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参照模板
2024年环境保护管理规程(2篇)
![2024年环境保护管理规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18ee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d.png)
2024年环境保护管理规程【导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2024年环境保护管理规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全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建设生态文明。
【第二章】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第四条依法治理,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第五条预防为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故发生。
第六条加强防治,注重源头治理和终端治理相结合,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损害。
第七条公众参与,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环境科技研发,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第九条责任追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的责任,强化监督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第十条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和预警环境污染情况。
第十一条污染物排放控制,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制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二条废物管理,加强废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置,推动资源化利用。
第十三条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恢复生态功能。
第十四条环境管理和修复,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环境污染修复工程。
第十五条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第四章】环境保护执法和监督第十六条加强环境执法力量建设,提高环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第十七条环境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督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公众监督,鼓励公众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督,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的线索。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违反本规程的,将依法追究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赔偿因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2020年法律、法规13模板
![2020年法律、法规13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4e5af894b73f242326c5f3c.png)
E
全部条款
工程部门部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4.12
1986.4.12
E
124条
工程部
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3.05.07
2003.05.07
E
全部条款
工程部
2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个)
2001.12.10
2002.01.01
E
17.20.23条
2003.01.01
E
全部条款
工程部门部
48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2002.05.01
E
4.8.10条
工程部门部
4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2002.03.17
2002.03.17
E
全部条款
工程部门部
50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0.06.16
1990.06.16
E
全部条款
工程部门部
2002.10.28
2003.09.01
E
2.3.4条
工程部门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08.29
2002.10.01
E
1.3.6章
工程部门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11.01
1998.01.01
E
3.4.5章
工程部门部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92.04.30
1992.05.05
38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2001.11.12
2002.01.0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https://img.taocdn.com/s3/m/0b463f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8.png)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清单1.大气污染防治法1.1 定义和范围1.2 大气污染的控制要求1.3 监测和评估1.4 预防和应急管理1.5 责任追究和处罚2.酸雨防治法2.1 酸雨形成、监测及污染控制要求2.2 酸雨防治目标和措施2.3 酸雨预警和信息发布2.4 酸雨治理与减排技术3.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管理办法3.1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2 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3.3 大气污染防治基金管理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清单1.水污染防治法1.1 定义和范围1.2 排污许可制度与监管1.3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1.4 重点水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治理1.5 运营和管理水环境保护设施的规定2.黑臭水体整治法2.1 黑臭水体整治的目的与任务2.2 监测评估与黑臭水体分类2.3 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2.4 黑臭水体整治的监管和惩处3.海洋环境保护法3.1 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3.2 外排海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3.3 海洋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清单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1 废物的分类与管理1.2 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与处理 1.3 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1.4 土壤污染防治管理2.电子废物回收管理办法2.1 电子废物的分类与管理2.2 电子废物回收企业的资格与管理2.3 电子废物回收流程与环保措施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管理办法3.1 危险废物的分类与归类3.2 危险废物名录的制定与调整3.3 危险废物的处置与利用四、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1.生态环境保护法1.1 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与任务1.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1.3 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与补偿1.4 生态环境损害调查和监测2.野生动植物保护法2.1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2.2 野生动植物的繁殖与养护2.3 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3.天然保护区管理办法3.1 天然保护区划定和审核3.2 天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3.3 天然保护区的效益分配和管理附件:1.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2.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4.生态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大气污染的控制要求,包括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预防和应急管理、责任追究和处罚等内容。
2020年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最新)
![2020年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6d74bd865ce050877321318.png)
有效
2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008.08.19
2008.10.01
4、5.1表1、7.1
有效
2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012.02.29
2016.01.01
5表1
有效
24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2016.09.29
2016.09.29
全文
有效
2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013.06.08
全文
有效
3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
2017.08.01
2017.10.01
全文
有效
3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
2013.12.07
2013.12.07
全文
有效
34
化学品的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2009.06.21
2010.05.01
全文
有效
35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2012.02.29
2012.07.01
2、3、18、19、20、26、29、30
有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年修正)
2019.04.23
2019.04.23
全文
有效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修正)
2018.10.26
2018.10.26
全文
有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发布)
2017.06.27
2018.01.01
全文
有效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PPT_48页)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PPT_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495762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d.png)
本文档模板范本: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第一部份:概述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意义2.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3.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体系和分类第二部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1.《大气污染防治法》2.《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3.《大气污染防治税法》4.其他相关法规第三部份: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1.《水污染防治法》2.《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3.《水污染防治税法》4.其他相关法规第四部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3.其他相关法规第五部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生态环境保护法》2.《环境影响评价法》3.《自然保护区条例》4.其他相关法规第六部份:核与辐射安全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3.其他相关法规第七部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法》2.《环境影响评价法》3.《环境监察法》4.其他相关法规第八部份:文档结尾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指为了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而制定的法规。
-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是指通过管理、监管等手段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
- 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是指通过管理、监管等手段防治水污染的法规。
-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是指通过管理、监管等手段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法规。
-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指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
- 核与辐射安全法律法规:是指关于核和辐射安全的法规。
- 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是指关于环境管理的法规。
2.列举如下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大气污染防治法》:我国全面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
- 《水污染防治法》:我国全面防治水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法律。
-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我国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等方面出发,制定的重要法律。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0f8209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1.png)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1. 引言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是为了评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从而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本将对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进行详细评价,以供参考和参考。
2.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2.1 国家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法律,本章节将对该法律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方面。
2.2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本章节将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法律要求进行细化,并对企业应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2.3 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对新建、改建、扩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法律,本章节将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律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并对企业在项目申报、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细化说明。
3.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方法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的核心,本章节将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对评价指标的设置和权重进行合理性解释。
3.2 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资料采集与整理、企业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等,本章节将对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4.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实施4.1 评价范围和对象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合规性、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合规性、环境监测和报告的合规性等方面,本章节将对评价范围和对象进行细化说明,并对不同类型企业评价的重点进行阐述。
4.2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判断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判断主要是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本章节将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并对评价结果的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5. 评价报告的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是对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结果的正式呈现,本章节将对评价报告的撰写要求和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相应的报告模板供参考。
建筑施工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目录
![建筑施工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d1b89d0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c.png)
26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办质〔2018〕31 号
2018年6月1日
27
建设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 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
建设部公告第659 号
2007年6月14日
28
关于印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的通知
第7页
建质[2006] 18号
2006年1月25日
20
关于转发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 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质[2012]32号
2012年3月6日
21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配备办法
建质[2008]91号
2008年5月13日
22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93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00-2013 2014年1月1日
94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JGJ/T188-2009 2010年7月1日
95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GJ65-2013 2014年1月1日
96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2008年12月1日
97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T187-2009 2010年7月1日
85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276-2012 2012年6月1日
86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2015年1月1日
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操作手册
![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79d6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8.png)
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操作手册第1章引言 (3)1.1 环境保护政策背景 (3)1.2 政策目标与原则 (3)1.3 政策适用范围 (4)第2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4)2.1 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4)2.1.1 宪法 (4)2.1.2 环境保护基本法 (4)2.1.3 环境保护单行法 (5)2.1.4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5)2.1.5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5)2.1.6 环境保护司法解释 (5)2.2 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与规章 (5)2.2.1 地方性法规 (5)2.2.2 地方规章 (5)2.3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与协定 (5)2.3.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 (5)2.3.2 《生物多样性公约》 (6)2.3.3 《斯德哥尔摩公约》 (6)2.3.4 《鹿特丹公约》 (6)2.3.5 《蒙特利尔议定书》 (6)第3章环境影响评价与许可 (6)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3.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与目的 (6)3.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6)3.2 环境保护许可制度 (6)3.2.1 环境保护许可的定义与作用 (6)3.2.2 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的主要内容 (7)3.3 环评与许可程序及要求 (7)3.3.1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要求 (7)3.3.2 环境保护许可程序及要求 (7)3.3.3 环评与许可的衔接 (7)第4章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8)4.1 大气污染防治 (8)4.1.1 防治策略 (8)4.1.2 具体措施 (8)4.2 水污染防治 (8)4.2.1 防治策略 (8)4.2.2 具体措施 (8)4.3 土壤污染防治 (8)4.3.1 防治策略 (8)4.4 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 (9)4.4.1 防治策略 (9)4.4.2 具体措施 (9)第5章生态保护与修复 (9)5.1 生物多样性保护 (9)5.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9)5.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9)5.2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9)5.2.1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 (10)5.2.2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 (10)5.3 生态红线政策与实施 (10)5.3.1 生态红线政策背景与意义 (10)5.3.2 生态红线政策主要内容 (10)5.3.3 生态红线政策实施操作 (10)第6章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管理 (10)6.1 固体废物分类与处理 (10)6.1.1 固体废物分类 (10)6.1.2 固体废物处理 (11)6.2 危险废物识别与评估 (11)6.2.1 危险废物识别 (11)6.2.2 危险废物评估 (11)6.3 危险废物处置与利用 (12)6.3.1 处置方法 (12)6.3.2 资源化利用 (12)第7章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 (12)7.1 环境监测制度 (12)7.2 环境监测网络与设施 (13)7.3 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13)第8章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13)8.1 环境税收与补贴政策 (13)8.1.1 环境税收政策 (13)8.1.2 环境补贴政策 (14)8.2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14)8.2.1 分散企业风险:企业通过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将环境污染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https://img.taocdn.com/s3/m/1b657d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a.png)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目录:1. 环境保护法1.1 环境保护法释义及基本要点1.2 环境保护法详细条款解读1.2.1 环境保护目标1.2.2 环境影响评价1.2.3 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1.2.4 环境应急预案与应对措施...2. 大气污染防治法2.1 大气污染防治法释义及基本要点2.2 大气污染防治法详细条款解读2.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2.2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管理2.2.3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及实施...3. 水污染防治法3.1 水污染防治法释义及基本要点3.2 水污染防治法详细条款解读3.2.1 水污染物排放与水质标准3.2.2 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管理3.2.3 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4. 噪声污染防治法4.1 噪声污染防治法释义及基本要点4.2 噪声污染防治法详细条款解读4.2.1 噪声排放标准及控制4.2.2 噪声治理与管理...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1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释义及基本要点5.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详细条款解读 5.2.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5.2.2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管理 ...6. 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法6.1 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法释义及基本要点 6.2 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法详细条款解读6.2.1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与目标6.2.2 资源回收与再利用6.2.3 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与管理...附件:1. 环境保护法实施细则2. 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配套政策3. 水污染防治法执行指南4. 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行业标准6. 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法实施细则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指对环境进行活动限制、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各种措施的综合性行为。
2. 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和预测某一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境管理与保护对策的过程。
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放方式和控制要求的规范。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a2ec481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8.png)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部份标准清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部份标准清单:第一章:环境保护基本原则1.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及目标2. 生态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及目标3. 大气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则及目标4. 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则及目标5. 土壤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则及目标6. 噪声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则及目标7.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基本原则及目标第二章:环境监测与评估1. 环境监测法及实施细则2. 环境质量标准及监测方法3. 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实施细则4. 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估管理办法5. 生态环境伤害评估与修复管理办法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1. 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实施细则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控制技术要求3. 大气污染综合管理与控制技术指南4. 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要求与管理办法5. 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与奖惩办法第四章:水污染防治1. 水污染防治法及实施细则2. 水污染排放标准及控制技术要求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5. 水生态红线划定与保护管理办法6. 水污染防治考核与奖惩办法第五章:土壤污染防治1. 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实施细则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3. 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控制技术要求4.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标准5.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安全利用标准第六章:噪声污染防治1. 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实施细则2. 噪声排放标准及控制技术要求3. 城市环境噪声标准及监测评估方法4. 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与控制技术5. 建造施工噪声及振动控制标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1.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实施细则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标准及技术要求3. 垃圾处理与处置技术标准与管理办法4. 危(wei)险废物处置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5. 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附件清单: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文.pdf2.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doc3. 水污染防治法排放标准.xlsx4.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标准.pdf5.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ocx6. 固体废物处置管理办法.pdf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新《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中的环境权
![新《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中的环境权](https://img.taocdn.com/s3/m/7f4300e365ce05087632138b.png)
新《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中的环境权作者:许琬琦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10期摘要:环境权是指人类或其他有关主体对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物质因素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以及由此所承担的在他们之间产生的各种义务。
在我国,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与环境权相关的立法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本文梳理了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中关于环境权的规定,试图对新《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中的环境权的内容进行归纳。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环境权;公民环境权;法人环境权;国家环境权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57-01作者简介:许琬琦(1989-),女,河北保定人,天津工业大学,2013级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一、引言环境权是指人类或其他有关主体对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物质因素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以及由此所承担的在他们之间产生的各种义务。
公民环境权是由生存权发展来的一种新型人权,它的存在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尊重。
本文所探讨的环境权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公民”,还包括“国家”与“法人”这两种主体所具有的环境权。
二、我国法律中关于环境权的规定在中国,自1972年以来,有关环境权的立法已经获得相当大的发展。
我国法律虽然没有明确宣布环境权,但已有涉及环境权的法律规定。
①(一)关于国家环境权的规定我国《环境保护法》在第1条中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作为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环境法的目的和任务,也是国家环境权的含蓄表达。
(二)关于公民和法人环境权的规定我国《环境保护法》第53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环保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
![环保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745c3b610661ed9ad51f3e9.png)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
2020版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汇编(301页)
![2020版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汇编(30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f7c040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4.png)
2020版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汇编(301页)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汇编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汇编| 法律| 法规共计301页,40万字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目录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5d15e3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8.png)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
2
2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2
21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JGJ/T194-2009
3
2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2
23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
GB6067.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87号
2017.6.27修订
18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令[2001]第302号
2001.4.21实施
1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
2004.2.1实施
20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
2014.7.29修订并实施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6]第77号
1997.3.1实施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77号
2016.7.2修订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81号
2011.4.22修订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5.4.2修订
32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3]第63号
2015.7.1实施
33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77号
2015.5.1实施
2024年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2024年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fea1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e.png)
2024年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模板《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一部重要法律法规,它对于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在____年的学习中,我深感《环境保护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即保护环境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
这些原则在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提醒我们在环境保护中要坚持科学性、综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学习,《环境保护法》让我深刻理解到,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个人的责任。
每一个人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限值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我国目前环境状况的严重性,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只有在充分评估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决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三、《环境保护法》的改革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在不断的实践中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改革。
在____年的学习中,我了解到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改革主要包括对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对执法机构的建设。
通过对比以往的法律版本,我发现《环境保护法》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让我深感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
但是,我也认识到环境保护法律的落地执行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执法力度,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
四、我的责任与行动学习《环境保护法》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高环保意识,从我做起。
首先,我要自觉遵守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随意乱扔垃圾,不乱排污。
其次,我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https://img.taocdn.com/s3/m/9766f6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2.png)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2020.3一.总则1.环境保护法2.环境影响评价法3.大气污染防治法4.水污染防治法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7.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8.土壤污染防治法二.大气污染防治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大气污染防治规划3.大气污染源综合整治4.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三.水污染防治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水污染防治规划3.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4.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1.固体废物管理制度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3.危险废物管理制度4.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五.生态环境保护1.自然生态保护制度2.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3.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六.土壤污染防治1.土壤污染排查与评估2.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七.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环境监察法2.环境统计制度3.环保行政许可制度4.环境保护税法5.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附件:1.环境保护法(附件1)2.环境影响评价法(附件2)3.大气污染防治法(附件3)4.水污染防治法(附件4)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附件5)6.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附件6)7.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附件7)8.土壤污染防治法(附件8)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之一,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职责和法律责任。
2.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规定了对各类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3.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控制标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制度。
4.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要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控制标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制度。
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政策
• 收费不免除治理污染的责任 • 强制征收 • 累进制收费,收费后仍没达标的第三年
提高征收标准5% • 新污染从严原则 • 专款专用 • 排污费可用于企业防治污染的补助
限期治理制度的基本概念
• 确定限期治理项目,要对污染源进行调 查评价
• 限期治理要在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指导 下进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主要环保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79年试行,1989年12月26日通过 第1章 总则 8条 第2章 监督管理 7条 第3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8条 第4章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5章 法律责任 第6章 与国际条例的关系和生效日期
测试方法标 准
污染物 标准控制
标准样品 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例)
• GB892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 含多氯联苯污染物控制标准
中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例)
•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5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 • 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环境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环境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
环境保护法的结构和内容
地方级 国家级
宪法环保条款
环境保护法律 其他法律国际 环保行政法规
环保行政规章
纵向结构
地方环保法规 地方环保规章 地方环境文件
横向结构——内容
宪法
整体环境保护法
环保基 环境规 本法 划法
国土法
污染和 防治公 害法
自然 保护 法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 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基础标准、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标准体系
• 国家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 环境质量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基础标准 • 方法标准
特点:强制性标准
地方标准必须严于是国家标准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框图
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 排放标准
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实施主体 ——国家立法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国家检查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环保局、政府、有关部门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
环境保护单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87年9月5日通过,88年6月1日施行,95年8月29日修订 第1章 总则 第2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 监督管理 第3章 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4章 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第5章 法律责任 第6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5月11日通过,1984年11月1日施行,1996年
• 限期治理应针对突出的,严重的污染源 • 限期治理应包括限期治理的时间、内容
对象和效果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本作法
• 排污申报登记 • 污染物总量规划分配,确定控制指标 • 审核发证 • 监督管理
环境标准的概念
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 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 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 他需要所制订的标准的总称。
5月15日修订 目的 适用范围 监督管理体制 管理制度和措施 防止地表水污染 防止地下水污染 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 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的相统一。
1983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 宪法(第26条) • 刑法 • 环境保护基本法 • 环境保护单行法 • 环境保护相关法 •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 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 环境标准 •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环境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 委员会制定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或国务院批准缔结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 “三同时”制度 • 排污收费制度 • 限期治理制度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 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 污染物集中控制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 建设项目概况 •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调查 • 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近期和远期的影响 • 环境影响的损益分析 • 防治污染环境的对策、措施、建议 • 结论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
• 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如环境质量指 标,污染物排放指标,环境管理指标
• 责任分工,层层落实方案 • 计划完成的时限 • 奖、罚办法
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形式
• 省、市、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 厂长(经理)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制
“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中国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
•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 一些法律规范的总称 * 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社会关系 * 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 * 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
境的活动中所产生 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目的是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自然 资源 法
特别方 面环境 管理法
环境 标准 法
环境责 任和程 序法
环境保护法的特点
• 广泛性 • 综合性 • 较强的科学技术性 • 世界共同性 • 社会公益性 • 某些规范的科学不确定性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第1条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
1987 •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的修
正稿 199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第一章:总则 共8条 •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共7条 • 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 共8条 • 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