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实验过程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解析一、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器材:光聚座(支架)、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放在光聚座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调整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能在纸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3、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

4、研究:对比每次成像后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变化,像的大小变化,像的位置的变化。

实验现象:在纸屏上看到一个倒立的蜡烛的实像。

实验结论:(1)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2)当凸透镜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3)当凸透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二、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器材: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模、橡皮筋、火柴(棉球)、细线、小镜子。

实验步骤:1、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

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2、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实验现象: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动着火柴棍跳动。

实验结论:我们听到声音是因为鼓膜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名称: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目的: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器材:眼罩、苹果、橙子等实验步骤:1、蒙上眼睛,品尝苹果的味道。

2、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感受苹果的味道。

3、两次吃苹果时,味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第一次吃苹果味道甜甜的,第二次吃苹果味道比第一次淡。

实验结论:嗅觉器官指的主要是鼻子,而味觉器官主要指的是舌头,当嗅橙子与吃苹果同时进行时,从人体感觉上来讲嗅觉就会影响到味觉。

四、实验名称: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实验目的:感受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器材:眼罩、棉棒等。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小水滴实验过程、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1. 拿出显微镜,然后调整反光镜对准光源。

2. 拿一个空白切片,沾一滴水放到切片上。

3. 拿起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准备观察。

4. 闭上一只眼,观察切片。

5. 扭动调焦手轮,反复调试,直到图像清晰。

然后再转动目镜,可以继续放大图像,让我看的更清楚。

6. 这时,我看到有很多黑点,还有一个个小气泡。

7. 我观察到了一个小水泡,旁边有一个像牙签一样的条纹,周围还有绒毛。

“牙签”旁边还有一个类似黑色小绒球的东西。

实验结论:水滴里的原来有这么多我们看不见的形状各异的微生物。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六年级 班 第__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2009年 月 日实验名称:体验细菌繁殖速度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细菌的繁殖速度:细菌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分裂,过20分钟后就能分裂一次。

一个分裂成两个,再过20分钟二个分裂成四个, 一个细菌24小时后可分裂成272个也就是40多万亿亿个。

如果按10亿个细菌重一毫克来计算,那么一个细菌经24小时后形成的菌体重将达到4千多吨。

实验结论:霉的繁殖速度快的惊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六 年级 班 第__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2009年 月 日实验名称:观察不同的霉实验过程、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一、猜想:面包上的霉会是很小的。

二、实验:1. 调整好显微镜。

2. 沾发霉的面包放到切片上。

3. 拿起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准备观察。

4. 闭上一只眼,观察切片。

5. 扭动调焦手轮,反复调试,直到图像清晰。

然后再转动目镜,可以继续放大图像,让我看的更清楚。

6. 我观察到了一个像牙签一样的条纹,周围还有绒毛。

“牙签”旁边还有一个类似黑色小绒球的东西。

实验结论:原来显微镜能看得这么清楚,霉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六年级 班 第__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2009年 月 日实验名称:观察细胞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一、猜想:1、细胞一定是很奇特的;2、细胞一定都很小很小。

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

一、实验名称:土壤渗出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土壤的渗出特性和渗出性的比较,为防洪、防涝和增水提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材料:研究用土壤样本、容器、凝胶、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
1.将研究用土壤样本装入容器,填满滤纸,容器口处放上凝胶,然
后放入室温下;
2.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收集凝胶上的渗出液,采用
渗出物重量法,得出每一次收集的渗出量;
3.按照随机取样原则,从所有容器中取出相同数量的样本,晾出水
分后,计算渗出物的比重与原土壤中的比重;
4.将所有样本中的渗出物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不同土壤样本的渗出
特性,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不同土壤的渗出性各不相同,山地土壤渗出
性强于平原土壤,同一地区不同层深的土壤渗出性也是有所区别的。

六、总结:
本次实验对学生了解和熟悉土壤渗出特性,以及土壤普查、评价和利
用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土壤科学素养,同时也对防洪、防涝和增水
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科学《八颗行星》实验原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八颗行星》实验原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八颗行星》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大小各不相同。

通过模拟八颗行星的运转,可以了解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同时也可以探究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实验材料:
- 八个不同大小的球体(代表八颗行星)
- 一个固定支架(代表太阳)
- 细绳或线
- 标记笔
实验步骤:
1. 将八个不同大小的球体按照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比例,放置在一个固定支架周围,形成太阳系模型。

2. 用细绳或线将每个球体与固定支架连接起来,使得每个球体都可以绕着固定支架旋转。

3. 用标记笔在每个球体上标记它们的名字,并观察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4. 尝试移动球体的位置,观察它们对其他球体的影响,并探究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如何影响它们的位置和运动的。

实验注意事项:
1. 球体的大小和距离要按照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比例来设置。

2. 细绳或线的长度要相等,以确保每个球体绕固定支架旋转的周期和速度相同。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细绳或线缠绕在一起或者球体滚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位置和运动规律,探究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
而不用放大镜却看不清楚;
3、用放大镜观察照片: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鸟的照片,可以看到鸟的羽毛上的小绒羽,而
只用肉眼看,却不能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屏幕上的图像,发现图像都是由红、蓝、绿三种
色点组成的,单看屏幕的一块地方,根本就不是画面。
观察到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肉眼看的清晰,原来不能看到的细微之处也能看清了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2012.02.28
实验名称
制作晶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
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
我的猜测: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
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
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
有较大差异。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
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
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实验器材、药品:放大镜、水、小字体的书、昆虫各种小晶体(盐、糖等)实验方法和步骤:1.认识放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应用。

2.用放大镜看书、报纸等(自己的发现)3.了解其它有方大功能的物体,水滴放大镜。

4.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了解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5.用方、放大镜观察晶体。

(盐、白糖)实验结论: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得多。

实验评价:日期:年月日年级:六年级实验者奇特的身体构造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步骤: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结论: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美丽的晶体实验名称:美丽的晶体实验器材:药品: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放大镜、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2.再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结论: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很有规则。

实验评价:日期:年月日制作晶体实验名称:制作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我的猜测: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步骤: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观察到的现象: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结论:我认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做个简易显微镜实验名称:做个简易显微镜实验器材、药品:放大镜、纸筒、胶带、小刀、实验方法和步骤:1.找两个大小一样但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一个横切面与放大镜差不多大小的有底纸筒。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4、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2)学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秘密实验器材: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滴管、培养皿实验步骤:1、用小刀将洋葱切开,2、先取下一小片,用小刀在内表皮上画井字,用镊子把中间的表皮取下,轻放在滴了碘酒的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从右向左滑动放在切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备用。

3、右手握住显微镜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4、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5、观察: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6、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调节按钮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右眼看图,右手画出细胞形状图7、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8、分组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的。

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它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滴管、培养皿)实验步骤:1、右手握住显微镜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

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

实验步骤: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

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

实验结果: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

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最大。

二、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

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

实验步骤: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

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

实验结果: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

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最大。

三、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

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

实验步骤: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

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

实验结果: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

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最大。

四、实验名称: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木棒(或小塑料棒)6根、橡皮筋4根。

实验目的:证明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最稳固。

实验(素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实验(素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1.什么是能量(1)实验名称:通过游戏,观察、分析、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实验目标:通过撞棋游戏和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动能。

实验器材:棋子实验步骤:1.把A棋子弹向B旗子,看谁能使B棋子移动的距离更远。

2.通过撞棋游戏,让学生感受手指运动的能量,可以传递给A棋子,接着A棋子运动的能量传递给B棋子,并且A棋子运动速度越大,B棋子被撞开的距离越远。

运动的手指、棋子等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就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进行研讨。

3.知道了什么是动能,再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事物的动能表现在哪里,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动能存在的事例,不断丰富学生对动能的认知。

实验结论:1.龙卷风的动能表现在:空气的高速运动形成猛烈旋风,会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等,甚至把人卷至空中带往他处。

2.泥石流的动能表现在: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

泥石流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常造成严重灾害。

3.保龄球的动能表现在:保龄球沿滑道向前滚动,将球瓶撞倒。

4.钱塘江大潮的动能表现在:海潮倒灌时具有巨大的动能,会把大量泥沙带进河口,掀翻船只,拍打礁石,卷走岸边物体。

注意事项:动能是个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来让学生感知、理解,教学时不能“硬塞”概念。

1.什么是能量(2)实验名称:小球反弹实验,观察拉长橡皮筋、压缩弹簧等现象,知道什么是势能。

实验目标:让学生感知、理解、接受势能的概念。

实验器材:小球,尺子1.固定尺子。

从低、中、高三处位置,让小球自然下落,记录小球反弹高度。

2.势能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

通过做小球反弹实验,分析小球反弹的原因:位于高处的小球具有能量,释放后能量显现;位置越高,能量越多,小球反弹越高。

3.除了位于高处的小球、跳板上的跳水运动员、拉长的橡皮筋、被跳水运动员压着的跳板、拉开的弓、压缩的弹簧都具有势能。

可以引导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具体感知。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 3.22----4.20 实验名称月相实验器材:记录纸、铅笔我的猜测: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我的猜测: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图一图二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我认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四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四实验
回到家,我便急于寻找实验材料和器皿,直奔厨房,拿出了一个体型偏小的鸡 蛋宝宝,一小袋洁白的盐,然后拿了一个杯子,为了更清楚的看清实验过程,我贡 献出了自己喝牛奶的玻璃杯与勺子,
正式实验开始了,我去盛上半杯清水,再把鸡蛋轻轻地放进清水里,鸡蛋便慢 慢地沉入杯底,一切蓄势待发,我观察鸡蛋就像一个熟睡的宝宝,静静的躺在杯底, 接着,我小心翼翼往杯子里放入一些盐,用勺 子不停地搅拌,不一会儿,盐全融化了,这才停手,发现 水变得浑浊不清,我深呼吸,期待奇迹的发生,可是鸡蛋 却出乎我的意料,没有浮出水面,还是稳稳当当地躺在杯 底,什么变化也没有,我只好再往杯子里加些盐,重新拿
实验列举1
二、实验习作:
的时候,我们又在蚂蚁的(ZHOU)围画了个大圆圈,这下蚂蚁好像变得聪明起来, 不像原先那样硬要冲破画线了,蚂蚁也没有了原先的嚣和得意,它们在圈子里徘 徊,沉着镇定地寻找着出口,
我们把圈子慢慢地缩小,蚂蚁好像再也受不了那樟脑球是气味了,好像在苦 苦哀求道: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 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刚才是我们太嚣了…… 最后我们把圈子缩小到比一角钱硬币还要小,蚂蚁不再徘徊了,躺在地上一动不 动了,蚂蚁也许是太累了,再加上樟脑球的气味,也许实在受不了,所以它们就离 开人间了,
取出鸡蛋 破损
实验列举2
保卫鸡蛋
三、实验过程 再试 :
将鸡蛋置于纸上
报纸多层裹住鸡蛋
用胶带裹紧纸团
将纸团空中落下
纸团落在地面
鸡蛋完好 成功
实验列举2
四、实验总结:
保卫鸡蛋
鸡蛋第一次之所以会破碎,是因为鸡蛋在空中下降到地 面发生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使鸡蛋破碎,
第二次时,用报纸多层包裹鸡蛋,使得纸球在与地面产生 的冲击力被外裹的报纸所承受,报纸越多,使鸡蛋受到的冲击 力越小,从而使鸡蛋完好无损不破碎,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册一、(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我的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

我的方案: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片,用刀片在麟叶表面轻轻画个井字,用镊子在井字中间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片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将经过上述步骤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6、利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视频)我的发现:图我的结论:发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二(6、摆的秘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线长度不变)我的材料: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我的方案: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表格)我的发现: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情况下,10秒内摆动次数相同。

我的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线长度不变)我的材料: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我的方案: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三次,保证准确性)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

(三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教案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步骤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6)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注意:
(1)要尽力选薄一些的洋葱表皮,制成临时切片。

(2)为了看得清楚,可用红墨水染色。

方法是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盖玻片的边上。

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

红墨水就被吸了过去,表皮就被染色了。

(3)由于洋葱表皮临时切片,要在课前制成,故要经常补充水分,保持盖玻片下面有足够的水分。

(4)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1、摩擦生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实验材料】砂纸、铁条。

【实验步骤】1、用砂纸包住铁条。

2、反复快速摩擦一段时间。

3、用手摸纸条。

【实验现象】用手触摸铁条,会感觉到铁条很热。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注意事项】铁条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会很热,注意不要烫伤。

2、摆的秘密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线、秒表、钩码。

【实验过程】1、制作一个摆,把摆绳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2、摆绳长短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3、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绳的长度,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注意事项】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记录摆摆动次数时一定不要数错。

每个实验步骤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3、制作电磁铁实验【实验目的】学会制作电磁铁,研究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回纹针、工具刀、胶带。

三、实验步骤:【实验一】:(制作电磁铁)1、用带皮细电线在铁钉一端打结,并顺着打结方向缠绕。

2、把带皮细电线两头的包皮用刀刮去,分别接电池的两极,则电磁铁制作完即成。

3、用电磁铁的一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4、切断电流,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结论】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4、能量的相互转化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实验一:【实验材料】铁条。

【实验过程】用手反复弯折一段铁条,摸摸弯折处的温度。

【实验现象】铁条弯折处会变热。

【实验结论】在反复弯折铁条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实验二:【实验材料】瘪了的乒乓球、水杯、热水。

【实验过程】(1)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水杯里。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六年级下册
班级
小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目的:研究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
实验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六年级下册
班级
小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目的: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3X、5X各一】/每组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
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钱币上的微缩文字
将放大镜放在钱币的微缩文字上方,可以看到微缩文字为“RMB 100”,
1、把标本装片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好处于通光孔中央,
2、调节显微镜的准焦螺旋,使标本图像达到最清晰,
3、左右移动载玻片,可以观察到标本的各个部分
观察到的现象:洋葱表皮细胞,放大100倍时,好像排列的砖墙,放大400倍时,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细胞的结构,内部的细胞质、液泡等都能看得较清晰。
结论:细胞的结构太奇妙了,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胞竟如此复杂,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结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河北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河北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河北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并熟悉使用质量的单位。

实验材料•一个天平•几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可以是铅笔、橡皮、书等)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子上。

2.调整天平的平衡,使两边的示数都为零。

3.将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侧盘上,记录下示数。

4.再将同样的物体放在天平的右侧盘上,记录下示数。

5.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即左侧盘示数减去右侧盘示数的差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物体的质量。

例如,我们可以发现铅笔的质量大约为10克,橡皮的质量大约为5克。

实验1.通过天平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单位是克(g)。

实验二:观察燃烧现象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燃烧时的现象,了解燃烧的特征。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纸张•铝箔•细木条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

2.将一根火柴靠近蜡烛火焰,观察火柴是否会燃烧。

3.将一张纸张放在蜡烛上方,观察纸张是否会燃烧。

4.将铝箔小块放在蜡烛上方,观察铝箔是否会燃烧。

5.用火柴将一根细木条点燃,观察细木条是否会燃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 火柴会燃烧,但蜡烛火焰不会使火柴燃烧。

- 纸张会被蜡烛火焰燃烧。

- 铝箔不会被蜡烛火焰燃烧。

- 细木条会被火柴燃烧。

实验1.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

2.不同物质在燃烧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实验三:测量空气的温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空气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一个温度计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在室内的空气中,确保温度计的指针处于刻度表的最低点。

2.等待几分钟,让温度计适应室内的温度。

3.记录下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室内空气的温度,例如25℃。

实验1.温度是物体或空气热度高低的度量。

2.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以上是河北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三个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到质量的测量方法、燃烧的特征以及温度的测量方法和概念。

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浩瀚的宇宙
实验目的: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并观察宇宙中的天体现象。

实验材料:
1.星空图
2.天文望远镜
3.宇宙模型
4.书籍和资料
实验步骤:
1.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太阳系、恒星、行星、星座等。

2.制作宇宙模型,用不同颜色的纸或泡沫板表示太阳、行星、卫星等天体,将它们按照比例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

3.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空中的星星、月亮、行星等天体,并记录下所见到的现象和观察结果。

4.根据星空图,辨认出几个常见的星座,并记录下它们的名称和形状。

实验结果:
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宇宙是无限广阔的,包括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其他星系。

2.制作的宇宙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出太阳、行星、卫星等天体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3.在观察夜空时,我发现了很多明亮的星星和不同形态的月亮。

4.我成功地辨认出了北斗七星、双子座等几个常见的星座。

实验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我知道了宇宙中有许多不同的天体,它们以各种形态存在着。

同时,通过观察夜空和辨认星座,我也学会了一些天文的基础知识。

我希望以后能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小学六年级科学小实验

小学六年级科学小实验

小学六年级科学小实验尼古拉斯·科普公园小学科学部教师杰夫先生给六年级的学生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旨在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

这项实验名为“通过纸飞机探究空气阻力”。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和飞行纸飞机,观察不同设计的纸飞机在空中的行为,理解空气阻力对其飞行的影响。

实验材料:1. 长方形白纸(标准A4尺寸)2. 彩色纸张(可选用于装饰)3. 细尺4. 铅笔或钢笔5. 剪刀实验步骤:第一步:制作纸飞机1. 将长方形白纸水平放在桌子上。

2. 从其中一侧的短边开始,将大约2.5厘米的边向上折叠。

这个边缘将成为纸飞机的机翼。

3. 将该边沿从折叠处向下45度角朝下折叠。

这会形成一个锐角,也是纸飞机的机翼。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以形成纸飞机的另一只机翼。

5. 将纸飞机的尾巴向上折叠,使顶部与机翼的下边缘平齐。

6. 剪掉多余的纸张,使飞机看起来整洁。

第二步:观察纸飞机的飞行1. 定义一个飞行的起点和终点。

这可以是两个桌子之间的区域,或者室外的一个开放空间。

2. 投掷第一个纸飞机。

观察它的飞行路径和时间。

3. 重复步骤2,使用至少三种不同的纸飞机设计进行实验。

4. 观察每个纸飞机的飞行特点,包括飞行的高度、速度和稳定性。

5. 记录观察结果并做必要的图表或表格。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纸飞机的设计对其飞行特性有显著影响。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机翼会产生不同的升力和阻力。

2. 更大和更窄的机翼通常会产生更多的升力,使纸飞机能够更高、更远地飞行。

3. 更小和更宽的机翼会产生更多的阻力,使纸飞机减速或速度变慢。

4. 某些纸飞机设计可能更加稳定,能够在空中保持平稳的飞行路径。

5. 空气阻力是纸飞机飞行中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会减缓飞机的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可以亲身制作和飞行纸飞机,还能观察纸飞机在空中的行为,并从中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例如升力和阻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活动、制作实验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课细胞)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各有什么不同。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叶,用小刀在洋葱鳞叶片内壁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取下“井”中洋葱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如水不足,可沿盖玻片边缘滴加;若水分过多,可用吸水纸吸掉;(4)从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在盖玻片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做成可进行观察。

趣味制作1 制作细胞模型(第一课细胞)制作材料:一包无色明胶一个长方形或圆盒子,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或塑料泡沫。

制作方法:1、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细胞的样子画在纸上。

2、明胶溶解在温水中,再把它倒进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模拟植物细胞)或一个圆形盒子里(模拟动物细胞)。

3、用橡皮泥把或塑料泡沫模拟某种植物或动物细胞中的结构,在明胶凝固之前把它插在明胶中。

实验2、摆的秘密具体实验方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实验材料:细线、钩码、铁架台、秒表。

(材料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螺丝帽、小铁锁等,在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轻重有关时,可以在摆锤上加减橡皮泥即可)实验过程:实验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绳长短不变)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4.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5. 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实验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不变)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4.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实验三: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绳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4.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绳在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结果。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注意事项:每个实验步骤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2 制作小鸟摆制作材料:铁丝60厘米、吹塑纸、纸盒(香皂包装盒或药盒)、塑料套管、大螺母、大钉子(做轴)。

制作步骤:1.离铁丝一端5厘米处弯一个环,能套在轴上自由活动,铁丝另一端拴上大螺母。

2.把纸盒底部剪去一部分,顶部开一个口,能让摆自由摆动。

在纸盒两侧壁适当位置钻两个轴孔。

3.把摆放入盒内,轴从轴孔插入,调整好摆的位置,用塑料管套定位。

4.用吹塑纸做一个小鸟,用浆糊粘在铁丝顶端。

5.组装,如图示。

游戏方法:用手使摆前后摆动,调整使各部分摩擦最小,能连续摆动30~50次。

实验3:摩擦生热小实验(第七课钻木取火)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方法一:实验材料:木板、手钻。

实验步骤:1.一名同学用双手将木板固定住。

2.另一名同学双手持手钻在木板上钻动。

3.一段时间后,用手摸钻头的温度。

实验现象: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注意事项:钻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会很热,注意不要烫伤。

方法二:实验步骤两手互相摩擦,体会手的感觉。

实验现象:会感觉到手很热。

实验现象: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方法三:实验材料:砂纸、铁条实验步骤:1、用砂纸包住铁条。

2、反复快速摩擦一段时间。

3、用手摸铁条。

实验现象:用手摸铁条,会感觉到铁条很热。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方法四:实验材料:火柴实验步骤: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

实验现象:火柴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注意事项:使用火柴时,注意不要烧伤。

实验4、通电的线圈电磁铁制作方法:把导线按照同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可以了。

第二、三圈线绕在第一圈上,最后一圈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这样线圈不易松散。

电磁铁有以下特性:电磁铁也有磁性,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有大小;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针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电磁铁的磁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钉、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

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线圈缠绕方向改5:能量转化实验(第十课无处不在的能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一:实验材料:瘪了的乒乓球、水杯、热水。

实验步骤:1.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水杯里。

2.往水杯里倒入热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瘪了的乒乓球慢慢地鼓起来了。

实验结论: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乒乓球鼓起来了,这是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注意事项:在倒入热水的过程中,当心别被热水烫伤。

方法二:用手反复弯折一段铁条,铁条弯折处会变热。

这是在反复弯折铁条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方法三:用塑料梳子在头上来回梳头,然后往碎纸屑里一放,会发现一些碎纸屑粘到了塑料梳子上。

这是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方法四:把润湿的橡皮塞塞在烧瓶上,把烧瓶浸在热水中,会发现橡皮塞被顶出。

这是因为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橡皮塞顶出。

这是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方法五:双手来回搓,会发现搓动的手心发热。

这是机械能(动能)转化成了热能实验6、风从哪里来实验名称: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小刀、蜡烛、火柴、蚊香(或香烟)、胶带。

实验过程:1、把大可乐瓶底去掉,2、用小刀在可乐瓶筒底部上约6厘米处剪出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小孔。

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小纸条。

4、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筒内,把点燃的香放在小孔口。

实验现象:点燃筒内蜡烛时,烟由瓶外流向瓶内;瓶口处的小纸条上下晃动;不点燃筒内蜡烛时,烟不流动,在门口上升。

实验结论:当点燃筒内蜡烛时,瓶内空气受热上升,空气压力变小;瓶外空气压力大,流进瓶内,带动了门口的烟,空气流动形成风。

实验7、降落伞实验一影响降落伞快慢的因素实验器材:做伞面的胶质桌布、丝巾、牛皮纸、塑料……,做悬挂的重物、橡皮泥、橡皮、玩具人…,线绳、剪刀。

实验过程:1、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两个伞面形状大小相同的降落伞,保证伞绳长度相同,悬挂不同重量的重物,在相同的高度放飞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2、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两个伞面形状大小相同的降落伞,伞绳长度不同,悬挂相同重量的重物,在相同的高度放飞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3、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两个伞面大小不同的降落伞,伞绳长度和悬挂物重量相同,在相同的高度放飞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实验现象:悬吊物重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伞面大的降落伞下降得慢。

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相同,伞面材料相同,悬吊物重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悬吊物重量轻的降落伞下降得慢。

悬吊物重量、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相同,伞面材料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下降速度慢。

实验结论:降落伞降落有快慢之分。

影响降落伞快慢的因素有:重物的重量、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等。

伞面越大,在空气中张开的面积就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悬吊物越重,受到的向下拉的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快;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

注意事项:每种实验方法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制作活动制作降落伞(第十四课降落伞)方法一:【制作材料】塑料薄膜、细绳、螺母、胶带、剪刀【制作步骤】1.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0cm、宽20cm的长方形,作为伞包。

2.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3.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塑料薄膜的4个角上。

4.捏住伞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

5.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6.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方法二:【制作材料】手绢、细绳、螺母、剪刀。

【制作步骤】1.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2.将细绳分别拴在手绢的4个角上。

3.捏住手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

4.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5.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方法三:【制作材料】一次性台布、细绳、螺母、胶带、剪刀。

【制作步骤】1.将一次性台布对折3次,用力挤压折缝。

2.用剪刀剪成八边形作为伞面。

3.剪好长短相同的8根细绳作为伞绳。

4.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台布的8个角上。

5.捏住伞面的中间,将8根线捋直。

6.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7.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实验8:探究风向与帆船帆面的关系(第十五课小帆船)实验材料:自制帆船、大脸盆、水、风管实验步骤:1、学生自己实验帆船的航行2、学生猜想如何调整帆面与风向的角度3、小组合作设计实验4、全班交流实验结论5、根据实验结论,画出教科书中图示的帆面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固定好船帆的角度,以免帆船的航向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