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解析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这些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中。
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它表达了事物的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属性。
阴阳学说广泛应用于中医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可以归纳为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元素。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被用来分析人体疾病的发展演变和治疗的选择。
3.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医学认为它们在人体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4.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研究。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内脏器的总称,每个脏腑在人体生理和病理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5.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使气血津液得以运行,调节身体的功能状态。
以上这些基本理论为中医学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掌握好这些基本理论对于学好中医学至关重要。
二、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因人而异。
这些原理是中医学的独特理论,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区别之一2.辨证施治:中医学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整体症状和体征来辨识病因、病机以及病理变化,然后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因人而异:中医学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理状况、外界环境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有所不同,治疗方法也需因人而异。
这些原理使中医学在临床上更加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一些慢性病和复杂病症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中医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辨证论治、针灸推拿、草药治疗和饮食调养等。
这些方法是中医医生进行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
1.辨证论治:中医医生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病因、病机以及病理变化,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确定治疗方法,包括辨证用药和辨证针灸。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分章节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中医基础理论》要点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1月20日14:00 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挂线图版简要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含义: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内容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含义:是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学科中医学的哲学基础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内容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属于自然科学范畴3.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学科属性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相交融的医学科学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1.形成基础直接观察与整体观察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1)大体年代:战国至秦汉时期包括《素问》《灵书》两部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1)《黄帝内经》注重整体观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将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学领域构建藏象、经络理论体系2)《难经》对脉学有较详细的论述和创见(一)中医学理论提出81个问题,故称《黄帝八十一难经》体系的形成2.确立(2)标志:《黄帝3《伤寒《伤寒论》—六经辨伤寒创立辩证内经》《伤寒杂病论》杂病论》《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论治理论难经》《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中医学基础4)《神农本草经》书中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1)晋。
皇普谧:著《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2)晋。
王叔和:著《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载24部脉1.魏晋隋唐时期(3)隋。
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专著(4)唐。
孙思邈:著《千金方》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1)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系统阐述三因理论(2)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治疗以寒凉清热,为“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认为“邪去正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为“2.宋金元时期(3)金元四大家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二)中医学为“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理论的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倡导滋阴降发展火,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明。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引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方面。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的是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特点。
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相侮、相乘等关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等方面。
三、脏腑经络1.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2.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传导感应、抵御病邪等作用。
四、病因病机1.病因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外因主要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病等。
2.病机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常等。
五、诊法辨证1.诊法诊法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四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为辨证提供依据。
2.辨证辨证是中医学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分析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辨证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关键环节。
六、防治原则1.预防预防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强调调养身体、增强正气、避免病邪;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
2.治疗治疗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治则和治法。
尔雅中药学考试满分答案
苦味药有燥湿、清泻的作用,所以会有伤津败胃,伤阳气的副作用。
()(1.0分)分我的答案:√3牵牛子又称黑白丑,此中黑丑善泻下利尿。
()(1.0分)分我的答案:√4决明子、夏枯草、大青叶能够用来清心火。
()(1.0分)分我的答案:×5牵牛子对各样癫痫均有疗效,可是药效不稳。
()(1.0分)分我的答案:×6《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1.0分)分我的答案:√7口疮、口臭、痤疮都能够用泻下药来治疗。
()(1.0分)分我的答案:√8葛根和桂枝都能够缓解肌肉僵痛。
(1.0分)分我的答案:√中药中“相须”的目的是减小毒副反响。
()(1.0分)分我的答案:×10独活和威灵仙的共同点是都祛风湿,散寒。
()(1.0分)分我的答案:√11瞿麦善治石淋。
()(1.0分)分我的答案:×12解表类的药应武火断煎。
()(1.0分)分我的答案:√13大黄也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痛经等。
()(1.0分)分我的答案:√14生川乌有毒,能够内服,但不宜久服。
()(1.0分)分我的答案:×15现代中医以为,“有毒”指的是能够造成脏器损害。
()(1.0分)分我的答案:√车前子上下皆通,归肝经,肺经,大肠经和肾经。
()(1.0分)分我的答案:×17雪莲花是滇南药的一种。
()(1.0分)分我的答案:×18惊厥、咽喉病的药应不拘时服。
()(1.0分)分我的答案:√19病位在上者宜用升浮药,病位在下者,宜用沉降药。
()(1.0分)分我的答案:√20治疗风湿痛多用汉防己,利水退肿多用木防己。
()(1.0分)分我的答案:×21乌头可用于局部的麻醉止痛。
()(1.0分)分我的答案:√22辛凉解表药对症风热感冒。
()(1.0分)分我的答案:×中药煎煮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
()(1.0分)分我的答案:√24攻陷药的特色是:严寒力强,泻火清热,去积滞。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doc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48楼)第一节养生(第49楼)第二节预防(第50楼)第三节治则(第51楼)[附]五运六气(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学习中医,认识中医。
一、精炁(气)学说炁(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
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二、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为“体”,阳为“用”;阴为有形之“体”,阳为无形之“用”。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物质的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
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四、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
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
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关键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相互对立,如天与地、昼与夜、热与寒等;阴阳的相互依存,如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寒就无所谓热。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
比如,四季的气候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比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在人体生理方面,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
就组织结构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就生理功能而言,兴奋、亢进属阳,抑制、衰退属阴。
在病理方面,阴阳的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阴阳偏盛,包括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偏衰,包括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二、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比如,木燃烧生火,火燃烧后的灰烬成为土,矿石在土中经过冶炼成为金属,金属熔化成为液体即水,水滋润树木生长。
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比如,木扎根于土中,土能阻止水的流淌,水能够灭火,火能熔化金属,金属制成的工具可以伐木。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生理方面,五脏对应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病理方面,如果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尔雅中医健康理念答案
1.1 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权威性、合理性已完成1【单选题】以下哪个是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A、权威性B、健康性C、可靠性D、科普性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权威性、合理性、普遍性、大众性、可行性、经济性。
2【单选题】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来看,对脾胃生理论述正确的是()A、脾喜燥恶湿B、脾喜润恶燥C、胃气主升D、脾气通降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脾喜燥恶湿,胃脾气主升,胃气通降,本题选 A3【单选题】以下哪一个选项可以体现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权威性原则A、职业B、公开C、经验D、可靠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权威性原则的关键:一是出发目的为了健康,不是为了“钱”,二是健康普及的人士要有专业背景和学术积淀。
职业、经验和可靠不符合这两个要求。
4【单选题】日作夜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均体现了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权威性B、大众性C、经济性D、合理性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合理性指按照个体自身及天人相应的具体情况确立遵循健康的规律,日作夜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体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养生规律。
5【单选题】“谁都可以讲科普”的养生乱象违背了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A、权威性B、大众性C、经济性D、合理性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养生乱象——谁都可以讲科普”违背了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权威性原则。
1.2 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普遍性、大众性已完成1【单选题】健康普及必须遵循哪一个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A、权威性B、大众性C、经济性D、普遍性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健康教育目标指向是普通民众,健康不是个别人的专利,人人都享有健康的权利。
2【单选题】下列关于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大众性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通民众B、健康是富人的专利C、健康要建立在达到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D、健康只对于年轻人而言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健康普及是面向大众,并没有特殊群体之分,本题选 A3【多选题】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普遍性原则的宣传对象为()A、“既病防变”的病人B、“既病防变”的高危人群C、“未病先防”的健康人D、只有富人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答案解析:健康普及遵循的普遍性宣传对象为“既病防变”的病人、“既病防变”的高危人群、“未病先防”的健康人1.3 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可行性、经济性已完成1【单选题】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可行性原则的内涵是()A、健康知识B、专家指导C、简便易行D、健康生活方式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可行性原则的内涵是切合实际,做不到等于白说,因此因选简便易行。
中药学尔雅满分答案
~~~~~~~~~~~~~~~~~~~~~~~~~~~~~~~~~~~~~~~~~~~~~~~~~~~~~~~~~~~ ------------------------------------------------------------------------------------------------中药学(一)1古代药学的别称是(C)。
A、中草药B、民族药C、本草D、中药2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也称为(D)。
A、中药史B、草药史C、中药的源头D、本草史3下列哪位是三皇五帝之一,农业的发明者,医学之祖?(C)A、黄帝B、李时珍C、神农D、孙思邈4中药学起源于(C)。
A、神农尝百草B、祖先寻找食物C、祖先的生产生活实践D、祖先的实验5中药的阴阳五行,药性四气是为了(C)。
A、说明药性B、迷信C、阐述物质的特性D、说明药理6侧柏可治疗下列哪种病?(B)A、肾虚B、脱发C、白发D、胃寒7藏药属于民族药。
(正确)中药学(二)1历史上本草领域第一次大的知识总结的时间是(B)。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明朝D、唐宋时期2下列哪本书为我们创立了药物的分类方法?(D)A、《千金方》B、《伤寒杂病论》C、《四部医典》D、《神农本草经》3补益人体的药物被称为(C)。
A、良品B、补品C、上品D、温药4下列哪种有毒物质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补品?(C)A、铅B、铝C、汞D、镉5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五味”之一?(D)A、酸B、苦C、甘D、涩6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四气”之一?(B)A、寒B、润C、温D、热7本草学的第二次大的知识总结的代表是(C)。
A、《本草图经》B、《唐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难经》8下列哪位医学家被称为“山中宰相”?(A)A、陶弘景B、李时珍C、王叔和D、华佗9《新修本草》又称(C)。
A、《本草经》B、《新本草》C、《唐本草》D、《本草论》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是(B)。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本草纲目》D、《金刚金》11《唐本草》编纂于公元(C)年。
【精品】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108讲)
舌诊
问诊
舌头可以反映身体的状态。 中 医师甚至会问患者的饮食谈吐 等情形,这也有助于确立诊断。
问诊是中医理解患者病情的重 要步骤。中医师会问很多细节, 例如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 症状的情况。
中医的病因病机学
1 病因
中医理论中,疾病的形成和许多因素有关,例如气候,饮食,生活方 式等。
2 病机
中医将病因和疾病的形成毛有关系,即所谓的“病机”,可以通过辨证 来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 108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习的基石。它涵盖了从整体的观念到各种具体疾病 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本课程将为您呈现中医基础理论的全局认识。
中医四大基本理论
1 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中医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它强调的是整体性看待人体疾病,理解五脏 六腑之间的关联。
2 整体观念
中医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对每个系统的疾病都会考虑到其他系统对其的影 响。
膳食疗法
食物与中草药在中医理论中 并列着。根据患者的身体需 求,选择特定的食物可以帮 助提高身体健康。
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辨证
辨证是中医术语,是指通过综合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论治
论治是中医术语,是指根据病人的辨证结果,选择特定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诊断学
脉诊
在中医中,脉搏被认为是身体 状况的反映。通过脉诊,中医 师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这有 助于诊断。
3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许多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基础医学中 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4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另一个起源于中国哲学的理论。它和阴阳学说一样,在中医学习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五脏六腑理论
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全)
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主张“火热论“,属寒凉派;李东垣,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属补土派;张从正,主张“治病先以驱邪为要”,属攻邪派;朱丹溪,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属滋阴派。
4.中医四大经典丛书: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神农本草经》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病及证的区别)6.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病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这叫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叫做“异病同治”;它们的判断依据是“证”的异同。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精气学说1.精及气的基本概念:精及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动力源泉。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运动是精气的基本属性;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注:色脉相符其病顺,反之,得克之脉则死,得生之脉则生。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⑴五行的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相生规律可确定“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法,一般认为,疾病按相生规律转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根据相克规律可确定“抑强”及“扶弱”之法。
必读!《中医基础理论》全集精讲收藏版(带字幕)
必读!《中医基础理论》全集精讲收藏版(带字幕)
微静号:岐黄宝库,可下讲义
中医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
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弘中医文化,扬华夏国粹,有赖每一个岐黄人添砖加瓦。
整理不易,如果你觉得有用,请点赞,收藏,转发,祝君健康。
请留下你的宝贵意见,如需更多中医专辑,请在下面评论留言告诉我。
直接点击即可播放。
中医基础理论(一)课程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一)课程总结岐黄学社QIHUANGXUESHE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华国粹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运动观,诊察病人的时候,目光并不限于局部,中医讲的是天人之道。
当你学中医愈深入,你就会愈加感受到宇宙的奇妙,大自然的不可思议。
医学的不可思议。
把预防放到更重要位置,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少得病,不得病。
学习中医是为了身体更加健康,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序论、中医发展史——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一.课程主要内容总结【课程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七情(单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金元四大家:刘元素(河间)寒凉派。
张从正(子和)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滋阴派。
李杲(东垣)补土派。
中医基础理论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更多内容大家点击视频学习!二.课后思考题(一)什么是七情单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二)金元四大家是金元四大家:刘元素(河间)寒凉派。
张从正(子和)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滋阴派。
李杲(东垣)补土派。
(三)八种用药方法是什么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四)三因学说是什么三因学说: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内外因(饮食、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
(五)三因学说是谁提出的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著名的。
(六)什么书载药365种《神农本草经》(七)五味是什么酸、苦、甘、辛、咸。
三.知识点梳理(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历代医家和人民群众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运用相应历史时期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成就,不断地完善、提高而发展的。
因此,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作业已完成1麻沸散的发明者是()。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孙思邈我的答案:B2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易经》我的答案:B3中医的哲学体系不包括()。
∙A、五行学说∙B、阴阳学说∙C、经络学说∙D、细胞学说我的答案:D4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它的特点是天、地、人三道融合。
()我的答案:√5中医的医学模式是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四者统一的有机整体。
()我的答案:√1.2作业已完成1张仲景的代表作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我的答案:D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扁鹊∙B、孙思邈∙C、华佗∙D、皇甫谧我的答案:D3用阴阳五行学说看天地万物,阴中之阳指的是()。
∙A、月亮∙B、河流∙C、高山∙D、树木我的答案:D4用五行学说看人体的五脏,肾脏对应的是()。
∙A、金∙B、木∙C、水∙D、火我的答案:C5朱丹溪的中医理论属于湿热派。
()我的答案:√1.3作业已完成1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地之四海对应人之四海,其中髓海指的是()。
A、心脏B、胃C、肝脏D、大脑我的答案:D2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天有阴阳,人有夫妻B、天有列星,人有牙齿C、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贫富之分D、地有林木,人有募筋我的答案:C3人体与治国理政是相通的,人体十二官之中,“君主之官”指的是()。
A、脑B、肝C、肺D、心我的答案:D4中医学讲的人体经络实际上就是西方医学中的血管。
()我的答案:×5人之四海中,胃是水谷之海,五行之中属土。
()我的答案:√1.4作业已完成1中医学病理的八纲辨证不包括()。
A、阴阳B、虚实C、寒热D、盛衰我的答案:D2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看,肝脏是阴中之阳,对应的是四季中的()。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我的答案:A3中医学认为,人体中的水液代谢与三个脏器的相关,其中不包括()。
A、肾脏B、脾脏C、肺脏D、心脏我的答案:D4从归类的角度看,中医治法分类有八种,即汗、吐、和、下、温、清、补、消。
()我的答案:√5中医学中的五行归类,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的是东南中西北。
()我的答案:×1.5作业已完成1医相同源,面相中的中交对应的是()。
A、肝脏B、肺脏C、脾胃D、膀胱我的答案:C2人的面相中,鼻梁的正中间对应的是()。
A、胆B、脾C、胃D、肝我的答案:D3从中医角度看,胁痛咳血、舌头两侧溃烂,这两个症状的病因是()。
A、肝火犯肺B、肝火犯胃C、肝火犯心D、肝火犯脾我的答案:A4中医开药一般都是复方药,目的是为了保护其他脏腑。
()我的答案:√5中医诊断的“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
()我的答案:√1.6作业已完成1《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泪光点点,娇喘微微”,从中能看出的病症有()。
A、肝气耗损B、阴虚C、肝郁D、以上都有我的答案:D2“心之苗”指的是()。
A、眼睛B、鼻子C、舌头D、嘴巴我的答案:C3中医哲学基础里,宇宙的“宙”指的是什么维度?()A、时间B、空间C、热量D、容量我的答案:A4“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这句话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
A、对立性B、统一性C、协同性D、差异性我的答案:B5唇是脾的一朵花,嘴唇红润就是脾胃较好。
()我的答案:√1.7作业已完成1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学说B、经络学说C、人与天地相应D、阴阳八卦学说我的答案:C2以子午流注原理观察人的气数,胆经最旺的时辰是()。
A、寅时B、子时C、卯时D、丑时我的答案:B3中医学的“五季”中的子月从何时算起?()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我的答案:D4子午流注指的是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我的答案:√5人如果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解大手,大便成型,软硬适中,说明他身体不好。
()我的答案:×1.8已完成1《国语》中有“上医治国,中医(),下医治病”。
A、治家B、治省C、治人D、治法我的答案:C2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脾藏(),肺藏魄,肾藏志。
A、血B、气C、意D、精我的答案:C3五精所并,并于肝则怒,并于心则喜,并于脾则思,并于肺则(),并于肾则恐。
A、愁B、悲C、郁D、闷我的答案:B4五气所病,肝为(),心为噫,脾为吞,肺为咳,肾为嚏。
A、怒B、淫C、语D、郁我的答案:C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我的答案:√6中医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现象。
()我的答案:√2.1作业已完成1下列关于气的基本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指的是气体状态的物质B、气是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C、气指的是一切可感知的现象和状态D、气指的是精神维度的感知我的答案:D2人体的体液是()。
A、酸性B、弱酸性C、碱性D、弱碱性我的答案:D3成年人的体液占体重的90%。
()我的答案:×4中医的治病原则之一是调节真气,陪护正气。
()我的答案:√2.2作业已完成1“气”会影响蛋白质的性质,例如鸡蛋变臭是因为()。
A、酸性环境的影响B、中性环境的影响C、碱性环境的影响D、弱碱性环境的影响我的答案:A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是指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方式,这种方式取决于()。
A、一级结构B、PH值C、氧气D、氮气我的答案:B3汽车尾气是肺癌的第一杀手是因为()。
A、汽车尾气进入人体会产生一氧化碳B、汽车尾气进入人体会产生亚硝胺C、汽车尾气进入人体会产生一氧化氢D、汽车尾气进入人体会产生二氧化碳我的答案:B4健康的蛋白质结构是非常规整的,癌细胞的蛋白质结构是杂乱无章的。
()我的答案:√5百病生于气,中医学认为束胸、束腰是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
我的答案:×2.3作业已完成1关于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对立制约,消长平衡B、互根互用,相互转化C、交感与互藏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2《素问》中有,“()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A、乾坤B、阴阳C、天地D、黑白我的答案:B3()是体液的重要组成。
A、氟B、氯C、铁D、锌我的答案:B4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变化体现了阴阳消长的原理。
()我的答案:√5中医学讲“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指的是要分清楚病症属阴还是属阳。
()我的答案:√2.4作业已完成1中医学认为,()可生血,血盛可助气。
A、血旺B、精旺C、气旺D、阳旺我的答案:C2在生理上,功能为阳,物质为阴,下列生理功能中属阴的是()。
A、兴奋B、亢进C、温煦D、衰退我的答案:D3中医学认为,阴虚生内热,()生内寒。
A、血虚B、阳虚C、阴虚D、气虚我的答案:B4中医学认为人体组织结构是有阴阳属性的,五脏属阳,六腑属阴。
()我的答案:×5酸性土壤长出的食物是碱性的。
()我的答案:√2.5作业已完成1中医学将药物性能分为“四气”,它指的是()。
A、温热凉寒B、酸甜苦辣C、春夏秋冬D、喜怒哀乐我的答案:A2《抱朴子》的作者是()。
A、老聃B、葛洪C、葛玄D、陶弘景我的答案:B3荔枝病是一种低血压,中医学认为荔枝病的解药是()。
A、荔枝肉B、荔枝皮C、荔枝核D、荔枝树我的答案:C4放痧能够有效缓解慢性中暑症状。
()我的答案:√2.6作业已完成1“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句话出自()。
A、《抱朴子》B、《尚书·洪范》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我的答案:B2“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从这句话中能够得出()。
A、金生木B、金克木C、火生水D、水生火我的答案:B3五行中的“水”分为浊水和清水,浊水对身体有益。
()我的答案:×4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的概念是哲学概念,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物理概念。
()我的答案:√2.7作业已完成1“土载四行”,五行土居中,土的属性是()。
A、阳中之阴B、阴中之阳C、阳中之至阳D、阴中之至阴我的答案:D2在自然界的五行归类表中,“五味”中的“酸”对应的是()。
A、木B、火C、土D、金我的答案:A3在人体的五行归类表中,“五体”中的肉对应的是()。
A、木B、火C、土D、金我的答案:C4在自然界的五行归类表中,“五气”指的是风、暑、湿、燥、寒。
()我的答案:√5在人体的五行归类表中,“五志”指的是怒、喜、思、悲、恐。
()我的答案:√2.8作业已完成1中医学认为人分五色,其中不包括()。
A、青B、黄C、白D、紫我的答案:D2“青如草者死,赤如凝血者死”“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上述诊断方式属于中医望诊中的()。
A、察志B、察色C、察神D、察意我的答案:B3与边界模糊的痣相比,边界比较清晰的痣更加危险,很容易发生癌变。
()我的答案:×4中医学认为人身上的红痣是离经之血,身上红痣多的人脾不好,忌暴饮暴食,应该多锻炼身体。
()我的答案:√2.9作业已完成1中医切脉切的是寸关尺三个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左为阳,右为阴B、左边对应的是心肝肾C、右边对应的是肺脾肾D、切脉有二十五中脉象我的答案:D2根据声音和气味判断病症的方法,属于中医学中的()。
A、望诊B、问诊C、闻诊D、切诊我的答案:C3《红楼梦》中的秦可卿的病症是闭经,是水亏木旺之症。
()我的答案:√1关于中医学讲的“五味所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入肝B、苦入心C、甘入脾D、辛入肾我的答案:D2偏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就是中医讲的“五味所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走筋B、苦走脉C、辛走气D、咸走肉我的答案:D3中医认为,情志会影响人的脏腑。
()我的答案:√2.11作业已完成1关于四肢末端的穴位与五行的对应,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井对应木B、荥对应火C、经对应土D、合对应水我的答案:C2道家的祖山叫做昆嵛山,位于今天的()。
A、湖南B、云南C、山东D、四川我的答案:C3五行通常也用来指导针灸取穴,针灸取穴的位置是固定的,四季不变。
()我的答案:×4冬季水盛,养生应该补脾,多食甘、温性食物。
()我的答案:√2.12作业已完成1关于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构成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B、精气学说旨在说明天地万物的物质统一性C、阴阳学说旨在说明一切生命现象都包含着阴阳矛盾运动D、五行学说体现了中医学的宗教特质我的答案:D2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晒太阳可以调补阳气。
()我的答案:√3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石。
()我的答案:√3.1作业已完成1下列选项中,五脏与六腑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