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讲-运动链演化

合集下载

第四章 链反应动力学 ppt课件

第四章 链反应动力学 ppt课件
即:反应中生成极为活泼的中间体(链载体),与稳定的 分子作用生成产物的同时又有新的活性粒子产生,整 个反应就象链条一样,一环紧扣一环地自动继续下去, 故称为链反应。
链反应特点:反应中有大量的活性组分(自由基或自由原子)产生。
应用:橡胶合成、塑料、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石油裂解及 碳氢化合物的氧化等均与链反应有关。
链反应的分支过程线型分支二次分支能量分支过程正常分支过程连续分支过程退化分支过程四链反应的分支过程链载体参加反应后不仅可以使自由价消耗链的终止或保持守恒链的传播有时甚至可以使自由价增加此种过程称为链的分支过程相应的链反应称为支链反应
第四章 链反应动力学
§4.1 概 述 一、链反应的概念
1913年,Bodenstein 在研究H2与Cl2生成HCl的光化学反应 时,发现H2、Cl2的混合物用λ = 400 435 nm的光照射后,平 均每吸收1个光子可生成近105个HCl。对此Bodenstein引入了 链反应的概念予以解释。
化学引发的分解反应速率为:
di
dt
ddcitkdci
ci为引发剂的浓度
引发剂引发链反应的引发速率为: r0 f ddtkd fci
f 为有效因子,它表示引发剂启动链反应的实际有效分数。
f 值的大小与引发剂和介质等因素有关。 光敏作用引发:当辐射光的波长位于可见光区或紫外光区,且 光仅能使催化剂引起分解或电子传递(限于液体体系),产生 自由基或自由原子,然后再与反应分子作用生成链载体,这样 的过程在光化学中称作光敏作用。例如:
拟过程: XY→X : Y→X· + Y· • 第一过程表示分子劈裂为两个自由基,但保持其原来在分子 中的空间构型,此过程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化学键的劈裂能D0
D 0 D ( 平 均 键 能 ) E 0 ( 单 位 价 态 能 )单态位有价 关态而能与,具只体与分原子子无的关价

人体动作模式和运动链的理念在运动损伤防护和康复中的应用

人体动作模式和运动链的理念在运动损伤防护和康复中的应用

人体动作模式和运动链的理念在运动损伤防护和康复中的应用刘展【摘要】The comprehensive and normal functions of human movement system are dependent upon the complex, complete,and normal body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an attempt was made to introduce important concepts of human body movement patterns (FMP),and human movement chain (HMC)and its classification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concepts to sport injury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a systematical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clinical evidences,and practical observations,the author of the paper proposes an evidence -based human self -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model for motor performance and sport rehabilitation. In addit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movement patterns (FMP)and movement chain are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s and building blocks for a performer to carry out the amazing self - functions during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Funda-mental movement patterns are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motor and sport skil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an in -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ovement patterns and human movement chain system will help teachers,coaches,and practitioners develop preventative and corrective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risk of injuries. Gaining such knowledge will also help them design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teaching,coaching,and clinical programs for skill development and injury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人体运动系统全面而精准的功能基于复杂和完善的自身结构。

(统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学生用书

(统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学生用书

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__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________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________、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________.2.表达式F=G m1m2,G为引力常量,其值通常取G=6.67×10-11N·m2/kg2.r23.适用条件(1)公式适用于________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________的距离.三、宇宙速度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________而改变的.(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________的.2.相对论时空观(1)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________的.(2)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在哪个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是________的.,生活情境1.我国的“天链一号”是地球同步卫星,在发射变轨过程中有一椭圆轨道如图所示,A 、B 是“天链一号”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1)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天链一号”围绕地球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地球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天链一号”在B 点的运动速度比在A 点小.( ) (3)“天链一号”在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 点的加速度.( )(4)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 2=k 中,k 是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物理量.( )(5)开普勒根据自己长期观察的实验数据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教材拓展2.[人教版必修2P 48T 3改编]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则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A .√55v B .√5v C .√2v D .√22v关键能力·分层突破考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与开普勒定律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F 表现为两个效果:一是重力mg ,二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向,如图所示.(1)在赤道处:G MmR 2=mg 1+m ω2R .(2)在两极处:G MmR 2=mg 2.2.星体表面及上空的重力加速度(以地球为例)(1)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不考虑地球自转):mg =G Mm R 2,得g =GMR 2.(2)在地球上空距离地球表面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mg′=G Mm(R+h)2,得g′=GM(R+h)2,所以gg′=(R+h)2R2.例1. [2021·全国甲卷,18]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s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105 m.已知火星半径约为3.4×106 m,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3.7 m/s2,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 ) A.6×105 m B.6×106 mC.6×107 m D.6×108 m跟进训练1.[2021·山东卷,5]从“玉兔”登月到“祝融”探火,我国星际探测事业实现了由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已知火星质量约为月球的9倍,半径约为月球的2倍,“祝融”火星车的质量约为“玉兔”月球车的2倍.在着陆前,“祝融”和“玉兔”都会经历一个由着陆平台支撑的悬停过程.悬停时,“祝融”与“玉兔”所受着陆平台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A.9∶1 B.9∶2C.36∶1 D.72∶12.如图所示,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运动周期为T,图中虚线为卫星的运行轨道,A、B、C、D是轨道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距离地球最近,C距离地球最远.B和D是弧线ABC和ADC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C点的速度最大B.卫星在C点的加速度最大C.卫星从A经D到C点的运动时间为T2D .卫星从B 经A 到D 点的运动时间为T2考点二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1.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时的两点区别(1)天体半径和卫星的轨道半径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的半径指的是球体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指的是卫星围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等于天体的半径.(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是指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般不相等.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方法(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①由G MmR 2=mg 得天体质量M =gR 2G.②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4πGR.③GM =gR 2称为黄金代换公式.(2)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半径r . ①由GMm r 2=m4π2T 2r 得天体的质量M =4π2r 3GT 2.②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 ,则天体的密度ρ=M V =M43πR3=3πr 3GT 2R 3. 例2. [2021·广东卷,2]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B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C .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绕地周期D .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跟进训练 3.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包括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着陆器四部分.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安全着陆回家.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 ,“嫦娥五号”在距月球表面为R 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的质量为4π2R 3GT 2B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32π2R T 2C .月球的密度为3πGT 2D .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4πR T4.[2021·全国乙卷,18]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的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为1 000 AU(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 AU)的椭圆,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若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 ,可以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A .4×104M B .4×106MC .4×108MD .4×1010M考点三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角度1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例3.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B .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C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角度2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其所需向心力,由GMm r 2=m v 2r =mr ω2=m4π2T 2r =ma 可推导出:v = √GMrω= √GMr 3T = √4π2r 3GM a =G M r 2}⇒当r 增大时{ v 减小ω减小T 增大a 减小例4. [2021·湖南卷,7](多选)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根据任务安排,后续将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计划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核心舱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它在地面时的(1617)2B .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大于7.9 km/sC .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 hD角度3同步卫星问题地球同步卫星的五个“一定”例5. [2022·北京石景山模拟]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 .向心加速度变大C .线速度变大D .角速度变大角度4卫星变轨问题例6.[2021·天津模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后,顺利被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经过轨道调整,探测器先沿椭圆轨道Ⅰ运行,之后进入称为火星停泊轨道的椭圆轨道Ⅱ运行,如图所示,两轨道相切于近火点P ,则天问一号探测器( )A .在轨道Ⅱ上处于受力平衡状态B .在轨道Ⅰ运行周期比在Ⅱ时短C .从轨道Ⅰ进入Ⅱ在P 处要加速D .沿轨道Ⅰ向P 飞近时速度增大[思维方法]人造卫星问题的解题技巧(1)一个模型卫星的运动可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两组公式①GMm r 2=m v 2r =m ω2r =m4π2T 2r =ma n .②mg =G MmR 2(g 为星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3)a n 、v 、ω、T 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所有参量的比较最终归结到半径的比较.跟进训练5.(多选)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组合体.组合体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该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89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组合体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 hB .组合体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大于7.9 km/sC .若已知地球半径和表面重力加速度,则可算出组合体的角速度D .神舟十二号先到达天和核心舱所在圆轨道,然后加速完成对接6.[2021·浙江6月,10]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会发生变化.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在2020.02~2020.08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A.绕地运行速度约为2.0 km/sB.绕地运行速度约为8.0 km/sC.在4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D.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考点四双星或多星模型素养提升1.双星模型(1)结构图(2)特点:①各自所需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 m1m2L2=m1ω12r1,G m1m2L2=m2ω22r2.②两颗星运行的周期及角速度相同,即T1=T2,ω1=ω2.③两颗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1+r2=L.2.多星系统(1)多星的特征:所研究星体间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周期相同.(2)多星的形式(如三星模型)例7. [2022·潍坊模拟](多选)在宇宙中,当一颗恒星靠近黑洞时,黑洞和恒星可以相互绕行,从而组成双星系统.在相互绕行的过程中,质量较大的恒星上的物质会逐渐被吸入到质量较小的黑洞中,从而被吞噬掉,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也被称之为“潮汐瓦解事件”.天鹅座X ­ 1就是这样一个由黑洞和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刚开始吞噬的较短时间内,恒星和黑洞的距离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大B .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不变C .恒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大D .恒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变大跟进训练7.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称之为双星系统.由恒星A 与恒星B 组成的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它们的运行周期为T ,恒星A 的质量为M ,恒星B 的质量为3M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颗恒星相距 √GMT 2π23B .恒星A 与恒星B 的向心力之比为3∶1C .恒星A 与恒星B 的线速度之比为1∶3D .恒星A 与恒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3∶18.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任意两颗星的距离均为R ,并绕其中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引力常量为G ,以下对该三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 )A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3√GMR 3B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C .若距离R 和每颗星的质量M 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D .若距离R 和每颗星的质量M 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大小不变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1.椭圆 焦点 2.面积 3.公转周期 二、1.正比 反比3.(1)质点 (2)两球心间 三、7.9 匀速圆周 11.2 地球 16.7 太阳 四、1.(1)运动状态 (2)相同 2.(1)不同 (2)不变 生活情境1.(1)√ (2)× (3)√ (4)√ (5)× 教材拓展 2.答案:A关键能力·分层突破例1 解析:设火星的半径为R 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质量为m 1的物体绕火星表面飞行的周期为T 1,则有m 14π2T 12 R 1=m 1g 1,设椭圆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最远距离分别为h 1、h 2,停泊轨道周期为T 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13 T 12 =(ℎ1+2R 1+ℎ22)3T 22 ,代入数据解得h 2=√2g 1R 12T 22 π23-2R 1-h 1≈6×107m ,故选项A 、B 、D 错误,选项C 正确.答案:C1.解析:悬停时二力平衡,即F =G Mm R 2∝MmR 2,得F 祝F 兔=M 火M 月×m 祝m 兔×(R 月R 火)2=91×21×(12)2=92,B 项正确. 答案:B2.解析: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类似于行星绕太阳运转,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知卫星与地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卫星在距离地球最近的A 点速度最大,在距离地球最远的C 点速度最小,故A 错误;在椭圆的各个点上都是引力产生加速度,有a =GMr 2,因卫星在A 点与地球的距离最小,则卫星在A 点的加速度最大,故B 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t ADC =t CBA =T2,故C 正确;卫星在近地点A 附近速度较大,在远地点C 附近速度较小,则t BAD <T2,t DCB >T 2,故D 错误.答案:C例2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核心舱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GMm r 2=m v 2r ,解得M =v 2r G,D 正确;由于核心舱质量在运算中被约掉,故无法通过核心舱质量求解地球质量,A 、B 错误;已知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由GMm r 2=m ω2r 得M =ω2·r 3G,且ω=2πT,r 约不掉,故还需要知道核心舱的绕地半径,才能求得地球质量,C 错误. 答案:D 3.解析:“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距月球表面为R 的轨道上运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2R )2=m 4π2T 22R ,得月球质量为M =32π2R 3GT 2,A 错误;月球密度ρ=M V=M43πR3=24πGT 2,C 错误;对月球表面的物体m ′,有G Mm ′R 2=m ′g ,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2=32π2R T 2,B 正确;设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 ,则G MmR 2=m v 2R ,得v = √GM R=4√2πR T,D 错误.答案:B4.解析:由1994年到2002年间恒星S2的观测位置图可知,恒星S2绕黑洞运动的周期大约为T 2=16年,半长轴为a =1 000 AU ,设黑洞的质量为M 黑,恒星S2质量为m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 黑m 2a 2=m 2a (2πT 2)2;设地球质量为m 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 AU ,周期T 1=1年,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m 1r 2=m 1r (2πT 1)2,联立解得黑洞质量M 黑≈4×106M ,选项B 正确.答案:B例 3 解析: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时,探测器将脱离地球的引力在太阳系的范围内运动,火星在太阳系内,所以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 正确;第二宇宙速度是探测器脱离地球的引力到太阳系中的临界条件,当发射速度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时,探测器将围绕地球运动,故B 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 R 2=mv 12 R,解得第一宇宙速度为v 1= √GM R,所以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火= √10%50%v 地= √55v 地,所以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 错误;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有GMm R 2=mg ,解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火=GM 火R 火2=10%(50%)2g 地=25g 地,所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 错误.故选A.答案:A例4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 =GMm r 2可知,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则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与它在地面时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之比F ′F 地=R 2(R+R 16)2,解得F ′=(1617)2F 地,A 正确;根据GMm R 2=mv 2R可得,v = √GM R=7.9 km/s ,而核心舱轨道半径r 大于地球半径R ,所以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B 错误;由GMm r 2=m4π2T 2r 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与√r 3成正比,核心舱的轨道半径比同步卫星的小,故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 h ,C 正确;根据G Mmr 2=m v 2r 可知空间站的轨道半径与空间站的质量无关,故后续加挂实验舱后,轨道半径不变,D 错误.答案:AC例5 解析: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根据GMm r 2=m (2πT)2r 可知,卫星的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所以地球自转变慢后,同步卫星需要在更高的轨道上运行,A 正确;又由GMm r 2=m v 2r=m ω2r =ma 可知:r 增大,则v 减小、ω变小、a 变小,故B 、C 、D 均错误.答案:A例6 解析: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道Ⅱ上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故A 错误.轨道Ⅰ的半长轴大于轨道Ⅱ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行周期比在Ⅱ时长,故B 错误.天问一号探测器从较高轨道Ⅰ向较低轨道Ⅱ变轨时,需要在P 点点火减速,故C 错误.天问一号探测器沿轨道Ⅰ向P 飞近时,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速度增大,故D 正确.答案:D5.解析:组合体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其周期小于24 h ,A 项正确;环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的速度为7.9 km/s ,组合体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由v = √GM r可知组合体的速度小于7.9 km/s ,B 项错;若已知地球半径和表面重力加速度,则有GM =gR 2,对组合体则有G Mm(R+h )2=m ω2(R +h ),两式联立可得出组合体的角速度,C 项正确;若神舟十二号先到达天和核心舱所在圆轨道再加速,则做离心运动,不能完成对接,D 项错.答案:AC6.解析:设空间站离地面高度为h ,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Mm (R+h )2=m v 2(R+h ),则运行速度v =√GMR+h ,由题图可知卫星绕地球做离地高约420 km左右的近地轨道运动,故环绕速度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A 、B 错误;4月份中某时刻轨道高度突然减小,是由于受到了外层大气稀薄空气的影响,机械能减小,C 错误;5月中轨道半径基本不变,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D 正确.答案:D例7 解析:设质量较大的恒星为M 1,质量较小的黑洞为M 2,则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GM 1M 2L 2,由数学知识可知,当M 1=M 2时,M 1·M 2有最大值,根据题意可知质量较小的黑洞M 2吞噬质量较大的恒星M 1,因此万有引力变大,故A 正确,B 错误;对于两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M 1M 2L 2=M 1ω2R 1=M 14π2T 2R 1,GM 1M 2L 2=M 2ω2R 2=M 24π2R T 2R 2,解得两天体质量表达式为M 1=ω2L 2GR 2=4π2L 2GT 2R 2,M 2=ω2L 2GR 1=4π2L 2GT 2R 1,两天体总质量表达式为M 1+M 2=ω2L 3G=4π2L 3GT 2,两天体的总质量不变,两天体之间的距离L 不变,因此天体的周期T 和角速度ω也不变,质量较小的黑洞M 2的质量增大,因此恒星的圆周运动半径增大,根据v =2πR 2T可知,恒星的线速度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AC7.解析: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所以向心力大小相等,即M4π2T 2r A =3M4π2T 2r B ,解得恒星A 与恒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 A ∶r B =3∶1,选项B 、D 错误;设两恒星相距为L ,即r A +r B =L ,则有M 4π2T 2r A =G 3M 2L 2,解得L = √GMT 2π23,选项A 正确;由v =2πTr 可得恒星A 与恒星B 的线速度之比为3∶1,选项C 错误.答案:A8.解析:任意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0=G MM R 2,则任意一星所受合力为F =2F 0cos 30°=2×GMM R 2×√32=√3G MM R2,任意一星运动的轨道半径r =23R cos 30°=23×R ×√32=√33R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F =√3G MMR 2=M ω2r ,解得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 √√3GM·√33R =√3GM R 3,A 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F =√3GMM R2=Ma ,解得a =√3GMR 2,则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有关,B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ω′= √3G·2M(2R )3=12 √3GM R 3=12ω,C 错误;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变化前线速度为v =ωr = √3GM R 3·√33R = √GM R,则变化后为v ′= √2GM 2R=v ,D 正确.答案:D。

高分子物理-第04讲-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选讲)

高分子物理-第04讲-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选讲)

h
2 0
无扰状态下高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
(1) 调节溶剂-链节的作用屏蔽掉体积排除 效应 和链节-链节相互作用
达到θ温度的溶液, 测得无扰尺寸<h2>0 (2) 降低高分子链的分辨率—消除局部的刚性和旋 转的不自由将链重新划分成有效链节数 Z 和有效 链节长度 b (Kuhn segment)
粗粒化
近程相互作用: short range interaction
主要是指高分子链节中非键合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表现为 斥力.
近程相互排斥作用的存在,使得实际高分子的内旋转受阻, 使之在空间可能有的构象数远远小于自由内旋转的情况。受 阻程度越大,构象数就越少,高分子链的柔性就越小。
远程相互作用: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
高分子链占有体积及交联和氢键等都属于远程相 互作用。
2、均方末端距的计算(统计算法)
三维空间无规行走: 在三维空间中
z
任意行走, 从坐标原点出发, 第跨一
步距离为 l, 走了 n 步后, 出现在离
原点距离为 h 处的小体积单元
dxdydz内的几率大小为 W(h)----末
O
端距的几率密度, 则均方末端距可 x
用下式表示:
h2 Whh2dh 0
dV=dxdydz y
对于一维无规行走, 有: W xdxe2x2dx
对于三维无规行走, 有:
23
2nl2
3
W x,y,zdxdydz e2x2y2z2dxdydz
对于无规行走, 末端距向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平均 值相等, 且 x2 y2 z2 h23
Review 链段(segment)
单个化学键能否独立运动(旋转)? 不能。因为高分子的链式结构,一个键运动必然 要带动附近其它键一起运动。也就是说,一个键 在空间的取向与相连的其它键有关。

第四讲 自由落体运用+追及相遇问题

第四讲 自由落体运用+追及相遇问题

第四讲自由落体及追及相遇知识点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决定的(错误的)(2)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该有x∝t2(3)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例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例2】一调皮同学摇动苹果树,从同一高度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直接落向地面,苹果先着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苹果和树叶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B 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 苹果的运动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 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会同时落地【例3】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实验观察直接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B 让铜球沿斜面滚下,冲淡重力,使得速度测量变得容易C 创造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D 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位移【例4】伽利略用一条刻有光滑凹槽的长木板做成一个可以改变倾角的斜面,让一个小铜球沿斜槽滚下。

伽利略设计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的目的是()A 以便于测量运动位移B 以便于测量瞬时速度C 以便于测量运动时间D 以上均不是第 1 页【例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B 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C 甲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D 丁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例6】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学,后一点甚至更重要。

再生运动链法(第3.4章)

再生运动链法(第3.4章)
方法
再生运动链法创造机构的基本思路是: 1、选择一个能满足设计基本要求又具开发潜力的已 知机构作为创新设计的原始机构。
2、应用“颜氏”创造的特定方法将已知机构中的功能 构件和构件组演化为一般化构件,根据设计的约束条 件将原始机构抽象为一般化运动链,(只含有连杆和 回转副的运动链)还原出这一类机构共同的“根”
F 3n 2PL 3N 1 2 J
F 3L2 L3 L4 Ln 1 2L2 3L3 4L4 nLn F L2 L4 2L5 n 3Ln 3
L2 L3 L4 Ln N F L2 L4 2 L5 n 3Ln 3
对图6-9所示机构中的二级杆组选作减振器,可再生出4种 运动链,如图6-10所示。 3)摆动杆(Sw),对图6-10所示的运动链,选取不同的构 件作为摆动杆,最后再生出10种可行的再生机构,图6-11所示 4 3 2 3
4
2
5
1
6
6 5
1
第四节 可用特定化运动链图谱及机构图谱
1.可用特定化运动链图谱: 根据工程现实和设计者的选择,经由特定化程序 (Specialization),从特定化运动链图谱中,筛选出所有 满足设计要求与限制(约束)条件的可用的特定化运动链 图谱。 对摩托车后轮悬架的约束条件为:摆杆与固定杆相连满 足此约束条件的可行设计方案有六个,即图6-11a、b、d、f、 h、i。 2.机构图谱:把每一个可用特定化运动链具体化为相对应 的机构,并画出机构简图。图6-11a、b、d、f、h、i对应的 机构简图如图6-12所示。 3.新型机构图谱:将已存在的设计从所建立的机构图谱中 删除,所得到的即是新型机图谱,如图6-12a、c、d三种, 作为新型越野摩托车悬架机构的创新设计依据。

孙恒《机械原理》课件讲义

孙恒《机械原理》课件讲义
学时:课堂教学:5学时,习题课:1学时;实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2学时。
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机构的组成 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 及结构分析
§2-1 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1、研究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 ; 2、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类。
2)确定机架 3)确定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副种类
“两两分析相对运动” 4)代表回转副的小圆,其圆心必须与相对运动
回转中心重合。代表移动副的滑块,其导路 方向必须与相对运动方向一致。 5)比例、符号、线条、标号
§2-5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1.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运动。 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
2. 要除去局部自由度( F' ) 局部自由度: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3. 要除去虚约束( p' ) 虚约束:在机构运动中,有些约束对机构自由度的影响
是重复的。
3. 要除去虚约束( p' ) 虚约束:在机构运动中,有些约束对机构自由度的影响
是重复的。 •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发生在下列情况:
1)如果转动副联接的是两构件上运动 轨迹相重合的点,则该联接将带入 1个虚约束。
本章结束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机构的组成;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 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能绘制常用机构的 运动简图;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对平 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重 点:运动副和运动链的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 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机构自由度 的计算。
难 点:在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中有关虚约束的识别及 处理问题。

运动链

运动链
ma r r o w 1 e s i o n s wi t h p a i n i n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 An n I n t e r n Me d, 2 0 0 1,1 3 4:5 41—5 4 9.
进一步改善 。由于本 组没有设对照组 , 随访 时间又 没有 文献 报 道 的长 , 评 价指 标 也不 同 , 所 以无 法精 确
k n e e :De t e c t i o n,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n d a a s s e s s me n t wi t h MR i ma g i n g . Ra d i o l o y ,1 g 9 8 9,1 7 0:8 2 3—8 2 9.
s h o r t - t e r m s e q u e l a e e v a l u a t e d wi t h MR i ma g i n g . Ra d i o l o g y, 1 9 9 1,1 7 8:2 71—2 7 6.
[ 2 J F e l s o n D T, C h a i s s o n C E,H i l l C L, e t a 1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b o n e
[ 5 ] C o s t a - P a z M,Mu s c u l o D L ,A y e  ̄ a M,e t a 1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a g i n g f o l l o w- u p s t u d y o f b o n e b ui r s e 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a n t e io r r

机械原理教案

机械原理教案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程授课班级:农机、机制授课教师:林金龙学时54(周4学时)教材:《机械原理》东南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

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在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本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并且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适应能力的作用。

总学时54(周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学时,实验课内容:1、机构认识实验(课外)2、机构简图测绘;3、齿轮范成实验;4、转子动平衡。

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要求及有关事项一.本课程为考试课。

?二、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

?三、按时交作业,每周一上课前交作业,晚交扣分,欠作业1/3者不得参加考试。

?本课程有3个选作的大作业,需编程上机完成后,可在100分的基础上加分,但不得抄袭。

?四、严格考勤制度,病假事先托同学交上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

五、各班选一名课代表(责任心强的同学),负责收发作业,及时反映同学意见与建议。

《机械原理》教案1《机械原理》教案2《机械原理》教案3《机械原理》教案4《机械原理》教案5《机械原理》教案6注:本章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及平面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在理论教学中只介绍方法,具体应用在课程设计中。

《机械原理》教案7《机械原理》教案8注:本章中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在理论教学中只介绍方法,具体应用在课程设计中。

《机械原理》教案9《机械原理》教案10《机械原理》教案11《机械原理》教案12《机械原理》教案13《机械原理》教案14《机械原理》教案15《机械原理》教案16《机械原理》教案17《机械原理》教案18《机械原理》教案19。

铰链四杆机构演化介绍课件

铰链四杆机构演化介绍课件

02
空间四杆机构:由四个构件通过 铰链连接组成的空间机构
04
双曲柄机构:由两个曲柄和一个 摇杆组成的四杆机构
06
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四个构件组 成的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机械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用于汽车转向机构的设计 飞机起落架:用于飞机起落架的设计和制造 工程机械: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制造 玩具设计:用于玩具的设计和制造
04
材料革新:新 材料的出现和 应用,使得铰 链四杆机构更 加轻便、耐用
演化结果
铰链四杆机构从简 单的连杆机构演化 而来
演化过程中,增加 了铰链、滑块等部 件
演化后的铰链四杆 机构具有更高的运 动精度和稳定性
演化后的铰链四杆 机构在工程领域得 到了广泛应用
1
2
3
4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方法
设计原则
铰链四杆机构演化 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 0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 03.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04. 铰链四杆机构的优化与改进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 概念
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
铰链四杆机构是由四个构件通过转动副和移动副 连接而成的机构。
转动副是指两个构件通过转动轴连接,可以相对 转动的连接方式。
能和效率
02
材料优化:选择合适的
材料,提高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强度
和耐磨性
03
运动优化:通过调整机
构的运动参数,提高机
构的运动速度和精度
04
控制优化:采用先进的
控制技术,提高机构的
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第4讲凸轮机构设计

第4讲凸轮机构设计


元素形状分类


分 类
3. 按从动件的运动
形式分类
尖顶从动件
滚子从动件 平底从动件 直动从动件
对心直动从动件 偏置直动从动件
摆动从动件
4. 按凸轮高副的锁 合方式分类
力锁合 形锁合
§4-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工作要求选定凸轮机构的形式; 2)推杆运动规律; 3)合理确定结构尺寸; 4)设计轮廓曲线。
2、按从动件运动副元素形状分类
1)尖顶从动件:从动件的端部呈尖点,特点是能与 任何形状的凸轮轮廓上各点相接触,因而理论上可实 现任意预期的运动规律。
特点: 是研究其他型式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基础。构造简单, 尖顶易磨损,只能用于轻载低速的场合,多用于仪 表机构。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
2)滚子从动件:从动件的端部装有滚子。
3、根据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
1)直动从动件:按其从动件导路是否通过凸轮回转中 心分为对心直动从动件和偏置直动从 动件凸轮机构。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从动件的运动为绕固定轴的摆动。
摆动尖顶从动件
摆动滚子从动件
4、按凸轮高副的锁合方式分类 所谓的锁合是指保持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高副接触。
o
回程:
a2
s2=h[1+cos(πδ1/δh)]/2
v2=-πhω1sin(πδ1/δh)δ1/2δh
o
a2=-π2hω12 cos(πδ1/δh)/2δh2
在起始和终止处理论上a2为有限值,产生柔性冲击。
应用:存在柔性冲击,应用于中速的场合。
作图步骤:
s2

第4讲-均匀各向同性湍流

第4讲-均匀各向同性湍流

DOSE, Zhejiang University
4
因为在该模型中,流场不对任何特定方 向存在特殊性,所以流场及其有关变量的 相关函数只需要最少数目的量和关系式来 描述,因而有可能用统计的方法取得较多 的成果。 实际上现有湍流统计理论的成果绝大部 分都是建立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假设之上得 到的。 均匀各向同性包含两层意思:均匀性与 各向同性。
DOSE, Zhejiang University
耗散波数和耗散区尺度 只有湍动能耗散、而能量传输几乎为零的波数定义为耗散 波数kd,它的倒数定义为耗散区尺度ld。
由量纲分析可以得到
Ld=eta~(v3/epslin)1/4, v~(epsin*v)1/4
DOSE, Zhejiang University
DOSE, Zhejiang University
Big whirl have little whirls Which feed on their velocity Little whirls have small whirls And so on to viscosity
大涡用动能哺育小涡, 小涡照此把儿女养活, 能量沿代代旋涡转递, 但终于耗散在粘滞里。
含能波数kin和含能尺度L 能谱最大值的波数定义为含能波数kin,它的倒数定义为 含能尺度L,含能尺度是指该尺度量级内的湍流脉动几乎 占有全部的湍动能,在含能尺度范围内,包含总能量k, 它向小尺度传递的能量为epsin,它们之间L~k3/2/epsin, 在含能尺度范围内,湍动能通过惯性传输能量,而湍动能 耗散几乎可以忽略,也就是,含能尺度范围内,惯性主宰 湍流运动,因此含能尺度范围又称惯性区。
DOSE, Zhejiang University

运动链的概念

运动链的概念

运动链的概念运动链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是在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的背景下逐渐兴起的。

运动链(Sports Blockchain),顾名思义,就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体育产业的一种新型架构。

运动链的实现涉及到了多个领域的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它的出现,将更好地解决了消费者与体育产业之间资源互通不畅的问题,使得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并且极大地提升了体育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运动链的概念和运行机制:一、运动链的特点1. 去中心化:运动链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去中间化的管理。

2. 固有优势:因为区块链具有去信任、防篡改、匿名等优点,所以在运动链中应用合适的算法节点,就能够构建起一个固有优势的链条体系。

3. 稳定性:对于运动链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因为竞赛结果和文娱活动都在其中,因此必须确保链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运动链的机制1. 数据上链:比赛数据上链是运动链的核心。

运动链会将运动员的数据基于时间戳和账本记录到数据区块中,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2. 智能合约:运动链采用智能合约来实现自动化的交易和结果验证,确保比赛结果和赌注的结果一致。

3. 奖金分配:通过运动链,智能合约可以根据定制化的规则来分配奖金,确保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4. 贡献激励:在运动链中,以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共享经济的环境下,每个参与者都能够从中获得收益,才能真正实现运动链的价值。

运动链的出现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越来越成熟和普及,未来运动链将会成为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类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运动链的起源与发展

运动链的起源与发展

运动链的起源与发展运动链(kinetic chain)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工程科学家Franz Reuleaux (1829-1905),他也因此概念的提初被称为是“运动学之父”。

Reuleaux(1876)在《机械运动Kinematics of Machinery》一书中首次提出“链接概念(link concept)”[1],Steindler(1955)在《Kinesiology of the Human Body》一书中,建议将肢体看作一系列“重叠刚体节段”,其将运动链定义为“几个接连排列关节(组成一个复杂的运动单元)的联合” [2]。

运动链最初是工程机械臂领域的专有名词。

但人与机械臂的运行原理的差别主要在于人的肌肉可以主动收缩而机械臂则不能,所以很多学者赞同该名词,但在物理治疗领域已普遍认同。

由于动作方式及动力链中序列旋转和后摆等运动学特性解读方式不同,常有人将动力链称为运动链。

“序列旋转”是指肢体依序向前旋转,类似钓鱼竿的前摆或鱼尾的摆动;“后摆”是指较近肢体向前移时,借由先前后摆形成的向后向量,使形成邻近的远程肢体向后摆,而位于下方的近端肢体前移亦形成了惯性后摆。

1973年Steinder[3]提出动力链(Kinetic Chain),并将其分为开链运动系统(Open Kinetic Chain ,OKC)和闭链运动系统(Closed Kinetic Chain,CKC),主要依赖于末端(多为远端)节段的负荷情况。

开链运动系统(OKC)一般定义在抛、踢、击、推等动作中,整个的运动系统是由几个接连排列的关节,联合个别肢体所组成,且系统末端的肢体未被固定,使得关节的末端部分(远端节段)游离,可以自由运动;闭链运动系统(CKC)定义为,在一种环境或状态下远端节段受到相当大的外部阻力,且在系统最末端的肢体被固定,无法在空间中自由移动,从而防止或限制其自由运动,也即当一个力施于人体某个肢段时,会在全程的运动链环节中以可预料的形式产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链
E
E
3
D 4
D
E
用图论理论生成六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2
B 1 A 5 G F E 6 4 D A C 3 B 1 F 5 2 6 G
C 3 D 4 E
故由原图变换后的运动链也只有两种。
用图论理论生成四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首先想到常用的四边形。 四边形的边数、节点数、环数均符合要求。 原图 运动链
1.3.1 开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某些机械手结构的结构简图。在这类机构 中很少采用自由度大于2的运动副。
1.3.1 开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1.3.2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一、单自由度平面机构中构件数与运动副数的配置。
为了说明问题起见,现只限于讨论仅含转动副 且自由度为1的平面闭式链机构,而且不包含复合 铰链和虚约束。
开式链机构的自由度数就等于各运动副的 自由度之和,即
W fi
i 1 P
对上式变形可得:
W P 2P2 3P 4P4 5P5 1 3
式中,Pj表示第j类运动副的数目。
1.3.1 开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当机构自由度已给定时,便可直接按上式 求得其结构简图的可能型式。 对于只含有转动副、圆柱副和球销副的开 式链机构的自由度可简写为
三角形的边数不符合要求,且无法修改。 因此四杆运动链只有一种。
用图论理论生成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用图论理论生成运动链的基本链型均按照此方法。 需注意在构图时,除避免出现三角形外,还要避免出 现这样的图 W 3( N 1) 2P
变换后
W 3 4 2 6 0
变换后
W 3 6 2 9 0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变换图:若一图的节点-节点矩阵是另外一图的 边-边矩阵,则称后者为前者的变换图。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三、图与运动链的变换 运用图论中的方法,可把研究运动链种类的问 题转化为研究一定数量的节点与边能够连接成多少 种不同构的图的问题。 (原)图中的节点代表构件,边代表转动副。 在原图的变换图中,节点就代表了转动副,边代表 了构件,变换图实际上已成为运动链的图形了。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b)六杆运动链
V 6, E 7, L 2
6个顶点,所以最大周长只能取6。不能出现边长为 3 的环。同时要保证两个环。然后逐次周长取5和4 。
用图论理论生成六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对于仅含转动副且W=1的平面闭式运动链, 而且不包含复合铰链和虚约束,构件数N、转动副 数P和环数L存在如下关系: 3 1 3( N 1) 2P P N 2 3N 2 P 4 2 3 1 L P N 1 ( N 2) N 1 N 1 2 2 可见,给定构件数N,就可以计算出转动副数 P和环数L。 六杆运动链:N 6, P 7, L 2
C
3 B 2 A
4 D
E 5
F 6 1 P
P
扩大从动件的行程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2)改变构件的形状——用滑动副代替转动副
用一个滑动副置代一个二副件和两个转动副后, 得到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被置代的二副件以虚线 表示并标上S,被置代的转动副用 标出。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2) 两节点间不能用一个以上的边联接。 (1) 节点数、边数、环数按公式
(×)
一方面因为图中的必须均为直线;另一方面因 两构件间不能构成多于一个的转动副。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3) 原图中不能含有变换图为固定桁架的子图。即 不能在原图中出现如下的图: (1) 节点数、边数、环数按公式
1.3.2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该机构的构件总数N与转动副数P之间的关系为:
1 3( N 1) 2P 3N 2 P 4 3N 4 2P 2( P 2) 式中N为运动链中的构件总数,P为其中的运动 副总数。N必为偶数。 常见的运动链有:
N 4, P 4 N 8, P 10 N 6, P 7 N 10, P 13
同构
E 4
2
B’
E’
用图论理论生成六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因此,六杆运动链的原图只有两种:
故由原图变换后的运动链也只有两种。
用图论理论生成六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原图
2 B 1 A 6 2 B 1 A 5 G F E 6 4 C 3 C B 1 F 5 A 2 6 G G F 3 C D 4 B 2 1 6 5 A F C 3 G 5 D 4
W P 2P2 1
当机构自由度W为1时,其结构 简图的可能型式只有一种。
1.3.1 开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当机构自由度W为2时,其结构简图的可能 型式有三种。
1.3.1 开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当机构自由度W为3时,其结构简图的可能 型式有三种。
随着机构自由度的增大及所含运动副类型 的增加,其结构简图的可能型式将大大增加。
首先想到常用的各种多边形。
七边形的边数符合要求,但节点数多了。
六边形的节点数符合,边数不符合,但修改。
(×)
原图
运动链
(√)
用图论理论生成六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五边形的节点数不符合,边数也不符合,但能修改。
增加1个节点,不是在环内,就是在环外。
6边形, 与前面重复
(×)
(×)
(√)
用图论理论生成六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完全连接图:任一节点和其他所有节点都有边 相连接的图。
平面图:各边除在节点相交外,没有其他相交 边的图。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支路:图中一系列边的集合,其每两个相继的 边联接于一个节点。
环路:从某一个节点开始又回到该节点的支, 此支路通过各节点不超过一次,又称封闭环。 长度:构成支路或环路的
(2)改变构件的形状——用齿轮副代替转动副
在较为复杂的系统中,齿轮副可能 仅对应于整个基本链型一部分
齿轮副相当于一个四杆闭环OONN。
1.4 常用基本链型
在各种机械装置的型综合中,最常用到的基本 链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W=1且不含复合铰链时:四杆、六杆和八杆
(2)W=2且不含复合铰链时:五杆、七杆和九杆 根据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对于W=1的 只含转动副的平面闭式链,且不含复合铰链时,有
C B
A
N 4 L 1
D
N 6
L2
N 6 L 2
N 6 L 2
1.3.2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单自由度机构,开式运动链。
构件数N
运动副数P
环数L
单环机构,闭式运动链, 其余为复环闭式运动链。 四杆机构。
1.3.2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四杆运动链只有1个环,故 其可能的构型只有1种。 六杆运动链应有2个环,故其可能的构型有两 种,瓦特(Watt)型和斯蒂芬森(Stephenson)型
四边形的节点数不符合,边数也不符合,但能修改。
增加2个节点:2个均在环内;2个均在环外;1个在环 内,1个在环外。
(×)
6边形,与前面重复
边与边在节点外相连, 不是平面图,运动链 不是平面运动链
用图论理论生成六杆运动链的基本链型
6边形,与前面重复
C’
A 5 1 B 6 F 7 D 3 C A’ 2’ 3’ 7’ 1’ F’ 6’ 5’ 4’ D’
C
3 B 2
4
D
E 5 F 6 1 G
扩大从动件摆角并改善传动性能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2)改变构件的形状和尺寸——用移动副代替转动副
用一个移动副置代转动副后,得到曲柄滑块机 构,杆3变成了滑块。被置代的转动副和置代出现 的移动副用P标出。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冷床运输机就是一个六杆机构。它用于 把热扎钢料在运输过程中冷却,因此要求增 大行程。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在构(原)图时,需注意以下三点: (1) 节点数、边数、环数按公式 1 3N 4 2 P L N 1 2 确定,但应将式中的N视为节点数V,P视为边数E。 例如运动链 N 6, P 7, L 2 原图
(√)
(×)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3’
5’
4’
6’
B 2
A
6
1 G
瓦特型
1’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Hale Waihona Puke 斯蒂芬森型假肢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F
G D E
八杆运动链
C
刮水器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E’ 2’ D’ A’ 4’ C’ 3’ F’ 5’
B’
1’
6’
G’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三副件相邻
三副件被二副件隔开
1.3.2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八杆运动链应有3个环,其可能的构型有16种
1.3.2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十杆运动链应有四个环,其可能的构型有230种。 运动链如此众多的型式是按什么规律组合出来 的,这一问题可用图论的方法加以研究。
1.3.3单自由度平面闭式链机构的结构综合
3( N 1) 2P 1 3[(N 1) 1] 2( P 1) 3[(N 1) 1] 2( P 1) 3[(N 1)] 3 2P 2 3[(N 1)] 2P 1 1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