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雁门太守行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屯田词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屯田词》写边地屯田的人民在极艰苦的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劳动和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农民无路可走的悲惨命运。
屯田是指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
本诗描述的是无田的农民应政府征召耕种屯田的情景。
前八句写农民屯田时的险恶环境和遭受旱、蝗等天灾,一年历尽辛苦,却仍是无衣无食,两手空空的农民眼望南天,凄然泪下如雨,不言中流露出他们的无限怨愤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明快,对农民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的同情溢于言表。
蓟门行五首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边塞诗歌鉴赏经典5篇
边塞诗歌鉴赏经典5篇边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从军行朝代:唐朝|作者: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是初唐诗人杨炯边塞诗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从军的辛苦。
夜上受降城闻笛朝代:唐朝|作者: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牵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余味无穷。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朝代:唐朝|作者:岑参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lǔ]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
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古从军行朝代:唐朝|作者: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征战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 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 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 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 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 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 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王昌龄。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荒芜凄凉。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 家乡却又有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 的乡思,兼而有之。
3.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 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艺术风格
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 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 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 萧 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 ……
边塞诗常用词语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 戟、斧、钺、刀、铩、
地名民族:燕然、西、轮台、龟兹、夜郎;胡、 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 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 塞地名,马策、刀环等战争生活写了征人的戍 边生活。
2、通篇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简要分析。
1、怨年年岁岁频繁征调;2、怨时时刻刻备战 练兵;3、怨气候酷寒;4、怨景色单调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出塞二首】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8.沙场:指战场。
9.震:响。
【赏析】【其一】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
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诗歌鉴赏之边塞
诗歌鉴赏之边塞一、概念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多写士人邀功边塞以博取功名的豪情以及奇异壮丽的边塞风光。
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派”,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后世合称“高岑”,以及王昌龄、王维、李益等。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征人怨》、《关山月》、《从军行》等;艺术风格:豪放旷达、慷慨悲壮、雄奇壮美基本主题:1、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3、山河沦丧的痛苦4、久居边关的乡愁5、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6、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二、意象自然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常见的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常见主题(一)赞颂将士英勇作战,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例:《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3)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4)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怨愤例:《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古诗词鉴赏之四:边塞诗
contents
目录
• 边塞诗简介 •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 边塞诗的影响与价值 • 边塞诗的鉴赏与实践
01 边塞诗简介
边塞诗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1. 地域性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的诗歌,主要表达诗人对边疆的热爱、 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要点二
反衬
通过描述一个事物的反面来突出其正面,如"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意象与意境
意象
通过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表达情感或 寓意,如"枯藤老树昏鸦"。
意境
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营造一种特定 的氛围或情感空间,如"长亭外,古道 边,芳草碧连天"。
语言与节奏
语言
边塞诗的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表现力,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通过壮志豪情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豁达、豪放、无畏的精神 风貌,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实现。
03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象征与比喻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抽 象的概念或情感,如用"雁南飞" 象征离别之情。
比喻
通过相似的事物来描述或解释某 一事物,如"月如钩"。
对比与反衬
要点一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来突出主题,如"战士军前 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岑参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以 描绘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 为主,语言瑰丽,情感真 挚。
02 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
边塞风光
01
描绘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如辽 阔的草原、雄伟的山川、荒凉的 戈壁等。
古典诗歌鉴赏之边塞诗鉴赏专项练习及解答
古典诗歌鉴赏之边塞诗鉴赏专项练习及解答一、边塞诗概况(一)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标志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三)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__________________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四、边塞诗语言特点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五、边塞诗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六、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_________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诗歌鉴赏 边塞诗2016.8.18
诗歌鉴赏: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从军行》一、回归课本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诗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 军 行 》王昌龄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边塞环境恶劣、 生活艰苦。以此 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 精神。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思想主旨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征战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点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 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 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 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艺术风格
1、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
迥异的艺术风格?
▪ 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 边塞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 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 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 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而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 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多用来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 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诗歌鉴赏——边塞诗
诗歌鉴赏——边塞诗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以描写北方边疆地区风景、战争和生活为主题。
这些诗歌往往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园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的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边塞诗概述、历史背景与发展、典型作品赏析及影响等。
1. 边塞诗概述1.1 定义边塞诗指创作或描述位于国界附近或交通要道上城市和农村所产生出来的各类形式化咏唱。
1.2 特点- 描述性强:通过丰富多样而具体真实感观去反映事物;- 深入浅出:用简洁明晰语言直接传递信息;- 抒发情怀: 表达作者内心深处关乎自身经验与人格价值追求之意愿。
2. 历史背景与发展在汉朝时期, 长安成为东西南北四路大使必须过境口岸;隋唐时期,边塞地区的战争频繁;宋代以后,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和西夏、金朝等国家崛起,使得边塞诗逐渐兴盛。
3. 典型作品赏析3.1 王之涣《登鹳雀楼》- 内容:描绘了作者在长安城中远眺高耸入云的骊山,并表达对故乡及其人民思念之情。
- 特点:语言简洁明晰,意境深远。
通过描述壮丽景色与个体感受相结合来展现主题。
3.2 杨万里《世界无穷》- 内容: 描述了作者身处荒凉沙漠中但仍然保持豁达心态并欣赏大自然美好风景;- 特点: 抒发出积极向上精神状态,在困难环境下寻找生活希望。
4. 影响与启示边塞诗既是中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变革过程记录者。
这些作品传递着勇气、坚毅和爱国主义精神,并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
附件:1.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2. 杨万里《世界无穷》全诗法律名词及注释:- 作者权益:指对于边塞诗中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所有者拥有合法保护权利。
- 文化遗产: 指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代表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并为后代传承保存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料。
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⑵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 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 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 己浓浓的乡愁。
实战演练(二)苏州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边塞诗派 举例
1、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归纳特征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思乡念亲 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2、风格 雄壮豪迈
友
3、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
4、情感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 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 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 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 表达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 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 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 和豪迈的情怀。
分析举隅
实战演练(一)北京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qì )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⑴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
课件: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3.边塞诗的内容分类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白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 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 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 西沉,寒云滚滚。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 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 局势的紧张。
答:诗通过河湟旧卒的遭遇,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 惨重代价,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控诉了唐政府的无能。
解题方法 总结:
意象 意境
标题 作者
注释 探寻 情感特点
朝代 题干
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 立业的豪情, 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 乡愁; 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风 光; 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 描写将士的艰苦生活、 边塞征战的残酷; 抒发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之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 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 黄沙百战穿磨破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 报君黄金台用典燕昭王筑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
庸将无能的悲慨。
总之:边塞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美学 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 瑰丽、悲壮、苍凉等各个方面。
鉴赏边塞诗时——
首先要弄懂各自的思想内容及其风格特 点,针对性地分析。答是所问,不要千篇一 律贴标签。
祝你成功!
原创:深圳鲁力 2015.12
2.颈联和尾联反映了作 者怎样的战争观?结合诗歌 简析。
答:反映了作者反对穷兵
黩武、爱护人民的生命的战 争观念。杀人也要有个限度,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域。 如果制止了敌人的侵略就行 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 人吗?表达了诗人主张既拥 强兵,制止外来侵略,但又 不能自恃强大而穷兵黩武的 深刻看法。
征战的残酷惨烈 。
征人怨
唐代.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标题中的“怨”有什么作用?结合全诗具体说说 “怨”的内容。
答:标题中一个“怨”字领起全诗内容:怨年年
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苦寒, 怨景色单调。
2. 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 怨情。试加以简析。
2.诗的最后一句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说说 起作用。
• 答:这句 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勾画了 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仿佛在军中置酒 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 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 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那是 戍边将士无限的乡愁,也是立功边塞的雄 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秋月照长城”, 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使诗情得以升华。
⑤.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 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 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⑦.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 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⑧.矛盾复杂的多种情感: 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 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 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
悲慨等。
二.分类鉴赏
(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惨烈, 或写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
答:示例一: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 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 征战不休。三四句写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 然人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 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通篇不着一个“怨” 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
示例二:诗人抓
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 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 让“岁岁”“朝朝”的 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 雪”与“黄河”“黑山 ”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 法,通篇不着一个“怨 ”字,却又处处弥漫着 怨情。
(七).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此诗为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 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1.颈联描绘了边塞怎样的意境?简要分 析.
答:颈联诗人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 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画面开 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 起一股 “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边塞单调荒 凉的特点,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 拔、坚毅之美。“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 给人以感伤的印象。一“圆”字,却给人以苍茫的 感觉。 //此联宏阔气势,整个画面雄奇瑰丽。为千 古的名句。
2.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诗表达了什么主旨?
答:《戍客南归》叙述了一个长年戍边的老兵带 着满身伤痕和从军造成的心灵伤痛离塞南归的情景, 生动刻画了一个普通士兵悲惨的一生,反映了战争给 戍边将士带来的的精神上的痛苦。
(五).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 离之情。
例1.从军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六).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苦难——边塞闺怨诗。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 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 现主旨的。
答: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 惊梦的黄莺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 刻的时代内容。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当时 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
例2.《塞下曲》
(唐)于濆
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
卫霍待富贵,岂能无乾坤。
1.这首诗开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简析。 答:《塞下曲》开篇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荒
凉、肃杀、紧张、的边塞图画。在一个清冷的早 晨,在荒凉的边塞只有一支军队驻扎在那里。黄 沙漫天,士兵们穿着沾满黄沙的盔甲枕戈待旦。 “黄沙披甲卧”不仅写出了边地生活的艰辛,也 暗示出了边境战事的紧张。
(二). 宣泄对朝廷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
贪功启衅的怨情。
例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陵:通假字“凌”。侵陵:侵犯、侵略。
1.从艺术构思说,本诗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做铺垫,后点 题旨: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 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 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 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 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本诗一二句先说“换新声”,又说“旧别情”, 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加以说明。
答:不矛盾。“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 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 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 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 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
答.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 死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 (尽忠报国)的决心。
•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 一句中“压”和 “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 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 答:“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 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 喻,生动形象地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等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开”写出了 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 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 采用了什么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诗人以 “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 心的激愤和抑郁,表达了作者被朝廷排挤, 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
注意:有的边塞诗流露的情感不是单一
的,也可能是矛盾复杂的:
比如,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
例2.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刻画了主人公——边疆戍卒怀乡 思亲的深挚感情。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上简析这首诗。
答: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 复渲染的手法,创造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的气氛,为第四句抒情 做铺垫。结句“无那金闺万里愁”,画龙点睛, 卒章显志。把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 通过这一曲笔融为一体了,极具动人力量。
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制作:鲁力老师
一.常识综述
(一).边塞诗派:是指唐朝 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 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 内容的诗歌流派。 (二).代表诗人:高适、岑参、 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 等。 (三). 景物的特点: 雄奇、 雄浑、奇丽、瑰丽、浩瀚、 壮阔、苍凉等。
(四).边塞诗常用手法:借景 抒情、对比、衬托、象征、 比喻、夸张、用典、渲染、 虚实结合等
( 四).反映将士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 精神痛苦。
戍客南归 唐.于濆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 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
1.本诗写一个守边多年的戍卒从边塞南归时的行 程,但尾联却用“莫渡”二字,你认为矛盾吗?请说 明理由。
答:不矛盾。因为本诗写一个守边多年的戍卒带着 满身伤痕,冷月孤舟,风尘仆仆,离塞南归的情景。 “莫渡”二字,看是劝说,其实也正是诗人矛盾的复 杂心理的反映,这里,诗人是怕戍卒渡汨罗江时想起 屈原,从而引起忠孝难以两全的伤感。可见:此情此 景何等苍凉!
(五).边塞诗语言特点: 雄浑、 磅礴、豪放、旷达、雄壮、 悲慨、瑰丽、委婉、清丽、 浪漫等。
(六).鉴赏重心:景(意象— —意境)——人(主人
公)——情(思想感情)
(七).边塞诗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①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 ②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 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④表现塞外戍边生活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例1.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 这首诗塑造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答: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激烈、 战事的频繁,塑造了戍边战士誓死报国的豪 情壮志,以及充满必胜的坚定信念的形象。
2.这首诗首句的那个字用得最妙?
请简析。
答:“暗”字用得最好。一个“暗”字,
2.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 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 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 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