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精品文档共28页文档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73c33b80eb6294dc886c4c.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乂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 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 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 能使2, 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 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 滴下的2, 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 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 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时,滴入的2, 6-一.氯酚靛酚立抗坏血酸 (蓝色) Cl o HO —CH CH 2O H CF 2.6•二氮(•红色)HO —CHO 一CIH —C脫氢抗坏血酸 还原型2,&二氨酚靛蜀(无色)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1(3)容量瓶(50mL) (7)漏斗(4)刻度吸管(5mL, 10mL) (8)脱脂纱布(9)滤纸(5)锥形瓶(lOOmL)(6)微量滴定管(3mL)3(试剂:(1)2, HC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黃色则不能用)(225mg,溶于25ml 4,HC1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憎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中含抗坏血酸O.omg, o(3)0. 01M 2, 6,二氯酚靛酚准确称0. 25g氧化型2, 6,二氯酚靛酚、0. 21g碳酸氢钠溶于250ml热蒸镭水中,稀释至1000ml,充分振摇,装入棕色瓶内,置冰箱内过夜,临用前过滤,用标准Vc标定其浓度。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6f2b6a011ca300a6c3905a.png)
(二)总抗坏血酸测定(二硝基苯肼法) 1. 实验原理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Vc全部 氧化成二酮古洛糖酸,它与二硝基苯肼作 用生成红色的脎,脎的生成量与Vc总量成 正比。 2. 实验器材 ⑴ 组织捣碎机。 ⑵ 恒温水浴锅。 ⑶ 721分光光度计。
⑷ 100ml容量瓶。 ⑸ 刻度吸管。 ⑹ 100ml 锥形瓶。 3. 实验试剂 ⑴ 85%硫酸溶液(水)。 ⑵。 ⑷ 10%硫尿溶液(乙醇)。 ⑸ 活性炭(用盐酸处理)。 ⑹ 标准维生素C应用液(100µg/ml)。
实验二、食品中维生素C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滴定法和比色法测定维生素 C的原理;熟悉操作方法。 (一)还原维生素C测定(二氯酚靛酚滴 定法) 1. 实验原理 二氯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 色,被维生素C还原后红色消失。一 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的量 与样品中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2. 实验器材 ⑴ 组织捣碎机。 ⑵ 5.0ml 微量滴定管。 ⑶ 100ml 容量瓶。 ⑷ 50ml 具塞量筒。 3. 实验试剂 ⑴ 1%、2%草酸溶液。 ⑵ 白陶土。 ⑶ 标定好的二氯靛酚溶液。
4. 操作步骤 ⑴ 样品处理:洗净剪碎,称取100g,放入捣 碎机;按1﹕1加入2%草酸制成匀浆。 ⑵ 称取匀浆液10g,用50ml 具塞量筒以1% 草酸定容。 20ml 100ml ⑶ 取约20ml 上清倒入100ml 锥形瓶,加白陶 土一勺。同时用1%草酸20ml 加陶土一勺, 作为空白。 ⑷ 取上清液过滤,取滤液 5ml,以标定的二 氯酚靛酚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纪录用量。 ⑸ 还原型Vc的计算:
4.操作步骤 1. 样品提取:称取匀浆4g加1%草酸稀释后 倒入100ml容量瓶,并以1%草酸冲洗烧杯 并入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过滤。 2. 氧化:样品取滤液约25ml置100ml锥形瓶 中,加活性炭0.5g振摇30s后过滤,取滤 液10ml,加1%草酸10ml混匀。. 3. 标样制备:取标准VC应用液约25ml于 100ml锥形瓶中,加活性炭0.5g振摇60s后 过滤,取滤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 1%草酸定容. 4. 脎的生成: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ef7f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8.png)
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根据测定结果,评估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否符合
营养学标准。
误差分析
01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试剂质量、 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等。
02
评估不同误差来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
03
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提高测定方法的准
01
实验原理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方法。
滴定方法
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加入适量的 26-二氯酚靛酚溶液,在一定温度下 保持一段时间,使还原型维生素C完 全还原26-二氯酚靛酚。
然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过量的 26-二氯酚靛酚,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 量计算出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计算公式
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量,结合反应原理中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食物中还原 型维生素C的含量。
04
结果分析
数据对比
1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维生素 C含量的差异。
2
将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维 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
3
将实验组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测定结果的准 确性。
结果解读
01
根据滴定法测定的数据,计算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
的含量。
02
分析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判断测定方法的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数据,包括样品处理过程中提取液的体积、滴定操作中滴定的体积 等。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对比滴定终点时所需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体积与标定 时的体积,计算出提取液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浓度。再根据提取液的体积和样品质量,计算出食物中 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十六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十六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7960207375a417866f8f58.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3)容量瓶(50mL)(4)刻度吸管(5mL,10mL)(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7)漏斗(8)脱脂纱布(9)滤纸3.试剂:(1)2% HCl(2)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a3b1c60912a216157929ba.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实验目的1.学习定量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微量滴定技术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对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具有L-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基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它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局部及许多水果〔桔类、草莓、山楂、辣椒等〕的含量都很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复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维生素C易被氧化而破坏。
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维生素C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复原成无色的复原型的2,6—二氯酚靛酚,同时将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
氧化型的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兰色。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在维生素C尚未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复原成无色。
但当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时溶液呈红色。
所以,当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从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复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其化学反响式如下:仪器、试剂〔一〕仪器:研钵、天平、容量瓶〔100ml〕、量筒、移液管、锥形瓶〔50ml〕、微量滴定管、漏斗〔二〕材料、试剂1、新鲜蔬菜或新鲜水果2、1%草酸溶液1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3、2%草酸溶液2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4、标准维生素C溶液准确称取20mg纯维生素C 粉状结晶于1%草酸溶液中,稀释至100ml,再取其中10ml稀释至100ml,即得的维生素C溶液。
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5、0.02%2,6—二氯酚靛酚溶液溶解50mg2,6—二氯酚靛酚于约200ml含有52mg的NaHCO3的热水中,冷后稀释至250ml,过滤,装于棕色瓶中,放入冰箱中保存。
实验三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实验三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e0d87daeaad1f346933fc3.png)
实验三 维生素C 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一、原理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 ,当样品中的维生素C 被完全还原后,在滴加过量的2,6-二氯靛酚,溶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有维生素C 的量成正比。
二、 实验仪器新鲜水果、吸管、容量瓶、滴定装置、锥形瓶、研钵、漏斗三、实验试剂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50毫克纯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500毫升,即浓度为0.1mg/ml ,贮棕色瓶,冷藏保存,最好临用时配制。
2、2%草酸溶液:草酸2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3、1%草酸溶液:1克草酸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
4、0.01% 2,6-二氯酚靛溶液:溶50毫克2,6-二氯酚靛于300毫升含有104毫克 NaHCO 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毫升,滤去不溶物,贮于棕色瓶内。
(4℃约可保存1周)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四、实验步骤(一)提取水洗净新鲜的蔬菜(水果),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5克剪碎加2%的草酸5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100毫升的容量瓶内,用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
(二)滴定1、标定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量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 和9ml 1%草酸于50ml 锥形瓶1中,同时量取10ml 1%草酸加入另一个50ml 锥形瓶2中作空白对照V 2,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
记录所用的毫升数,计算每毫升2,6-二氯酚靛酚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毫克数(K )。
2、样品的测定:取50ml 锥形瓶2个,分别加入滤液10ml (V 3),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以微红色能保持15秒不退色为止,整个滴定过程宜迅速,不宜超过2min ,记录两次滴定所得的结果,求平均值V 1。
生物化学实验:维生素C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生物化学实验:维生素C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5d7eaca216147916112824.png)
【 2%草酸有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作用,而1% 草酸无此作用。
【若提取液中色素很多时,滴定不易看出颜色变化,可用白 陶土脱色,或加1ml氯仿,到达终点时,氯仿层呈现淡红 色
五、2%草酸的滴定V4
【取10ml 2%草酸作空白对照 【用微量滴定管以0.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 保持15s不褪色即达终点,得到V4
V3 – V4相当于X mg抗坏血酸
ʺ计算
锥形瓶中10ml滤液中维生素C含量 = V3 – V4 /V1 – V2 X 0.1 (mg)
5g蔬菜或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样品) = V3 – V4 /V1 – V2 X 0.1 X 10 (mg)
【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 【用微量滴定管以0.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 保持15s不褪色即达终点,得到V2
V1 - V2相当于0.1mg抗坏血酸
四、 样品抗坏血酸液的滴定V3
【取滤液10ml(相当于样品Vc的1/10)置100ml锥形瓶中
【 用微量滴定管以0.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 保持15s不褪色即达终点,得到V3。
ʺ注意事项
【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等)浆状物泡沫太多,可 加数滴丁醇或辛醇
【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滴定过 程一般不超过2min。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小于1ml或多于4ml, 如果样品含维生素C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用量或改 变提取液稀释度
【 Fe2+可还原二氯酚靛酚。对含有大量Fe2+的样品可用8% 乙酸溶液代替草酸溶液提取,此时Fe2+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
维生素C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ʺ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ʺ实验原理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ec89ef20242a8956bece4f4.png)
•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具有抗坏血病的 作用,所以又称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抗坏血酸 和氧化型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 • 存在:新鲜的植物组织。特别是枣、辣椒、苦瓜、 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含量丰富。 • 测定方法: (1)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2003年新制定的标准中已不用。 (2)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 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脱 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3.主要仪器与药品试剂 试剂:活性炭 硫脲 2,4-二硝基苯肼 85%硫酸 橙汁 草酸 橘子 梨 仪器:恒温箱或恒温水浴锅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吸量管、容量瓶、比色管多支
4.操作步骤 ⑴样品中Vc的提取和处理 ①提取: • 干样:橘子(100g)+ 等量2%草酸,磨成匀 浆,用1%草酸定容至100mL容量瓶。过滤, 得提取液。 • 鲜样:橙汁 +用1%草酸定容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mL容量 瓶。过滤,得提取液。取滤液10mL+1%草酸 10mL,得原液。 注意: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离心沉淀后取上清 液再过滤。
⑶制标准曲线 ①取50mL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加2g 活性炭, 振摇1min,过滤。要弃去初滤液。取10mL滤液, 加5.0g硫脲,用10 g/L草酸稀释至500mL容量瓶 中,得20ug/mL的抗坏血酸使用液。 ②分别取5、10、20、25、40、50、60mL 20ug/mL的抗坏血酸使用液,分别放入7个容量瓶 中,用10 g/L硫脲稀释定容,得标准比色系列为: 1、2、4、5、8、10、12ug/mL. ③按⑵步骤呈色,并测定吸光度。 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抗坏血酸标准比色系列为 横坐标,绘标准曲线。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8d705476c66137ee0619dc.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 (2)研钵1(3)容量瓶(50mL) (7)漏斗(4)刻度吸管(5mL,10mL) (8)脱脂纱布(9)滤纸 (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3(试剂:(1)2, HC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 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73c33b80eb6294dc886c4c.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乂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 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 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 能使2, 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 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 滴下的2, 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 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 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时,滴入的2, 6-一.氯酚靛酚立抗坏血酸 (蓝色) Cl o HO —CH CH 2O H CF 2.6•二氮(•红色)HO —CHO 一CIH —C脫氢抗坏血酸 还原型2,&二氨酚靛蜀(无色)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1(3)容量瓶(50mL) (7)漏斗(4)刻度吸管(5mL, 10mL) (8)脱脂纱布(9)滤纸(5)锥形瓶(lOOmL)(6)微量滴定管(3mL)3(试剂:(1)2, HC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黃色则不能用)(225mg,溶于25ml 4,HC1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憎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中含抗坏血酸O.omg, o(3)0. 01M 2, 6,二氯酚靛酚准确称0. 25g氧化型2, 6,二氯酚靛酚、0. 21g碳酸氢钠溶于250ml热蒸镭水中,稀释至1000ml,充分振摇,装入棕色瓶内,置冰箱内过夜,临用前过滤,用标准Vc标定其浓度。
维生素C的测定——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测定——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2b3902b52acfc789ebc9ea.png)
实验六、维生素C的测定——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1)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可以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
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是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后颜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
(2)试剂①1%草酸溶液(m/V)②2%草酸溶液(m/V)③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0mg抗坏血酸,溶于1%草酸溶液,并稀释至100ml,置冰箱中保存。
用时取出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配成0.02mg/ml 的标准使用液。
标定吸取标准使用液 5ml于三角瓶中,加入6%碘化钾溶液 0.5ml、1%淀粉溶液 3滴,以 0.001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为淡蓝色。
计算 c=088.021VV式中 c——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V1—一滴定时消耗0.001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一滴定时所取抗坏血酸的体积,ml;0.088—一1ml 0.001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量,mg/ml④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 2,6-二氯靛酚50mg,溶于200ml 含有 52mg碳酸氢钠的热水中,待冷,置于冰箱中过夜。
次日过滤于 25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在冰箱中保存。
每星期标定一次。
标定取 5ml已知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加入1%草酸溶液 5rnl,摇匀,用 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在15s不褪色为终点。
计算:T=21V Vc式中 T—一每毫升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mg/ml;c—一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V1-一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消耗2,6-二氯靛酚的体积,ml。
⑤ 0.000167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精确称取干燥的碘酸钾0.3567g,用水稀释至100ml,取出 lml,用水稀释至100ml,此溶液 lml相当于抗坏血酸 0.088mg。
Vc含量测定_2,6-二氯靛酚滴定法
![Vc含量测定_2,6-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3c568d6c175f0e7dd1374b.png)
Vc含量测定_2,6-二氯靛酚滴定法实验十五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一、目的学习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性质,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维生素 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人体缺乏维生素 C时会出现坏血病,因此它又被称为抗坏血酸。
此外维生素 C还具有预防和治疗感冒以及抑制致癌物质产生的作用。
维生素C的分布很广,尤其在水果(如弥猴桃、橘子、柠檬、山植、袖子、草莓等)和蔬菜(觅菜、芹菜、青椒、菠菜、黄瓜、番茄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 C在金属铜和抗坏血酸氧化酶存在下极易氧化,因此,在用铜制品做食品时,维生素 C易丢失。
此外在碱性溶液中,维生素 C也易被破坏,而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利用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测定其含量。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被染料2,6-二氯酚靛酚氧化为脱氢型,该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用 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 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淡红色。
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1)天平(2)组织捣碎机(3)微量滴定管(5ml)(4)容量瓶(50ml)(5)刻度吸管(5ml,10ml)(6)锥形瓶(100ml)2(试剂(1)l,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 100ml蒸馏水中(2)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1 mg,ml):精确称取1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用1,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
实验七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1]
![实验七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1]](https://img.taocdn.com/s3/m/66156b50f12d2af90342e64f.png)
实验七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 二氯酚靛酚法
维生素C(mg/100g)样品=(VA-VB) SV100/WD 式中: VA:滴定样品用去2,6-二氯酚靛酚钠的平均ml数 VB:滴定空白用去2,6-二氯酚靛酚钠的ml数 S:每毫升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 V:样品提取液总毫升(定容后的ml数,50或100 ml ) D: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液ml数(10 ml) W:样品的重量(g)
本实验结果为:0.088 mg/ml
实验七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 二氯酚靛酚法
1、提取: 桔子肉10克(猕猴桃或枣5克)于研钵 加2%HCl约10ml 充分研 磨 提取液通过两层纱布滤入50ml容量瓶2%HCl定容到50ml 。
2、脱色:液干燥锥形瓶 加白陶土一匙(用于吸附生物样品中的色素 )充分 振摇(约10分钟)过滤 脱色滤液。
C H 2O H
OC
CO CO HO C
O + HO
HO C H
C H 2O H
Cl
N
OH
Cl
2,6-二氯酚靛酚 氧化型(酸性溶液中,呈玫瑰色)
Cl
NH
OH
Cl
2,6-二氯酚靛酚 还原型(无色)
实验七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 二氯酚靛酚法
偏磷酸:2%溶液(W/V)* , 盐酸:2%溶液(W/V)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2mg/ml):称取50mg(准确至
0.1mg)抗坏血酸,溶于浸提剂 中并稀至250ml。现配现 用。
2,6-二氯靛酚(2,6-二氯靛酚吲哚酚钠盐)溶液:称取 碳酸氢钠52mg溶解在200ml 热蒸馏水中,然后称取2,6 -二氯靛酚50mg溶解在上述碳酸氢钠溶液中。冷却定 容至 250ml,过滤至棕色瓶内,保存在冰箱中。每次使用 前,用标准抗坏血酸标定其滴定度。
实验七 实验七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实验七 实验七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2b63cb31b765ce050814e9.png)
一、实验目的
? 从食品原料等提取维生素C、脱色 ? 2,6-二氯酚靛酚钠(蓝色)滴定、计算
第2页/共9页
二、实验原理
? 染料2,6-二氯靛酚的颜色反应表现两种特性 , 一氧化还原状态 ,氧化态为深蓝色 ,还原态变为 无色;二介质的酸度影响 ,在碱性溶液中呈深蓝 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 。
?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 ,对含维生素 C的酸 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染料被还原为无色 , 当到达滴定终点时 ,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 表现为浅红色 ,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还原型抗 坏血酸的含量。
第3页/共9页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些染料,使滴定液 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VC 还原型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对含维生素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实验七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原理 ? 三、器材仪器和主要试剂 ? 四、实验操作 ? 五、思考题
脱氢VC 氧化型
OC
C OH O
C OH + O
HO C
HO C H
CH2OH
OC
CO CO HO C
O + HO
HO C H
CH2OH
第4页/共9页
Cl
N
OH
Cl
2,6- 二氯酚靛酚 氧化型( 酸性溶液中,呈玫瑰色)
Cl
NH
OH
Cl
2,6- 二氯酚靛酚 还原型( 无色)
三、器材仪器和主要试剂
? 偏磷酸:2%溶液(W/V)* , ? 盐酸:2%溶液(W/V) ?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2mg/ml):称取50mg(准确至
果蔬中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果蔬中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bb585c0fd0a79563c1e72f4.png)
实习四 果蔬中还原性维生素C 的含量测定(一)目的学习和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二)原理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 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下: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取新鲜水果(蔬菜)样品100g ,加100g 2%草酸溶液,用组织捣碎机打成匀浆。
称取10g 匀浆,移入100mL 容量瓶,用1%草酸定容至刻度,摇匀后静置备用。
C C C C CH 2OH O O H O H H OH ON O -OClOH+(蓝 色)OH -H+2,6-二氯酚靛酚(红 色)CH 2OH O O H OH N OH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 色)脱氢抗坏血酸2.仪器(1)天平(2)组织捣碎机(3)容量瓶(50mL)(4)刻度吸管(5mL,10mL)(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10mL)3.试剂(1)2%草酸(2)1%草酸(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mg/mL):精确称取50.0mg抗坏血酸,用1%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500mL。
食物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食物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1f0d7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0.png)
食物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1. 测定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酚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2. 仪器设备高速组织捣碎机分析天平漏斗锥形瓶:50ml容量瓶:250ml微量滴定管:5ml烧杯:250ml、50ml移液管:5ml、2ml、1ml3. 试剂1%草酸溶液2%草酸溶液2,6-二氯酚靛酚溶液20%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001N碘酸钾标准溶液6%碘化钾溶液1%淀粉溶液4. 样品甘蓝、青椒、菜花、桔子、猕猴桃5. 操作步骤与计算(1)标准维生素C溶液的标定(2)2,6-二氯酚靛酚(染料)标定(3)样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6. 注意事项(1)微量滴定管的使用:a量程5ml,每小格0.02mlb每过量一滴即2-3小格,掌握好终点c加样时易产生气泡,要注意d接头易碎,要小心使用(2)样品取样后,应浸泡在已知量的2%草酸中,以免氧化,测定过程要迅速。
(3)测定样品时必须同时作一空白对照,样品溶液滴定的毫升数须扣除空白液滴定的毫升数。
(4)滴定开始时,染料应迅速加入,直至红色不立即消失,以后逐滴加入,并不断振荡,直到粉红色15s内不褪色为止。
样品中可能有其他杂质也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但一般杂质还原该染料的速度均较抗坏血酸慢,所以滴定时以15s红色不褪为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