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核心目标课标要求核心提要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思维导学课堂突破合作探究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请回答:(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即时训练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A.金B.西夏C.辽D.蒙古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课后作业基础过关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3.《宋史·夏国传》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答案见后)一、单项选择题1. 右图是上京遗址。

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A. 元昊B. 朱温C. 耶律阿保机D. 赵匡胤2. 右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3. 银川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凤凰城”的美誉。

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A. 吐蕃B. 南诏C. 西夏D. 渤海国4. 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的民族首领属于()A. 契丹族B. 羌族C. 女真族D. 蒙古族5. 《宋史》中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材料反映了西夏()A. 仿效唐宋制度B. 向宋朝臣服C. 创制了文字D. 全面汉化6. 辽、宋、西夏时期,是民族交融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通过下面两幅图片可知,辽与西夏在向汉族学习的过程中()A. 创制文字B. 发展经济C. 改革官制D. 定制法律7. 金庸在其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萧)峰与群雄惨烈相斗的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萧)峰是契丹人的身世。

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B. 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C. 因为乔(萧)峰欺骗了大家D. 有人嫉妒乔(萧)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8.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契丹在10世纪初建立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

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 吐蕃B. 西夏C. 辽D. 金2.“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材料中的“首领”是指()A. 松赞干布B. 元昊C. 完颜阿骨打D. 耶律阿保机3.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

他来自于( )A. 契丹B. 女真C. 党项D. 突厥4.元昊仿效唐宋制度,采取的治国措施有()(1)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2)鼓励垦荒(3)发展农牧经济(4)创制文字A. (2)(3)B. (1)(2)(4)C. (1)(2)(3)(4)D. (1)(3)(4)5.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直逼东京,宋危在旦夕。

当时,劝说宋真宗亲征打败辽军的宰相是()A. 魏征B. 岳飞C. 寇准D. 赵构6.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 辽B. 西夏C. 金D. 蒙古政权7.斯塔夫里阿诺斯是这样说到宋朝的: “甚至每年向游牧民'送礼', 这实际上是变相的纳贡。

”接受北宋“送礼”的政权有()A. 1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8.有时候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就是在妥协中完成的,谈判议和不失为一种特殊形式。

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的是()A. 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 大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 各政权之间形成长期对峙局面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9.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 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 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A. 寇准B. 宋真宗C. 宋高宗D. 明太祖10.“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100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

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A. 背景B. 目的C. 内容D. 影响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 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 宋朝都需交纳“岁币”C.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1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 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巩固练习(word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 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巩固练习(word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①辽②西夏③突厥④回鹘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了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4.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5.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民族战争的频繁D.海外贸易的兴盛6、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7、五代后期,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做出贡献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北周武帝D.后周世宗8、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民族融合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9、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A步步为营B守内虚外C分兵把守D虚内守外10、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A后周辽B蒙古国西夏C辽西夏D南宋辽1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松赞干布B.元昊C.阿保机D.阿骨打12.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A.寇准B.宗泽C.岳飞D.于谦13.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A.盛世危机B.短暂繁荣C.帝国中兴D.政权并立14.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训练1.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

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 方能交易。

宋太宗在公元977年后在镇、易、雄、霸等州设榷务同辽贸易,辽也在南疆设榷场同宋贸易。

南宋与金在边境设立榷场,贸易比较发达。

元灭宋前,双方也于边境设榷场贸易。

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A.榷场是在澶州之盟之后建立起来的B.澶州之盟促进宋辽百余年的和平相处C.南宋与金在榷场的贸易要高于北宋与辽D.榷场设立促进了民族政权边境贸易2.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

”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

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

签约前的战情是()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3.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B.崇武抑文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给辽、西夏岁币①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经济富庶①“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①“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的安定和双方的贸易往来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中的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含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含参考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辽)国政权的是:()A.松赞干布B.阿保机C.元昊D.苻坚2.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凤凰城”的美誉。

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A.吐蕃B.西夏C.南诏D.渤海3.“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首诗描述的是我国哪一个民族的生活:()A.女真族B.匈奴族C.汉族D.契丹族4.关于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比较,不是他们的共同点的是:()A.都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B.都与汉族政权和亲,密切民族关系C.都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D.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发展生产,创制文字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宋太宗B.宋真宗C.宋高宗D.宋太祖6.1005年,结束紧张的战争状态,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A.辽与西夏B.辽与后周C.宋与西夏D.辽与北宋7.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

这种现象约出现于:()A.澶渊之盟前,宋辽争夺燕云十六州B.澶渊之盟后,宋辽保持和平局面C.宋太祖时期,双方互通使节后D.宋太宗时期对辽实行防御政策之后8.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B.维持了长期和平C.消除了民族矛盾D.加速了北宋灭亡9.西夏和北宋战争不断,后来双方议和的原因是:()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B.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C.北宋被西夏打败了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10.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A.宋王朝都要交纳大量岁币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11.与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吐蕃和北魏B.契丹和西夏C.契丹和匈奴D.西夏和前秦12.关于契丹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B.受到汉文化影响,发展农业生产C.与北宋发生过大规模战争D.始终未与北宋达成和议13.如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 .这次谈判结果保持了辽宋很长时间的和平,有人说这次和平是买来的和平,那么这次谈判指的是()A.宋金和议B.宋夏和议C.浪渊之盟D.海上之盟2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一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秦汉时期一中华文明的起源C.隋唐时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辽宋夏金元时期一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3 .宋辽澧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4 .下面的少数民族政权与相关民族之间的关联,不正确的是:A.辽一吐蕃族B.西夏一党项族C.金——女真族D.蒙古一蒙古族5 .请你根据下列资料卡片的内容,拟一个标题A.宋金议和B.宋夏议和C,元的统一 D.澧渊之盟6 .建立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的民族是A.藏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7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

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

请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A.宋夏议和B.绍兴和议C.靖康之变D.漕渊之盟8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逐步兼并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许多部落。

这有利于A.鲜卑族的汉化B.契丹国的建立C.党项族的统一D.女真族的崛起9.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戌”改为“安肃Z “破虏”改为“永静”等。

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关的史实是()A.陈桥驿兵变B.杯酒释兵权C.浪渊之盟D.北宋建立 10 . 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游猎 的生活。

辽宋时期,口□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

11世纪,完颜部的首领进一步完成了各部的统一。

”材料中应是A.契丹B.党项C.女真D.蒙古11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选项 A B CD 民族契丹 党项 妇工 蒙古 政权辽 金 元 西夏12.下列关于少数民族与建立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阿骨打C.C二、综合题13.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边疆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含答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结构1.填写下表2.契丹族和党项族1)10世初,契丹族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2)11世纪前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建立政权,其首领称帝,定都,史称西夏。

3.辽与北宋的和战1)辽太宗时期,占领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2)宋太宗时期,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政策。

3)到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宰相カ劝皇帝亲征,最终打败辽军。

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双方保持和平局面,这次辽宋盟约史称“”。

4.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称帝后,多次率军攻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西夏虽然军事上屡屡获胜,但国力有限、连年战争使西夏也遭到很大损失。

后来,北宋和西夏议和,订立和约,向宋,宋给西夏。

二、巩固练习1.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结東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可是,北宋并没有恢复汉唐时期的疆域规模,而是出现了三国立的局面。

此时的三个王朝分别是()A.魏、蜀、吴 B.北宋、南宋、辽C.辽、北宋、西夏 D.金、西夏、南宋2.1974年春天,在沈阳市法库县的叶茂台村、农民赵鹏偶然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

后经考古专家鉴定,该墓所属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由契丹族建立的民族政权曾与北宋处于对峙局面,后签订澶渊之盟实现和平。

该民族政权是()A.辽 B.金 C.西夏 D.吐蕃3.他是党项族的英雄,建立西夏政权,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西夏文字。

他是()A.松赞干布 B.阿保机 C.元昊 D.阿骨打4.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有助于我们研究()A.礼乐文明的确立 B.科举制度的沿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农牧文化的交融5.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6.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A.消除了民族矛盾 B.维持了相对长期的和平C.削弱了契丹势力 D.导致了北宋的灭亡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1、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2、为了写论文,刘刚搜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王李元昊》《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据此推测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 民族政权的并立B. 国家的统一C. 藩镇割据的时代D. 各民族友好往来3、右图是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这些西夏王陵中葬着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契丹族B.匈奴族C.鲜卑族D.党项族4、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分别是辽和西夏的建立者,下列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A. 鼓励垦荒B. 订立官职C. 创制文字D. 制定法律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6.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寇准B.宋真宗C.宋太祖D.宋太宗7.右图是上京遗址。

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A.元昊B.阿保机C.朱温D.赵匡胤8、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商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C.唐、辽D.辽、夏9.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A.寇准 B.宗泽 C.岳飞 D.于谦10、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5(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5(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A.契丹族B.女真族C.回纥D.党项族3.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西夏文字的创制者是() A.完颜阿骨打B.耶律阿保机C.元昊D.成吉思汗4.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①辽②西夏③突厥④回鹘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了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7.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8.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民族战争的频繁D.海外贸易的兴盛9.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A.辽B.北宋C.西夏D.吐蕃10右图是内蒙古昭乌达盟白塔子的辽墓壁画,图中这匹经过梳理装饰的骏马,是契丹人用来同中原人交换的重要商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小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小测试卷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在研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 小明同学列出了四个纲要, 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北宋送辽岁币B.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C.北宋送西夏岁币D.北宋向西夏称臣【答案】 D2.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疆交界地域的一些地方更名, 如“威虏”改为“广信”, “静戎”改为“安肃” , “破虏”改为“信安”等。

该现象的出现与以下哪一重要史实有关()A. 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 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答案】 B3.下边连线搭配正确的选项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保机——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4. 1038 年, 称大夏国皇帝, 成立西夏政权的是()A. 元昊B.耶律阿保机C. 寇准D.石守信【答案】 A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 此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 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 寇准B.宋真宗C. 宋太祖D.宋太宗【答案】 B6.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 果断恳求皇帝亲身率兵征讨辽军的宋代大臣是()A. 赵普B.寇准C.宋璟D.史思明【答案】 B7.以下能正确反应北宋与少量民族政权并立的表示图是()A. B. C. D.【答案】 C8.“ 家将”的故事, 以本、等形式在中公民广流。

它北宋先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 主要述了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国的人事迹。

以下哪一事件不会..出在“ 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A. 阿保机起澶州之 B.宋真宗征澶州城C. 宋和澶渊之盟D.北宋北伐遭失【答案】 A9.“大宋皇帝致誓于大契丹皇帝下: 共遵成 ( ) 信 , 虔奉盟 , 以土之宜 , 助旅之 , 每以二十万匹、一十万两⋯⋯差人般( 搬 ) 送至雄州交割。

”以下史与此盟没关..的是 ()A. 攻宋生澶州之B.北宋允C. 此后很宋之保持和平场面D.宋以淮水到大散关界【答案】 D10.“客上,次在澶州的和获得了通争没有获得的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

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

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吐蕃B.辽C.西夏D.金2.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A.陈桥兵变B.五代的频繁更替C.唐未农民起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3.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期,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4.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渊之盟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6.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的重要阶段。

当时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A.党项族B.匈奴族C.鲜卑族D.契丹族7.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符合辽宋夏金时期阶段特征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民族政权的并立8.苏辙《栾城集》有这样的描述:“(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宋辽和平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辽国国力衰退B.宋辽边境互通贸易9.它是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发源于青藏高原,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

11世纪,其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

它是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1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①北宋建立②“澶渊之盟”③阿保机建立契丹权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11.关于辽对金战争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是正义战争,后期是非正义战争B.前期是非正义战争,后期是正义战争C.正义战争D.非正义战争12.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①北宋②辽③西夏④金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2. 下列关于元昊治国措施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创制西夏文字B.发展农牧经济,鼓励垦荒C.仿唐宋制度设置行政机构D.开发东北地区,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3. 1057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

”后来因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

英宗治平初年,西夏“求复榷场”,宋朝不许。

后西夏上章谢罪,宋才恢复榷场。

这反映了宋朝()A.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B.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C.边境战争促进了边境贸易D.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4. 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木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这种墓葬风格的发现有助于我们研究()A.礼乐文明的确立B.绘画艺术的发展C.生活习俗的变迁D.农牧文化的交融5. 与如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①宋辽之间发生澶州之战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④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 宋辽、宋夏议和的共同点不包括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积贫积弱7. 观察下列图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唐朝开元通宝②日本和同开珎③契丹货币④西夏货币(始铸于621年)(始铸于708年)A.唐朝文化受到日本文化影响B.少数民族政权受汉文化影响C.契丹、西夏没有自己的文字D.四枚货币中铸造最早的是③8. 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农业生产的发展B.海外贸易的兴盛C.长期的争战不休D.民族文化的交融9. 对北宋和辽、北宋和西夏的议和表述正确的是()①议和后,北宋每年都要向辽和西夏送大量财物②辽和西夏都要对北宋称臣③都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④议和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 “大宋皇帝谨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测试题与答案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 B.元昊C.忽必烈 D.赵匡胤2、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

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3、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文天祥 B.戚继光C.林则徐 D.岳飞4、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A.北宋与辽的战争B.北宋与金的战争C.南宋与辽的战争D.南宋与金的战争5、绘制历史简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列历史简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8、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

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A.绍兴和议B.澶渊之盟C.宋辽协议D.雁门关协议9、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的飞翔雄鹰。

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他是()A.松赞干布 B.元昊C.阿保机 D.阿骨打10、同学们在讨论“澶渊之盟”,小华说:“是宋真宗的软弱和北宋政府的无能造成的。

”小强说:“是对方太强大,北宋朝廷没办法。

”同学们哄堂大笑……小强说的“对方”是指()A.西夏B.辽C.吐蕃D.金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填出A,B,C,D所代表的地名。

A.西夏都城:________;B.辽都城:_________;C.北宋都城________;D.宋真宗亲征时,辽与宋交战地:_________。

精品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练习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练习题(解析版)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1. 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一支( )A. 匈奴族B. 鲜卑族C. 契丹族D. 羌族【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建立西夏的党项族属于羌族,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

2. 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北宋、辽、西夏B. 北宋、西夏、辽C. 辽、北宋、西夏D. 辽、西夏、北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阿保机建立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辽、北宋、西夏,故此题选C 。

3. 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战争频繁,冲突不断B. 和平共处,共同发展C. 时战时和,以和为主D. 闭关锁国,互不往来【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辽、北宋澶州之战,1005年澶渊之盟,宋辽达成一百多年的友好局面;1044年西夏与宋和议,双方友好,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

学_科_网...4.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 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D.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即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1044年宋夏议和,即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宋金和议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 项符合题意,故此。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 1 )生产生活:契丹族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 2 )建立政权: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 3 )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1 )生产生活: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 2 )建立政权: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 3 )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3.概况: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4.澶渊之盟( 1 )背景: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 2 )内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 3 )作用: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知识点3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5.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6.议和( 1 )内容: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 2 )作用: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契丹族与党项族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

2022上海高考满分作文10篇2022上海高考满分作文(10篇)2022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是探究看重结论是否合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上海高考满分作文10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2022上海高考满分作文1群山连绵,飞鸟绝迹。

芸芸众生,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人物画卷。

林林总总的尘世,有如一块巨型磁铁,一极是利益的驱使,一极是真我的回归。

心灵的罗盘在这是强烈感应,唯有摈弃杂念的吸引,才能实现真我的价值。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何不妨,脚踏实地,方得始终。

村上春村说过:“每个身上都背着一个十字架。

”我们奔泊于繁华世间,在功名利禄诱惑之时,这十字架究竟是根植在我们内心的,还是依靠这十字架散发神圣质朴的光芒,并非其内在本质呢?人生若是一方小池,必有一泓清泉缓缓流入,呢喃起诗意的涟漪,吟诵着岁月的旋律。

大千世界,纷扰凌乱,人们常常会分不清什么是虚拟,什么是现实,也越来越不明确什么才是幸福,或者说,什么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脚踏实地于此,显得十分重要。

物欲横流时,钱钟书洞若观火般审视世态,以悠然平人心之多虑,以本分息天下之争心,他从不将自己囚禁在功名利禄的枷锁中。

抛却一切杂念后,他便如一朵清水芙蓉,恬淡自然,去尽雕饰,铅华洗净之后,成就了他的超然。

季羡林曾说过:“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倘若过分计较成败,一首精妙的小诗也会面容枯槁,形同死灰,君岂不闻中年的胡适颇崇拜声名威望,之后便不再有多少成就,他己慢慢失去真我,有如在自己编织的荒漠里,看似逍遥的活着,实则已遗忘了本心。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为利益而争,一切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都建立于金钱、利益之上。

他们不想过平凡人朴素的生活,他们想要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最好能留住一颗平凡的心。

即便有富丽堂皇的日子可以享受,也要做最普通的人,不被眼前的幻影所迷惑,这就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美,学会将生活的最高情调,隐没于平凡之中。

精品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解析版).docx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1.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一支()A.匈奴族B.鲜卑族C.契丹族D.羌族【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建立西夏的党项族属于羌族,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北宋、辽、西夏B.北宋、西夏、辽C.辽、北宋、西夏D.辽、西夏、北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阿保机建立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辽、北宋、西夏,故此题选C。

3.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I'可的关系,最進确的一项是()A.战争频繁,冲突不断B.和平共处,共同发展C.时战时和,以和为主D.闭关锁国,互不往來【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辽、北宋瀆州之战,1005年瀆渊之盟,宋辽达成一百多年的友好局面;1044年西夏与宋和议,双方友好,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04年辽、北宋澧州之战,1005 年澧渊之盟,宋辽达成一白多年的友好局面;1044年曲夏与宋和议,双方友好,北宋与辽、西夏之间学一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科_网…4.下列各项屮,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D.导致了南北対峙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1005年辽宋签订“滇渊Z盟”,即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1044年宋夏议和,即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宋金和议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o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共同点”是解题的关键,宋金和议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精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下面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②北宋——赵匡胤③阿保机——党项族④辽——上京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A. 元昊B. 耶律阿保机C. 阿骨打D. 耶律德光3.“杨家将”的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A. 北宋初期伐辽遭失败B. 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C. 宋真宗亲征澶州城D. 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4.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A. 赵普B. 杨业C. 宋璟D. 寇准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 宋仁宗B. 宋真宗C. 宋太祖D. 宋太宗6.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

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 陈桥兵变 B. 开元盛世C. 澶渊之盟D. 安史之乱7.史书记载:“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 北宋应允给予辽岁币C. 盟后辽宋保持和平局面D. 宋辽确定以雄州为界8.苏辙《栾城集》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9.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一位同学列出了四个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北宋需给予辽朝岁币B. 北宋、辽订立澶渊之盟C. 北宋需给予西夏岁币D. 约定北宋向西夏称臣10.“客观上说,这次在澶州的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
1、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2、为了写论文,刘刚搜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王李元昊》《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据此推测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国家的统一
C. 藩镇割据的时代
D. 各民族友好往来
3、右图是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这些西夏王陵中葬着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
A.契丹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党项族
4、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分别是辽和西夏的建立者,下列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
A. 鼓励垦荒
B. 订立官职
C. 创制文字
D. 制定法律
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6.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太祖
D.宋太宗
7.右图是上京遗址。

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元昊
B.阿保机
C.朱温
D.赵匡胤
8、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商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唐、辽
D.辽、夏
9.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
A.寇准 B.宗泽 C.岳飞 D.于谦
10、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11、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靖康之变 D.宋金议和
12.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

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13.材料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宋)庄绰《鸡肋编》
材料二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澶渊之盟)有它的作用。

……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

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14.材料题
材料一: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当时皇帝也想南逃,但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前线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打退辽军……双方订立协议,规定宋每年送给辽银30万两、绢20万匹……
材料二: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

西夏虽屡胜但均系惨胜,掠夺所获也抵偿不住战争中的消耗……双方决定议和,并达成协议。

(1)材料一中的“宋朝皇帝”是谁?他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到哪里督战?
(2)材料一中的“协议”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协议的签订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二中西夏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西夏为什么在战争屡屡获胜的情况下与北宋议和。

(4)材料二中“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协议”与材料一中的“协议”在内容上有何共同点?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两个协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1)宋真宗.契丹族.
(2)岁币.澶渊之盟.
(3)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4)提示: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14、(1)宋真宗。

澶州。

(2)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3)元昊。

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4)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北宋都要给对方岁币。

(5)两个协议对宋朝来说都是屈辱的,都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但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