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短文的写作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范文3篇

诗歌鉴赏范文3篇

诗歌鉴赏范⽂3篇诗歌鉴赏之隔诗,是最精炼的语⾔⽂学。

诗歌鉴赏,是⼗分复杂的精神活动。

因此,即便是浅易凡近的诗,⼀般的学⽣仍然视鉴赏为畏途,深感⽆从措⼿。

何以故?约⽽⾔之,在⼀“隔”字:隔于语⾔、⽂字,隔于时代、思想。

诗在语⾔、⽂字上有何特点?须从诗的特殊性说起。

诗(中国古诗),主要是抒情性作品,叙事诗乃是少数。

既是抒情,则⾃求其所抒之情也能感染他⼈。

然则直接抒情吗?抒得好固然是好,如《⼈间词话》所举数阕,“⽢作⼀⽣拼,尽君今⽇欢”,“换我⼼为你⼼,始知相忆深”,所谓“专作情语⽽绝妙者”;但抒得不好的则不知所⾔。

盖主观的情感宣泄只有个⼈的意义,要能感染他⼈,最有效之⽅式还是托物起兴、借景抒情,借景物为中介以求他⼈亦能了解⾃⼰所抒之情。

由此,带来诗在语⾔、⽂字上第⼀个特点:极重含蓄。

重含蓄,则读诗之⼈需揣摩。

刘禹锡《乌⾐巷》“寥寥⼆⼗⼋字,写尽华屋⼭丘,沧海桑⽥之感”[1],所凭藉不过“野草花”、“⼣阳斜”等简单字⾯,遂以寄其深慨,令后⼈吟诵⾄今。

此其⼀。

其⼆,中国诗既以抒情写意为特⾊,篇幅亦⼤都随之较为短⼩,后来更⾛上格律化的道路,字数、句式、平仄、押韵都受严格限制,这就带来诗在语⾔、⽂字上的另外两个特点:重⾳乐性,语词⾼度凝练。

如何使语词⾼度凝练?既在结构上采取跳跃法:意象的组合只遵循情感、想象的逻辑,“春风桃李花开⽇,秋⾬梧桐叶落时”,超越了时间,并跨越了空间;在⽤词、造句上则是“改变词序、颠倒语序、省略句⼦成分”[2]等等,如习见的“春风⼜绿江南岸”(“绿”⽤作动词)、“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六种意象不⽤任何介词、连词连接)、“多情应笑我,早⽣华发”(上句为“应笑我多情”之倒装)等皆是。

再如李清照《⼀剪梅》中上⽚开头三句:“红藕⾹残⽟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

”何以“独上兰⾈”之前须“轻解罗裳”?不少读者感到费解,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是。

周啸天教授认为,应从诗词的特殊语序上着眼,“红藕⾹残”写户外荷塘,“⽟簟秋”写室内之物。

古诗鉴赏写作范文

古诗鉴赏写作范文

古诗鉴赏写作范文Appreci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s like unlocking a treasure trove of wisdom and emotion. 古代中国诗歌不仅是文学表达形式,更是智慧和情感的珍藏。

Each poem carries the hopes, dreams, and struggles of the poet, offering a glimpse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每一首诗都承载着诗人的希望、梦想和奋斗,为我们展现了人类本性的复杂性和世界的美丽。

From the melancholy verses of Li Bai to the philosophical musings of Wang Wei,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从李白的忧郁诗句到王维的哲思,古代中国诗歌反映了人类经历的广度和深度。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poets in Chinese history is Li Bai, whose works continue to captivate readers centuries after his death.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李白,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几个世纪后仍然吸引着读者。

Li Bai's po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romanticism, vivid imagery, and emotional depth, which resonate with readers on a profound level. 李白的诗以其浪漫主义、生动的意象和情感深度而闻名,深深触动了读者。

古诗赏析精选作文600字范文格式

古诗赏析精选作文600字范文格式

古诗赏析精选作文600字范文格式【篇一:古诗赏析】大家应该都知道李白写过很多有名的诗,其中有就有一首古诗《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主要在讲诗人李白在抒发路途上坎坷的苦痛和忧烦,前两句是写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然而,三、四两句是写自己虽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但阻碍重重。

接下来两句,写出了自己在寻找人生的路上的急迫的心情。

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困难险阻找出路。

读了这篇古诗我有很多感受,李白竟能在如此坎坷的情况下还下定决心冲破一切困难险阻,这让我想起我学自行车时的情景。

那次我姐姐为了能让我早点会骑自行车,早早的地醒了。

一开始,我连车龙头都控制不住,它仿佛跟我有仇似的,不听我使唤,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直到后来,我摔了下来,摔了好几次,身上一块青,一块紫,都不成人样了。

可是,我还是不放弃。

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经过我的努力,几天后我终于会骑车了,我成功了,是用我那汗水换来的。

滴水能把石穿透,何况我们人呢?要想像滴水一样把石头穿透,就必须先要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

【篇二:古诗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

生性浪漫旷达,豪放不羁。

李白的许多诗都充分表现了他非凡的理想,及奔放的热情。

他希望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权贵和凋射,而遭受排斥。

《行路难》这首诗真是他遭受谗毁后,在被贬长安的途中所写的。

全诗表达了他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终究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锋利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盘旋。

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作文

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作文

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作文这首诗一开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画面感,简直绝了!就好像咱们站在江边,看着那汹涌的潮水哗哗地往大海里冲,一轮大大的明月跟着潮水一块儿蹦出来。

这场景,又壮观又神秘,让人忍不住想大喊一声:“哇塞!”再看“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的,随着江水一直流淌,好像这月光无处不在,不管你走到哪儿,都能被它照亮。

这感觉,就像老天爷给大地开了个超级大的闪光灯,照亮了每一个角落。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那开满花的草地,月光照在花林上,那些花儿看起来就像一颗颗亮晶晶的小冰粒。

这想象力,真是太丰富啦!诗人张若虚就像是个超级摄影师,用文字给咱们拍出了一幅幅美到让人窒息的照片。

还有“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两句写得也太妙了!空中的月光像霜一样,但咱们感觉不到它在飞,江边的白沙也被月光照得看不清了。

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啊,就好像整个世界都被月光施了魔法,变得朦朦胧胧,如梦如幻。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个颜色,干净得连一粒灰尘都没有,只有那一轮孤零零的月亮挂在天上。

这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自己特别渺小,而这大自然的美景又特别宏大?“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开始思考人生了,到底是谁第一个在江边看到了这月亮?这月亮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的呢?这问题问得够深刻的,咱们也跟着一块儿想破脑袋吧!“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虽然人一代一代地更替,但这江水和月亮却年年都差不多。

这是不是在告诉咱们,时间在不停地往前走,但有些美好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道这江月在等着谁,只看到长江不停地流啊流。

这让人有点伤感,又有点期待,好像有什么神秘的故事要发生。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月亮慢慢落下去,藏在了海雾里,从碣石到潇湘,那路可长着呢!这就像是一场美好的梦要结束了,让人有点舍不得。

诗歌鉴赏作文(6篇)

诗歌鉴赏作文(6篇)

诗歌鉴赏作文(6篇)107.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留在坎罗吉曾公亮枕上的云离峰顶很近,床上满是歌声和悲伤。

要看银海拍浪,打开窗户放入大江。

①这首诗中的“放入”一词,前人已有评价。

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答:我同意。

它把平时开窗欣赏风景的行为变成了拥抱河流的壮举,表现出一种大胆的胸怀和大度。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有自己的特点。

请对最深的一点进行评价。

答:第一,现实与现实的结合。

前两句,山顶上的云朵直入枕中,让人觉得仿佛千峰在侧;松涛在床下怒吼,让人觉得自己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在这里,千峰万谷都是虚构的,却给人真实的艺术体验,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

第二,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创造出一种壮美、崇高的美。

为了欣赏阴山般壮观的海浪,欣赏从天而降的河流的气势,只需打开窗户,让长江进入房间,就能净化心灵。

第三,寄情于风景。

全诗写云,写松,写浪,融合了诗人的豪迈胸怀和壮美情感。

108.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6分)不要当东大黄云的路很长,北风吹着一只又一只的大雁和雪花。

莫愁的前路没有知己。

世界上有谁不能认识你?【注】①董达:很多人认为他是唐玄宗著名的钢琴家和音乐大师。

具体生活细节末。

②高适(700-765),唐代诗人,与岑参齐名,也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又有“高岑”之称。

(3)毕:即,指夕阳西下时的暗淡景色。

(1)前两句用画画具体描述了什么样的风景?效果如何?(3分)⑵送别诗好悲伤好感人,但这首诗很特别。

结合全诗,对后两首诗进行简要分析:(3分)答:(1)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遮天蔽日,灰蒙蒙冷冷的景色无处不在;衬托出送别友人的悲苦气氛。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遮天蔽日,处处灰蒙蒙。

回答少于三分,扣1分;冷峻壮丽,1分;烘托送别好友的悲苦气氛,1分)⑵最后两句,作者一扫前两句的忧伤,表现出高昂的斗志和英气。

(1点)鼓励朋友不要为离别难过,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新的知心朋友。

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作文

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作文

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作文《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呀,真的是让人一读就心潮澎湃,恨不得把脑袋埋在书本里,细细品味。

诗人张若虚用他的笔,勾勒出一幅美得让人心醉的春夜画卷。

说到这,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种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无数小星星在跳舞的场景,简直是太美了!这幅画面不仅让人想起春天的暖意,还仿佛能闻到江边花儿的香气,轻轻飘来,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哈哈。

其实,《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就是把春天的花、江水、月光这三样美好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你想啊,春天的江边,花儿正盛开,月光透过树枝洒在水面上,简直就是个仙境!诗人一开始就把我们带进了这个梦幻的场景,简直让人想立马换上轻便的衣服,跑到江边去看看。

那种感觉,真是像喝了碗热汤,暖暖的,心里乐开了花。

然后,诗中提到的“月下独酌”,更是引人深思。

想象一下,夜深人静,月亮在天上照耀,自己一人对着水面,举杯自饮。

唉,这种孤独的美,有点像我们在咖啡店里看着窗外,手里捧着热腾腾的咖啡,心里想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诗人通过这种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你说,这种感受,是不是很共鸣呢?诗里还提到“花间一壶酒”,这一句简直让人想马上去花丛中撒欢。

春天的花那么漂亮,喝酒又是个开心的事,想想就让人心情大好。

这个组合,真的是绝了!就像春游的时候,带着朋友们一起在草地上野餐,边吃边笑,那种欢快的气氛,让人忍不住想多待一会儿。

对啊,生活中就是需要这样简单的小确幸。

还有呀,诗人用“长江水”来衬托月亮的明亮,真是太绝了!那种绵延不绝的感觉,仿佛江水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尽的思念。

每当我看到江水流淌,都会想起那些过往的人和事,心里就像在放一部老电影,画面一幕幕闪现。

这种情感交织的美好,简直让人感到温暖,像是被岁月轻轻拥抱了一下。

而这首诗的韵律感也很让人着迷,读起来就像在轻声吟唱,十分悠扬。

想象着在月光下,自己一边品酒,一边轻声念出这首诗,简直就是一场美妙的心灵之旅。

古诗文鉴赏作文(4篇)

古诗文鉴赏作文(4篇)

古诗文鉴赏作文(4篇)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今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解说]《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

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诗鉴赏: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

这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所触动的思乡。

从第一句的询问口气中,对此不期然而听到的玉笛之声,有些出乎意料。

但它借着春天柔和的东风,吹奏着古老的《折杨柳》离别的曲调,破空而来,将绵长惆怅的乡思洒满了全城。

在夜空中飘荡着,一时间浩渺无际,抓住了人们的心灵。

本来是平静的春夜,被一声玉笛吹得陷入了乡思的愁城。

究竟是玉笛之声有如此神奇的魔力?还是客居洛城的游子太多?应该说首先是诗人自己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於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

这是李白所特有浪漫的夸张手法,例如《子夜吴歌·秋歌》中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扌寿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是由月光、秋风,把征妇对良人的思念——扌寿衣声中的玉关情,散布于长安;而这首诗则借东风吹扬的笛声把故园情弥漫於洛城。

艺术的感人力量是强烈的,也是真切的。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1。

谙:熟悉。

2。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

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古典诗歌赏析短文的写作

古典诗歌赏析短文的写作

古典诗歌赏析短文的写作假如只给一首古诗,要求我们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该怎么应对呢?曹操曾言:“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语道破诗歌真谛,诗都是用以言志的,这“志”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想鉴赏一首古诗,无非要考虑两个要点:言了何志,何以言志。

前者指一首诗包含的思想感情,后者指一首诗的抒情方式。

如果要求自由鉴赏一首古诗,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就是。

要么两者并重,要么偏重一者。

鉴赏一首诗如此,鉴赏诗中的某一句,甚至某一个词语也是如此。

如何具体去鉴赏古诗的思想感情?一般的程序是,先从字面上解读每一句诗文的意思,然后加以概括总结。

如何具体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一般的程序是,先说明运用的是何种技巧,再赏析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握表述的基本格式,也就是一段文字的组织和表达的基本程式。

鉴赏文字属于议论文,我们答题时,应当把这段文字当作一篇微缩的议论文来写。

如果题干要求选取任一角度作答,我们就要把诗歌某一方面的见解提炼为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展开阐述。

在赏析过程中,不要引经据典,不作横向比较,只扣住诗歌本身阐释即可。

应当在诗歌中找出能够支撑你所写出的中心句的内容,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同时写作时还要注意,不能面面俱到,多点出击,而应集中一两点讲深、讲透。

下面分写作要求、写作思路、写作示范来举例加以说明。

1.就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性文字。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年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鉴赏示例: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首联言与友人离别后时间过的太快,感叹花事同而人事异。

颔联概括一年来不如意的境况,告诉对方自己情绪十分低落。

颈联就宦游异乡生发感慨,对上文悲事多难料,诉愁来独眠作一解释,表示那都是病怀更添乡愁与失职总生愧意惹出的。

怎样写一段古诗词的鉴赏文字

怎样写一段古诗词的鉴赏文字

怎样写一段古诗词的鉴赏文字写段80字左右的诗词鉴赏文字是整个诗词欣赏部分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题。

它的分值一般是4分左右,要占整个诗词部分的分值的一半,而且我们前面所讲解所有内容,如诗词的主旨,思想感情,语言,艺术手法,都是鉴赏诗词的一个切入点。

很好地理解它们,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写好最后一段的鉴赏文字。

当然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虽然鉴赏是很重要的,是关键,但基础却是理解,也就是要读懂诗词内容。

所以我们每一位考生都必须认真地阅读诗词,包括序言,注释一类,很好地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一段恰如其分的精彩的鉴赏文字。

否则连看都没看懂,更何谈去欣赏呢,对吗?下面我就具体地讲解,辅导一下如何写一段鉴赏文字。

我想先请大家看一个例子,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题:这首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的赏析。

下面我们先看几位同学写的赏析文字:短文一: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桑树没有叶子,还有箫管,水龙。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说明土象生烟一样,到处吹吹打打的景象。

短文二:这首诗是描写农村里遭受了旱灾的严重的景象。

桑树都枯得没有了叶子,土地就像冒了烟一样。

没有科学知识,所以只能向老天祈求下雨。

他们在龙王庙前吹吹打打地,表现了农民春阴的焦急心理。

短文三:这首诗歌用的是衬托的手法。

前面两句话和后面两句话互相形成了衬托。

朱门说的是当官的人家,他们享受地看着唱歌跳舞,而农民在看着旱灾的严重。

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心里十分焦急。

于是他们只能到龙王庙前祈求下雨。

这也是一种寓情于景的写法,表明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一种同情心理。

以上这几段同学们写的赏析文字有的没有读懂诗词的内容,内容都理解得不准确,或不完整,当然就写不好了。

有的把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错了,当然也答得不对。

有的大致内容对,但是一段文字的结构比较零乱,有点东拉西扯的味道。

有的在语言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自选古诗词一首进行角度分析写一篇作文

自选古诗词一首进行角度分析写一篇作文

选古典我国诗解剖时,不可误用传说诗人李白的著名"静夜思想"。

这首诗是一个总的宝石,有着惊人的语言,充满活力的图像,和深刻的意义。

让我们从挖掘这个杰作的历史背景开始。

李白是唐朝时期的石星诗人,我国时期的诗歌大获全胜。

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大,文化上华丽,和粉碎它在艺术。

我们不要忘记,李白的诗歌并不只是关于大搞唐朝的——他们也让我们偷偷地窥视诗人本人的野生生活。

在"静夜思潮"中,李白采用奇特严谨的写作风格,称为规范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形式。

他选择的语言非常优雅和精致,有精心选取的文字和句子,使诗句无时无刻刻不在美。

他还用许多生动的图像和帕里森来表现他的感情和思想,描绘了夜幕的清晰画面以及他脑中发生的事情。

还有一些文学伎俩,比如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类的特质,重复声音,以及使用符号使诗歌更加艺术和有意义。

第三个需要探讨的方面涉及"静夜思想"背后的深刻哲学和情感主题。

这首诗超越了单纯描写一个和平的夜晚,深入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复杂思考中。

李白传达了对精神解放和超越的渴望,同时也传达了荒凉和孤立感。

这首诗通过其诗歌的雄辩和形象,解决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和存在困境,使其成为一部与不同文化和世代的读者共鸣的无时无刻不在的杰作。

古代诗歌鉴赏范文

古代诗歌鉴赏范文

古代诗歌鉴赏范文先看诗的前两联,那画面感超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上来就把那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给造足了。

风呼呼地刮着,天又高又远,那猿猴的叫声听起来特别哀伤。

江边的小洲清清亮亮的,沙滩白白的,鸟儿在空中打着转儿飞。

这就像是一幅工笔画,每个细节都给你刻画得明明白白。

你看那风、天、猿、渚、沙、鸟,这么多东西组合在一起,一点都不杂乱,反而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个环境的压抑和冷清。

再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简直绝了。

那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地往下落啊,就像一场树叶雨,铺天盖地的。

而那长江水呢,“滚滚”地奔腾而来,永不停歇。

这一落一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落叶是生命的消逝,长江是时间的永恒,这种对比让你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

这两句诗读起来也特别有节奏感,“萧萧”“滚滚”这两个叠词用得特别妙,就像给这画面配上了声音,让你能听到树叶飘落的声音和江水奔腾的声音,感觉自己就站在那江边,看着这一切。

后两联可就更深刻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这时候可太惨了。

他远离家乡,在万里之外,而且还老是在外面漂泊,这秋天本来就容易让人伤感,他就更悲了。

再加上他身体不好,一身的病,还只能自己一个人登上高台。

你想想,一个生病的老头儿,孤零零地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那画面多让人心酸啊。

这里面“万里”“百年”这两个词,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他的孤独和悲惨放大了好多倍。

最后“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愁啊愁,头发都变白了,变得又多又乱。

本来想借酒消愁呢,可是身体不行了,最近还不得不把酒给戒了。

这就像一个倒霉蛋,想找个法子让自己好受点都不行,真的是把那种无奈和悲哀写到了极致。

整首诗从景色描写入手,然后一步步深入到诗人内心的悲苦,景和情融合得特别好。

杜甫不愧是大诗人,把自己的倒霉遭遇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这么一首诗就表达得清清楚楚,让我们读了之后,也能感受到他的那种哀伤。

古典诗歌赏析短文的写作

古典诗歌赏析短文的写作

“ 落 知 多 少 ” 句 作 者 将思 绪 带 回 到 眼 前 . 花 一
诗 歌 胜 于 形 象 思 维 .孟 浩 然 用 清 澹 的 语 言
真 不 知 风 吹 雨淋 之 下 会 有 多少 落 花 。 足 勇 气走 在 平 面 上 创 造 出 一 个 具 有 生 命 力 的 艺 术 世 界 . 鼓
抱长江的豪情壮举 “ 窗放入” 开 也体现 了中国
咫 的艺术 构思法 , 1 韦 应 物 的 《 李 儋 元 锡 》 一 段 2 0字 传 统诗 学“ 尺而有 万里 之势 ” . 就 寄 写 0
左 右 的鉴 赏 性 文 字 寄 李儋 元锡
韦应 物 去 年 花 里 逢君 别 . 年 花 开 已一年 。 今
然 后 加 以 概 括 总 结 如 何 具 体 鉴 赏 古 诗 的 表 达 点 讲 深 、 透 。 讲 技 巧 ? 一 般 的 程 序 是 . 说 明 运 用 的 是 何 种 技 先 下 面 分 写 作 要 求 、 作 思 路 、 作 示 范 来 举 写 写
诗 却 让 人 . 是 诗 人 还 需 要 苦 苦 回忆 . 才 忆 起 昨 夜 的 眼前 。 人 执 著 于 春 天 , 又 不尽 言 , 人忽 感 读 于 方
诗 人 以 小 窗 写 大 江 .从 小 处 着 笔 而 直 探 大 江 的
真容貌 点评 : 从表达技巧着眼 。 先总后分 。
3就 范成 大 的《 瓦 》 一段 鉴 赏 性 文 字 。 . 碧 写
碧 瓦
世 事 茫 茫难 自料 , 愁 黯 黯 独成 眠 。 春 身 多疾 病 思 田里 , 邑有 流 亡愧 俸 钱 。
将 从 踱 步 屋 中 , 出 去 , 又 不 忍 出 去 。 爱 春 之 情 转 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门 . 自然 情 怀 揽 入 胸 中 . 而 引 领 读 者 步 入 想 却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古诗赏析作文篇1一首《赠汪伦》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深厚情谊。

李白外出游览时路径桃花县,在村民汪伦家做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为李白跳了一只舞。

于是李白作了这首诗赠给汪伦作纪念。

诗中充分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情谊。

正如诗中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是讲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而前两句叙事,“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正表示处于意料之外,汪伦用民间最隆重的踏歌舞来欢送李白,这让诗人怎能不感动呢!而这让诗人怎来表达呢?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来和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作比较。

而这两句就用了“不及”来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

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这样既深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我觉得这《赠汪伦》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古诗赏析作文篇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

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

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

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

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

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唐诗赏析举例范文五篇

唐诗赏析举例范文五篇

唐诗赏析举例范文五篇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才智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化进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讨论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唐诗赏析举例范文五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唐诗赏析举例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迫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根据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动,含蓄肤浅,既朴实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奇,淡写伴侣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顽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稚嫩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间消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懊悔当时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暴露无余。

《春宫曲》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

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楚。

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短文写作例谈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短文写作例谈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短文写作例谈慈溪育才中学要做好古典诗歌鉴赏题,不仅要求考生拨动自己和诗人的心弦,使自己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充分理解诗歌,而且还要应和诗人及命题者的鼓点,使自己明白诗人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及高考命题者的意图,准确全面答题。

下面就诗歌鉴赏短文的写作谈谈基本要求。

一、赏析表达技巧例1赏析《蜀相》的表达技巧(不少于250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路点拨赏析表达技巧要从诗人如何抒情、怎样描写和用什么修辞三个方面考虑。

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理等;描写主要有衬托、对比、白描、虚实结合等。

修辞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反诘、反语等。

答题步骤 (1)总说观点: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2)分说,证明观点:结合具体诗句的阐释例证。

(3) 总结:指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特别要强调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

其中首联与颔联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

在此诗人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尤其“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的荒凉冷落,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颈联和尾联引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和叙述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的功绩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心。

全诗有写景、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关链接命题形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分析手法常用的术语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对比,侧面描写,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鉴赏短文的写作示例一: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赏析:第一步,简单交待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

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第二步,简单翻译诗歌今夜鄜州上空一轮明月,妻子在闺房只能独自观看。

遥想我那稚气的孩子,还未必懂得怀念远在长安的父亲。

妻子久久凝望,夜雾湿润了她散发幽香的如云鬓发;银色月波泄在她的玉臂上,一片寒光。

什么时候能和她一起依偎在窗纱旁,月光把咱俩的泪痕双双照干?第三步,简单赏析表达技巧望月怀思,自古皆然。

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其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将妻子月光下的风神雾态描摹的如此旖旎动人,语丽而情悲,真是化工之笔。

第四步,总结感情主旨诗歌表达了诗人身陷贼中思念家人的凄苦心情,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

第五步,简单评价诗歌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此为诗歌鉴赏五步法,这五步为此类文章的基本结构,不一定每步都有,如我们对背景不熟悉就可以没有第一步,但一般需有二、三、四步。

示例二: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赏析:第一步,总评全诗李儋是诗人的好友,两人常以诗酬唱。

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第二步,逐联赏析首联言与友人离别后时间过的太快,以“去年”、“今日”之花事同而人事异兴叹,便于下文之接、转。

颔联概括一年来不如意的境况,告诉对方自己情绪十分低落,“茫茫”、“黯黯”,用叠字词极富迷惘与苦闷的感情色彩。

颈联就宦游异乡生发感慨,对上文悲事多难料、诉愁来独眠作一解释,表示那都是病怀更添乡愁与失职总生愧意惹出的。

两联层层承接,脉络清晰,结构稳重。

尾联则一转而结到期待重逢,从彼我双方措词,益见性情之厚。

第三步,总结评价全诗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以个人遭际感人。

此为诗歌鉴赏逐联赏析法,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重点在第二步,逐联赏析,赏析应既有对本联的理解,又有对意境、字词、表达技巧等的鉴赏。

开头或结尾要点明诗歌的感情主旨。

如何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阅读古典诗词作品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过程和层次。

理解,指搞懂诗词作品的词义、句意、段意、全文大意。

亦即弄明白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鉴赏,指鉴别和欣赏作品的语言、写作方法、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并对这一切做出恰当的评价,亦即体会它写得怎样好,怎样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而品味它的艺术魅力。

理解和鉴赏是密切联系不能割裂的。

理解是的基础,鉴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

阅读古典诗歌作品,如果只是诉之于理解,而不去鉴赏它准确遣词造句、恰当运用写作方法、巧妙安排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不去鉴赏它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那对上述两个方面都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打个比方说,理解,犹如跨进名画展览大厅的门槛;鉴赏,则像欣赏那厅内的展品。

跨进门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欣赏展品。

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作品,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

这是因为它们距离现在的年代都较久远,而且诗歌跟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又有它独特的一面。

优秀的诗歌,高度集中。

对抒情诗而言,总是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场面,描写特定的形象,创造意境,抒发感情;对叙事诗而言,总是叙述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塑造富有典型意义的现象,反映出宽广深刻的社会内容。

优秀诗歌的表现意义常常超出它所描写的现象。

诗歌的高度集中,更决定了它的语言尤为精练的特征。

如果把散文的语言说成是流水式的,那诗歌的语言就是跳跃式的。

诗歌的跳跃式的、看似句间并无直接联系的某些语言,也恰恰适合表现诗人感情。

优秀诗歌,形象鲜明。

诗歌的形象性,即表现在语言的形象上,更表现在形象的描写上。

优秀的叙事诗,固然都塑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优秀的抒情诗,也总是描写出种种客观事物的形象,并且浮现出或暗含着诗人自身的形象。

优秀的诗歌,富有节奏感、音乐性。

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感情色彩。

所以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1.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文学是时代的风雨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风。

了解作者的人生遭遇,了解作家的创作的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氛围,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运用想象,填补诗中描述的空白,是理解和鉴赏作品的基础。

如学习屈原的《离骚》,首先要了解屈原的其人其事。

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受过很好的文化教养,颇得怀王信任,在战国七雄纷争割据的局面下,他希望楚国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为此他主张联齐抗秦、举贤授能和革新政治以求振兴楚国,但却受到楚国内部亲秦的旧贵族集团的诽谤和迫害,被怀王贬逐和流放,直到秦兵入境,国家将亡,他悲愤投汨罗江自沉。

可见他的一生是在长期忧伤和放逐中度过的。

在这基础上阅读《离骚》,就明了他自述身世、志向和遭受奸佞打击的用意了,对他虽受谗人的陷害但追求“美政”九死不悔的志向的理解也有了张本。

2.要能理解并解释课文中的诗句。

诗歌语言的特点是精练、浓缩,富有跳跃性。

要结合上下语境准确把握词义、句意。

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在理解这两句诗时,要做到能懂得“羁鸟”“旧林”“池鱼”“故渊”的意思;要懂得“故”与“旧”是互文;要懂得这两句诗承前叙述诗人误入官场“尘网”,就如“羁鸟”、“池鱼”得不到自由,于是思恋“旧林”、“故渊”,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表达他急切思归田园的心情;要懂得诗人以“羁鸟”“池鱼”作比,贴切形象,既与前面的“尘网”呼应,又为后文的“樊笼”伏笔。

3.要善抓“题眼”“诗眼”。

“题眼”就是一首诗的题旨。

“诗眼”就是一首诗中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抓住了“题眼”“诗眼”,就是找到了理解和鉴赏诗歌的钥匙。

如《离骚》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一句反映了屈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现他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节操。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反映他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思想。

赏读这些语句,就能更好的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旨意。

4.要合理补充形象。

诗歌具有概括性,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

但这种补充不要抛开作品的形象而随心所欲,要以作品所提供的的艺术形象为基础作合理的想象。

比如在赏析《白马篇》时,既必须理解诗人运用铺叙的手法,描写少年勇猛轻捷的英雄形象。

更必须展开想象的羽翼,通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想象这位游侠少年精彩的射技。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想象身手敏捷的动作画面。

5.要体物入情,能动地思索作品的思想意义。

鉴赏诗歌,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社会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感情。

如在赏析《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时,就应当从刘兰芝与焦母、阿兄之间的矛盾冲突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从兰芝与仲卿的情感世界中去体察人物心理变化和思想冲突的轨迹。

反之,缺乏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真切体验,是很难在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基础上,体会出丰富的意蕴的。

6.要准确理解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体会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鉴赏时要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结合方式即即景述怀、直述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诗的主旨。

比如《秦风·无衣》中通过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在重章复唱中表达了作品的主旨: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7.要能体会诗歌艺术手法的艺术效果。

本单元主要是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艺术效果。

客观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诗中比、兴手法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比的角度来说,要明了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四种形式及作用。

如《离骚》中屈原“依诗制骚,讽兼比兴”,他以鸾凤、香草比拟忠贞,以恶兽、臭物比拟奸佞,以饮食芳洁比拟品质高尚,以车马迷途比拟惆怅失意。

从兴的角度来说,兴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触物起兴,如《氓》的三、四章,用自然现象来对照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二是托物起兴,如《孔雀东南飞》开头两句。

以孔雀失偶起兴,增加了诗歌的悲剧气氛。

古典诗歌对仗10种浅探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对仗”是“对仗奏事”的简称,本是一种唐代百官公开奏事的方式。

仗,指皇帝上朝时宫殿上的仪仗队及其所持的仪仗,那都是两两相对的。

唐代中央政府机构(如中书、门下等省)的主管者和三品以上(包含三品)大官报告公事,御史等言官弹劾百官,都对着仪仗公开上奏,这就是“对仗”。

它是相对于屏去仪仗队和百官的“密奏”而言的。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中的“开元五年”内所记,《唐会要》卷二十五中“百官奏事”条中,都有相当明确的说明。

因为仪仗队和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对仗”被借用来说明诗文中对偶的字词句了。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对偶一般可分为: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相反的对偶形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递进、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仗现在称对偶,不过古代诗赋中的对仗要严格得多。

不但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而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似、相反或相关,还要讲究平仄(即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

对仗的种类很多。

明代著名曲家宁王朱权所著的《太和正音谱》中有“对式名目”一则,其中有云:“合璧对:两句对者是。

连璧对:四句对者是。

鼎足对:三句对者是。

联珠对:多句对者是。

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

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如《叨叨令》所对者是。

”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对偶:1工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