急预 案的有效性、应急处置的 及时性和救援措施的合理 性等。
问题反馈与改进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及时 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馈演 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 足之处。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的应急处置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我 国放射源应急处置水平。
THANKS
对环境的影 响
放射性物质会污染空气、 水和土壤等环境,对生态 环境造成危害。
02
放射源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放射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核电站放射源分布广泛
核电站存在大量放射源,包括燃料棒、核废料、放射性水等,这些放射源在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存在泄漏和污染的风险。
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
核电站设备可能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可能因失误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
01
02
03
保障公众安全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采取 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小事故 的影响,保障公众的生命 安全和健康。
保护环境
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施,减 小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 染,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社会稳定
制定应急预案可以安抚公 众情绪,降低社会恐慌, 维护社会稳定。
03
放射源应急预案流程
事故发现与报告
工作人员、周边居民或巡 检人员在操作、巡检、监 测中发现放射源丢失、泄 漏、异常等。
05
放射源应急预案的演练与改进
演练计划与组织
01
确定演练目标和范围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演练的目标和范 围,包括演练的场景、参与人员和物 资等。
最新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控制程序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控制程序文件编号:H/ACXⅡ6号第2.0版批准人:牟文恒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控制程序1 目的为加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管理,有效监控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安全使用,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放射源、射线装置管理。
3 相关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3.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3.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3.4《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4 术语和定义4.1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某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
4.2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 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
5 职责5.1 环保部负责放射源、射线装置的综合管理;5.2 武装保卫部负责放射源、射线装置保卫工作;5.3 物流管控中心负责放射源、射线装置的暂时储存;5.4 物资部负责放射源、射线装置的采购;5.5 自动化管控中心5.5.1 负责厂际间计量、检测的放射源的日常管理;5.5.2 负责除提钒炼钢一厂之外的放射源、射线装置及其配套仪表的安装、维护、拆除、拆迁等工作;5.5.3 负责建立辐射专业应急队伍,配备必要应急防护用品,执行应急任务。
5.6 规划发展部、项目指挥部负责建设项目中放射源、射线装置管理。
5.7 提钒炼钢一厂负责本单位放射源安装、拆卸、贮存及其配套仪表的维护等工作。
5.8 放射源或射线装置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厂内用于计量、检测、分析等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日常管理及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确保本单位放射源、射线装置安全受控。
6 管理要点6.1 机构、人员配备及责任6.1.1 放射源、射线装置使用单位/部门要明确放射源、射线装置的综合管理部门,明确其它相关部门、工段、班组的放射源、射线装置管理职责;配置至少一名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放射源管理流程图

放射源管理流程一、《辐射安全许可证》取证:用源单位首先需要取得当地省级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之后才能进行放射源的购买、使用等活动。
《辐射安全许可证》按照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办理。
二、准购批件:1、购买单位需向转出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准购批件。
2、获得批准后,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同位素转让协议”(双方盖章)、“废旧放射源回收协议”(双方盖章)、“放射源转让审批表”(需要转入、转出单位盖章,转入单位所在省级环保部门批准盖章。
此表一式4份,转入单位、转出单位及各自所在的省级环保部门各1份,有效期为6个月)。
3、所有的准购批件按要求签字盖章后可以进行下一步购买活动。
三、放射源的购买:用源单位可以持经过批准盖章且在有效期内的准购批件进行购买,并填写“运源委托书”委托转出单位运输放射源。
四、放射源进场:购买单位与转出单位沟通跟踪放射源运输,提前与工程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办理“放射源进场许可证”以及“放射源存放许可证”(见附件1)手续办好后方能进行放射源进场活动,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相关资料。
五、放射源管理、使用:1、购买单位须将放射源的相关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当地的环保部门以及工程公司备案。
2、放射源存入工程公司源库,采用双方双锁的管理模式,使用时需要到工程公司办理《射线探伤许可证》、《放射源领用申请表》。
(见附件2)3、使用单位与工程公司都必须具有放射源管理、使用相关程序,以及各类预防、处理事故方案(见附件3)。
并严格按照放射源相关的法规、程序、方案执行,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只有经过辐射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证,而且经过使用单位质保经理批准授权后,相应的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放射源的领用。
领用时需要填写《领用放射源申请表》和《放射源领、入库登记表》,按要求签字,经源库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才能领出。
放射源必须在当天《射线探伤许可证》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出、入库,放射源出、入库时,双方登记,确认放射源在机体内。
γ放射线放射源保管、贮存、领取、使用归还登记、检查管理制度.doc

γ放射线放射源保管、贮存、领取、使用归还登记、检查管理制度为加强我矿放射源的保管、贮存、领取、使用、归还登记、检查等工作,特制订本管理制度,望严格执行。
一、放射源现状我矿现有放射源11个,其中6个137Cs放射源已报废,5台HHCⅡ型核子秤放射源用于井下各采煤工作面。
报废的6个137Cs放射源以前用于立井提升系统,现在已被密封库存,不再使用,由物资供应部负责保管。
5台用于微机核子秤的HHCⅡ型放射源,由生产技术部派专人负责监管,如需使用,由生产技术部在物资供应部登记、领取,并到现场安装调试,安装完毕后,以书面形式移交使用单位。
在用放射源的日常看护管理由使用单位负责,并认真做好日常使用记录,做到班班交清,责任到人。
放射仪器使用完毕后,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人员进行拆除、回收及入库,放射源的维修由生产技术部负责。
二.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保护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2.物资供应部负责报废放射源和使用放射源的密封及库存管理工作,要采取安全可靠的保管措施,制定严密细致的登记制度,由部长负总责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严防放射源的失窃。
3.由党工部主管保卫的部长负责微机核子秤放射源的日常使用监管工作,党工部保卫部门负责放射源的防盗、防丢失工作。
4. 由党工部主管保卫的部长牵头、机运部、生产技术部、物资供应部派人参加,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放射源保管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放射源防盗措施是否完善和落实,各放射源存放、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
检查情况必须在保卫部门进行登记、备案。
5.放射源罐应由专人管理严防被盗和丢失。
铅罐锁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随意移动和打开,维修人员因工作需要,打开放射源时,必须经主管人员批准。
6放置放射源的专用箱子必须有明显的危险标志和警示语。
7.放射源罐在准直孔打开(即工作条件)时的立体角左右为16度,上下为5.4度,在此范围内应设置危险标志,严禁人员进入。
8.放射源罐及其附近不得有淋水、煤尘堆积。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放射源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放射源安全使用
操作规程
实验室放射源使用应务必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申请、审批与登记备案,且只用于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使用前须经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签字同意。
实验室放射源存放在内室保险柜里的铅室中,只有实验中用到时方可自铅室中取出,切忌擅自带离实验室。
实验室放射源实行两人分锁管理制。
实验时要选取适合实验所用的源,并在同一种源中选用即能满足实验要求,而强度又比较小的源来使用,以减少对人员的照射量。
用毕后应立即由实验管理员和实验教师验收后放回到铅室锁好保险柜,尽可能地减少放射源在铅室外停留的时间。
要使放射源尽量远离人体的头部和脏器等主要部位,取
放放射源时,人员是直接暴露在放射性物质的照射下的,因此动作要快、准确、无误。
应尽量减少辐射照射的时间。
在实验中用到放射源的地方,都有适当的铅屏蔽,用以保护实验人员。
但为了实验操作等原因,这样的防护只能是局部的,要注意它的主要防护方向,不要把自己或他人暴露在放射性物质的照射之下。
为避免放射性我物质的散落和丢失,注意只有两个地方可以放置放射源,即存放放射源的铅室和探测器下面的托盘上等实验中规定放置放射源的位置。
其余地方不准放置放射源,更不准将放射源携出室外。
用过放射源后要洗手,特别要注意,在洗手之前不可进食,以免因不小心而将散落的放射性物质吞入体内,造成长期内部照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源管理流程一、《辐射安全许可证》取证:用源单位首先需要取得当地省级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之后才能进行放射源的购买、使用等活动。
《辐射安全许可证》按照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办理。
二、准购批件:1、购买单位需向转出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准购批件。
2、获得批准后,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同位素转让协议”(双方盖章)、“废旧放射源回收协议”(双方盖章)、“放射源转让审批表”(需要转入、转出单位盖章,转入单位所在省级环保部门批准盖章。
此表一式4份,转入单位、转出单位及各自所在的省级环保部门各1份,有效期为6个月)。
3、所有的准购批件按要求签字盖章后可以进行下一步购买活动。
三、放射源的购买:用源单位可以持经过批准盖章且在有效期的准购批件进行购买,并填写“运源委托书”委托转出单位运输放射源。
四、放射源进场:购买单位与转出单位沟通跟踪放射源运输,提前与工程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办理“放射源进场许可证”以及“放射源存放许可证”(见附件1)手续办好后方能进行放射源进场活动,转出单位向购买单位提供放射源相关资料。
五、放射源管理、使用:1、购买单位须将放射源的相关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当地的环保部门以及工程公司备案。
2、放射源存入工程公司源库,采用双方双锁的管理模式,使用时需要到工程公司办理《射线探伤许可证》、《放射源领用申请表》。
(见附件2)3、使用单位与工程公司都必须具有放射源管理、使用相关程序,以及各类预防、处理事故方案(见附件3)。
并严格按照放射源相关的法规、程序、方案执行,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只有经过辐射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证,而且经过使用单位质保经理批准授权后,相应的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放射源的领用。
领用时需要填写《领用放射源申请表》和《放射源领、入库登记表》,按要求签字,经源库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才能领出。
放射源必须在当天《射线探伤许可证》所允许的时间围出、入库,放射源出、入库时,双方登记,确认放射源在机体。
5、放射源使用单位必须承担放射源设备维护保养,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见附件4)。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熟悉放射源作业的操作规程;必须在装、卸放射源前检查贮源罐是否正常;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制度和规程,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敲、砸输源管和源罐,严防非正常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留下事故隐患。
6、放射源使用单位对整个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操作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放射防护劳保用品,配戴区域剂量仪、个人辐射剂量计。
放射作业现场必须有明显的隔离、警示措施。
7、放射源衰减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使用单位根据“废旧放射源回收协议”,通知转出单位回收。
8、在填写新源“运输委托书”时注明委托回收处理的就源的信息,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出具回收证明后,将“收回收备案表”提交省级环保部门备案。
注意事项:购源审批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盖章后邮寄至试验室,放射源相关事宜联系项目办禇瑞集中办理。
放射源采购提前2月进行计划,当月计划的放射源正常情况下月到,放射源运出前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办理进出场手续。
放射源审批表的办理,联系省环保厅辐射处小强、唐胜炜,正常审批时间15个工作日,登陆省环保厅可查询审批状态。
附件1:XX工地放射源进(出)场许可证放射源存放许可证施工单位负责人员签字:安全监督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放射源领用申请表附件3版本:XXX公司XX项目放射源管理规定目录1.目的和围 (2)2.参考文件和责任 (2)3.一般要求 (2)4.工作前的准备 (3)5.射线探伤的安全措施 (3)6.探伤工作过程 (4)7. 对放射源的相关要求 (4)7.1放射源的存放 (4)7.2放射源出源库 (4)7.3放射源的使用运输跟踪 (4)8.辐射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5)9.附录清单 (5)附录A: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 (6)附录B: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 (7)(10)目的和围本规定描述了在XX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使用放射源进行检验时的安全管理规定,并规定了射线探伤人员的职责以及在正常情况和突发情况下将辐照程度减少至最低限度。
本规定适用于XX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中所有射线探伤工作。
2.参考文件和责任--- 参考文件:《放射卫生防护和辐射源安全标准汇编》2003年7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第449号令);《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核电建设工程安全管理》(PC-SQC-101);X射线机和 源探伤机安全操作手册;《试验室组织机构及工作描述》--- 责任HSE管理室负责对射线探伤人员在辐射安全工作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试验室主任负责无损检测工作的安全防护,按要求完成辐射事故应急报告并跟踪;NDE组组长对其探伤班成员的辐射安全及探伤现场的安全措施负责,并负责放射源的领取、使用与退库过程中的安全;NDE协调确保NDE组具有适用的辐射防护管理规定和辐射防护所必须的设备和仪器,并监督NDE人员按辐射防护管理规定的要求安全进行检验工作;射线探伤人员负责按照管理规定要求安全使用放射源实施检验工作;3.一般要求--- 从事射线探伤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辐射防护专项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进入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入场培训并办理进场出入证,RT 人员也必需持有效的RT资质;--- 射线探伤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管理,必须按照GB18871-2002标准进行:a) 射线检验人员应配有个人剂量胶片胸章和报警器;b) 个人剂量胶片胸章由NDE工程师定期收集送交地方政府卫生防疫站检测,并保存剂量数字记录。
经检测如发现超剂量现象,该RT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且查明原因;c) 探伤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及个人剂量档案。
4.工作前的准备--- 探伤组应具备以下的防护仪器及装备:·场所监测剂量率仪·胶片胸章·辐射警告标志·警示灯、警示旗、警示带等--- 按国家规定要求,办理射线探伤许可证;--- 放射源一旦出库进入现场或在作业现场未退库之前,使用人和持有人对放射源的安全使用、运输和临时监管负全部责任;--- 与γ源工作有关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
5.射线探伤的安全措施--- 探伤前,应由NDE组组长负责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确定辐射控制区边界,辐射控制区边界的剂量率应不大于2.5uSv/h;--- 在现场进行射线探伤工作前,应申请射线探伤工作卡,通报施工单位以避免与射线探伤发生交叉作业,并利用辐射警告标志、警示带或警示灯将辐射区封闭。
通往辐射区所有入口均应隔离;--- 在有防护层的RT探伤间,应开启警示灯,告诫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隔离线的通行区,同时清查作业区域非探伤工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 在发布射线探伤通知中,要说明射线探伤工作时间、结束时间、工作地点、隔离区域围;--- 在推出放射源之前,检查所有探伤人员是否到齐,以免发生意外照射。
6.探伤工作过程--- 在放射源出库时,射线探伤人员一定要检查并证实放射源在机体;--- 放射源运输到现场后,在使用前射线探伤人员还要检查一次,放射源是否在机体;--- 探伤过程中,射线探伤人员随时观察剂量仪器,充分利用时间、距离、屏蔽进行防护,将辐照剂量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 夜班负责人负责对辐射区域边界进行监测,边界处的剂量率必须低于7.5uSv/h.--- 工作结束收回放射源后,射线探伤人员也要检查一次,确保放射源收回机体;--- 探伤结束后,拆除警示器材;--- 在运输放射源返回源库时,探伤工作负责人应保证运输放射源过程中的安全。
7.对放射源的相关要求7.1放射源的存放工程放射源储存仓库由业主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及管理。
试验室按业主要求提供放射源的相关文件,经审查批准合格后,将放射源储存在业主的源库。
7.2放射源出源库a) 只有NDE组的射线探伤人员才能从源库中提出放射源;b) 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应验证NDE人员身份;c) 放射源出入库时,负责填写《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附录A),并检查放射源是否在机体;d) 从源库领取放射源的NDE人员应在《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上签字;e)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或经过按要求采取措施的车辆运输放射源,运输车应挂辐射标牌。
7.3放射源的使用运输跟踪a) 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应准备《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对所有NDE人员使用放射源进行跟踪;b) 放射源使用时间:只允许在晚上10:00~次日早上6:00;c) 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其它时间提出使用,但应有批准的文件及适当的防护;d) 放射源使用完后,探伤人员应立即将放射源送回源库(不能迟于早上6:00),并填写《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e) 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负责检查核对放射源,确保放射源仍在机体。
8.辐射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如果在工作中放射源卡住不能复位,在这种情况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a) 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使放射源复位;b) 采取措施后,如果还不能收回放射源,快速通知NDE负责人及公司HSE管理室,共同研究解决处理方案。
--- 在探伤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照射,应采取如下措施:a) 受到意外照射的人员立即停止工作,撤离工作现场,收回受害者的个人剂量计和胶片胸章,送交卫生防疫部门,测试所接收的剂量,进行个人剂量评价;b) 进行模拟试验,估算其受照剂量,对一次受照射有效剂量当量≥0.05SV即时到指定的医院进行身体检查、鉴定;c) NDE组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d) 对事故的处理和报告,严格按《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办理;e) 分析事故责任,提出预防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 若发生放射源丢失或被盗事故时,应保护现场,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备好必用器材尽快寻找,还要按国务院令第449号文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
9.附录清单附录A:γ射线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附录B: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附录A:γ射线(源)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γ射线(源)设备运输及使用记录附录B: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γ源探伤机安全操作规则(10)总则为了确保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程,以正确指导γ源探伤机的正确操作。
本规程仅提出γ源探伤机的通用安全操作方法.操作者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根据具体机器型号参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详细说明(1)在输源管、控制部件与探伤机体连接之前,用剂量仪检查γ源是否在机体之,确认之后,方可进行工作。
(2)根据曝光焦点与机体的距离确定使用输源管的根数.将输源管与管之间的接头连接牢固。
铺设输源管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300mm,输源管不得有明显的压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