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样本影响研究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的验证方法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的验证方法研究进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以其快速、无损、样品几乎无需处理、信息丰富等优点在制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方法开发的生命周期中,分析方法需要经过规范的验证才能投入使用,而目前对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具体实验性验证尚无明确的标准与判别指标,各类文献报道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了评估与验证。
该文对药学领域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的验证进行综述,对现有的相关标准文件内容与主要的验证思路进行分析、讨论,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近红外光谱法;方法验证;药物分析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最早应用于农业领域[1]。
NIR光谱易获取,包含丰富的信息,当引入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光谱信息后,NIR光谱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烟草、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
分析方法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动态过程,循环进行并不断改进[2]。
其中在方法开发完成后,为了证明所建分析法适用于分析目的[3],需要进行方法学验证。
验证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方法定性或定量的能力。
分析方法只有通过方法学验证才能证明其是有效的,由此保证该方法在常规使用中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NIR光谱分析法通过校正建模技术建立光谱与指标间的模型,用模型来预测未知样品属性,同样需要进行方法学验证。
NIR光谱分析法的验证可以通过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2种方式进行。
内部交叉验证通过内部检查获知模型性能,主要用于模型优化,常常需要与外部验证配合进行模型评价。
为了确认模型能否适应实际分析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样品,采用独立的样本集进行外部验证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验证集的构建需要纳入实际分析中尽可能多的变异,由此获得的模型性能信息才足够可靠。
在药学领域,有一系列的标准与指南规定了NIR光谱分析模型的验证项目,使得方法验证有据可循,但仍缺乏更具体的实验性指导。
近红外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掌握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提高对样品成分、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区(750-2500nm)的电磁波对物质进行检测的方法。
该波段的电磁波具有较长的波长,能够穿透样品,与样品中的分子振动、转动和电子跃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特征光谱。
根据样品的光谱特征,可以实现对样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海能Unity近红外光谱仪SpectraStar2500XL1、近红外光谱仪专用样品池、数据处理软件。
2. 试剂:实验样品、标准品、溶剂。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实验样品和标准品分别称量,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制成待测溶液。
2. 光谱采集:将待测溶液倒入样品池,置于近红外光谱仪中,采集光谱数据。
3. 数据处理: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基线校正、平滑、一阶导数等操作。
4. 定量分析:根据标准品的光谱数据,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实验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5. 定性分析:根据实验样品的光谱特征,与标准品的光谱数据进行比对,判断实验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定量分析结果:根据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对实验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样品名称 | 定量结果(%) | 相对误差(%)--------|--------------|--------------样品1 | 85.2 | 1.2样品2 | 78.6 | 1.5样品3 | 90.1 | 1.12. 定性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样品的光谱特征,与标准品的光谱数据进行比对,得出以下结论:样品1:含有成分A、B、C,结构较为复杂。
样品2:含有成分A、B,结构较为简单。
样品3:含有成分A、B、C、D,结构较为复杂。
六、实验讨论1. 近红外光谱法具有快速、简便、非破坏性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样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样本集选择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样本集选择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化学、医药、食品、环境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在近红外定量分析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由于样本集选择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样本集选择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影响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样本集选择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的影响,提高模型的稳健性和泛化能力。
同时,研究结果可以为样本集选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实际应用的保障。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分析样本集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的影响;(2)建立多种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比较其稳健性。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收集并预处理近红外光谱数据和实验数据,建立样本集;(2) 选择不同的样本集,分别建立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3) 对不同的样本集分别进行预测,并比较预测结果的差异;(4) 研究预测结果的差异与样本集选择的关系,并分析样本集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的影响;(5) 计算并比较不同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误差和稳健性。
三、预期研究成果与意义1. 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 确定样本集选择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的影响;(2) 分析不同方法的模型比较,以得出最终预测结论的方法;(3) 建立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比较其稳健性。
2. 预期研究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意义在于:(1) 深入研究样本集选择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的影响,提高模型的稳健性和泛化能力;(2) 为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3) 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方法。
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
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食品、药物等领域。
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样品制备、光谱采集、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极大地扩展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范围。
近红外光谱是指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700-2500nm。
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近红外光子的能量和量子力学中的跃迁原理,通过对样品进行照射,使样品中的分子吸收近红外光子的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返回基态时发出特征光谱。
通过对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获取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化学分析: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上。
例如,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石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石油中的不同组分,同时也可以对石油中的含硫量、含氮量等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
食品质量检测:在食品质量检测方面,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食品成分分析、食品质量评估和食品掺假检测等。
例如,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奶粉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奶粉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等主要成分的含量。
药物研究: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药物成分分析、药物代谢研究和药物疗效评估等方面。
例如,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材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近年来,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材进行有效成分的快速检测,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国内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
在国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成为药物研发和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
例如,荷兰的菲利普公司成功开发出了一款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药物代谢研究仪器,可以为新药的开发和疗效评估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支持。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来检测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畜牧兽医论文-农学论文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来检测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畜牧兽医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0 、引言饲料混合均匀度是衡量饲料加工工艺的重要指标,混合均匀与否关系到动物采食饲料能否获得全面、足够的养分;而对于占据我国饲料产品结构百分之八十(2011 年)以上的配合饲料来说,组分的均匀性更关系到动物发育生长及食用肉质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对于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检测主要依据混合过程中饲料组分变异系数的化学试验值CV 值来确定。
一般的检测方法大多依赖试验室的化学分析,如沉淀法需利用四氯化碳对样本化学分离,甲基紫法需对示踪物甲基紫化学测定,摩尔法需配置碱性溶液、做滴定试验等。
这些方法不仅过程相对繁琐,对操作专业性与试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使得检测的难度与成本上升了很多,导致很多饲料厂只能通过延长混合时间或延缓检测周期来保证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在我国饲料工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有一种准确、简易、无损的新型饲料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来克服传统方法的缺陷。
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采样简单、数据分析快、无损检测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业、食品、药品及石化等多个行业。
就饲料工业而言,近红外检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饲料营养成分的测定、营养价值的评价、饲料矿物质、微量元素及其他次生物物质的测定。
在混合均匀度测定方面,近红外已经有被应用于药物均匀度检测的研究案例。
而关于营养价值评价当中的饲料均匀度检测所做的研究工作还极为有限。
由于配合饲料各组分对光谱反射特性的差异,本研究提出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来检测饲料混合均匀度,通过对配合饲料在混合不同阶段的样本分析,取得了光谱及均匀度变化的信息,并对比了 3 种不同的近红外定性分析法对均匀度判别的效果。
1 、仪器与设备光谱信息收集分析仪器,美国ASD 生产的Quali-tySpec Pro VNIR / SWIR1 5070 型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光纤(垂直测量角度:125)白板;铅蓄电池,CAMO 公司的Unscrambler X 化学计量学软件;仿丹麦4KB 型锤片式饲料粉碎混合机。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谱分析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近红外光谱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光谱分析技术,因其无损、快速、环保等特点,在定量分析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简要介绍近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光谱数据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等。
本文将重点分析近红外光谱法在农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对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二、近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种利用物质在近红外区(波长范围通常为780-2500nm)的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主要基于分子振动产生的吸收光谱,这些光谱信息能够反映分子内部的结构和组成。
近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与其内部的分子结构、化学键合状态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当近红外光通过物质时,某些特定波长的光会被物质吸收,这些被吸收的波长与物质的特定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测量物质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光谱,可以获取到关于物质成分和结构的信息。
近红外光谱法的技术包括光谱采集、光谱预处理、模型建立与验证等步骤。
光谱采集是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扫描,得到其近红外吸收光谱。
光谱预处理是为了消除光谱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光谱的质量和可靠性。
模型建立与验证是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如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等,建立光谱数据与物质成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的验证方法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的验证方法研究进展作者:罗雨李文龙瞿海斌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9期[摘要]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以其快速、无损、样品几乎无需处理、信息丰富等优点在制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方法开发的生命周期中,分析方法需要经过规范的验证才能投入使用,而目前对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具体实验性验证尚无明确的标准与判别指标,各类文献报道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了评估与验证。
该文对药学领域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的验证进行综述,对现有的相关标准文件内容与主要的验证思路进行分析、讨论,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方法验证;药物分析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光谱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最早应用于农业领域[1]。
NIR光谱易获取,包含丰富的信息,当引入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光谱信息后,NIR光谱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烟草、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
分析方法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动态过程,循环进行并不断改进[2]。
其中在方法开发完成后,为了证明所建分析法适用于分析目的[3],需要进行方法学验证。
验证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方法定性或定量的能力。
分析方法只有通过方法学验证才能证明其是有效的,由此保证该方法在常规使用中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NIR光谱分析法通过校正建模技术建立光谱与指标间的模型,用模型来预测未知样品属性,同样需要进行方法学验证。
NIR光谱分析法的验证可以通过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2种方式进行。
内部交叉验证通过内部检查获知模型性能,主要用于模型优化,常常需要与外部验证配合进行模型评价。
为了确认模型能否适应实际分析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样品,采用独立的样本集进行外部验证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验证集的构建需要纳入实际分析中尽可能多的变异,由此获得的模型性能信息才足够可靠。
在药学领域,有一系列的标准与指南规定了NIR光谱分析模型的验证项目,使得方法验证有据可循,但仍缺乏更具体的实验性指导。
大豆质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大豆质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一、前言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对于大豆加工及销售至关重要。
传统质量检测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则具有快速、便捷、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大豆质量检测领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大豆质量检测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基本原理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具有高效、准确、无需样品处理等优点。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通过近红外光谱仪光路,收集其反射、透射或散射的光谱信号,并将其转化为能够体现样品组成的波长和强度数值。
通过对光谱数据的数学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与样品组成相关的信息。
三、大豆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的研究进展1. 大豆主要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1996年,Liu等首次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应用于大豆主要成分的检测,探究了近红外光谱法在大豆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在该研究中,Liu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大豆中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纤维素含量的模型,获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2. 大豆品质参数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大豆品质参数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Yuan等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大豆蛋白质、脂肪、水分、色泽和氨基酸含量等品质参数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了高效、准确、无损的大豆品质检测。
3.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在大豆基因分型中的应用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大豆基因分型中。
依托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学者们研究了大豆芽、大豆豆角、大豆和黄豆等不同种类的基因分型,有效地区分了不同种类的大豆,并为大豆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大豆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的优点和应用1. 无损检测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无需样品处理,不会对样品造成伤害,因此可进行非破坏性检测,确保了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重复性。
2. 高效、准确近红外光谱分析快速、准确、可靠,可同时检测多个指标,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近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和反射特性,来分析和鉴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原理概述近红外光波长范围通常被定义为从780纳米到2500纳米,相对于可见光波长而言,在这一范围内物质对光的吸收较小。
近红外光谱分析利用了样品在这一波长范围内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二、光谱仪构成近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样品接口、分光器、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光源产生近红外光,样品接口将光传递到样品上,并接收样品反射或透射的光信号。
分光器将光信号按照波长进行分离,并送入检测器进行信号检测。
最后,数据处理系统对检测到的光谱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样品制备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样品制备通常较为简单,大部分样品可以直接使用而无需特殊处理。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放入透明的试剂盒或玻璃杯中进行测量;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研磨成粉末或制备成透明的薄片,以确保光线可以透过样品进行测量。
四、光谱采集与分析光谱采集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核心步骤,通过扫描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得到样品在每个波长下的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通过与已知光谱库进行比对,判断样品的成分和特征。
光谱库中包含了不同物质的已知光谱特征,在采集到的光谱与光谱库进行匹配后,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物质。
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建立样品的光谱特征与样品成分之间的数学模型,来估计或测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
通常使用统计学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五、应用领域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农业中,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农产品中的水分、蛋白质、糖分等成分,用于判断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在药品制造中,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药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用于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中,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用于环境保护等。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The classical physics considers the atoms as particles with a given mass in the IR absorption process, and the vibrations of diatomic molecule described as follows (e.g., HCl):
MIR fundamental molecular vibrations
H
H H rocking
R H scissoring R R H H
in-plane bending
FIR
molecular rotations
Molecule
Degrees of freedom
H
H bending
Non linear Linear
400 to 33
MID
FAR
3x10-4 to
4000 to 400
7.8x10-5 to 3x10-4
12820 to 4000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泛频使分子振 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主要是 含氢基团X-H(X=C、N、O、S)振动的倍频和 合频吸收。 • 不同基团(如甲基、亚甲基、苯环等)或同一基 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都 有明显差别,NIR光谱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 息,非常适合用于碳氢有机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 测量。
定性分析
• 近红外定性分析主要用于物质的聚类分析 和判别分析。 • 近红外定性分析是用已知类别的样品建立 近红外定性模型,然后用该模型考察未知 样品是否是该类物质。
近红外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黄酒品质和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黄酒品质和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一、概述黄酒,作为我国传统的低度酒,以粮食为原料,经过黄曲霉或酒曲菌等微生物发酵,形成了其独特的浓郁香气和风味。
作为酒类的瑰宝,黄酒的品质和酒龄一直是消费者选择和评价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黄酒品质检测方法往往繁琐且耗时,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对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
寻求一种快速、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来评价黄酒品质,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因其非破坏性、快速和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质量检测领域。
该技术通过检测样品在近红外光谱区的光谱变化,可以获取到样品的多种信息,如化学成分、物理状态等。
黄酒作为一种复杂的有机体系,其内部含有丰富的醇、醛、氨基酸、总固形物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近红外光谱区都有相应的响应。
近红外光谱技术为黄酒品质和酒龄的快速分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非破坏性的黄酒品质和酒龄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不同品牌、不同酒龄的黄酒样品的光谱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出与黄酒品质和酒龄相关的特征信息,进而建立预测模型。
这一研究不仅能为黄酒的质量控制提供便捷手段,还能为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研究还将关注黄酒的理化品质指标,如总糖、酒精度、非糖固形物、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等。
这些指标对于黄酒的品质评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这些理化品质指标的快速检测,从而更全面地评价黄酒的品质。
本研究将充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势,为黄酒品质和酒龄的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黄酒行业的检测效率,还能为黄酒的品质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黄酒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黄酒,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酿造酒,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特点使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工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黄酒以其醇厚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健康功效,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探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和拉曼散射原理的无损检测技朮, 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性检测的特点, 在食品检测领域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并展望其在未来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前景。
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1. 成分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检测食品中不同成分的振动频率和强度, 可以对食品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糖类等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 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各种成分的含量, 并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比、质量控制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2. 质量检测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质量指标, 如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硬度等。
通过建立食品质量与近红外光谱特征谱图的关联模型, 可以实现对食品质量指标的在线监测和分析, 有助于提高食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 污染物检测近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 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 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污染物, 并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有助于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优势1. 非破坏性检测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 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处理, 可以直接对食品进行检测, 不会对样品造成任何损伤, 保持了食品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2. 快速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检测的特点, 可以在几秒到几分钟之间完成对样品的分析,能够满足食品生产中对快速检测的需求, 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多元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一次性获取食品中多种成分的信息, 实现对多个指标的同时检测和分析, 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无需样品处理近红外光谱技术无需对样品进行任何处理, 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 节约了检测成本,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局限性1. 样品表面影响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样品表面的影响比较敏感, 样品的颗粒大小、颜色、形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光谱的采集和分析结果。
近红外光谱仪的分析方法
近红外光谱仪的分析方法近红外光谱仪(NIR)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仪器,它可用于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品质特征,适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近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红外光谱是指物质分子在受到一定波数范围内的红外辐射后,分子内部振动和分子间振动引起的特殊谱线。
近红外光谱仪利用一定波数范围内的红外辐射,通过样品对该辐射的吸收、透射和散射来分析样品。
与传统的红外光谱仪相比,近红外光谱仪是在红外光谱的高频段(波数约为4000-10000 cm-1)进行分析,适合于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近红外光谱仪可用于物质的定性分析,通过比较已知样品的光谱图和待测样品的光谱图来确定待测样品的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样品成分较为单一的物质,如各种单一化合物、药品等。
定量分析近红外光谱仪还可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通过建立样品的定量分析模型,利用仪器测得的光谱图数据计算出待测样品的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样品或者需要快速分析大量样品的情况,如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质量控制。
近红外光谱仪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建立的模型,二是基于光谱匹配(spectral matching)建立的模型。
校正与验证在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时,需要进行校正与验证。
校正是指利用部分已知样品数据来建立模型,验证则是指利用另外的已知样品数据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
建立模型时,一般将样品数据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其中校正集用于训练模型,验证集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样品制备近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制备非常关键。
对于不同行业的样品,有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
如在食品行业中,需要将食品样品研磨成粉末或浸泡在溶剂中;在药品行业中,需要将药品样品溶解后进行稀释。
无论是何种样品制备方法,需确保样品充分混合且无气泡,避免对光谱结果产生影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引言近红外是指波长在780nm~2526nm范围内的光线,是人们认识最早的非可见光区域。
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光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nm~1100nm)和长波(1100 nm~2526 nm)两个区域.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简称NIRS)分析技术是一项新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高效、快速、准确地对固体、液体、粉末状等有机物样品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等进行无损检测。
它综合运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数理统计以及化学计量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果,并使之融为一体,以其独有的特点在很多领域如农业、石油、食品、生物化工、制药及临床医学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产品质量分析、在线检测、工艺控制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大成功。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数据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光谱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样品体系,通过对光谱的适当处理,减弱和消除各种非目标因素对光谱的影响,净化谱图信息,为校正模型的建立和未知样品组成或性质的预测奠定基础;二是近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稳定、可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模型,并最终确定未知样品和对其定量。
1工作原理近红外光谱区主要为含氢基团X-H(X=O,N,S,单健C,双健C,三健C等)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区,物质的近红外光谱是其各基团振动的倍频和合频的综合吸收表现,包含了大多数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因为不同的有机物含有不同的基团,而不同的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波长不同,因此近红外光谱可以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载体。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被测物质在其近红外光谱区内的光学特性快速估测一项或多项化学成分含量。
被测样品的光谱特征是多种组分的反射光谱的综合表现,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基于各组分最佳波长的选择,按照式(1)回归方程自动测定结果:组分含量=C0+C1(Dp)1+C2(Dp)2+…+Ck(Dp)k(1)式中:C0~k 为多元线性回归系数;(Dp)1~k为各组分最佳波长的反射光密度值(D=-lgp,p为反射比)。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的实用分析技术 之一。从 近红外光谱的原理 、 点 以及定性 分析和定 量分析 应用方 面进行 了论述 , 特 阐述 光谱解 析在
近红外光谱定性 和定 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近红外 光谱 定量和定性分析技术 波谱解析
Qu laiea d Qu ni t eAn ls f h e rI fa e p cr so y ai t n a t i ayi o eN a nr rd S etoc p t v a t v s t
第2 5卷 第 9期 21 0 1年 9月
化工 8 T 1U
Ch m ia n u ty T m e e c l d s r i s I
Vo125 , . No. 9
Se 9. 0 1 p. 2 1
d i1 . 9 9 j i n 1 0 o :0 3 6 / .s .0 2—1 4 2 1 . 9 0 3 s 5 X. 0 1 0 . 1
作者简介 : 荣 (9 8一) , 士, 张 17 女 博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 波谱分析及构效关系 , m l zag ci .o .a E a : lr 国 hn cr c l lI a n
口 红 遭的 愿堡
近 红 外光 谱 是基 于物 质 对 近 红 外 谱 区 的 电磁 波 的吸收 的一种 光 谱 技 术 。近 红 外 一般 的 测 定 波 长 范
收 稿 日期 :0 1一o o 21 9一 6 基金简介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0 00 6 , 29 32 ) 广东药学 院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项 目
物 , 同物质 有不 同 的分 子结 构 , 种分 子 都 有 自己 不 每 的特征振 动 , 收 红 外 光 后 产 生 各 种 各 样 的 红 外 光 吸 谱 ; 频 与合 频发 生 的几 率 远 低 于基 频 , I 比 MI 倍 NR R 的检测 限低 1~ 2个 数 量 级 ; 着 基 频振 动 合 频 和倍 随
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优化和模型转移算法研究
基本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 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决定的。这种生产力,主 要表现为人们生产物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 组织形式的发展。因此,社会的演变,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并非 由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决定。
1、对样品的要求:近红外光谱 分析技术要求样品具有一定的透 光性和均匀性
2、数据的处理:近红外光谱分 析产生的数据量较大
2、数据的处理:近红外光谱分析产生的数据量较大
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该 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等。同 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数据处理 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际应用提供更精确和高效的支持。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成功地获取了古建筑木构件样品的化学组分。实 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古建筑木构件的化学组 分,包括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此外,还对不同种类和部位的木构件进 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化学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结果可以为古建筑木 构件的鉴别、评估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基本内容
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唯物史观并非尽善尽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 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例如, 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复杂问题?如何应对科技进步对社会结构和 人类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发的唯物史观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 要理论工具。它为我们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人类发展的方向,提供了 理解人的本质的理论框架。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理 论,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生活。
红外光谱 定量
红外光谱定量红外光谱量化定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原理和仪器设备、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
一、基本概念红外光谱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谱图。
物质吸收红外辐射时,其分子内部的共振和振动状态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产生特定的红外光谱。
红外辐射的频率范围通常在4000到400 cm-1之间,根据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存在的振动模式不同,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原理和仪器设备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分是红外光源、样品室、光学系统和探测器。
光源产生的红外辐射通过样品室中的样品,然后经过光学系统聚焦和分光,最后被探测器检测到。
仪器通过记录吸收峰的频率和强度来获取红外光谱。
三、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样品制备对红外光谱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固体样品片的制备、液体样品的制备和气体样品的制备。
其中,固体样品片可通过机械压片法、涂布法等制备;液体样品可直接放置在透明的红外吸收小皿中;气体样品可通过气相色谱连接红外光谱仪进行分析。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准法和多重回归分析方法。
基准法是通过将待测物质的红外光谱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根据吸收峰的强度差异来进行定量分析。
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上建立吸收峰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预测待测样品的浓度。
四、数据处理和应用红外光谱的原始数据通常是吸收率与波数之间的关系,为了得到有用的化学信息,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基线校正、谱峰拟合和定量计算。
基线校正是去除谱图背景中的杂散光干扰,谱峰拟合是对吸收峰进行拟合,定量计算则是根据拟合曲线对吸收峰的面积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食品行业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污染物;药品行业可以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测定药物中的不同组分的含量;环境保护领域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来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通过对样品中吸收、反射或透射近红外光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确定样品的组成、结构或性质。
它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从原理的角度介绍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近红外光的特性近红外光波长范围通常定义为750到2500纳米,位于可见光和红外光之间。
它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被许多物质所吸收。
近红外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会引起物质中化学键的振动和分子的转动。
这些振动和转动能够产生一系列特征性吸收峰,形成物质的近红外光谱图。
每种物质的近红外光谱都是独特的,因此可以通过比对样品的光谱与已知物质的光谱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近红外光谱仪的原理近红外光谱仪由光源、样品池、光谱分析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
首先,近红外光源会发出连续谱的光束,经过透射、反射或散射后进入光谱分析器。
光谱分析器会选择特定的光谱范围并分离出不同波长的光,然后通过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最后,数据处理软件会将电信号转化为光谱图,并对光谱图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1. 成分分析:近红外光谱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化学键的振动频率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例如,在药品生产中,可以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来快速准确地检测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和杂质。
2. 定量分析: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或建立定量模型,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在食品加工中,可以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食品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等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
3. 质量控制:近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样品质量。
通过对样品进行在线或离线的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质量变化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物性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在纺织业中,可以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来分析纤维的质地、密度和含水量等物性参数。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中散射对化学定量分析模型的影响
近 红外 漫反 射光 谱 中散射 对化 学 定量 分析 模 型 的影 响
刘 莉,黄 岚 ,严衍禄 ,王忠义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 与电气工程学 院, 北京 10 8 00 3
摘
要 结合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分析 了近红外光谱 分析与检测技 术中影响模 型稳健性及 预测模 型精 度
的原因 , 特别是散射的影 响。阐述了近红外光与样 品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 及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模 型中散射对漫反射光的影响 , 总结 了光学方法中光学பைடு நூலகம்性 参数 ( 散射 系数 、吸收系数 ) 的主要检 测技术 的研 究进展。探讨 了近红外光谱检测与分析技术为基础 的定 量模 型中为改善 、增强模 型稳健性所用 的方法及效 果 , 中心化 、 如 附加散射校正( C 等预处理算法 ; MS ) 偏最小二乘法( L ) 主成分 回归方法 ( C 等不 同的 PS、 P A) 多元校 正方法 。 用现有 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 以改善散射对模 型的稳健性 的影 响 , 采 可 但要在浓度 范围较大 、 样品物理状态复杂的情况下消除散射 引起 的模型预测误差仍需要探索新 的方法 。 关t词 近红外 ;光学参数 ;散射校正 ;蒙特卡 罗;模型稳 健性 中圈分 类号 :0 3. 文献标识码 : 441 A D :1. 9 4ji m 10 —53 2 0 )02 9-6 OI 0 36 /.s 0 00 9 (0 8 1-2 00 s
*通讯联系人 emal wzh@cu e u c - i: y l . . d .a a
e a : y fu s dn@1 3c m - i o m i i u et 6 .o m l l lt
第 1 期 O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9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4
’ ∰
种 情 况,
✕ e m p =
1 ^ ( ) ∳ ,θ (∳) æ ∑ ∰∳ =1 ^ 2 通常 = ‖æ ∳ - θ‖
可进行 ∬( 次 重 复 计 算 ,这 种 剩 余 样 本 验 证 误 差 作 为 ∬≤ ) 泛化误差的一个估计度量 , ( ) 2 1 ^ ( ) ✕v 5 ✕g e n = a l( ’) ∑ ∬∲ =1 ) 式( 中一个极端的特例 ,也是最常用的特例就是 ’=1, 5 ∬= ’, ( 此剩余样本验证 误 差 的 估 计 方 法 被 称 作 留 一 验 证 l e a v e ∰ , 。由 于 留 一 验 证 对 样 本 具 有 很 好 o n eo u tv a l i d a t i o n L O OV) 的无偏特性 ,所以常被用作泛 化 误 差 的 估 计 器 。上 述 原 理 同
[ 1]
泛 ,数据的分析建模算法也同 样 有 效 ,但 是 生 物 样 本 的 复 杂 性使得 N I R S 技术普遍 地 存 在 模 型 的 选 择 、失 效 、修 正 维 护 等问题 。生物样本与化学样本 之 间 存 在 本 质 的 差 别 ,生 物 样 本具有高变异性 、高 离 散 性 、低 稳 定 性 、干 扰 成 分 未 知 和 样 本采样受限等特点 ,这是大多数化学样本 分 析 时 不 存 在 的 问
’ ∰ ’
若θ 是能决定学习结果的 因 素 集 合 ,则 称θ 为 样 本 的 模 型参数 。 ^ ^ , 为希尔伯 θ 是由模型θ 得到的学习结果 。 ,θ ∈ ) 特( 空间 ,这是一个泛函 空 间 ,学 习 过 程 或 建 模 就 是 H i l b e r t 寻找经验数据风险误 差 最 小 化 的 模 型 θ o t 的 过 程 。通 常 经 验 p ) 风险误差可表示为式 ( 2
6] ,如图 1 所 示 ,其 中 1 样 本 预 处 理 ( , 制 备) 操 程[ 2测量(
推断统计 、分析信息对研究目 标 的 解 释 ,直 至 最 后 对 解 决 问 题的决策信息的提取和确定 。因此这种基 于 统 计 学 习 建 模 的 推断测量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而内涵极其丰富的高知识密度 的技术系统 ,每个环节都涉及数学 、物理 、化学等学科或 光 、 机 、电 、算等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 。因此 ,可以认为 N I R S技 术是一种通过各种层面的高知识密度集 成 技 术 ,在 数 据 及 分 析模型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物理化学信息或生物信息 的一种综合性极高的现代测量技术方法 。
∰ ɶ∑提出的分析测量流程框图 ∰∯ ‟ ∳ ‟∭ ‟ ˋ ∑∭ ∰ ˇ’ ∑ ‟ ‟∑∭ æ ∰ ɶ∑
上述分析问题的过程可以被归于统 计 学 习 理 论 范 畴 ,其 过程是一种研 究 训 练 样 本 有 限 情 况 下 的 机 器 学 习 规 律 的 学 科 。统计学习理论从一些观测 ( 训 练) 样 本 出 发 ,试 图 得 到 一 些目前不能通过原理进 行 分 析 得 到 的 规 律 ( 可精确表述的数 ,并利用 这 些 规 律 来 分 析 和 解 释 客 观 对 象 ,从 而 可 学模型 ) 以利用规律来对新的样本或数据的较为 准 确 的 推 测 。数 学 上 可看作是基于经验数据进行函数估计问 题 ,或 者 说 是 在 离 散 数据基础上寻找近似的函数依赖关系 。 一般来说 ,在基于大小为 ∰ 的 样 本 集 ,考 虑 逼 近 目 标 函 数的学习问题 ,可表示为 : 设学习目标 函 数 ( ) 维欧几里德 ∹ 是 ∈ ∹ , ( ) 空间 。训练样本由样本点解释数据 ∭ 和相对应的样 E u c l i d ) 本响应数据值 æ 1 ∭ 构成 ,见式 ( (∳, (∳) ={ β +ε } ∳) ∭ = æ æ
∳ =Ω ∳ ∳ =1
) 理论 ,可以得到 一 个 经 验 误 差 与 实 际 误 差 二 者 之 d i m e n s i o n 差的上确界 , s u β✕ p e x e m p -✕ p β= φ ( ) 即 β✕ 3 e x e m ≤φ p -✕ pβ ) 式( 中✕ 3 ✕ e x e m p 是期望误差 , p 是经验 误 差 ,通 常 可 以 将 所 求 模型与数据之间的拟合残差 作 为 经 验 误 差 , φ 是经验误差的 置信范围 。 1 2 基于子空间信息重采样的期望误差估计 实际上 ✕ e x p 是不可预知的 ,但 是 利 用 子 空 间 信 息 的 重 采
7] 。通 过 样 本 集 样方法 ,可以提供一种期望误 差 的 估 计 手 段 [ 合 学习得到 的 一 个 模 型 的 估 计 解 表 示 为^ 。若 想 子模型 群 集 学 习 的 思 路 来 实现 。选择具有∰-’ 个样本空间的子样本空间表示为
∰-’
, 作) 3 信号校验 , 4 评价/校正 , 5数 据 解 释 与 评 价, 6& 7化 学计量算法 。该过程从采样和 选 择 分 析 方 法 开 始 ,经 过 试 验 设计 、测量过程 的 控 制 和 优 化 、分 析 仪 器 所 得 信 号 的 处 理 、
图 1 ∳ 1 ∯ ∬ ∳ ∑ ∭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样本影响研究
郑 峰1,刘丽莹1,刘小溪2,李 野1,石晓光1,张国玉1,宦克为1
1.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2 2.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摘 要 作为二次分析方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 的 重 现 性 和 可 靠 性 非 常 依 赖 于 建 模 过 程 。以 近 红 外 光 谱 小 麦 蛋白质定量分析模型为例 ,研究了多变量定标 建 模 过 程 中 异 常 样 本 问 题 ,旨 在 讨 论 复 杂 样 本 建 模 中 的 样 本 对模型的影响和作用 。以 P L S R 算法建模中校正方差与验 证 方 差 的 解 释 百 分 比 曲 线 的 背 离 特 性 作 为 异 常 样 本存在的判据 ,当两个百分比曲线显著偏离时 ,则认为 样 本 集 中 存 在 异 常 样 本 ,并 对 建 模 产 生 了 显 著 影 响 。 异常样本的识别和处理 ,以及影响分析是本文 主 要 的 创 新 性 工 作 ,采 用 了 基 于 样 本 删 除 的 子 模 型 遍 历 统 计 方法 ,能够渐次识别并提取出异常样本 。在剔除异常样本后的模型预测结果中 ,以模型的预测残差标准差作 为参考距离对异常样本进行了离群程度分级 ,可分为显著离群样本 ,相对离群样本以及潜在离群样本 ,数据 集 中显著离群样本约占 7 . 8% ,相对离群样本约占 1 5 . 6% 。异常样本对模型的影响表现在对正常样本的预测 残差上 ,使预测值偏离理想拟合直线 ,分散性增加 。剔除异常样本或以样本权重建模可有效抑制异常样本的 影响 ,使模型的解释性更偏向于多数样本数据 ,降低模型的经验风险误差 。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样本影响 ;灰色系统 ;子模型群集学习 / ( ) 中图分类号 : . i s s n . 1 0 0 0 0 5 9 3 O 6 5 7 . 3 文献标识码 :A ⦠ : 1 0 . 3 9 6 4 2 0 1 6 1 1 3 5 2 3 0 7 j 间关系的紧密性 ,N I R S在 生 物 领 域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也 非 常 广
其中 “ 广义 ” 一词的含义意指先验信息 非 常 少 。本 文 以 近 红 外 光谱小麦蛋白质定量模型的样本影响统 计 诊 断 为 例 ,重 点 研
5] 究根据统计学习理论 [ 和子模型信息进 行 模 型 优 化 。对 于 信
息有限的灰色系统建模问题来讲 ,在异常 样 本 识 别 后 建 立 的 模型更具健壮性 。
,
, ∳ ∈ ❋, ∳ ∈ æ ( ) 1
在这个 子 样 本 集 合 上 学 习 得 到 的 一 个 模 型 估 计 解 表 示 为 ^S n -p ,可以用余下 的 ’ 个样本上的误差来反映实际的期望 误差 ,将这个剩余样本的误差 叫 做 验 证 误 差 ,作 为 期 望 误 差 ( ) 或泛化误差 ) 的一种估计 ,可表示为式 ( 4 1 ^ -’ (∳) ( ) ✕v a l( ∳, ∰ ’)= æ ∑ ’∳ =1 ∰-’ 子 集 的 构 建 属 于 抽 样 组 合 ,可 有 由 于
3 4] , 谱建模问题被梁逸曾教授称为广义灰色系统的建模问 题 [
。在 化 学 领 域 的 应 用 过 程 中 ,由
于大多数研究对象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 成 分 构 成 ,不 含 或 极 少存在干扰杂质成分 ,使得 N I R S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取代 很多传统化学测量方法 ,极受 化 学 分 析 工 作 者 的 关 注 ,随 之 产生了 大 量 的 关 于 该 技 术 中 数 学 算 法 的 研 究 工 作 , 使 得 N I R S 的建模算法的发 展 极 为 迅 速 。由 于 生 物 和 化 学 领 域 之
3 5 2 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第 3 6卷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再到数据 模 型 的 评 价 解 释 、分 析 结 果 的
1 原 理
1 1 分析测量过程和统计学习 按照德国的分析化学家 D a n z e r教 授 对 分 析 测 量 过 程 的 描绘 ,整个测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解决实 际 分 析 问 题 的 全 过
引 言
吸收光谱在近红外光谱区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能得到 产品指纹特征 质 量 指 标 的 测 量 方 法 。近 红 外 光 谱 ( 技 N I R S) 术是一种通过多元数据处理或其他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建模 预测的二次测量方法 。作为一 种 二 次 测 量 方 法 ,近 红 外 光 谱 分析技术的重现性和稳健性非常依赖于 统 计 建 模 过 程 ,光 谱 数据的数学处理和基于适当的参考方法校准使得化学成分或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来确定 。由 于 该 方 法 的 非 入 侵 无损检测形式和快速多指标同时确定的 特 点 ,被 广 泛 地 应 用 于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研究
2 0 1 5 0 8 0 5,修订日期 : 2 0 1 5 1 2 2 1 收稿日期 : , 气象 ) 科研专项课题( 2 0 1 4 年度国家公益性行业 ( G YHY 2 0 1 4 0 6 0 3 7) 2 0 1 1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基金项目 : ( ) 资助 2 0 1 1 2 2 1 6 1 1 0 0 0 6 : 1 9 8 1 年生 ,长春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e m a i l f e n 1 2 1 4@1 2 6. c o m 作者简介 :郑 峰 , g : m a i l h u a n k e w e i 2 6. c o m 通讯联系人 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