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doc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服装厂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服装厂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3.3缝纫工负责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缝制作业,并做好自己工位的卫生整理和设备保养;3.4辅助工负责协助缝纫工进行辅助作业,如剪线、换针等。
4准备工作:缝制车间主任接到《缝制通知单》后去仓库领取面料和辅料,到技术部领取工艺卡和样板。
5工艺流程及操作过程:5.1领料:组长根据领料单领取相应的面料和辅料,同时进行初步检验,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
5.2缝制:缝纫工按照工艺卡和样板进行缝制作业,要注意线迹的整齐和缝口的平整美观,同时要保证缝纫质量和效率。
5.3检验:组长对缝制好的衣片进行初步检验,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
5.4整烫:对缝制好的衣片进行整烫,使其形状更加美观、整洁。
5.5包装:对整烫好的成衣进行包装,包装要整齐美观,同时要注意包装标识的准确性。
6在以上各环节的负责人,若不认真负责,不遵守制度而造成损失的,一律由责任人承担责任,负责赔偿。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3.3 车工负责按照工艺要求和工期要求进行缝制,同时负责对缝制设备进行日常保养。
3.4 划样工根据样板要求和工艺要求进行划样。
3.5 小烫工负责进行小烫工作。
3.6 压衬工负责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压衬。
4 准备工作4.1 各组组长凭借生产部开出的《生产任务单》去领取裁片和辅料,同时车间主任到技术部领取工艺单和小样板。
4.2 投产前技术交代:各生产车间主任在新款投产前应该向各组组长和员工讲解工艺单上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如果由于讲解错误导致投产后的质量问题,车间主任应该负责。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过程:5.1 开包编号:各小组组长在领包后布置生产,对各工序进行分工,按照面层编号,任务明确到个人,确保流水线的畅通。
5.2 划样:划样工根据小样板进行划样,注意确保划样线路清晰、便于缝制。
5.3 贴衬:如果需要贴衬,各组组长将裁片拿到后道车间压衬,与压衬工办好交接手续。
5.4 缝制要求:参照各款工艺单上的说明,确保缝制线路整齐、平整、符合要求,各部位不应该有明显的残余线头。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 教 案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服工0910、0912单元课教案首页一个教案。
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服装流水线设计是服装生产企业的核心工作,为了实现我国服装工业从产量、廉价优势向品质、品牌优质转变,必须实行以质量为中心的服装生产管理。
研究对象:1、服装生产管理组织机构2、服装投产前的准备3、服装裁剪车间的程序与管理4、单一服装流水线的设计5、服装后整理工序目的、任务:在实践中熟悉服装厂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服装厂生产前物料的准备;掌握样衣与生产样板的制作、服装生产工艺单的编制、服装裁床方案的的编制、服装单一对象流水线的设计、服装的后整理工序等内容;并能根据具体的服装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组织服装生产过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服装企业从事生产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第一节国内外服装生产管理的现状一、我国服装工业的形成清末以后,特别“洋务运动”的开展,随着洋枪洋炮的引进,洋装(即欧式服装)也进入我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宁波裁缝为代表的“红帮”裁缝在中国制出了第一套西装,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装店,不仅为我国服装工业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国服装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服装业一直停留在小而散的手工业阶段。
1950年以后,我国服装业走过了“缝纫合作社”、“被服厂”、“服装厂”等阶段。
前后用了30年的时间,直到1980年才完成了服装工业的形成阶段。
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无论是和国内其他工业相比,还是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工业还相当落后。
二、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
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
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一)面辅料进厂检验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
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
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一、引言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是服装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服装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服装工艺流程2.1 设计阶段服装的设计是服装生产的第一步,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趋势进行创作,制定服装样式。
设计阶段的重点是确定服装的款式、面料、颜色等要素。
2.2 材料采购在确定服装设计后,需要进行材料采购。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价格以及供应渠道等因素。
材料的选择对服装的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影响。
2.3 裁剪和缝制在材料采购完成后,就进入了裁剪和缝制阶段。
裁剪是根据设计图纸将面料裁剪成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缝制则是将裁好的面料通过缝纫机进行缝合。
这一阶段需要严格控制尺寸和工艺,确保服装的质量。
2.4 完成整理裁剪和缝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服装的完成整理。
这包括对服装进行熨烫、检查、质量验收等工作。
完成整理是确保服装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服装工艺管理3.1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服装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来的服装质量符合标准,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3.2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服装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3 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是服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4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服装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需要合理安排生产成本,控制好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开支,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总结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是服装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
通过对服装工艺流程的合理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同时,服装工艺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衣服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优化

衣服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优化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到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完成的所有步骤。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流程描述以及管理优化的建议。
生产工艺流程:1. 采购原材料:从面料供应商处购买纱线、染料、辅料(如纽扣、拉链、垫肩等)等。
2. 裁剪:根据设计图纸,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合制作成衣的各个部分。
3. 缝纫:将裁剪好的布片按照设计图纸缝合在一起,制成初版服装。
4. 质检:对成衣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缝线、对齐等,确保符合规格和客户要求。
5. 包装:将成衣放入包装盒或袋子中,以便发货。
6. 发货:将成衣运送到客户手中。
管理优化建议:1. 建立标准化流程:制定明确的工艺流程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引入自动化设备: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自动化缝纫机和裁剪刀等设备,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速度。
3. 数据分析与监控:通过收集生产数据,分析生产效率、成本、质量等方面的表现,以便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4. 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员工了解自己的职责,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员工技能。
5. 物料管理: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存储和发放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生产需求。
6. 环保与安全:遵守环保法规,合理排放废气废水,减少污染。
同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 客户关系管理: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8.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生产过程,寻找改进空间,不断优化工艺和管理流程。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优化措施,可以提升衣服生产工艺流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这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和配合,持续改进和适应变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
新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

新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一、引言在服装制造行业中,良好的工艺流程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新服装工艺流程及其管理方法,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二、工艺流程设计1. 设计服装制造的第一步是设计。
设计师根据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创意服装设计。
设计稿经过批准后,进入下一阶段。
2. 捆绑料件将设计稿拆分为不同的料件,确定每个料件的数量和规格,制定捆绑方案。
3. 裁剪根据捆绑方案将面料裁剪为相应的料件,在裁剪过程中要确保精准度和效率。
4. 缝制将裁剪好的料件按照设计稿的要求缝制成服装。
缝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工艺细节和品质控制。
5. 整烫服装缝制完成后,进行整烫处理,通过熨烫使服装外观更加平整美观。
6. 质检经过整烫的服装进行质检,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包括尺寸、质地、色差等。
三、工艺管理1. 岗位培训为了确保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每个岗位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2. 工艺指导设立专门的工艺指导岗位,负责解决生产中的工艺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 品质管理建立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到成品质检,全程监控产品质量。
4. 工艺改进定期评估工艺流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不断优化工艺流程。
5. 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根据订单情况和生产能力安排生产任务,保证生产效率和交货时间。
四、总结服装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良好的工艺流程和管理对产品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加强管理,企业可以提升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服装加工工艺流程服装加工厂生产流程的品质管理

服装加工工艺流程服装加工厂生产流程的品质管理一、服装加工生产流程包含:进货——裁剪——缝纫——锁钉——整烫——包装——出货二、服装加工工艺流程及品质管理确认样(大货封样)及大货首件鉴定必须执行1、大货首件确认:1) 这一点必须执行(因为关系到大货整体质量)2) 验货时间:在缝纫班组第一件产品下机的时候3) 验货的原则:必须要求工厂配合,对产品进行包装整理,严格按照大货标准进行整理(如果包装材料还没有到,可随后再确认,但包装的方法要确定,因为涉及到后面的整烫方法等问题)4) 产品若需要水洗后再等后段加工,在整理完毕后必须确认5) 关于验货结果:必须出具《检品报告书》,并与工厂确认具体的修正方法,然后落实解决2、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客户封样)必须回收三、服装加工厂生产流程的品质管理1、进货1) 数量控制工厂入库数量、厂商送货数量、我司定货数量必须相符1-3天内书面确认品质及数量2) 材料损耗范围:(500件—2000件范围)面料(梭织)+3%(针织)(刷毛布)+5%大货数量大损耗比例需相对减少商标+2%拉链+2%(每色每号至少保证2条)拉链分:开尾拉链、闭尾拉链、隐形拉链隐形拉链订购时尺寸要比成衣尺寸长1英寸按拉链牙材质分:金属(M)拉链、塑胶(V)(塑钢拉链)、涤纶、尼龙(C)拉链水洗的成衣注意拉练水洗后的效果表面是否有化学反应线绳/织带/橡根/止扣+5%四合口/风眼+5%(量少时+10%)扣子+2-5%包装袋长度超过45CM以上应有气孔包装袋价格核算公式长X宽X厚度X1.85(制造系数)X20(材料价)纸箱核算公式(长+宽+0.08)X(宽+高+0.05)X2X3.4(材料价)3) 基本检验内容面料:长度/幅宽/纬斜/色杠/色粒/花色/纱结面料检验的四分制评分方法(每平方码最高4分,100平方码不超过26分:评分/100平方码全卷面料评分数X36X100/全卷面料长度(码)X幅宽(寸)例:总评分为:28分布匹长度50码幅宽42寸计算方法:28X36X100/50X42=48分此面料超过26分评为不合格有图案的看图案中的小部位及套色位置白色面料要集中一团看颜色(工厂有时刷缸不干净)拉练/四合口/金属配件等:有检针要求的原料必须在大货使用前进行检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金属扣:模具一定在大货投产前试用模具注意生产工厂机器型号(底座的直径和高矮),要与模具加工厂确定好纸箱:材料必须B极板纸以上夹层要双瓦楞(因为要保证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牢度,不能因受潮而变形)2、裁剪1) 数量控制裁剪结束后工厂需提供裁剪报表,标明裁剪数量、型号等(由此可推算材料损耗情况、出货大体数量)2) 出现问题应如何解决首先确定问题的原因(面料工厂/运输部门)联络出现问题的部门,并请生产工厂保留面料的厂标签有问题的面料一律不得开裁(有面料工厂的书面说明除外),否则无有力证据,面料工厂可能会出现推脱责任的情况如成衣需要水洗处理,应将面料按大货水洗方法,再确认水洗后的效果3) 裁剪基本步骤及工具排版-放布-拉布-裁剪-分号-粘衬-做标记排版:用坐标纸画板,一般有4件版/6件版/8件版拉布:单拉布,双拉布(长版双拉布的风险)4) 基本检验内容排版:丝向正确/样板摆放合理,不可因为省料随意改动样板起绒面料及有图案方向的面料要注意面料倒顺放布:弹性面料必须放布放布时间需24小时以上也可大框裁出后放布,但比较费料西服面料等高级产品要经过预缩机处理拉布:弹性面料不能用拉布机(因为拉力太大,面料要回缩)面料层数不能太多,最多100层(或15CM)左右(太厚容易偏刀)裁剪:裁片必须是粉外裁剪,压剪口不得大于0.5CM,太大容易毛漏针织等容易抽丝的面料必须做外三角记号分号:为避免色差和进行数量控制,产品裁剪后需要分层,各工厂有不同要求,但每捆数量不可过多粘衬:较薄和易变形的面料应采用步振式烫衬机经过粘衬处理的面料要和样板比较,是否小于样板用手搓面料,并用指甲进行剥离,以面料与衬布不能剥离为宜若用弹性衬,应检验弹性是否符合要求粘衬后起泡(衬粒不匀、烫衬机压力不匀)漏胶(温度过高)浅色面料容易出现四、服装加工厂缝纫1、数量控制产品投产的班组数量及人员配备情况及机器设备是影响产量的最大因素要向工厂确认如上问题,并请对方估算日产量2、.缝纫主要设备平缝机(薄中厚料用机型)扒边机(三线/四线/五线)其中四线是针织用双针机(转角/非转角)牛仔、防寒服等用梭式链式(衬衣、针织类衣物)蹦缝机(针织作底边用)3、基本检验内容线迹—要求不能紧了,即用手拿起产品后为平顺,不能有出皱现象(吊吊着)明线宽窄要与工艺书相符针码—要按工艺书要求,易损伤面料必须用圆头针扒边线针码过大,易出现毛漏现象接线—明线不可接线,暗线时必须要冲齐,交接部分1CM 以上内部缝头要顺直,缝头内不可有杂色线毛等出现五、服装加工厂锁钉1、主要步骤定位>>>锁眼>>>钉扣>>>清理线毛2、主要设备锁眼机(平头锁眼/圆头锁眼)钉扣机(平钉/绕根钉)(单线/双线)打结机/砸扣机3、基本检验内容锁眼:刀口与扣眼是否相符,是否切到锁眼线扣子与扣眼是否相符薄料注意面料抽丝(真丝等较薄面料反面必须贴加固衬,裤腰钉扣:用手拽扣子,看牢度看反面,是否有内陷现象,看线迹是否紧了拽反面线头,看扣子是否脱线打结:结长度、位置是否与工艺书相符用线是否符合要求薄料时注意检验是否有打破面料现象砸扣:检验模具是否合适,转动扣子,以不能转动为合格另外:再看扣子是否因压力过大而受损撬边机:裙边,裤脚的处理六、服装加工厂整烫基本检验内容:激光/死折/水花罗纹不能烫(烫后不能回缩,罗纹将失去弹性)喷胶棉不能用熨斗压,应距面料0.5—1cm距离汽烫七、服装加工厂检针注意检针机灵敏度,测试块最大直径0.3CM-0.5CM八、服装加工厂包装吊牌/主标/洗标要内容相符产品与包装袋/纸箱大小合适箱麦必须注名产地/品名/箱号/数量/毛净重/体积箱内物品必须与箱麦相符箱内必须有垫箱纸九、服装加工厂印花检验印花厂技术水平(看小型印花/套色印花)成品印花注意模板大小发泡印花注意不能因温度高损伤面料十、服装加工厂刺绣注意绣线颜色面料不可出皱(薄料)反面衬纸/线毛要处理干净面料/绣线不可剪破珠片注意变色现象十一、服装加工厂水洗样品及大货水洗方法要统一,更换水洗工厂注意水质的问题水洗工厂应该掌握正确的产品测量方法,控制好产品的尺寸产品头缸必须确认,并且争取确定色差范围十二、服装加工厂成品检验方法1、衬衣(平面)A 表示类商标类——主标、洗标、号码标商标应用顺色线,针织类商标应留有松份B 测量尺寸胸围(在袖底水平测量)袖肥(自袖底起与袖垂直测量)C 第一次后工序检查解开扣子看一下扣眼尺寸和扣子尺寸是否相符扣眼线迹和线毛情况(拉拽线头不会脱线)扣眼线是否顺色扣眼下刀情况钉扣是否符合基准要求手钉扣的情况下,线色是否顺色及线的粗细(立体)挂模特根据面料情况拉拽接缝处进行检查线迹是否出皱色差/布残/布丝情况讲解一、二、三部位A 正面(从上到下)系上扣子看一下前身领子左右的平衡情况月壳是否有段差(0.5CM内可)、碎折的配分及缝止、月壳的抻度前例是否抻了、吊吊着、弯曲、上下身片是否对齐扣左右的平衡情况及是否平服左右省的尺寸及省尖情况口袋看一下左右尺寸及平衡(0.5CM以内段差)B 右侧(从上至下)缝线是否弯曲及整烫情况袖的吃势及位置、有垫肩的话,看一下位置及平服情况袖口、袖头处理情况及尺寸根据面料情况进行拉拽检查测量尺寸—袖长C 后面(从上至下)领/腰线是否弯曲测量尺寸—身长、肩宽第二次后工序检查平放检查贴边是否扒边、是否按要求处理扒边线及针码是否按基准处理、线色是否顺色缝头是否按要求处理特殊情况下需真人穿着进行检查2、裤子(平面)A 表示类商标类——主标、洗标、号码标B 尺寸腰围(系好扣子测量)臀围(一般从腰线平行下18CM )底边宽裙边宽第一整理点解开扣子、挂钩核对尺寸与扣子是否合适,挂钩的对合是否良好缩扣眼的线迹与处理与扣眼线色一致是否按基准钉扣和挂钩腰衬处理和衬的颜色一致,腰鼻处理拉链是否顺滑打结数量及位置根据材料腰带向下进行拉拽检查(立体)整体的缝线、起皱、色差、残、布丝、对格、里子对色(1)正面(从上至下)系好扣、挂钩、拉练前中心弯曲左右的省、折、省尖的平衡有口袋的左右对称、平衡(0.5CM以内)(2)后面(从上至下)后口袋左右对称后月壳左右对称(3)侧面(从上至下)侧缝线是否弯曲缝线出皱。
服装厂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5.7出厂检验:由检验员对出厂产品按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最终检验,记录相应结果。
6统计:车间主任每天向生产厂长上报生产进度情况。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5.5首件产品鉴定:投产后各组生产的第一件成衣应由质检员、组长、车间主任对首件产品进行确认,必要时经技术部认可后,以此为样品向该组成员讲解操作技术要领。
5.6成衣进入后道车间:各组生产的产品,组长进行初检后交后道检验处,逐一进行检验清点,送入后道车间。
6上述各道的交接应由具体当事人办好交接手续。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3.3点位工负责按样板要求进行钮眼、袋口、锁洞的点位。
3.4机台工负责按工艺要求进行钉钮扣、锁眼、打套结,及袋口、领、门襟、袖等部位的鱼子针、曲折缝等装饰加工。
3.5修线工负责线头的清理、清光。
3.6吊牌工负责在吊牌上打号及为成衣悬挂吊牌。
3.7包装工负责按工艺要求进行成衣包装。
3.8检验员负责成衣的检验。
2范围
适用于缝制工序作业。
3职责
3.1车间主任负责车间全面工作,并做好生产进度的控制和生产质量的控制。及日常统计工作;
3.2组长负责领料及本组产品的初步检验;
3.3车工负责按工艺要求和工期要求缝制,及对缝制设备的日常保养;
3.4划样工负责按样板要求及工艺要求划样;
3.5小烫工负责小烫;
3.6压衬工负责按工艺要求压衬;
裁剪工序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编号:Q/HL-7.5-01
11目的
2裁剪过程是整个服装生产的关键过程,裁剪质量对后道工序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出现差错,有时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特编制此操作规程。
服装工艺流程及管理

绪论服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对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早已不再是以个体裁缝的单件缝制作为唯一的形式,工业化批量生产是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加工完成,服装各基本衣片和辅料经过预先确定的工序,最终加工为成衣。
工业化服装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生产为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的服装成品。
成批生产的“工业化”服装,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标准化连续生产;2、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及各种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及质量;3、服装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适中。
一、成批生产的服装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包括美学要求、操作要求、卫生要求三个方面服装工业要求包括经济要求、加工要求两个方面经济要求:(1)合理利用材料(2)减少服装制作的劳动量加工要求:(1)成衣系列化(2)成衣规格化(3)适合批量生产解析:(1)成衣企业通过市场预测,在产品定位的基础上,使一批或几批产品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外观特征,同时注重成衣的整体搭配方式,并在销售环节中,注重这种成衣要素的组成配套关系,从而形成一品多种,互有关联的产品格局和市场格局。
成衣系列化在增强企业活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销售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2)投入市场的服装成品尺寸应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使消费者购买成衣时“有据可依”,且穿在身上合适,在生产成衣时,依据“号型标准”制定相应的服装规格系列,从而使较多的消费者可购买到适合自己体型和尺寸的成衣。
(3)企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服装款式,打出的样板尽可能结构简单、使批量加工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二、服装工业生产概述服装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分析:(一)生产准备1、商品规划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时装情报以及流行预测情报等,确定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每种产品达到的生产数量等计划。
2、款式图企业用于生产的地方图应包括服装效果图。
所有面料小样,色彩图案等内容,画有服装正面背面的结构图。
服装厂工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服装厂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员工,包括生产、质检、技术、采购、销售等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流程管理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1.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情况及生产周期,制定生产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
2. 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物料需求、生产时间、责任人等。
第五条物料管理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采购所需原材料、辅料及包装材料。
2. 物料入库前,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 仓库管理人员应做好物料的保管工作,确保物料质量。
第六条生产调度管理1. 生产调度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
2. 生产调度部门应定期检查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生产调度部门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七条生产操作管理1. 生产员工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2.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生产员工应定期参加工艺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第八条质量检验管理1. 质检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2. 质检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3. 质检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三章技术管理第九条技术研发1. 技术研发部门负责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
2. 技术研发部门应定期进行技术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第十条工艺标准管理1. 工艺标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工艺标准。
2. 工艺标准应适应市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
第四章采购管理第十一条供应商管理1. 采购部门应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的质量。
2.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
第十二条采购流程管理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
服装生产流程与工艺管理(课程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课程设计孙梓仁12级内衣11班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指导老师:蒋晓文2015/1/8王子休闲裤厂设计目录一.前言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三.王子休闲裤服装厂概述1.服装厂概述2.男休闲裤的特点四.产品工艺方案1.适合人群2.款式分析3.结构图4.选材5.排料图6.工艺流程图五.缝制工艺编制1.缝制工艺的划分2.工艺编制的原则3.工艺编制的注意事项4.缝制加工方式5.工艺编制六.缝制设备的配置与排列1.机械设备表2.机械设备配置3.机械设备配置的原则4.缝制工艺设备布局形式5.设备排列图6.机械设备汇总七.全厂劳动定员编制1.劳动定员的编制和作用2.定员的原则和方法3.车间人数八.全厂总片面布局1.总平面布局的原则2.总平面布局的技术要求3.总平面布局的程序和内容4.平面图九.技术经济指标1.生产规模2.年总产量3.年耗用材料成本估计十.结束语一.前言服装厂设计,它的整个流程包含相当多的部分,非常复杂且麻烦,而且非常耗时.就拿工序编制和设备车间陈列来说,做出来不难,但是做出来好的就不容易,出于人力成本、设备成本这个角度考虑,你不可能按照工序分析表然后有几道工序就招聘几个工人,对吧,这个就涉及到工序合并的问题,既然合并了工序,设备陈列也会变化,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完全依赖分析表了,那就要靠你自己了。
再者,时间是个贯穿始终的重点,假如你看见分析表的流水线上有三个紧挨着的平缝机,自然会考虑合并,但你这时要不要考虑,下道工序需要多久呢,也就是说,合并之后,你的确是省了人力物力了,但是这个人的加工时间也变长了,所以你要保证尽可能少的发生下一道工序的工人等待上一道工序的工人做完,因为这样很浪费时间,而时间就是金币!如果你是第一次做这个,编制表你要是觉得难的话,推荐做设备陈列之前先有个准备,因为这个更麻烦,一句话:让自己满意不容易!不过我对自己的有信心.二.课程设计任务书已知条件:年工作时间 250天×7.5小时/天浮余率 25%出勤率 95%缝制编制效率 85%以上目标任务:设计男休闲裤服装厂要求: 1 确定产品方案2 缝制工艺编制3 本机器设备配置排列4 全厂劳动定员编制5 全厂总平面布局6 技术经济指标三.男休闲裤服装厂概述1.服装厂概述分类:1)按产品品种分,如西服厂、衬衫厂、内衣厂等;2)按服装面料分,如毛呢服装厂、丝绸服装厂、针织服装厂、裘皮服装厂等;3)按行业归口管理分,如纺织厂下属服装厂、外贸服装厂、军工服装厂等;4)按工厂规模分,如大型、中型、小型厂等;5)按人数分,800—1000人属大型厂,300—800人属中型厂,300人以下属小型厂,1000人以上属特大型厂等。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一、服装工艺流程1.设计与开发阶段:这个阶段是服装生产的起点,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设计稿制作、版型开发、成衣制作等。
在设计与开发阶段,需要确定服装的款式、面料、工艺流程以及成衣的附属要素等。
2.面料与配件采购:这个阶段是对面料和配件进行采购和检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供货商进行沟通、确定数量和质量,并对面料和配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货。
3.裁剪工艺:裁剪工艺是将采购来的面料按照版型图案进行裁剪的过程。
裁剪工艺包括花样布局、裁剪、标记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面料的使用率、纹理方向、对称性等。
4.缝纫工艺:缝纫工艺是将裁剪好的面料进行缝制、拼接和整形的工艺流程。
缝纫工艺包括缝纫顺序、拼接方式、缝线密度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缝纫线的颜色、线头的控制、线迹整齐等。
5.吊牌附着:吊牌附着是将吊牌按照设定的位置和方式附着在成衣上的过程。
在吊牌附着过程中需要注意吊牌的对称性、固定方式、位置准确等。
6.检验与包装:在服装生产的最后阶段,需要对成衣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质量检验包括尺寸的检查、面料的检查、细节的检查等。
包装工艺包括包装方式、包装方法、包装材料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质量合格率和包装效果。
二、服装工艺管理服装工艺管理是指对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改进,以实现服装工艺的优化和提升。
1.规定工艺标准: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工艺标准,明确每个工艺环节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工艺标准应包括面料选用、裁剪规范、缝纫工艺、检验标准等。
2.建立工艺档案:建立服装工艺档案,记录并归档每个工艺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质量参数、加工设备等信息。
工艺档案有助于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3.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艺操作能力,确保工艺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控制工艺变异:在工艺流程中,需要控制工艺的变异性,确保每个阶段的工艺操作稳定和一致,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和质量缺陷。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

转包合同加工。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
我国服装工业的新状态
3.“外发”加工生产
出口服装厂商,因利润微薄,所以他们都是 竭尽全力有单就接,常常因无力按时交货, 只好找协作单位帮忙,将服装“外发”加工。 就这样派生出一种新的小企业,也就是专门 接外发服装来加工。
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服装工业的形成 清末以后,随着洋枪洋炮的引初以宁波裁缝为代表的“红帮”裁缝在中国制出了 第一套西装,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装店,不仅为我国服装工业留下宝贵 的文化遗产,也为我国服装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服装业一直停留在小而散的手工业阶段。 1950年以后,我国服装业走过了“缝纫合作社”、“被服厂”、“服装 厂”等阶段。
1980年以前: 我国的服装工业结构单一,99%是生产内销服装。 1980年~1990年 : 内销为主,外销为辅。 1990年~2000年 : 内销和出口平分秋色。 2000年~现在 : 出口服装数量和产值均超过了内销服装。出口服 装占据了服装业的主导地位。
我国服装工业的新状态
二、我国服装工业在21世纪的主要生产模式
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
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 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
中国是世界的服装消费和生产大国,但服装 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 南沿海省份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我国服装工业的新状态
一、我国服装工业在21世纪的结构性变化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与管理
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

绪论服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对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早已不再是以个体裁缝的单件缝制作为唯一的形式,工业化批量生产是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加工完成,服装各基本衣片和辅料经过预先确定的工序,最终加工为成衣。
工业化服装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生产为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的服装成品。
成批生产的“工业化”服装,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标准化连续生产;2、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及各种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及质量;3、服装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适中。
一、成批生产的服装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包括美学要求、操作要求、卫生要求三个方面服装工业要求包括经济要求、加工要求两个方面经济要求:(1)合理利用材料(2)减少服装制作的劳动量加工要求:(1)成衣系列化(2)成衣规格化(3)适合批量生产解析:(1)成衣企业通过市场预测,在产品定位的基础上,使一批或几批产品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外观特征,同时注重成衣的整体搭配方式,并在销售环节中,注重这种成衣要素的组成配套关系,从而形成一品多种,互有关联的产品格局和市场格局。
成衣系列化在增强企业活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销售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2)投入市场的服装成品尺寸应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使消费者购买成衣时“有据可依”,且穿在身上合适,在生产成衣时,依据“号型标准”制定相应的服装规格系列,从而使较多的消费者可购买到适合自己体型和尺寸的成衣。
(3)企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服装款式,打出的样板尽可能结构简单、使批量加工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二、服装工业生产概述服装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分析:(一)生产准备1、商品规划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时装情报以及流行预测情报等,确定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每种产品达到的生产数量等计划。
2、款式图企业用于生产的地方图应包括服装效果图。
所有面料小样,色彩图案等内容,画有服装正面背面的结构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服装生产工艺流程是指从服装设计到成品服装的生产流程,包括设计样板、面料采购、裁剪、缝纫、整烫、质检等各个环节。
而服装生产管理则是指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计划、安排、控制和协调,以确保产品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1. 设计样板:根据服装设计师提供的设计稿,制作出样板服装。
2. 面料采购: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料,并采购所需数量。
3. 裁剪:将面料根据设计尺寸和裁剪规格进行裁剪,得到各个部分的零件。
4. 缝纫:将裁剪好的零件进行缝纫,组合成成品服装。
5. 整烫:通过整烫机对成品服装进行整烫,使其外观更加平整。
6. 质检:对成品服装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
7. 包装:将合格的成品服装进行包装,准备发货。
服装生产管理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生产计划: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设备调配: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和调度,确保生产进度。
3. 原材料控制:进行面料、辅料等原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确保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
4. 生产进度控制:对各个环节的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及时调整和协调,确保按照计划进行。
5.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各个环节的生产进行质量检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6. 成本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7. 协调沟通:与设计师、采购员、生产人员等各个环节的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以上是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的基本内容,不同企业和产品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大体上都包含以上的环节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服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对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早已不再是以个体裁缝的单件缝制作为唯一的形式,工业化批量生产是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加工完成,服装各基本衣片和辅料经过预先确定的工序,最终加工为成衣。
工业化服装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生产为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的服装成品。
成批生产的“工业化”服装,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标准化连续生产;2、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及各种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及质量;3、服装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适中。
一、成批生产的服装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包括美学要求、操作要求、卫生要求三个方面服装工业要求包括经济要求、加工要求两个方面经济要求:(1)合理利用材料(2)减少服装制作的劳动量加工要求:(1)成衣系列化(2)成衣规格化(3)适合批量生产解析:(1)成衣企业通过市场预测,在产品定位的基础上,使一批或几批产品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外观特征,同时注重成衣的整体搭配方式,并在销售环节中,注重这种成衣要素的组成配套关系,从而形成一品多种,互有关联的产品格局和市场格局。
成衣系列化在增强企业活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销售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2)投入市场的服装成品尺寸应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使消费者购买成衣时“有据可依”,且穿在身上合适,在生产成衣时,依据“号型标准”制定相应的服装规格系列,从而使较多的消费者可购买到适合自己体型和尺寸的成衣。
(3)企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服装款式,打出的样板尽可能结构简单、使批量加工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二、服装工业生产概述服装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分析:(一)生产准备1、商品规划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时装情报以及流行预测情报等,确定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每种产品达到的生产数量等计划。
2、款式图企业用于生产的地方图应包括服装效果图。
所有面料小样,色彩图案等内容,画有服装正面背面的结构图。
此外,服装设计人员进行款式设计时,还需考虑服装成品的成本,如:面料、辅料费用,加工费、运输费及生产周期等的结算。
3、绘制纸样此阶段是一项关键性技术工作,不仅关系到服装,产品能否忠实体现设计者的要求和意图,同时对服装加工的工艺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纸样绘制方法主要有原型法、比例分配法、立体裁剪法等。
4、试制样衣纸样绘出,需通过制作样衣,检验服装设计纸样设计和纸样设计是否合乎要要求,订货的客户是否满意。
如不符合要求,则不能合要求,则应进行分析;若是设计院的问题,需重新设计款式;若是纸样的毛病,需修改样纸。
直到制成的样衣符合要求为止。
5、绘制生产用样板根据确认的样衣纸样和相应的号型规格,系列表等技术文件,绘制基型样板,并推出所需号型的样板。
基型样楹的尺寸常选用中心号型(如170/88A)的尺寸。
在此基础上按照号型规格列表进行推板,最后得到生产任务单中要求的各规格生产用系列样板。
供排料、裁剪及制定工艺时使用。
6、制定工艺根据服装款式或订单的要求,依据服装产品国家标准,以及企业自身的生产状况,由技术部门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和工艺标准,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辅料的选用等内容。
此外技术部门还制定出缝制工艺流程等有关技术文件,来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7、验布和预缩面料进厂后,必须经过验布工序,这是服装成品质量的基本保证。
经检验的面料,如果收缩变形较大,还需进行预缩处理。
以避免服装成品的规格尺寸与标定的规格尺寸产生较大差异。
(二)裁剪工程裁剪方案的制定1、亦称“分床”制定裁剪方案时,首先要决定某批生产任务需在几个裁床上完成,每个裁床辅几层面料。
每层面料上排几个规格,每个规格排几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排料是按确定的裁剪方案将裁床上所有衣片样板进行科学的排列,在尽量提高面料利用率的同时,还要考虑裁剪的难易程度等加工因素。
3、辅料、裁剪当排料图被确认无误后,辅料、裁剪的任务是按照排料图的长度和裁剪方案所确定的层数,将面料平铺到裁床上,用相应的裁剪工具将面料裁成所需衣片。
4、验片、打号和分包经裁刀裁出的衣片不能立即送入车间,当保证裁片质量还应松果所有裁片是否合裁剪工艺要求。
为防止各匹或同匹面料间的色差影响成品外观,需对裁片进行打号,确保同层同规格的裁片缝合在一起。
5、粘合为使服装外表挻括美观,在某些部位需粘相应的粘合衬布。
裁片在进入缝制车间之前。
使用粘合设备对需加粘合衬的裁片进行粘合加工。
(三)缝制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各裁片缝制的方法和加工顺序与单件制作有很大不同,服装各零部件不能被随意缝合,必须由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先制定出相关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工时定额、工序编制方案文件。
然后将各加工部件按照要求布置相应的作业员,进行组合加工。
为保证最终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在整个缝制过程中,要加强中间熨烫(小烫)和中间检验工序,力求将不合格产品数量控制在最低点。
缝制工程所涉及到人员、设备较多,工艺复杂,是整个服装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烫整工程缝纫车间加工的成品,仍为半成品,因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挤压操搓等外力,易出现皱褶和压痕,影响成品外观,需经过熨烫工序的服装进行整烫。
经整烫的服装产品需经最后检验,通过终检确定定合格的产品,经清扫整理后,包装待运。
不合格产品,需修整再作处理,终检时要按照产品标准严格控制,不让残次品混入正品中,以免影响企业信誉。
三、服装工业发展趋势(一)服装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如今服装工业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1、情报网系统的建立:利用计算机网络,随时收集世界各地的时装情报,流行趋势,市场信息等,同时企业产品出厂后的销售情况及时输入电脑。
进行统计处理等。
2、服装CAD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进款式设计,方案设计,纸样绘制修改推版及排料工作,使服装企业从效果图制排料图这一阶段的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3、综合自动化裁剪车间利用全自动铺布机完成辅布工作,利用全自动裁剪机与CAD联机,由其自身的电脑中心控制,按照磁盘上的排料图元件,自动进行了样板或衣片裁剪,最后,由裁衣标签机完成打号任务4、灵活生产系统(FMS)缝制车间用柔性材料传送装置,改变以往将衣片成捆传递带来的车间半成品堆放混乱,解捆、扎捆时间长,衣片易易皱,整烫工作量大等弊病。
此外,自动开袋机,自动倘袖机,自动纳驳头机、省缝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缝纫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使服装缝纫机加工质量更易保证。
生产速度加大。
5、烫整手段提高具有各种形状烫模的熨烫机令服装立体造型更加容易,免去了以往传统的工推,归、拔、烫的手工操作,处理质量易保证。
此外,立体人形架熨烫机的使用,外观效果更好更贴体,不会破坏织物表面状态。
6、立体真空包装、吊挂储运能消除折叠包装运输而造成的拆皱,进一步提高服装档次。
(二)未来服装工业展望未来服装工业将综合运用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使服装企业的各生产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形成一种新型的服装生产系统1、服装CAD发展方向:A 计算机的三维设计,利用计算机实现三维款式设计、二维纸样绘制及纸样完成后立体造型显示B 提高数据的传递速度C 简化系统的操作2、操作自动化在加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劳动技术成分大为降低,人为因素减少。
而产品质量却大幅度提高例:日本重机(JUKI)公司研制的过肩自动缝合机;德国杜克普公司的研制重点在各机械设备的联动(超声波裁剪机);美国纺织成衣科技公司研制的(自动化女裤成衣机、休闲裤自动机、电脑自动缝合机、自动传递架、自动折叠手、视觉记录系统)3、服装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兴起与探索CIMS是将企业中许多单项自动化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使企业的生产管理迅速、准确、便捷、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等方面达到总体最佳,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4、整烫自动化5、成衣染色技术优势(1)生产周期短,以往先染布后制衣需8——12周,现在先制衣后染色周期2周左右(2)成衣的手感较好(3)成衣染色不受拉伸作用,有利于服装缩水问题的改善。
第一节生产准备一、材料检测与整理分成四大程序:1、验布工序2、材料性能测试3、材料预缩4、材料整理以下分别叙述:1、验布工序* 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成品尽量少出次品* 验布五项内容:(1)幅宽:重新测量同一匹面料的最大幅宽和最小幅宽,并做标识;(2)疵点:检察织物的疵点,减少在裁剪中换片降低成本,还能减轻验布的工作量。
(疵点包括织造疵点和染整疵点)织造疵点:有竹节纱、粗纱、跳纱、断经纬等染整疵点:色花、脆化、搭色、漏印、脱格等(3)色差:布匹在印染加工时,各匹之间的颜色会有一定色差,在同匹上也会产生一定色差。
如果色差出现在整件衣服上,会减低档次。
(4)纬斜和纬弯:织物在印染、整理过程中受拉力作用,如拉力不均就会产生丝缕不正现象;纬弯:弓形、侧向弓形、波形纬斜和纬弯较严重的面料必须经处理后才能使用(5)数量:检查进厂面料匹数及匹长与来料单是否一致。
* 验布要求:(1)检验台应具备良好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
(2)应从正面检验织物表面质量,个别反面均应检验(3)作好标记(4)确定织物质量等级* 验布设备:验布机的使用,大大减轻检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材料性能测试收缩率测试、色牢度测试、耐热度测试、缝缩率测试纺织品具备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能,这些性能与样板制作,加工工艺成品性能有很大关系,在绘制样板及制定工艺之前必须对原、辅料进行测试,确保制成的服装成品有较高的质量。
测试内容:* 收缩率测试:织物在受水或湿热等外部因素作用,常会发生收缩,给服装加工及穿用带来诸多不便,表现有4种:(1)粘衬带来的缩率(2)蒸汽熨烫加工,改变衣片尺寸(3)改变成品质量,规格受影响,拼接处影响外观(4)水洗后出现的现象解决的方法:(1)缩率大的事先预缩(大于3%)(2)缩率小的(小于3%)在制样板时,把缩率考虑在内,以便服装成品尺寸与规格一致从服装加工和穿用角度,对面料做测试:(1)干烫收缩率:(2)湿烫收缩率;(3)水浸收缩率:* 色牢度测试主要测试三个方面:(1)摩擦色牢度测试:试样经过摩擦后,面料色泽变化的程度。
(2)熨烫色牢度测试:试样经过熨烫加工待冷却后面料的染色变化程度(3)水洗色牢度测试:试样经过洗涤后的变色程度。
分清水和皂水洗涤实验法。
* 耐热度测试耐热度是指面料所能承受的最高熨烫温度。
将试样在承受最高温度后,观察质地,性能是否能保持下列特性:(1)不泛黄,不变色,或受热泛黄变色,但冷却能够恢复。
(2)原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不降低仍保持织物原有的断裂,撕裂等强度指标(3)不发硬、不熔化、不变质、不皱缩,不改变原织物手感* 缝缩率测试是指织物在缝制时,张力的作用,布层的滑动及缝线挤入织物组织的缘故,织物产生横向或纵向的变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