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_基于实施理论的方法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现状与对策——基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分析
于提供看得见 、 摸得 着的“ ” 硬 公共物品 , 而不愿提供农业科技 推 广、 农业发展 的综合 规划 和信 息系统等“ 公共物品 。 而出现 软” 从
了农 民急需 的、 涉及农 村可持 续发展的公共物品 难以产 出, 而一
( ) 公 共 组 织 来 直 接 提 供 基 础 性 的 公 共 物 品 一 由 这些 公共物品包括 : 提供经济基础 , 直接 和间接提供公共商
品, 经济上保护弱者抑制强者 , 维护竞争 。 护 自然资 源 , 保 减少贫
【 收稿 日 l 05 0- 4 期 0 -9 1 2 【 基金项 目】 浙江省 20 年哲学 社会科 学课题 项 目“ 05 取消农业税 后农村公 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研 究”N0Y0 ) ( 5J1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l 杰义 (9 2 ) 男 , 李 1 7 一 , 湖南郴 州人 . 同济 大学经济 与管理学院 管理 学博士 生. 浙江师 范大学工商 管理学院讲 师 , 究方 向: 乡统 研 城
称 为第三 部门) 营利组织 越来 越多地配合政府 提供 公共物品 中, 和服务 , 第三者政府一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 另一方 面是联系着公
共、 企业与政府的纽带 , 并在 一定程度上成为公众 参与决策 的组 织者和代 表 ; 公众是主体 中的基础细胞 , 公众参 与使农 村公共物 品供给从 被动外推转 化为内在参与。
他们对工业品的消费能力。 ( 农村公共袖品供给决策不科学 三) 由于 民主法制意识薄弱且缺乏有效 的供 给谈判制度 ,农 民
无法在公共物品供给决策 中体现 自己的意志。地方政府在农村
公共物 品供给 中往往 热衷于投 资一些 见效快 、 出“ 易 政绩 ” 的短 期公 共项 目, 而不愿提供 见效慢 、 周期 长的纯公 共物品 ; 热衷 于 上新项 目、 建新 工程 , 而不愿 对现有 的公共设施 加以维护 ; 热衷
国内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不同研究视角综述
国内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不同研究视角综述引言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不同研究视角下,对于国内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方法。
本文将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三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综述国内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问题。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动我国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经济学视角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经济学视角强调市场机制下公共物品供给的困境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此外,自由魔手理论也指出,人们的自私行为会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这进一步加剧了有效供给的困难。
政府角色与公共物品供给经济学视角强调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重要角色。
政府通过征税和公共支出来提供公共物品,以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
经济学家对于政府如何选择供给公共物品的规模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理论上存在着所谓的“Samuelson规则”,即政府应该提供能使受益人支付愿望价格的公共物品。
政治学视角利益博弈与公共物品供给政治学视角从权力、利益博弈的角度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政府决策过程中,各种利益集团之间会进行复杂的博弈和谈判,这直接影响到公共物品的供给。
不同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协商和制衡,决定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程度和质量。
政府有能力与公共物品供给政治学视角还关注政府能力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政府能力和效率决定了公共物品提供的效果和供给的可持续性。
政治学家通过分析政府机构结构、决策流程、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因素,揭示政府能力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社会学视角公民参与与公共物品供给社会学视角重点关注公民参与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公民参与可以通过合作、社区行动和舆论监督等形式,促进公共物品的供给和维护。
社会学家关注公民组织、社区网络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因素,研究公民参与对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作用和机制。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思考
缺的重要作用 。 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对农 民收 入 的增加有 着长期 有效 的作 用 , 是对农 村生产 、 投资环 境的改善 , 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 增加农 民的收入 , 对 农民的消费水平 和消费结构也产生 间接 的影响 。 良好 而 的非生产性公共 物 品的供 给又促进 了农 民精神 生活 的 提升 , 改善生活环境 , 提高社会福利 , 对维护农村社会 的 稳定也大有裨益 。
鹏
对于 目前这样 的问题 , 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探究其 内 在运行 的机理 。首先要 厘清农村公 共物 品的内涵与外
发展 以及提高农 民生活水平的必要保障 , 也是全面建设 “ 和谐社会” 过程 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之一 。 在建 国后我 国经济不断提升的过程 中, 农村经济运 行 机制几 经完善 ,农村公 共物 品的供给也得 到不断提
响是巨大的 , 在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具有不可或
农 村公共物 品的本身属性 或特性一定程 度上决 定 了其供给模式 的选择 ,并 与不 同的社 会经济体制相适
应。 政府和市场都可 以成为公 共物 品的供给者 。目前来
看 , 国实践 中的供给模式 主要是 以下 三种 : 各 政府 直接 生产并提供公共物品 , 形成政府集 中控制的“ 国家化” 模
型” 的供给模式 , 在市场经济逐 步完善 的今 天 , 加之政府 行为人具有理性经济人的属性 , 以与农村之需求相适 难 应, 存在供求错位问题 , 使得准公共产品较多 , 而纯公共
物品相对不 足 ; 短期公共物 品较多 , 而长期公共物 品相
对不足 ; 重视公共物品新建 , 而对于维护 、 维修 已有的农 村公共物 品重视不够。 同时 , 供给的地 区结构不尽合理 , 地区差别较大 。 总的来说 , 目前农村公共物 品 的供 给短缺 , 构不 结 尽合理。而有效 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 民、 农业的影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
二 、 当前 农 村 公 共 物 品 供 给 存 在 的 问 题
( )基层 民主政 治制 度 的不完 善致 使农 村公 共物 品 一
分税 制 条 件 下 ,上 级 政 府 决 定 下 级 政 府 的 财 政 分 配 比 消 以 后 ,乡 镇 级 政 府 失 去 了 重 要 的 资 金 来 源 , 财 政 资金 更
不可逆转的逐年减少 ,3 O年后人均可耕地面积将会 降至 0 . 07 4 公顷,即到那 时全 国耕地将有生产资料降格为生存保障
( )加速 城 镇 化进 程 ,建设 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的要 三 我国 由于城 乡二 元分割 的户籍 制度 以及 土地制 度 ,在
资料 ,土地 是人 口最低 的生 存保 障线 ,随着每年 人 口的不 工 业 化 进 程 中 , 城 乡差 距 逐 渐 拉 大 , 近 几 年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断 增 加 , 面 对 今 后 一段 时 期 内 粮 食 消 费 的 刚 性 增 长 , 中 国 展 , 国 民 收 入 不 断 增 长 , 已 经 初 步 具 备 了工 业 反 哺 农 业 、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_基于实施理论的方法
特点 , 在公共产品中普遍存在着 搭便车 的行为 ,
两种特征决定了政府的供给或直接生产是不可避 免的 , 这就需要政 府 建 立 一 种 合 理 供 给 制 度 来 满 足公众需求 ㊂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
㊂由于公共产品的这
济的过渡 , 公共产 品 的 供 给 制 度 也 因 此 发 生 着 变 革 ㊂ 目前随着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向 纵 深 发 展 , 公 共产品的供给已 经 朝 着 投 资 主 体 多 元 化 ㊁ 提供模 式多元化 ㊁ 管理与经营分离的趋势发展 , 在公共物 品的提供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政府与私人供给结合 的供给方式 , 供给效率也逐步提高 ㊂ 虽然公共产品 供 给 机 制 在 逐 步 改 变 , 供给效
不如诚实报告 ㊂ x b, 1 <1结果 2: 道 路 没 有 被 修 起 来, 他获得 a+ b<1, 好处为 0, 付出的代价为 0, 与诚实报告一样 ㊂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 , 可 知 在 该 机 制 下, 人家1
为x 付出的代价为 1因此 b㊂ 由于 x b<1, 1, 1+
结果 1: 道 路 被 修 起 来, 他获得好处 a+ bȡ1,
两户人家通过一 条 狭 窄 的 山 路 与 外 界 进 行 联 系 ㊂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两户人家都希望能够更加方便 地与外界取 得 联 系 , 如 此 就 必 须 修 路㊂假 设 修 路 的成本为 1, 修路给两户人家带来的好处分别为 社会资源的浪 费 , 就 不 应 该 修 路; 而如果x x 1+ 2 那么修路能 够 提 高 社 会 福 利 , 应该为两户人 ȡ1, 家修路 ㊂ 路的任 务 呢 ? 只 要 x 1 和x 2 有一个大于或等于 当x 是否有人家主动承担起修 x 1+ 2 ȡ1 时 ,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摘要】:政府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公众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强调政府的阶级属性而忽略了政府的公共管理属性,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以开始从私人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中退出来,转向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关键词】:公共产品; 供求; 政府政府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公众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强调政府的阶级属性而忽略了政府的公共管理属性,理论研究中对公共产品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以开始从私人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中退出来,转向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加强对公共产品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搞好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还是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明确具体情况,以尽可能低的行政成本,合理组织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同时引导民众对公共产品适当的消费,获取尽可能大的行政效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这里我想主要谈一谈政府应如何以社会为导向,来具体明确的实现自己在公共产品中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政府的职能一直是个很模糊的问题,因为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在不少领域政府既是球员又充当裁判员,这就使得市场上还存在着不少低效率的现象,比如某些公共产品的低质量,劳动生产力低下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但这一过程是漫长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失效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凸现。
所以政府当务之急就是应该明确具体情况,从不同的的问题中来总结规律,高效率的来解决市场失效中的公共产品问题。
现阶段的我国由于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的问题也就显现的日益明显,问题也日益纷繁复杂,但在研究了近十个实例后我觉得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四类,即供给不足、供给浪费、消费不足和消费浪费。
这其中的两种供给中的问题是因为公共物品的外部性这一本质决定的,是公共产品私人提供不效率的一般体现;而两种消费则都是由于政府介入不力而造成的,消费不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价格定制不当和政府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而消费浪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作是”矫枉过正”,这种过正会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或社会总剩余的减少,因此这也同样是不效率的。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引言:公共物品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的,供大众共同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这些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即一个人的使用不会缩减其他人的使用,并且无法阻止任何人的使用。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其有效提供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议题。
本文旨在进行,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等方面展开谈论。
一、公共物品的特性1. 非竞争性特征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征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缩减其他人的使用。
例如,公园和街灯等公共设施的使用是不排他的,一个人的使用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权。
这也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显著差异。
2. 非排他性特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特征指的是无法阻止任何人使用。
以国防为例,一旦国家提供了国防力气,全部的公民都会受到保卫,无法排除个别人无法受益。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物品1. 外部效应市场经济中,资源分配和价格形成依靠于供需干系。
然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导致其供需机制无法有效运转。
个人无法通过市场来往获得利益,而公共物品的提供可能会产生正的外部性。
例如,公共加固堤坝可以防止洪水侵略,从而对周边居民产生乐观影响。
2. 免费骑车问题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其有效供给受到免费骑车问题的挑战。
由于公共自行车的非排他性特征,当用户不支付费用时,使用者无法被追踪和惩罚,导致大量非会员免费乘坐,造成资源浪费和供需不平衡。
三、政府干预与公共物品有效供给1. 强制性征税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政府需要通过征税方式融资,从而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可以强制性地征收税款,以确保公共物品的供给。
2. 自愿捐赠与慈善组织除了税收,政府还可以通过鼓舞个人自愿捐赠和支持慈善组织来提供公共物品。
例如,公共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个人和企业的捐赠,以保持其运营。
3. 政府供给和监管政府还可以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例如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教育等。
此外,政府还需要监管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以确保其公正性和质量。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论述题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论述题(实用版)目录一、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点二、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1.政府直接生产和供应2.政府间接生产和供应3.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供给三、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优缺点分析1.政府直接生产和供应的优缺点2.政府间接生产和供应的优缺点3.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供给的优缺点四、结论正文一、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点公共物品是指一种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且在市场上无法通过价格竞争来实现有效供给。
公共物品具有三个主要特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规模经济性。
由于这些特点,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往往不足,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直接生产和供应: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用于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免费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政府可以确保公共物品的供应,缺点是政府可能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且效率较低。
2.政府间接生产和供应:政府通过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政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社会资源服务等形式,委托私人企业生产和供应公共物品。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政府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缺点是政府对公共物品的质量和供应量控制力度较低。
3.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供给: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承担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应任务。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 BOT(建设 - 运营 - 转让)模式,将公共物品的建设和运营权委托给私人企业,以提高供给效率。
三、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优缺点分析1.政府直接生产和供应的优缺点:优点是政府可以确保公共物品的供应,缺点是政府可能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且效率较低。
2.政府间接生产和供应的优缺点:优点是政府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缺点是政府对公共物品的质量和供应量控制力度较低。
3.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供给的优缺点:优点是政府可以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同时保证公共物品的质量和供应量;缺点是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监管成本,且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道德风险。
公共物品供给与市场效率的经济学解析
公共物品供给与市场效率的经济学解析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享用,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物品。
例如,公园、道路、消防服务等都属于公共物品。
相比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分配往往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供给与市场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我们将探讨公共物品的特点、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以及公共物品供给的经济学解析。
首先,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特点。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限制其他人的使用。
例如,一个人在公园里散步,并不会影响他人在同时间内散步的能力。
非排他性表示任何人都无法被排除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之外。
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排斥和排除。
例如,无法限制只向有支付能力的人提供消防服务。
这些特点使得公共物品供给产生一些困难,并且市场机制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通常通过供求关系、价格调节等方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然而,由于公共物品的特点,市场机制往往无法提供最优的供给和分配。
例如,如果只通过市场机制供给公共物品,人们可能会存在“免费乘坐”的问题。
因为任何人无法被排除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之外,个人有动力在未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享受公共物品,同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激励去为其供给支付费用。
此外,公共物品的供给也受到“公地悲剧”等问题的困扰。
公地悲剧是指当个人追求私人利益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公共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
例如,一个渔民放养更多的鱼来增加自己的收益,但过度放养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捕捞,最终使得所有人的利益受损。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公共物品供给,当个人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红利时,就没有激励去为公共物品的维护和供给做出贡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纳税和政府支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税收,然后使用这些收入来提供公共物品。
例如,道路的建设和维护通常由政府负责。
政府在供给公共物品时,需要考虑不同人的需求和支付能力,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摘要: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物品能使一个国家在生产和分配方面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我国公共物品由政府垄断供给,长期存在质次价高、供给不足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公共物品由政府、市场、非营利性组织供给的利弊,并提出了有效供给的方式。
关键词: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政府;市场在我国,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公共物品都是由政府单一垄断供给。
这些公共物品质次价高,供给不足,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普遍得不到满足。
其原因在于,由于政府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将一些原本属于私人物品的商品纳入了公共物品的范畴;并且单一政府供给明显效率低下。
一、公共物品的特点和分类公共物品在经济学上,是相对私人物品而言的,其特点为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经济性和不可拒绝性。
我们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将物品细分为4类。
第一类,竞争性且排他性,这一类即是私人物品。
第二类,非竞争性但是排他性,这一类布坎南将其定义为俱乐部物品,包括电影院、游泳池、收费公路。
第三类,竞争性但是非排他性,这一类是公共资源,也就是公地,包括海洋渔业,水资源。
第四类,非竞争性且非排他性,即纯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司法、政治制度。
因此,公共物品可以分为准公共物品(包括俱乐部物品和公地),纯公共物品。
二、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一般来说,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所以公共产品主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
公共财政制度就是确保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的基本规则。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存在合理性:一是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并且,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提供它们可以使社会整体效益增加。
二是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会出现搭便车现象,私人无法从提供公共物品中获取收益。
同时,人们会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使沟通变得困难,交易成本增加。
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提供不可能满足社会整体的需求。
公共物品政府供给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政府不是万能的,它无法知悉所有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它只能提供单一的非异质的公共物品。
第三章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1、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
第三章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1、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第三章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1、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1)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共提供产品,用于公共消费。
(2)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他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
非排他性决定了人们在消费这类产品时,往往都会有不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这种情形不会影响他人消费这种产品,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反对(由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点所决定)。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就不可避免。
这样,私人企业如果提供公共物品,就无法收回成本。
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个人消费“量”是不确定的,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竞争市场上一般无法提供这类产品,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
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
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3、什么样的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指的是没有政府介入和强制的个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
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需要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产权。
公共物品理论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
灯塔的建造及其引出的问题
方式二:组织渔民共同建造。 渔民们召集在一起,共同制定建造计划,按照某
一标准确定每个人应分摊的工时和费用,然后集体 建造。(门禁问题)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之一: 一是参与灯塔建造的渔民们有权强迫不肯合作的 人离开这个岛屿; 二是这个岛上没有不予合作的人存在。 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早在1739年,哲学家休漠在《人性论》中就提出了“公共物品”这一概 念,并对其下了一个直观的定义,将物品作了最初的分类。然而,对公 共物品做出比较精确的分析性定义的还是萨缪尔森。他在1954年发表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提出了公共物品的严格定义:
公共物品就是在使用和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根据这一定义,他将 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由此正式奠定了公共物品理论研究的基础。
灯塔的建造及其引出的问题
小结及问题: 总结: 1.公共产品的概念 2.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 思考 1.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是不是就意味着 公共产品一定要由政府来直接生产呢? 2.对于准公共产品应由谁来提供呢?
二、公共产品及其特点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点
(一)物品的经济学分类
1、“公共物品”概念的起源
一、公共物品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
2、布坎南的“五分法”
布坎南根据物品不可分的程度和不可分的范围对物品进行了归类。他在其所著的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里对可分与不可分作了解释。简单地说:如果一个物 品的总量等于各个私人消费量之和,那它就是“纯私人物品”;否则它就是“纯 公共物品”。这样,根据物品不可分的程度和不可分的范围将物品分为如下五类 : I 类:纯私人物品,其不可分程度为零,集团大小也为零,这是一种理想状况。 V类:纯公共物品,其不可分程度非常大,集团大小也很大,也是一种理想状况。 II类:部分可分,但在有限的人群中又具有公共性。对某个集团来说,总供给量是 一定的话,一个人的消费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这种非私有性是针对有限数量人 而言,一旦集团大小超过了极限,这种公共性消失。典型的例子是灭火器的外部 性,把灭火器给邻居不会减少灭火器保护我免受火灾的概率到零,邻居拥有灭火 器也可继续减少火灾对我的威胁,然而一旦灭火器被拿到离我几里之外的地方, 灭火器带给我的效用就不复存在了,这时,这种交易类似于私人物品的交易。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行政09-1崔日秀01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摘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公共物品的提供要求实现公益性,要符合公共利益。
政府、市场和个人都可以对其提供有效供给。
为了使公共物品更有效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必须提高公共物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公共供给私人供给一、公共物品的涵义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其特性有以下几点:1.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2.公共物品第二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3..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4.“公共物品还具有消费的强制性。
”①二、什么是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是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
”②这类物品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因此具有竞争性;但又具有外部性,即这类物品的消费会产生外部效应,而其他消费者无法拒绝或排除这种效应,因此具有公共性。
外部性有正有负,正外部性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会给非直接消费者带来间接好处;负外部性则是造成不良影响。
混合物品进一步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
(2)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3)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一般来说,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所以公共产品主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
公共财政制度就是确保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的基本规则。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而进行的财政支出,最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归宿。
”③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着公共财政的存在,决定着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效果。
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
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公共物品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
比如政府通过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委托私人企业的间接生产方式来实现。
其中政府直接提供的方式包括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和地方公共团体经营等三种情形。
公共产品在经济上的意义,是总供给的一部分,体现为被政府需求所购买的那部分社会产品,是公共需要的使用价值形态。
一种产品产出之前或刚刚产出而没有买主之前,它的身份并没有打上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的烙印,它的身份是中性的,可以成为私人产品也可以成为公共产品,只有当它被公共需求所购买之时,它的身份才被确定为公共产品。
例如,一座花园,被政府购买,成为公园,即成为公共产品;被私人购买,成为私家花园,即成私人产品。
又如,当一条道路被政府购买,提供社会使用,便是公共产品;如果它被一个企业购买,作为营利的工具,向行人收费,则又变成私人产品了。
公共物品理论认为,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制度,使各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公决效率最优。
政府出于对宪法、法律的遵从和满足公民基本权利与公平分配的需要,它必须对某些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与利益的纯公共物品予以提供,但同时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来有效地生产各种不同性质的准公共物品,这样既满足公平价值,又满足效率价值,并降低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提高公众满意度。
公共物品提供方式,传统上是政府直接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使得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对经济活动的规制、干预和生产功能,政府规模越来越庞大,而财政开支的规模也与日俱增。
但是,政府在经历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一个时期的经济繁荣之后,制度安排的效用递减和传统官僚体制内在的弊病,使得自身无法经济、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存在着过度提供公共物品、财政赤字负担过重和无法迅速回应公众多元化需求等诸多问题。
要求政府选择更为有效的供给制度安排。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管理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管理:一项全面性分析公共物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益,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公共物品的供给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性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1.供给现状近年来,我国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然而,在某些地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仍然存在不足,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
2.影响因素影响公共物品供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政府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
政府投入是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保障,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此外,人口分布也会影响公共物品的布局和规模。
3.对策与建议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我们建议:(1)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关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多元化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投入外,我们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引入社会资本、发行债券等,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3)提高供给效率: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应注重提高供给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评估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二、公共物品的管理1.管理现状公共物品的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维护、使用、监管等。
目前,我国在公共物品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效率不高、监管不到位等。
2.影响因素影响公共物品管理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
管理体制不健全会导致管理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
人员素质不高会影响服务质量,法律法规不完善则会导致管理无章可循。
3.对策与建议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管理效率,我们建议:(1)完善管理体制: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避免管理混乱和推诿扯皮现象。
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牧术蝕济与管搜研老2021年第4期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毛紫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摘要:公共物品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是市场失灵的空白区域,由政府部门担任供给主体。
文章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构建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模型,发现当所有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者生产最后一单位的公共物品所消耗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公共物品实现有效供给。
要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应不断完善对部门的监督机制、加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监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构建多元化公共物品供给格局。
关键词: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经济学分析;社会福利;政府决策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21)04-0068-04Economic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Effective Supply of Public GoodsMAO Zi-jun(School of 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ffairs,C 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100070,China)Abstract:Non-exclusivity of income and non-competitiveness of consumption were the two clas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goods, as the blank area of market failure,the supply subject of public goods was assumed by government departments.Based on microeconomic theory,the effective supply model of public goods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social welfare maximization was constructed.It was believed that when the marginal revenue obtained by all consumers in consuming public goods was equal to the marginal cost consumed by the producers in producing the last unit of public goods,the effectiv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can be realize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goods supply,we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he department and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of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ness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build a diversified public goods supply pattern.Key words:Public goods;Effective supply;Economics analysis;Social welfare;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引言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重要体现之一。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这使得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常常出现失灵。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首先界定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本文将回顾公共物品提供的传统理论,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以及第三部门供给等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原理,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产权理论等。
本文还将通过对国内外公共物品提供实践的案例分析,总结有效的供给机制和模式,为改进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提出优化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政策建议,旨在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公共物品理论概述公共物品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探讨如何在社会中有效提供和管理那些具有公共性质、无法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的物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理论的核心在于理解公共物品的特性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或其他制度安排来改进公共物品的提供效率。
公共物品的特性主要包括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意味着一旦公共物品被提供,任何人都可以消费它,而无法排除其他人从消费中获益。
非竞争性则指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量,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
由于这些特性,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往往面临失灵的问题,因为私人企业无法有效收取费用以覆盖其成本,从而缺乏提供公共物品的动力。
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公共物品的提供通常需要政府的介入。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筹集资金,然后直接提供公共物品,或者通过制定政策激励私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的发展脉络基于供给模式的分析
Ju ly 2010 No 3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的发展脉络:
基于供给模式的分析
孙建军, 何 涛, 沈最意
(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27)
[ 关键词 ]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发展脉络; 供给模式
[ 摘 要 ] 公共服务供给是公共组织的基本使命。选取合适的公共 服务供给模式, 探索和创新供给方式, 以最好 的公
19世纪 80年代, 得益于经济学说 史上发生 的 边 际革
命 ! , 奥 意财 政 学 派学 者 潘 塔莱 奥 尼 ( P an taleon )、萨 克 斯
( Sax)、马佐拉 (M a zzola) 、马尔科 ( M arco)等 人, 以公共 产品
的有效供给为主题, 引入边际效用概念和边际 分析方法, 开
导的公共选择学派, 成为西方国家市场化改革 的主导思想。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英、美等西方发 达国家都 对政府 管理 进行了大规模改革, 掀起 了一场 以追求 3E! ( Econom y, E f ficiency and E ffectiveness, 即 经 济、效 率 和效 益 ) 为 目 标 的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现代经济学主要是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将私营部门的顾客至上合同雇佣制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当代工商管理学的新成就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2010 年 7 月 第 3期
中 共 四 川省 委 党 校 学 报 Jou rnal of P arty C ollege of S ichuan P rovin ce C omm ittee of CCP
当 斯密 ( Adam Sm ith) 在 国富论 #中 谈及国 家的三 大职
浅谈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
2012年第4期 总第214期ForeignEconomicRelations&Trade【经济管理】浅谈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黄明涵(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20)[摘 要]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我国公共物品领域一直由政府投资建设,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供给渠道单一,导致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实践证明,仅仅靠政府有限资金投入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公共物品供给,以弥补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不足。
[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私人物品;市场失灵[中图分类号]F29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95-02 一、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灵在微观经济学中,将物品分为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其理论依据是在物品使用或消费过程中是否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私人物品在其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比如日常生活用品等;而公共物品,如国防、消防、邮政以及公共教育等,在其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使物品所有者无法阻止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物品或者他人使用或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造成“搭便车”现象,致使私人资本缺乏生产公共物品的积极性。
而在私人物品市场上,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市场主体,能够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和实际的市场需求来做出生产的决策。
只要预期可以获利,经济主体就会自发地生产和提供私人物品,所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有效地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
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公共物品消费中,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市场价格无法体现市场真实的供需情况。
每个消费者都想由别人提供公共物品,让他人支付公共物品的成本,结果可能导致公共物品无人生产,公共物品供给出现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本身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无法由私人生产和供给。
因此当公共物品供给出现市场失灵时,需要由政府来负责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以维护市场正常运行。
公共物品的供给也就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
【精选】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行政09-1崔日秀0913010101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摘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公共物品的提供要求实现公益性,要符合公共利益。
政府、市场和个人都可以对其提供有效供给。
为了使公共物品更有效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必须提高公共物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公共供给私人供给一、公共物品的涵义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其特性有以下几点:1.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2.公共物品第二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3..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4.“公共物品还具有消费的强制性。
”①二、什么是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是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
”②这类物品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因此具有竞争性;但又具有外部性,即这类物品的消费会产生外部效应,而其他消费者无法拒绝或排除这种效应,因此具有公共性。
外部性有正有负,正外部性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会给非直接消费者带来间接好处;负外部性则是造成不良影响。
混合物品进一步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
(2)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3)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一般来说,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所以公共产品主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
公共财政制度就是确保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的基本规则。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而进行的财政支出,最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归宿。
”③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着公共财政的存在,决定着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如诚实报告 ㊂ x b, 1 <1结果 2: 道 路 没 有 被 修 起 来, 他获得 a+ b<1, 好处为 0, 付出的代价为 0, 与诚实报告一样 ㊂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 , 可 知 在 该 机 制 下, 人家1
为x 付出的代价为 1因此 b㊂ 由于 x b<1, 1, 1+
结果 1: 道 路 被 修 起 来, 他获得好处 a+ bȡ1,
两户人家通过一 条 狭 窄 的 山 路 与 外 界 进 行 联 系 ㊂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两户人家都希望能够更加方便 地与外界取 得 联 系 , 如 此 就 必 须 修 路㊂假 设 修 路 的成本为 1, 修路给两户人家带来的好处分别为 社会资源的浪 费 , 就 不 应 该 修 路; 而如果x x 1+ 2 那么修路能 够 提 高 社 会 福 利 , 应该为两户人 ȡ1, 家修路 ㊂ 路的任 务 呢 ? 只 要 x 1 和x 2 有一个大于或等于 当x 是否有人家主动承担起修 x 1+ 2 ȡ1 时 ,
n i=2
上述模型我们 只 讨 论 了 两 户 人 家 的 情 形 , 如
三㊁ 模型扩展
考虑人家 1 的 决 策 问 题 ㊂ 假 设 人 家i( i=2,
能够给他带来好处 , 那么政府选择修路 , 他获得好
n n
㊂如果他诚实报告修路 情况 1: x a 1 +ð i ȡ1
处为 x 付 出 的 代 价 为 1- ða a 1, i㊂ 由 于 x 1+ ð i 因此 x ȡ1, a 1 ȡ1- ð i㊂ 如 果 他 选 择 谎 报 修 路 能 够给他带来好处 a, 可能导致两种结果 ㊂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2 15:19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
V o l . 1 4, N o . 5 O c t . 2 0 1 2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 基于实施理论的方法
2 刘昌臣1,
罗云峰2
( ) 湖北 武汉 , 湖北 武汉 , 1.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 4 3 0 0 7 4; 2.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 , 4 3 0 0 7 4 摘要 : 提出了一种解决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新方法 关键词 : 公共物品 ; 机制设计 ; 实施 中图分类号 : F 2 2 4. 0 文献标志码 : A ( )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6 9 9 2 0 1 2 0 5 0 5 6 5 0 2 实施, 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实现公共物品有效
一个偏远的山 村 居 住 着 两 户 人 家 , 长期以来
二㊁ 实例
x 1 和x 2㊂ 那 么 政 府 到 底 值 不 值 得 为 两 户 人 家 修 , 这条路呢 ? 显然 如 果 x 那么修路就是 x 1+ 2 <1
率也有所提高 , 但我国公共物品总的供给效率还 是不高 , 一些公共 物 品 如 公 共 服 务 的 水 平 严 重 不 足, 而一些公共物 品 如 高 速 公 路 的 供 给 又 相 对 过 剩, 造成了社 会 资 源 的 浪 费 ㊂ 如 何 确 定 合 适 的 公
供给的途径 , 并证明了机制能够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㊂
非竞 争 性 ( 和非排他 n o n r i v a l r o u sc o n s u m t i o n) p ) 性( 的产 品 ㊂ 非 竞 争 性 指 的 是 一 n o n e x c l u d a b l i t y 个人从公共产品中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也从中 得益 , 非排他性指 不 可 能 将 那 些 未 付 费 的 人 排 除 在外 ㊂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 按私人供给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 产量 , 将不能弥补生产的成本 , 使得由市场机制决 定的公共物品供 给 量 或 者 低 于 有 效 水 平 , 或者是 公共物品被 过 分 地 利 用
[ 1 3]
) 公共物品 ( 是指在消费上具有 u b l i cg o o d s p
一㊁ 引言
共物品供给水平 , 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是当 前公共物品供给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㊂ 从政府层面来 说 , 它希望能够给公众提供足
够数量的公共物 品 , 这意味着公共物品的数量正 好使整个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 ㊂ 然而在个体对公 共物品的需求为 私 人 信 息 的 情 况 下 , 政府很难确 定到底何种水平的供给是有效率的 ㊂ 如果能够提 供一种供给机制 , 使得在这种供给机制下 , 个体能 够真实地披露他 对 公 共 物 品 的 需 求 信 息 , 那么政 府就可以根据个体披露的信息提供足够数量的公 共物品 , 该方 法 就 是 实 施 ㊂ 下 面 通 过 一 个 实 例 来 说明如何通过实施的方法来实现让个体真实地披 露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信息的目的 ㊂
i=2
n
能够给他带来的好处 , 那么政府选择不修路 , 他获 得好处为 0, 付出的代价为 0㊂ 如果他选择谎报修 路能够给他带来好处 a, 可能导致两种结果 ㊂
n i=2 n
㊂如果他诚实报告修路 情况 2: x a 1 +ð i <1
够给他带来的好处 , 那么政府选择不修路 , 他获得 好处为 0, 付出的代价为 0㊂ 如果他选择谎报修路 能够给他带来的好处 a, 可能导致两种结果 ㊂
特点 , 在公共产品中普遍存在着 搭便车 的行为 ,
两种特征决定了政府的供给或直接生产是不可避 免的 , 这就需要政 府 建 立 一 种 合 理 供 给 制 度 来 满 足公众需求 ㊂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
㊂由于公共产品的这
济的过渡 , 公共产 品 的 供 给 制 度 也 因 此 发 生 着 变 革 ㊂ 目前随着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向 纵 深 发 展 , 公 共产品的供给已 经 朝 着 投 资 主 体 多 元 化 ㊁ 提供模 式多元化 ㊁ 管理与经营分离的趋势发展 , 在公共物 品的提供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政府与私人供给结合 的供给方式 , 供给效率也逐步提高 ㊂ 虽然公共产品 供 给 机 制 在 逐 步 改 变 , 供给效
诚实地报告修路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是占优战 也会诚实地报告他的偏好信息 ㊂ 该机制能够诱导 两户人家真实地 披 露 他 们 的 偏 好 信 息 , 政府可以 利用两户人家在该机制下披露的信息决定是否修 路㊂
略, 他会诚实地报告他的 偏 好 信 息 ㊂ 同 理 , 人家2
果我们把模型扩展 到 有 n 户 人 家 的 情 形 , 上述机 制仍然能够引导各户人家都诚实地报告修路能够 给他们带来的好 处 , 同样能够实现公共物品的有 效提供 ㊂ 下面对此进行证明 ㊂ 报告修路能够给他带来的好处为a 那 3, , n) i, 么他是否应该诚实地报告修路到底能给他带来多 大的好处呢 ? 仍然分两种情况讨论 ㊂
好 处 为x 付 出 的 代 价 为1- ða 由 于x 1, i㊂ 1+
i=2
, 结果 1: 道 路 被 修 起 来, 他获得 a+ ða i ȡ1
n i=2
, 因此 x 不如诚实报告 ㊂ ð a a i<1 1 <1-ð i,
i=2
n
( 下转第 5 7 1 页)
2 0 1 2 年第 5 期
刘茂平 :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经济绩效
第网络出版地址: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1 4 卷第 5 期 /kcms/detail/42.1596.C.20121022.1519.019.html ( ) 2 0 1 2年1 0月 J . o fWu h a nU n i . o fS c i . &T e c h.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收稿日期 : 2 0 1 2 0 1 0 5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编号 : 7 1 1 0 1 0 5 8 . 从事机制设计和实施理论研究 .
就 有 人 家 主 动 修 路, 不 需 要 政 府 来 组 织 修 路㊂ 1,
) , 作者简介 : 刘昌臣 ( 男, 湖北武汉人 ,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 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 究 人 员 , 主要 1 9 8 0 -
n i=2 n i=2 n i=2 i=2
获得好处为 x 付出的代价为 1- ða 与诚实报 1, i, 告一样 ㊂
i=2
, 结果 1: 道 路 仍 然 被 修 起 来, 他 a+ ða i ȡ1
获得好处为 0, 付出的代价为 0, 不如诚实报告 ㊂
n i=2
, 结果 2: 道 路 没 有 被 修 起 来, 他 a+ ða i <1
5 7 1
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㊂ 实证结果支持了企 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经济绩效呈显著正相 关关系的结 论 ㊂ 这 表 明 , 业绩越好的企业越倾向 于向社会披露企 业 环 境 信 息 , 向社会表达出承担 社会责任的意愿 , 这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信号传递 理论的正确性 , 因为社会公众了解到企业承担社 会责任的这一正 面 形 象 , 投资者更愿意对该企业 进行投 , 促使企业业绩进一步提高 , 企业更有能 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 形成良性循环 , 也促使企 业更多地自主性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㊂ 参 考 文 献
5 6 6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 0 1 2 年第 5 期
, 但如果 x 那么这时候就没有人 1 和x 2 都小于1 家主动愿意修路 了 , 但修路又可以提高整个社会 的福利 , 这时候就 需 要 政 府 来 承 担 起 修 路 的 责 任 了㊂ 承担起修路的责 任 , 只有当修路可以提高整个社 会的福利而又没有一户人家主动愿意修路的情况 下政府才需要承 担 起 修 路 的 责 任 , 也就是说修路 给两户人家带来的好处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的时 候政府才需要出面组织修路 ㊂ 然而问题是修路给 两户人家带来的 好 处 为 各 自 的 私 人 信 息 , 政府如 果直接让两户人家报告修路到底能给他们带来多 大的好处 , 两户人 家 可 能 会 选 择 过 高 地 报 告 修 路 能够给他们带来 的 好 处 , 从而导致在某些情况下 本来不需要修路 而 道 路 也 被 修 起 来 了 , 造成社会 资源的浪费 ㊂ 否修路时会先征 询 他 们 的 意 见 , 调查修路到底能 够给他们带来多 大 好 处 , 政府再根据两户人家报 告的数据决定是否修路以及为了修路两户人家支 付的费用 ㊂ 如果两户人家报告的修路给两户人家 带来的好处之和 不 小 于 修 路 的 成 本 , 那么政府组 织修路 , 两户人家 各 自 支 付 的 费 用 为 修 路 的 成 本 减去修路给另一户人家带来的好处 ㊂ 假设两户人 家报告的数 字 分 别 为 a 和b, 如 果 a+ 那么 bȡ1, 政府决定修路 , 两户人 家 各 自 出 1b 和 1-a 的 费用 , 其余的 由 政 府 税 收 承 担 ㊂ 那 么 在 这 种 机 制 下, 两户人家都会 真 实 地 报 告 修 路 到 底 能 为 他 们 带来多少好处 ㊂ 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说明 ㊂ 路能够给他 带 来 的 好 处 为 b, 那么他是否应该诚 实地报告修路到底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㊂ 分两 种情况讨论 ㊂ 够给他带来的好处 , 那么政府选择修路 , 他获得好 处为 x 付出的代价为 1因 b㊂ 由于 x bȡ1, 1, 1+ 此x b㊂ 如 果 他 选 择 谎 报 修 路 能 够 给 他 带 1 ȡ1来好处 a, 可能导致两种结果 ㊂ 好处为 x 付出的代价为 1与诚实报告一样 ㊂ b, 1, 好处为 0, 付出的代价为 0, 不如诚实报告 ㊂ 结果 2: 道 路 没 有 被 修 起 来, 他获得 a+ b<1, 情况 2: x b<1㊂ 如 果 他 诚 实 报 告 修 路 能 1+ 结果 1: 道 路 仍 然 被 修 起 来, 他获得 a+ bȡ1, 情况 1: x bȡ1㊂ 如 果 他 诚 实 报 告 修 路 能 1+ 考虑人家 1 的决策问题 ㊂ 假设人家 2 报告修 如果政府事先 告 诉 两 户 人 家 , 政府在决定是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政府并不总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