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流程图

合集下载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第一阶段:术后第1-2周-患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具,以保护手术部位。

-进行冷敷,以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

-进行物理疗法,包括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性锻炼,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

-进行疼痛管理,如使用止痛药和冰袋。

-进行康复性自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

第二阶段:术后2-6周-开始进行主动性和被动性关节运动,以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开始进行受控的负重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以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

-进行平衡性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机和自行车,以提高心肺功能。

第三阶段:术后6-12周-增加负重运动的强度和范围,包括深蹲和跳跃。

-开始进行核心训练,以增加腰腹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球形平衡训练,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进行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和慢跑,以渐进恢复正常运动水平。

-参加康复辅助设备,如运动护具,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第四阶段:术后12周之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运动水平,包括高强度运动和竞技运动。

-参加体力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进行运动技术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进行康复评估,以确保恢复程度和功能达到预期水平。

-进行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以解决任何康复期间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需要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以保护手术部位并促进膝关节的恢复。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物理疗法和自我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并逐渐返回正常的运动水平。

此外,康复期间的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一、第一阶段康复训练(0-2周)术后2周内以减轻术后疼痛、控制术后肿胀与渗出为主。

佩戴膝关节支具进行保护,支具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0-30°。

如果韧带固定牢靠,允许术后部分负重(患肢不多于50%部分负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但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每次训练结束后,应进行冰敷20-30分钟,以减少膝关节渗出、肿胀及疼痛。

本阶段的康复训练包括以下项目:(1)踝泵练习:踝泵练习,尽可能多做,有利于促进循环、消肿消胀、防止深静脉血栓。

具体步骤:平卧在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缓慢的尽最大角度地做踝关节跖屈动作,也就是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5s左右,之后再向下做踝关节背伸动作,让脚尖向下,保持5s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

每组进行5分钟,每天进行3组。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平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尽可能用最大的力量紧绷大腿肌肉5s再放松。

每组进行5分钟,每天进行3组。

(3)直腿抬高练习:平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踝关节背伸状态下,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4)侧抬腿练习:侧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5)后抬腿练习:俯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二、第二阶段康复训练(2-6周)维持佩戴膝关节支具进行保护,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步递增(每周依次增加20°-10°-20°-10°),直到术后6周支具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0-90°。

在可耐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负重,术后6周基本可恢复正常行走。

当步行无痛时,可以去掉拐杖。

此阶段康复训练项目同第一阶段,继续进行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练习、直腿抬高练习、侧抬腿练习以及后抬腿练习。

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共15张PPT)

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共15张PPT)
第12页,共15页。
(3)促进本体感觉和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4)特殊运动的敏捷性练习和耐力训练。
第13页,共15页。
后交叉韧带损伤
1.后交叉韧带损伤 较前交叉韧带少见。一般 来说,后交叉韧带重建后恢复的速度要比 前交叉韧带慢些。由于在完全伸直时后膝 关节内侧和后外侧的韧带结构处于紧张状 态,限制了胫骨的后移,重建的后交叉韧 带承受非正常应力或损伤的风险较小,而 且,在膝关节略微屈曲开始,后内侧和后 外侧韧带结构就处于松弛状态,失去了对 胫骨后坠的保护,被动活动的小腿的重力 就会对吼交叉韧带产生应力,故术后前2周
9.跨步训练 进行跨步训练时,患足牢牢站在平地上 ,以健肢支撑,患肢进行一定程度的屈膝向前跨步 ,然后返回原来位置放松。以同样的方法重复 10~15次。
第9页,共15页。
10.肌肉力量训练 早期配合闭链进行肌肉力 量练习。避免过早的、过多的开链训练对移植 韧带过多的损伤。进行缓慢的、侧方跨步训练, 然后按正常速度练习。并练习术侧患肢向健侧 下肢进行侧方上、下2~4英寸(2.54cm)高 的台阶训练。随着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逐渐 增加台阶的高度,提高练习的难度。
第6页,共15页。
5.被动屈膝练习 术后第3天,开始膝关节 屈曲活动度的联系。从屈膝30度开始,以 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每天增加10度 ~15度。术后第1周,被动屈膝达90度; 术后第2周,被动屈膝达100度~110度; 术后第3周,被动屈膝达120度;术后第4 周,被动屈膝达130度;术后第5周,被动 屈膝应达140度。方法:坐于床沿,被动屈 膝90度或健侧下肢放于患侧下肢上,帮助 屈膝;或治疗师用手法予以帮助。
第10页,共15页。
11.早期患肢负重和关节活动度练习 持双 拐25%负重到术后第6周。8周后患者可以 完全负重行走。

骨科康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常见运动疗法(含操作图解)

骨科康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常见运动疗法(含操作图解)

骨科康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常见运动疗法(含操作图解)本文作者:王奎编辑:KF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膝关节是全身结构最复杂,所受杠杆作用力最强的一个关节。

因此,在生活中很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且形式多样。

由于外力使关节活动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造成关节周围的韧带拉伤,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称为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十分容易出现在一些高速运动比赛中如篮球,足球等运动。

膝关节韧带损伤比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也不同。

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最为重要,其次为外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

损伤多由外伤所致,患者剧烈疼痛,肿胀,组织内出血,活动障碍,皮下有瘀斑,关节有积液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膝关节整体的主要结构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

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

膝关节的辅助结构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膝关节脂肪垫在髌骨下方起着缓冲髌骨的撞击;减少髌骨、髌腱、胫骨平台间的摩擦的作用,加固关节的韧带。

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髌韧带这次主题是关于膝关节ACL损伤,主要从韧带的功能解剖,损伤机制,临床表现,评定内容,运动疗法及常见预防措施。

ACL功能解剖ACL解剖:ACL上端起自股骨外侧裸内面后部,穿脾间窝向前、下、内斜行,止于胫骨骸间隆起前方的骨面。

『全解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

『全解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

『全解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大多数发生在运动时,尤其是方向快速变化和跳跃时,多见于足球、篮球、曲棍球等剧烈运动中,可单独损伤,多常与膝关节其他静力结构(如侧副韧带或后交叉韧带以及半月板)同时发生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可以总结为4点:1.膝关节受力外翻外旋;2.膝关节受力内翻内旋;3.胫骨受力内旋时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可造成前交叉韧带在股骨内髁前方撞击并造成韧带撕裂;4.身体向前移动过程中向后摔倒,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护性直立,相对于股骨向前推胫骨,可造成单纯的前交叉韧带损伤。

1临床表现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患者有急性膝关节受伤史,损伤时可感关节内有组织撕裂感或撕裂声,继而产生疼痛,肿胀,不能活动和步行,主要表现为关节大量积血,关节活动受限和关节触痛。

慢性ACL功能失衡,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膝肌肉萎缩、骨关节炎和关节功能减退。

2康复评定1.手法检查方法有3种:①前抽屉试验:向前活动度加大为阳性,超过5mm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

②Lachman试验:注意移动的程度,超过了5mm为阳性。

③轴移试验:前交叉断裂时,股骨即移向后方,此时给以轴向加压及外翻应力,连续作屈伸动作时,膝关节近伸直位时出现半脱位,屈膝时复位即为轴移试验阳性。

2.等速肌力的腘绳肌/股四头肌(H/Q)比值:以H/Q比值>85%作为恢复运动。

3.关节活动度的测定:4.疼痛评定通常采用VAS法评定疼痛的程度。

5.前交叉韧带重建(Noyes评分):Noyes评分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症状等级量表、运动能力等级量表、功能评价和最终等级量表。

6.MRI检查可以显示前交叉韧带是否有断裂,断裂的部位以及断裂的类型,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必要时可作膝关节镜以明确诊断。

临床治疗小部分的ACL部分断裂可行保守治疗,内翻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4~6周,辅以药物和理疗等,强调下肢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股四头肌等肌肉的萎缩;超过50%的ACL部分断裂的主张在关节镜下做韧带缝合术,再石膏固定3~4周;完全断裂的不满两周的应手术重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讲解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讲解

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效果、及可能造成的后遗症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和正规的术后康复 训练后,疗效良好,可以恢复大部分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 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若失去了早期修复的机会,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 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加速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的 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晚期韧带重建方法很多, 但远期效果不理想,不能完全恢复原韧带的功能,常遗留不同 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许多患者被迫因此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 术。
四、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何治疗
前交叉韧带里面并没有血管,它的营养物质来源主要是由关节囊内 的滑液和附着在韧带表面的毛细血管网来供应的。所以前交叉韧带 断裂之后自己是不能愈合的! 在临床上,对于前交叉韧带的断裂,经常是通过保守疗法或者是韧 带重建手术来进行治疗的。
保守治疗:用支具制动、消炎阵痛药物、物理治疗、加强肌力训练; 手术治疗: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目前最佳的外科手术。自体、异体髌 腱和腘绳肌腱(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为最常用的3种方法。
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
进展到第五阶段的标准:
1.增强力量,耐力
2.开始准备功能活动
3.股四头肌力量达到健侧65% 腘绳肌力量达到健侧94%
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
第五阶段锻炼方案: 1.适应性训练:功率自行车
5.力量和协调性训练 3.平衡和稳定性训练: 平衡训练、跳上跳下练习, 侧向跨跳练习;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绕环练习 ② 侧方移动训练 ③ 侧向跑或向后跑,垂直跳,跳绳, 8字形 跑,急停急转训练 ④ 可训练专业性的体育活动
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的康复PPT课件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的康复PPT课件
前交叉韧带(ACL)损 伤后的康复训练
.
1
主要内容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的解剖和功能
ACL的损伤机制 ACL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 ACL损伤修复后的后果及康复的重要性 ACL损伤修复后的康复训练
2
ACL的解剖
在国外ACL又称为 “watchdog ligament” 看门狗韧带
26
Biodex:肌力测试+肌力训练
27
阶段四:术后4.5/5m~6/7m
评估进入阶段四的标准:
没有严重的水肿、炎症 全范围的无痛的关节活动度 无髌股关节激惹 等速肌力测试患肢力量达健肢的70% 足够的力量和本体感觉,开始敏捷性训练 正常的跑步步态
28
阶段四:术后4.5/5m~6/7m
康复目标
5
ACL Injury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较常见又严重的 运动损伤。
今年研究发现,ACL损伤多因膝关节周围 肌肉力量不足和运动技术动作的错误或运 动前准备活动不充足引起。
当参加足球、篮球、武术、体操、柔道、 摔跤和滑雪等运动时,膝关节的过伸、旋 转(尤其是胫骨内旋)、外翻应力最容易 出现ACL的损伤——通常可导致ACL完全 断裂。
在10w~12w开始减重跑步训练
支具:术后4~8w,患者在易受到伤害的情况下使 用支具(例如:人群拥挤,道路不平稳)
4w后,当患者重建了正常的步态以及能直腿抬高 且无伸肌滞后时,可在步行中,丢弃拐杖或支具
20
股四头肌闭链运动
wall sits
Leg Press 膝关节90o-30o
step-ups
9
康复治疗能够消炎、消肿、止痛,改善血 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疤痕,防止 粘连,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手术后康复或非 手术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训练 ppt课件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训练  ppt课件
第二阶段:术后2~4周
ppt课件
6
第二阶段:术后2~4周
㈠ 术后2周:
1 被动屈曲至90~100° 2 强化肌力练习 3 开始指导下自行练习屈曲,进行初 级的锻炼项目
㈡ 术后3周:
1 被动屈曲至100~110° 2 加强主动屈伸练习,强化肌力练习 3 开始尝试脱拐行走
ppt课件
19
第三阶段:术后4个月~6个月
ppt课件
20
高级锻炼程序
1.单腿部分屈膝练习: 站立位,健侧膝关节弯 曲,患侧足部踩平,足 趾抓地以保持平衡,慢 慢屈膝降低身体,然后 再站直回到起始位置, 放松。重复10次。
2.前向踏步练习:站立位, 前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 侧迈步踏上板凳,健侧腿跟上, 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10次。随着锻炼强度的增 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
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
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
ppt课件大增至5公斤。
13
3.半蹲练习:扶住一把结实的椅子或床架, 脚距离椅子或床架20厘米左右。背部挺直, 慢慢弯曲膝关节向下蹲。不要完全蹲下,也 不能超过90度。保持5-10秒钟,慢慢站直 并放松。重复10次。
活动髌骨
• 术后第1天开始,上下左右推动
髌骨,活动后立即冰敷10分钟,
每pp日t课件1次,重复3天即可
3
第一阶段(炎性反应期):术后 1天~1周
直腿抬高训练
• 伸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抬 高至足跟离开床面10~15厘米 处,保持30~60秒/次。
• 每天锻炼3组,每组20~30次。
ppt课件
4
第一阶段(炎性反应期):术后 1天~1周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篇)手术后离开手术室后,膝关节由支具保护。

膝关节冰桶制冷,减少疼痛和肿胀。

本机应连续使用至手术后的第3 - 4天,每隔1小时一次,每次保持约30-45分钟。

经过这段时间后,冰敷可以由患者自行用作提供所需的舒适性。

术后护具有助于保持伸直,在步行和睡眠期间持续佩戴。

术后1-7天康复锻炼计划:目标:*控制疼痛和肿胀*膝关节敷料的护理*早期的关节运动范围*实现和保持充分被动伸直*防止股四头肌萎缩*步态训练早期的屈伸锻炼1)被动锻炼膝关节伸直。

通过足跟部垫高毛巾,请注意毛巾一定要高,以提高小腿和大腿。

请参阅术前锻炼膝关节伸直图示。

在清醒的时候,每2 - 3小时去除支具进行锻炼,将脚跟放在一个枕头或折叠的被子上,使膝关节悬空,被动让膝关节凹陷充分伸展10 - 15分钟。

放松你的肌肉,通过肌肉重力伸直膝关节。

2)主动锻炼膝关节伸直用健康的腿辅助抬高患侧,患侧股四头肌主动收缩,从90度到0度,以伸直膝关节。

在这项锻炼中,应避免过伸。

3 )被动屈曲膝关节至90度。

•坐在床或桌子的边缘,让重力轻轻弯曲膝盖。

另一条腿是用来支持和控制的弯曲度。

进行这项锻炼应该每天4至6次,每次10分钟。

5-7天后要实现术后膝关节可以屈曲至少90度。

锻炼股四头肌1)应该尽快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每天3次,每次60下。

每个收缩应保持6秒的计数。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防股四头肌萎缩,并通过挤压关节腔液体来降低膝关节肿胀。

2)开始直腿抬高练习。

早期需躺下做这些练习。

腿完全伸直,先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锁定”膝盖和防止过大的应力被施加到的重建的ACL上。

腿保持伸直,提升至45-60度左右,保持6秒钟,腿然后慢慢地下降回到床上,放松肌肉。

该锻炼每次8组,每组10次,一天3次。

一旦觉得大腿肌肉有些力量,可以采取坐姿进行膝关节伸直抬高练习锻炼腘绳肌1)对于已使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人,在手术后6周,要避免过度伸展腘绳肌。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acl术后康复计划前交叉韧带重建不仅要保护重建的韧带,还要防止因长期制动引起的各种废用综合征。

康复的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和保持关节稳定性。

具体措施:第一周:1.早期控制水肿,抬高患肢。

2、被动伸膝:术后第1天,跟腱下可垫毛巾卷,维持伸膝位,每时间:30秒(时间逐日延长),30次,3次/天;通过将小腿以俯卧姿势悬挂在床边,以促进或保持膝盖的全范围伸展,可以减轻疼痛。

3.活动髌骨:防止髌上囊粘连,促进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

4.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一天,为了减少单独的股四头肌收缩缩导致胫骨前移,从而移植物受到过多的应力,一定要注意与n绳肌联合收缩,每次收缩时间应长,放松时间较短,收缩5秒,放松2秒,开始每次20-30下,3次/日,练习次数要逐渐增加,坚持到术后3-4周。

5.踝关节泵训练:踝关节背屈持续10秒,然后放松,20-30次/次,2-3次/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6.被动屈膝运动:从术后3天开始,屈膝时脚后跟不得离开床面,从屈膝30度开始,锻炼至一周,使用cpm,根据患者耐受,每天增加10-15度。

7.N绳索肌力训练:平躺,将软枕头放在膝关节下方,用力向下压,20-30下/次,2-3次/日。

8.步态训练:患者的双脚稳固地站在平坦的地面上,并由健康的四肢支撑一定程度的屈膝向前跨步,然后返回原来的位置放松,重复10-15次,3次/日。

9.双拐负重训练25%,负重时间和次数逐渐增加。

10.直腿举重训练:伸展膝盖后保持膝盖伸直,将脚后跟抬离床10-15cm处,保持15-20秒,20-30次/组,3组/日。

第二周:1.早期控制水肿,抬高患肢,每天两次气动治疗。

2、被动伸膝:跟腱下可垫毛巾卷,维持伸膝位,每次30秒(时(逐日延长),30次,3次/天;通过将小腿以俯卧姿势悬挂在床边,以促进或保持膝盖的全范围伸展,可以减轻疼痛。

3、活动髌骨:防止髌上囊的粘连,利于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胫骨隧道位置:位于ACL解剖位置偏后 。 • 股骨隧道位置:尚未统一。
ACL重建术后康复流程(.患者教育 2.恢复正常ROM和步态 3.尽可能恢复力量
治疗措施:
1.KT1000检查 2.定制术后支具,穿卸指导 3.冷疗指导 4.渐进性步态训练 5.术后康复计划宣教:股四头肌收缩训练、SLR练习(锁定0°)、髌骨松动、被动伸直、主
注意事项:避免主动伸膝40°-0°、行走时支具锁定0°、避免热敷及长时间站立
/productlist.asp?id=739
• 目标:
术后第二阶段(week 2-6)
1.ROM达0-125° 2.髌骨活动度良好 3.轻微肿胀 4.恢复正常步态(无痛) 5.无痛且控制良好迈上20cm高阶梯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流程
付鹏
ACL
• 功能:主要功能限制胫骨前移,维持旋转 稳定是次要功能。
• 起止点:ACL的两束是基于它们在胫骨上止 点的相互关系来命名。前内侧束和后外侧 束起于股骨外髁的内后侧面,止于胫骨髁 间嵴的稍前方的一个呈椭圆形的区域。
• 1/3 USA
胫骨及股骨隧道位置
注意事项:训练和功能活动时避免疼痛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母爱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 目标:
术后第三阶段(week 6-14)
1.恢复正常ROM 2.无支具无痛控制良好条件下从20cm高阶梯迈下的能力 3.提高ADL耐力 4.提高下肢灵活性
治疗措施:
1.渐进性静蹲 2.迈下阶梯练习、蹬踏练习、弓箭步练习、倒走 3.90-40°等张伸膝 4.高级(干扰)本体感觉训练 5.灵活性训练(运动带) 6.股四头肌牵伸 7.家庭训练
治疗措施:
1.支具角度开启0-50°渐进负重 2.无痛时去掉拐杖 3.ROM>115°进行标准自行车练习,蹬踏练习 4.AAROM练习 5.小范围静蹲 6.本体感觉训练 7.向前上阶梯练习、水下步态训练(伤口良好) 8.髋渐进抗阻训练 9.主动伸膝至40° 10.家庭康复训练
注意事项:训练和功能活动避免疼痛
动屈曲和伸直90°-0°训练 6.主动ROM练习 7.电刺激、生物反馈
• 目标:
术后第一阶段(week 0-2)
1.强调完全被动伸直 2.控制疼痛和肿胀 3.ROM达0-90° 4.早期渐进负重 5.防止股四头肌抑制 6.独立完成家庭治疗训练计划
治疗措施:
1.垫毛巾卷伸展,俯卧位悬吊训练 2.股四头肌再训练(EMS和EMG) 3.支具锁定0°渐进部分负重到在可承受范围内扶拐负重 4.髌骨松动 5.主动屈曲、主动伸直90°到0° 6.直腿抬高训练(SLR各个方向),支具锁定0°位SLR 7.短屈柄功率自行车练习 8.髋渐进抗阻训练 9.本体感觉训练(双侧负重) 10.蹬踏练习(ROM>90°) 11.冷疗 12.家庭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