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翅膀,让作文灵动起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作文灵动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笔者发现,初中生的作文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记叙不生动、不具体,概括性的语言多,描述性的语言少,形式单一,用词枯燥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不能都归因于学生缺乏想象力,但是学生想象力的缺乏是造成这些现象的部分原因。作家秦牧说过:“想象是一副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语文新课程新标准》也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因此培养想象力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几年的实践中运用了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连词作文,拓宽思路

连词作文并不是随便给出几个词,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词写成一篇作文,而是给定一个题目或者话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题目拟定几个关键词,由这几个关键词写成一篇作文。有时候,也由老师给出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老师拟定的关键词来建构一篇作文。这种写作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在作文训练中懂得如何去确立中心,深化主题,以及对作文的谋篇布局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如,初中最常见的一个作文话题——母爱,如何在如此常见的话题中让学生的写作能够更加出色呢?这少不了想象。也许有人说,“母爱”是如此现实的一个话题,怎么可以有想象呢?应该是要实事求是地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母爱才对啊!这绝对是个误解。想

象并非不实事求是,只是通过想象,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感人。也许,有时候只有通过想象,才能让读者感受“母爱”的真切。有的学生给出了这样的关键词“夕阳,温暖,母亲的怀抱,关切的话语”;有的学生给了这样的关键词“白开水,一天的劳作,默默的爱”等等。学生在几次的连词作文训练中,给出的关键词也越来越好。比如所举的这两位学生,一看就知道他的中心立意,也可以看出他在真切地感受母爱,而这种感受又与他对生活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即使给出一个题目,他也能马上想到自己要写什么。

二、同题写作,发散思维

同题写作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这里讲的同题作文并非指给个题目,然后让学生写完即可。而是要在课堂上,学生针对这个作文题目或者话题,想出自己能想到的一切事物,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视角来进行写作。

比如在教学“走进春天”时,让学生自由发言,把他们在看到这个题目时想到的东西都写在纸张上,然后再请一些同学发言。学生想到的有“春天万物复苏”“春天,我去春游”“春天,全家人去踏青”“送走枯涩的冬天,迎来了春的萌芽”“走进春天,也走进了温暖的世界”“走进春天,我感受到生命的萌动”“春的使者,给我以希望,在我消沉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那朵迎春花的舞动”“当城市的上空弥漫着乌烟时,野外的大地已迎来了春的绿意”等等。这些话是多个人写的,也有的是一个人写的多句话,可以看出前面

三个所写的只是“走进春天”所包含的字面含义,而后面的“走进春天”则包孕了“春”的深刻内涵,而这些内涵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结果。通过交流这些结果,学生之间就会相互学习,尽力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春的不同内涵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想象水平提高了,作文的整体水平也提高了。

三、梦幻写作,探求未来

梦幻写作是指引导学生通过写自己梦想或者幻想、想象中的事件或者事物来描绘或者探究未知的世界。当然,梦幻写作的依据也是现实生活。

比如,我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假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填出自己最想填的内容。有的同学喜爱科幻,就写《假如我到了月球上》《假如太阳的生命只剩下一天》等;有的同学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他,就写《假如我来当爸爸》;有的同学怀念着童年生活,就写《假如可以回到童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等等,我先把他们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让他们构思自己的写作提纲,接着让学生们互评他们的题目及提纲,这样提出的意见又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梦幻写作,因为他们无法实现、或者期待实现的愿望可以在作文之中得到实现或者得以表达,让他们的情感有个释放的地方,从而让他们喜欢上作文这个天地。

想象作文教学让我感受到作文教学的快乐,也让我沉浸在学生灵动的作文之中,享受他们的作文佳酿。“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的作文灵动起来”,这是我的作文教学宣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