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
新版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与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222a b 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222+=,那么这个三角a b c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数:满意22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a b c第二章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π+8(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等;(3)有特定构造的数,如0.1010010001…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与肯定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假如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肯定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间隔,叫做该数的肯定值。
(|a|≥0)。
零的肯定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3、倒数假如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与-1。
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与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留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行)。
5、估算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与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假如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特殊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读作根号a。
性质:正数与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假如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a”,读作“正、负根号a”。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三角形初步[定义与命题]定义: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
命题: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组成,可以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假命题。
基本事实:人们在长期反复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命题。
定理: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并作为推理的根据的真命题。
注意:基本事实和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证明]在一个特定的公理系统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由公理和定理推导出某些命题的过程。
[三角形]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三角形按内角分类]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三种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三条,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高线:三条,交于一点。
思考: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高线的交点分别在什么位置[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还有其它推出来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 + b^2 = c^2\)。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 + b^2 = 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二章实数1.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 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 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sqrt{a}\)。
4. 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 点的坐标: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4.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第一章 勾股定理1、(4页)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 ;b 和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222a b c +=.2、(18页)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18页)满足222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第二章 实数4、(35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5、(38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x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读作“根号a ”.6、(40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的平方等于a ;即2x 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7、(41页)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8、(41页)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9、(44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3x a =;那么这书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记为;读作“三次根号a ”.如2是8的立方根;23-是827-的立方根;0是0的立方根.10、(45页)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11、(45页)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12、(54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13、(55页)a 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a -;绝对值为a ;如果0a ≠;那么它的倒数为1a. 14、(55页)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电视一一对应的.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第二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5、(69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16、(69页)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7、(78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18、(79页)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角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19、(98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如右图平行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线段BD就是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20、(99、100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红色字为自己补充的)21、(101页)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成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2、(106页)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3、(108页)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4、(108页)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对角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5、(109页)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6、(112页)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7、(112页)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28、(113页)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9、(114页)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30、(114页)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1、(115页)正方形、矩形、菱形以及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32、(119页)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如右图所示;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如下图;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33、(120页)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34、(123页)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5、(125页)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内角和的含义与三角形相同.n-⋅o.36、(126页)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18037、(126页)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38、(129页)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做这个多变性的外交和.多边形的外交和都等于360o.第五章位置的确定39、(152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40、(153页)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a b叫做点P的坐标.41、平移:(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减少)a个单位时;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增加(减少)a个单位时;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伸缩:(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a>0)倍;图形被横向拉长(a>1)或横向压缩(a<1)为原来的a倍.(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a>0)倍;图形被纵向拉长(a>1)或纵向压缩(a<1)为原来的a倍.对称:(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3)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第六章一次函数42、(179页)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给定一个x 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 值;那么我们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43、(182页)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0)y kx b k b k =+≠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特别地;当0b =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44、(190页)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45、(190页)在一次函数y kx b =+中;当0k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0k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46、(216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47、(217页)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48、(218页)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9、(223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主要步骤是: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50、(226页)通过两式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51、(251页)一般地;对于n 个数1x ;2x ;…;n x ;我们把()n x x x n +++Λ211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52、(253页)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134188350472++⨯+⨯+⨯为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53、(259页)一般地;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各章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222c b a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
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 2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n,n 2-1,n 2+1如:(6,8,10)(8,15,17)(10,24,26)……4、常见题型应用:(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3)判定三角形形状: a 2 +b 2>c 2锐角~,a 2 +b 2=c 2直角~,a 2 +b 2<c 2钝角~判定直角三角形a..找最长边;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c.确定形状(4)构建直角三角形解题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为10。
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解:设两直角边为3x ,4x ,由题意知:()()34100916100251004222222x x x x x x +=+===,,,∴x=2,则3x=6,4x=8,故两直角边为6,8。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文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 (1)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a2b2c2(2〕勾股定理的考据: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图、总统证法 ,, 〔经过面积的不相同表示方法获取考据,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若是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相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 a 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有的勾股数有:〔 6,8,10 〕〔3,4,5 〕〔5,12 ,,13 〕〔 9,12,15 〕〔 7,24,25 〕〔 9,40,41 〕4、勾股数的规律:〔 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
即当 a 为奇数且a<b 时,若是b+c=a2,那么 a,b,c就是一组勾股数. 如〔 3,4,5 〕〔5,12 , ,13 〕〔 7,24,25 〕〔 9,40,41 〕,,〔 2〕大于 2 的任意偶数, 2n(n > 1) 都可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如:〔 6,8,10 〕〔 8,15,17 〕〔 10,24,26 〕实数一、实数的看法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实数有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量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量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无量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量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 2 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等;+83(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 0.1010010001 等;(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 sin60 o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 :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若是 a 与零的b 互为相反数,那么有a+b=0, a=—b,反之亦建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 整数与有理数-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正数、零和负数-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绝对值和相反数- 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2. 代数式和算式-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算式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代数式的运算法则: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化简代数式的方法3. 线段和角- 线段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线段的比较和运算- 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角的比较和运算- 垂直角、相邻角和对顶角4. 图形的相似- 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两个图形是否相似的判断方法- 相似图形的比例关系-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5.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计算-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6. 几何的变换- 平移、旋转、翻转和镜像的概念- 几何变换的性质和判断方法- 图形的恒等变换和相似变换- 几何变换在图形位置和形状中的应用7. 方程与方程组- 方程和方程组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性质- 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方程组的解和性质8. 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边长和角度的关系- 三角形中的相似关系9. 比例与等比数列-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比例的计算和应用- 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等比数列的计算和应用10. 数据的图象与函数- 数据的统计图和数据图象-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函数的四种基本关系- 函数的图象和函数的性质11. 一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方程- 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次函数方程的解和性质- 一次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方程的关系-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条件- 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梯形判定的条件13. 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圆的定义和要素-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弦、弧和扇形的概念和计算- 切线和切点的性质14. 琴弦定理和割剧定理- 琴弦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琴弦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割剧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割剧定理的证明和应用15. 测量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测量单位- 测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时、速和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测量单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知识点(精品4篇)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知识点(精品4篇)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知识点(1)轴对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基本概念: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基本性质:⑴对称的性质: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基本判定: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基本方法: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知识点(2)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知识点(3)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知识点(4)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一、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内容。
-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为c,那么a^2+b^2=c^2。
例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c=√(3^2) + 4^{2}=√(9 + 16)=√(25) = 5。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例如,三角形三边为5、12、13,因为5^2+12^2=25 + 144=169 = 13^2,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勾股数。
-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3,4,5)、(5,12,13)、(8,15,17)等。
二、实数。
1. 无理数的概念。
-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例如√(2),π等。
2. 实数的分类。
-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又分为整数和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π等。
3. 实数的运算。
- 实数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如计算√(4)+2×3 - 5,先算√(4)=2,然后按照顺序计算2 + 2×3-5=2 + 6 - 5=3。
4. 平方根和立方根。
- 平方根:如果x^2=a(a≥slant0),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x=±√(a)。
例如,9的平方根是±3,因为(±3)^2=9。
- 立方根: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x=sqrt[3]{a}。
例如,8的立方根是2,因为2^3=8。
三、位置与坐标。
1. 确定位置。
-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例如在电影院中确定座位的位置,需要知道排数和列数这两个数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的三222c b a =+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一是分类是:正数、负数、0; 另一种分类是:有理数、无理数将两种分类进行组合:负有理数,负无理数,0,正有理数,正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全面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 b2 c2。
2 •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证明(两种方法) 。
3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 b , c满足a2 b2 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 b2 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3、4、5) (6、8、10) (5、12、13) (& 15、17)第二章实数1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1)概念:如果x2 a,那么x是a的平方根,记作:.a ;其中,a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2)性质:①当a > 0时, > 0;当a vo时,a .a2a。
2 .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1 )概念:若x3 a,那么x是a的立方根,记作:3 a ;(2 )性质:①需3a :②Va a :③旷=需3 .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
4 .与实数有关的概念: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 对应的。
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数填满。
5•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律:f ag. b , ag) ( a》0, b》0);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 勾股定理的应用※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222c b a =+。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条件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681(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第二章 实数1. 认识无理数2. 平方根3. 立方根4. 估算5. 用计算器开方6. 实数7.二次根式222c b a =+222c b a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 ≥0时,a 才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根等于a ,即x 2=a ,那么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0(0,0>≥=≥≥=⨯b a b a ba b a ab b a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2. 平面直角坐标系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x 轴或横轴;铅垂的数轴叫y 轴或纵轴,两数轴的交点O 称为原点。
※点的坐标:在平面内一点P ,过P 向x 轴、y 轴分别作垂线,垂足在x 轴、y 轴上对应的数a 、b分别叫P 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有序实数对(a 、b )叫做P 点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根据点的坐标,找出这个点(如图4所示),方法是由P (a 、b ),在x 轴上找到坐标为a 的点A ,过A 作x 轴的垂线,再在y 轴上找到坐标为b 的点B ,过B 作y 轴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即为所找的P 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实数1.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2. 实数的四则运算3. 绝对值与相反数4. 实数的大小比较5. 根号的运算性质6.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7. 二次根式的化简8. 无理数的估算二、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2. 单项式与多项式3.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4.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5. 代数式的乘法运算6. 代数式的除法运算7. 因式分解8. 公因式与公倍数三、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5.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6. 绝对值方程与不等式四、函数1. 函数的概念2. 函数的表示方法3. 线性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函数的简单运算5. 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五、几何1. 平行线的性质2. 平行线的判定3.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4.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5.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6.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7.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9.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10. 多边形的基本概念11. 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12. 圆的基本性质13. 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14. 扇形与弧长15. 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公式六、统计与概率1. 统计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 数据的图表表示4. 概率的基本概念5.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常见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概述,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所差异。
教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考点一、轴对称图形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4、轴对称的性质。
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 都有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4 页)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用 a ,b和 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
218页)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满足a b c、(22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18页)满足 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4、( 35 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5、( 38 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 a ,即x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 a ”。
6、( 40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的平方等于 a ,即x2 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7、( 41 页)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 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8、( 41 页)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 a 叫做被开方数。
9、( 44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 a ,即x3 a ,那么这书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记为“ 3a ”,读作“三次根号 a ”。
如2是8的立方根,2是8327的立方根, 0 是 0 的立方根。
10、( 45页)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 的立方根是 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11、(45页)求一个数 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 a 叫做被开方数。
12、( 54 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 0、负实数,13、( 55 页)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 a ,绝对值为 a ;如果 a 0 ,那么它的倒数为1。
a14、( 55 页)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电视一一对应的。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第二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5、(69 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16、( 69 页)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17、( 78 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18、( 79 页)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角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19、( 98 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如右图平行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记作“ ABCD ”,读作“平行四边形 ABCD ”,线段 BD 就是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
20、( 99、 100 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红色字为自己补充的)21、(101 页)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成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2、( 106 页)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3、( 108 页)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4、( 108 页)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对角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5、( 109 页)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6、( 112 页)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7、( 112 页)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
28、( 113 页)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9、( 114 页)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30、( 114 页)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1、( 115 页)正方形、矩形、菱形以及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32、(119 页)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如右图所示,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如下图,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33、( 120 页)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34、( 123 页)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5、( 125 页)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内角和的含义与三角形相同。
、(页)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 180。
3612637、( 126 页)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38、( 129 页)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
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做这个多变性的外交和。
多边形的外交和都等于 360 。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39、( 152 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40、( 153 页)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 ,过点 P 分别向x轴、 y 轴作垂线,垂足在 x 轴、y轴上对应的数 a ,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a, b 叫做点P的坐标。
41、平移:(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减少) a 个单位时,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 a 个单(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增加(减少) a 个单位时,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 a 个单位。
伸缩:(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 a ( a >0)倍,图形被横向拉长( a >1)或横向压缩( a <1)为原来的 a 倍。
a ( a >0)倍,图形被纵向拉长( a >1)或纵(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向压缩( a <1)为原来的 a 倍。
对称:(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 轴对称。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 轴对称。
(3)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乘 -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
第六章一次函数42、( 179 页)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 ,如果给定一个 x 值,相应 地就确定了一个 y 值,那么我们称 y 是 x 的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 y 是因变量。
43、( 182 页)若两个变量 x ,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 y kx b(k,b 为常数, k0) 的形式,则称y 是 x 的一次函数( x 为自变量, y 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 b 0 时,称 y 是 x的正比例函数。
44、( 190 页)正比例函数 y kx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 0,0 的一条直线。
45、( 190 页)在一次函数 y kx b 中,当 k0 时, 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 k0 时, 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减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46、( 216 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47、( 217 页)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48、( 218 页)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9、( 223 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 。
主要步骤是: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中, 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 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50、( 226 页)通过两式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51、(251 页)一般地,对于 n 个数 x 1 , x 2 , , , x n ,我们把 1 x 1 x 2x n 叫做这 n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
52、( 253 页)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
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 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 “权”。
如例 1 中 4,3,1 分别是创新、 综合知识、 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72 4 503 88 1为 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4 3 153、( 259 页)一般地, 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