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琵琶行_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合集下载

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从《琵琶⾏》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2019-10-19摘要:杨宪益与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译论上的差异主要是译⽂忠实观的差异。

这⼀差异的产⽣在于两⼈⽂学翻译标准的不同。

许渊冲主张为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可以破除⼀切限制,⽽杨宪益的翻译标准建⽴在“信”的基础上,根本⽬的在于维护原⽂的⽂化特质。

关键词:《琵琶⾏》许渊冲杨宪益翻译思想差异许渊冲与杨宪益并为我国翻译界德⾼望重的翻译⼤家。

特别是两位前辈都致⼒于把中国优美的古典诗词译成英⽂,且成绩斐然。

然⽽在翻译理念上两位⼤师⼜⼤相径庭,形成了各⾃独特的译风。

现结合对⼆⼈都曾翻译过的七⾔古诗《琵琶⾏》的⽂本,对他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思想的差异作⼀述评。

⾸先,两位译者对于译⽂的形式美有各⾃不同的追求。

许渊冲曾这样评价⾃⼰:“世界上唯⼀把中⽂诗翻译成英法韵⽂的。

”中⽂古诗词平仄、韵律及句数的要求⾮常严格,就像“戴着⼿铐脚镣跳舞⼀样”。

许渊冲在翻译中也⾃觉地戴上了这副“⼿铐脚镣”,他主张译诗除了要传达原诗内容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韵,使译⽂拥有和谐统⼀与美感。

在论及译诗“意美”、“⾳美”与“形美”这三者的关系时,许渊冲认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三分的。

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美’,再次是‘形美’。

押韵的‘⾳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意美’既是必需条件,⼜是充分条件。

”[1](P131)这⾸《琵琶⾏》的英译也正体现了他的上述艺术追求。

许译是以古法⽂诗的“亚历⼭⼤体”,即每⾏含⼗⼆个⾳节的抑扬格来译七⾔诗的。

通篇成对押韵,⽽且对⼀些汉语特有的语⾔⼿法也应尽量照顾到。

如把“弦弦掩抑声声思”译为“the note on note she struck with pathos deep and strong.”,连续两个“note”的叠⽤不仅保持了原⽂的形式美,⽽且很好地向读者传达了琵琶⼥在⾳乐中感情的起伏。

再如“⽔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许译作“but the stream seemed so cold as to congeal the string, and from congealed strings no more sound was heard to ring.”把原作的顶真格很⾃然地表现了出来。

许渊冲杨宪益译文对比

许渊冲杨宪益译文对比

许渊冲杨宪益译文对比那咱就拿李白的《静夜思》来做例子,看看许渊冲和杨宪益的译文对比吧。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许渊冲的译文: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Can it be frost on the ground?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咱用白话文来翻这个译文呢,就是“在我的床前面啊,有一片光亮。

这能不能是地上的霜呢?往上一瞅,我发现月亮贼亮;一低头啊,想家的情绪就把我给淹没喽。

”这里许渊冲的译文比较简洁,用词也很直白,像“pool of light”很形象地表达出那一片月光,而且“drowned”这个词用得很妙,把那种被思乡之情淹没的感觉表达出来了。

再看看杨宪益的译文:The bright moonlight is shining in front of my bed.I wonder if it is the frost on the ground.I raise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bright moon.I lower my head and think of my hometown.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明亮的月光在我床前照着呢。

我寻思这是不是地上的霜啊。

我抬起头看看那明亮的月亮,低下头就想起了家乡。

”杨宪益的译文就更像是直白的叙述,每个句子都很平实。

从这两种译文对比来看呢,许渊冲的译文更注重一种意境和情感的微妙传达,用词比较精炼而且有一定的韵味。

杨宪益的译文呢,就像是一个老实人在讲述眼前看到的景象和自己心里的想法,很直白,但是也把原文的基本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出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啦。

再举个例子,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许渊冲的译文:On war - torn land streams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In vernal town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白话文就是“在那被战争破坏的土地上啊,河流还在流,山还在那立着;在春天的城镇里呢,野草啥的到处疯长。

汉英语篇翻译好坏比较研究

汉英语篇翻译好坏比较研究

汉英语篇翻译好坏比较研究-----以《背影》两种译本为例《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被多次选入小学教材中,我们基本上都熟知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本文节选了一些其中段落,并以张培基先生和杨宪益先生的译文为例来对比赏析,并探讨一下散文英译的方法与遣词及其传递的不同情感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It is more than two years since I last saw father,and what I ca n never forget is the sight of his back.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 gly. 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 ago,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 I left Bei-jing for Xuzhou to join father in hastenin g home to attend grandma's funeral. 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 u,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his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 Father sa id,"Now that things' ve came to such a pass,it's no use crying. Fortunately,Heaven always leaves one a way out.”( 张培基译) Though it is over two years since I saw my father, I can never fo rget my last view of his back. That winter my grandmother died, a nd my father’s official appointment was terminated, for troublesnever come singly. I went from Beijing to Xuzhou, to go back with him for the funeral. When I joined him in Xuzhou I found the c ourtyard strewn with things and could not help shedding tears at t he thought of granny. “What’s past is gone,” said my father. “I t’s no use grieving. Heaven always leaves us some way out.(杨宪益译)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译者主体性与《琵琶行》英译中的韵律处理

译者主体性与《琵琶行》英译中的韵律处理
2 《琵琶行》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比法律翻译、政治翻译、学术翻译等译文相 对比较固定、灵活性较小的文体,包括诗歌翻译在 内的文学翻译则存在很大的译者自由空间。诗歌 翻译的因素包括意象、诗行、格律等,而格律是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卞之琳等在《艺术性翻译问题 和诗歌翻译问题》中也有涉及:“诗歌形式问题中 的突出问题是在格律方面。格律的运用,对于诗 歌翻译,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7]
翻译研究者经历了从最初的忽视译者主体性
到渐渐给予重视的过程。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文章 一时纷至沓来,然而诗歌翻译的该方面研究还不 多,以“诗歌 翻 译 的 译 者 主 体 性 ”为 关 键 词,在 中 国知网共检索到 187篇文章。其中,个别文章理 论性、思想性较强,如廖七一运用历时的研究方法 探讨了 胡 适 诗 歌 翻 译 转 型 期 的 译 者 主 体 性[2]。 有些文章针对诗歌的中英对照译本,采取分析和 评述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 束金星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对李商隐诗歌英译中 译者发挥主 体 性 的 原 因 进 行 了 一 定 探 讨[3]。伍 小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评析了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四译 本,强 调 了 译 者 的 主 体 性[4]。 王 国 凤 通 过分析龙应台的译作《紫杜鹃》,明确了再语境化 和语境是人类心理构建的内核这一观点,并指出, 诗歌译者的文化观影响了诗歌形式、意境、典故和 神韵等方面的再语境化[5]。由此可知,诗歌翻译 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专门研究诗歌翻译 中韵律问题的文章还 比 较 少。相 比 其 他 诗 歌, 《琵琶行》具有传奇文本的叙事性和故事性,因此 使得这首诗更具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探讨白 居易《琵琶 行 》两 译 本 中 的 韵 律 翻 译 所 体 现 的 译
因不同的翻译观和主体性,产生了韵律迥异的译诗。两人都能注意到源诗的传奇性,许渊冲特别注重异质语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意境重构——以许渊冲的《琵琶行》英译本为例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意境重构——以许渊冲的《琵琶行》英译本为例

第37卷第3期2017年5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 37 No. 3 May 2017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意境重构—以许渊冲的《琵琶行》英译本为例许菊,郭懿(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之精髓,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独特魅力之所在。

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 十分注重意境的重构和再现,这在其《琵琶行》英译本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琵琶行》原诗作的意境营构手段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

其中,“虚实相生”之意境在许氏译文中的重构策略有虚实换译、隐义显化、修 辞转换、意象具化、正话反说等。

“情景交融”之意境则采取焦点转换、主位变换、意蕴增创等重构策略。

通过上述策 略,许渊冲最大限度地重塑了《琵琶行》原诗作悲凉凄怆、萧索落寞的意境氛围。

关键词:《琵琶行》;许渊冲英译本;古典诗词英译;意境重构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433X(2017)034)172-04一、“意境”之考辨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独特魅力之所在[1]68。

对“意境”概念的阐释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钟嵘的诗论著作《诗品》,并在晚唐司空图的书信体文论《与极浦书》和《与李生论诗书》及其诗论著作《二十 四诗品》中得到了集中解读。

在司空图眼里,意境 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2],是“韵外之致”、“味外 之旨”[3]。

至北宋,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也对 “意境”作了类似阐释:“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4]可见,意境之“意”指作者的情、理、志、趣等主观思想情感,“境”则是对客观事物环境的具体描绘。

“三美”视角下《琵琶行》英译本的对比评析

“三美”视角下《琵琶行》英译本的对比评析

“三美”视角下《琵琶行》英译本的对比评析作者:孙雪珂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9年第09期【摘要】许渊冲认为翻译诗歌应遵循“三美论”即“忠实原意的基础上保留诗歌原有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这也是众多翻译家翻译作品所遵循的原则和评价翻译作品的标准之一。

白居易的《琵琶行》结构严谨,情节紧凑,语言优美生动,音律抑扬顿挫,文学与美学价值极高,影响力极大,国内外译者多次对其进行英译。

本文旨在“三美”视角下,对比评析由L.Cranmer—Byng、Witter Bynner、许渊冲、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琵琶行》英译本,探究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三美论”;《琵琶行》;诗歌;翻译【作者简介】孙雪珂,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意美指意象和意境之美。

“意”是主观的,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再现;“境”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

意象是建立在客观实体基础之上的主观之像。

译者要在传达愿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再现意境,透过意象传达言外之情,给读者带来意美的感受。

在《琵琶行》的英译本中也多有体现,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Byng:The flower-like maple leaves that bloom aloneIn autumn’s silent revels of decayBynner:I was bidding a guest farewell at night on the Hsun-yang River,Where maple-leaves and full-grown rushes rustled in the autumn.許渊冲: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杨/戴: By the Xunyang River a guest is seen off one night;Chill the autumn, red the maple leaves and in flower the reeds;原诗用“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阈下的翻译策略探微——以《琵琶行》英译本为例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阈下的翻译策略探微——以《琵琶行》英译本为例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阈下的翻译策略探微——以《琵琶行》英译本为例□王忠倩卞建华/文本文旨在通过林语堂“创译观”和许渊冲“三美论”,从王克非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层面及文化层面两个方面,剖析比较林语堂《琵琶行》英译本和许渊冲《琵琶行》英译本翻译策略的选择,希望能以一叶而知秋之大体,窥一斑而知豹之要义,以求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及翻译理论实践研究做出有益贡献。

1 中国文化走出去谢天振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要达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1]。

谢天振将“走出去”未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归结为我们未能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两个特殊现象“时间差”和“语言差”[2]。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阈下,能够很好平衡“时间差”和“语言差”的两位翻译大家非林语堂先生和许渊冲先生莫属。

究其缘由,当属林语堂先生所独创的编译、节译、译写等“创译观”和许渊冲先生所推崇的“三美论”和韵体译诗法。

这两位翻译大家堪称中国文化走出去“里程碑”式的人物,研究剖析其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

2 林语堂“创译观”和许渊冲“三美论”概要林语堂对翻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在1933年所撰《论翻译》一文中详论翻译,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和“翻译即创作”,即“创译”。

对于有着巨大差异的英汉语言而言,创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3]。

国内研究林语堂的专家施建伟教授认为,《生活的艺术》等作品之所以能脍炙人口,除了内容上有的放矢, 符合西方读者的口味之外,也借助于那种把读者当作知心朋友吐露肺腑之言的“对话体”笔调,使读者亲切地感到:“林语堂在对我讲他的真心话。

”这种形式很适应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4]。

此文探讨的《琵琶行》英译本即源自其作品《古文小品译英》。

林太乙,林语堂之女,为《孔子的智慧》作序言:“台湾联合报将父亲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成就与马可波罗相提并论[5]。

不难看出,林语堂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许 渊 冲 与 杨 宪 益 并 为 我 国 翻 译 界 德 高 望 重 的 翻译 大 家 。 特 别 是 两 位 前 辈 都 致 力 于 把 中 国优 美 的古 典 诗 词 译 成 英 文 , 且 成 绩 斐 然 。 然 而 在 翻译 理 念 上 两 位 大 师 又 大 相 径 庭 , 成 形 了 各 自独 特 的 译 风 。 现 结 合 对 二 人 都 曾 翻 译 过 的 七 言 古 诗 《 琶 行 》 文 本 , 他 们 关 于 中 国古 典 诗 词 翻 译 思 想 的 差 异 琵 的 对 作一述评 。 首 先 , 位 译 者 对 于 译 文 的形 式 美 有 各 自不 同的 追 求 。 两 许 渊 冲 曾 这 样 评 价 自 己 :世 界 上 唯一 把 中 文 诗 翻 译 成 英 法 韵 文 “ 的 。” 中文 古 诗 词 平 仄 、 律 及 句 数 的要 求 非 常 严 格 , 像 “ 韵 就 戴 着 手 铐 脚 镣 跳 舞 一 样 ” 许 渊 冲 在 翻译 中 也 自觉地 戴 上 了这 副 。 “ 手铐 脚 镣 ”他 主 张 译 诗 除 了要 传 达 原 诗 内容 外 . 要 尽 可 能 . 还 传 达 原 诗 的形 式 和 音 韵 , 使译 文拥 有 和谐 统 一 与 美感 。 在论 及 译诗 “ 美 ”“ 美” “ 美 ” 三者的关系 时 。 渊冲认 为 : 意 、音 与 形 这 许 “ 三美 的 重 要性 不 是 鼎 足 三 分 的 。最 重 要 的是 ‘ 美 ’其 次 是 意 . ‘ 美 ’再 次 是 ‘ 美 ’ 押 韵 的 ‘ 美 ’ 整 齐 的 ‘ 美 ’ 必 要 音 , 形 。 音 和 形 是 条 件 , ‘ 美 ’ 是 必 需 条 件 , 是 充 分 条 件 。” 这 首 《 而 意 既 又 …( 琵 琶 行 》 英 译 也 正 体 现 了 他 的 上 述 艺 术 追求 。 译 是 以古 法 文 的 许 诗 的 “ 历 山 大 体 ” 即 每 行 含 十 二 个 音 节 的 抑 扬 格 来 译 七 言 亚 . 诗 的 。 篇成 对 押韵 , 且 对 一 些 汉 语 特 有 的 语 言 手 法 也 应 尽 通 而 量 照 顾 到 。 如 把 “ 弦 掩 抑 声 声 思 ” 为 “ e o nn t s e 弦 译 t t o oe h h n e s u kw t a o e pa ds o g” 连 续 两 个 “ o ” 叠 用 不 t c i p t sd e n rn ., r h h t nt 的 e 仅 保 持 了原 文 的 形 式 美 ,而 且 很 好 地 向读 者 传 达 了 琵 琶 女 在 音 乐 中感 情 的起 伏 。 再 如 “ 泉 冷 涩 弦凝 绝 ,凝 绝 不 通 声 渐 水 歇” ,许 译 作 “ u es e m s e e Oc l s oc n e l h b t h ra e m d S o a o g a te t t d t

杨宪益英译《琵琶行》中的审美感知与想象

杨宪益英译《琵琶行》中的审美感知与想象

杨宪益英译《琵琶行》中的审美感知与想象杨宪益是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其对《琵琶行》的英译被广泛认为是一次成功的翻译尝试。

在他的翻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审美感知与想象的精准把握。

《琵琶行》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著名长篇叙事诗。

杨宪益在其翻译中巧妙地表达了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世界。

在杨宪益的翻译中,他运用了词汇的选择和句子的结构来准确表达白居易原作中的意境。

他不仅注重了诗歌的韵律和美感,还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巧妙运用英语中的修辞手法,他使原作中的意象和情感在读者心中得以生动再现。

此外,杨宪益还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为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述了古代中国的景色、音乐和人物,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唐代的长安城中。

他的翻译在传递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承载了独立的艺术价值。

通过《琵琶行》的英译,我们可以看到杨宪益对于审美感知和想象的深刻理解。

他不仅仅是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译成另一种语言,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注入了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体验。

他的翻译作品不仅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杨宪益的翻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感知与想象方式。

通过他的翻译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

他的翻译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代文学作品,还启发了我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的思考。

总而言之,杨宪益在《琵琶行》的英译中展现了对于审美感知和想象的精准把握。

他的翻译作品不仅传达了原作的意境和情感,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世界。

通过他的翻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所传递的美感和情感。

《琵琶行》的许渊冲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美学效果

《琵琶行》的许渊冲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美学效果
翻译 方法 。
的反应 和 自主性 理 解 。 同理 可证 , 译 文 只有 被 译
文读 者接 受理 解 , 译 者 才 可 以算 成 功 地完 成 了翻
译。
( 1 ) 省 略 喻体 , 对 原文进 行 白描式 阐述
1 ) 曲罢 曾教善才 服 , 妆 成每 被秋娘 妒 。
及 美 学 效 果
粱 颖
( 南京 财 经大 学 外语 学院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1 4 ) 摘 要: 《 琵琶行 》 是 我 国古诗 歌 中的经典 , 诗 中大量 使 用的 隐喻使 其具 有 审 美价 值 。《 琵琶
行》 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使得其译本颇多, 然而对其译本的研 究却不 多见, 针 对译本翻译 中的 隐喻和 美学效果进行的研 究则更为罕见。本文通过分析《 琵琶行》 中隐喻的具体 实例 , 试从 隐

白居易 的 琵琶行 作 为 中国唐 诗 的代表 , 语 言优 美 ,

隐 喻翻 译 方 法
意境悠长 , 其 中诗人对隐喻手法的运用 , 令人叹为 观止。《 琵琶行》 的英译本众多 , 作者认为许渊冲 的译 本 为最 佳 , 因 为相 较 其 他 译 本 的 “ 信 ”, 许 渊 冲的译 本不 仅 翻 译 出原 文 的 隐 喻 , 也更 能 重现 原 文的意境 , 更加具有美感 。但 中西方在文化、 生活 环 境等 方 面具 有 相 似 性 和差 异性 , 所 以原 诗歌 在
J o u na r l o f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_ 2 7 No . 6
NO V.201 4

许渊冲翁显良古诗英译风格对比

许渊冲翁显良古诗英译风格对比

一、许渊冲和翁显良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概述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因为英汉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要用英语将这些“美”精确表达非常困难。

但这些美感是中国诗词的精华,在英译中不能丧失,且要尽量体现。

许渊冲和翁显良作为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翻译的杰出代表,除了在翻译实践上取得的显著成果之外,他们在翻译理论上也用心研究,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翻译理论[1]。

(一)许渊冲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许渊冲的翻译精髓概括为“三美”和“优势竞赛论”。

1.“三美”理论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是在诗歌翻译中提炼出来。

他的“三美说”,认为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

其中意美最重要,音美次之,形美更次之;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2]。

2.优势竞赛论许渊冲在《翻译的标准》一书中指出:“译文首先要忠实于原文;其次通顺流畅;另外要重视对修辞的翻译,让译文更具优势。

”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是否比源语更具有优势,用这一准则来判断译文优劣。

最后,他提出优势竞赛论,认为无论是中文还有英语,两者语言各有自身特点,翻译时要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可以考虑让源语与译语竞赛,看看译语是否能够更好地再现源语[3]。

(二)翁显良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翁显良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

提出在汉诗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要保留诗歌的原貌:即把握意象、加强艺术效果。

如何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翁显良认为:第一,翻译工作者应选择能引起共鸣的诗人作翻译,这样才能体会原意,准确翻译。

第二,翻译诗歌把握意象与节奏。

即物象与心境的合一,是意与象的交融。

由于翁显良的译文保留诗歌节奏,因此形散却诗味不失。

运用这种翻译方法使得译者有充分表达的自由,能透彻理解作品,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作品的意象和韵律。

二、诗歌《江雪》的原文及英译本简介(一)原文及其简介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

作于谪居永州期间。

柳宗元被贬永州,受到打击。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许渊冲《琵琶行》英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许渊冲《琵琶行》英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许渊冲《琵琶行》英译研究【摘要】:在充分吸纳翻译学和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在本世纪初得到迅猛发展。

生态翻译学以西方哲学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念和东方哲学中的生态智慧观念为基础,把翻译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译者、原文、原语、译文和译语在其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生态翻译学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以译者为中心进行“天择”和“人择”。

在“天择”阶段,译者被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或者译者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人择”阶段,译者积极主动地选择翻译方法以满足适应的要求。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久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作之一《琵琶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

《琵琶行》的许渊冲英译本充分保留了白诗的艺术美和思想精华,颇有研究价值。

《琵琶行》旨在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琴艺及悲情的人生的生动描写,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并表达对社会底层的同情。

尽管前期已有学者分别从美学、功能主义、认知学以及叙事学等视角对《琵琶行》英译本进行了剖析,但到目前为止,仍鲜有人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

因此,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许渊冲的《琵琶行》英译本进行研究,旨在探究以下两大问题:(一)“天择”如何在许渊冲之《琵琶行》英译本中得到体现?(二)“人择”又如何在许渊冲之《琵琶行》英译本中得到阐述?通过对许渊冲的《琵琶行》英译本进行定性分析,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在许渊冲的《琵琶行》英译本中,“天择”具体体现在许渊冲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必要适应,具体表现在向内适应于由许渊冲自己的诗歌翻译理论主张及其中国古诗词翻译实践经验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向外适应于由源文本翻译生态环境(包括源文本的诗学风格、意境、心理情感状态以及社会文化内涵)和目标文本翻译生态环境(包括目的语读者、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缺位现象以及英语诗歌风格)一起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

许渊冲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卓越的适应能力促使他成为《琵琶行》的最佳译者人选。

“三美”视角下《琵琶行》英译本的对比评析

“三美”视角下《琵琶行》英译本的对比评析
2019年33期总第473期
翻译研究
ENGLISH ON CAMPUS
“三美”视角下《琵琶行》英译本的对比评析
文 / 孙雪珂
【摘要】许渊冲认为翻译诗歌应遵循“三美论”即“忠实原意的基础上保留诗歌原有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这也 是众多翻译家翻译作品所遵循的原则和评价翻译作品的标准之一。白居易的《琵琶行》结构严谨,情节紧凑,语言优美生 动,音律抑扬顿挫,文学与美学价值极高,影响力极大,国内外译者多次对其进行英译。本文旨在“三美”视角下,对比 评析由L.Cranmer—Byng、Witter Bynner、许渊冲、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琵琶行》英译本,探究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三美论”;《琵琶行》;诗歌;翻译 【作者简介】孙雪珂,哈尔滨工程大“意”是主观的,是诗人内心情感 的再现;“境”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意象是建立在 客观实体基础之上的主观之像。译者要在传达愿意的基础上对诗 歌进行再创造,再现意境,透过意象传达言外之情, 给读者带 来意美的感受。在《琵琶行》的英译本中也多有体现,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Byng:The flower-like maple leaves that bloom alone In autumn’s silent revels of decay Bynner:I was bidding a guest farewell at night on the Hsun-yang River, Where maple-leaves and full-grown rushes rustled in the autumn. 许渊冲: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 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 杨/戴: By the Xunyang River a guest is seen off one night; Chill the autumn, red the maple leaves and in flower the reeds; 原诗用“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交代了故事发 生的时间,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Byng用 “The flowerlike maple leaves” “autumn”充分地还原了意象,忠实原 文的同时也便于理解;Bynner和许渊冲的译本都较忠实原文, 用 “maple leaves” “rushes”来体现“枫叶”“荻花”, Bynner用“rustle”“落叶沙沙作响”体现“秋瑟瑟”,许渊冲 用“sigh”将秋天拟人化,秋的“叹气”更添悲凉,也体现诗人 的无奈;杨/戴用“chill” “ red” “in flower”使原诗意境充 分体现,同时读来朗朗上口。 二、音美 音美指诗歌音韵格律之美。中文诗歌讲究平仄、格律、押 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英文诗歌只有重音之分,无音 调,要给读者带来音韵美的感受,押韵和抑扬是关键,在英译本 中也有体现,例如: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yng:Liquid now as from the bush Warbles the mango bird; meandering Now as the streamlet seawards; Bynner: We heard an oriole, liquid, hidden among flowers. We heard a brook bitterly sob along a bank of sand… 许渊冲:Now clear like orioles warbling in flowery land, Then sobbing like a stream running along the sand. 杨/戴: Like a warbling oriole gliding below the blossom,

“神似论”角度下的《琵琶行》英译本对比分析许渊冲及杨宪益译本的异

“神似论”角度下的《琵琶行》英译本对比分析许渊冲及杨宪益译本的异

“神似论”角度下的《琵琶行》英译本对比分析许渊冲及杨宪益译本的异“神似论”角度下的《琵琶行》英译本――对比分析许渊冲及杨宪益译本的异同摘要:“神似论”作为傅雷先生的一个重要的翻译理论,其翻译主张“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认为翻译的核心思想为“传神”且神形兼备,对当代中国的翻译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琵琶行》是白居易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曾被许多著名的翻译家翻译成英文版本。

本文以《琵琶行》为例,以傅雷先生的“神似论”为指导,选取了许渊冲译本和杨宪益译本。

通过比较和分析许渊冲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神似”和“形似”方面的共性与异性,从而来探讨诗歌翻译中如何做到“神似”和“形似”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神似论”;《琵琶行》;许渊冲英译本和杨宪益英译本;对比分析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PiPa Play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Resemblance Theory--Comparing and Analyz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Xu Yuanchong's and Yang Xianyi's English VersionAbstract"Spiritual Resemblance Theory" is one of Mr Fu lei's important translation theory, whose translation interprets "heavy emphasis shape of the solar system". He thinks that the core of the translation is the "spiritual resemblance" and keeps both original "form" and "spirit". His theory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plays a role of guiding.Song of a Pipa Player is created in the second year when Bai Juyi was relegated officially to Jiangzhou, whose works throughnarrating superb acting of pipa female and her sad story and expressing the author's political blow and the emotion of mournfulness and depression that he was disgraced. As a famous long narrative poem in our literary history, many famous translators have been translated it into English. Asking Song of a PiPa Playe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elected Xu Yuanchong's version and Yang xianyi's vers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Mr. Fu lei's "Spiritual Resemblance Theory".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Spiritual Resemblance" and "Form Resemblance" from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version and Yan Xianyi's translation version, we explore harmony and unity of "Spiritual Resemblance" and "Form Resemblance" in the poetry translation.Key words: Spiritual Resemblance Theory; Song of a PiPa Player;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version and Yan Xianyi's translation version; Contrastive Analysi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许渊冲与宇文所安唐诗英译文比较研究

许渊冲与宇文所安唐诗英译文比较研究

许渊冲与宇文所安唐诗英译文比较研究引言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世间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诗人。

在这些诗人中,许渊冲和宇文所安被公认为两位颇具才华的翻译家和诗人。

他们以其优秀的英译唐诗而闻名,至今仍广受赞誉。

本文将对许渊冲和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译文的特点和风格。

一、许渊冲的唐诗英译文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诗人,其唐诗英译文被誉为典范之作。

他善于将中文的含义、韵味和节奏转化为英文,使诗歌的美感得以完美呈现。

以下是他翻译的《静夜思》的英译文:T h ou gh ts in th eS ile n tN ig ht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许渊冲的英译文准确地传达了李白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保留了原诗的节奏和韵律,给读者带来了纯粹的美感。

二、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文宇文所安是唐代一位重要的英译家和诗人,他的唐诗英译文也备受赞誉。

他注重表达诗歌内在的情感,并将其巧妙地翻译成英文,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下面是他翻译的《登鹳雀楼》的英译文:C l im bi ng St or kT owe r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宇文所安的英译文准确地传达了王之涣原诗的深远意境和壮丽景色。

他善于运用意象描绘和韵律表达,使诗歌在英文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三、许渊冲与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文比较许渊冲和宇文所安都是杰出的唐诗英译家,他们在翻译唐诗时各有独到之处。

许渊冲注重传达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准确地表达原诗的情感和节奏;而宇文所安则注重表现诗歌的内在情感,运用意象描绘和韵律表达,使诗歌在英文中焕发生机。

无论是许渊冲还是宇文所安的翻译作品,在英文中都展现出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他们通过精准的翻译,使得西方读者能够欣赏到唐诗的美感和情感。

同时,他们的译文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让不同的文化得以相互了解和交流。

结论许渊冲和宇文所安作为唐诗英译家和诗人,他们的翻译作品对于传播唐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论《琵琶行》英译的美感再现

论《琵琶行》英译的美感再现

[作者简介]刘丽娜,女,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诗歌翻译㊁语料库; 杜金珂,女,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商务英语班学生㊂论‘琵琶行“英译的美感再现ʻ刘丽娜 杜金珂(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 在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细致比较了‘琵琶行“的三个英译版本,发现许渊冲在他的译本中实践了他的翻译原则,实现了意美再现㊂[关键词] 诗歌翻译; ‘琵琶行“; 许渊冲; 意美[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8-0097-02诗歌是实用艺术技巧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其高度的凝练精粹使得诗歌翻译成为翻译中最难的部分㊂诗歌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意,还要努力再现原作的艺术之美㊂许渊冲认为 好的翻译应该在忠实于原意的基础上保留诗歌原有的意美,音美和形美㊂ [1]23美感的再现在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中居于最显著的位置㊂意美要求译者充分理解原文并选择最合适的词汇,意义相同且具有相似美感㊂本文旨在美学理论指导下,比较由杨宪益戴乃迭,张廷琛伟博思和许渊冲翻译的三个‘琵琶行“英文版本并研究其意美再现㊂一㊁‘琵琶行“的文体特点每个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文体风格㊂罗伯特.弗罗斯特认为: 作者所有的语言都是围绕自身的文体特色展开的㊂ (刘重德,102)文体特点是我们区别不同诗人作品的重要依据㊂白居易沿袭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其诗歌在文体上极其侧重叙事性㊂他一贯秉承诗歌的内容应重于形式㊂因此,白居易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人的痛苦,如妇女的悲惨命运和统治者的奢靡生活等等㊂其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叙事特性和通俗性在诗歌历史上颇为突出,以此与纯粹的抒情诗区别开来并非难事㊂‘琵琶行“是一首描写琵琶女悲惨命运和诗人流亡遭遇的叙事长诗㊂整首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是长篇文体结构的成功范例㊂在翻译时,译者应该遵循这些特点㊂二㊁意境和意象的再现在诗人创作和批评家评诗的过程中,意境和意象是两个最常用到的术语㊂意境属于美学范畴㊂ 意 指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㊂ 境 是诗人所描绘的,它属于客观范畴㊂意象则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㊂二者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㊂在‘琵琶行“中,通过细腻生动的描述琵琶女的凄凉身世和自己谪居僻地的寂寞生活,表现出凄婉㊁悲凉㊁低沉㊁压抑的意境,如泣如诉,如怨如歌,极富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㊂而其听觉意象的构建主要来自于描述琵琶演奏的声音:有时如倾盆暴雨,有时像潺潺细流㊂生动的听觉意象如 大珠小珠落玉盘 ,极富音乐美㊂白居易在很大程度上凭借想象来传达思想和意境㊂在他的诗歌中所使用的意象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东西,比如月亮,河流等等㊂比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㊂(a )L e a v i n g he r a l o n e i n t h e b o a t a t t h em o u t h of t h e r i v e r ;A l l a r o u n dt h e m o o n l igh ti sb r i gh t ,t h er i v e r i s c o l d,(T r .Y a n g X i a n yi ,D a iN a i d i e )(b )B y th er i v e r 's m o u t hI 'v e w a i t e do na n e m p t y bo a t ,C h i l lm o o n l i tw a t e rm y o n l y c o m p a n y.(T r .Z h a n g T i n gc h e n ,W e i B o s i )(c )L e a v i n g h i sl o n e l y w i f ea l o n ei n e m p t yb o a t ;S h r o u d e di n m o o n l i gh t ,o nt h ec o l dr i v e rI f l o a t s(T r .X uY u a n c h o n g)79 语文学刊 2016年第8期琵琶女的丈夫经常外出做生意,留下她一个人在船上㊂商人所关心的只是金钱,并不看重艺术和感情㊂在月光下,这条银色的河流让她倍感悲伤和痛苦㊂ 守空船 着重描述的是女人的孤独㊂在第一个译文中,杨和戴把它翻译成 留下她自己 ,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但艺术效果不是很强㊂在第二个译文中,张和魏翻译成 我一直在等待一个空船 ,这表明了这位女士孑然一人,但孤独的含义则遗失了㊂最后一个版本中,徐的翻译包含了诸关键词,如 寂寞 ㊁ 孤独 ㊁ 空 等,最接近原诗的内涵意义㊂译者应该努力在目标文本中创造与原诗等值的意境㊂剧作家玛丽安提出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即译者必须竭尽全力的理解源语文本,如身临其境,能推己及人,并设身处地的与读者分享欢乐和烦恼,愉悦和悲伤㊂三㊁典故的翻译典故是古今文学语言运用修辞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㊂诗词讲究语言精练,富有联想性,而典故的浓缩性,意蕴的发散性和典雅气质与之相合,成为诗人创作的选择㊂在翻译的过程中,典故应被谨慎对待㊂白居易擅长诗歌用典,而这正是他的作品流传数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㊂‘琵琶行“一诗中就有很多著名的典故㊂如:E x a m pl e 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㊂(a )Y o u t h s f r o m w e a l t h y di s t r i c t s v i e d i n t h e i r g i f t s t o e n g a g e h e r ,As i n g l es o n g b r o u gh th e rc o u n t l e s sr o l l so f r e d s i l k;(T r .Y a n g X i a n yi ;D a iN a i d i e )(b )Y o u n g da n d i e s v i e d t o g i v em e s i l k .I n a s i n gl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d o n 't k n o w H o w m a n y b o l t s o f s i l k t h e y th r e w m e ,(T r .Z h a n g T i n gc h e n ;W e i B o s i )(c )T h e g a l l a n t y o u n g me n v i e dt os h o w e r gi f t s o nm e ;O n e t u n e p l a y e d ,c o u n t l e s s s i l k r o l l sw e r e gi v -e nw i t h g l e e .(T r .X uY u a n c h o n g)E x a m pl e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㊂(a )F r o m d a w n t i l l d u s k I h e a r n o o t h e rs o u n d sB u t t h e w a i l i n g o fn i gh t -j a r sa n dt h e m o a -n i n g o f a pe s .(T r .Y a n g X i a n yi ;D a iN a i d i e )(b )M o r n i n g t o e v e n i n g n o t h i n g ca nb e h e a r d B u tc u c k o o s 'b l o od y c r y ,a n d t he l o n e l y wa i l o f a pe s .(T r .Z h a n g T i n gc h e n ;W e i B o s i )(c )W h a t i sh e r et ob eh e a r df r o md a yb r e a k t i l l n i g h t f a l l B u t g i b b o n 'sc r y an dc u c k o o 'sh o m e w a r d -g o -i n g ca l l ?(T r .X uY u a n c h o n g)在第一个例子中, 五陵 指的是坐落在长安北部的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㊂在唐代,政府鼓励有钱人住在坟墓周围㊂所以 五陵年少 指有钱的年轻人㊂在第二个例子中,典故是 杜鹃啼血㊂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有一个皇帝被迫放弃王位,并将其让给他的一个诸侯,而他最后不得不躲在山里㊂他的灵魂死后变成了一只杜鹃鸟㊂杜鹃哀啼不断,口流鲜血㊂因此,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杜鹃就成了孤独和忧伤的象征㊂所有的译文都表达出了典故原有的语义,但并没有加脚注㊂因此,目的语读者只能够理解字面的意思,但复杂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却在此遗失了㊂因此,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译者需了解典故存在于独特的文化环境之中,一经移植,差异性大于互参行,极难适应异族文化环境,故合理运用注解和认知主体的语言思维能力,才能使目标语读者理解其隐喻含义㊂四㊁结 语本文主要论述了‘琵琶行“英译的美感再现㊂译者需要理解诗歌隐藏的含义,抓住其本质和内涵,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转换㊂正如林语堂所说的: 一个好的译者应该把他的作品当作一种艺术㊂他需要去爱它,就为之着迷;需要谨慎并严格的态度,这是使翻译成为艺术的唯一途径㊂[2]230ʌ参考文献ɔ[1]X u Y u a n c h o n g .1999.V a n i s h e dS p r i n gs :T h eL i f ea n d L o v eo fC h i n e s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 [M ].N e w Y o r k :V a n t a ge P r e s s .[2]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X u Y u a n c h o n g .2006.S e l e c t e dP o e m so fB a i J u y i [M ].H e b e i P e o p l e s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 .[4]N i d a ,E .A.1993.T o w a r daS c i e n c eo fT r a n s l a t i n g [M ].S h a n g h a i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E d u c a t i o nP r e s s .[5]冯娟.咖达默尔阐释学视角下的白居易诗歌英译[D ].长沙理工大学,2009.89 刘丽娜 杜金珂/论‘琵琶行“英译的美感再现。

琵琶行名家英译

琵琶行名家英译

琵琶行名家英译杨宪益、戴乃迭译:Song of the Lute PlayerBai JuyiIn the tenth year of the reign of Yuanhe, I was demoted to the assistant prefectship of Jiujiang. The next autumn, while seeing a friend off at Pengpu, I heard someone strumming a lute in a boat at night, playing with the touch of a musician from the capital. I found upon inquiry that the lutist was a courtesan from Chang'an who had learned from the musicians Mu and Cao but growing old and losing her looks, she had married a merchant. Then I ordered drinks and asked her to play a few tunes. After playing, in deep distress, she told me of the pleasures of her youth and said now that her beauty had fades she was drifting from place to place by rivers and lakes. In my two years as an official away from the capital I had been resigned enough, my mind at peace, but moved by her tale that night I began to take my demotion and exile to heart. So I wrote a long poem and presented it to her. It has 612 words and I call it the Song of the Lute Player.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比较分析_琵琶行_两种英译本探许渊冲先生的_三美_黄智贞

比较分析_琵琶行_两种英译本探许渊冲先生的_三美_黄智贞

比较分析5琵琶行6两种英译本探许渊冲先生的/三美0黄智贞(广西中医学院外语部,南宁530001)摘要:杨宪意、戴乃迭及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对再现诗歌原意都做了不同的努力,基本做到了忠实地翻译原文。

但许译在其/三美0翻译理论指导下,在再现原诗的意境上比杨、戴译更贴切,同时使读者得到更美的/听觉0/视觉0享受。

关键词:/三美0;意境;意美;音美;形美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6)11-0124-02作者简介:黄智贞(1979-),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法、英语二语习得。

收稿日期:2006-06-20一、5琵琶行65琵琶行6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杰作。

本文从众多的英译本中选出杨宪益、戴乃迭这对中西合璧的伉俪的译本(外文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5古诗苑汉英译丛-唐诗6,以下简称杨、戴译)和许渊冲教授的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5唐诗三百首6,以下简称许译),试就比较5琵琶行6这首诗的两种英译本,讨论两种译本在翻译原诗原意及其再现诗中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上所做的努力。

二、许渊冲先生的/三美0翻译理论许渊冲先生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把/美化之艺术,创优之竞赛0这十个字作为他的目标。

其中,/美0就是指意美、音美、形美。

这/三美0来源于鲁迅在5自文字至文章6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0他认为意美是第一位的,音美第二,形美第三。

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三、意美诗人王昌龄在5诗格6中提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解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琵琶行》两种英译诗探微

《琵琶行》两种英译诗探微

《琵琶行》两种英译诗探微
李清娇
【期刊名称】《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3)002
【摘要】许渊冲教授的译本和By加er的译本,在再现原诗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三方面均作了不同的努力.Bynner译本较许译本形象些,但许译比Bynner译更具形式美.此外,许译在再现原诗的意境上也比Bynner译更为贴切.【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李清娇
【作者单位】井冈山师范学院外语系,江西,吉安,343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比较分析《琵琶行》两种英译本探许渊冲先生的"三美" [J], 黄智贞
2.中诗英译中的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以《葬花吟》两种英译为例 [J], 魏瑾;汪小英
3.《琵琶行》两种英译诗探微 [J], 李清娇
4.古代叙事诗教学路径探微
——以《琵琶行》为例 [J], 张苗苗
5.赋体文学英译探微——从《警幻仙姑赋》的两种英译比较谈起 [J], 严苡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杨宪益与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译论上的差异主要是译文忠实观的差异。

这一差异的产生在于两人文学翻译标准的不同。

许渊冲主张为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可以破除一切限制,而杨宪益的翻译标准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原文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琵琶行》许渊冲杨宪益翻译思想差异许渊冲与杨宪益并为我国翻译界德高望重的翻译大家。

特别是两位前辈都致力于把中国优美的古典诗词译成英文,且成绩斐然。

然而在翻译理念上两位大师又大相径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译风。

现结合对二人都曾翻译过的七言古诗《琵琶行》的文本,对他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思想的差异作一述评。

首先,两位译者对于译文的形式美有各自不同的追求。

许渊冲曾这样评价自己:“世界上唯一把中文诗翻译成英法韵文的。

”中文古诗词平仄、韵律及句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就像“戴着手铐脚镣跳舞一样”。

许渊冲在翻译中也自觉地戴上了这副“手铐脚镣”,他主张译诗除了要传达原诗内容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使译文拥有和谐统一与美感。

在论及译诗“意美”、“音美”与“形美”这三者的关系时,许渊冲认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

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

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1](P131)这首《琵琶行》的英译也正体现了他的上述艺术追求。

许译是以古法文诗的“亚历山大体”,即每行含十二个音节的抑扬格来译七言诗的。

通篇成对押韵,而且对一些汉语特有的语言手法也应尽量照顾到。

如把“弦弦掩抑声声思”译为“the note on note she struck with pathos deep and strong.”,连续两个“note”的叠用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形式美,而且很好地向读者传达了琵琶女在音乐中感情的起伏。

再如“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许译作“but the stream seemed so cold as to congeal the string,and from congealed strings no more sound was heard to ring.”把原作的顶真格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杨宪益认为译诗并不必须要与原作诗词的形式美相契合,以诗译诗固然是可供选择的翻译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以诗译诗是以决不损害原意为前提的。

在这首《琵琶行》的翻译上,杨宪益通篇用散体翻译。

不过,在有些诗句的翻译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对形式美的考虑。

如“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杨宪益译作:“Call for more wine,trim the lamp and re-sume our feast.”与原作句子结构一致,同时也对应了原作中欢快的情绪。

可以明确的是,两人翻译理念在译诗形式美的问题上并无冲突。

只是许强调形美音兼备(在三者不可得兼得的情况下,那么,可以先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而杨更强调意在形先而已。

其次,在翻译的忠实观方面,许渊冲认为翻译的忠实包括内容﹑形式﹑风格三个方面。

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的形式是直译,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直译只能做到明确(意似)和准确(形似),而无法做到精确(神似)。

这个缺憾要靠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不忠实于原文形式的意译来弥补,所以他提出直译、意译并用以求通顺。

“如果符合对等原则的译文,不如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更能使人知之、好之、乐之,那么,应该修改或放弃的是对等原则的译文,而不应该是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

[2](P55)而杨宪益的翻译观大体上可归入直译一类。

他强调“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

[3](P287-288)必须非常忠实于原文是他翻译实践中一贯的原则,从他的翻译实践来看,他对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考虑较多,而对忠实于原文的风格考虑较少或作次要处理了。

两人的这种翻译观同样在这首英译的《琵琶行》中得到了体现。

如“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

杨译完全按原文直观的意思译出:“the host forget to turn back,the guest de-lays going.”而许渊冲译作:“I forgot go home and the guest stood spell-bound.”为什么主人忘了回家客人也不走了呢?是被琵琶曲的魅力吸引住了,所以许译就补出了原文内容所有而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这按许氏译论说来就叫传神。

应该明确一点,杨译是直译,而非硬译(宁信勿顺),他对原作形式的忠实并不是亦步亦趋的。

比如起首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句诗的诗眼也是翻译的难点都在最后的三个字上。

“瑟瑟”,乃指风吹枫荻的声音。

这句诗纯由名词短语相缀。

杨宪益变通地把“瑟瑟”转成了形容词形式:“chill the autumn,red the maple leaves and in flower the reeds.”许渊冲则把“瑟瑟”转成了动词“叹息”把这句译为:“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当然,把秋天拟人化的表达更能表现秋意萧索、醉不成欢的气氛,尽管这种表达是原作所无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许渊冲翻译观中对语言美的不遗余力的追求。

他认为翻译是艺术而非科学,既然是艺术,就要勇于为了语言美而突破各种清规戒律。

优化的译文不仅要达意,更要传情。

杨宪益主张为了达意而有限的变通,而许渊冲主张为了传情可以破除一切限制(达意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低标准)。

再举两个例子。

“未成曲调先有情”杨译作:“Touching our hearts before even the tune is played.”许译作:“Before a tune was played 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先有情”是说在琵琶声中听众被演奏者流露出的情感所打动。

两人的译文都做到了达意。

但“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显得更轻灵隽永,在传情上更胜一筹。

“说尽心中无限事”杨宪益是这样译的:“as if voicing the disillusion of a lifetime.”原诗中的“无限事”在意义上涵盖了女主人公值得同情的个人遭遇,但只是含蓄地说“无限事”,就收到了不言辛酸而辛酸自见的艺术效果。

而原文的这种微妙的表达形式是不可能对等译出的。

杨宪益以达意为最高要求,于是就在译文中直接明确地用“生活的幻灭”替换了原作的语言形式。

而许渊冲显然不愿接受以艺术感染力的丧失为代价换取的达意:“on and on to pour out her over-flowing heart.”“overflowing heart”一词既含蓄,又赋予无形的愁绪以形象感,可谓深得原诗情韵。

最后,文化信息理解的重构问题。

许渊冲赞同袁霈的观点,认为中国诗词富有情韵美,而西方对等的词语只能译出这些词语本身原来的含义,无法译出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所以只能用再创作的方法才能解决真与美的矛盾。

中文的优势是含意丰富,英文的优势是精确,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发挥译语的优势,把模糊的原文译为明确的英文。

而杨宪益认为:“在文学中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构成原文的某些含义,要在翻译中把这些涵义传达给文化不同的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

例如:对中国读者来说,中国诗词中的一棵垂柳就有某种油然而生的联想,已成另一种语言,则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引起这种联想。

”[3](P287-288)既然在翻译中传达一种文化意义是不可能的,所以杨宪益反对过分强调创造性。

“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是翻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流通管理系,重庆401120)陈丽丽40译而是改写了”。

[3](P287-288)他主张运用适当手段予以解决,比如加脚注说明,或者实在找不到等同的东西,宁可牺牲一些原文的意思。

我们还是通过译例分析他们各自的翻译观在实践中的运用。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这两句两人分别译为:“What is to be heard here from daybreak till night fall,But gibbons’sad cry and cuckoo’s‘home-going’call?”(许)“From dawn till dusk I hear no other sounds,But the wailing of night-jars and the moaning of apes.”(杨)杜鹃鸣叫悲厉。

据古人的说法,它叫的时间长了嘴里会淌出血,当然这个词有一定中国文化背景。

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的魂所化。

它的哀鸣能打动旅客思家的心情,故又称思归﹑催归。

杜鹃啼血已经成为固定化了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会引发天涯羁旅、游子思归等一系列意象群。

杨宪益把杜鹃啼血译为“wailing of night-jars”,而没有将原文中隐含的一系列意象群进行语义的凸现。

在他的译诗中,译者仍是原诗的文化身份,仍以相对于“我者”(即英语文化)的“他者”(即汉语文化)来切入他的翻译过程。

许渊冲的做法恰是反其道而行。

他在“杜鹃”一词后加上“home-going call”,就是要使“杜鹃”这个词透出的文化内涵显明化。

很明显,他的译诗关照的对象乃是不具备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

综上所述,杨宪益与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译论上的差异主要是译文忠实观的差异。

这一差异的产生在于两人文学翻译标准的不同。

许渊冲认为:“意似是个对不对,真不真的问题,不对不真,不能算是翻译;神似却算是个好不好、美不美的问题,对而不好,真而不美,可以算是翻译,但不能算是文学,又对又好,又真又美,才能算是翻译文学。

‘真’是文学翻译的低标准,‘美’才是文学翻译的高标准。

”[1](P20)而杨宪益的翻译标准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的。

他曾说:“我重视原文,比较强调‘信’。

古人说了三个字:信、达、雅。

当然,光‘信’不‘达’也是不可能,那是不要人懂。

所谓‘信’,就是不能(和原文)走得太远。

如外国人觉得rose(玫瑰)很了不起,而中国人觉得牡丹是最好的,把玫瑰翻译成牡丹,这就只做到了‘达’,忽略了信。

”[4]这段话突出说明了杨宪益对翻译改写论的排斥态度。

许译看重的是译者与译文读者交互主体性的发挥。

他的翻译要实现的目的是通过对原文的改写,使译文尽量带给译文读者以原文带给原文读者那样的审美快感。

而在杨宪益汉诗英译的翻译实践中,读者的审美快感并非是他关注的重点。

杨宪益的译文中意象与符号的表达始终要维护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