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欢迎共阅综合布线标签规范1.1标签标识布线标签标识系统的实施是为了为用户今后的维护和管理带来最大的便利,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网络配置时间。
标签标识系统包括三个方面:标识分类及定义,标签和建立文档。
数据中心内的每一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等印机标签和热敏打印机标签。
连接硬件的标签材料主要使用聚酯或聚烯烃。
根据需要标识的硬件类型和要求,可以选择粘性标签或非粘性标签。
标签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标签标识位置1.3布线管理系统可采用纯软件的布线管理系统或软、硬件集成的智能电子布线管理系统来实施对布线系统的管理。
系统功能要求见表1内容。
表1 布线管理系统功能要求架。
在布线系统设计、实施、验收、管理等几个方面。
定位和标识则是提高布线系统管理效率,避免系统混乱所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有必要将布线系统的标识当作管理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从布线系统设计阶段就予以统筹考虑,并在接下去的施工、测试和完成文档环节按规划统一实施,让标识信息有效地向下一个环节传递。
1)机柜/机架标识数据中心中,机柜和机架的摆放和分布位置可根据架空地板的分格来布置和标示,依照ANSI/TIA/EIA-606-A标准,在数据机房中必须使用两个字母或两个阿拉伯数字来标识每一块600mm*600mm的架空地板。
在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平面上建立一个X ,Y坐标系网格图,以字母标注X轴数字标注Y轴,确立坐标原点。
机架与机柜的位置以其正面在网格图上的坐标标注如下图2所示A)配线架的标识配线架的编号方法应当包含机架和机柜的编号和该配线架在机架和机柜中的位置来表示。
在决定配线架的位置时,水平线缆管理器不计算在内。
配线架在机架和机柜中的位置可以自上而下用英文字母表示,如果一个机架或机柜有不止26个配线架,需要两个特征来识别。
B)配线架端口的标识用两个或三个特征来指示配线架上的端口号。
比如,在机柜3AJ05中的第二个配线架l的第四个端口可以被命名为3AJ05-B04。
gb50312-2007_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12-2007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0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2-2007,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5.2.5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 七年四月六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7 号文件《关于印发“二00 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B/T 50312—2000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 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通讯工程及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通讯工程及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一.环境检查(一) 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房屋预埋线槽、暗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及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 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5 、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电信间、设备间的位置、面积、高度、通风、防火及环境温、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 建筑物进线间及入口设施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引入管道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引入缆线采用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管线入口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采取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4 、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照明、电源、接地、防火、防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有关设施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抗震要求。
二.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一) 器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元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3、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4、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5 、备品、备件及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
(二) 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2、室内管材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资料
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GB50312-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2--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七年四月六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00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B/T 50312—2000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宜张晓微陈琪成彦朱立彤刘侃孙兰李雪佩张文才温伯银赵济安瞿二澜陈汉民目次1总则 (3)2环境检查 (3)3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4)4设备安装检验 (6)5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7)6缆线终接 (13)7工程电气测试 (14)8管理系统验收 (16)9工程验收 (17)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附录) (18)附录A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 (18)附录B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20)附录C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32)附录D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系统验收内容 (33)附录E测试项目和技术指标含义 (35)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36)1总则1.0.1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1.1标签标识布线标签标识系统得实施就是为了为用户今后得维护与管理带来最大得便利,提高其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减少网络配置时间。
标签标识系统包括三个方面:标识分类及定义, 标签与建立文档。
数据中心内得每一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等组成部分均应给定唯一得标识符。
标识符应采用相同数量得字母与数字等标明,按照一定得模式与规则来进行。
数据中心得机房标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标识打印设备、线缆标识、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设备管理标识、标识文档管理、所以需要标识得设备都要有标签、建设按照“永久标识"得概念选择材料,标签得寿命应能与布线系统得设计寿命相对应。
建议标签材料符合通过UL969(或对应标准)认证以达到永久标识得保证;同时建议标签要能达到环保R oHS指令要求、从结构上可分为粘贴型与插入型标签,所有标签应保持清晰、完整,并满足环境得要求。
标签应打印,不允许手工填写,应清晰可见、易读取、特别强调得就是,标签应能够经受环境得考验,比如潮湿、高温、紫外线,应该具有与所标识得设施相同或更长得使用寿命、聚酯或聚烯烃等材料通常就是最佳得选择。
完成标识与标签之后,要对所有得管理设施建立文档。
文档应采用计算机进行文档记录与保存。
简单且规模较小得布线工程可按图纸资料等纸质文档进行管理,并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文档资料应实现汉化、1.2连接硬件标签系统连接硬件标签主要指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与其她一些平面表面标识、按照打印机类型可分为三个大类。
这三个大类得标签系统分别对应激光/喷墨打印机,热敏式打印机以及针式打印机。
在布线系统中,常用得标签类型为激光/喷墨打印机标签与热敏打印机标签、连接硬件得标签材料主要使用聚酯或聚烯烃、根据需要标识得硬件类型与要求,可以选择粘性标签或非粘性标签。
标签得形式如图1所示。
图1标签标识位置1.3布线管理系统可采用纯软件得布线管理系统或软、硬件集成得智能电子布线管理系统来实施对布线系统得管理。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综合布线标签是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标识工具,用于标明各种电缆和设备的用途、位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正确使用综合布线标签可以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效率,减少故障排查的困难。
本文将介绍综合布线标签的规范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一、综合布线标签的作用综合布线标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标明设备和电缆的用途:综合布线系统通常涉及各种电缆、设备和接口,综合布线标签可以明确标示每个元件的用途,方便管理和维护人员了解和查找相关信息。
2. 标明设备和电缆的位置:综合布线标签可以标明设备和电缆的布放位置,方便快速定位和排查故障。
3. 提供其他相关信息:综合布线标签还可以提供诸如设备型号、厂商信息、安装日期等其他相关信息,对于系统管理和维护都有重要意义。
二、综合布线标签的规范为了确保综合布线标签的统一和规范,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选择合适的标签材料:综合布线标签应选择材质高质量的耐磨、防水、耐候性能好的材料,以确保标签的持久性和可读性。
2. 标签尺寸和字体大小:标签尺寸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标签的尺寸应足够大,以容纳所需的标识信息。
字体大小应适中,既能保证标签的美观性,又能保证标签的可读性。
3. 标签布置位置:标签应布置在设备或电缆上的显著位置,确保易于辨认和查询。
对于电缆终端,标签应位于接口附近,便于识别和连接。
4. 标签内容:标签应包括设备或电缆的用途、位置、型号、厂商信息等必要的内容。
标签内容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冗余信息。
5. 标签附着方法:标签应采用牢固的附着方法,以确保长时间的使用不脱落或损坏。
可以使用胶粘剂、封装材料、塑料套等方式进行固定。
三、综合布线标签的使用方法1. 标签贴附前准备:在贴附标签前,应先清洁设备或电缆表面,确保表面光洁无尘,以保证标签的附着效果。
2. 标签填写方式:标签上的信息可以手工填写或打印,填写时要使用防水、耐候性好的油性笔或标签打印机,确保信息清晰可读。
网络综合布线实用技术第3版任务13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识管理
13.2.2 综合布线系统分级管理及标识要求
2.二级管理系统 5)建筑物内主干线对或纤芯标识符 唯一的建筑物主干电缆线对或光缆纤芯标识符用于识 别同一建筑物的两个电信间或其他配线设施安装场地之间 的主干缆线中每一铜缆线对或每一光缆纤芯。格式为 ft1/ft2c-n,其中: ft1/ft2c为主干缆线,c为一或两个字母数字,用于识 别端接于电信间ft1和电信间ft2之间的某根缆线; n是2~4个数字,识别一对铜缆线对或一芯光纤。 ……
二级管理系统包括于一栋建筑物中存在多个电信间的基础 设施。 1)基础设施标识符 二级管理系统要求的基础设施标识符是: 电信间标识符;水平链路标识符; 建筑物内主干缆线标识符;建筑物内主干电缆线对或光缆 纤芯标识符;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标识符;局部等电位联结端 子板标识符;防火位置标识符; 在二级管理系统中的可选基础设施标识符是: 水平或建筑物内主干路径标识符; 在两电信间或建筑物内的区域之间的水平或建筑物内主干 路径标识符; 如果需要,可以增加另外的标识符和相关的记录。
任务13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识管理
13.2 相关知识 13.2.1 综合布线系统管理概述 13.2.2 综合布线系统分级管理及标识要求 13.2.3 综合布线系统标识色码标准 13.2.4 综合布线系统管理设计 13.2.5 综合布线系统标识产品
13.2.1 综合布线系统管理概述
1.综合布线系统管理的级别
s
Ft-UUUn(q) ft1/ft2-UUUn(q) S- UUUn(q) B1ft1/b2ft2- UUUn(q) WANn PNLn
场所或建筑群
建筑物水平缆线及主干缆线敷设的管槽部分 建筑物水平缆线及主干缆线敷设的管槽部分 (两个电信间或区域之间) 户外缆线敷设的引入建筑物的管槽部分 建筑物间的缆线敷设的管槽或配线设施 广域网连接 专网连接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一、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1、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3:1,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根据EIA/TIA569标准,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最新的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4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了.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水平子系统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于竖井之内,由于自身的重量牵拉,日久之后会使双绞线的绞合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传输语音的三类线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超五类线,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设计垂直竖井内的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双绞线的固定时的力的大小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种技巧,如果扎线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2、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1缆线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2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信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3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4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mm;在过梁或其它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 mm.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固定在缆线支架上.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 处进行固定.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2、保护措施1、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暗管保护要求如下:1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2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5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2、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如下:1线槽之间应沟通.2线槽盖板应可开启.3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左右,支线槽宽不宜小于70mm.4地板块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采用公用立柱作为顶棚支撑柱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立柱支撑点宜避开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立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缆线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3、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干线通道间应沟通.3、主干子系统主干子系统用于大楼之间的传输,一般采用多对数双绞线或多模光纤,光纤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安装后不会发生如双绞线那样的问题,但光纤本身较为脆弱,强力牵拉或弯折会使纤芯折断,因此安装时应有有经验的工程师在现场指导.光纤的架设可以采用架空、直埋、管道等方法,直埋时应在光纤经过的地方做警告标志,以防以后的施工破坏.由于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极易弄断,所以在施工时绝对不允许超过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捆扎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0倍;拉线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5倍.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铜缆小,因此在施工时,决不允许超过抗拉强度46N.光纤配线架分挂墙式、机架式两种,根据端接光纤数目可分为24口、48口、72口几种,配线架上有适配板,用来安装耦合器.光纤进入配线架前要适当地捆扎,进入配线架之后要预留有一定备用线缆,以方便安装、维护.备用的线缆应盘在光纤配线架的卷轴上.4、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是工程施工中考虑最复杂的部分.这部分施工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端接工艺的影响.电磁辐射是考虑管理区子系统安装环境的主要因素.电磁辐射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一是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环境设备的影响.在建筑物内,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主要来自强电磁辐射源,如电台,建筑物内的电梯,马达,UPS电源等.如果环境中这些干扰源的影响较大,应考虑采取屏蔽措施,或选择距离较远的位置.布线系统的端接工艺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连接配件的安装工艺主要影响布线系统的近端串扰和衰减,而这两个参数是判断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在管理区子系统还要考虑环境的通风,照明,酸碱度,湿度等条件,这些因素将对端接配件造成腐蚀和老化,日久之后会影响系统的性能.管理区子系统内的安全性也要加以考虑,端接配件最好安装在布线机柜或墙柜内.5、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在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为不同的房间环境要求不同的信息墙座与其配合.在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从信息墙座连接应用设备如计算机,等方便和安全.墙上安装型信息墙座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在国内采用的是标准的86型墙盒,该墙盒为正方形,规格80 ×80mm,螺丝孔间距60 mm.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500px.桌上型墙座应考虑和家具,办公桌协调,同时应考虑安装位置的安全性.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500px.抬高式地板安装在预制的地板盒内,盒内可以安装信息墙座和电源墙座.信息墙座接头的端接安装必须由专业工程师完成.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端接一样,它的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二、施工过程要求施工过程由三个方面完成: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1、管道安装:由具有电信部门二级通信工程安装资格的工程队完成,工艺质量满足国家电信部门有关的施工规范和EIA/TIA569标准.布线桥架的焊接,线槽的过渡联接满足国家电工标准中对强电安装的工艺和安全要求.2、拉线安装:开放式布线系统对拉线施工的技能要求较其它布线高得多,这主要是由传输介质的特点决定的.在开放式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双绞线,另一类为光纤,它们的材料构成和传输特征虽然不同,但在拉线时都要求轻拉轻放,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有可能导致传输性能的降低,甚至线缆损伤.在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下列情况:1双绞线外包覆皮起皱或撕裂,这是由于拉力过大和线槽的转角,过渡联接不符合要求造成的.2双绞线外包覆皮光滑,看不出问题,但用仪表测量时发现传输性能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拉线时拉力过大,使双绞线的长度拉长,绞合拉直造成的.这种情况用于语音和10Mbps以下的数据传输时,影响也许不太大,但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3光纤没有光信号通过,这是由于拉线时操作不当,线缆严重弯折使纤芯断裂造成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光纤布线的弯折之处.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在ISO/IEC11801标准EIA/TIA569标准中规定:双绞线尤其是超五类双绞线拉线时的拉力不能超过13磅约20公斤. 光纤的拉力不能超过5磅约8公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规定:1拉线时每段线的长度不超过20米,超过部分必须有人接送;2在线路转弯处必须有人接送;3、配件端接:配件端接的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布线系统的性能.公司对其严格把关,所有的端接操作都将由专业工程师完成.施工工艺技术要求1、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2、预埋留位置准确、无遗漏.3、管路两端设备处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余.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线色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4、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预装设备、竖成列,墙装设备端正一致,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电缆线的敷设:在布线系统中,大多信号都是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故对电缆线的敷设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敷设必须设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末端的编号,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2、敷设电缆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图位号、起始地点.3、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与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确定有无遗漏.4、检查预埋管是否畅通,管内带丝是否到位,若没有应先处理好.5、放线前对管路进行检查,穿线前应进行管路清扫、打磨管口.清除管内杂物及积水,有条件时应使用压缩空气吹入滑石粉风保证穿线质量.所有金属线槽盖板、护边均应打磨,不留毛刺,以免划伤电缆.6、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7、在管内穿线时,要避免电缆受到过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公斤以便保护线对绞距.8、布放线缆时,线缆不能放成死角或打结,以保证线缆的性能良好,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9、做好放线保护,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10、对于有安装天花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必须在天花施工前完成;所有线缆不应外露.11、留线长度:楼层配线间、设备间端留长度从线槽到地面再返上铜缆3~5m,光缆7~9m,信息出口端预留长度.12、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记,线缆标记要表示清楚,在一根线缆的两端必须有一致的标识,线标应清晰可读.标线号时要求以左手拿线头,线尾向右,以便于以后线号的确认.13、垂直线缆的布放:穿线宜自上而下进行,在放线时线缆要求平行摆放,不能相互绞缠、交叉,不得使线缆放成死弯或打结.14、光缆应尽量避免重物挤压.15、绑扎:施工穿线时作好临时绑扎,避免垂直拉紧后再绑扎,以减少重力下垂对线缆性能的影响.主干线穿完后进行整体绑扎,要求绑扎间距≤.光缆应时行单独绑扎.绑扎时如有弯曲应满足不小于10CM 的变曲半径.16、安装在地下的同轴电缆须有屏蔽铝箔片以阴隔潮气.17、同轴电缆在安装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可有损伤屏蔽层.18、安装电缆时要注意确保各电缆的温度要高于5C.19、填写好放线记录表:记录中主干铜缆或光纤给定的编号应明确楼层号、序号.20、电缆敷设完毕后,两端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各拐弯处、直线段应整理后得到指挥人员的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可掐断.21、线槽内线缆布放完毕后应盖好槽盖,满足防火、防潮、防鼠害之要求.机柜箱内接线:1、按设计安装图进行机架、机柜安装,安装螺丝必须拧紧.2、机架、机柜安装应与进线位置对准;安装时,应调整好水平、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3、按供货商提供的安装图、设计布置图进行配线架安装.4、机架、机柜、配线架的金属基座都应做好接地连接.5、核对电缆编号无误.6、端接前,机柜内线缆应作好绑扎,绑扎要整齐美观.应留有1米左右的移动余量.7、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剥线器,不得剥伤绝缘层,电缆中间不得产生断接现象.8、端接前须准备好配线架端接表,电缆端接依照端接表进行.9、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首先要进行校验编号.10、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要进行固定.11、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应留有一定的余量.12、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一般不容许有接头.13、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尽量避免相互交叉.14、按图施工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配线整齐、美观、标牌清晰.15、选用同一区段的电缆跳线颜色要尽可能统一,便于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
GBTT503122000综合布线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g and campusGBT/T 50312-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北京目次总则环境检查器材检验设备安装检验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缆线的敷设保护措施缆线终接工程电气测试工程验收附录A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附录D 光纤连接器极性附录E 对绞电缆型号表示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1.0.3 工程中凡遇本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可依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环境检查2.0.1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面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一、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1、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
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
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3:1,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
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
根据EIA/TIA569标准,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
最新的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4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了。
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水平子系统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
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于竖井之内,由于自身的重量牵拉,日久之后会使双绞线的绞合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传输语音的三类线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超五类线,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设计垂直竖井内的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
双绞线的固定时的力的大小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种技巧,如果扎线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
2、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1)缆线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2)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1.1标签标识布线标签标识系统的实施就是为了为用户今后的维护与管理带来最大的便利,提高其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减少网络配置时间。
标签标识系统包括三个方面:标识分类及定义, 标签与建立文档。
数据中心内的每一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等组成部分均应给定唯一的标识符。
标识符应采用相同数量的字母与数字等标明,按照一定的模式与规则来进行。
数据中心的机房标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标识打印设备、线缆标识、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设备管理标识、标识文档管理。
所以需要标识的设备都要有标签。
建设按照“永久标识”的概念选择材料,标签的寿命应能与布线系统的设计寿命相对应。
建议标签材料符合通过UL969(或对应标准)认证以达到永久标识的保证;同时建议标签要能达到环保RoHS指令要求。
从结构上可分为粘贴型与插入型标签,所有标签应保持清晰、完整,并满足环境的要求。
标签应打印,不允许手工填写,应清晰可见、易读取。
特别强调的就是,标签应能够经受环境的考验,比如潮湿、高温、紫外线,应该具有与所标识的设施相同或更长的使用寿命。
聚酯或聚烯烃等材料通常就是最佳的选择。
完成标识与标签之后,要对所有的管理设施建立文档。
文档应采用计算机进行文档记录与保存。
简单且规模较小的布线工程可按图纸资料等纸质文档进行管理,并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文档资料应实现汉化。
1.2连接硬件标签系统连接硬件标签主要指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与其她一些平面表面标识。
按照打印机类型可分为三个大类。
这三个大类的标签系统分别对应激光/喷墨打印机,热敏式打印机以及针式打印机。
在布线系统中,常用的标签类型为激光/喷墨打印机标签与热敏打印机标签。
连接硬件的标签材料主要使用聚酯或聚烯烃。
根据需要标识的硬件类型与要求,可以选择粘性标签或非粘性标签。
标签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标签标识位置1.3布线管理系统可采用纯软件的布线管理系统或软、硬件集成的智能电子布线管理系统来实施对布线系统的管理。
综合布线规范
综合布线规范一、强电电路部分:1、配线:①电缆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可用万用表测量其通断、阻值、绝缘等。
②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黄绿双色线,如采购困难宜采用绿色。
③配线时,所用导线横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杜绝不同线径混用或并用,例如6平方毫米的线不能与4平方毫的米线相搭配,不同位置电源端不能并用同一根零(N)线。
④配线必须穿管(阻燃型PVC管材)。
⑤在线路安装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头”、“左零右火、接地在上”的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⑥对未连接开关、插座等线路端,要进行处理,用胶布将线头缠绕、顺序为PE、L、N。
2、确定点位:①点位确定的依据: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墙上的点位,用铅笔、直尺或墨斗将各点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
②暗盒高度的确定:除特殊要求外,所有暗盒距地高度30cm,开关安装距地 1.2-14m,距门框15cm-20cm。
①测量出配线箱到各点位端的长度,各点位出口处线的长度为20cm-30cm,配线箱内:预留线的长度为50cm。
②确定标签:将各类配线按一定长度剪断后在线的两端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名称-房间-序号。
3、配线线径选择:2.5平方毫米铜电源的安全截流量为28A,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截流量为48A,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截流量为65A,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截流为91A,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截流量为120A。
铝芯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4、暗装开槽:①开槽路线根据以下原则:路线最短,不破坏原有强电,不破坏防水,不与其他线路交叉。
②确定开槽宽度:根据线路走向的多少确定PVC 管的多少,进而确定槽的宽度。
③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16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0mm;若选用20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5mm。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1、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对象是建筑物或者楼宇内的传输网络,使语音、通信、数据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并使得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
它是有许多部件组成的,主要有传输介质、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电气保护措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目前被划分为6个子系统,它们是:(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干线子系统(3)管理间子系统(4)垂直干线子系统(5)建筑群子系统(6)设备间子系统1。
1、缆线的布放:1.1.1、水平干线子系统的管道要求:水平子系统缆线宜采用在吊顶、墙体内穿管或者设置金属密封线槽及电缆桥架方式敷设,当线缆在地面布放时,应根据环境选用地板下线槽、防静电地板等布线等安装方式.1。
1.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管道要求:(1)垂直干线子系统通道有穿楼板电缆孔、管槽、电缆竖井三种方式,一般采用电缆竖井方式。
电缆竖井的位置上下应对齐。
(2)电缆孔方式,通常用一根或者数根外径63—102mm的金属管预埋在楼板内,金属管高出地面25—50mm,也可直接在楼板上预留一个大小适当的长方形孔洞。
(3)管道敷设方式包括明管和暗管.1.1。
3、建筑群子系统的管道要求:建筑群子系统之间的线缆宜采用地下管道或者电缆沟敷设方式,并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1。
1.4、线缆布放要求:(1)线缆的规格与设计相符;(2)线缆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与设计相符;(3)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挤压或损伤;(4)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签字迹清晰、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5)线缆布放应留有余量,以防变更.双绞线缆预留长度在工作区为10cm,设备间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为3—5m,有特殊要求的按设计要求;(6)线缆应远离高温和电磁干扰的场所;(7)线缆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如下要求:A、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平行敷设时间距在30cm以上B、对于有保密要求的工程,信号线、电力线、接地线的间距应符合相应的保密规定,对于有保密要求的线缆宜采取独立的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敷设;(8)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9)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A、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宜用标志标出编号内容;B、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截面利用率为30%-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1.1 标签标识
布线标签标识系统的实施是为了为用户今后的维护和管理带来最大的便利,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网络配置时间。
标签标识系统包括三个方面:标识分类及定义,标签和建立文档。
数据中心内的每一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等组成部分均应给定唯一的标识符。
标识符应采用相同数量的字母和数字等标明,按照一定的模式和规则来进行。
数据中心的机房标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标识打印设备、线缆标识、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设备管理标识、标识文档管理。
所以需要标识的设备都要有标签。
建设按照“永久标识”的概念选择材料,标签的寿命应能与布线系统的设计寿命相对应。
建议标签材料符合通过UL969(或对应标准)认证以达到永久标识的保证;同时建议标签要能达到环保RoHS 指令要求。
从结构上可分为粘贴型和插入型标签,所有标签应保持清晰、完整,并满足环境的要求。
标签应打印,不允许手工填写,应清晰可见、易读取。
特别强调的是,标签应能够经受环境的考验,比如潮湿、高温、紫外线,应该具有与所标识的设施相同或更长的使用寿命。
聚酯或聚烯烃等材料通常是最佳的选择。
完成标识和标签之后,要对所有的管理设施建立文档。
文档应采用计算机进行文档记录与保存。
简单且规模较小的布线工程可按图纸资料等纸质文档进行管理,并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文档资料应实现汉化。
1.2 连接硬件标签系统
连接硬件标签主要指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和其他一些平面表面标识。
按照打印机类型可分为三个大类。
这三个大类的标签系统分别对应激光/喷墨打印机,热敏式打印机以及针式打印机。
在布线系统中,常用的标签类型为激光/喷墨打印机标签和热敏打印机标签。
连接硬件的标签材料主要使用聚酯或聚烯烃。
根据需要标识的硬件类型和要求,可以选择粘性标签或非粘性标签。
标签的形式如图1所示
1!
■ RACK 3 TO CALL CENTER
1.3 布线管理系统
可采用纯软件的布线管理系统或软、硬件集成的智能电子布线管理系统来实
施对布线系统的管理。
系统功能要求见表 1内容
表1布线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I———・F "•」 I" lOtvSn k«£l 歼订
z=i**a^T^«B —11
—
LOC 31 DATA LOC 32 DATA LOC 33 DATA
图1标签标识位置
1.4 标识设计
数据中心中,布线的系统化及管理是相当必要的。
数千米的线缆在数据中心的机架和柜间穿行,必须精确的记录和标注每段线缆、每个设备和每个机柜/机
架。
在布线系统设计、实施、验收、管理等几个方面。
定位和标识则是提高布线系统管理效率,避免系统混乱所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有必要将布线系统的标识当作管理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从布线系统设计阶段就予以统筹考虑,并在接下去
的施工、测试和完成文档环节按规划统一实施,让标识信息有效地向下一个环节传递。
1)机柜/机架标识
数据中心中,机柜和机架的摆放和分布位置可根据架空地板的分格来布置和标示,依照ANSI/TIA/EIA-606-A标准,在数据机房中必须使用两个字母或两个阿拉伯数字来标识每一块600mm*600m的架空地板。
在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平面上建立一个X,Y坐标系网格图,以字母标注X轴数字标注Y轴,确立坐标原点。
机架与机柜的位置以其正面在网格图上的坐标标注如下图2所示
x轴
图2坐标标注
所有机架和机柜应当在正面和背面粘贴标签。
每一个机架和机柜应当有一个唯一的基于地板网格坐标编号的标识符。
如果机柜在不止一个地板网格上摆放,通过在每一个机柜
上相同的拐角,例如:右前角或左前角,所对应的地板网格坐标编号来识别。
在有多层的数据中心里,楼层的标志数应当作为一个前缀增加到机架和机柜的编号中去。
例女口,上述在数据中心第三层的AJ05地板网格的机柜标为3AJ05o 一般情况下,机架和机柜的标识符可以为以下格式:
nnXXYY其中
nn=楼层号
XX=ft板网格列号
丫丫=地板网格行号
在没有架空地板的机房里,也可以使用行数字和列数字来识别每一机架和机柜。
如图3所示。
在有些数据中心里,机房被细分到房间中,编号应对应房间名字和房间里面机架和机柜的序号。
图3行列标注
2)配线架标识
A)配线架的标识
配线架的编号方法应当包含机架和机柜的编号和该配线架在机架和机柜中的位置来表示。
在决定配线架的位置时,水平线缆管理器不计算在内。
配线架
在机架和机柜中的位置可以自上而下用英文字母表示,如果一个机架或机柜有不
止26个配线架,需要两个特征来识别。
B)配线架端口的标识
用两个或三个特征来指示配线架上的端口号。
比如,在机柜3AJ05中的第二
个配线架I的第四个端口可以被命名为3AJ05-B04。
一般情况下,配线架端口的标识符可以为以下格式:
nnXXYY-A-mmm其中
nn=楼层号
XX=地板网格列号
丫丫=地板网格行号
人=配线架号(A-Z,从上至下)
mmm线对/芯纤/端口号
C)配线架连通性的标识
配线架连通性管理标识:
p1top2,其中:
卩1=近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端口数字。
p2=®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端口数字。
为了简化标识和方便维护,考虑补充使用ANSI/TIA/EIA-606-A中用序号或者其他标识符表示。
例如,连接24根从主配线区到水平配线区1的6类线缆的24 口配线架应当包含标签’MDAtoHDA1Cat6UT P124'。
例如,图4和图5显示用于有24根6类线缆连接柜子AJ05到AQ03(如图2 所示)的24位配线架的标签。
X 轴
图5配线架标签
3)线缆和跳线标识
连接的线缆上需要在两端都贴上标签标注其远端和近端的地址。
线缆和跳线的管理标识: pin / p2n 其中:
pin =近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指定的端口。
p2n =远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指定的端口。
例如,图4.7.4 — 3中显示的连接到配线架第一个位置的线缆可以包含下列 标签:AJ05-A01/ AQ03-B01并且在柜子AQ03里的相同的线缆将包含下列标签: AQ03-B01 / AJ05-A01。
如图 6
所示。
町
K-SrB
老导
图6跳线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