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函数及其性质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中信号传递、处理、转换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它对于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自动控制原理中关于传递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是用来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函数。

对于连续时间系统,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G(s) = Y(s) / X(s)其中,G(s)为传递函数,Y(s)为系统的输出信号,X(s)为系统的输入信号,s为复变量。

对于离散时间系统,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G(z) = Y(z) / X(z)其中,G(z)为传递函数,Y(z)为系统的输出信号,X(z)为系统的输入信号,z为复变量。

二、传递函数的性质1. 时域特性:传递函数可以通过拉氏变换将时域的微分、积分方程转换为频域的代数方程,从而简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 稳定性:传递函数的稳定性与其极点位置有关。

当所有极点均位于左半平面时,传递函数是稳定的;当存在极点位于右半平面时,传递函数是不稳定的。

3. 零点和极点:传递函数的零点是使得传递函数为零的点,极点是使得传递函数无穷大的点。

零点和极点的位置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4. 频率响应: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可以通过传递函数的频域分析获得,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传递函数的常见形式1. 一阶系统传递函数: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形式为:G(s) = K / (s + a)其中,K为传递函数的增益,a为系统的时间常数。

2. 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形式为:G(s) = K / (s^2 + 2ζω_ns + ω_n^2)其中,K为传递函数的增益,ζ为阻尼比,ω_n为自然频率。

3. 传递函数的因果性:因果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复平面上的极点全部位于左半平面,即Re(s) < 0。

非因果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复平面上的极点存在于右半平面,即Re(s) > 0。

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和表示形式

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和表示形式
K*:=b0/a0,称为根轨迹增益;N(S)=0为系统 特征方程
传 递 函 数的表示形式
3.时间常数形式(尾1型 )
G(s)
bm (1s 1)( 2s2
an (T1s 1)(T2s2
22s 1)( is 1) 2T2s 1)(Tjs 1)
m
K bm K * am
(zi )
1 n
称 G(s)的开环增益。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传 递 函 数的表示形式
传 递 函 数的定义
对于n阶系统,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 d n c(t) a d n1 c(t) a d c(t) a c(t)
0 dt n
dt1 n1
dt n1
n
b d m r(t) b d m1 r(t) b d r(t) b r(t)
另外实际系统总有惯性,因此实际系统中有n>=m,n称 为系统的阶数
传递函数的性质
7)传递函数是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Laplace变换。
定义 g(t) 为系统单位脉冲作用下的系统输出:
当 r(t) (t) 时,系统的输出c(t)称为 g(t)
此时,L[r(t)] L[ (t)] 1 所以:
C(s) G(s)R(s) G(s) c(t) g(t) L1[C(s)] L1[G(s)R(s)] L1[G(s)]
( p j )
1
i ,Tj 称时间常数。
传递函数的性质
G(s)
C(s) R(s)
b0sm a0 s n
b1sm1 a1sn1
bm1s an1s
bm an
5)传递函数的概念主要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若系统有多个输入信号,在求传递函数时,除了一

2.2 传递函数

2.2 传递函数

3、典型环节的形式
G (s) K
( s 1) (T s 1)
j 1 j i 1 n i
m
上式中 τi──分子各因子的时间常数 ; Tj──分母各因子的时间常数 ;
K ──时间常数形式传递函数的增益;通常称为传递系数。
五、传递函数的求取
1、解析法
建立微分方程,根据微分方程按定义求取
介绍一种方法:复阻抗法
i
U R
du iC dt
i
1 udt L
U (s) I (s) R
U (s) I (s) Z (s)
I ( s) CsU ( s) U ( s )
1 Cs
1 Cs
I (s)
U (s) Ls
R
Ls
1 , Ls 分别成为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复阻抗 把 R, Cs
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最重要的数学模型之 一。利用传递函数,在系统的分析和综合中可解决如 下问题:
不必求解微分方程就可以研究初始条件为零的系统在输 入信号作用下的动态过程。 可以研究系统参数变化或结构变化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 响,因而使分析系统的问题大为简化。 可以把对系统性能的要求转化为对系统传递函数的要求, 使综合问题易于实现。
11/17/2013 8:53:46 PM
3
一、定义
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 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记为G(s),即:
L[ y (t )] Y ( s ) G( s) L[r (t )] R( s )
意义:
R( s )
G (s )
Y ( s)
Y (s) R(s)G(s)
1 1 Y ( s) G s) R s) ( ( Ts 1 s

传递函数特点

传递函数特点

传递函数特点传递函数是指可以用一个多项式来表示一个线性无穷级数的函数。

传递函数是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工具,它还可以用来表达系统的运行特性。

本文将介绍传递函数的特点,以及它在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递函数的特点传递函数是一种线性无穷级数函数,其形式为:$G(s)=Kcdot frac{1}{1+as+bs^2+…}$其中,$K$ 为常数,$a$、$b$、$c$等是函数的参数。

传递函数有以下特点:1.有动态特性:传递函数可以表达系统的动态特性,例如系统的时延和相应特性。

2.于应用:传递函数可以用多项式来表示,可以用多项式的计算方法来得到系统特性,易于应用。

3.有拓扑性质:传递函数的拓扑表示可以用来分析和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比如阶段表示、负反馈拓扑等。

4.以用于系统设计:传递函数可以用于系统的设计,可以用于控制系统的调节、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

二、传递函数在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1.系统建模中,传递函数可以用来表达系统动态特性,用它可以描述系统的内在机理、延迟特性等。

2.系统分析中,传递函数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特性等。

它还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鲁棒性、噪声抑制等。

3.系统设计中,传递函数可以用来设计控制系统,这可以用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增强系统的可控性和动力学的结构稳定性。

总之,传递函数是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还可以用来设计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传递函数具有多项优点,它在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控制工程中,传递函数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传递函数h(w)表达式

传递函数h(w)表达式

传递函数h(w)表达式传递函数h(w)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用来描述从输入信号到输出信号的转换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传递函数h(w)的定义、表达式及其性质。

一、传递函数h(w)的定义传递函数h(w)定义为输出信号Y(s)与输入信号X(s)的拉氏变换的比值,即:h(w) = Y(s) / X(s)其中,s是复数变量,w是实数变量。

二、传递函数h(w)的表达式传递函数h(w)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下面列举其中三种常见的表达式:1.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h(w) = k / (1 + jwT1)其中k为系统增益,T1为时间常数,j为虚数单位。

2.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h(w) = k / (1 + 2ξjwT1 - w^2T1^2)其中k为系统增益,T1为时间常数,ξ为系统阻尼比。

3.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表达式:h(w) = 1 / (1 + jw/ωc)其中ωc为截止频率。

三、传递函数h(w)的性质1. 线性性:传递函数h(w)具有线性性质,即故障率相加等于总故障率。

2. 相位性:传递函数h(w)具有相位性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相位延迟可以通过传递函数h(w)来描述。

3. 带通性:传递函数h(w)能够描述信号在频率响应范围内的放大或衰减情况。

4. 稳定性:对于连续系统,传递函数h(w)是稳定的,当系统极点都在s左半平面时,系统是稳定的。

5. Fourier性:传递函数h(w)满足Fourier变换定理,即在频率域中,将传递函数h(w)乘以输入信号X(s)的拉普拉斯变换就能得到输出信号Y(s)的拉普拉斯变换。

总之,传递函数h(w)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系统特性,还能优化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因此,深入了解传递函数h(w)的定义、表达式和性质是非常有帮助的。

传递函数及方块图剖析

传递函数及方块图剖析

则G(s) = Uo s = RCS
(RC = T
K 1
Ui s RCS + 1
K = 1)
Gs k
4 积分环节
s
时间域方程
xo t k xi t dt
X o s
k
X i s
s
X o s X i s
k s
例9
i2(t)
i1(t) ui(t)
R
A
B
C
_
K0 +
uo(t)
ui (t) = -C duo (t)
传递函数及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一、传递函数定义:
在初始条件为零时,线性
定常系统输出象函数 Xo s与输 入象函数 Xi s 之比。
Gs
X o s Xi s
Xi s Gs Xo s
设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a
0
xon
t
a1
x
n1
o
t
a
n1
x
o
t
a
n
x
o
t
b0
x
m
i
t
b1
x
m
i
1
t
bm 1
x i
t
则G(s) = Uo s =
1
Ui s RCS + 1
(RC = T)
例4
弹簧-阻尼系统
K
xi
t
xo
t
D
dxo
dt
t
KXi s KXo s DsXo s
Gs
Xo s Xi s
K Ds
K
D
1 s 1
K
Gs Ks

传递函数及其性质

传递函数及其性质

2-6 传递函数求解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可以得到在确定的初始条件及外作用下系统输出响应的表达式,并可画出时间响应曲线,因而可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动态过程。

如果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则微分方程及其解均会随之而变。

为了分析参数的变化对系统输出响应的影响,就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计算。

微分方程的阶次愈高,这种计算愈复杂。

因此,仅仅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采用微分方程这种数学模型,当系统阶次较高时,是相当不方便的。

以后将会看到,对于系统的综合校正及设计,采用微分方程这一种数学模型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目前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广泛使用的分析设计方法——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不是直接求解微分方程,而是采用与微分方程有关的另一种数学模型——传递函数,间接地分析系统结构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所以传递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

一、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定义在[例2-7]中,曾建立了RC 网络微分方程,并用拉氏变换法对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

其微分方程(2-44)为)()(t u t u dtdu RC r c c =+ 假定初始值0)0(=c u ,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则有)()()1(s U s U RCs r c =+网络输出的拉氏变换式为)(11)(s U RCs s U r c += (2-48)这是一个以s 为变量的代数方程,方程右端是两部分的乘积;一部分是)(s U r ,这是外作用(输入量)的拉氏变换式,随)(t u r 的形式而改变;另一部分是11+RCs ,完全由网络的结构参数确定。

将上式(2-48)改写成如下形式 11)()(+=RCs s U s U r c 令11)(+=RCs s G ,则输出的拉氏变换式可写成 )()()(s U s G s U r c =可见,如果)(s U r 给定,则输出)(s U c 的特性完全由)(s G 决定。

)(s G 反映了系统(网络)自身的动态本质。

这很显然,因为)(s G 是由微分方程经拉氏变换得到的,而拉氏变换又是一种线性变换,只是将变量从实数t 域变换(映射)到复数s 域,所得结果不会改变原方程所反映的系统本质,对照)(s G 与原微分方程(2-44)的形式,也可看出二者的联系。

第六章 传递函数

第六章 传递函数

第六章 传递函数对于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在拉氏变换的基础上建立的。

用传递函数描述系统可以免去求解微分方程的麻烦,间接地分析系统结构及参数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并且可以根据传递函数在复平面上的形状直接判断系统的动态性能,找出改善系统品质的方法。

因此,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传递函数的定义一、传递函数的定义1、定义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C s R s ==零初始条件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传递函数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2、推导设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1011110111()()()()()()()()n n n n nn m m m m mm d d d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dtdtdtd d d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dtdtdt------++⋅⋅⋅++=++⋅⋅⋅++◆ 式中c(t)是系统输出量,r(t)是系统输入量,r(t)、c(t)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均为零,即零初始条件。

◆a , 1a ,…,na 及b , 1b ,…,mb 均为系统结构参数所决定的实常数。

对上式中各项分别求拉氏变换,并令C(s)=L[c(t)],R(s)=L[r(t)],可得s 的代数方程为:11011011[]()[]()nn mm n n m m a s a sa s a C sb sb sb s b R s ----++⋅⋅⋅++=++⋅⋅⋅++于是,由定义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0111011()()()()()m m m m nn n nb s b sb s b C s M s G s R s a s a sa s a N s ----++⋅⋅⋅++===++⋅⋅⋅++其中,1011()m m m m M s b s b s b s b --=++⋅⋅⋅++ 1011()n n n n N s a s a s a s a --=++⋅⋅⋅++ N(s)=0称为系统的特征方程,其根称为系统特征根。

z传递函数

z传递函数

z传递函数一、引言z传递函数是信号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用来描述信号在系统中传递的特性。

它是频率域和时域之间的桥梁,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z传递函数来了解信号在系统中的变换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z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二、z传递函数的定义z传递函数是一种离散时间系统的表示方法,它以z变换的形式来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z传递函数通常用H(z)表示,其中z是一个复数变量。

z传递函数可以将时域中的差分方程转换为频域中的代数方程,从而方便我们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三、z传递函数的性质1. 稳定性对于稳定系统来说,其z传递函数的绝对值必须小于1,即有|H(z)|<1。

这是因为稳定系统的输出应该是有界的,不能出现无限增长的情况。

2. 因果性在因果系统中,z传递函数只有在对应的范围内才有定义。

一般而言,因果系统的z传递函数是有理函数,即可以表示为多项式之比。

因而在对z进行逆向z变换时,只需要考虑有理函数的极点和极点的位置。

3. 线性性z传递函数满足线性性质,即对于任意的输入序列x(n)和y(n),以及对应的输出序列y(n)和z(n),如果存在k1和k2为常数,则有k1x(n) + k2y(n) -> k1y(n)+ k2z(n)。

4. 延时特性z传递函数中的延时特性能够直观地反映系统的时延情况。

通过分析z传递函数的分母项,可以确定系统的时延。

四、z传递函数的应用z传递函数在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滤波器设计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中,z传递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设计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通过调整z传递函数的系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滤波器类型,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2. 系统控制z传递函数也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

通过建立系统的z传递函数模型,我们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性能等指标,并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与调整。

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传递函数是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可以描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在传递函数中,极点和零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

本文将介绍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一、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是控制系统中描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在连续时间系统中,传递函数可以用拉普拉斯变换表示,即: $$ G(s)=frac{Y(s)}{X(s)} $$其中,$G(s)$是系统的传递函数,$Y(s)$是系统的输出信号,$X(s)$是系统的输入信号,$s$是复变量。

在离散时间系统中,传递函数可以用$Z$变换表示,即:$$ G(z)=frac{Y(z)}{X(z)} $$其中,$G(z)$是系统的传递函数,$Y(z)$是系统的输出信号,$X(z)$是系统的输入信号,$z$是复变量。

二、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在传递函数中,极点和零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

1. 极点在传递函数中,极点是使传递函数分母为零的复数根。

如果传递函数$G(s)$的分母为$D(s)$,则极点是使$D(s)=0$的$s$值。

极点可以分为有限极点和无限极点。

有限极点是有限的复数根,它们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

无限极点是在无穷远处的极点,它们对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系统的高频响应特性。

2. 零点在传递函数中,零点是使传递函数分子为零的复数根。

如果传递函数$G(s)$的分子为$N(s)$,则零点是使$N(s)=0$的$s$值。

零点可以分为有限零点和无限零点。

有限零点是有限的复数根,它们决定了系统的响应特性。

无限零点是在无穷远处的零点,它们对系统的响应特性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系统的低频响应特性。

三、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的性质1. 极点和零点的数量相等在传递函数中,极点和零点的数量相等。

这是因为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极点和零点的乘积形式,即:$$ G(s)=Kfrac{(s-z_1)(s-z_2)...(s-z_m)}{(s-p_1)(s-p_2)...(s-p_n)} $$其中,$K$是常数,$z_1,z_2,...,z_m$是有限零点,$p_1,p_2,...,p_n$是有限极点。

传递函数的基本性质

传递函数的基本性质

(2.19)
图2-5表示各分量的变化曲线, 电容电压Uc (t)即为两者的合成。
图2-5 RC网络的阶跃响应曲线
在式(2.19 )中,如果把初始电压Uc(0)也视为一个输入作用,
则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可以分别研究在输入电压Ur(t)
和初始电压Uc(0)作用时,电路的输出响应。若Uc(0) =0,则
图2-10(b)为积分调节器。积 分时间常数为RC。
图2-10 积分环节
(四)微分环节 理想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
G(s) = T s
(2.27)
输入是单位阶跃函数1(t)时,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为c(t)=Td(t),
是个脉冲函数。
理想微分环节的实例示于图2-11(a)、(b)。(a)为测速发电机。 图2-11(b)为微分运算放大器。
传递函数是在初始条件为零(或称零初始条件)时定义的。 控制系统的零初始条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系统输入量及其各 阶导数在t =0时的值均为零;二系统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 =0 时的值也为零。
二、传递函数的性质
从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式(2.23)可知,传递函数具 有以下性质:
1.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分子的阶数m小
在实际系统中,微分环节常带有惯性,它的传递函数为:
G(s) T1s T2s 1
(2.28)
它由理想微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组成,如图2-11(c)、(d)所示。在 低频时近似为理想微分环节,否则就有式(2.28)的传递函数。
图2-11 微分环节
(五)振荡环节
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s)
T
2s2
1
2T
图2-13 延滞环节
延滞环节的传递函数可求之如下:

传递函数h(s)

传递函数h(s)

传递函数h(s)传递函数h(s)是控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够描述一个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被广泛地用于系统建模和控制器设计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传递函数h(s)的相关内容。

1. 什么是传递函数h(s)传递函数h(s)被定义为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值,其中s表示Laplace变换的复频域变量。

传递函数h(s)通常表示成以下形式:h(s)=Y(s)/X(s)其中Y(s)为系统输出的Laplace变换,X(s)为系统输入的Laplace变换。

2. 传递函数h(s)的意义传递函数h(s)描述了输入信号在系统内传输和处理的方式,可以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

其中,系统的动态特性包括零极点分布、系统阶数等内容;频率响应特性包括截止频率、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内容。

3. 传递函数h(s)的性质传递函数h(s)具有多种性质,下面介绍其中几个重要性质。

(1)时域特性:传递函数h(s)的逆Laplace变换可以得到系统的时间响应,这个响应包括系统的稳态响应和暂态响应。

(2)稳定性:当传递函数h(s)的所有极点均位于s平面的左半面时,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3)因果性:当传递函数h(s)是因果传递函数时,系统是因果的,否则系统是非因果的。

4. 传递函数h(s)的应用传递函数h(s)广泛应用于系统建模和控制器设计中。

在系统建模中,传递函数h(s)可以用来描述电路、机械系统、化学反应等各种物理系统;在控制器设计中,传递函数h(s)可以用来设计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模型预测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各种控制器。

总之,传递函数h(s)是控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理解和掌握传递函数h(s)的相关内容,对于系统建模和控制器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系统传递函数与频域

系统传递函数与频域

系统传递函数与频域在信号与系统领域中,系统的传递函数与频域特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我们能够获得系统在频域中的响应,并进一步理解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系统传递函数与频域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系统传递函数是描述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通常用H(s)表示,其中s是复频域变量。

传递函数可以是连续时间系统的拉普拉斯变换形式,也可以是离散时间系统的Z变换形式。

通过传递函数,我们能够揭示系统对不同频率分量的响应情况。

传递函数具有以下重要性质:1. 线性性质:若输入信号x(t)对应的输出为y(t),输入信号ax(t)对应的输出为ay(t),其中a是任意标量。

这表明系统对输入信号具有线性响应。

2. 时不变性:若输入信号x(t)对应的输出为y(t),经过时移得到输入信号x(t-T)对应的输出为y(t-T),其中T是任意常数。

这表示系统对输入信号具有时不变性质。

3. 乘性性质:若输入信号为x1(t),对应的输出为y1(t);输入信号为x2(t),对应的输出为y2(t),则输入信号为x1(t)x2(t)的输出为y1(t)y2(t)。

这意味着系统对输入信号具有乘性性质。

二、传递函数与频域特性的关系频域特性是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通常通过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jω)来描述。

其中,H(jω)是传递函数H(s)在s=jω处的取值,其实部表示系统的增益,虚部表示系统的相位延迟。

在频域中,我们可以利用传递函数来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幅度谱和相位谱。

1. 幅度谱幅度谱是描述系统增益随频率变化的函数,通常用|H(jω)|表示。

幅度谱能够直观地展示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

在Bode图中,我们可以通过绘制|H(jω)|随频率ω的变化曲线来观察系统的频率选择性及衰减特性。

2. 相位谱相位谱是描述系统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通常用arg[H(jω)]表示。

控制系统中的传递函数分析

控制系统中的传递函数分析

控制系统中的传递函数分析传递函数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传递函数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控制系统中的传递函数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

一、传递函数的定义及表示在控制系统中,传递函数是描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通常由拉普拉斯变换表示,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G(s) = Y(s) / X(s)其中,G(s)为传递函数,Y(s)为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X(s)为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二、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线性性质:传递函数具有线性特性,即满足叠加原理,对于两个输入信号分别为X1(s)和X2(s),输出信号分别为Y1(s)和Y2(s),则对应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1(s)和G2(s),则有:G(a*X1(s) + b*X2(s)) = a*G1(s) + b*G2(s)其中,a和b为常数。

2. 时不变性:传递函数具有时不变性,即传递函数对于输入信号的响应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 因果性:传递函数具有因果性,即输入信号的响应只依赖于当前及过去的输入信号,而不依赖于未来的输入信号。

4. 稳定性: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位置来确定。

当所有极点的实部均为负数时,传递函数是稳定的。

三、传递函数的频域分析传递函数可以通过频域分析进行研究和理解。

1. 幅频特性:通过传递函数的模来描述系统的幅频特性。

传递函数的模为:|G(s)| = sqrt((Re(G(s)))^2 + (Im(G(s)))^2)其中,Re(G(s))为传递函数的实部,Im(G(s))为传递函数的虚部。

幅频特性可以反映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增益情况。

2. 相频特性:通过传递函数的相位角来描述系统的相频特性。

传递函数的相位角为:arg(G(s)) = atan(Im(G(s)) / Re(G(s)))相频特性可以反映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相位变化情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传递函数

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 传递函数 = 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 零初始条件
C ( s) G(s) = R( s)
autocumt@ 1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一、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主要性质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下述n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下述n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
dn d n −1 d a 0 n c (t ) + a1 n −1 c (t ) + ⋅ ⋅ ⋅ + a n −1 c (t ) + a n c (t ) dt dt dt d m −1 d dm = b0 m r (t ) + b1 m −1 r (t ) + ⋅ ⋅ ⋅ + bm −1 r (t ) + bm r (t ) dt dt dt
autocumt@
15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4、振荡环节
特点:包含两个独立的储能元件,当输入量发生变化时,两个 包含两个独立的储能元件,当输入量发生变化时, 包含两个独立的储能元件 储能元件的能量进行交换,使输出带有振荡的性质。 储能元件的能量进行交换,使输出带有振荡的性质。
z1 n 2 (t) = n1 (t) z2
G(s) = N 2 (s) z1 = =K N1 (s) z 2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autocumt@
9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其它一些比例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
R2 R1
r (t )
Ec
R
c (t )
ic (t )
r1
r2
r (t )
c(t )
C
例:积分电路 积分电路
i1 (t )
R1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解: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LCs2U c ( s) RCsU c ( s) U c ( s) U r (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LCs2 RCs 1)Uc ( s) Ur ( s)
传递函数: G( s ) U c ( s )
U r ( s)
1 LCs 2 RCs 1
性质
1
1
作业
Page 41. 2-5,
Due date: 29th Sep. 周六
R( s) L{δ (t )} 1
所以,单位脉冲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C ( s) G( s)
单位脉冲输入信号下系统的输出为g(t),则
g (t ) L {C(s)} L {G(s)}
可见,系统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即为单位脉冲 输入信号下系统的输出。因此,系统的单位脉 冲输入信号下系统的输出完全描述了系统动态 特性,所以也是系统的数学模型,通常称为脉 冲响应函数。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下述n阶线性常微 分方程描述:
• 设r(t)和c(t)及其各阶导数在 t=0时的值为0,即零初始条件, 则对上式中各项分别求拉氏变换, 可得s的代数方程为:

式中c(t)为系统输出量,r(t)为系统 输入量,ai(i=1,2,3…n)和 bj (j= 1,2,3….m )是与系统结构和参数有 关的常系数
• 由定义得系统得传递函数为
分母中s的最高阶次n即为系统的阶次,该系统称为n阶系统。
例2.5 如图RLC电路,
i(t) R
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c(s)/Ur(s).
L
ur(t)
C
uc(t)
d 2 uc ( t ) duc ( t ) LC RC uc ( t ) u r ( t ) 2 dt dt

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相关知识

自动控制原理--传递函数相关知识

26.5
1
s 17.25
17.25
26.5
s (s 17.25)2 (26.5)2 (s 17.25)2 (26.5)2
所以
y(t)
1 e17.25t
cos 26.5t 17.25 e17.25t 26.5
sin 26.5t
1 e17.25t
cos
26.5t
17.25 26.5
sin
26.5t
D(s) a0sn a1sn1 an1s an D(s) 0即是系统的特征方程。
G(s) N (s) b0 (s z1)(s z2 ) (s zm ) D(s) a0 (s p1)(s p2 ) (s pn )
s zi (i 1, 2 m)是N (s) 0的根,称为传递 函数的零点,s pi (i 1, 2 n)是D(s) 0的根 是传递函数的极点。
因为组成系统的元部件或多或少存在惯 性,所以G(s)的分母阶次大于等于分子阶 次,即 n,是m有理真分式,若 ,我们m 就 n 说这是物理不可实现的系统。
二、传递函数的性质
(1)传递函数是一种数学模型,是对微分方程在零初始条件 下进行拉氏变换得到的;
(2)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一一对应;
(3)传递函数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性。不反映系统的内部物 理结构的有关信息;
R(s)
式中 ——环节的时间常数。
特点:输出量正比输入量变化的速度,能预示输 入信号的变化趋势。
实例: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与输入角度间的传递 函数即为微分环节。
5)振荡环节:其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关系,由下面的 二阶微分方程式来表示。
T2
d 2 y(t) dt 2
2 T
dy (t ) dt

传递函数求增益

传递函数求增益

传递函数求增益1. 什么是传递函数求增益传递函数求增益是信号处理中的一种方法,用于描述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放大或衰减程度。

传递函数是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传递函数求取系统的增益。

在控制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中,传递函数求增益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2.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传递函数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函数,一般用H(s)表示,其中s是复变量。

传递函数的定义如下:H(s) = Y(s) / X(s)其中,Y(s)是系统的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X(s)是系统的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传递函数具有以下性质:•线性性:传递函数具有线性性质,即系统的输出是输入的线性组合。

•时不变性:传递函数具有时不变性质,即系统的输出不随时间变化。

•因果性:传递函数具有因果性质,即系统的输出只依赖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

•稳定性:传递函数具有稳定性质,即系统的输出有界。

3. 传递函数求增益的方法传递函数求增益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3.1 频域法频域法是一种常用的传递函数求增益的方法,它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来求取增益。

具体步骤如下:1.对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输入信号的频谱。

2.对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输出信号的频谱。

3.将输出信号的频谱除以输入信号的频谱,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

4.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求取系统的增益。

3.2 时域法时域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传递函数求增益的方法,它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时域分析来求取增益。

具体步骤如下:1.对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2.对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3.将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除以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

4.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求取系统的增益。

3.3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直接测量系统输入输出信号的方法,通过实验来求取系统的增益。

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确定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llc传递函数

llc传递函数

llc传递函数摘要:1.传递函数的定义2.传递函数的性质3.传递函数的应用正文:一、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是在控制系统中对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进行描述的数学函数。

在工程技术领域,传递函数常用来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

它反映了系统输入信号经过控制器处理后,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

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性质,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不同的数学形式,如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等。

二、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线性性:如果系统的输入信号是两个信号的线性组合,那么输出信号也将是这两个信号经过系统处理后的线性组合。

2.时不变性:当系统的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系统的输出信号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但系统的传递函数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具有时不变性。

3.可微性:传递函数通常是关于输入信号的连续可导函数,这使得可以通过求导来研究系统的动态性能。

三、传递函数的应用传递函数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系统稳定性分析:通过研究传递函数的根的性质,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根都在单位圆内,那么系统是稳定的;如果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根有部分在单位圆外,那么系统是不稳定的。

2.系统稳态误差分析:通过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稳态误差,可以预测系统在稳态下的输出误差。

这对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3.系统动态性能分析:通过研究传递函数的频域特性,可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如上升时间、峰值时间等。

这有助于在满足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总之,传递函数作为描述自动控制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重要工具,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传递函数
求解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可以得到在确定的初始条件及外作用下系统输出响应的表达式,并可画出时间响应曲线,因而可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动态过程。

如果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则微分方程及其解均会随之而变。

为了分析参数的变化对系统输出响应的影响,就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计算。

微分方程的阶次愈高,这种计算愈复杂。

因此,仅仅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采用微分方程这种数学模型,当系统阶次较高时,是相当不方便的。

以后将会看到,对于系统的综合校正及设计,采用微分方程这一种数学模型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目前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广泛使用的分析设计方法——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不是直接求解微分方程,而是采用与微分方程有关的另一种数学模型——传递函数,间接地分析系统结构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所以传递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

一、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定义
在[例2-7]中,曾建立了RC 网络微分方程,并用拉氏变换法对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

其微分方程(2-44)为
)()(t u t u dt
du RC r c c =+ 假定初始值0)0(=c u ,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则有
)()()1(s U s U RCs r c =+
网络输出的拉氏变换式为
)(11)(s U RCs s U r c += (2-48)
这是一个以s 为变量的代数方程,方程右端是两部分的乘积;一部分是)(s U r ,这是外作用(输入量)的拉氏变换式,随)(t u r 的形式而改变;另一部分是
1
1+RCs ,完全由网络的结构参数确定。

将上式(2-48)改写成如下形式 1
1)()(+=RCs s U s U r c 令1
1)(+=RCs s G ,则输出的拉氏变换式可写成 )()()(s U s G s U r c =
可见,如果)(s U r 给定,则输出)(s U c 的特性完全由)(s G 决定。

)(s G 反映了系统(网络)自身的动态本质。

这很显然,因为)(s G 是由微分方程经拉氏变换得到的,而拉氏变换又是一种线性变换,只是将变量从实数t 域变换(映射)到复数s 域,所得结果不会改变原方程所反映的系统本质,对照)(s G 与原微分方程(2-44)的形式,也可看出二者的联系。

我们称)(s G 为传递函数,并将其看作另一种数学模型。

这是一个复变量函数,对任意元、部件或系统,传递函数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可看作是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RC 网络的传递函数,即为
1
1)()()(+==RCs s U s U s G r c 输出、输入与传递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图2-26的方框形象地表示输入经)(s G 传递到输出。

对具体的系统或元、部件,只要将其传递函数的
表达式写入方框图的方框中,即为该系统或该元、部件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又称结构图。

如上述网络,只需在方框中写入
1
RCs 1+,即表示了RC 网络的结构图。

根据上述说明,可以对传递函数作如下定义:
所谓传递函数即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式之比。

设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一般式为
11101()()()()n n n n n n d d d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dt dt dt
---++++ )()()()(01111t r b t r dt d b t r dt
d b t r dt d b m m m m m m ++++=--- (2-49) 式中)(t c 为系统输出量,()r t 为系统输入量,0a ,1a ,…,n a 及0b ,1b ,…,m b 均为由系统结构参数决定的实常数。

设初始条件为零,对式(2-49)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得
)()()()(01110111s R b s b s b s b s C a s a s a s a m m m m n n n n ++++=++++----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110111)()()(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R s C s G n n n n m m m m ++++++++==---- (2-50) 令 0111)(b s b s b s b s M m m m m ++++=--
0111)(a s a s a s a s N n n n n ++++=--
式(2-50)可表示为
)()()()()(s N s M s R s C s G ==
(2-51)
若在式(2-50)中,令0=s ,则有 0
0)0(a b G = 即为系统的放大系数。

从微分方程(2-49)看,0=s 相当于所有导数项为零,方程变为静态方程,0
0a b 恰好为输出、输入的静态比值。

传递函数是在初始条件为零(称零初始条件)时定义的。

控制系统的零初始条件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输入作用是在0=t 以后才作用于系统。

因此,系统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0=t 时的值为零;二是指输入作用加于系统之前,系统是“相对静止”的。

因此,系统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在0=t 时的值也为零。

实际的工程控制系统多属此类情况,这时,传递函数一般都可以完全表征线性定常系统的动态性能。

必须指出,用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动态特性,也有一定局限性。

首先,对于非零初始条件,传递函数便不能完全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因为传递函数只反映零初始条件下,输入作用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对于非零初始条件的系统,只有同时考虑由非零初始条件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才能对系统动态特性有完全的了解。

其次,传递函数只是通过系统的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系统,亦即为系统动态特性的外部描述,而对系统内部其它变量的情况却不完全知道,甚至完全不知道。

当然,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状态空间法描述系统,可以克服传递函数的这一缺点。

尽管如此,传递函数作为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仍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模型。

二、传递函数的基本性质
从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式(2-50)可知,传递函数具有以下性质。

(1)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 的有理真分式,而且所有系数均为实数,通常分子多项式的次数m 低于(或等于)分母多项式的次数n ,即m ≤n 。

这是因为系统必然具有惯性,且能源又是有限的缘故。

(2)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参量,与外作用形式无关。

(3)将式(2-50)改写成如下所谓“典型环节”的形式
∏∏∏∏====++++++==12211122221221)
12()1()12()1()()()(n i n j j j j i v m l l l l m k k s T s T s T s s s s K s N s M s G ξτξττ (2-52)
数学上的每一个因子都对应着物理上的一个环节,我们称之为典型环节。

其中:
K 放大(比例)环节 s 1 积分环节
11+Ts 惯性环节或非周期环节
12122++Ts s T ξ 振荡环节
1+s τ 一阶微分环节 1222++s s ξττ
二阶微分环节 我们所研究的自动控制系统,都可以看成由这些典型环节组合而成.
(4)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对应。

将式(2-50)写成如下零、极点形式
)())(()())((N(s)M(s)G(s)2121*n m p s p s p s z s z s z s K ------== (2-53)
式中m z z z ,,,21 为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s M 等于零的根,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1p ,2p , n p 为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s N 等于零的根,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

把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同时表示在复平面][s 上的图形,就叫做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

图(2-27) 表示了传递函数)
12)(3(2)(2++++=
s s s s s G 的零、极点分布情况,图中零点用“0”表示,极点用“×”表示。

式(2-53)中常数“*K ”称为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增益。

*K 与K 之间的关系为
2
21221*T T K K ττ= (2-53a )
(5)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即为系统的脉冲响应。

所谓脉冲响应,是指系统在单位脉冲函数(t)δ输入下的响应,也称为脉冲过渡函数。

因为单位脉冲的拉氏变换式等于1,因此
11()[()][()]k t C s G s --==
显然,系统的脉冲响应)(t k 与系统传递函数)(s G 有单值对应关系,故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如图2-28所示。

(6)若令ωj s =(即ωσj s +=,其中0=σ),这是传递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ωj s s G =|)(=)(ωj G ,称为频率特性。

)(ωj G 是用频率法研究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

显然,频率特性也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又一种数学模型。

而且频率特性有鲜明的物理定义,这些将在后面讲述频率法时详细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