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教材
风险管理与保险

第一节 风险概述 (三)按风险所涉及和影响的范围分类 1.基本风险 指持定的社会个体所不能控制或预防的风险,涉及范围通常较大,整个社会都面临的风险。 2.特定风险 指与特定的社会个体有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以控制的风险。
*
第一节 风险概述 (四)按风险引发的结果分类 1.纯粹风险 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这种风险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损失”和“无损失”。 2.投机风险 指那些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即这种风险导致的结果有三种:“损失”、“无损失”和“获利”。
*
第一节 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基本含义 从广义看,只要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就认为该事件存在风险。 在保险中,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风险具有以下三个属性: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
*
第一节 风险概述 第一,风险的客观性是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风险的损失性是指风险一旦从可能变成现实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损失。 第三,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发生与否不确定;风险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及风险发生后的状况不确定。
*
第二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 (2)风险转移 是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风险转移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公司组织、合同安排、委托保管、担保合同、套期保值,还有最常见的保险。
*
第二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 (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状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 对某种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以及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修正,使选择的风险管理技术适应变化情况的需要,从而保证风险管理技术的最优使用。
保险学(大学教材)

2、自愿保险
五、按保险金额的确定方式分类 1、定值保险 在保险合同中列明由当事人事先确定的保 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 适用(货运险、价值不易确定) 赔偿计算 全部损失=保险金额 部分损失=保险金额×损失程度 损失程度=(出险时标的实际价值-标的 残值)÷出险时标的实际价值
在一笔货物运输保险中,保险公司共承保 棉纱300包,每包保险金额500元,装船后 发生火灾,损失情况如下: (1)全部损失100包 (2)200包遭受水渍,残值57600元,当地 棉纱完好价值每包480元,问:保险公司共 计应赔偿多少金额?
3、定额保险 在理赔时,按规定的金额承担保险金给付。 (1)我国人身险保险金额的确定 需要加能力、法律允许、协商约定 (2)国外 生命价值理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他今 后净收入的资本化) 需要法 薪金×5
第二节 财产保险的险种
一、财产损失保险 1、火灾保险 2、运输保险 3、农业保险 4、工程保险
4、经济风险
四、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 1、财产风险 2、责任风险 3、信用风险
4、人身风险
第三节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方法 1、风险回避 回避风险有时是可能的,但是不可行 回避某一类风险可能面临另一类风险 回避风险可能造成利益受损
2、损失控制 防损 减损
3、损失融资 风险自留 (1)人们对风险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2)可能的损失微不足道 (3)自留风险更经济和合算 风险转移 (1)合同安排 (2)委托保管 (3)担保合同 (4)购买保险
二、保险与储蓄 共同点: 将现在的剩余财富用作准备,以便将来 在一定条件下满足经济上的需要。 不同点: (1)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 (2)遵循的原则不同 (3)支付与反支付关系不同
知识导入-风险与保险2010.12.21(简 )

赔偿必须在保险人的责任范围内进行 赔偿额应当等于实际损失额
损失赔偿是保险人的义务
5、近因原则
近因原则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条 件是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 。
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制
(七)汽车保险合同
汽车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 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制
(五)汽车保险的特征
保险标的出险率较高 业务量大,投保率高 扩大保险利益 被保险人自负责任与无赔款优待
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制
(六)汽车保险的原则
1、保险与防灾减损相结合的原则
保险与防灾相结合的原则 保险与减损相结合的原则
2、最大诚信原则
☞ 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对汽车的需求
☞ 稳定了社会公共秩序
☞ 促进了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
☞ 汽车保险业务在财产保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制
(四)汽车保险的要素
汽车保险关系的存在必须具备五个要素: ☞ 风险的存在—车祸 ☞ 汽车保险是相同性质、类型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 汽车保险必须要进行保险费用的厘定 ☞ 汽车保险基金的建立 ☞ 汽车保险合同的订立
☺ 基本职能 ☺ 派生职能。
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制
(三)汽车保险的作用
我国自1980年国内保险业务恢复以来, 汽车险业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 是伴随着汽车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汽车 保险正逐步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 济活动,其重要性和社会性也正逐步突现, 作用越加明显。
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制
知识导入
-----保险和汽车保险
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制
保险学原理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第一节风险的概念一、定义1、国内保险理论界大多赞成: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1)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
(2)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
(3)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
2、另外一种定义:风险是指在客观条件下,特定时期内某一事件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变动程度。
包括:正收益、负收益和零收益。
二、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损害性3、不确定性4、可测定性5、发展性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1、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包括: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
3、损失: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三间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即: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而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第二节风险的分类一、按风险的环境,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1、静态风险是指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
2、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的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
二、按风险的性质,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1、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2、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三、按风险的对象,可分为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和人身风险。
1、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2、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3、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4、人身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四、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概述讲解

风险因素是发生事故的隐患,它在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下转变为现实结果;风险事故是 从风险因素到风险损失的一个中间环节,是导致风险损失的直接因素;风险损失则是风险 事故的直接结果。
(1)自然终止:因保险合同期限届满而终止。
(2)因保险人完全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而终止。
(3)因合同主体行使合同终止权而终止。
(4)因保险标的全部灭失而终止。
(5)因解除而终止。
九、保险合同的解释与争议处理
1. 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原则
(1)文义解释原则,即按照保险合同条款通常的文字含义并结合上下文解释的原则。 (2)意图解释原则,即必须尊重双方当事人在订约时的真实意图进行解释的原则。 (3)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则。 (4)批注优于先批的解释原则。 (5)补充解释原则。
(1)保险合同变更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才可以完成。 (2)保险合同变更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对原保单进行批注。
八、保险合同的中止与终止
1. 保险合同的中止
保险合同的中止: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由于某种原因的发生而使保险合同的效力暂时 失效。
第二节 保险合同
2. 保险合同的终止
保险合同的终止:保险合同成立后,因法定的或约定的事由发生,使合同确定的当事人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再继续,法律效力完全消灭的事实。
2. 风险管理基本程序
1)风险识别 2)风险估测 3)风险管理法 4)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第一节 风险与保险概述述
三、保险
1. 保险的含义
保险定义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指商业保险行为;二是合同行为;三是权利义务行为; 四是经济补偿或保险金给付以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为条件。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损失:指的是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三 非
和“经济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某人因病使其智力下降,是否损
3
失?符合“三非”,但不能用货币来衡量,不是我们研究的损失。
2019/9/20
第一节 风险及其分类
二、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2、损害性 3、不确定性 4、可测定性 5 、可变性
4
2019/9/20
13
2019/9/20
第三节 可保风险及其保险
(二)保险标的为标准:
财产保险:以物质财产及其相关利益、责任、信用为标的。 有形、无形:预期利益、权益、责任、信用等。
人身保险:人的生命和身体为标的,以其生存、年老、伤残、 死亡等人身风险为保险事故。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身意外 伤害保险。
14
2019/9/20
(一)实施方式为标准
自愿保险:保险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的方式 明确保险关系。投保与否、保额大小、险种公司选择等以及保险 人承保与否。完全自愿。
强制保险:(法定保险)。由国家颁布法令强制被保险人参加的 保险。具有强制性和全面性,只要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保险标 的,必须投保。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办的国家机关、国营企 业财产保险,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社会保险等。保险费、保险 金额、给付标准等都由国家统一规定。
15
2019/9/20
第三节 可保风险及其保险
(四)经营目的
盈利性保险:以盈利为目的,是商业保险,它的构成要素有:专营 机构、保险合同、可保利益、大数法则、保险基金。股份保险公司、 个人保险组织(劳合社),都是盈利性质的保险。
非盈利性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安 定社会经济生活为目的而实施的保险。社会保险、政策保险、相互 保险、合作保险 (参加保险的人以资金入股的形式积聚保险资金), 是以保证加入保险者的相互利益为目的非盈利性保险。
保险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财务型
自留:指由企业或个人自己来承担风险 转移: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风险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
体身上。 主要方式为保险转移,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交纳保费为代 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 非保险转移,又分为出让转移,如投机风险中出让股票; 合同转移,如成立股份公司、委托保管(受托人仅对因自 己过失所造成的损失负责);担保合同,如果义务人不履 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作为第三方的担保人必须保证合同按 规定履行,如学生贷款合同。(如果贷款的学生违约不能 如期归还所借贷款,其担保人要承担全部还款责任,并缴 纳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
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 机会或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增 加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 包括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 险因素与心理风险因素。
物质风险因素是有形的,并能直接影 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如地壳的异 常变化、恶劣的气候、疾病的传染。 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教育有关 的无形的因素,由于人不诚实、不正 直或不轨意图促使风险发生。如纵火。 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的无形因素,由于人不注意、不关心 或存在侥幸、依赖保险心理造成风险。
2、风险识别
财务报表分析即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对企业的
资产的分布和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潜在损失; 流程分析即将企业从生产要素投入到产品产出销售到消费者 手中的一整个流程绘制出来,风险管理者对这一过程的各个 阶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风险因素,识别潜在的各类损失; 实地调查也叫现场调查,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此外,还有损失统计法。
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其目的是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在西方很多大中型企业里专门有一个机构负责监督、检查该 公司的风险管理活动,部门的负责人就是风险管理经理 (Risk manager)
与保险有关的书籍

与保险有关的书籍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财产提供了保障。
为了更好地了解保险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与保险有关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与保险有关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内容。
1. 《保险学》这本书是保险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由保险学专家编写而成。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保险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以及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保险的基本知识,为日常生活中的保险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2. 《保险与风险管理》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它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并阐述了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保险产品设计、保险合同解释和保险赔偿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如何通过保险来管理个人或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3. 《保险法》这本书是关于保险法律的权威著作,详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书中包含了保险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的规定,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监管制度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保险法律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为保险纠纷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4. 《保险市场与运营管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和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
书中包含了保险市场的组织结构、市场竞争、市场监管等内容,还涉及到了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定价、销售渠道的选择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保险市场的运作规律,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5. 《个人保险与财富管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个人保险和财富管理的相关知识。
书中包含了个人保险规划的基本原则、个人保险产品的选择和购买、个人财富管理的策略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如何通过个人保险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并学会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财富。
通过阅读上述几本与保险有关的书籍,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机制,了解保险在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中的作用。
关于管理风险的书籍

关于管理风险的书籍管理风险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推荐几本关于管理风险的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风险。
1.《风险管理与保险》这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编写,是风险管理领域的经典教材。
书中详细介绍了风险的定义、分类、评估和处理方法,以及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
2.《风险管理与决策》这本书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编写,主要讲述了风险管理与决策的关系。
书中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决策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风险管理与决策的相互关系,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3.《风险管理:原理与实践》这本书是由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编写,是一本介绍风险管理的实用指南。
书中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工具,以及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掌握各种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技巧。
4.《金融风险管理》这本书是由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编写,是一本专注于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教材。
书中系统介绍了金融风险的特点、评估方法和管理策略,以及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高自己在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能力。
5.《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指南》这本书是由项目管理学会(PMI)编写的项目风险管理指南。
书中介绍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以及项目经理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项目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提高自己在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能力。
以上推荐的几本书籍涵盖了风险管理的不同领域和层面,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和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的读者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风险,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情况下,通过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来降低风险对组织或个人的影响,同时利用保险等金融工具来转移或分散风险的过程和原则。
以下是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的主要内容:
1. 风险管理原理:
-风险识别:确定可能导致损失或不确定性的因素,并对其进行辨识和分类。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
-风险处理:采取措施来应对风险,包括避免、减轻、转移或承担风险。
-风险监控:持续监测风险发展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确保风险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2. 保险原理:
-合同原则:保险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签订保险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共同利益原则:保险要求大量的人共同承担风险,通过集体互助的方式分散风险,实现共同利益。
-赔偿原则:保险公司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被保险人遭受的损
失进行赔偿,帮助被保险人恢复损失。
-诚信原则:保险合同双方要诚实守信,如实披露风险信息,否则可能导致保险无效化或索赔被拒绝。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组织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从而降低可能的损失和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和保险相辅相成,在面对各种风险时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支持,有助于实现更稳健的个人和组织发展。
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培训课程(ppt 84页)

工作要求:
工作准备:同第一章第一节工作要求的工作准 备部分 工作程序:收集与整理客户信息 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地与客户交流,了解和 掌握相关的财务资料 接着,在收集完制定保险规划所需的信息后制 成相应的表格,以便查阅。
第二பைடு நூலகம் 提供咨询服务
一、风险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当然不确定性包括盈利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亏
2、按保险标的分类 (1)财产保险 (2)人身保险 (3)责任保险 (4)信用保证保险 3、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 (1)原保险 (2)共同保险 :也称共保 (3)重复保险 (4)再保险 :也称分保
4、按照实施方式分类 (1)自愿保险:也称合同保险或任意保险
(2)强制保险 :也称法定保险
(五)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间接损失:指由直接损失引起的其他损失 4、风险载体:指风险的直接承受体 包括:人身载体和财产载体
风险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风险损失 风险载体
(四)风险的种类
1、投机风险与纯粹风险 2、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 3、基本风险与特殊风险 4、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与信用风险
(五)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工作要求
工作程序:简单分析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与 保险需求 不同生命阶段保险需求特征也不同 对保险需求强烈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中年人 2、身体欠佳者 3、高薪阶层 4、岗位竞争激烈的职工 5少数单身职工家庭
理财规划师面对的客户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第一步:分析客户面临的人身风险 包括生命风险、健康风险
损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是广义的风险。 狭义的风险仅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保险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中通常从狭义的角度 理解和界定风险。具体来说就是保险标的损失 发生的不确定性
保险硕士(MI)考试专用教材-保险学原理-风险与保险【圣才出品】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1.风险的定义关于风险,有很多种定义:部分学者将风险定义为一种不确定性,包括不幸事件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或可测定的不确定性等;还有一部分学者将风险定义为一种疑虑,包括对客观存在的遭受损害可能性的疑虑,或在一定情况下关于未来结果的疑虑等。
本书将风险定义为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该定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该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
“损失的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事件”的行为本身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它与“可测定性”不同,可测定性的不确定性可以存在于各种场合。
(2)“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
风险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盈利。
例如,股票价格上涨作为一个事件,多头可以从中获益,而空头则遭受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保险中的事件是指不幸事件。
(3)“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
首先,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在概率上不可能等于0或1,因为概率为0的风险是不存在的,而概率为1的风险是一种必然性风险;其次,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特征之一,并不包括风险的全部,比如投机风险一般为不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而纯粹风险则一般为可测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一个特征,而不能概括风险的全部内涵。
断和估计,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2.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
虽然人们认识、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进而增强,而且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可以部分地受到有效控制,但总体来说,人们不可能消除所有风险。
同时,风险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可以用客观尺度来测度,即可以根据概率论来度量危险发生的概率大小。
正是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才使保险具有经济上的必要性。
(2)损失性风险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
损失是风险发生的后果,即凡是风险都会给人们带来利益上的损失。
经济上的损失可以用货币衡量;人身伤害虽然不能以货币衡量,但一般都表现为所得的减少,或支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终究还是经济上的损失。
保险学相关书籍

保险学相关书籍保险学是研究保险原理、保险制度和保险市场等内容的学科,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和风险管理领域。
在学习保险学的过程中,阅读相关的书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帮助我们在保险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以下是几本经典的保险学相关书籍推荐:1.《保险原理与实务》:这本书是保险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由李燕生主编,包含了保险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
全书包括保险产业的历史发展、保险市场的结构、保险产品的设计与销售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保险学的核心知识。
2.《风险管理与保险》:这是一本由财务风险管理专家Georges Dionne所著的教材,内容涵盖了风险管理和保险学的关键概念、理论和实践方法。
书中介绍了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涉及和风险传递等内容,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保险学的理论知识。
3.《保险市场与运营管理》:这本书由保险学专家朱小平所著,详细介绍了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
书中涵盖了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产品设计、销售与营销、理赔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保险市场运作的要点。
4.《保险行为与消费者保护》:这本书是由保险学专家Robin L. Cox所编写的,主要关注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和行为决策。
书中介绍了保险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心理和决策模式,以及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旨在引导保险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保险市场,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以上推荐的书籍不仅涵盖了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还关注了保险市场和消费者保护等热点问题。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保险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并在保险行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无论是从事保险从业工作的人士,还是普通投保人,都能够从中获得实用的指导和价值。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三、影响风险大小的因素
风险频率:一定数量的标的,在确定的时 间内损失发生的次数,通常以分数或百分 率表示
损失发生次数
风险损失频率度 = 危险单位总量
×100%
损失幅度:在一定时期内数量的风险标的 单位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通常用每次损 失的规模大小和金额多少表示:
损毁价值 风险损失程度 = 被损毁标的的全部价值
对于个体和 只影响到 在一定的条 均为纯粹 社会都是服从概率 分布 无规律可循 含投机风 对一部分个 影响较广, 体可能是损 往往带有 险和纯粹 风险 失,对另部 连锁反应 分个体可能 获益,社会 总体也可能 是获益
动态
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纯粹风险——损失、无损失
人们对风险管理的态度
二战前:风险自担 50~70年代:购买保险 7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 ——不可保风险 ——保险是否成本最低
风险管理的基本形式
保险型风险管理 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确立风险 管理目标
风险识别 风险衡量 风险处理
风险管理 效果评价
确立风险管理目标
风险代价与风险成本的关系是: 风险代价=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风险损失的 无形成本
风险代价、风险成本和负担
风险成本 预防或控制风险 损失的成本
实际成本
无形成本
私人负担
社会负担
第二节 风险分类
按风险的环境进行分类
静态风险 动态风险
静、动态风险的区别:
风险形态 损失 静态 影响范围 发生地点 性质含量
1 2 3 4
低 高 高 低
低 低 高 高
自留 自留或避免 避免或预防 转移或中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与课堂讨论
第三讲 保险定价机制
保险价格形成机制、方法与模型,费率市场化问题等
参考文献:
1、祝向军著《保险商品价格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2、徐景峰、于瑾著《利率与寿险产品定价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3、祝向军、刘明东,“寡占模型与我国保险市场价格竞争问题研究”, 《金融研究》2003(3) 4、邵学清,“保险定价发展研究”,《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3) 5 、 李 有 祥 、 张 国 威 , “ 不 完 全 信 息 条 件 下 SARS 保 险 定 价 的 理 论 分 析 ” 《金融研究》2003(10) 6、祝向军,“道德风险与保险商品价格形成的博弈分析”,《财经研究》 2004(3) 7、施建祥、苏为华,“建立企财险费率测算模型的初步设想”《金融研究》 96(8) 8、施建祥、赵钱波“车辆险费率测算模式初步设想”《中国保险干部管理 学院学报》2003(6)
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
课程内容: 第一讲 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二讲 保险与保险合同 第三讲 保险专题之一:保险定价机制 第四讲 保险专题之二:商业保险市场 第五讲 保险专题之三:社会保险体制 第六讲 保险专题之四:农业保险模式 第七讲 保险专题之五:银行保险 第八讲 保险专题之六:再保险 第九讲 保险专题之七:保险风险证券化 第十讲 保险专题之八:保险偿付能力监管
第九讲 保险风险证券化
国外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状况,我国保险风险证券 化的可行性,具体保险期权或巨灾债券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周伏平,“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财经研究》2002(2) 2、邵学清,“保险定价发展研究”,《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3) 3、李勇权,“论保险证券化在我国的引入与发展”,《保险研究》2003 (5) 4、肖文、孙明波,“西方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运作方式”,《保险研究》 2004(3) 5、徐为山、谢跃,“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发展前景”,《保险研究》2004 (7)
8、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 (2)
9、朱玲,“从建立传染病社会医疗保险起步”,《金融研究》2003(7)
第六讲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农业保险发展模型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刘京生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庹国柱、王国军著 首都经 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五讲 社会保险体制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隐性债务弥补、个人账户实账化, 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1、《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朱青著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李曜著 中国金融出 版社2000年版
3、王燕等,“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经 济研究》2001(5)
第八讲 再保险
保险企业承保能力的确定,最优再保险比例的 测算。
参考文献:
1、《保险经济学》(挪威)卡尔·H·博尔奇著 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刘裔宏等,“一类最优再保险的策略分析”,《系统工程》1997(6) 3、何树红等,“再保险对时间盈余风险模型破产概率的影响”,《云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4、杨瑞成等,“比例再保险模型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系统工程学报》 2004 (1) 5、吴礼斌,“基于损失分布的再保险精算模型”,《统计与决策》2004(2) 6、程兰芳,“确定最优比例再保险决策模型研究”,《管理科学》2003(3) 7、肖艳颖等,“再保险研究现状综述”,《北京航天大学学报》2003(1) 8、张琳、王刚,“最优再保险的两类定价模型”,《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 (3) 9、肖艳颖等,“用组合投资理论确定最优比例再保险的一个方法”《决策借
第四讲 商业保险市场
商业保险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与风险,车辆险的道德 风险问题,健康险的逆选择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裴光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2、《竞争力: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选择》吕宙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3、《人寿保险的经济分析引论》卓志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4、《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 封进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5、《保险公司治理研究》,郑飞虎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9月版 6、栾存存,“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 《经济研究》2004(1) 7、叶朝晖、张恒,“中国寿险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1999 (6) 8、潘正彦,“我国保险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实证分析”,《改革》2004 (1) 9、赵壁,“中国保险市场分割模型研究”,《经济科学》2004(4) 10、粟芳,“保险规模的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 《金融研究》2000(2)
4、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1(5)
5、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经济研究》2001(5)
6、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模式的偏差及其矫正”,《经济研究》2001 (2)
7、郑婉仪、陈秉正,“企业年金对我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影响的 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11)
3、龙文军等,“农业保险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 (5) 4、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金融研究》2004 (4) 5、孙立明,“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与理论反思”,《经济科学》2003(4) 6、庹国柱、李军,“我国农业保险试验的成就、矛盾及出路”,《金融研 究》2003(9)
第七讲 银行保险
国外银行保险发展状况,我国银行保险发展1、《银行保险》尧金仁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朱文胜,“银行保险的动因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保险研究》 2003(12) 3、黄金财,“欧洲银行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保险研究》2002 (7) 4、宋明岷、朱旭东,“欧洲各国银行保险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意义”, 《金融研究》2000(11) 5、施建祥,“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保险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