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与孔子并称“”。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二、基础知识

1、解释:富贵:淫:居天之下广居:

得志,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安居:熄:

是:焉得:威武:无违夫子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大丈夫的做法: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大丈夫的操守:

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习题练习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

1、注音: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2、通假字:往之女家

3、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今义:

4、一词多义:

(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第二个:(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

(3)行天下之大道:

妾妇之道也:

(4)必敬必戒:

戒之曰:

5、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2)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

6、重点实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2)一怒而诸侯惧惧:

(3)安居而天下熄.熄:

(4)丈夫之冠也冠:

(5)父命之命:

(6)以顺为正者顺:

(7)立天下之正位.正位:

(8)与民由之由:

(9)无违夫子违:

(10)独行其道行:

8、文言虚词

之:居天下之广居:与民由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

1、实词积累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④人恒过.

⑤而后作.⑥而后喻.

2、词类活用

①人恒过.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④必先苦.其心志⑤劳.其筋骨

⑥饿.其体肤⑦空乏

..其身

⑧行拂乱.其所为⑨所以动.以忍.性

3、常考虚词

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②困于心,衡于虑

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必先苦其心志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⑦人恒过,然后能改

4、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5.翻译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这一章讲的是和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中造就的,所以说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

1、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答:

2、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答:

3、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的是什么人?

答:

4、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他们必须经历哪些磨砺?(原文)

答:

5、一个人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什么?(原文)

答:

6、第2段是从和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 (论证方法)。

7、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答: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一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答:中心论点:

如何提出:

9、文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

10、请写出三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答:

11、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答:

12、许多震慑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都是在经过艰苦的磨练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请例举几个这样的事例。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