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实验分析小组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分析小组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分析小组总结高考物理实验分析活动小组经过2017-2018年第一学期的实践,我们引导学生按高考物理实验考试说明的要求与高中学生物理实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实验探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进行的探究活动既符合高考物理实验的要求又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现总结如下:1.活动及时,活动小组初具规模。

我们对报名的学生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在活动之前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并在每周利用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规定的实验探究活动。

活动后每个实验小组提交实验报告,作为实验作业。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物理知识。

2.在内容安排方面,本学期主要以高考考试说明中的高中物理力学实验部分为基础,在符合高中学生实验要求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和创新。

学生既学到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例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增加了学生动手制作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在“探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后,我们要求学生动手制作水火箭,提高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3.及时对实验的高考试题进行考点分析;我们在每个实验探究后,教师收集并打印历年的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与上次实验探究活动有关的材料,并和学生一起对高考物理实验的考点进行分析后,进行定使的训练。

既让学生理解高考实验的考查方向,又巩固力学实验基础知识。

4.及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在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表现出来很高的积极性,从实验的准备到现场场地的布置都给予老师很大的帮助。

很多学生对我们演示的实验和展出的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总的来说,高考物理实验分析小组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成功。

虽然有不足有遗憾,但我们会在以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和完善,获得更大的进步。

2018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和总结

2018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和总结

2018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和总结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了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希望大家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一、验证性实验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 主要测量:a. 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 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2. 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 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物理高考实验题总结归纳

物理高考实验题总结归纳

物理高考实验题总结归纳近年来,物理高考实验题成为了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题的考察旨在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

通过总结归纳过往的物理高考实验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考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本文将对物理高考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总体来看,物理高考实验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实验内容上: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

下面将对每个实验内容的高考实验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力学实验题1. 弹簧振子实验题弹簧振子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弹簧振动周期与弹性常数、质量等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考点通常集中在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关系、振子质量对振动周期的影响等方面。

2. 斜面实验题斜面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斜面运动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考点通常包括计算滑下斜面的加速度、斜面摩擦力的计算等。

3.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题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题考察考生对力的计算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所给实验数据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力,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电学实验题1. 欧姆定律实验题欧姆定律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考点通常包括电阻与导线长度、电阻与截面积等因素的关系。

2. 串联与并联实验题串联与并联实验题考察考生对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总电阻计算和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

考点包括总电阻的计算、电流的分配以及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等。

3. 电磁感应实验题电磁感应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点包括计算感应电动势、判断磁感应强度大小等。

三、光学实验题1. 凸透镜成像实验题凸透镜成像实验题考察考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点包括成像距离与物距、像高与物高之间的关系等。

2. 光的折射实验题光的折射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传播路径的理解。

考点通常包括光的入射角、折射角的计算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的描述等。

四、热学实验题1. 热量传递实验题热量传递实验题考察考生对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有许多实验,以下是其中 18 个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列表:
1. 平方反比定律实验:证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单摆实验:证明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外力愈大,振动愈短促。

3. 振动实验:证明物体振动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与外力
有关。

4. 碰撞实验:证明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5.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为止。

6.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证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
加速度的乘积,即 F=ma。

7.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证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反作用力,且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静电场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9. 直流电路实验:证明欧姆定律。

10. 波动实验:证明波的发生和传播依赖于介质。

11. 光的本性实验: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提出“波粒二象性”理论。

12. 棱镜色散实验:证明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振幅和频率决定的。

13. 光合作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14. 浮力实验:证明物体沉浮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

15. 杠杆原理实验:证明杠杆的平衡条件。

16. 功和能的实验:证明功等于能量转化的量。

17. 温度实验:证明热胀冷缩规律,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18. 万有引力实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它们证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锻炼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内容。

二、实验一:杨氏静力学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胡克定律,研究绳线对物体的力学性质。

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盒子,刻度尺,细绳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固定在一个支架上,质量盒子挂在弹簧下方,实验者测量质量盒子位置和拉力的变化,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拉力和质量盒子位置的关系,绘制力与位移的图像。

根据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论:在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拉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并且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

三、实验二:简谐振动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探究简谐振动的特性。

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测量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振子悬挂在一个支架上,拉动振子释放后,实验者测量振子的振动时间和振幅,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振动时间和振幅的关系,绘制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图像。

计算振动频率和角频率。

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振动周期与振幅呈线性关系,而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

四、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装置:光盒,三棱镜,刻度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打开光盒,通过狭缝射出单色光,实验者调整角度使光线经过三棱镜,并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验证折射定律。

计算折射率。

实验结论:光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五、实验四: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装置:导体线圈,磁铁,电流计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者将导体线圈放置在磁铁附近,快速改变磁场强度,观察电流计的指示。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物理重点结论强记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物理重点结论强记

2018年高考物理重点结论强记
考前指导之重点结论强记
1、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V的方向一致;不论加速度是正是负,是增大还是减小,只要加速度和速度同向,物体就加速。

反之,则减速。

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且无论加速还是减速,恒有该段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质点若先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出发,后又在反向的恒力作用下经过相等的时间恰返回原处,则,
4、解追及问题时要牢记(1)两个物体相遇时必定处于同一位置;(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

若这时仍未追上,则不会追上;(3)若被追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之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5、两个靠在一起的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放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当甲受到水平推力F作用后,甲对乙的作用力为,若平面不光滑,但甲、乙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上述结论仍成立;若将平面改为斜
面,只要推力F与斜面平行,两物体一起运动时,上述结论仍成立。

6、系在绳上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是绳改为杆后,则均可,
杆在最高点的速度时,杆拉物体;时杆支持物体;时杆的作用力为零。

7、地球的质量M、半径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与万有引力恒量G间的关系式为。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第一篇: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该实验基于洛伦兹力的作用机理。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电子束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中的偏转情况,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当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洛伦兹力为F=q(v×B),其中F为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q为电子的电荷量,v为电子的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磁场中,电子的运动轨迹会被打偏。

如果电子束的速度、电荷量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都已知,那么通过测量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

实验步骤1.将阴极和阳极接通电源,使阴极发射电子束。

2.在电子束发射器的出口处放置一个铁环,其作用是增强磁场强度。

3.在电子束传输管中放置一个磁铁,这个磁铁的作用是在管内产生一个横向的匀强磁场。

4.测量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

5.根据偏转角度和其他参数计算电子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需小心操作,防止高压和射线辐射的危害。

2.铁环和磁铁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

3.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外部干扰。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电子荷质比的近似值为:e/m = 1.76×10^11C/kg。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的质量非常小,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很大,这也是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原因之一。

此外,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如温度变化和实验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控制这些误差因素。

2018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2018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2018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大全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

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因此只需验证:m1OM+m2OP=m1OM'+m2OP'。

高考物理实验题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实验题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实验题总结归纳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是考察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

通过实验题,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将对高考物理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实验题一般由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四个部分组成。

接下来将以几个常见的实验题为例,进行解析和总结。

1. 声速的测定实验条件:以示波器为主要仪器,电磁铁、电路板等为辅助仪器。

实验步骤:首先测量电磁铁的线圈长度,确定放置被测物体的位置。

然后,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电磁铁受到触发信号后产生的磁场和声波信号,并记录触发信号时刻与观察到磁场和声波信号的时刻差。

最后,根据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计算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观察到声波信号时刻与触发信号时刻的时间差。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声速值。

通过这个实验题,考生需要掌握使用示波器观察声波信号和磁场信号的方法,以及根据观察到的时间差计算声速的方法。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2. 电阻的测定实验条件:以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为主要仪器。

实验步骤:首先,按照实验要求接入电路,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和测量电压,确定电阻值。

其次,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

实验数据:测量到的电流和电压值。

实验结论: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电阻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这个实验题考察了考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电阻测量的实验操作技巧。

3. 焦距的测定实验条件:以凸透镜、光屏、光源等为主要仪器。

实验步骤:首先,将凸透镜放置在光路上,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成像清晰可见。

然后,测量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以及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最后,根据成像关系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数据: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凸透镜的焦距。

这个实验题考察了考生对成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使用凸透镜进行焦距测量的操作技巧。

2018-2018高考物理实验题做题技巧总结

2018-2018高考物理实验题做题技巧总结

2018-2018高考物理实验题做题技巧总结
物理在整个理综中所占权重最大,占300分中的120分,如果将这个骨头丢掉了就太可惜了。

下面是高考物理实验题做题技巧,请考生查看。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
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切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的读数历来都是考察的重点。

切记:选择题有8-10分是送你的,但你可能拿不到(单位、有效数字、小数点后保留几位、坐标原点等)。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

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

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所谓的安全不是对人来说,而是对仪器来说的】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误差从偶然和系统两个方面考虑,系统免不了,偶然可减小】,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2016-2017高考物理实验题做题技巧总结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会持续为考生公布消息。

2018a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2018a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2018上学期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按照开学初制定的实验教学计划认真执行,扎实开展实验,现将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确定实验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实验教学中展开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把验证性试验改为探索性试验,把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为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探究获取结论。

使教学内容将课内有机的与课外结合并适度延伸,做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的积极性。

组建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课外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组建专门的物理兴趣实验组,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开拓实验兴趣,增加课外知识,并及时的练习实际生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中收获,在创新实验中具有成就感,掌握更好的物理研究方法。

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同样多物理实验也嫌麻烦,不能完成实验探索和获取实验结论。

还有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也相对来说较为懒散,进入实验室有观望,看热闹的思想,因此不能投入到实验的探究和思索当中,这就大大影响了实验目的和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继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大知识广度,将物理更好的与生活和科学实际相联系,是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用.
物理实验室。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实验介绍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验证物理原理,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研究和探索。

1.力学实验1.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幅,研究弹簧振动的规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 斜面静摩擦实验:通过改变斜面倾角和放置物体的质量,研究斜面上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条件。

2.光学实验2.1 球面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凸凹球面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2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3 光的折射实验:通过改变光线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3.热学实验3.1 温度测量实验:通过使用温度计或热敏电阻等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2 热传导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材料和尺寸,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导规律。

3.3 相变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和压力,研究物质的相变过程。

4.电学实验4.1 电流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流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4.2 电阻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阻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4.3 并联电路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电阻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电磁实验5.1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线圈和磁铁的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式,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5.2 磁场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磁力计等测量仪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5.3 电动机实验:通过在电动机中加入电流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以上只是部分高中物理实验的归纳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能够加强实践、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物理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参考文档】2018广东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复习讲义-实用word文档 (5页)

【参考文档】2018广东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复习讲义-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广东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复习讲义抱着高考希望的人,总是心怀高考的目标和理想,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复习讲义,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复习讲义(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2.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2018年高中物理实验知识点汇总

2018年高中物理实验知识点汇总

2018年高中物理实验知识点汇总课标对实验能力的要求①能独立地完成必考和选考内容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②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

③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一常用测量仪器1.游标卡尺【仪器构造】如图所示,由主尺、游标尺、内测量爪、外测量爪、深度尺、紧固螺丝等组成。

(顺序可窜)【设计原理】在主尺和游标尺上分成不同的等份,利用它们每一等份长度的差异,来读出较精确的测量数据。

如将主尺上9 mm分成10等份作为游标尺的刻度,则游标尺刻度的每一等份是0.9 mm,与主尺的每一等份相差0.1 mm。

在实验室中还有20或50分度的游标尺,游标尺的长度分别为19 mm和49 mm,游标尺上每格的长度分别是0.95 mm和0.98 mm,与主尺上每毫米格分别相差0.05 mm和0.02mm。

游标卡尺的准确度可用下列方法计算:准确度=主尺分度值游标尺格数。

如游标尺为10分度的准确度为1mm0.1 mm10=,游标尺为20分度的准确度为0.05 mm,游标尺为50分度的准确度为0.02 mm。

用途:用来较精确地测量长度。

【注意事项】1.测量前要先看清游标卡尺的准确度,通常有0.1 mm、0.05 mm、0.02 mm三种。

2.确定零误差及其正、负,以便测量后修正测量值。

3.测量时应使测量爪轻轻卡住被测物体,不要卡得太紧。

4.测长度时,应使管(假如被测物体是长管)的轴线与主尺平行。

测外径时,应使管的轴线与主尺垂直。

测内径时,应使内测量爪刀口所在平面与管的直径重合。

5.若以mm为单位,1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小数点后是一位数字;2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小数点后是两位数字,末位是O或5,且末位的O不能省略;5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小数点后是两位数字,且末位是偶数。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物理实验结论总结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物理实验结论总结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物理实验结论总结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物理实验结论进行总结,并分为力学实验、光学实验、热学实验和电学实验四个部分。

一、力学实验结论总结1. 杆的平衡实验:- 在杆的中点悬挂一定质量的物体,杆保持平衡时,重力对杆的作用力与支持力的力矩相等。

- 杆以一定角度斜置时,对杆的支持力分解为垂直于杆的分力和平行于杆的分力,重力与平行分力构成力矩对杆的作用。

2. 斜面实验:-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重力沿斜面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 斜面倾角越大,物体下滑的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光滑,物体下滑的加速度越小。

3. 弹簧实验:- 动力学定律:弹簧拉伸或压缩的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方向与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二、光学实验结论总结1. 平面镜实验:- 光线垂直入射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呈等角度。

- 光线斜入射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反射面上的法线相交于同一点。

2. 凸透镜实验:-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 物体距离凸透镜焦点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实像;小于2倍焦距时,成虚像。

三、热学实验结论总结1. 温度测量实验:- 热平衡定律: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它们的温度相等。

- 热传导定律:热量在物体内部的传导遵循传导定律,热能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2. 热膨胀实验:- 线膨胀:物体的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线膨胀系数为温度每升高1℃时长度的增加量。

- 体膨胀:物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体膨胀系数为温度每升高1℃时体积的增加量。

四、电学实验结论总结1. 电流测量实验:- 安培定律:通过导体截面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的方向与电势降低的方向相同。

2. 串联电路实验:- 串联电阻总电阻:总电阻为各个电阻的阻值之和。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图文并茂,重点突出)38790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图文并茂,重点突出)38790

2018年高考专题: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一共有55页,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包括高中所有必考的实验啦!是目前最完整的啦!!)★知识结构:1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1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 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 ,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完整版)2018最新版本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力学实验(含三年真题及部分答案)-Word版

(完整版)2018最新版本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力学实验(含三年真题及部分答案)-Word版

高考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附参照答案 ) 一、考纲剖析考点考点解读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考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章实验四:考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研究动能定理实验六: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选)实验七:研究单摆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快度(选)实验八:考证动量守恒定律考纲领求:旨在考察学生实验与研究能力。

能独立达成实验,能明的确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察看、剖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办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剖析和评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拟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办理问题,包含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考纲说明: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偏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认识偏差的概念,知道系统偏差和有时偏差;知道用多次丈量取均匀值的方法减少有时偏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剖析偏差的主要根源;不要求计算偏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看法,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丈量的结果。

间接丈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二、实验分类8 个力学实验实验内容丈量性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研究性实验研究动能定理研究单摆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快度考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章考证牛顿运动定律考证性实验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考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求刻度尺的使用丈量原理、实验方法纸带办理数据的方法:表格、图象理解实验原理(是选择实验仪器、安排实验步骤、控制实验条件、数据办理,偏差剖析等的依照)实验方法:装换,考证和等效思想;偏差剖析(产生原由及减小举措)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本实验是力学实验的要点实验,是力学实验的基础,经过娴熟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为考证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动能定理、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必需的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很实用!贤从智中取,智从学中求。

物理实验考的就是同学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今天百分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最详细的实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

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因此只需验证:m1OM+m2OP=m1OM'+m2OP'。

由于v1、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

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表示。

注意事项:⑴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要知道为什么?⑵入射小球每次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3)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4)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复写纸、白纸、重锤、两个直径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圆规。

6、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目的:进上步明确,平抛是水平方向和竖直两个方向运动的合成运动,会用轨迹计算物体的初速度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任一点的坐标x和y,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此实验关健:如何得到物体的轨迹(讨论)该试验的注意事项有:⑴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⑵用重锤线检验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

⑶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

(4)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5)如果是用白纸,则应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在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先以重锤线方向确定y 轴方向,再用直角三角板画出水平线作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纸带的左端是用夹子夹重物的一端。

⑴要多做几次实验,选点迹清楚,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

⑵用刻度尺量出从0点到1、2、3、4、5各点的距离h1、h2、h3、h4、h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2、v3、v4,验证与2、3、4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和动能增加量是否相等。

⑶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总是使⑷本实验不需要在打下的点中取计数点。

也不需要测重物的质量。

注意事项:1、先通电源,侍打点计时器正掌工作后才放纸带2、保证打出的第一个占是清晰的点3、测量下落高度必须从起点开始算4、由于有阻力,所以稍小于5、此实验不用测物体的质量(无须天平)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可以与各种运动相结合考查本实验用到刻度尺、卡尺、秒表的读数(生物表脉膊),1米长的单摆称秒摆,周期为2秒。

摆长的测量:让单摆自由下垂,用米尺量出摆线长L/(读到0.1mm),用游标卡尺量出摆球直径(读到0. 1mm)算出半径r,则摆长L=L/+r开始摆动时需注意:摆角要小于5°(保证做简谐运动);摆动时悬点要固定,不要使摆动成为圆锥摆。

必须从摆球通过最低点(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倒数法),测出单摆做30至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算出周期的平均值T。

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再求这些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

若没有足够长的刻度尺测摆长,可否靠改变摆长的方法求得加速度。

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①实验前应预先计算出每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实际体积:先了解配好的油酸溶液的浓度,再用量筒和滴管测出每滴溶液的体积,由此算出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②油膜面积的测量:油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25px边长的正方形为单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数出油膜面。

10.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目的:用恒定电流场(直流电源接在圆柱形电极板上)模拟静电场(等量异种电荷)描绘等势线方法.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测定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1或图2 连接,其中R是阻值大的电阻,r是阻值小的电阻,用导线的a端试触电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该实验是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与电池正极相连的A电极相当于正点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的B 相当于负点电荷。

白纸应放在最下面,导电纸应放在最上面(涂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必须向上),复写纸则放在中间。

电源6v:两极相距250px并分为6等分,选好基准点,并找出与基准点电势相等的点。

(电流表不偏转时这两点的电势相等)注意事项:1、电极与导电纸接触应良好,实验过程中电极位置不能变运动。

2、导电纸中的导电物质应均匀,不能折叠。

3、若用电压表来确定电势的基准点时,要选高内阻电压表1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被测电阻丝的电阻(一般为几欧)较小,所以选用电流表外接法;可确定电源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均不宜太大。

本实验不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可选用限流电路。

因此选用下面左图的电路。

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该在右端。

本实验通过的电流不宜太大,通电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丝发热后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长度2、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也可用积累法测),并算出横截面积。

3、用外接、限流测出金属丝电阻4、设计实验表格计录数据(难点)注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12、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器材:电源(4-6v)、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4v,0.6A 3.8V,0.3A)灯座、单刀开关,导线若干。

注意事项:①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②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低电压时温度随电压变化比较明显,因此在低电压区域内,电压电流应多取几组,所以得出的U-I曲线不是直线。

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③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电压变化范围大)。

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调压接法。

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上面右面的那个图,④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最小分压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

由实验数据作出的I-U曲线如图,⑤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若用U-I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⑥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0-15V量程。

13、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Rg、满偏电流Ig、满偏电压Ug。

步骤:(1)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Rg;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2) 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3)弄清改装后表盘的读数(Ig为满偏电流,I为表盘电流的刻度值,U为改装表的最大量程,为改装表对应的刻度)(4)改装电压表的较准(电路图?)(5)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6)改为欧姆表的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14、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U=E原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本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电流表的示数比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小,所以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

为了减小这个系统误差,电阻R的取值应该小一些,所选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应该大一些。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取几组数据,然后利用U-I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将点描好后,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而且在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等。

这条直线代表的U-I关系的误差是很小的。

它在U轴上的截距就是电动势E(对应的I=0),它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内阻r。

(特别要注意:有时纵坐标的起始点不是0,求内阻的一般式应该是。

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电池)15、用多用电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熟悉表盘和旋钮理解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的结构原理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和大小与指针的偏转关系红笔插“+”;黑笔插“一”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理解:半导体元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无穷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