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资料文化素养1
教资考试科目一文化素养考点汇总
教资考试科目一文化素养考点汇总
教资考试科目一的文化素养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你需要了解《论语》、《史记》、唐诗宋词等经典文献,以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技发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内容。
2.世界文化: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与民俗。
你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你需要对希腊神话、罗马文明、印度文化、日本传统艺术等有一定的了解。
3.现代社会文化:包括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你需要了解当前社会的重要事件、社会问题、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你需要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政策和变革,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影响。
4.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方
法和实践,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你需要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以及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是教资考试科目一文化素养的主要考点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教《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
第二章科学常识
重点提示
一、中外科技开展史
(一)古今中国科学技术
1.数学
(1)年龄期间出现九九乘法。
(2)《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3)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代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这一成果领先天下达1000年之久。
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2.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2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24.书法
四体:真(楷)、草、隶、篆
2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26.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7.国画分类:人物、山川、花鸟
元旦: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全家团聚吃“年饭”、“守岁”、“庭燎”、放鞭炮等。5.喜事简称:花烛之喜(立室)、于归之喜(出嫁)、乔迁之喜(搬家或升官)、弄璋之喜(生男孩)、弄瓦之喜(生女孩)、弥月之喜(孩子满月)6.当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7.三公:周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西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亦称“禁烟节”冷“节”,清明前一、二日,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清明: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五: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五风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等。
2016云南教资统考《幼儿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一)
2016云南教资统考《幼儿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一)云南教师资格考试请访问云南教师考试网,为了更好的协助大家备考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公云南教师考试网为大家准备了云南教师资格证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云南教师考试网祝大家早日成功。
考点一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2.参商:常用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3.流火: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5.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6.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7.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自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类推。
9.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10.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整理幼教《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
《综合素质》幼儿园《综合素质》(幼儿园)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化1.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文献:《诗经》、《尚书》、《论语》、《孙子兵法》等。
2.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纨绔文化等。
3.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形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
4.中国古代文化的节日和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二、世界文化1.欧洲文化的代表性文献:《圣经》、《战争与和平》、《简·爱》等。
2.欧洲文化的主要特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3.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作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和服、法国的香水等。
三、科学文化1.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论:观察、实验、归纳、假设、验证等。
2.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和重大科学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等。
四、艺术文化1.音乐文化: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分类和发展、音乐的风格和流派等。
2.美术文化:绘画的基本要素、绘画的分类和发展、著名画家和作品等。
3.戏剧文化:戏剧的起源和发展、戏剧的表演形式和剧目、著名戏剧家和作品等。
五、体育文化1.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和比赛规则。
2.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武术、乒乓球等。
3.国际著名体育比赛和运动员: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体操比赛、尤西比奥·恩利克等。
六、文化交流与国际交流1.世界语言的发展和分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2.国际交流组织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等。
七、生态文化与环保知识1.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
2.环保知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
这些都是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常考的文化素养知识点,对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有助于备考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考试。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文化素养是每个教师都应多少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2022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更多详情请关注店铺。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篇1(一)我国远古居民1.元谋人:已知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北京人: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3.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和北京人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
他们过着群居生活,构成最早的人类社会,原始社会从此开始。
4.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距今约1万八千年,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他们已懂得人工取火。
5.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我国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文化,黄河领域的是半坡文化。
这个时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
进入原始农耕期: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掌握了种粟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半坡原始居民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彩陶精美。
他们也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
6.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四五千年。
社会发展:骨器、石器种类多;陶器分黑陶和白陶,黑陶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生产工艺有抛光、雕刻等技术;养蚕缫丝,纺织技术有新进步。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
(二)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1.炎帝、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
与东方蚩尤部落大战逐鹿之野,蚩尤战败。
炎黄部落成为华夏族的主体部分。
2.尧、舜、禹: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几位部落联盟首领。
2019河源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文化素养(一)
2019河源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文化素养(一)考点一:我国科技史知识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我国四大发明是指古代我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1)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现在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善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
(4)北宋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5)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6)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端用于军事。
2.我国古代的数学成果(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使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核算圆周率的正确办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
(7)唐朝:闻名数学家王孝通编撰《辑古算经》,初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根底。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
3.我国古代的地理成果(1)《周易》一书首要提出了"地理"称号。
(2)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知道。
(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准则,即"制图六体"。
(4)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行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
4.我国古代的地理历法成果(1)商朝: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载。
(2)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
1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文化素养》教案
第一节 历史常识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资产阶 级领导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级领导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历史常识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 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 的历史。
日
抗
新
四
共国
民 本阳
本
军 本沟 义国
本
战
中
运
一共
党 制事
制
长 制桥 会共
制
胜
国
动
大产
一 造变
造
征 造事 议产
造
利
成
党
大九
一
七变
党
八
立
成
及一
二
七
走
一
立
北八
八
事
向
三
伐事
事
变
成
事
变
变熟Biblioteka 变标志中国现代史
1949年
过渡时期 1953年
全面建设时期
十年文革
两年徘徊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1997年 1999年
六、清朝末期(1840 年——1911 年) 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 《辛丑条约》 (1901年):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 ②惩办曾支持宣战的王公大臣,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 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京津以及京山铁路 沿线。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 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文化素养
这里我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干货——让很多小伙伴头疼的科目一文化素养部分的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历史知识
1、中国古代史
考点1 历史人物
考点2 政治制度
考点3 主流思想
考点4 著名战役
考点5 重要变法
考点6 民族关系
考点7 出游人物
考点8 农民起义
2、中国近现代史考点1 历史脉络
考点2 洋务运动
考点3 辛亥革命
考点4 抗日战争
3、世界史
考点1 四大文明古国
考点2 地理大发现
考点3 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4 世界大战
第二章科学素养1、中国成就
考点1 四大发明
考点2 医学成就
考点3 农学和科技
考点4 数学和地理
2、外国成就
考点1古代科技
考点2 物理成就
考点3 化学成就
考点4 生物成就
第三章文学素养1、中国文学
考点1 先秦文学
考点2 秦汉文学
考点3 魏晋南北朝文学
考点4 唐宋文学
考点5 元明清文学
考点6 近现代文学
2、外国文学
考点1 古希腊文学
考点2 古典文学
考点3 近现代文学
第四章艺术素养1、美术
考点1 中国书法
考点2 中国绘画
考点3 外国美术
2、音乐
考点1 民族乐器
考点2 民族歌曲
考点3 外国音乐
第五章传统文化1、历法节日
考点1 历法
考点2 节日
2、民族地理考点1 民族
考点2 古地名
考点3 礼仪。
幼儿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
幼儿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
幼儿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是指幼师在文化领域的知识、技能、观念和修养等方面的素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中的重要角色,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的成长。
首先,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幼儿园中的故事、童谣、儿歌等文学作品是幼儿了解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来源。
幼儿教师需要熟悉这些文学作品,能够阅读、讲述、解读并运用到教学中。
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幼儿园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地方,有许多艺术活动如绘画、手工、音乐等。
幼儿教师需要熟悉这些艺术活动,掌握一定的美术、音乐、手工等技能,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再次,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素养。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
幼儿教师需要关注国家历史和文化,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让幼儿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
最后,幼儿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
现代幼儿教育需要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育软件等。
幼儿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科技手段的使用方法和教学应用,能够巧妙地将科技手段融入到教学中。
总之,幼儿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幼儿园中优秀教师的标志。
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教资文化素养知识点汇总
幼儿园教资文化素养知识点汇总一、历史素养。
(一)中国古代史。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
-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2.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者是禹,启开始了“家天下”。
- 商朝:甲骨文和金文是其主要的文字形式,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
- 春秋: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
3. 封建社会(战国 - 清朝前期)- 战国:各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 秦朝: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等。
- 汉朝: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
- 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著名的盛世局面,唐朝文化灿烂,唐诗、书法、绘画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 宋元:宋朝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元朝实现了全国大一统,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 明清:明朝加强君主专制,如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等;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交流;清朝前期康乾盛世,同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世界古代史。
1. 古埃及。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 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字。
2. 古巴比伦。
3. 古印度。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文化常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文化常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其内容包括文化常识、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察等。
其中,文化常识作为综合素质科目中的一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必备的知识点。
文化常识是指对于社会、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它是评价一个人素质和学识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之一。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了解文化常识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在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中,文化常识的要点包括社会文化、历史与地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熟悉重要的文学作品和艺术领域的发展,以及了解科技领域的前沿知识。
通过学习和掌握文化常识,考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文化常识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以运用自己的文化常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在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中,文化常识的掌握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了解各个方面的文化常识,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文化常识的掌握也是教师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的体现,对于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文化常识的各个要点,并探讨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和影响。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每位考生都能够对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的文化常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组织和安排的框架,对于一篇长文尤为重要。
本文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文化素养教资
文化素养教资
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和文化情趣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它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人们对于艺术、伦理、审美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文化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文化素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历史、地理、文学等科目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
文化素养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指一个人对于艺术、伦理、审美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
文化素养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
文化情趣是指一个人对于文化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观看戏剧表演等,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文化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和文化情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
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现代文学1.徐志摩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新月派诗人。
其中志摩的诗倾向积极。
2.李金发,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被称为“诗怪”。
3.戴望舒,代表作《雨巷》、《我的记忆》,被称为“雨巷诗人”。
4.艾青,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5.卞之琳,《断章》,徐志摩学生。
6.老舍,第一位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茶馆》。
7.茅盾,长篇小说《腐蚀》,日记体形式.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追求》,《动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以及《林家铺子》8.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9.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0.郭小川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
11.泰戈尔,1913年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以及《飞鸟集》,《新月集》。
古代文学1.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诗经》。
2.作者自述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著作主旨,立志为统治者提供经验与教训的史书是《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3.“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反映的是《红楼梦》。
4.“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讲的是《三国演义》.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中,“风骚”一词源自《诗经》、《离骚》。
历史类文集1。
《春秋》,鲁国编年史,由孔子修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末期鲁国左丘明所著.3。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长于记言而不长于记事.4. 《史记》是中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 《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它以记言为主。
戏曲1.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
2.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中国戏曲史上成就最高。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
1.古代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楚辞》、《离骚》等。
2.经典著作:《史记》、《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山海经》、《道德经》等。
3.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4.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5.传统艺术:中国画、京剧、曲艺、书法、篆刻等。
6.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7.传统美德: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礼仪文化、忍让精神等。
二、世界文化
1.古希腊文化:希腊神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古希腊剧。
2.古罗马文化:罗马艺术、罗马法、古罗马民主制度、罗马建筑等。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文艺
大师。
4.文化名城:巴黎、罗马、雅典等世界文化名城。
三、现代社会文化
1.科学技术:蒸汽机、电力、汽车、计算机等。
2.文化现象:全球化、信息化、网络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等。
3.自然生态:生态平衡、可再生能源、碳排放、环境保护等。
4.社会问题:性别平等、贫富差距、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等。
上述知识点是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科目中常考的一些重要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文化素养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历史部分,文学部分,自然科技常识,艺术鉴赏和文化常识。
根据近三年真题情况分析,不管是考幼教,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这五个部分内容都会考到。
考试题量在九个,全部是客观题,分数是在十八分.从出题总体趋势来看,这五个部分都是有可能成为出题者所青睐的.因此,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全面复习。
一、历史部分(一)重要战争(1)中国古代重要战争1.牧野之战:商朝和周倒戈相向2。
春秋五霸:齐桓公(最早称霸)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吴越之战-卧薪尝胆)3.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4。
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5。
巨鹿之战:项羽(楚军)和秦军;破釜沉舟6。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7.淝水之战:东晋和前秦军(苻坚—氐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8.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转衰9.黄巢起义: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10.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俘虏,北宋灭亡11。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2)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1。
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1895 年—1945 年,50 年殖民地3.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耕种/《资政新篇》5。
武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6。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7.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破裂/国民党发动屠杀共产党的“白色恐怖”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9."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殖民地10。
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块一
了解儿童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如攻击性行为、过度依赖等,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行为问题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心理健康问题
分析儿童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03
CHAPTER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技能
观察法
游戏法
故事法
示范法
掌握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主题教学
分组教学
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
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并改进。
基本概念
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概念
教育科研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等,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育科研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查阅文献、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等。
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步骤
教育科研步骤
教育科研方法
通过教育科研,幼儿园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从而制定更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科研需要幼儿园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可以发现现有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幼儿园课程的优化和发展。
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
分析教育科研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核心讲义(文化素养)【圣才出品】
第4章文化素养【考纲解读】一、考试大纲(文化素养部分)1.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2.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3.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考点分析1.需掌握的基本概念幼儿园教师文化素养的基本常识,包括文学基本常识、科学基本常识、文化基本常识等。
2.运用一定的文化素质知识去分析和解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技能的引路人。
(2)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3)教师不仅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4)教师文化素养是教师的一种综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形成的品行气质,是教师丰富文化知识积累的体现,更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社会生活价值的反映。
【核心讲义】一、文化常识(一)节日与民俗1.基本概念(1)民族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
(2)民俗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这种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我国传统节日(1)春节春节,是指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历史知识历史知识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第一节中国古代史(重点,每次必考,最少一道)一、先秦(次重点,选择题)考点一:原始社会:区间:170 万年前----公元前21 世纪夏朝建立(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最早的):元谋人(最早、最南);蓝田人(陕西蓝田);北京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最后,北京周口店,人工取火)【记忆口诀】F4 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牵起了毛茸茸的小手。
(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口诀:旧打新磨母系氏族社会:半坡遗址(粟,北方);河姆渡遗址浙江一带(水稻,南方)。
父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黑陶文化-陶器);大汶口文化山东一带(私有财产)。
【记忆口诀】先母后父(三)上古神人:利用偏旁记忆盘古氏:开天辟地有巢氏:建造房屋燧人氏:人工取火女娲氏:补天造人伏羲氏:八卦神农氏:炎帝、农耕、尝百草(炎黄子孙、黎民百姓)黎民-奴隶【最早】轩辕氏:皇帝尧舜禹:禅让制考点二:夏朝(约公元前21 世纪---公元前16 世纪)政治:国家性质: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位继承:世袭制,禹--启;地方治理:九州(一言九鼎,制九鼎)。
科技:最早青铜容器:青铜爵(二里头文化)。
夏历:最早的历法,保存在《夏小正》。
考点三:商朝(公元前16 世纪----公元前11 世纪)政治:盘庚迁殷(河南安阳)。
科技:最大青铜器:后母(黄天后土)戊鼎。
文化:甲骨文:最成体系的文字(占卜记事);清朝刘鹗《铁云藏龟》,第一部有关甲骨文著作。
考点四: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前770 年)都城:镐京人物: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武王:武王伐纣/牧野之战: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周公吐哺:周公旦礼贤下士、招纳人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褒姒(之后东周迁都到洛阳)周平王:平王东迁。
制度:地方治理:分封制;土地治理: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王位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核心)考点五:春秋(前770 年--前476 年)春秋五霸:齐桓公(公子:小白;第一个霸主,旗号:尊王攘夷;管仲,“老马识途”“管鲍之交”)、晋文公(重耳,第二个霸主,寒食节介子推,清明的前一天)、宋襄公(泓水之战)、楚庄王(楚王问鼎)、秦穆公(秦晋之好)大事件:城濮之战:晋文公、楚成王;退避三舍;以弱胜强(有详细记载)三家分晋:韩赵魏典故: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楚王问鼎:楚庄王秦晋之好:政治联姻考点六:战国时期(前475 年--前221 年)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田氏代齐;齐最后一个被灭)【记忆口诀】喊赵薇出演齐秦(灭亡顺序)。
变法:李悝变法:最早变法,魏国,《法经》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
商鞅变法:秦国,秦孝公时期;最彻底、持续时间最长的变法。
吴起变法:楚国(魏武卒,建立军队制度)。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孙膑、庞涓,围魏救赵,齐--魏(韩)桂在马前(【记忆口诀】跪在马前)马陵之战:孙膑、庞涓,“增兵减灶,诱敌深入”,齐--魏(韩)长平之战:白起(战神)、赵括(纸上谈兵),秦--赵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虚左以待平原君赵胜:毛遂自荐春申君黄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孟尝君田文:鸡鸣狗盗,狡兔三窟,高枕而卧水利:都江堰:秦国,李冰父子。
无坝引水。
仍在使用的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郑国渠:秦国,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维修(三个国)吴国邗沟:联系长江和淮河,最早的运河思想--百家争鸣(重点)儒家:孔子:《春秋》、仁、礼;有教无类、德治。
孟子: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性恶论、礼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道家: 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道德经》。
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庖丁解牛、庄周梦蝶,又称南华真人。
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结合。
墨家:墨子(小孔成像):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量子卫星纪念墨子)、小孔成像。
兵家:孙子:《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孙膑:田忌赛马、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二、秦汉(重点)考点一:秦朝(公元前221 年--前206 年)政治:制度:创建帝制: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始皇帝。
中央制度: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制度:郡县制。
大事件:统一货币(方孔圆钱又称秦半两---劣币逐良币)、统一度量衡(长度、容积、重量)。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秦始皇科技:四大工程:阿房宫(被项羽所烧);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秦直道(国道)。
秦二世:指鹿为马。
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揭竿而起,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考点二:汉朝(公元前202 年---220 年)战争:秦汉过渡:巨鹿之战:项羽--章邯,以少胜多,破釜沉舟。
楚汉之争:项羽: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力能扛鼎,乌江自刎。
刘邦:约法三章、楚河汉界、鸿门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重要事件:文景之治:君主集权第一个盛世(削藩,七国之乱)。
汉武盛世: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茂陵又称中国金字塔(推恩令),金屋藏娇。
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张角,太平道,规模最大的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信仰黄老道。
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凿空”引入葡萄、核桃、石榴等,输出瓷器、丝绸。
苏武牧羊:鸿雁传书。
西域都护府:汉宣帝。
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时期,投笔从戎(哥哥班固写史书)。
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天人感应。
宗教:佛教-东汉时期,白马寺(河南洛阳),外国传入。
道教--张陵,东汉时期,本土宗教。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考点一、政治制度: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阶级制度:士族门阀制度著名战争:官渡之战:曹操-袁绍,以弱胜强,奠定统一北方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孙刘,以弱胜强,奠定三国鼎立基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淝水之战:前秦苻坚-东晋谢安,以弱胜强;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以少胜多: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官渡之战:统一北方基础、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淝水之战: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四、隋唐、五代十国考点一:隋朝(581--618 年)政治: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六部:吏部:吏政;户部:户籍财经;礼部:礼仪、学政、外交;兵部:武官、军事;刑部:法律、刑狱;工部:工程。
科举制(打破门阀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选官制度:秦:军功授爵;汉:察举制,征辟,举孝廉;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隋炀帝进士科,武则天:武举、殿试/面试;明朝:三试、三甲、三元、八股取士;戊戌废八股,1905 废科举。
科技:隋唐大运河:取道洛阳,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贯通海、黄、淮、长、钱塘江五大水系。
赵州桥:李春,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考点二:唐朝(618--907 年)政治: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天可汗,藏族和亲(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
武则天:都城洛阳,武举、殿试,唯一女皇帝,武周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天宝之乱,与杨贵妃的故事。
农民起义:黄巢之乱,首次提出平均思想,最久、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花开后百花杀”。
外交:与吐蕃和亲(西藏):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步辇图》。
出游:玄奘-《大唐西游记》;鉴真--东渡日本,法显。
日本:遣唐使,促进中日有好交流。
著名僧人: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游记》;鉴真东渡日本;僧一行《大衍历》,测定本初子午线长度;怀素草书,《自叙帖》。
五、宋朝(960--1279 年)(重文轻武)考点一:政治重要人物: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烛影斧声。
变法: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熙宁变法。
民族关系:与辽(契丹族):澶渊之盟宋真宗-辽萧太后。
与金(女真族):靖康之耻,宋徽宗(瘦金体)、宋钦宗被俘(建炎南渡,建立南宋),岳飞抗金(满江红)郾城大捷,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与蒙古:崖山海战(文天祥)。
考点二:科技、文化经济:交子: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世界最早的纸币。
五大名窑:官窑、钧窑、汝窑、定窑、哥窑(军官定乳鸽)---瓷器。
《洗冤录》:宋慈,第一部系统法医学著作《大宋提刑官》。
思想:程朱理学-朱熹、程颐,客观唯心主义。
重要变法:李悝变法:魏国,最早、《法经》;商鞅变法:秦国,最彻底;吴起变法:楚国;王安石变法:北宋,宋神宗,11 世纪伟大改革家;一条鞭法:张居正,明万历年间;戊戌变法:清,1898 年,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
元朝(1271-1368 年,蒙古族)政治:地方制度: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对现在的省市制度影响很大),宣政院(管理藏族和佛教事务)。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朱元璋等(明教/白莲教),元末农民起义。
科技:《农桑辑要》元世祖,最早的官修农书。
《授时历》,与公历一样,许衡、郭守敬,忽必烈赐名。
文化:马可波罗,意大利,《马可波罗游记》。
元曲:元曲四大家、四大悲剧。
六、明清考点一:明朝(1368-1644 年)制度:中央制度: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制度。
地方制度:三司分权:都司、布政司、按察司。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重要事件:明初盛世:洪武之治,永乐盛世(靖难之役)。
明中期变故:土木之变(蒙古族发动,囚禁明英宗)-北京保卫战(于谦,石灰吟)-夺门之变。
一条鞭法:张居正(万历年间),赋税改革。
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大顺。
对外:郑和下西洋:七次,最远到达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
戚继光抗倭(明中期)。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从荷兰侵略者手中。
文化:黄宗羲中国思想启蒙之父《永乐大典》最大的类书,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考点二:清朝政治:清初:努尔哈赤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顺治入关第一帝。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统治制度:军机处、摊丁入亩、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
著名战争:台湾问题:施琅,设台湾府。
三征葛二丹、大小和卓叛乱。
沙俄: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落款写的中国。
文化:四库全书:最大一部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