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校建立品牌专业的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民办本科院校突出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但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不稳定、管理制度不成熟、经济资源缺乏、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制约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
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该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训教学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标签: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731 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成为反映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
而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出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民办本科院校作为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实力较弱的高校,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办学特色,才能利用好举办本科教育的有利时机,巩固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的地位,为其下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民办本科高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如品牌、特色专业的内涵,评价标准等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2 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2.1 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队伍在学校专业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民办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和公办院校的师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方面,民办本科学校的教师队伍不合理。
由于民办本科院校民办的性质,难以引进优秀的人才,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外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影响专业建设。
另一方面,自身培养的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民办本科院校老师的工资水平不高,且缺乏职业成长的平台,自身培养的人才容易流失,师资队伍的不稳定长期制约着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发展。
2.2 管理制度不成熟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一般不是很长,其在管理制度、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与公办高校有很大的差异。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教育体系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民办高校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品牌形象管理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品牌形象的概念、特点,以及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品牌形象的概念与特点品牌形象是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和认知,是对品牌综合性的认识和感知。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一种情感体验,是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和形象,是一种深刻的、持久的、共享的关于品牌的观念。
品牌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企业的宣传、推广、营销等手段,慢慢地在受众心目中形成一个稳定、积极的认知。
品牌形象不仅仅是外部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在实质,是一种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品牌形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特性。
品牌形象需要与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建立自己独特的形象和内涵。
二是一致性。
品牌形象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保持一致,保持稳定的认知和情感共鸣。
三是符合性。
品牌形象需要符合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与受众的心智模型相吻合。
四是持久性。
品牌形象需要经过长期的宣传和推广,才能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深刻的认知和印象。
五是共享性。
品牌形象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形成品牌社群和忠实粉丝。
二、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存在的问题1. 短期行为导向。
一些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管理中只注重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的品牌建设和维护,没有形成稳定的品牌认知和情感。
2. 缺乏差异化。
一些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管理中没有建立自己独特的形象和内涵,与其他高校形成了同质化竞争,导致品牌认知的混淆和消解。
3. 沟通失灵。
一些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管理中没有做好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导致形象传播的失真和不准确,影响了品牌认知的建立和传播。
4. 缺乏品牌文化。
一些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管理中忽视了品牌文化的建设,没有形成内在的品牌实质和核心价值观,使得品牌形象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探析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探析【摘要】民办高校在中国作为一种利用非国家财政性资金开办的新兴教育产业模式,与公办高校相较,具有起步晚、资金少、社会认可度较低可是机制灵活等特点。
随着我国教育市场进程的加速,民办高校也被推入了品牌竞争时期。
本文通过说明品牌内涵、高校品牌的价值和作用,提出了打造民办高校品牌的战略构思,力图创出品牌,确保民办高校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高等教育独立学院品牌民办高校是一种新兴教育产业模式,与公办高校相较,具有起步晚、资金少、社会认可度较低,可是机制灵活等特点。
民办高校如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多办学资源,在这场猛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定位于培育适应社会经济进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材的民办高校,如何才能发挥其机制灵活等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本文通过说明品牌的内涵、高校品牌的核心要素,提出了打造民办高校品牌的战略构思,力图创出品牌。
一、民办高校品牌概述1.品牌及民办高校品牌的内涵品牌是指一个名称、标记、符号、设计或它们的联系利用,以便消费者能辨识厂商的产品或效劳,并与竞争者的产品有所区别。
民办高校品牌从狭义的角度看,它包括民办高校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品牌基色等。
品牌名称是教育品牌的核心,也是社会各界对教育品牌进行口碑传播的要紧内容,如美国的“哈佛”、英国的“剑桥”;民办高校品牌标志为打造学校自身品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而设计的易于识别和识别的形象化标志物;品牌基色,即有自己鲜明而富有个性的色彩标识。
2.民办高校品牌竞争力组成要素民办高校品牌竞争力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师生是品牌竞争力的主体。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一所高校的社会地位、社会阻碍,取决于有无一批高水平、有阻碍力的教师队伍。
优秀的人材质量是学校生存和进展的关键,有了高质量的学生群体,就有了信誉,取得社会的好评。
(2)校园效劳是品牌竞争力的形成的客体。
校园效劳是最直观地反映一所学校的治理水平。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民办高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支持,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加强。
但是,相比公立高校,民办高校的实力相对较弱,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来完善和解决,特别是在专业建设方面。
下面将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阐述民办高校的发展之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教学质量是评价专业建设的重要指标。
目前,有些民办高校对于专业建设以及教学质量抱有轻视的态度,存在着教学标准不高、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环节欠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并对学生的发展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提升教学质量是必要的,这需要民办高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升。
同时,严格按照教学标准,制定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加强实际授课并注重实践环节的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程质量,进而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二、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民办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开设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开设了相似和重复的专业,而市场和行业却需要更具特色和个性化的专业。
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强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分析,结合自身优势,创新专业开设思路,发掘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专业。
同时,为了不重复劳动力,不断提高社会对本校校友的认可度,民办高校的专业发展应该有相应的可持续长远规划。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民办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产业与教育,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
这既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又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取更多的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民办高校应该注重研究和探索,加强校企合作中“研究”这一环节,在产业中探索更多的优秀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实际价值。
只有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民办高校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推进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地位,许多人对其品牌形象存在着一些误解和质疑。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民办高校的品牌形象就成为了民办高校管理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1.高度市场化:民办高校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机构,注重市场营销,重视品牌形象的建设和管理。
2.较弱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历史文化积淀相对较弱,缺乏传统的沉淀和基础。
3.多元化的办学领域:民办高校的办学领域较为多元化,涉及的学科门类也较为广泛,需要针对不同领域进行品牌形象管理。
2.强化内部管理:品牌形象管理应从内部管理抓起,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强化和提升。
3.加强和扩大宣传力度:加强和扩大宣传力度是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在各类媒体上宣传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特色优势。
1.建设特色品牌:民办高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目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建设特色品牌,突出自己的优势。
2.差异化营销:民办高校要明确自己的营销目标和客户对象,对不同客户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的核心资源,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总之,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民办高校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加强品牌形象建设和管理,提高民办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对民办高校品牌影响力的建设探讨

对民办高校品牌影响力的建设探讨关键词:品牌形象影响力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作为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因此,推进民办高校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而若想民办高校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仅需要民办高校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还需要提升民办高校的品牌影响力,利用品牌的影响力提升民办高校的知名度,从而才能够推进民办高校的良好发展。
因此,本文开展了对民办高校品牌影响力建设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品牌的内涵总体而言,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服务或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认知,而构建某个产品或服务品牌的意义在于促使消费者能够辨别自身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差别,并突出产品或服务的优势。
品牌可以说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而品牌并非能够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借助产品或服务展现出品牌的内涵、价值与个性。
就目前情况而言,品牌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举措,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能够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理解,促使消费者能够对品牌产生情感价值与文化内涵,从而促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能够优选品牌,从而帮助企业赚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品牌是产品、服务乃至整个企业的标识,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牌是需要不断构建、完善与维护的,经过日积月累才能够促使品牌深入人心。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现代高校发展过程中,高校品牌的建设无疑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我国的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对品牌形象的构建,在长久的发展经验中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构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促使高校品牌能够在家长及学生心中具备重要价值,加深家长及学生对品牌的理解程度,促使品牌的附加价值能够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品牌定位在品牌形象建设之前,必须要对品牌进行定位,从而才能够提升品牌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是确保品牌能够真正发挥其功能与价值的基础,因此,民办高校的品牌定位是尤为重要的。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建设成为了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注重市场需求,加强与行业合作,提高专业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校教育要为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服务。
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时应该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要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民办高校可以适当增设相关专业,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二、注重市场需求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
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巨大,民办高校可以加大在这些领域的专业建设力度,培养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办高校还可以开设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专业,为农村地区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与行业合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民办高校应该加强与行业合作,积极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可以通过共建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实训机会、邀请行业专家授课等方式,引入行业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这种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四、提高专业实用性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民办高校应该注重提高专业的实用性,把握市场需求和行业要求,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相关行业的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民办高校还可以开设跨学科专业,培养具有多方面综合技能的专业人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一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我们需要对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进行思考和探讨。
要重视专业建设的质量。
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应该注重培养具备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建立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体系。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应该重视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准和教学能力。
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和参与到实际工作中。
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要注重创新和创业教育。
新时代民办高校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
要开设创新和创业类的专业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平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第五,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动态,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培训。
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岗位,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但也存在许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我们应该重视专业建设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和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只有这样,新时代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近年来民办高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专业建设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
在新时代,如何推动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人才培养?民办高校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因此民办高校要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可以通过与企业和行业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可以通过开设新的专业或调整现有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民办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建设。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民办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教师和专业人才,提高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
要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民办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就业质量。
民办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紧密关系着专业建设和就业质量。
民办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和行业开展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就业质量。
民办高校要注重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提供就业信息和创业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的目标。
民办高校要注重学科互补和特色发展,提高竞争力。
在专业建设上,民办高校不应盲目追求数量,而应注重学科互补和特色发展。
可以通过与公办高校合作,开展学科共建,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科水平和特色。
民办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科交叉和应用型人才,提供多元化的学科选择和跨学科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创新。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民办高校应积极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科互补和特色发展。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开展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成为了民办高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高校转型发展、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讨论,谈谈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高校转型发展新时代的民办高校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高校转型发展,使学校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注重专业结构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增设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专业。
要根据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开设一批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帮助当地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培养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
建立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学术贡献和教学成果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创新力,提高教学质量。
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教师持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二、专业设置要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引入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注重与国际接轨,开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的国际化专业,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新时代的民办高校需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于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思考摘要:加强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及外界环境情况,可以从准确的品牌定位、规范的管理体制、鲜明的品牌特色、过硬的质量保证、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及科学的品牌管理等方面思考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品牌品牌建设加强民办高校品牌建设,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对于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对内应结合学校的特点,分析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外应结合教育市场的竞争状况,科学确定品牌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通过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品牌推广等环节,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文尝试从准确的品牌定位、规范的管理体制、鲜明的品牌特色、过硬的质量保证、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及科学的品牌管理等方面对民办高校品牌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准确的品牌定位民办高校的品牌定位不仅要考虑民办高校在整个大环境和同性质高校中的位置,还要考虑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1]。
对民办高校内外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是制定各项措施的前提,也是学校品牌定位的前期工作。
首先,通过市场研究,调查了解当下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发展变化规律。
其次,客观分析本校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细分教育市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专属的领域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成品牌。
最后,盘点学院的各种资源,对学校自身条件进行调研分析,包括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特色、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客观条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确定学院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涉及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定位等[3]。
目标定位指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级,学校类型主要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教育型四种类型。
以民办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来看,与公办高校仍有很大差距,短期内还不具备发展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条件,可以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具备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建设探析与对策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建设探析与对策摘要:当前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建设已然成为民办高校谋求长足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竞争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这对民办高校进行品牌建设极为不利。
必须对自身品牌进行精准定位,同时对自身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突出学校的品牌特色,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积极的推行品牌传播策略。
本文通过对“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在美国上市的案例来说明,学校品牌价值估算对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首先简单介绍了民办高校基本内涵,通过对品牌概念的分析引出学校品牌的内涵,即教育质量、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及公众口碑的综合体现。
同时阐述了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相关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了研究民办高校进行品牌建设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对策当前,国家社会经济较快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等教育竞争局势进一步加剧,这些对民办高校来说的发展非常不利,对此民办高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努力进行突破。
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我国民办高校发展面临处于弱势,民办高校“企业”的本质和“民办”的身份使其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关于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研究有助于打破这种弱势僵局,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民办高校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民办高校为了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保持自身的发展优势,必须积极的建立自主品牌。
而品牌的建设可以显著提升高效的竞争实力以及知名度,高校必须着力进行构建自主品牌,对此我们围绕构建高校品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民办高校基本情况概述本文主要围绕民办高校品牌建设进行研究,民办高校重点在“民办”,主要含有两方面内容,其一,经营归属,其二,民办高校是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创建的,高校的所有权以及经营权全部属于相应的组织或者个人[1]。
其二,经费来源,民办高校创建经费主要来自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或者经营性收入,属于非财政性质的教育经费[2]。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进行专业建设成为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需要注重专业特色的打造。
作为相对年轻的高校,民办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有着较大的灵活性。
可以通过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具有专业特长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民办高校还应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应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
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的合作,可以借鉴其在专业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势经验,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质量。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民办高校可以与企业、行业合作,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民办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具备更多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还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民办高校应该通过招聘优秀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
民办高校还应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只有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保证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和持续发展。
新时代的民办高校专业建设需要注重专业特色的打造,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的合作,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民办高校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

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在新时代下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成为了民办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新时代民办高校专业建设进行深入思考。
一、紧跟行业趋势,设计新兴专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变迁,新兴行业和新兴专业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需求,有目的地设计和开设新兴专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专业建设方面,不仅要注重传统专业,更需要关注新兴专业,不断完善和更新专业设置,与时俱进。
二、加强专业建设规划,提升教学质量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发展方向,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保持专业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需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三、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就业专业建设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更需要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和实践机会。
民办高校应该与各行业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园内外都能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专业知识。
要注重学生就业问题,提前规划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指导和就业资源,让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四、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新时代下,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民办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还面临着如何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品牌的概念、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的特点、以及品牌形象管理策略等方面对民办高校品牌形象进行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品牌是指商家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塑造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所做出的努力。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或名称,更是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
在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校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声誉,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的特点1. 多元化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的性质和定位,通常会在学科设置、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一些差异化。
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的管理中,注重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与其他高校形成差异化的品牌形象。
2. 竞争激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其他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民办高校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品牌形象管理策略,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 社会形象民办高校一般由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其社会形象与办学者的社会声誉息息相关。
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管理中需要注重不仅仅是传播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成果,还需要传递出自身背后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品牌形象管理策略1. 定位策略民办高校需要制定清晰的品牌定位策略,根据自身的定位确定目标受众、品牌核心价值和差异化优势,以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品牌定位不仅仅是关于学科领域、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包括校训、愿景、使命等方面,全面地描绘出民办高校的品牌形象。
2. 品牌传播策略民办高校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推广,包括校园宣传、网络媒体、招生展会、公众演讲等多种方式。
民办高校还可以通过校友会、社会实践项目等方式传递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民办高校的品牌形象。
民办高校名牌专业建设探析

民办高校名牌专业建设探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政策转变,民办高校成为了受欢迎的教育选择。
随着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民办高校们也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声誉,其中之一便是名牌专业建设。
名牌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在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民办高校在向着名牌专业建设迈进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精心组织名牌专业建设工作。
一方面,名牌专业的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从而清晰明确学科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民办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特色,根据教育市场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自己的名牌专业品牌。
例如,一些民办高校利用自身与地方的紧密联系,在地方经济优劣势基础上,打造特色专业,如地方文化保护与发展、地方传统工艺等。
另一方面,名牌专业建设也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
民办高校需要通过加大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科研平台的水平,吸引优秀教师和学者加盟,同时积极开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升培训,以提升名牌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名牌专业建设还需要深化和改进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民办高校应该注重营造优秀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行课堂互动式教
学、课外拓展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总之,民办高校名牌专业建设需要全面推进,以促进学校和学科的双重发展,加快构建高等教育“名牌工程”的体系,助推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出发,探讨了品牌形象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品牌形象管理策略,以期为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品牌形象;策略。
一、问题陈述民办高校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品牌形象塑造的挑战。
如何在良好的品牌形象管理下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品牌形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品牌形象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塑造和维护一个组织或产品的品牌形象,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其目标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组织或产品的长期发展。
1. 重要性:品牌形象是民办高校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资源,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2. 现状:目前,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形象模糊、定位不清、宣传不足等。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品牌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品牌形象管理策略1. 品牌定位:民办高校应与众不同地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品牌形象管理,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2. 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借助各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组织各类活动来展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3. 品牌故事:通过讲述品牌故事来增强品牌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和支持。
4. 品牌核心价值: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并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经营管理中,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
5. 品牌形象监测:定期进行品牌形象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品牌形象管理的效果。
五、结论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可以树立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民办大学应当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

民办大学应当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引言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不断发展,民办大学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它们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指标上与公办大学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开始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并非仅仅看重毕业证书的“颜值”。
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成为了民办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品牌意义、品牌建设、品牌告示等方面探讨民办大学应如何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
品牌意义品牌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市场中的商标、口号、企业文化、产品或服务等的综合表现形式,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和认知传递的载体。
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能够带给企业或组织商业上的利益,还能够传达其文化和价值观的内涵。
民办大学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组成部分,在品牌方面也应该有清晰的认识。
一个好的品牌可以给民办大学带来以下好处:1.提升声誉: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带来更多的学生和教职工,也有利于校友、企业以及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认可,同时也能够增强民办高校的协同效应,推动其不断迈向新的发展。
2.提高自己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民办大学同样面临着公办大学同行的激烈竞争,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强自我竞争力,更好地吸引优质的学生和教职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建设是民办大学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它需要从品牌战略、品牌文化、品牌形象三个方面入手。
品牌战略民办大学的品牌战略需要制定得清晰明确,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品牌战略是实现品牌目标的路线图,它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1.品牌目标与定位:民办大学需要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2.战略目标设定:如何实现品牌目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产品策略:民办大学的专业和课程准确吗?是否存在空缺或重复的方向?•客户策略:民办大学是否知道自己的目标学生群体?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价格策略:民办大学的附加价值与收费标准相符合吗?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推广策略:民办大学的形象创意是否有新意,能够吸引目标客户?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民办大学文化的延伸,是一个学校精神的表现。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崭露头角。
由于民办高校起步较晚且相对资源较为有限,其品牌形象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本文旨在探讨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形象是高校吸引生源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因素。
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高校的品牌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度和选择。
品牌形象是高校获得赞助和合作机会的关键因素。
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高校提供赞助和合作机会,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品牌形象是高校招聘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的重要条件。
有着良好品牌形象的高校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加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面对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的挑战和困境,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管理。
明确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
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定位,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定位。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民办高校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形成与其他高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
民办高校应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宣传、社交媒体推广、校园开放日等,向社会公众传达高校的形象和优势,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加强师生培训和教育。
民办高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品牌意识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高校品牌形象的认同和价值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宣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行为和言论直接影响着高校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加强品牌危机管理和维护。
民办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各种品牌危机事件。
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提高校内秩序和氛围,为维护品牌形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高度重视品牌形象管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本科教育领域不断崛起。
但是,民办高校在品牌形象上与公办高校相比还有不足之处。
品牌形象是民办高校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所面临的品牌形象问题1.资源有限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经费和资源有限,无法向大学一样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设备。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方面的不足,比如教学质量、学术研究等,从而影响学校的品牌形象。
2.名誉度不如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相对于公立大学而言,名气差距较大。
公立大学有着对国家的认可和大众的接受度,民办高校则需要依靠自己的品牌形象来吸引学生和人才。
3.困难的招生推广民办高校通常没有公立大学那样的招生计划,也没有官方的招生渠道。
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更多的招生推广和宣传,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1.加强学校和学生的互动加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这是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策略之一。
2.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是学校品牌形象的重要标志。
学校需要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设施的改善以及提高教学严谨性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建立美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需要建立良好的校风,培养和传递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以及值得学生和教师尊敬和誉为典范的先进人物,这样既可以激励人才,又可以提高学校的美誉度。
4.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许多社会服务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和教职员工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生活质量。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比如志愿服务、救灾捐助、扶贫等。
这会增强学校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1.借鉴成功的品牌模式学习和借鉴成功的品牌管理案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
通过研究成功的品牌管理模式,可以把握民办高校品牌形象建设的方向,为学校的品牌形象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办高校建立品牌专业的探讨
摘要:品牌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
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
特别是民办高校,要将品牌专业作为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依据主动适应、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突破、整体优化的原则和立项管理、检查验收的原则进行建设。
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入手,加强实践教学,实施名师工程,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并有计划地进行品牌推广,从而发挥品牌、特色专业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各项工作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提高民办高校的竞争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内容;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步伐的日益加快,高等教育必将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品牌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当前,我国高校的品牌专业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同时对我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品牌专业建设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民办高校更要加快品牌专业的建设,以求得学校
更好的发展。
1 建立品牌专业的原则
1.1 主动适应、协调发展的原则
“主动适应”就是品牌专业建设必须紧密跟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协调发展”就是要以品牌专业建设为
契机,结合既有优势及潜在优势,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品牌专业建设的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
1.2 重点突破、整体优化的原则
高校要首先认真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所谓差异化发展,是指学校应根据专业办学历史、现有条件和发展潜能,做好品牌专业的筛选工作,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某些专业,并和其他高校的同一专业保持一定的差异性。
高校要理清学校专业的基本状况,把那些社会需求旺盛,师资队伍结构优良,学术研究氛围浓郁,生源与就业前景良好,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高,专业建设基础厚、发展后劲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作为品牌专业来建设。
1.3 立项管理、检查验收的原则
首先,要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定位出发,加强品牌专业的调研论证与立项管理工作。
论证内容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先对专业内部的环境进行分析,还要对专业的社会背景、产业与行业背景、就业形势等进行深入地、有针对性地调查研
究,并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对经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审查通过的品牌、特色专业采取立项管理、专项经费支持的办法。
其次,应建立和完善品牌专业建设检查验收制度。
借助检查,对适应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办学效益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品牌专业给予表彰,并从经费、招生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2 品牌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整合优化平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提高学科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突出专业主干课程,柔性设置专业方向,增加选修课程数量和比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做到“术业有专攻”,实现个性化培养;按照专业人才
的核心要求,形成“强大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立和完善研究方法课程群,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活的整体概念,学科研究方法。
2.2 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落脚点。
品牌专业的建设要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2.2.1精品课程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高水平教材的建设和引进,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教
育技术,实现教学与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教学水平;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聘请教授名师上讲台,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力量,确保学生培养质量;加大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我国融入国际化的要求。
2.2.2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
品牌专业要有组织、全方位地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
(1)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实施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小组合作教学、问题解决法等。
(2)改革考核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加强课程改革,设置真正意义上的大专业。
(4)以增强应用能力为导向,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堂,在选择中激发动力,在选择中增强责任,在选择中不断成长。
2.3 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制订并实施与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相配套的实验室建设
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建设一批设施齐全、装备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实验室,不断发展和完善实验条件,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通过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精神和方法,训练严格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开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以实验任务书取代实验指导书,增强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实验室开放形式,做到内容开放,时间开放,学自主选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以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品牌特色专业从遴选到建设都与“五名工程”(名教师、名课程、名
教材、名成果、名基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4.1实施“名师工程”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以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积极引进名师,促进学科发展。
(2)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培训。
(3)聘任全国知名的专家为兼职教师,开阔学生视野。
(4)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性专业选修课,支持新型专业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5)充分发挥老年名师作用,继续发挥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6)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把汲取新知识、提升理论水平、求实创新和重视实践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并形成长效机制,从而构成一个开放式学习型教师团队。
2.4.2以人为本,建立激
励制度
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
近些年来,教师在学校的主导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政议政,参与学校的管理,担任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工作,给教师
创造出一个民主宽松的生活、工作空间,更大地激活了师资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扩大学术自由空间,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2.5 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规范有序的管理是提高品牌专业建设质量,促进品牌专业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好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
抓教学管理,必须注重教学管理改革。
教学管理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要赋予学部、系更大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自主权,使其真正有权利保持专业的特色。
2.6 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有计划进行品牌推广
整合实施传播的途径,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招生宣传和直接行销四个方面。
这里强调的是直接行销,包括了在校学生和未来学生。
直接行销就是同他们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促销我们的品牌专业,同他们建立关系。
3 品牌专业的评价
社会认可度是评判品牌专业的主要依据。
品牌专业的评价按照评价主体来分可分为学校内部评价和校外评价两大
部分构成。
学校内部评价包括学校评价、学院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而校外评价则包括政府主管部门评价、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社会公众评价等。
建设品牌专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质量的高低最终是要由社会根据毕业生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产生的影响给
予评价。
因此,社会的认可度是评价品牌专业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品牌专业必须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4 品牌专业的监控
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吸收多方资源来对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监控,以保证专业的建设和运行能够和建设计划保持动态适应。
但这种监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专业及时获得绩效反馈信息,可以通过成立特色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方式,其成员由各校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其监控内容包括:专业建设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否得以提高,品牌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如何,对同类专业是否达到示范作用等等。
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可以由各级主管部门组织或由各专业主动提出要求对该专业进行评价和监控。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望国,刘方毅,何小初.坚持民办特色办好民办本科院校[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
[3]赵立增.基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品牌专业建设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2006,(8).
[4张正义,刘珊.打造品牌专业提高核心竞争力[J].山西教育,2005,(5)47..
[5]吴倩.研究教学型模式下的品牌专业建设战略[J].江苏
高教,2005,(6).
[6]庹莉.民办高校要精心打造品牌专业走特色发展之路[J].科学教育论坛,2005,(19)
[7]刘勇.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努力打造品牌专业[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